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作者:刘大年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3535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3日

戊戌变法怎样评价,不断有文章进行讨论。胡绳同志的近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有关的论述,和故宫康有为一批条陈、论著原本的发现,证明《戊戌奏稿》有重要篡改作伪,给这个讨论带来了新的动力。故宫新发现的康有为条陈、论著内容,见于《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和不久前《人民日报》上陈凤鸣、孔祥吉同志文章的评介。它们涉及那场事变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执行的政策。

二、康有为、改良派执行的政策。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复杂的阶级斗争场面之一。如果能够就这两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必定可以对事变作出更客观、更准确的评价,在科学上有所前进。下面说我的看法。

一、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执行的政策

百日维新中,光绪帝载□是不是完全执行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策?从主要当事人提供的看法和对事实所作的稽核,都可以断言不是。

主要当事人首推载□,改良派的政策他当然很了解。康有为历次上书、条陈中,反复申说:变法必须全面变,从政治制度上变,反对像洋务派那样,枝枝节节,变事不变政,变政不变人,变人不变法。所谓小变则亡,全变可强,康有为不知讲了多少遍,舌敝唇焦。变法变人,核心问题,是要让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参加政权,分享权力。其他一些具体问题的政策,和这个核心问题相联系,有的直接,有的间接。载□对于改良派的全面变法、让资产阶级上层代表参加政权这两个基本要求,接受了没有呢?载□回答得非常明确,他很赞成,但是没有力量来实现。他的这番话,是在百日维新后期亲手写给杨锐,后来一九○九年由杨锐的儿子杨应昶、学生黄尚毅送交都察院,缴还了清政府的密诏中坦率地讲出来的。密诏上写着:“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旧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谕(按:指旧历七月十九日,将礼部六堂官一齐革职的上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赵炳麟:《光绪大事汇鉴》卷九。又《庸言报》一卷九期罗□□《宾退随笔》亦载原文。二者个别字句略异。梁启超《戊戌改变记》

所载内容简略,有人称为''伪密诏''。事虽不伪。但极不全,不可为据。),通篇文字,实际是两句话:“尽变”“全变”旧法;罢黜老谬昏庸,任用“通达英勇之人”。而这两条,也就是改良派变法的基本要求。载□说那拉氏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自己完全没有力量这样做,问康有为等有何良策来这样做。他向改良派哀求式地解释说:“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载□肯定改良派变法的基本主张并未实行,没有根据能够推翻他这个判断。

当事者中,又一位主要人物是康有为。他同样强烈地认为自己提出的变法建议,基本上是被否决了。康有为自编《年谱》里一一叙述说:“所云誓群臣定国是一条,以为诏书两下,国是已定,此条无庸议。所谓请选天下通才二十人置左右议制度一条,乃改为选翰詹科道十二人,轮日召见,备顾问,于是制度局一条了矣。我所请令臣民咸得上书一条,改为职官递本衙门,士民递都察院。我所请开法律局,定为每部派司员,改定律例。夫司员无权无才,无从定之,又非采集万国宪法,与我本意大相反矣。学校局一条,则以大学堂及各省中小学堂,已经奉旨另办了之。农工商局则以屡奉谕旨饬办了之,所谓起民兵以练陆军,购铁舰以成海军,则以裁兵并饷等旨了之。所请民政局,则拟旨令督抚责成州县妙选人才了之。唯令开一铁路矿务局,请即在总理衙门派人办理。于是所议我折似无一语驳者,似无一条不行者,上亦无以难之,虽奉旨允行,而此折又皆成为虚文矣。大官了事,所谓才者如此。”(《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53-154页。)意思是很明白的:第一,他的政策、主张大部分并没有被采纳;第二,是守旧大官僚的阴谋诡计;把它的一条条建议化为乌有了,载□是赞成那些建议的,只是对大官僚们“无以难之”。改良派本来是半地主、半资产阶级的代表。地主阶级的眼光,使他们不易辨别载□的态度与他们自己之间的分歧。但结局仍然是一样;载□并没有采纳改良派的大部分建议,使之付诸实行。

稽考事实的结果又如何呢?载□不但没有完全实行改良派的政策,很多倒是采用的洋务派的政策。胡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的《百日维新中的光绪皇帝》一节,查考事实以后作出了这个论断。胡绳同志这部著作,一是大气笼罩,近代中国的阶级斗争、各阶级复杂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关键突出,情节昭然,人们可以从中找到历史前进的客观规律性。二是实事求是严格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通过具体材料,自然地表现出那些斗争和演变进程。解说鲜明,寓论议于史实叙述之中。以前若干中国近代史著作,不是前一条不足,就是后一条欠缺,显得科学性差,说服力不强。胡著把这两条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它的特色,在中国历史学著作里,是一部很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著作。个别缺点,史料上的失误是有的。叙述载□和康有为执行了什么政策的部分,采取《戊戌奏稿》旧说,没有来得及利用最新发现的康有为条陈等资料。但认为载□执行的很多是洋务派的政策,这仍然合乎事实。

