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与舞蹈基本功的区别

整理编辑:臧凌霄2014年11月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舞蹈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体训练也成为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做基本功训练,从没有学过一个舞蹈,更不用说在舞蹈中去抒发情感了。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建立在形体训练基础之上的,它以优美多姿的形体动作为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的动作,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尽管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基本功的训练上,却具有很多的一致性、统一性,这种同出一辙的共性便产生了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形之规范”与“情之疏导”相结合,由里及表、内心情感与形体动作形成统一体,才能完美的展现出优美的舞姿。本文将从形体训练、舞蹈基本功训练以及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等方面全面的阐述其中的异同点。

目录

一、形体训练 (1)

(一)含义 (1)

(二)内容 (1)

(三)作用 (1)

1.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 (1)

2.心血管系统功能 (2)

3.矫正形体 (2)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 (2)

(一)含义 (3)

(二)内容 (3)

1.呼吸 (3)

2.古典芭蕾舞基本功 (3)

3.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技巧 (3)

4.中国民族舞基本功技巧 (4)

(三)作用 (4)

三、形体训练与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异同 (4)

(一)不同点 (4)

(二)相同点 (5)

四、总结 (5)

一、形体训练

(一)形体训练的含义

形体训练是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舞蹈基础练习,结合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进行综合训练,以达到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为目的。形体训练来源于西方的传统文化,带有强烈的芭蕾的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性,形体训练艺术性极强,深深吸引着广大的艺术爱好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而国内也有广大的形体训练爱好者。有个成语叫:“手舞足蹈”,人在高兴和激动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在语言表达能力落后时,就已经善于用表情和手势来表达感情,所以人们最早的“语言”是用四肢和躯体做出来的动态语言。如古人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体现了从古代开始我们就有了形体一词。而当今社会与形体更是密不可分,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业余培训班。形体训练是一个外来语,还未见到权威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定义为形体美训练。广义认为只要是有形体动作的训练就可以叫做形体训练,甚至某些服务行业的程式化动作都可以称为形体训练。

大家认为用形体美训练定义形体训练比较确切,也符合大多数形体训练者的意愿。她们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进行训练,不仅仅为了活动一下身体,对自身体态美的塑造才是最终目的,具有强烈的目的性。

(二)形体训练的内容

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气息动作结合练习以及把上把下一系列基本功练习。主要练习人的基本姿势,即训练正确的立、坐、卧和走、跑,气息在形体训练中的运用及头面部的形态和表现,即人的声、容、笑、貌。基本站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各种运动行为的美。日常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忽视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因此出现身体弓背含胸,端肩缩脖,腿弯曲等不健康的体态。结合实际有针对地练习形体,就会练出一个健美的形体姿态。气息在形体训练中有关键的作用,柔韧性练习、各种舞蹈都要充分运用气息。在柔韧性练习、各种舞蹈中充分运用气息,才能使柔韧性提高和在各种舞蹈动作中游刃有余。另外,人的头面部形态是表达人类丰富情感的重要方式,人说话声音适中、面容友善、微笑待人、外貌端正都是人的好形态的体现。通过形体训练,有正确的姿势与表现,充实头面部姿势和神态的美。把上进行对身体柔韧、力量、重心、美感的训练,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腿的训练包括胯的开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脚踝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脚背的勾绷。在训练中,可以围绕芭蕾基本元素“开、绷、直”来完成。把下训练是在完全脱把、没有把杆束缚的情况下身体做到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人的形象美需要外在和内在的统一美,健身俱乐部的套操中的形体训练,不仅利用了芭蕾、舞蹈、体操的动作训练了人体的优雅姿态,而且也传播了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统一了人的精神美和形体美,提高了练习者的内涵修养和高雅的气质、风度。

(三)形体训练的作用

1.能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

形体训练,是外环境对肌体的一种刺激,具有连续、协调、速度、力量的特点,使肌体处于一种运动状态。这种状态下中枢神经将随时动员各器官及系统使之协调、配合肌体的工作。另外,形体训练要求做动作要迅速、准确,要在大脑的指挥下完成。脑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形体训练时,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要建立迅速、准确的应答式反应,而脑又要随时纠正错误动作,储存精细动作的信息。经过不断的刺激,提高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使大脑更加聪明。所以,经常参加形体训练,可加强肌体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工作能力,提高神经活动,使之更加健康和聪明。

