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析前质量保证诸多要素
分析前后阶段相应质量保证

→检测→
→系统评审→检验结果发出→标本留验→标本处理。
→咨询服务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
1.检验项目的合理选择; 2.患者的准备; 3.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检验项目
1.开展检验项目能否满足临床需要; 2.按卫生部规定的检验项目及方法开 展工作;
患者对采集标本时的恐惧、紧张,有 时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
有研究指出,患者处于激动、兴奋、 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 高。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运动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AST)、乳酶脱氢酶(LDH)、肌酸激 酶(CK) 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 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饮 料及吸烟
咖啡 可使AMY、AST、ALT、ALP、 TSH、Glu等升高。
酒可使Glu降低,使TG、 G-GT 、HDLCh升高。
尼古丁可使儿茶酚胺、胃泌素、皮质 醇、生长激素、碳氧血红蛋白、血球压 积、癌胚抗原升高;使免疫球蛋白降低。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药物的影响
分析前后阶段 的相应质量保证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 证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分析前阶段
分析前阶段按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 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流程
患者就诊→医师申请检验→患者准备→采集标本→标 本输送→标本验收→
10-12
2-4
12-14
分析前后阶段的相应质量保证
范围(日均值的
质量保证要求要素

质量保证要求要素本文档旨在介绍质量保证要求的关键要素,以帮助组织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1. 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和通告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于实现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质量方针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承诺的表达,质量目标则是具体的、可度量的成果。
组织应该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与其战略和客户需求相一致,并将其向内外界传达。
2. 组织结构和责任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以实施质量保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和资源来管理和执行质量保证活动,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能力。
3. 流程规范和控制制定适当的质量控制流程和规范,确保产品或服务的整体质量。
这些流程应该详细描述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环节,并提供所需要的支持文档和记录。
有效的流程控制应该包括验证、审查和纠正措施,以确保质量的可持续性和持续改进。
4. 资源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来保证质量,包括设备、技术和物料。
组织应该确保这些资源的齐全和适当维护,以便在质量保证过程中发挥作用。
5. 监测和测量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测量机制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这包括采集关键质量数据、制定指标和指标、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等。
通过监测和测量结果,组织可以及时识别问题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6. 持续改进质量保证要求持续改进,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组织应该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供改进意见,并制定改进计划。
改进活动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以确保有效和可持续的改变。
7. 合规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应符合适用的法规和法律要求,以及客户要求和合同约定。
组织应确保相关质量文件和记录的合规性,并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遵循最新的要求。
以上是质量保证要求的关键要素。
通过遵循这些要素,组织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并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体验。
分析前质量保证及检验结果解读

分析前质量保证及检验结果解读前质量保证及检验结果解读如下:质量保证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评估手段,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用户需求的过程。
质量保证包括对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和监督,以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评估等环节。
首先是对原材料的质量保证。
原材料是产品生产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采购原材料时,首先要对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进行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同时,还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等指标符合要求。
其次是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和缺陷品。
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工艺参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的尺寸、外观等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产品不良。
最后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评估。
这是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直接的质量控制手段。
通过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全面检验,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统计方法,对产品进行批次质量的评估和预测。
如果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则需要进行相应的纠正和返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对于质量保证及检验结果的解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对质量保证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检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整体的质量保证情况。
如果各个环节都符合要求,那么说明质量保证工作良好;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么需要对相应的环节进行改进和强化。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和分析。
通过对不合格产品的分类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合格品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比如,可以对不合格产品的缺陷类型、产生原因、发生频率等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纠正,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3.建立质量指标和监控体系。
浅谈质量控制六要素

