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师: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学生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进行实际的比较,并观察、触摸所比较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书比练习本大,实际上是指数学书的表面比练习本的表面大。)

(板书:物体的表面。)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手掌面比学生的手掌面大。)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

师:谁大谁小?

(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为面积概念的引入创造条件。)

师: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

面积。

(板书:面积)

页 1 第

师: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

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页 2 第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四)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亲自动手、亲自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让学生比一比数学书表面和练习本表面、教师手掌面和学生手掌面、两个正方形的面的大小,然后通过对比较过程的小结来理解面积的含义。

第二,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灵活处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课堂生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值得深思和改进之处。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这一活动有多种比较策略,在

交流策略时,大部分的学生用了摆硬币的方法,只有少数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选择其他的比较策略。反思其原因,可能是课前准备时,教师让学生准备好硬币,使学生认为准备硬币就是拿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的,这无形中给学页 3 第

生造成了一种思维的暗示和限制;如果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的比较工具更多样一些,可能学生的思维会更宽阔,比较的策略也会更加丰富多样。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案例点评〗

这篇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熟悉的事物――数学书和练习本引入学习内容,把直接感受面积的含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2.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猜一猜比一比画一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课堂变成学生亲身经历的生动过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小这一活动有多种比较的策略,它不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通过交流和评价发展学生的策略意识。

总之,整个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

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编者点评〗

比一比这节课讲的是图形面积的认识及图形面积的大小比较。

页 4 第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教案,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清晰、适切,较好地体现了目标要求及合作交流技能的社会性发展培养要求。

2.教学过程设计层次清楚、活动目的明确。注意采用观察、比较、画图、摆和剪等多种实践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面积的相关经验和知识,这种生成形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是活的知识。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中多种策略探究与比较的结合,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不足之处。

1.关于图形知识的引入,完全照搬教材内容,为学习图形面积而引入图形面积,未能体现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即图形面积概念的必要性,为什么要比较物体表面或图形大小),这需要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实例。

2.有关小结环节中的问题设计,流于形式,是否需要,值得

考虑。如果改为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也许会更有利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页 5 第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电视机、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活动,丰富面积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3.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 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 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 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由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线到面,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所以感知与理解面积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各位教研员、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夜的工作》,下面我说说我授课的思路 一、说教材 《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4篇课文,该单元内容以“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为主题展开。写作训练重点是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本文选自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先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作者自己真切的感受。课本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是使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基于年龄特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对周总理生平了解甚少。因此,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尤为重要。 三、说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本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选编的意图,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通课文,注意积累极其简单、审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 (2)抓住课文重点语句,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感受他伟大的人格。

(3)领悟本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2)教育学生养成生活简朴的习惯,培养学生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四、说重难点确定 课文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子的所见所闻,所以我把引导学生从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总理的崇高品质作为重点,最后两个自然段难在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所以把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作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此,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感导读法,辅以听、思、说、写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听中揣摩,在说和写中发展思维,深化阅读感受,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六、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写写——说说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口,又让学生动脑、动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七、说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记忆的培养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八、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熊凤娟汤龙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测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几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3)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物体面积的大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1厘米2、1分米2、1米2的实际大小,并对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 (2)能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面积? 2、学生回答。(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出示数学课本的表面、粉笔盒的表面及黑板的表面,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 的大小。 4、学生回答。(黑板表面最大,粉笔盒表面最小。)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那大家想不想知道用什么来表示数学书表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个新的面积单位。(板书课题:认识面积单位) (二)新课导入