载□下诏定国是以后的一百零几天里,上谕如雪片纷飞。改良派一再上折,但没有被采纳,相反由洋务派提出来,虽与改良派的主张抵触的建议,却大量地见诸于诏书。其中有变法纲领的问题,也有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方针的问题。

变法纲领方面,一八九八年三月三十一日,由总理衙门递进的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的奏折,提出了开制度局是变法维新的三大政策之一。其具体办法是“用南书房、会典馆之例,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妙选天下通才十数人为修撰,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共同讨论,皇上亲临,折衷一是,将旧制新政,斟酌其宜” (即统筹全局折,原由叫做“为外衅危迫,分割□至,急宜及时发馈,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革旧图新,以存国祚''。见故宫《杰士上书汇录》,卷一。)。大约十天以后,即中俄签订旅大租借条约前几天,康有为上条陈,作了种种论述,最后归结到一条,请载□独奋乾断,“专以开制度局,变新法,修战具为事” (《杰士上书汇录》,卷一。)。四月十三日,康有为上《译纂日本变政考,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陈述大局危急,极力主张载□以日本为图样变法。应当采取的一项措施,就是“开制度民政之局” (《杰士上书汇录》,卷一。)。六月十六日,载□在颐和园召见康有为,康当面陈述,“臣请皇上变法,须先统筹全局而全变之,又请先开制度局而变法律,乃有益也” (《杰士上书汇录》,卷一。)。康有为受载□召见后的第三天,再次上折,《请御门誓众,开制度局以统筹大局,革旧图新,以救时艰》。他指出制度局的任务,是“审定全规,重立典法。何事可存,何法宜革,草定章程” (《杰士上书汇录》,卷二。)。非常明确,在宫中设立制度局,全面变法,是改良派变法的政治纲领。他们变法维新的各种主张中,开制度局占据首要的地位。载□最初也没有忽视康有为这个纲领,几次责成王大臣会议回奏,并严厉指出不许浮词搪塞。洋务派军机大臣王文韶出主意,最后来一个“变通办法”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10页。),把康有为建议中制度局的人选应该是“天才通才”(有的地方作“草茅才士”),也就是应该包括康有为和他的改良派同志和盟友,一笔勾掉了。载□表示同意,“奉旨允行”。这是对康有为建议开制度局、全面变法的否定,使改良派变法的政治纲领一开始就没有能够实行。

变法还是不变法以及怎样变法,在康有为看来,开制度局是一个关键。载□接受洋务派和其他大臣的意见把它否定了,康有为并不死心。八月中旬,他在《进呈波兰分灭记序》里面又一次陈述:“今吾贵族大臣未肯开制度局以变法也,夫及今为之,犹或可望”。再迟数年,俄国在东北的铁路筑成,长驱南下,那时想变法,帝国主义也不允许了(故宫档案,康有为《波兰分灭记》,戊戌进呈原本,第一册。)。八月二十九日,他在谢编书赏银《请及时发愤,速筹全局》奏折里,最后一次强调需要开制度局,并阐述它的重要意义说:“制度局不开,措施之散漫乖错延阁如彼,犹泛沧海而无航,经沙漠而无导,冥行乱驶,而当风雨雾雪涛飓之交,而欲涎登彼岸,不致沉溺,岂可得哉!”皇上应当自断之,自审之,不为庸人所乱,不为谣言

所惑。“选通才于左右以备顾问,开制度局于宫中以筹全局,坚如山岳,厉若风霆,则纲举目,张规条具举……若仍左右无谋议之人,全局无统筹之计,因任守旧,零碎凑集,先后倒置,缓急失宜,变事而不变法,变法而不变人,医多药杂,凌乱妄投,脉乱病深”,那样中国就将为“波兰之续,虽欲变而不能矣”。 (《杰士上书汇录》,卷二。)尽管康有为讲得如此激烈沉痛,载□不作任何表示。从此以后,开制度局就再没有提起,石沉大海了。

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方面,载□执行的不少是洋务派的政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叙述详尽,事实正确。

载□下达的命令,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裁军练兵、废除漕运、开办学堂等等,有见于康有为奏折中的。但这些内容洋务派早就提出过。例如一八九五年胡□□的《变法自强疏》里,把筹饷、练兵、筑铁路、开民厂制造机器、废止漕运、创办邮政、设立学堂等等,都列举出来了,论述详细。其中筹饷、练兵、筑铁路等,并且分别在实行。说载□发布这类命令,是采纳的洋务派的主张,更加合乎事实。