浅谈质量控制六要素质量控制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质量控制的六要素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检验、质量改进和质量成本。
下面将从这六个方面展开浅谈质量控制的要素。
一、质量目标1.1 确定质量目标: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适合的质量目标。
1.2 明确质量目标的具体内容:质量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量化,方便评估和监控。
1.3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质量目标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质量标准2.1 制定质量标准: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符合标准的质量标准。
2.2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企业应该严格执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2.3 不断完善质量标准: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质量标准也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质量保证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2 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企业应该严格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3 不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动态的,企业应该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四、质量检验4.1 建立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可靠。
4.2 严格执行质量检验标准:质量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严格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3 不断改进质量检验体系:质量检验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五、质量改进5.1 建立质量改进机制:企业应该建立质量改进机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5.2 积极开展质量改进活动:质量改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各类质量改进活动,提高产品质量。
5.3 不断追求卓越:企业应该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对质量控制的六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可以匡助企业更好地把握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提高产品质量,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医学实验室分析前质量保证工作的内容及重要性

医学实验室分析前质量保证工作的内容及重要性一般大家认为一个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只跟检验科(或实验室)有关,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分三个阶段: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其中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保证由实验室控制,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涉及面广,主要包括检验申请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样本的过程等等,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
我们针对这一环节作简单介绍:一.检验申请单:申请单至少提供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诊断、送检标本类型、要求检验项目、申请医师姓名、申请日期、送检日期、重要标本或检验项目应注明采样时间及采样人,如血气标本应还注明体温、血红蛋白。
二.患者准备:患者状态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内在的生物因素,包括固定的和可变的两个方面。
1.固定因素:如年龄、性别等,他们的参考区间是不同的。
2.可变固素:如患者的情绪、运动、生理节律变化、饮食、药物的影响。
(1)情绪:患者处于恐惧、紧张、兴奋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应尽量让病人处于平静的状态下抽血。
(2)运动:可使ALT、AST、LDH、CK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劳累或受冷、热空气刺激,往往可使白细胞增高。
(3)昼夜生理变化:部分血液成分昼夜生理变化较大,因此每次抽血最好相对固定在早上空腹进行。
(4)体位:体位从立位到卧位时很多血液成分会下降,因此最好采血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
(5)饮食(含饮料、抽烟):一顿标准餐后,可使血中TG增高50%、葡萄糖增高15%。
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可引起血糖增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及尿酸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 的大幅增高。
餐后采集的血样,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可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准确性。
饮料如咖啡可使淀粉酶、AST、ALT、ALP、促甲状腺激素(TSH)、GLU等升高。
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

业务学习资料患者预备、原始样本采集与运送患者预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属于检验分析前时期中的几个环节,分析前时期又称检验前过程(pre-examinationprocess),分析前时期按时刻顺序该时期始于来自临床医师的申请,包括检验要求、患者预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
保证检验工程申请的科学、合理性;依据临床医师的检验要求,患者的病情正确预备;原始样本的正确采集及运送是分析前时期质量保证的要紧内容。
这一时期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保证所提供的检验信息对临床医师用于患者诊断、治疗时的有效性、可靠性。
也确实是根基讲这一时期质量保证工作是为保证检验结果能真实、客瞧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或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
举一个例子:如一个溶血的血清标本,即使用最好的方法、技术最熟练的人员往检测,其钾的测定值一定是增高的。
对该标本来讲,此结果是正确的,因它反映了血清中钾的真实含量,但对患者来讲,此信息是无效的,因为此结果并不反映患者当前病情变化,因为血钾增高是由溶血引起,而不是病情变化引起的。
因此分析前时期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认证体系中最重要、最要害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而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重要内涵之一。
检验信息的不正确、不可靠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白费,还可能对临床诊治产生误导,延误对患者及时诊治。
一、检验工程的正确选择检验工程选择是否正确,是检验信息是否有用的前提。
临床实验室向临床提供的信息如下。
1.诊断信息。
2.治疗信息。
3.患者病情转回的信息。
4.预防信息。
5.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的信息。
6.其他。
医疗机构临床医师要求临床实验室要紧是前三方面的信息;预防信息及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的信息除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外往往还由防疫部门、体检部门、采供血等部门临床实验室提供。
本章重点谈的虽是医疗机构检验工程选择咨询题,其原那么全然上也适用其他部门。