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观察。(正方形边长为12厘米, 分成36个面积为4厘米2的小方格,长方形长24厘米,宽6厘米,分成16个面积为9厘米2的小方格。) 2、首先请三、四组同学闭上眼睛,一、二组同学观察正方形,数出有多少个小 方格。 (一、二组同学观察后数出有36个小方格) 3、再请一、二组同学闭上眼睛,三、四组同学观察长方形,也数出有多少个小 方格。 (三、四组同学观察后数出有16个小方格) 4、请学生根据观察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哪个大?(学生讨论) 5、生1: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正方形的小方格多。 生2:长方形的面积大,因为长方形的小方格大。 生3:都不对,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没有办法比较,因为两个图形的小方格不一样大。 6、那为了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应该怎么办? (应该把两个图形的小方格变得一样大,再数方格比大小,也就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比较) 7、我们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义为1厘米2,读作1平方厘米,并 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一起读两遍。 8、想一想你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2?(学生讨论) (指甲、橡皮、大头钉)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夏青峰) (2012-05-28 22:47:26) 转载▼ 标签: 分类:教育教学 面积 面积的认识 物体 平面图形 杂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71页“面积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咱们今天要学什么内容吗? 生:知道,面积。 师:那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 (PPT:你听说过“面积”吗?) 生1:我曾经在做题目时,爸爸跟我说过面积。 生2:我家买房的时候,提到过面积。 生3:我爸帮别人搞设计,经常说到面积。 师:哈,孩子们,你们还真听说过不少关于面积的知识。那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 生1:就是有多大。 生2:就是一个地方的大小。

师:哦,真好。你们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正确呢?究竟什么是面积呢?课本上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 (PPT:自学课本,看究竟什么是面积?) 生:能。 生开始看书。 师:好啦,孩子们!看书以后,你们对“面积”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哈,你把书上的这句话给读出来了,不错。 (PPT: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可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读不懂。谁能做小老师,来解释一下? 生有些犹豫。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这句话,连起来有些难解释。我把它分开。 (PPT: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现在谁愿意做老师,来说说这句话? 生1:就是一个东西,它的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1:比如,书本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哦,你能举起来让同学们都看见,再说一遍吗? 生1演示。 师:(也拿起课本)课本封面的这个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孩子们,你们也这样认为吗? 生:是的。 师: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生2:课桌的这个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生3:黑板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生4:屏幕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

教学设计《一夜的工作》

教学设计《一夜的工作》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实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情感。 2、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从中感受周总理伟大人格。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选用生活小事,平实的语言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从中感受周总理伟大人格,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选用生活小事,平实的语言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化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介绍总理,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周总理的照片。 师: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齐声回答:周恩来总理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周总理的资料介绍周总理。 3、师用鼠标箭头指着周总理胸前的纪念章导入新课。 师:周恩来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

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今天,我们将跟随着 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点拨。(30分钟) 1、质疑导向,初读感知。(4分钟) (1)自由读文,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总理一夜工作的。 (2)把使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读,做一些简单的批 注,准备把自己感受讲给同学听。 2、精读探究,合作交流。(15分钟) (1)让学生再细细品读文章,勾画出描写周总理的工作劳 苦,生活简朴的句子,反复诵读,细细体会,在自己感受较 深的地方作批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然后小组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最后全班交流。 3、创设情景,发展思维(5分钟) (1)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 (2)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 (3)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 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里话 4、读中悟情,深化情感体验。(6分钟) (1)让学生听课文最后两自然段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用 心聆听中去揣摩作者自豪、激动的心情,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教案(苏教版)