百日维新中,载□是不是完全没有接受康有为所代表资产阶级改良的政策?实际情况也说明不是。改良派有一些建议,载□是大体上接受,并用谕旨宣布了的。它们在百日维新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首先值得提到的,是下诏定国是。

作为百日维新开端的定国是诏,不但是蔚然兴起的维新运动的产物,也是康有为直接促成的。康有为在自编《年谱》里说,一八九八年五月下旬,他由于变法活动受到种种攻击,已经决定暂回广东。一再阻挠变法的奕□适在这时死去,载□决心变法。康有为立即上书翁同□,“促其亟变法,勿失时”。翁同□自己也被人弹劾,感到康有为走了以后,没有人从事宣传鼓动,要他留下来办几件事再走,于是康有为起草两篇“请定国是而明赏罚”的疏稿,分别由御史杨深秀、侍读学士徐致靖递上(《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44页。)。翁同□把这两个奏折送到载□手里。几天以后,下了定国是的诏书。翁同□《日记》上对此简要记载。(《戊戌变法》,第一册,第523页。)事情刚刚过去,梁启超曾颇为自豪地对人说:“新政来源真可谓全出我辈。……仆等于彼时乃代杨侍御、徐学士各草一折,言当定国是,辨守旧开新之宗旨,不得骑墙模□,遂有二十三日之上谕” (《梁任公年谱长编》,第57-58页。)。康有为自己也上了一个《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206-208页。《戊戌奏稿》中,此折肯定经过□改。“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无疑是后来加入的。但不能因此认为全折是出于伪造。康有为自编《年谱》里叙述他的各项建议遭到大官僚们一一否定的情形说:“所云定国是一条,以为诏书两下,国是已定,此条无庸议”。这说明他是确有“定国是”折的。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判定全折为伪。所举理由,是康自编《年谱》上记载代杨深秀草拟的“定国是”折,曾列举古今中外变法有效的君主四人与现存杨折相合;《奏稿》中此折所举中国古代变法君主人数、人名不同于《年谱》,也不同于

杨折。其实,这个事实只能证明《年谱》所述代拟杨折为真,与《奏稿》此折真伪全然无关,因为《年谱》中所记变法君主人数、人名只是叙述代拟杨折的内容,根本没有涉及他自己上折是怎样讲的。《年谱》上说同时分拟杨、徐二折,也没有叙述徐折的内容是什么。从现存徐折中知道,只是“定国是”意思与杨折相同。文字很不一样。康折与代拟杨折是两篇不同的文章,彼此文字不同。不能互相证明孰真孰伪。)。载□的下诏定国是,是直接采纳了康有为、梁启超先后起草的三个要求“定国是”奏章的主张,这是明白无误的。时间比这稍早一点,载□经过奕□转告那拉氏:“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那拉氏大怒,说“他不愿坐此位,我早已不愿他坐之”。经奕□极力劝说,那拉氏才表示:“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奕□回来复命说:“太后不禁皇上办事”。载□从那拉氏要来一点事权,这对于发出定国是诏是不可缺少的。翁同□从为载□争取权力的角度出发,主张变法,给改良派接近载□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从这一点来说,他也算定国是诏的促进者。不过在他看来载□这时似乎“专讲西学”,而不强调“圣贤义理之学”,未免有点不对头了。翁同□《日记》里透露了这个意思。

康有为草拟的三个奏稿,都是强调变法的必要性,理由和论据大同小异。载□定国是诏同样也是说需要变法,至于变什么,怎样变,也只是简单地提到了须“博采西学”。这道看来内容空洞的诏书,引起的反响出乎意外地强烈。改良派欢欣鼓舞,反动派、守旧势力则感到相当惊恐。这是由于定国是诏虽然没有具体内容,却是一个政治宣言。它由皇帝来正式宣布,旧的统治制度实在太腐朽、太不得人心了。必须参照“西学”来一番重大改革,清政权才可望维持下去。对于洋务派与封建阶级,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载□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采纳了改良派的主张。

其次是六月二十三日下诏废除八股。尽管只是改变那种文体,也有一定的意义。其间经过种种斗争,载□采纳康有为的意见,才实现了。康有为记载说,六月十六日,他见载□,历数八股祸国殃民。“上曰:‘然。西人皆为有用之学,而吾中国皆为无用之学,故致此。’对曰:‘上既知八股之害,废之可乎?’上曰:‘可’。对曰:‘上既以为可废,请上自下明诏,勿交部议,若交部议,部臣必驳矣。’上曰:‘可’”。但是等到载□要发命令的时候,那拉氏的亲信军机大臣刚毅马上出来阻止了。他照例“请下部议”,载□不准;刚毅威胁说:“此事重大,行之数百年,不可遂废,请上细思”;载□愤怒驳斥,刚毅最后仍坚持,“此事重大,愿皇上请懿旨”。载□不作声了。后来得到那拉氏默许,终于下达了废八股的诏书。

