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山桐子(Scientific Name: Ailanthus altissima)是一种常见于亚洲的落叶乔木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力。

本报告旨在对山桐子的种植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提供种植山桐子的决策依据。

二、背景山桐子在中国历史悠久,广泛分布于各地。

其籽实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食用油和饲料资源。

同时,山桐子也是一种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树种,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环境,并且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有一定的贡献。

基于以上原因,研究山桐子种植的可行性势在必行。

三、市场需求分析1. 粮食油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用油需求持续增长。

2. 饲料需求: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需求的增加。

3. 生态环境需求: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高,对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的需求增加。

综上所述,山桐子在粮食油、饲料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四、种植环境分析1. 生长温度:山桐子的生长温度适宜范围为15-30摄氏度,对低温和高温的抗性较强。

2. 土壤要求:山桐子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寒性和耐旱性较强,适应性较强。

3. 光照要求:山桐子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对光照不足的环境生长不良。

综合分析种植环境要求,山桐子适应性广泛,适合在较为广阔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下种植。

五、种植成本分析1. 土地成本:山桐子种植面积决定了土地成本的大小,种植规模相对较大。

2. 劳动力成本:种植山桐子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投入,包括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

3. 农药和肥料成本:山桐子种植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农药和肥料投入,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综合考虑种植成本,山桐子的种植规模较大,需要充分考虑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农药和肥料成本。

六、收益预测1. 产量预测:山桐子的产量与种植面积、种植技术等因素相关,根据过往数据预测,合理的产量预计可达到XX公斤/亩。

2. 市场价格:山桐子的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品质影响较大。

山桐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山桐子,又称山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地区的珍贵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重视和需求增加,山桐子的市场前景日渐广阔。

针对山桐子的种植和开发,开展山桐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市场需求分析1.药用价值:山桐子被认为具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健脾养胃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2.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天然草药的需求逐渐增加,山桐子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备受青睐。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生态环境:山桐子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当的湿度。

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山桐子生长迅速,具有良好的产量。

2.种植技术:山桐子的种植技术相对较为简单,主要包括选用良种、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提高山桐子的产量和品质。

3.市场前景:随着中草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山桐子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市场前景广阔。

在合适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下,山桐子产品具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四、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规划:选择海拔适宜、气候条件适宜的山区进行山桐子种植,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

2.种植管理: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用优质种苗、合理施肥、及时除草等,提高山桐子的产量和品质。

3.加工销售:设立山桐子加工基地,进行山桐子的初加工和深加工,生产山桐子相关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满足市场需求。

五、风险分析1.气候风险:山桐子生长受气候影响较大,气候异常可能对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需谨慎应对气候风险。

2.市场风险:中草药市场竞争激烈,山桐子产品需求受市场影响,需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降低市场风险。

六、项目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山桐子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潜力,通过科学管理和市场运作,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2.社会效益:山桐子项目有助于提升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中草药产业的发展水平。

七、结论综上所述,山桐子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山桐子,又称桐梓,是我国的传统名贵树种之一。

它不仅具备观赏价值,还是一种药材和木材资源。

随着人们对天然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山桐子的种植是否具有可行性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二、地理分布山桐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江西、四川等华南和华中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山桐子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三、土壤要求山桐子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山桐子喜欢生长在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砂质或壤质土壤中。

酸碱度以及土壤的养分含量对山桐子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适宜生长环境山桐子在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得较好。

它耐寒性较强,但对干燥的环境不耐受。

因此,在种植山桐子时,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生长地点,确保其生长环境符合其生长需要。

五、种植技术1.选种在种植山桐子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以确保其能够生长良好。

同时,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山桐子苗木,以提高种植的成功率。

2.整地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的整地处理。

一般来说,要将土地耕翻松土,除去杂草和病虫害,以减少对山桐子生长的影响。

3.施肥山桐子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可以在整地后进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4.管理山桐子苗木成活后,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

包括浇水、除草、修剪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病虫害问题,以保证山桐子的健康生长。

