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
动物生物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功能 2021/10/10
6
第三章 核酸
主要内容:介绍核酸的概念和化学 组成;重点讨论DNA和RNA的结构 特征,初步认识核酸的结构特征与 其功能的相关性;介绍核酸的主要 理化性质和核酸研究的一般方法。
2021/10/10
7
练习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 Watson和Crick于 1953年提出的。
2021/810./1维0 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最主要作用力是:
4
• A.氢键 B.盐键 C.二硫键 D.疏水键
9.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 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
•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 D.依赖肽键维系稳定
• E.以上都不对
10. β-折叠结构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10
第四章 生物催化剂-- 酶
主要内容:介绍酶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和辅酶,
讨论酶的结构特征和催化功能以及酶专一性及高效
催化的策略,进而讨论影响酶作用的主要因素。对
酶工程和酶的应用作一般介绍,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
基础。 2021/10/10
11
练习题
• 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高度催化效率、 专 一性、可调节性、不稳定性。
B.抑制琥珀酸脱氢
• C.阻断电子传递 酶
D.抑制丙酮酸脱氢
• 17.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 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
• A.1
B.2
C.3
• D.4
E.5
2021/10/10
25
第六章 生物氧化
掌握线粒体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电子传递机理、
氧化磷酸化概念;熟悉氧化磷酸化机制、ATP的 生成及功用,NADH的二条穿梭途径。
大学基础生物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41

大学基础生物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是 Na+ -K+ ATP 酶的特异性抑制剂?A)缬氨霉素B)乌本苷C)钒酸盐D)ADP答案:B解析:2.[单选题]可与谷丙转氨酶共同催化丙氨酸和 α-酮戊二酸反应产生游离氨的酶是( )A)谷氨酸脱氢酶B)谷草转氨酶C)谷氨酰胺酶D)谷氨酰胺合成酶答案:A解析:参考教材P243,转氨偶联氧化脱氨:3.[单选题]大肠杆菌中将乳糖分解成半乳糖的酶是( )A)蔗糖酶B)麦芽糖酶C)乳糖酶D)β-半乳糖苷酶答案:D解析:4.[单选题]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B)蔗糖合成C)糖原合成D)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答案:C解析:参考教材P1965.[单选题]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 )解析:6.[单选题]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转运为: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一级主动转运D)二级主动转运答案:D解析:初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 ATP 分解的能量,逆着膜内外氢离子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氢离子,建立跨膜氢离子电化学势梯度,执行初级主动运输功能的膜蛋白是离子泵;次级主动转运是由氢离子-ATP酶所建立的跨膜电化学势梯度驱动其他无机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的跨膜转运,是间接利用能量转运离子或分子的过程。
通过载体蛋白进行跨膜转运。
7.[单选题]关于三羧酸循环( )是错误的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受ATP/ADP比值的调节C)NADH可抑制柠檬酸合酶D)NADH氧化需要线粒体穿梭系统答案:D解析:ATP、NADH、琥珀酰辅酶A、长链脂肪酰辅酶A可抑制柠檬酸合酶( 教材P180第二行 )>8.[单选题]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碱基配对主要依赖于( )解析:9.[单选题]下列蛋白质组氨基酸组分中,哪一种氨基酸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 ( )A)色氨酸B)酪氨酸C)苯丙氨酸D)组氨酸答案:A解析:苯丙氨酸是257nm、酪氨酸是275nm、苯丙氨酸是280nm10.[单选题]对于哺乳动物来讲,下列哪一种氨基酸不是必需氨基酸 ( )A)PheB)LysC)TyrD)Leu答案:C解析:酪氨酸不属于必需氨基酸11.[单选题]1 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和 ATP( )A)3分子二氧化碳和1分子B)2分子二氧化碳和2分子C)3分子二氧化碳和12.5分子D)3分子二氧化碳和11.5分子答案:C解析:1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1乙酰CoA,产生1分子二氧化碳;1乙酰CoA经TCA循环产生2分子二氧化碳;1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1NADH(=2.5ATP);1乙酰CoA经TCA循环产生3NADP(=7.5ATP)、1FADH2(=1.5ATP)、1GTP(=1ATP)12.