又其次,九月二日,上谕宣布,士民上书言事,都察院不需要拆阅,随到随递,不准稽压。九月十三日,又下令不论官民,一律可以应诏陈言,藩臬道府,均得自行专折具奏,士民上书由本省道府随时上奏。一八九五年,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就建议载□下诏求言,许天下人到午门递折,永以为例。后来上的《请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折里,又提出在午门设待诏所,派卿史为监收,“许天下人上书,皆

与传达”。百日维新中,康有为再次在奏折中请下明诏,令天下人民上书。载□宣布允许士民上书加上由道府转奏的限制,对康有为的建议也算部分采纳了(《戊戌奏稿》所列“谢赏编书银两”折,后来大加篡改了,不是原来面目。其中“请明诏特下,令天下人民上书”,符合康有为等人当时的思想和要求,自无疑问。)。梁启超当时认为允许士民上书,是什么把中国“从古最塞之国体,一变而为最进之国体”,任意夸张,不着边际。但在洋务派、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中国,人民——主要是早期资产阶级和它的知识分子有权对皇帝讲话,对于促进资产阶级利益,打破洋务派、顽固派控制是有利的。而且士民上书,难免要议论、以至揭发大官僚们腐败无能,通敌卖国。那道谕旨一发表,就有人评论说:“在廷诸大臣,最恶言事者败事。尝告人曰:‘自伊犁事、法越事、以至甲午日本事,皆辩言乱政者□事所致。欲天下无事,杜绝言路,自然安静,而办事者亦可顺手’。今上广开言路,正与之相反。不便于诸公之事,此为第一切肤之痛” (《戊戌变法》,第一册,第342页。)。反动、守旧大官僚们的切肤之痛,也就是维新运动的生气所在。

显然载□在变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是矛盾的。这个矛盾地位,来源于清政权的反动性质和维新运动进步性质的矛盾、对立。载□一面是清政权虽没有实权、但是正式的代表者,一面又是维新运动一定限度的支持者,没有他的参与,就没有百日维新。代表买办资产阶级的洋务派与封建地主阶级,力求保持现有利益和权力分配的状况,代表资产阶级上层的改良派,要求打破现状,使自己分享一部分政治、经济权利。因此,在百日维新中,载□发布的一系列命令,既有表现洋务派、顽固派的利益和要求的,也有采纳改良派的建议和要求的。它们同时罗列在一起,但是各自的倾向明显。

对于百日维新中,载□执行了什么政策,或他有没有什么政策的问题,当时人有些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研究。论述这个问题,其中一些看法,很需要加以剖明。

一个是康有为、改良派人士的看法。改良派、首先是康有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政策、建议基本没有实现。但其所以不能实现,问题不在于载□,而在于守旧大官僚们的反对。载□是赞成的,不过他没有权、无可奈何。前面引的康有为自编《年谱》里,就是这样说的。

照改良派这个观点,载□只要有了权,清政府就会变成一个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政府,载□也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维新皇帝。他们一直是这样希望的。英国人办的《字林西报》在那拉氏发动政变后假惺惺地说,“维新党在各个部门中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惊,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维新速度也瞠乎其后”。“年青的光绪皇帝……集合一些年青的改革家在自己身边,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命令。这些命令,像我们在前面所指出,没有一个不切实用,换句话说,都是具有实行的可能性的,如果能彻底实行,无疑地将为中国

带来真实的利益” (《戊戌变法》,第三册,第516、518页。)等等。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认为载□的立脚之地,不是买办阶级、地主阶级和它们进行联合统治的清政权。仿佛他个人可以离开那个立脚的地盘,孤立地去从事某种改革。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与它的代表者掌握的权力是不能分割的。脱离了前者也就不存在后者。

中国此时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与三十年前日本明治维新的国内外环境、条件全不相同。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势力,已经大到开始实施瓜分中国的地步。封建经济制度根深蒂固。军事工业,大部分民用资本主义工业掌握在买办资产阶级、它的政治代表洋务派手里。在这种情形下,维新变法,只会像已经发生的那样,热热闹闹,空空洞洞。载□在这场斗争中,即使取得胜利,掌握实权,并且全部采纳改良派的主张,到头来,也不过是改变上层建筑的某些形式,即改变政体,而不能触动政权的反动实质。政体与国体,即政权的形式与它的阶级实质,往往并不是一回事,甚至毫不相干。历史上许多事实证明是如此,并且载□的个人主张、见解,也是跟着时间、环境变化的。例如翁同□长期最为他所亲信、倚赖,他由此得与康有为等改良派接近,翁因此被那拉氏罢逐。但后来情形全变了。戊戌变法以后六年,翁同□死。据说奕□出面,请赐予恤典。“上盛怒,历数翁误国之罪。首举甲午主战,次举割青岛。太后不语,庆王不敢再言,故翁无恤典” (《戊戌变法》,第四册,第361页。),这等于由他自己把甲午战争、维新运动的案给全部翻掉了。百日维新中已经做的,和可能做的,都说明维新变法不被推翻,载□也不过是一个洋务派的皇帝。这是他的阶级地位、环境条件决定的。载□的行动表明他有爱国心,但是不表明他的爱国心不受其阶级地位、环境条件的严格限制。