六、市场前景山桐子不仅是一种观赏树种,还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和木材资源。

随着人们对天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山桐子的市场前景可观。

特别是其种子能提取植物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七、风险和挑战在种植山桐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比如,山桐子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较高,种植的成功率不容忽视。

同时,山桐子的病虫害防治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八、结论经过对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山桐子种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简介:山桐子(scientific name)是一种生长在(地理位置)地区的植物,具有(特点)的特性。

本研究报告主要探讨了山桐子种植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生长环境、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1. 生长环境分析山桐子适宜生长的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和光照条件等。

根据专家研究,山桐子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温度范围)。

同时,山桐子对土壤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贫瘠的土壤条件。

光照对山桐子的生长也至关重要,充足的阳光能促进其光合作用,提高生长速度。

2. 市场需求分析山桐子具有(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特性,因此在保健品、药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据市场调研,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山桐子及其相关制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市场地区),山桐子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首选。

3. 经济效益分析山桐子种植如果能够合理规划和经营,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先,山桐子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成本低廉,种植过程相对简单,降低了后期管理的难度。

其次,山桐子本身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并且各部分都能加以利用,例如果实可以制作保健品,叶子可以提取药材等。

最后,山桐子种植可以与周边农作物相互搭配种植,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4. 风险与挑战在山桐子种植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首先,山桐子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如果生长环境不适宜,可能会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其次,由于山桐子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可能会带来价格的不稳定性,对种植者的经济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山桐子种植还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需要加强预防与管理。

结论:综上所述,山桐子种植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并且种植山桐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观。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风险与挑战的应对措施,加强管理与预防工作,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山桐子种植业有望成为一项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山桐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山桐子,又名“白桐子”,是常见的一种树种,其果实味甜,且营养丰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

山桐子原产地在中国南方地区,其种植历史悠久,素有“百药之王”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健康产业的兴起,山桐子被认为是潜在的健康产业发展品种。

目前,山桐子的种植规模较小,且主要分布在一些偏远地区,市场供应较为有限。

只有极少数地区有规模较大的山桐子种植基地,这也导致了山桐子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因此,针对山桐子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内容和目标山桐子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山桐子的种植和加工销售。

具体目标包括:1. 发掘山桐子的种植潜力,建立规模化的种植基地;2. 对山桐子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生产出高品质的山桐子产品;3. 开发山桐子产品,如山桐子油、山桐子粉、山桐子糕点等,推进市场销售;4. 吸引投资,扩大山桐子产业规模,培育山桐子产业链。

三、市场需求和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山桐子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传统中医认为,山桐子具有润肺、补肾、健胃等功效,适合用于调理体质和治疗一些慢性病。

同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发现,山桐子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因此,山桐子产品在保健品和药品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外,山桐子油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营养价值,也在烹饪和美容护肤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山桐子油是一种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美容养颜等功效,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因此,山桐子油产品在食品和美容品领域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山桐子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四、资源和环境条件分析山桐子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合生长的土壤条件为松土或壤质土。

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带是山桐子的主要适生区,具备丰富的种植资源。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山桐子,又名山桐子、山茝蔚、山红蓼、山茝蓼,是桐科植物,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常见树种。

山桐子植株高大,习性适应性强,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山谷、山坡和水边等环境中。

山桐子除了可以观赏外,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用来提取植物油、开发木材、药用等。

因此,本报告对山桐子种植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旨在为种植业者提供参考。

二、市场需求分析山桐子具有植物油、木材和药用等多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首先,山桐子的种子可以提取植物油,由于其营养价值高、无污染,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其次,山桐子木材质地坚硬、耐磨性强,适合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再者,山桐子还具有药用价值,其叶、茎和花等部位均可入药,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

综上所述,山桐子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三、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1.选择适宜的地点:山桐子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因此选择湿润的山谷、山坡和水边等地进行种植较为适宜。

2.土壤改良:山桐子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种植前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地。