检验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检验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它不仅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规范标准,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分析检验分析前、中、后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一、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产品投产之前对原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在这个阶段,关键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原材料是产品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采购原材料之前,必须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
只有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被列为合格供应商。
此外,采购部门还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设备的状态和性能也需要进行检查和测试。
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在投产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认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最后,检验分析前还需要进行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员工是质量的保证,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投产之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二、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这个阶段,关键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
关键环节包括温度、湿度、时间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监测设备和仪器,对关键环节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是检验分析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评估产品的质量。
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规格,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
抽样时应注意随机性和代表性,避免偏差的产生。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近年来,检验医学开展迅速,检测技术不断提高,工程不断增加,这不仅要求检验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同时临床医生和护士也应该了解检验技术的新开展,使得检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检验报告不仅是医生进展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记录医疗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资料。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保证密切相关,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约占50~70%。
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具四大特征:1.影响质量因素的复杂性:(1) 以送检标本为例,其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情绪、状态、饮食、药物、采集标本的时间,甚至采静脉血时患者的体位、止血带绑扎时间都会带来影响,而且患者还有昼夜生理的变异,因此影响因素多而复杂;(2)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要提高对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特别对送检标本的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检验人员必须把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重视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要了解影响标2.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较明显的溶血、乳糜血、标本量缺乏、采错标本尚可能发现,其他的就很难发现。
如是否空腹抽血,血液未呈乳糜状,就难以发现;用了抗生素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屡见不鲜。
通常标本验收往往只是外部质量,在的影响必须在分析后阶段通过检测结果的分析才有可能发现;3. 质量保证工作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无论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输送,不是检验人员所能完全控制的,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重视、配合和协调、各临床科医生、护士甚至患者的配合;4.责任难确定性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情况是,医生开申请单、护士采集标本(有的标本由患者采集) 及送检、检验人员对标本进展检测。
在这过程各个环节间尚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和监视,因此造成责任性不强或责任不清的现象。
〔一〕病人准备病人准备和标本采集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病人受到各种在和外界的影响,可使检验结果产生或大或小的误差,为此检验前病人须作适当准备,可减少随机分析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控制。
2 3 1 1 最佳采样时 间 , . . . 最具 有代表性 的时 间是晨起 空腹
1h的标 本 , 2 可避免昼夜节律 、 运动 、 饮食 的影响 , 且其参考 区 间是由正常健康人的空腹血标 本确定 的, 有可 比性 。采血量
4 8 2.
[ ] 蒋秉 坤 , 2 临床 生 物化 学及 生 物化 学 检 验 , 京 人 民 出版 社 , 北
1 9 5 9 6. .
中 国 中 医药 咨 讯
・
21 00年 1 月
第 2卷
第 1期
98 ・
Ju a fC iaTrdto a iee Me cn nomain o r lo hn a i n lChn s diieIfr t n i o
Jn 2 1 V0. No 1 a 00 12 .
对 临 蒸发作 用、 升华 作用、 学反应 、 化 微生 物降解、 光学作用、 气体扩散等 , 直接影 响标本 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 吕珏. 1 浅谈 医学检验前质 量保证. 临床检验 杂志 ,0 7 2 ( ) 2 0 ,5 6 :
提供检验项 目名称 、 英文缩写、 标本采集方法 、 标本类型 、 参考
区间、 临界值 、 结果 回报 时间、 急生命 值及如何 准确判断分 危 析等 。 22 患者准备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基础 . 患者准备就是规 范采集标本前患者 的一切行为 。采集标 本前 , 者的生活起 患
染抗体检测 , 在急性期及 恢复期双份采样。 2 3 2 采集具有 代表性 的标 本 .. 如粪 便检 测应取有 粘液 、
临床医师必须对实验方法学 、 原理 、 临床诊断意义及干扰实验 的生理、 病理、 药物 等因素有较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应给临床
战或体 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 , 细菌培养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
2 3 13 最有诊断价值 的时 间 . . . 如急性心 肌梗 塞患者 的心 肌肌钙蛋 白( T T 或( T I 在发病 4— h C n ) C n) 6 采样较好 , 病毒感
们 的检查结果 必须能真 实客观地反 映患 者当前的真实情况 , 因此应尽量避免一切干扰 因素 。“ 用不附合质量 要求的标本
进行检验 , 不如不进行这项检 验 ! 应成为所有 临床检验工作 ”
者牢 记 的座 右 铭 。
2 3 1 采集标本的时间控制 : . .
难控制。标本的质量是检验结果准确 的基础 。据统计 l床反 l 缶
应立 即送检 , 防止标本 污染、 溶血 、 过度震 荡并严 格按照
要求查对科别 、 姓名 、 床号、 检验 目的、 标本数量及质量等 。采 血完成后 , 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 时间 , 尽快处理 , 尽快检测 ,
时间耽 搁的越少 , 检验结 果的可 靠性就 越高 , 为标本 储存 因
22 3 情绪 . .
【 关键词1 分析前 质量保证 ; 检验质量
1 分析 前 质 量保 证 的 内涵
2 3 标本 的正确采集过程是标本 质量控制 的关 键环节 .