载□推行的政策中,很多是洋务派的主张,又有改良派的主张,反映了他所受的压力沉重,处境困难。一方面,那拉氏为首的洋务派、顽固派和各种守旧势力坚决拒绝变革;又一方面,中国瓜分危机、各地接连掀起的群众反抗斗争,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前一个方面的压力,使他面临被废黜,从皇位上栽下来的现实危险。后一个方面的压力,使他成为亡国之君,如康有为在《波兰分灭记》里所说的“国亡身辱,妻子不保,备古今寡有之酷毒”的可能。宫廷的环境条件,决定载□生来是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现实的社会危机,宫廷内部权力斗争,又促使他扮演赞成改革现制度的角色。梁启超撰《光绪圣德记》,称载□为“英断绝代”的圣主,以为尧舜之君不过此,那当然是保皇主义的宣传。载□在那拉氏的淫威管制下,长期受到压仰,恐惧战栗,奉命唯谨,不敢稍有反抗。但其智力水平也不属刘禅、晋惠帝一类。他敢于向那拉氏要求事权;对某些大臣表示:我向不拘细节,“你们嫌我讲西法,我将要改变西法,汝等其奈我何!”;翁同□记载,对于变法,“圣意坚定”;礼部堂官六人,一次被全部撤职。这一些,表明他具有相当的判断力和胆量。就因为这样,百日维新中,他采取何项政策的选择余地不多,也不是全然不能表现自己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一、历史背景: 1898年(农历戊戌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就失败了,时人有喜有悲,但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是茫然。当然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有内因有外因,不是一二句话所能道得清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分析,维新派没有广泛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最后的失败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 (2)经济方面 维新派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北京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投资。——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是没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放任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取消满人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2

维新派忘记了老一辈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忘记了国家是千千万万的先辈打下来的,没有满人那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光绪也太糊涂了。(4)政治方面 维新派令各衙门删改条例;中央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等重叠机构;一下子裁减大量国家机关,把大量公务员推向社会,只会使本来就高失业率的社会更加动荡。那些将被裁机关的工作人员当然是拼死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了。 (4)军事方面 维新派裁汰旧军,令八旗及各省军队一律改练洋操;筹办兵工厂,力行保甲,实行团练。——老祖宗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的改革,军队还能听朝廷的话吗? (5)文教方面改革科举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设立学堂,提倡西学。这,丢掉了历代朝廷的优良传统,忘了祖宗的家规,我们可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千秋基业难道真要毁在你们这一代手中。 (6)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格。——用现在的观点看,上访是错误的,刁民也会乘机闹事的。 三、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这不仅表现在维新变法、议会民主、个性解放等新思想的迅速传播,而且反映在人们对变法失败原因的多方面的反思。反思历史才有可能创新历史。历史的当事人对其历史的反思则更值得关注。 (1)首先,对梁启超来说,戊戌变法的失败真可谓是刻骨铭心,对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关于戊戌变法的几点认识

关于戊戌变法的几点认识 19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从内部上讲,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日趋腐化,封建经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逐渐解体,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受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在外部上讲,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发动侵略性的战争为主转化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西方的文化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日本的崛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这些都使得我们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民族开始觉醒。站在时代浪潮上,一批仁人志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向光绪皇帝上书建议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以摆脱清政府面临的内外危机,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获得更有利的环境。 面对这样一种内外形势,我们的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做了些什么呢?据我所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做了以下工作,推动戊戌变法的进行。在维新思想的宣传方面,维新派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这其中既有:康有为多次向当时的光绪皇帝上书,使自己的维新思想得到光绪帝的认同;维新派还通过著书立说这一手段宣传维新思想,比较著名的著作有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以及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康有为介绍外国的一些变法的经验教训,如《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创办一些学会,如强学会,南国会等;另外维新派还设立了学堂,创办了报刊《时务报》和《国闻报》、《湘报》。在政治方面,改革原有的行政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另外还取消了原有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地位。在经济方面,则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洋务派的做法,既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企业的发展,独立设立农工商局与铁路局,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提倡开办实业,鼓励发明创造等;在军事方面,维新派推动实行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另外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维新派通过这些措施,使得资产阶级享受到了一定的政治权利,促进了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维新派推动实行的戊戌变法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仍然有一个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即戊戌变法的真正领导者到底是谁?我们传统的教科书上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那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有关的专家学者进过研究发现,康有为向光绪皇帝的奏折很大一部分是由光绪帝身边的帝党所上传至皇帝,皇帝的倾向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身边的帝党(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左右的,所以我们课本上所阐述的观点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课本上的观点,我们的官方与学术界也应该慎重对待这个问题,不要把一些尚无定论的观点搬入课本,影响学生的思想。既然戊戌变法的领导者问题都未解决好,那我们就应该避开片面的讲以某个人为代表进行分析戊戌变法。进而以一个群体为代表进行分析,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寻求历史的真相。综合上述,我们只能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一个群体—维新派! 维新派推动的戊戌变法在光绪帝的支持下风风火火地开展着,各种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诏书从京师发往各地,各地在对执行诏书的各有各的想法,阳奉阴违的现象随处可见,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些诏书所涉及的方面也已经触动了原有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结束了,一场曾经影响重大的维新运动落下了帷幕,为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改革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在参考了有关的史料后,我发现我们当时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诏书的执行上,当时的光绪帝及维新派都持有一日即成的心态,过快得实行