[单选题]用纸层析法分离丙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混合物,它们之间 Rf 值的关系应为 ( )A)Ala>Leu>LysB)Lys>Ala>LeuC)Leu>Ala>LysD)Lys>Leu>Ala答案:C解析:记住Rf值越大说明其极性越小,那么亲水性就越弱,自然溶解度就越小;丙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Rf值分别为0.47、0.79、0.12B)胰蛋白酶专一性水解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C)胰蛋白酶专一性水解芳香组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D)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水解芳香组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答案:B解析:A应该是甲硫氨酸;D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水解芳香组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14.[单选题]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键是( )A)aα-1,6-糖苷键B)bβ-1,6-糖苷键C)aα-1,4-糖苷键D)bβ-1,4-糖苷键答案:C解析:α-1,4-糖苷键由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α-1,6-糖苷键由糖原脱支酶水解15.[单选题]hnRNA是下列哪种RNA前体( )A)tRNAB)真核rRNAC)真核mRNAD)原核rRNA答案:C解析:16.[单选题]关于生物氧化,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B)可在细胞的内质网中进行C)在温和条件下进行D)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答案:B解析:17.[单选题]离体的完整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存时下,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最有效提高电子传递和氧气摄入量( )A)更多的TCA循环的酶B)ADPC)FADH2D)NAD答案:B解析:18.[单选题]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
酶习题1

27.判断一个纯化酶的方法优劣的主要 依据是酶的 比活力 和总活力 。 28.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 需的一类 微量 有机物质。主要作用是 作为 辅酶 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29.根据维生素的 溶解 性质,可将维 生素分为两类,即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 性维生素。
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 B.酶 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D.酶分子 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区 E.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区 域
是非判断题 ( )1.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 )2.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 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 )3.某些酶的Km由于代谢产物存在而发生改 变,而这些代谢产物在结构上与底物无关。 ( )4.测定酶活力时,底物浓度不必大于酶浓 度。 ( )5.测定酶活力时,一般测定产物生成量比 测定底物消耗量更为准确。 ( )6.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加入足量的 底物,酶促的反应能够达到正常Vmax。
( )7.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 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 )8.酶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 )9.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 )10.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与酶浓度无关 ( )11.Km是酶的特征常数,在任何条件下,Km是 常数。 ( )12.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与酶的底物无关。 ( )13.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 ( )14.当[S]>>Km时, V趋向于Vmax,此时只有 通过增加[E]来增加V。
7.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 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 分 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03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酶

酶一、选择题〔一〕 A 型题•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结合抑制剂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部位B .结合底物并催化其转变成产物的部位C .结合别构剂并调整酶活性的部位D .结合激活剂使酶活性增高的部位E .酶的活性中心由催化基团和辅酶组成•酶促反响中,打算反响特异性的是A .酶蛋白B .辅酶C .别构剂D .金属离子E .辅基•关于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核酸B .体内的生物催化剂都是蛋白质C .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D .酶转变反响的平衡点,所以能加速反响的进程E .酶的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酶蛋白变性后活性丧失缘由是A .酶蛋白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B .酶蛋白的一级构造受到破坏C .酶蛋白的空间构造受到破坏D .酶蛋白不再溶于水E .失去了激活剂•含有维生素 B 1 的辅酶是A . NAD +B . FADC . TPPD . CoAE . FMN•解释酶的专一性较合理的学说是A .锁 - 钥学说B .化学渗透学说C .诱导契合学说D .化学偶联学说E .中间产物学说•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A .当底物浓度增加时,抑制剂作用不减B .