2.能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与各类血管组成,以心脏为动力的闭锁管道系统,也就是血液循环系统。形体训练由运动系统和肌肉运动共同完成。运动系统在进行工作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还要排泄大量废物,在消耗时要不断地补充供给大量的新鲜氧气和养料。这繁重的任务,只能依靠体内闭锁管道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来完成。在强烈的肌肉运动时,可达到安静时的5—7倍,这就使心肌处于激烈收缩的状态。经常刺激会使心肌纤维增粗,心房、心室壁增厚,心脏体积增大,血溶量增多,从而增加心脏的力量。由于心肌力量的增加,每博射出的血量增多,心跳的次数相应减少,在平时较为安静的状态下,心脏能得到较长时间的休息,从而减轻心

脏的工作负担,让心脏青春永驻。

3.矫正形体

每个人的形体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怎样发掘形体独特的长处弥补短处?为什么市面满目琳琅的训练班和传统的训练方法,健美操,瑜珈,器械等,不能真正改变形体的缺陷呢?不能真正改变臀部下垂,身体赘肉松弛,粗腰,曲线三围不玲珑凸显等等。改变有些骨感美人,惟独腰围不凹,凸显不出“S”型的问题?其实我们从一生下来就不可能完全符合现代模特的标准。例如:粗腰,我们通过减肥,即使有效果,但腰部线条比例依然没有变,减肥不可能针对这些缺陷部位去掉份量,而是随着身体其他热量一起消耗。而面对市面上各种减肥方法,改善形体的手段,我认为存在一定的弊病,并不能完完全全对形体整形矫正。如:健美操,可能会燃烧脂肪、减肥,但针对形体不满意的局部改善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单一的跳跃,爆发力强,甚至导致有大的肌肉块而失去女性肌肉的纤细长线条美。瑜珈,虽然注重气息、内在调节、和身体柔韧,但我认为训练方式太过于缓慢,单一。如果负重合器械训练只是为了增加训练的难度,让你有“训练感”,觉得钱没白扔,那还真不如干脆扔掉算了。它不会使姿态挺拔,相反加重脊柱的弯曲。如我在给学生上课时,由于刚压完腿我就叫她们赶紧踢腿,以免腿会长粗。可学生问到:“怎么样才能瘦腿呢?”我回答其实我也没有办法能让腿瘦下来,只能说尽量控制别让它再长粗,我学了这么多年舞蹈练就了我双腿的肌肉,我想瘦都瘦不下来,不过怎么吃都不长腿了。对于女生来说,

过于发达的肌肉,破坏了女子纤细,清秀的柔美,也不是我们追求的审美,而其他的有氧健身的方式也只能起到燃烧脂肪的作用,不能真正改善形体,对局部线条的改善塑造并没有任何的效果。形体训练不仅限于女性,也有少量的男性。男性也可以通过形体训练来改变他们不止具有的粗犷、强壮的形态,使之具有形态美。其实真正形体训练的概念是改变我们自身形体的不足,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也难以避免渐渐的衰老。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

(一)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含义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与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有紧密的联系,它以优美的形体动作为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舞蹈动作是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的动作,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讲究节奏和韵律,不是随便就能掌握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学习舞蹈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和严格、规范的训练,使学生在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的灵活性等方面,达到舞蹈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态、优雅的气质,为今后的舞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舞蹈基本功训练,指舞者在肢体训练时进行“开、绷、直”,“圆、曲、收”等一系列的基本形态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它是学生强化舞蹈气质和舞姿形成的关键,也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最根本的途径。尽管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基本功训练上,却具有规范性。现在全国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中,都用统一教材;

国外舞蹈的教学模式,与我国舞蹈的教学模式相似。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历届桃李杯、荷花杯等舞蹈比赛中,评委评判的标准,也是根据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评分,具有很大的难度。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