戊戌变法的评课稿

戊戌变法的评课稿 篇一:《戊戌变法》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戊戌变法》,主要介绍近代中国戊戌变法从准备、变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教材重点叙述了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突出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本课与教材上一课《洋务运动》,下一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本课就是这条主线上重要环节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内容及初中学生的实际状况分

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与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此前康梁虽著书立说,宣传维新思想,但在社会上影响不大。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是“百日维新”,它是这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高潮。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变法法令的内容中有集中体现。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

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只有在逐项分析变法法令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变法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和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新教学法理念,对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分组活动、创设情景、设疑辩论及创编歌谣等教学方法,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整合教学。八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戊戌变法的结果怎么样 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戊戌变法的结果怎么样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哪些戊戌变法是哪一年 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这次变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法令,在这次变法中变法诏令几乎是每隔几天就颁布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法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是哪一年?这一年是1898年。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之前,帝国主义列强 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的瓜分狂潮和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浪潮之中,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因此这促使清政府的统治者想要进行变革,而国内资产阶级队伍也已经初具规模,于是在许多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要求之下,变法很快拉开了序幕。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戊戌变法的结果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间进行的一场由上而 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这场改良运动中中国的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场运动中短短的103天的时间内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颁布了大量的改革条令,但是戊戌变法的结果是失败的,这些改革条令并没有真正的实施。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变法一共维持了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变法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各种改革措施无疑是触动了帝国主义还有封建势力的利益的,因此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反对,于是变法变得岌岌可危,维新派于是希望通过政变获得政权,保证新法的实施。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找到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天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报告了反对变法的荣禄。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发动政变,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谭嗣同拒绝逃走,与其他数十人被捕,最终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在9月28日在菜市口被处斩。史称“戊戌六君子”。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唯一在地方彻底实施变法的地方巡抚湖南巡抚陈宝箴被革职,且永不叙用。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一场政治思想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记载戊戌变法相关资料书籍中,都介绍了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一在于,它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戊戌变法在晚清社会爆发之后,它促进了近代中国新式文化的发展。 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下,国内出现了开办学校的热潮,在进步知识分子的倡导之下,报刊、新书等文化载体纷纷在晚清社会萌芽。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君子为了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虽然白话文运动在戊戌六君子的倡导下没有深入人心,但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白话文逐渐被更多人提倡。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变法的另一面 —意义与教训 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以人而论,帝后王公,枢臣督抚,维新志士,悉破卷入,浩浩荡荡一百零三日,亦如昙花一现。除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以外大都被废除,维新志士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遭放逐,流亡异土。戊戌变法虽宣告失败,但其对中国后期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后人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探索共和的路上更加通畅。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加剧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来发展资本主义,使我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在变法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的爱国精神和戊戌六君子所带来的英勇就义为革命现身的戊戌精神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使不少仍对满清政府抱有希望的文人将臣转化为革命党人,促进后来辛亥革命的发展。 二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突破了以往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都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虽未能进行有效的改革但仍对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冲击。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慈禧的清末改革。 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从而把人们从坚固的封建堡垒中解放出来,使民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日益解放,使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就是在维新运动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等都已经开始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革命等相继而生,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命运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 四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俗习惯上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这些主张使妇女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封建的束缚。 戊戌变法影响深远但其遭到了无法避免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即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却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制度,痛恨皇权专制制度,却仍感激皇恩浩荡。维新派指望光绪可以用铁腕为变法扫清障碍,可怜这位傀儡帝王有名无实,给予不了他们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其次,他们惧怕亡国灭种,却不敢将矛头指向列强,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幻想西方列强能够帮助自己变法维新。再次,他们无权无能,却又对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情既恐慌又愤恨,甚至说康有为反复提醒光绪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不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改革必然会以失败告终。短史记作者也曾提到,甲午之后,似张之洞这般较透彻时局之辈多因“中国民智未开,既不足与陈高深之义,君权太重,更不能容无忌讳之言”而退居一侧坐观形式,结果使仅“窃东洋之皮毛”的康有为之辈成了变法旗手。这也是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的一个原因,错误的领导班子。 直接原因还有以下几点。其一,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就在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手中。其二,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宣传方式也较为激进,包括像《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托古改制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其三,变法措施过于激进,操之过急必然会导致失之过重。其四,变法手段过