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的结合部位相结合C .抑制剂的构造与底物不相像D .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E .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不行逆的8.磺胺类药物能抑菌,是由于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二氢叶酸时,磺胺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A .竞争性抑制剂B .不行逆抑制剂C .非竞争性抑制剂D .反竞争性抑制剂E .别构抑制剂9.关于酶的共价修饰,正确的选项是A .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经修饰后,转变酶的催化活性B .通过打断某些肽键,使酶的活性中心形成而转变酶的活性C .只涉及酶的一级构造的转变而不涉及高级构造的转变D .有级联放大效应E .只包括磷酸化修饰和甲基化修饰10.关于关键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一个反响体系中的全部酶B .只受别构调整而不受共价修饰C .一个代谢途径只有一个关键酶D .并不催化处于代谢途径起始或终末的反响E .一般催化代谢途径中速度较慢、不行逆的反响11 .关于有机磷化合物对酶的抑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因能用解磷定解毒,故属于可逆性抑制B .能猛烈抑制胆碱酯酶活性C .该抑制能被过量的 GSH 解除D .有机磷化合物与酶活性中心的巯基结合E .该抑制能被适量的二巯基丙醇解除12 .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由于抑制剂结合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酶与底物结合后,还能与抑制剂结合B .酶的 K m 与抑制剂浓度成反比C .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结合,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D .在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状况下,如参加足量的酶,能到达正常的 V maxE .也称为别构抑制剂1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是A . K m 降低, V max 降低B .抑制剂可与酶和酶 - 底物复合物同时结合C . K m 不变, V max 降低D .抑制剂只与酶或酶 - 底物复合物结合E . K m 降低, V max 增高14.酶和一般催化剂相比,其特点之一是A .温度能影响催化效率B .高温时会消灭变性C .降低反响的活化能D .提高速度常数E .不转变平衡常数15.关于 K m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指酶 - 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B .酶的 K m 越大,底物与酶的亲和力越大C .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的浓度无关D .与底物的种类无关E .与环境的 pH 无关16.关于酶的最适 pH ,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与底物的种类有关B .与底物的浓度有关C .与缓冲液的种类有关D .与缓冲液的浓度无关E .与酶的纯度有关17.关于酶和底物的结合,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一般为非共价结合B .假设底物为蛋白质等大分子,结合范围涉及整个酶分子C .假设底物为小分子化合物,结合范围只是酶的活性中心D .酶构象的破坏,则严峻影响酶 - 底物复合物的形成E .结合基团可能也具有催化功能,催化基团也有结合作用18.关于酶的最适温度,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与底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B .与介质的种类和 pH 有关C .与环境的离子强度无关D .与酶的种类和浓度有关E .以酶活力对温度作图图形呈倒 U 形19.关于酶的磷酸化修饰,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酶经磷酸化修饰后,酶的活性增加B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响是由各种蛋白激酶催化的C .被磷酸化的部位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的羟基D .磷酸化时需消耗 ATPE .别构酶不能进展磷酸化修饰20.酶原激活的主要途径是A .化学修饰B .亚基的聚合和解离C .别构激活D .翻译后加工E .水解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段21.化学毒气〔路易士气〕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A .丝氨酸的羟基B .组氨酸的咪唑基C .赖氨酸的ε - 氨基D .半胱氨酸的巯基E .谷氨酸的氨基22.浓度为 10 -6 mol/L 的碳酸酐酶在一秒钟内催化生成 0.6mol/L 的 H 2 CO3 ,则碳酸酐酶的转换数为A . 6 × 10-4B . 6 × 10-3C . 0.6D . 6 × 10-5E . 1.7 × 10 -623.酶促反响动力学争辩的是A .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及其与关心因子的相互关系B .酶的电泳行为C .酶促反响速度及其影响因素D .酶与底物的空间构象及其相互关系E .酶活性中心各基团的相互关系24.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响速度的影响是A . K m ↑, V max 不变B .K m ↓,V max ↓C . K m 不变,V max ↓D .K m ↓,V max ↑E .K m ↓, V max 不变25.有关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乳酸脱氢酶含有 M 亚基和 H 亚基两种,故有两种同工酶B . M 亚基和 H 亚基都来自同一染色体的某一基因位点C .它们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显著差异D .它们的电泳行为一样E .它们对同一底物有不同的 K m 值26.关于同工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催化一样的化学反响B .分子构造一样C .理化性质一样D .电泳行为一样E .