一、认识物体物体表面的大小 1、感受面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但是在公主16岁的时候被一名巫师施了法术,从此昏迷不醒,国王非常的着急。后来有两位兄弟打败了巫师解救了公主。国王为了表示感谢,赐给兄弟两人每人一根绳子,让他们各自去圈土地,被谁的绳子圈住的地就归谁所有。哥哥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弟弟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 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弟弟圈的地面大 师:弟弟圈的地面比哥哥圈的地面“大”,看来研究“面”的大小是很有价值的。 板书:面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关于“面”的知识。 2.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师:其实,每个物体上都有面,比如(媒体出示:篮板的面,乒乓球桌的面,荷叶的面,美丽的湖面),你还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其他物体的面吗? 师: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物体的面,你们想摸一摸它们吗?请挑选一个你课桌上的物体,摸一摸它的面。像老师这样五指并拢,认真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 交流:谁来说说你摸了什么物体的面?再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摸的?(3个) 评价:真不错,你把()面的每个地方都摸到了。 问:刚才3个同学摸得面,哪个面比较大?那个面比较小? 师: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 小结:每个面都有自己确定的大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称为它们的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3.感受面积的大小 (1)师:刚才我们所说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那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呢? 生: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 媒体出示,生读一读。 师:你还能像这样说一说吗?先同桌互相说说看。(3个) 如:课桌桌面的大小是课桌桌面的面积,文具盒盖面的大小是文具盒盖面的面积。评价:虽然你说的不怎么流利,但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再试试,相信你一定行;这位同学说的很完整,声音也响亮,为大家树立了好榜样,我们向他学习。(2)师:那你会比较这两个面积的大小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师: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一起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比较,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 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学生鼓掌) 感谢大家的热烈的掌声。 热烈的掌声是我们两只手的什么地方相碰发出的声音? 也就是我们手掌的整个面都相碰了,这个面也叫手掌面,伸出你的左手,用右手摸一摸你的手掌面。 谁想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让你摸一摸,2-3名学生)比较这两个手掌面,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 手有手掌面,且有大有小,数学书也有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拿出你的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手要贴着封面,按一定的顺序,慢慢的摸,摸课本封面的全部) 比较一下:数学书的封面和你自己的手掌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 我们再一起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 谁能找到一个比练习本的封面大的面? 谁能找到一个比练习本的封面小的面? 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停顿一会)——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 .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例如说: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课件出示本句和老师一起说一遍课本封面的面积. 谁再来说说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说的真好,谁还能再说一说。(2名学生) 那手掌面的大小是……?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什么是手掌面的面积? 什么又是脚掌面的面积?(同上) 什么又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 什么又是课桌表面的面积?(同上) 你还能自己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大家说得真好。 那你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你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篮球场的面积指的是……。

《一夜的工作》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 设计襄城县范湖乡朱湖中 心小学:张俊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总理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有一本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它的封面人物一般是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人。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先后5 次登上了杂志的封面。为什么总理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这么高大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夜的工作》,来了解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请大家打开课本59 页,根据提示自由朗读《一夜的工作》。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新词。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三、反馈。 1. 我们先来看看词语的掌握情况。 2.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板书:工作劳 苦生活简朴 四、精读感悟,入境悟情 1. 哪些句子写出总理工作的劳苦?请同学们在语文书上用横线画出相关词句。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他的工作劳苦?

(工作量大) (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 一夜的工作》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又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工作劳苦?(总理审阅文件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这句又可以看出什么?(工作时间长) 2. 再来看看生活简朴,仔细研读下列语句。(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住: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用: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又如“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一盏台灯,两把小转椅”体会到周总理的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简单的摆设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生活简朴 (2)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 ——工作繁重与食物简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总理生活简朴。 3.教师总结: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具体的感受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是么的劳苦,生活是多么的简朴,而总理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请看这份资料。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我们的新中国才发展得那么快,人民的生活才有那么大的变化。 五、升华感情 所以,作者在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后,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指导朗读。 有这样的总理,我们的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敬佩和自豪。请通过朗读把你的感情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 六、课外延伸 1976 年,敬爱的周总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人们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演唱了许多歌曲,写下了许多诗篇,让我们来聆听其中一首吧! 七、作业布置 1、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搜集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文章,阅读了

教案认识面积

认识面积 一、认识面积的含义 看一看、摸一摸感知面: (一)导入: (二)1、出示情境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教室)从这幅穴中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熟悉的教室里会藏着什么新新知识呢?(请看大屏幕) 黑板表面、课本封面 (二)看一看认识面 师:这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点击显色 师:这是数学课本的封面点击显色 (三)摸一摸感知面及面的大小 1、摸封面,看黑板表面,比大小 好,我们托起数学课本(老师示范)摸一摸课本的封面。跟老师来一遍(边摸边说):张开手掌,认真地、慢慢地摸这一个面的全部,静静地感受它的大小,感受到了吗?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块黑板的表面,这两个面哪一个面大,哪个面小?(学生回答) 师:他的意思――黑板的表面比课本的封面大,(谁来再说一遍,齐说一遍)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椅子的面(认真地摸,不能太随意)。坐好,再看一看教室的整个地面,对于这两个面,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揭示面的含义