戊戌变法历史评价的若干问题

戊戌变法历史评价的若干问题 作者:李时岳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504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1日 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在史学界内部,意见从未完全一致。解放初,苏联叶菲莫夫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部分认定,戊戌变法是反动的,因为它属于改良主义运动,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改良主义在本质上是反动的。但这个意见在中国史学界的多数人中并没有得到赞同。中国史学界一般承认戊戌变法的改良主义性质,但认为在当时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的作用。至于为什么本质上反动的改良主义会起进步作用,则缺乏充分的理论说明。近年来的研究,兵分两路:一路从戊戌变法的客观历史作用出发,主张摘掉改良主义的帽子,重新定性;一路坚持改良主义的定性,着力揭示其反动的本质。在某些论著中,通过对变法诏谕的分析,论证百日维新中执行的主要是洋务派的政策,载□只不过是洋务派的皇帝,并推论即使维新不被推翻,康有为等维新派也只能成为新洋务派。这,可以看做后一路的重大“突破”。它给人以新的启迪,无疑将有力地推动对戊戌变法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一 什么是洋务派的政策?什么是维新派的政策?二者的明确界线在哪里?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康有为强调“变法”。他指责洋务派经营数十年而成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变事”而不“变法”,“根本不净,百事皆非”。由此,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观念,把“变事”、“变法”当作区别两派的标志,即洋务派主张“变事”、维新派主张“变法”。稽核百日维新中的诏谕,绝大部分属于“变事”范围,于是断定执行的主要是洋务派的政策。在这个三段式的推论中,由于前提似是而非,结论也就难以成立。问题在于洋务派固然主张“变事”、反对“变法”,但维新派主张“变法”、却不反对“变事”,“变事”是两派相通的联结线而不是区分的界线。 “变事”和“变法”是康有为创造的概念。他反对“不变”,批评“小变”,主张“全变”。他把“变”区分为四类,即(一)购船置械的“变器”,(二)设邮政、开矿务的“变事”,(三)改官制、变选举的“变政”,(四)改定国宪的“变法”。前二类都是“小变”,即枝枝节节的改革;加上后二类才是“全变”,即根本的改革。他强调“变政”、“变法”,并不反对“变器”、“变事”。实际上,“变器”、“变事”、“变政”、“变法”,既是逻辑的次序,也是历史的次序,大体上反映了这时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认识发展过程。从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仿行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措施,到要求效法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正因为“变器”、“变事”不足以富强,所以要“变政”、“变法”,使“变器”、“变事”能够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变器”、“变事”主要指发展资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的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几位掌实权的显赫人物恭亲王、庆亲王,刚毅几乎无例外地守旧。维新派只少数几个人,而且在朝中没有实权,康有为只担任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行走(外交秘书),他的7次上书大多被压下了;康有为组织学会也受到压制,遭到封闭解散的命运。办报受到遏制,《强学报》出了3期就被停刊。西太后对变法的态度是八个字:容忍:她想把变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意废八股、改策论、发展商业、开办工厂、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等;控制:

西太后对维新派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将翁同龢开缺,去掉光绪身边的参谋;二是让荣禄到天津担任直隶总督,控制北京及其周围的军权;观察:看看光绪要干什么。动手:只要变法触及到清廷王公贵族利益,她就动手镇压。 2)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性。康有两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社会阻力。 3) 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策略错误侵犯了一些大官僚的利益,如开国会、设制度局,一些老臣的职权被剥夺,又没有安排措施,他们当然坚决反对。精减机构撤销六个部,罢免“六堂官”也操之过急。