3.控制病虫害:山桐子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病菌等。

可以采用无公害农药进行定期防治,同时注意翻耕土壤、消毒种子等措施。

4.适时灌溉:山桐子对水分要求较高,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5.定期修剪:山桐子的种植可采用形成树型修剪的方式,增加分支和丰富枝叶,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经济效益分析五、可行性分析综合分析市场需求、种植技术与管理及经济效益,山桐子种植的可行性较高。

山桐子市场需求广泛,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建筑材料等多个行业,市场潜力较大。

同时,山桐子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种植成本较低。

而且,山桐子的经济效益潜力也较高,种植者可以通过销售种子、木材和药材等获得可观的收益。

因此,可以认为山桐子种植具有可行性。

六、风险与挑战山桐子种植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风险与挑战,如病虫害的防治、市场需求的波动等。

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生长规律研究山桐子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其一年生苗期的生长规律备受关注。

本文对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对生长环境、生长特征、生长机制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规律,为山桐子的培育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研究背景山桐子,学名为Ailanthus altissima,是一种木本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耐盐碱性,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南北各地。

山桐子的种子一般在春季播种,播种后一年生苗期的生长规律对其后续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规律,对于提高山桐子的生长速度、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1. 选取研究样地:选择了山桐子分布密集的地区,设立了几个样地作为观测点。

2. 生长环境的调查:对样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3. 生长特征的观测:观测并记录了山桐子苗木的株高、地径、冠幅等生长特征。

4. 生长机制的分析:通过观测和实验,分析了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机制,探讨了其生长的内在规律。

三、研究结果1. 生长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充足的阳光、适宜的土壤湿度和肥力对山桐子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在光照、土壤湿度和肥力较好的地区,山桐子的生长速度较快。

2. 生长特征的变化: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

在生长初期,山桐子苗木的地径和株高增长较快,生长迅速,而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其生长速度逐渐减缓。

3. 生长机制的分析:在研究中,通过对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其生长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合作用、水分吸收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等。

山桐子的生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季生长较快,秋冬季生长速度减缓。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山桐子一年生苗期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山桐子的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为山桐子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山桐子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促进山桐子的良种选育,提高山桐子的生长速度和生存率。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现代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

而这种意识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经济发展上。

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修复野生植物资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

山桐子种植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野生植物种植活动,其可行性备受关注,本文为山桐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背景介绍山桐子是一种很特别的野生植物,其果实和叶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山桐子果实中含有芦籽油,芦竹和芦枝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疱疹、肝炎等病症。

同时,山桐子的叶子可以入药,用于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袪湿利水等方面。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山桐子的药用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

在疫情期间,山桐子也被众多人看作是一种对抗新冠肺炎的保健食品。

这种健康餐桌上的新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桐子种植业的发展,山桐子种植已逐渐走向普及化。

二、种植条件山桐子的原产地在我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一种硬质耐旱植物。

山桐子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且对土壤不挑剔。

其在原生态环境下所需的适合生长环境为:海拔1000-4000,年平均温度为12-16度,年平均降雨为600-800mm。

从以上条件来看,山桐子种植并不要求特殊的环境,只要年平均土壤温度在8-19度之间,降雨量为300-1500mm即可生长。

同时,山桐子能耐旱,且耐湿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也很低,相对肥沃的土壤只要适当施肥,就能够顺利生长。

三、种植流程1、选址山桐子种植需要选址适宜,具有较强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土壤环境,避免种在阴湿的地方,同时避免选取河岸等富含湿度的环境。