同学们,黑板的面,数学的封面、地面、桌机都是物体表面板书,这些面有的大,有的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板书,叫做这些面的面积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齐说认识面积。 刚才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五)说说身边物体面的面积 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齐说连起来说一遍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指名说,并表杨。 (指旬边摸面边说)――齐说(请哪位小朋友一边摸一边说这句话说遍) 如果有人问钟面:面积就是指钟面的大小,大屏幕的面积就是指可以再找几个面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指什么? 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指名说)文具盒盖面的面的大小就是文具盒盖面的面积。 师:刚才我们说黑板表面比课本封面大,也就是说――黑板封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师: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很多的面,你能打到两个面多指名说,齐说比一比,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说说他们面积的大小吗? A、说给同桌听b、汇报(老师可以帮助) 过渡:刚才同学们表现都很积极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出示长方体:老师要请一个同学上来闭着眼睛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两个面,然后感觉一下,你摸的两个面哪个面的面积大?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精选教学文档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 设计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文言文,名叫《两小儿辩日》。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王老师一笔一画地板书课题,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两遍。 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在预习《两小儿辩日》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生1:根据注释中“孰”的解释,我还是不知道“孰为汝多知乎”是什么意思 师:这是涉及到课文内容的问题,与这个内容有关的问题还有吗 生2:两个孩子说的都有道理,到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生3:这篇文章是列子写的,因为列子崇奉道教,而孔子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列子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讥讽孔子,其实没这回事。 师: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先静下心来把课文读顺。什么时候读顺了请举个手示意一下,好吗 生读课文。 师:好,都读顺了。现在请几位同学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开个头,叫到谁,谁就接下去读。 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生1:一儿曰……而日中时近也。 生2:一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3几次张口想念,都没发出声来。 师: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嗓子不好。 又有两个学生继续读下去。 师:好,现在我们连起来把课文念一遍,注意生字的读音。 生齐读课文。 师:课题为《两小儿辩日》,现在你们听王老师把课文念一遍,边听边找,边找边划,找出课文中写到“日”的句子。 师读课文 师:全文出现了几个“日” 生:九个“日”。 师:课题不算,有几个“日” 生:八个“日”。 师:第一个带“日”的句子谁来读 生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师相机板书:日始出时、近) 师:“日始出时”是什么意思 生1:太阳升起来的时候。 师:这是什么时候 生1:早晨。 师:用一个字怎么表达 生1:晨。(师板书:晨) 师:谁来读第二个带“日”的句子 生2:而日中时远也。 师:你建议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

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面积》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内容。 设计指导思想: 人教版数学教材把面积概念独立教学,目的是改变以往偏重面积计算及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中所提供的大量的"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 教材分析: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两个面积相差不大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比较,然后合作、交流得出“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这一问题的结论,最后让学生画出规定面积的图形,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什么是面积”这一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创新思维。 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要准确地比较不同图形面积的大小,应该用统一的单位去比较。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面积之前,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认识了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要到五年级上册才学习,特别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积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面积的认识 衡阳市实验小学肖敏 教学前思: 本课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几何的开始,是学生接下去学习面积单位和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有着很大影响。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初 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好吗?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物体的面积 (1)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 一摸老师的手掌面? (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2)(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3)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的物体。比如说黑板、讲台、桌子、椅子等,这些物体都有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 ,请你也找一两个物体,去摸一摸它们的表面。(学生操作) (4)谁来说说你摸的什么物体?刚才你们都看了、摸了物体的表面,你有什么发现吗? (5)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比如说,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能说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6)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找个物体、摸一摸再说一说什么是它 的面积。(同桌同学相互说,教师组织交流) (7)我们来比一比桌面的面积和椅子面的面积,你发现什么?谁 能再找两个物体的面,比一比呢? [ 设计意图: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 2、平面图形的面积 1)用观察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美文诵读: 点背古诗:《七步诗》《江畔独步寻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浣溪沙》 齐背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一、导入课题 1、齐诵诗歌 2、简介周恩来资料 二、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工作、生活) 三、再读课文,你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自学,集体交流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叠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件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2、总理招呼我,要我坐在它的写字台对面,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的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边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3、这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4、这是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四、看到这样的总理,此时此刻作者最想说的是什么?