翻译后化学修饰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不同27.L- 谷氨酸脱氢酶属于A .氧化复原酶类B .水解酶类C .裂合酶类D .转移酶类E .合成酶类28.能使酶发生不行逆破坏的因素是A .强碱B .低温C .透析D .盐析E .竞争性抑制29.关于酶与临床医学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体液酶活性转变可用于疾病诊断B .乙醇可诱导碱性磷酸酶生成增加C .酶可用于治疗疾病D .酪氨酸酶缺乏可引起白化病E .细胞损伤时,细胞酶释入血中的量增加30.心肌堵塞时,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谱增加最显著的是:A . LDH 5B . LDH 4C . LDH 3D . LDH 2E . LDH 131.测定血清酶活性常用的方法是A .在最适条件下完成酶促反响所需要的时间B .以 280nm 的紫外吸取测酶蛋白的含量C .分别提纯酶蛋白,称取重量计算酶含量D .在规定条件下,测其单位时间内酶促底物削减量或产物生产量E .以上方法都常用〔二〕 B 型题A .抛物线B .矩形双曲线C .直线D .平行线E . S 形曲线1.竞争性抑制作用与反响速度的关系曲线是2.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与反响速度的关系曲线一般是•底物浓度与反响速度的关系曲线是•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是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不行逆性抑制E .反响抑制5.砷化物对巯基酶的抑制是6.甲氨蝶呤对四氢叶酸合成的抑制是7.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是A .寡聚酶B .限制性内切酶C .多酶体系D .酶原E .单体酶8.由一条多肽链组成•无催化活性•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11.可催化一系列连续的酶促反响A .转移酶B .水解酶C .异构酶D .裂解酶E .氧化复原酶12.醛缩酶属于•消化酶属于•磷酸化酶属于•过氧化氢酶属于A .有机磷农药B .磺胺类药物C .二巯基丙醇D .解磷定E .琥珀酸16. 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剂•胆碱酯酶的抑制剂•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重金属盐中毒的解毒A .米氏常数B .酶的活性单位C .酶的转换数D .酶的最大反响速度E .酶的速度•单位时间内生成肯定量的产物所需的酶量•可以反映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每秒钟 1mol 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A .多数酶发生不行逆变性B .酶促反响速度最大C .多数酶开头变性D .温度增高,酶促反响速度不变E .活性降低,但未变性•环境温度>60 ℃•环境温度>80 ℃•酶在0 ℃ 时•环境温度与最适温度相当A .酶浓度B .抑制剂C .激活剂D . pH 值E .底物浓度•能使酶活性增加•影响酶与底物的解离•可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影响酶的活性•酶被底物饱和时,反响速度与之成正比A .氨基转移B .羧化反响C .丙酮酸脱羧D .琥珀酸脱氢E .丙酮酸激酶•磷酸吡哆醛与磷酸吡哆胺作辅酶•FAD 作辅酶•生物素作辅酶A .斜率↑,纵轴截距↓,横轴截距不变B .斜率↑,纵轴截距不变,横轴截距↑C .斜率↑,纵轴截距↑,横轴截距不变D .斜率不变,横轴截距↑,纵轴截距↓E .斜率不变,横轴截距↓,纵轴截距↑34. 竞争性抑制的林 - 贝作图特点是•非竞争性抑制的林 - 贝作图特点是•反竞争性抑制的林 - 贝作图特点是〔三〕 X 型题1.对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辅酶的本质是蛋白质B .能降低反响活化能C .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D .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展的反响E .酶的催化效率没有一般催化剂高2.大多数酶具有的特征是A .单体酶B .为球状蛋白质,分子量都较大C .以酶原的形式分泌D .表现出酶活性对 pH 值特有的依靠关系E .最适温度可随反响时间的缩短而上升3.LDH 1 和 LDH 5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二者在心肌和肝脏分布量不同B .催化一样的反响,但生理意义不同C .分子构造、理化性质不同D .用电泳的方法可将其分别E .骨骼肌和红细胞中含量最高4.金属离子在酶促反响中的作用是A .参与酶与底物结合B .可作催化基团C .在氧化复原反响中传递电子D .转移某些化学基团E .稳定酶分子构象5.酶的关心因子包括A .金属离子B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 . H 2 OD . CO 2E . NH 36.酶的化学修饰包括A .甲基与去甲基化B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C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D .腺苷化与脱腺苷化E .–SH 与–S–S–的互变7.关于 pH 值对酶促反响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A .影响酶分子中很多基团的解离状态B .影响底物分子的解离状态C .影响辅酶的解离状态D .最适 pH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E .影响酶 - 底物复合物的解离状态8 .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有A .抑制剂B .激活剂C .酶浓度D .底物浓度E . pH9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A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B .抑制剂与底物构造相像C .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D .抑制程度与 [S] 和 [I] 有关E .增加酶浓度可解除抑制10.磺胺类药抑制细菌生长是由于A .属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B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C .造成四氢叶酸缺乏而影响核酸的合成D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复原酶E .属于反竞争性抑制作用11.