舞蹈基本功训练在我国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的教学中随处可见,如古典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基本功的训练。舞蹈基本功训练内容是对头、颈、肩、臂、手、腰、臀、胯、腿、脚等部位的训练。

1.舞蹈讲究呼吸

“呼吸是舞蹈艺术中一个重要枢纽,是靠它来支配动作和贯穿到动作中去的。”舞蹈和音乐一样,讲究呼吸控制的重要性,俗名叫“运气”。动作的大小幅度都受呼吸的控制程度影响。有了气的推动才能形成动作,把动作做活,在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实践中逐渐掌握呼吸的要领。2.古典芭蕾舞基本功的训练

古典芭蕾源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宫廷,兴盛于俄罗斯,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古典芭蕾中要求的“开”、“绷”、“直”、“长”。

“开”:初学者应注意整条腿和脚的外开训练,要求我们的膝盖总要打开,膝盖不能扣着,腿和跨跟要“断开”,站立时要抬头挺胸双肩打开沉肩。

“绷”:不只是绷脚,在做plie 、tendu 、fondu 、jete 等一系列动作时腿是绷紧的,尤其是大腿内侧的肌肉更要绷紧。但绷紧不是僵硬,做动作一定要松弛,绷紧是为了加强腿部的力度,更加灵活的完成

舞蹈的技巧与动作。如踢腿时是绷脚由脚尖带着向上有爆发力的踢腿,而不是大腿的发力,错误的方法会使大腿越长越粗。

“直”:芭蕾注重整个人成“一条直线”,从侧面看人应该是薄薄的“一个平板”。舞者不管是站、坐、走、立还是做其他动作时,从头、颈、躯干、腿部都应该直立向上,因为芭蕾舞是最高贵、最典雅的舞种,男生可以想象自己是英俊的王子,女生则是美丽典雅的公主。

“长”:也可称延伸。舞者在做动作时一定要把动作做“活”,而这里的“活”就是要求动作要有延伸感,动作延伸了自然就“长”了。如我们在做擦地的时候,擦出去的脚不光是轻轻点在地面上,要有向下穿透的延伸感,要感觉从楼上延伸到楼下。

3.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技巧的训练

古典舞的学习要求舞者掌握身韵、身段外还要扎实练好基本功技巧。古典舞中的基本功技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跳、转、翻”。如“跳”有小跳、中跳、大跳。小跳有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等,小跳不能跳的太高,主要是练习脚掌和地面的推力关系,起跳后要及时绷脚,五位小跳更要在绷脚的状态下把两腿夹紧,做到从前面看不到后面的脚。

4.中国民族舞的基本功技巧的训练

中国民族舞的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元素性训练、短句性训练和表演性组合训练。元素,也叫基本要素。把民间舞中的技巧部分提炼、分解成元素性技巧动作,进行强化训练。各民族民间舞中的旋转技巧必须进行单一元素性训练,才能保证旋转完成的有数量和质量。如维族舞中

的夏克转、跪转,鲜族舞中的垫步转、螺旋空转,蒙族舞的别步勒马转、海青式吸腿转等,都要进行单一性、重复性的元素训练。

(三)舞蹈基本功训练的作用

为了解决和克服学生的自然形态,就必须保证把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在这个基础上,要让学生增加表现力就应多做把下练习和各种组合练习。由于身体及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往往容易导致初学舞蹈的音乐或舞蹈专业学生缺乏表演艺术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如力量、柔韧性、控制力与稳定性、协调性与灵活性,表现为松懈、呆板、僵硬、不协调。所以,舞蹈基本功训练就是要解决学生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使其掌握正确的形态;增加身体的柔韧度,增强肢体对各部肌肉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培养乐感和伴随音乐灵活地运用手、眼、身、步各种动作的风格韵律。训练和不训练大不一样。如腿部肌肉能力差的人,舞姿就不漂亮,感情也不能通过造型自由地表现出来。所以,有人说舞蹈中“抬不起的腿是看不见的腿”。一串节奏明快、刚健有力、气势轩昂的舞蹈动作,不但需要力量,还需要“速度力量”、肌肉的控制力和弹跳力。一个柔韧性差的舞者,动作很难做到文静、柔和,腿抬不高,腰下不去,动作也会显得笨拙僵硬。近几年,我国芭蕾业余教育蓬勃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芭蕾不仅是在人的形体健美、手脚灵敏、步伐轻盈上有特殊的作用,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情操、仪表、礼节及艺术品位鉴赏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形体训练与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异同