整地流程包括翻耕、平整、整形等工作。

3、种子准备为了保证种植效果,种子质量非常重要,需要确保种子质量优良且无病虫害。

4、定植将种子或幼苗定植在整地过的地表上,以平均株距30-50厘米为宜,每亩种植量为4000-5000株。

5、管理种植养护期管理流程包括土壤改良、管护等方面,此外还要注意草本植物的清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Journal of Forestry 林业世界, 2019, 8(2), 40-45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wjfhttps:///10.12677/wjf.2019.82006Research Progress of Idesia polycarpa MaximCan Wang1, Heng Luo2, Zhongli Hu3, Ying Diao1*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ife Scienc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2Hubei Mei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Hubei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Received: Mar. 12th, 2019; accepted: Mar. 27th, 2019; published: Apr. 2nd, 2019AbstractIdesia polycarpa Maxim is a subtropical fast-growing tree species in China. It is a greening tree species and a woody oil plant wit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In recent years, Idesia poly-carpa Maxim has broad prospects in the use of ecology, woody edible oil, bioenergy, and economic value, and has been favored by many schola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ruits and seeds,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ilseeds, and prospects it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spects.KeywordsIdesia polycarpa Maxim, Research Progress, Prospect山桐子的研究进展王灿1,罗恒2,胡中立3,刁英1*1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重庆永川2湖北美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3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收稿日期:2019年3月12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27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日摘要山桐子是我国亚热带阳性速生树种,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绿化观赏性树种和木本油料植物。

近年来由于山桐子在生态、木本食用油、生物能源、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到众多学者的青*通讯作者。

王灿等睐。

文章对山桐子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果实和种子的化学成分、繁育和栽培技术以及油料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山桐子,研究进展,展望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属于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山桐子属(Idesia)落叶乔木。

山桐子,又称山梧桐、半霜红、油葡萄、椅桐(湖南)、水冬瓜(陕西、四川、浙江)、水冬桐(湖南)、椅树(《诗经》)等。

该属在全球仅有1种,主要生长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的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1]。

生长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亚热带松林受到松材线虫病的侵害,大量松树枯死,森林内出现了大面积的疏林地,林相遭到严重破坏。

从维护生态安全和发展森林旅游的角度看,营造生态风景林是必然的选择。

由于山桐子的速生性及种子的高含油量等特性,吸引了不少研究者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对山桐子的生物学特性、种子和果实化学成分、栽培和繁殖技术、优良种源的引进与选育以及油料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山桐子的系统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2. 山桐子的生物学特性山桐子是高大落叶乔木,树干高8~21米;树皮呈淡灰色,平滑;小枝圆柱形,细而脆,黄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冬日呈侧枝长于顶枝状态,枝条平展,近轮生,树冠长圆形,当年生枝条紫绿色,有淡黄色的长毛;冬芽有淡褐色毛,有4~6片锥状鳞片。

叶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心状卵形,长13~16厘米,宽12~15厘米,边缘有粗的齿,齿尖有腺体,叶面深绿色,无毛。

花期为4~5月,花单性,为黄绿色,有芳香,花瓣缺,雌花有多数雌蕊退化,排列成顶生下垂的圆锥型花序,花序梗有疏柔毛如图1。

雄花无花瓣比雌花稍大,萼片3~5枚,有多数雄蕊,花丝呈丝状,雄花开花比雌花早,但花期长,谢花期相对一致;雌花序比雄花序长,雌花子房上位,圆球形,无毛,花柱5或6,向外平展,柱头倒卵圆形,退化雄蕊多数,花丝短或缺。

浆果成熟期10~11月,紫红色,扁圆形,形似葡萄如图2,小粒种子,种皮覆有白色蜡质层,种子红棕色,圆形。

山桐子生长快,结果多,产量高。

栽后4~6年开花结果,12~15年进入产果期,一般单株产量可达15~50 kg;20~40年为盛果期,一般单株产量可达150~200 kg,最高可达250 kg。

山桐子果实熟后,留存枝上不易脱落,于“霜降”果熟透后,可利用农闲,随时采收[2]。

3. 山桐子的生态学特性山桐子具有明显的向光性,在阳坡上生长的植株或年日照时间在1300 h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早,在林下阴蔽的环境中,植株生长细弱、节间长、下部叶片少、开花结实迟。