出示最后两段,齐读 五、拓展阅读《周总理的吃》、《周总理的一天》 读了课文、看了上面的资料后,你想对周总理、自己或者生活中的某一个人说些什么? 配乐交流 六、再次齐诵诗歌结束 七、当堂检测 1.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文件一()台灯两()绿茶两()转椅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①()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②周总理审阅文件()浏览一遍就算了,()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③()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面积的认识-吴正宪

板书:面积 在哪里听说过面积? 今天我们想研究它,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和周长有什么不同,面积能有多大,是什么东西,怎么求面积 师:有哪位同学刚才问,面积从哪里来? (尼罗河的故事,大水冲过的土地圈起来分土地。)板书两个圈一大一小 让学生涂色红色大土地,黄色小土地 教师画线描红色土地。一圈线是什么?周长 这块地有多大,面积就有多大。 黄色土地外围一圈就是周长,这黄色土地有多大,就是这块土地的面积。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比较大小,写上大于号“>” 那这边哪里还有面积?学生指一指摸一摸 举例:床,柜子...... 都是物体。 摸一摸文具盒几个面。学生一圈加上下,老师上下,前后,左右。谁摸的巧? 涂满的时候,就是一个面的面积。区域 学生说开始喊停,老师手指画区域(学生有封闭图形的意识) 区分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没有周长就没有面积。 给封闭图形上色,不封闭图形上不了色?(刷墙) 比较大小规则两张纸,怎么比,学生比一比,上来写上大于小于。 比较不规则两张纸大小。分割小矩形,重合。 男生看的格子数量和女生不一样,但是总面积大小一样。说说女生看到的面积大还是男生看到的面积大。 统一标准,单位产生的需要。量一量。 拿出量面积的“尺子”?(课前准备,小方格变成一分米) 引出“1平方分米” 建立1平方分米的概念,有多大,大人的手掌比比,实际比比,还有什么拿出来感受下。 拿“一平方分米的尺子”量量一些物体大小,说一说。 贴几个不规则图形,这样的还是一平方分米么?(停下30秒回答更精彩。) 说一说理由。 把不规则图形重新组合,面积会变么?改变思维定式。 (只要面没少一块,不论怎么拼,大小不变。面积大小和规不规则没关系。)选择规则只是更方便测量。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6.1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面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加深对面积的认识;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初步认识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了解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厉害!能通过认真观察获取信息,这也正是我们数学上一个非常好的品质!认识新姚小学吗?今天朱老师就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新姚小学进行为期40分钟的旅游好吗? 瞧,新姚小学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新教学楼——映雪楼!【课件呈现新教学楼图片】映雪楼漂亮吗?映雪楼长45米,宽20米,高18米,建筑面积2865平方米!在我的这段话中,你有没有哪个词不理解的!面积,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问题?这么多问题呀!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面积的认识!(贴板书)两个字不理解,那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决? 面?啥叫面?你能给它组个词吗?哪里是桌面?你能向我介绍一下你身边物体的面吗?(脸面,桌子面,墙面,地面), 教师特别关注:物体和面之间的区别,重点将周长和面积区分开 二、亲身体验,丰富对面积意义的认识 活动一:摸一摸,说一说(课件点击) 师:你先摸摸桌子的表面,再去摸摸文具盒的面。你有什么发现?对呀!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我们把(桌子)面的大小叫做桌子的面积(一起说一遍),我们把(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件呈现】 你还会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生本课堂教学实录