我
分析前质量保 证 , O 5 8 I 119文件 中明确 定义为 “ 照时 S 按
间的顺序始于临床医师 的申请开始 , 到检验分析程 序开始时 结束 , 包括检验 申请 、 患者的准备、 原始标本 的采集 , 运送到实 验室并在实验室 内部 进行传 输。 所 以这 个环节 主要是 由临 ” 床医师、 护师、 护工在实验 室以外完成 的, 实验室工作人 员很
浅 谈 分 析 前 质 量 保 证 诸 多要 素
王 兰 兰
( 陇西县第二人 民医院检验科 , 甘肃 , 陇西 ,40 0 780 )
【 摘要】 医学实验室质量保证已成为当今 国际上关注 的热点。 目 , 前 大多数实验室只注重 室内质量控 制和室间质量 评 价, 而忽略了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诸多要素 。建立一个较精密和敏感的控制程 序, 及时发现因技 术操 作、 试剂和仪器性能改变引 起的误差 , 使各项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 内并不十分困难。但在实际工作 中, 检测前的质量更为重要 。
2 2 2 运动 . . 剧烈运 动可引起血清 中多种酶升高 , 多为 肌
易 造 成 溶血 。 3 标 本 的运 输 和 储 存
肉中含量丰富 的酶如 : K、 D、 S 、 L C L A T A T等 , 还可导 致血 糖 、
K N 、 a 白蛋 白等 短 期 升 高 等 。 、aC 、
以 2 5m ~ . l 宜 。 . l 30m 为
2 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2 3 12 检 出 阳性 率 最高 的时 间 . . .
如 尿常 规一 般采 用晨
2 1 加强沟通合理选项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前提 .
医师 的
尿 , 便 标 本 一般 在 l 粪 h内, 肾上 腺皮 质 激 素 刺 激 试 验 促
血液的部分 , 痰标本应防止唾液的混入 ;k s 梢血防止组织液混
入。对 于有些检验指标来说 , 卧位采血与坐 、 立位采血结果是
有 区别 的 。
居、 饮食状况 、 情绪 、 动、 运 生理状况 、 病理变化 、治疗措施、 药
. . 物等对标 本的质量 至关重要 。采血标本 的体位 、 止血带绑扎 2 3 3 采集 合乎 要求 的标本 止 血带 使用 会 改变 静脉压 力, 从而引起与体位改 变类似 的检验 指标的改变 。使用 止血 时间等都可影响检 验结果 。 带 1m n以内 , i 血样 中各 项检验指 标没有 改变 。因此采 集标 22 1 饮食 一 顿标 准餐 后 , G增加 5 % , .. T 0 胆红 素、 无机 本时应固定姿势 以坐位 较好 ; 正确使用止血带 , 标准不超过 1 磷 、 钠和胆 固醇均增加 5 钙、 %左 右。饮食结 构不同对检测结 mn i。当需要重复使用时 , 应使用另一上臂 。避免溶血是保证 果的影响也是不 同的, 如高蛋 白饮食使尿酸 、 尿素氮 升高 , 高 标本质量 的重要环节。采血时一些不 良习惯和劣质采血器具 糖饮食后 1h一 2h血糖浓度 > . m lL 酗酒可引起 G T 7 0m o 。 / G 明显升高 , 抽烟可使儿茶酚胺 、 胃泌素、 皮质醇等升高 。
患者处于激动 、 兴奋 、 恐惧 、 紧张状态 时, 可使
WB 、 b等升高。 CH
2 24 昼夜生理变化 . .
22 5 药物 . .
如生长激 素分泌 的昼夜 节律 , 高峰
期为 2 一 3时之 间, l 2 低谷期在凌晨 1 晚 9时之间。 至 药物 的影 响是 一个 复杂的 因素 , 因为药 物种 类繁多 , 每种药物 对检验 结果影 响 的研 究还 没有完 全 阐明。 不过药物对检验结果 的影 响并不都是无效 信息 , 有许 多信息
合理选项是检验结果发挥其临床价值的前提 。由于各种疾病
( C n) A T 分泌高值期在 6h~ 0h 低值期 为 0h一 , 1 , 4h 增加 的 幅度为 10 ~20 5% 0 %。用于血 培养 的标 本采集应 在估计寒
有其不同的病因 , 同一种疾病不 同病程有其不 同的病理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