关于酶催化作用的机制正确的选项是A .邻近效应与定向作用B .酸碱双重催化作用C .外表效应D .共价催化作用E .酶与底物如锁子和钥匙的关系,进展锁 - 匙的结合12 .关于同工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由一样的基因把握而产生B .催化一样的化学反响C .具有一样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D .对底物的 K m 值不同E .由多亚基组成13 .关于温度对酶促反响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越高反响速度越快B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C .低温一般不使酶破坏,温度上升后,酶又可以恢复活性D .温度上升至60 ℃ 以上时,大多数酶开头变性E .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响进展的时间有关14 .关于酶含量调整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底物常阻遏酶的合成B .终产物常诱导酶的合成C .属于缓慢调整D .细胞内酶的含量一般与酶活性呈正相关E .属于快速调整二、是非题•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作用时间无关。
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

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原理]肌肉组织中含有琥珀酸脱氢酶,能催化琥珀酸脱氢转变成延胡索酸。
反应中生成的FADH2可使蓝色的甲烯蓝还原为无色的甲烯白(还原型甲烯蓝)。
丙二酸与琥珀酸的分子结构相似,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故能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中心。
丙二酸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后,酶活性受到抑制,则不能再催化琥珀酸的脱氢反应。
抑制程度的大小,随抑制剂与底物两者浓度的比例而定。
本实验以甲烯蓝为受氢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甲烯蓝的褪色程度来判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并籍此观察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CH2COOHCH2 COOH FAD MB•2H(甲烯白)琥珀酸琥珀酸脱氢酶CHCOOHHOOCCH FADH2MB(甲烯蓝)延胡索酸[试剂]1.0.2mol/L琥珀酸: 取琥珀酸钠(MW:270.14)27克加水至500ml。
2.0.02mol/L琥珀酸: 取1液稀释10倍。
3.0.2mol/L丙二酸: 取丙二酸钠(MW:166.05)16.7克加水至500ml。
4.0.02mol/L丙二酸: 取3液稀释10倍。
5.1/15mol/L pH7.4磷酸盐缓冲: 1/15mol/LNa2HPO4溶液80.8ml与1/15mol/LKH2PO419.2ml 混合即成。
(1)1/15mol/LNa2HPO4溶液: 取Na2HPO4.12H2O (MW:358.14)23.876 克, 加水至1000ml。
(2)1/15mol/LKH2PO4溶液:取KH2PO4(MW:136.09)1.814克,加水至200ml.6.0.02%甲烯蓝溶液7.液体石蜡[主要器材]1.新鲜猪心2.玻璃研钵3.漏斗4.手术剪5.棉花6.恒温水浴箱[操作步骤]1.心肌提取液的制备取新鲜猪心约6g,用蒸馏水清洗后剪成碎块,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净沙,研磨成糜状。
再加1/15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12ml,研成糊状,用棉花过滤,滤液即为猪心提取液。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新艺术语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新艺术语
酯酶的抑制作用:二乙酰丙二酸的作用机制
琥珀酸脱氢酶(EC 1.1.1.35)是酯酶系列中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将脂肪酸酯(如甘油酯)和羧酸酯(如肌酸酯)脱氢,以合成其对应的醇和酸。
而二乙酰丙二酸(Ki)是一种具有重要抑制作用的有机酸,它能够有效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力,从而减缓或阻止脂肪酸的脱氢作用。
二乙酰丙二酸的功效机理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和蛋白质酶特异性结合,抑制酶的活性。
它能够和蛋白质酶中的硫氨基酸残基特异性结合,形成二酰丙二酸硫酰亚铁羧酸复合体,其大小与聚醚聚丙烯酰胺第1聚类似,这样就造成蛋白质酶活性位点的变化,达到抑制作用。
另外,由于二乙酰丙二酸具有很高的抑制效果,因此它也可以用于控制药物的渗透、吸收和分解,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二乙酰丙二酸是一种可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有效机制。
它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蛋白质酶中的硫氨基,形成二酰丙二酸硫酰亚铁羧酸复合体,从而抑制脂肪酸脱氢作用,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从而达到降低脂肪含量的目的。
执业医师三基训练复习题——生化

D. γ--GT
33、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最好指标是: C
A. AKP
B. γ--GT
C. GPT
D. GOT
34、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下列那组检测最恰当 B
A.CK GT ALP AMY
B.ALT AST ALP GGT
C.AMY LDH α-HBD GGT
58、胆固醇的生理功能是 D
A.氧化供能
B.提供不饱和脂肪酸
C.维持体温
D. 6--12
39、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是 A
A.葡萄糖
B.糖原
C.淀粉
D.庶糖
40、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生长素
D.甲状腺素
41、调节血糖的最主要器官 D
A.肾脏
B.肌肉
C.脑组织
D.肝脏
42、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 D
B. A、β、α1 、 α2、γ