(一)不同点

形体训练通过舞蹈基础的练习结合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进行综合训练,而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学习舞蹈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规范的训练使学生在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的灵活性等方面,达到舞蹈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要求。有形体动作的训练就叫形体训练,它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而舞蹈基本功训练具有规范性,它是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也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最根本的途径。舞蹈基本功训练主要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专业难度。形体训练以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为练习,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各舞种也有基本的站姿,手位脚位,各个元素性动作,比形体训练更加全面。形体训练可围绕芭蕾的基本元素来训练,在所有舞蹈体系中,芭蕾舞的形体训练体系是比较严谨和完整的。而舞蹈基本功训练更加全面,不仅有芭蕾基本功训练,还有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各舞种的基本功训练。舞蹈是通过手势、舞姿、造型、队形变化等人体舞蹈语汇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最基本单位,是通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舞蹈基本功训练是训练学生肢体的柔韧度,增加身体的柔韧度,增强肢体对各部肌肉的控制和协调能力,把肌肉练成“条状”,培养乐感和伴随音乐灵活地运用手、眼、身、步各种动作的风格韵律。形体训练是舞蹈的基础训练,最终目标是改造自然状态的形体,使之趋于艺术的和理想的状态,因此它有助于提高形体素质,改善形体条件,规范形体动作。

(二)相同点

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开、绷、直”内容也就是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与形体训练中也具有芭蕾的表演性相符。两种训练都能培养、塑造人的优美体态,培养优雅的气质,纠正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为舞蹈学习奠定基础。两种训练中对象也是女性占大多数,男性占少量。两种训练都有气息与身体的配合,有了气的推动才能形成动作,才能把动作做活,在训练的实践中掌握呼吸的要领。两种训练都有把上和把下的一系列基本功训练,都是在无数次重复动作的基础上,改正错误的动作从而做到更好。经常参加形体训练和舞蹈基本功训练,可以加强肌体神经系统、大脑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活动,使人更加健康、聪明。它们是外环境对肌体的刺激,使肌体处于运动状态。我不认为市面上的形体训练真正能起到减肥作用,它不可能针对这些缺陷部位去掉份量,而是随着身体其他热量一起消耗。两种训练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情操、仪表、礼节及艺术品位鉴赏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两种训练是展示和充分表达“美”的内容的一个途径。

四、总结

综上所述,舞蹈形体训练是舞台表演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舞蹈艺术情感“语言”的叙述是通过形体动作实现的,它不仅要求形体会“说话”,而且要叙述出有别于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形体训练是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基础,是在舞蹈表演之前最基本的训练,要想熟练地完成舞蹈动作,不仅要有理想化的形体和仪态,还需要有刻苦的练习、良

好的肌肉能力以具备舞蹈动作所要求的协调、灵活、柔韧与节奏感。只有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协调配合,才能把舞蹈表现得富有流畅性,充满激情与活力。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开、绷、直”内容也就是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与形体训练中也具有芭蕾的表演性相符。但有形体动作的训练也叫形体训练,它的要求就没那么严格,而舞蹈基本功训练具有规范性,它是强化舞蹈气质和舞姿形成的关键,也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最根本的途径。舞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专业难度。在形体训练中可围绕芭蕾基本元素来训练,在所有舞蹈体系中,芭蕾舞的形体训练体系是比较严谨和完整的。而舞蹈基本功训练更加全面,不仅有芭蕾基本功训练,还有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各舞种的基本功训练。两种训练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情操、仪表、礼节及艺术品位鉴赏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舞蹈是通过手势、舞姿、造型、队形变化等人体舞蹈语汇来表现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最基本单位,是通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之规范”与“情之疏导”相结合,由里及表、内心情感与形体动作形成统一体,才是表演优美舞姿的前提。

舞音国际舞蹈艺术教育全国加盟热线:400-9912-668 臧凌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