山桐子耐寒、耐旱,对温度要求不严,能耐低温高热,山桐子分布区适宜年平均气温13℃~21℃,王灿 等Figure 1. Idesia polycarpa Maxim flower图1. 山桐子花Figure 2. Idesia polycarpa Maxim yam fruit图2. 山桐子果实适宜越冬的极端最低气温为−3℃~8℃,适宜越夏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4℃。

山桐子在生长期旺盛时期对水分和相对湿度的需求较高,需要充沛的雨量和较高的相对湿度,但积水淹没则不利幼树生长,如果雨量过少,会造成干旱也会影响幼树的生长。

适宜山桐子生长地区年降水量为800~1800 mm ,一般多在1000 mm 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

所以引种到年降雨量大于1200 mm 的地方,树木生长表现良好[3]。

迄今为止,在国外主要是日本对山桐子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做得较多。

濑户等[4]对由赤松、锯齿栎以及山桐子组成的混交林的林下土壤进行了研究,对其中不溶性有机碳含量(DOC)的测定进行了报道,认为,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以及土壤溶液中4NH +、3NO −的浓度变化对DOC 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影响不大;在深度为10 cm 的土壤层,DOC 的平均含量为0.328 g/m 2。

平武等[5]对日本东北部仙台针叶林中木本植物的物候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鸦胆子等落叶阔叶树与山桐子有着相似的物候节律。

木口[6]等报道,日本本州朝北谷地低坡下部存在着由山桐子与其他植物(蕨类、草本植物等)组成的植物群落。

岛田等[7]介绍了山桐子、灯台树、樗叶花椒等先锋树种的树形与地形分布。

4. 山桐子果实、种子化学成分山桐子是一种含油量很高的木本油料树种。

山桐子果实和种子中不仅含油率高,并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在食品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山桐子油可以利用索氏提取法、压榨法、水酶法、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CO 2萃取法来进行提取[8],但目前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还需要进行优化。

山桐子油包括果实油、种子油和果肉油,根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华南植物所对山桐子油料成分进行的分析研究,山桐子果实的含油率为20%~32%,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亚油酸52.5%~73.2%、棕榈酸14.8%~20.9%、油酸5.5%~11.6%、十六碳烯酸2.7%~8.6%、硬脂酸 1.4%~5.7%等;种子的含油率为22.4%~31.6%,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亚油酸80.8%~81.4%、油酸6.6%~8.3%、棕榈酸6.2%~9.1%、硬脂酸2.1%~2.6%等;果肉的含油率为32.8%~43.6%,其中主要成分包王灿等括亚油酸66.3%~69.4%、棕榈酸5.2%~18.2%、油酸5.6%~8.3%、十六碳烯酸3.6%、硬脂酸1.6%~2.1%等[9]。

贾然然等[10]对毛叶山桐子果实的成熟度和果实油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毛叶山桐子全果含油率的变幅为(31.17% ± 0.89%)~(41.59% ± 0.29%),果实中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并且在深红色果实阶段达到最大值,因此在生产中可以将深红色果实阶段作为最佳采收期。

龚榜初等[11]选取各地区山桐子果实测定其理化指标包括折光率、酸值及碘值。

对比各地区山桐子全果、果肉、种子含油率及油脂理化指标,发现不同居群山桐子全果含油率变异系数均较大,且差异明显。

洪祖兵等[12]对不同采收期的山桐子果实(果肉与种子)的含油量和含油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桐子果实平均总含油率37.00%,其中果肉的平均含油率为41.44%,种子平均含油率为31.68%,果肉含油率明显高于种子含油率,山桐子油中亚油酸含量非常高,达62%。

根据测定所得的不同采收期果实的含油率,山桐子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果实成熟后至10月30日前。

山桐子果实和种子的含油率都很高,经精炼处理后可以食用,且具有较好的脂、酸配比,是较理想的食用木本油料。

山桐子油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为主,除了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之外,还含有一些皂化物,以甾醇类和生育酚的同系物为主,包括脂溶性维生素E、β–谷甾醇和角鲨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