C. A、α1 、 α2、γ、β
D. A、α1 、 α2、β、γ
17、下列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相混合,反应后溶液的PH值约等于7的是:C
A.盐酸和碳酸钠
B.醋酸和碳酸氢钠
C.氢氧化钠和盐酸
D.氨水和硝酸
18、下列对血清蛋白质叙述错误的是 D
A.αmol/L
B.0.1αmol/L
C.0.01αmol/L
D.0.001αmol/L
7、下列关于酸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和的水溶液显中性
B.某弱酸的水溶液浓度越小,该酸的电离度越大
《生物化学》第三章酶化学与辅酶及答案

第三章酶化学与辅酶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3.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A.四氢叶酸B.二氢叶酸C.对氨基苯甲酸D.叶酸E.嘧啶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5.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A.磷酸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尼克酰胺E.硫胺素6.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E.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7.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8〕=1/2Km,则v值应等于多少Vmax?A.0.25 B.0.33 C.0.50 D.0.67 E.0.75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10.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变构调节二、填空题1.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后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各管溶液立即混均匀,沿试管壁加入液 体石蜡,约0.5cm,各管置于37℃的水 浴中保温,切勿摇动试管,随时 观察比较各试管颜色的变化, 记录褪色时间。
实验结果记录: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褪色时间(分钟) [I]/[S]
【注意事项】 :
1、酶提取液的制备应操作迅速,以防止酶活性降低。 2、加入液体石蜡的作用是隔绝空气,以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对实
• 2、各管的褪色有明显的时间差别,褪色时间 随[I]/[S]逐渐增大,而增大。
• 3、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作用的类型是 竞争性抑制,其特点:最大反应速率Vmax不变, 米氏常数Km增大,竞争性抑制可以通过增大底物 浓度来减轻抑制程度。
• 4、本实验中5号、6号试管的作用是做对照, 5号试管和1号试管做对照,说明酶提取液中有琥 珀酸脱氢酶的存在,6号试管中的酶提取液在 100℃的水浴加热煮沸过,所以琥珀酸脱氢酶是失 活的。
验造成影响,因此加石蜡时试管壁要倾斜,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 3、37℃水浴保温过程中,不能摇动试管,避免空气中的氧气接 触反应溶液,使得还原型的甲烯白重新氧化成蓝色。 4.、37℃水浴保温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观察各试管的褪色情况。 5、实验结果结束后,一定要洗干净试管内的液体石蜡。
实验讨论:
• 1、酶提取液中有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表1所示, 在试管1中没有抑制剂,但琥珀酸依然能脱氢,使 得甲烯蓝反应得甲烯白。
实验原理
• 化学结构与酶作用的底物结构相似的物 质,可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 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丧失,这种抑制作 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E+S
ES
E+P
+
+
I
I
EI+S
EIS
琥珀酸脱氢酶:
是机体内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一种重要的脱氢 酶,其辅基为FAD,如心肌中的琥珀酸脱氢 酶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琥珀酸脱氢生成延 胡索酸,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 无色的甲烯白。这样,便可以显示琥珀酸脱 氢酶的作用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谢谢聆听!
丙二酸对琥珀酸的竞争性抑制
主讲人:葛静 制作人:胡波
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记录 注意事项 实验讨论
实验目的:
• 1、学习和掌握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 2、观察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实验步骤:
1、酶提取液的制备:取大白鼠的骨骼肌, 用冷水洗3次,加入1/15mol/L磷酸缓冲液 pH 在7.4。在研钵中碾碎,然后用纱布过滤,
用干净的烧杯收集过滤的备用。
• 2、取试管6支,编号,在按图步骤操作
酶提取 液( ml)
磷酸缓 冲液( ml)
0.2mol /L琥珀
酸(滴 )
0.02m ol/L琥
珀酸( 滴)
0.2mol /L丙二
酸溶液 (滴)
0.02m ol/L丙 二酸溶
液(滴 )
蒸馏水 (滴)
甲烯蓝 (滴)
褪色时 间(分 钟)
试管1
2
—
8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8
3
试管2
2
—
8
—
—
8
—
3
试管3
2
—
8
—
8
—
—
3
试管4
2
—
—
8
8
—
—
3
试管5
—
2
8
—
—
—
8
3
试管6
2
—
8
—
—
—
8
3
试管6:酶提取液在100℃ 水浴中保温
实验材料与仪器:
器材 : 大白鼠、 手术剪、滴管 镊子、纱布、 漏斗、量筒、 烧杯、研钵 刻度吸量管 试管及试管架、 恒温水箱、
试剂:
0.2mol/L琥珀酸溶液、 0.02mol/L琥珀酸溶液 0.2mol/L丙二酸溶液 0.02mol/L丙二酸溶液、 1/15mol/LPH=7.4磷酸 盐缓冲液、 0.02%甲烯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