生本课堂教学实录——《一夜的工作》 老河口市第八小学李志云 一、课前两分钟 小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课前两分钟由我为大家主持。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我课前收集的一个有关周总理勤俭节约的小 故事。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安排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同学们,我的故事讲完了,听了故事,有什么感想? 生1:听了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周恩来是一个国家的总理,不搞特殊化,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了不起! 生2:我为周总理的一言一行感动,他真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好总理呀!我要向他学习! 小主持人:今天的课前两分钟到此结束,我们把时间交给李老师。 二、设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谁说的吗?是啊,周恩来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是人民的好总理呀!青年时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何其芳同志一同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亲眼去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吧! 师:板书课题一夜的工作

三、小组交流前置作业 1、师:同学们,《一夜的工作》是一篇略读课文,昨天晚上我们已经把前置作业布置下去了。还记得有几题吗? 生1:先把课文读三遍。 生2: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生3:最后把课文中最使自己感动的语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每处不少于100字。 师:同学们作业记得牢,完成的好不好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组长做好检查,组织组员交流,等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展示。 2、小组之间检查读书,交流课文的内容,谈对画线语句的理解及感受,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掌握前置作业完成情况。 四、班级展示 师:小组合作 生:勇攀高峰 生:哪个学习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朗读? 生:我们奋斗小组来! 师:侧耳倾听。 生:洗耳恭听。 2、其他学生认真听,做好评价的准备。 (奋斗小组四位同学轮流读课文。) 生1:奋斗小组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生2:我认为奋斗小组的1号读得特别有感情。 生3、奋斗小组读得好,说明他们组预习时认真读了。 师:把勇攀高峰的“小勇士”奖给他们。接着交流第二题。 生1:审阅稿件很认真,工作后吃的很简单,两方面。 生2:我认为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叙述的。

面积的认识课标解读、教材解读

《面积》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课标解读 “面积”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含义,建立概念,形成常用面积单位表象,并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一)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渗透度量意识。1.通过观察、触摸、比较学生熟悉的物体表面,使学生直观感知物体的面及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含义。例如,在例1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黑板、国旗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和面的大小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采用“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描述的方式说明面积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模仿说出国旗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桌、数学书封面等身边实物的面积,进一步认识面积的概念;最后,让学生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使学生认识到侧面也有面积,进而完善面积的直观认识。 2.创设“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产生用单位度量的需求;提供足够数量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等学具,让学生在

《认识面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面积》的教学设计 设计指导思想: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把面积概念独立教学,目的是改变以往偏重面积计算及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中所提供的大量的"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 教材分析: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两个面积相差不大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比较,然后合作、交流得出“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这一问题的结论,最后让学生画出规定面积的图形,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什么是面积”这一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创新思维。 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要准确地比较不同图形面积的大小,应该用统一的单位去比较。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面积之前,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认识了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要到五年级上册才学习,特别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法学法: 合作、讨论、交流。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大胆质疑、发现新知、获得新知、运用新知。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初步感知面积含义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渗透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T缓缓地拉出贴有手掌印的黑板)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大小。 二、认识面积,观察比较。 (一)认识面积。 1.课桌的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得多。 2.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3.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要大得多。 (二)观察比较。 1.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面,你能找到两个面,用大/小些、大/小得多或者差不多来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同桌互相说说。(互说指名说)

2.S汇报。 A、若学生直接说到面积。T:真了不起,已经能用今天学的新词语了。 B、若学生只说到面。T: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的大小呢?3.(T拿出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上有很多面,你能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吗?(让学生用面积) 三、动手探究,培养能力。 (一)引发矛盾。 1.T: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平面图。T:在这个平面图上,每个建筑物都有它们各自的面积。你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听到差不多这个词,那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没有办法比较差不多大小的两个物体的面积呢?下面我 们就要通过活动找到方法。 (二)动手实践。 1.(两张差不多的纸片)你们有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你们在比较的时候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用什么材料,当然也可以不选用. T:等会在汇报的时候王老师看看哪一组采用的方法比较多。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