戊戌变法的教训与历史意义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1. 敌强我弱。维新运动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虽有初步发展,但还极其微弱。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严峻的民族危机,迫使他们仓促上阵,其经济实力、理论体系、思想酝酿、政治主张等都准备不足。而维新派所面对的封建顽固势力却十分强大。 2. 脱离民众。维新派没有掌握政权,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发号施令,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他们的理想。原本维新派应该与会党民众的斗争相结合,以造成强大的声势,迫使当权者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但维新派却采取了脱离人民群众的方针,甚至害怕和敌视民众。这使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其活动范围仅局限于地主阶级开明派和知识分子圈子内。此外,维新派还缺乏军队的支持,到了大难临头,他们才想到兵权,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3. 抱有幻想。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他们虽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响亮口号,但认为要挽救民族危亡,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只要向西方学习,实行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可免于侵略。他们甚至幻想英、美、日等帝国主义来帮助变法。这反映了维新派的妥协性。同时,维新派既不满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却又与封建主义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想不流血的戊戌变法,结果以流血的戊戌政变而告终,然而,维新志士的生命唤醒了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想通过和平改革的途径来使中国富强起来,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后来,许多维新志士抛弃了改良主义的幻想,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 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

正确评价戊戌变法

我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摘要: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发生在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兴起之初轰轰烈烈,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爱国运动和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是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近现代觉醒 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戊戌变法是继洋务自强破产后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比较系统的尝试。变法者意欲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通过新旧势力的妥协,逐步而稳健地达成体制地转换,促使中国步入现代化富强之路。无奈它只维持了短短百余日便被顽固势力扼杀于摇篮之中,中国也因此失去了一次国家振兴的良好机会。这场变法的失败,不能不令当时以及以后的很多有识之士为之扼腕叹息。 一、变法的主要内容: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主张,下诏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论戊戌变法的得与失

论戊戌变法的得与失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19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而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冲破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不久,就爆发了甲午战争,结果是中国惨败。甲午战争一败,就标志着提倡“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于是在此时,站在时代最前沿的知识分子就挺身而出了,他们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这批知识分子。他们提出不光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他们,被称为维新派。 要维新,作为一场改革运动,自然先要进行宣传,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主要变法骨干的维新派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如向皇帝上书明意、著书立说来阐明观点、介绍外国成功变法经验来获取皇帝支持、办学会设学堂来培养变法骨干、办报纸来获取社会舆论支持。而他们的重点则放在了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变法能够自上而下地实施,这一点正是他们起初能够获得一部分成功的原因,也正是他们最大的败笔所在。后面将会分析其原因。 走在最前沿的维新派要变法,那走在最后面的顽固的封建守旧派和走在中间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后面将他们统称为守旧派)当然不能同意了。为什么不同意?一,要变法,自然是废弃各种不合理制度,这样才能救国图存啊,可这样,那些守旧派巨大的既得利益一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那他们能干吗?不能。二,则是阶级之间的斗争。维新派代表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而

守旧派则代表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阶级的不同则表明了代表利益的不同。那守旧派能让维新派顺顺利利的变法吗?不能。 两方既然意见相左,那肯定是要相互抵触的。但也不能一开始就真刀真枪开始干呀。一则是矛盾没有激化到动武的时候。二则是他们先要相互试试水温,看看有没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是就爆发了维新派与守旧派的激烈论战。论战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当然各方观点不言自明,不再赘述。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讲“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这话当然很符合他们作为封建主义形象代言人的身份,没什么好讲的。下面重点讲讲维新派的说法。谭嗣同指出:“君末也;民本也。”严复认为,国家是“民之公产”,王侯将相不过是“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帝王则是“窃国者耳”。我们请注意,他们讲王侯将相是“通国之仆隶”,这不是树立起了一大批的政治敌人吗?这些封建王朝的官员有多少愿意成为平头百姓的仆隶?这个还好,他们又讲“君末民本”、专制帝王是“窃国者”,那么请看看,他们变法依靠的是谁呢?光绪皇帝。你依靠人家变法,你又讲人家是“窃国者”,这样难道不是把光绪皇帝放在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吗?当然,如果是在有能认识到“民如水君如舟”“民重君轻”的君王李世民的唐朝的话,或许此话可讲,可这不是。就是退一万步讲,光绪帝也是明君,他也不介意。可此时,大清的实际统治权是在谁手里?谁是真正的“君”与“帝王”?!是慈禧。她愿意“君末”吗?而这“窃国者”如果让她敏感的体会到了那么一点点双关或影射之意,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作者:刘大年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3535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3日 戊戌变法怎样评价,不断有文章进行讨论。胡绳同志的近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有关的论述,和故宫康有为一批条陈、论著原本的发现,证明《戊戌奏稿》有重要篡改作伪,给这个讨论带来了新的动力。故宫新发现的康有为条陈、论著内容,见于《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和不久前《人民日报》上陈凤鸣、孔祥吉同志文章的评介。它们涉及那场事变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执行的政策。 二、康有为、改良派执行的政策。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复杂的阶级斗争场面之一。如果能够就这两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必定可以对事变作出更客观、更准确的评价,在科学上有所前进。下面说我的看法。 一、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执行的政策 百日维新中,光绪帝载□是不是完全执行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策?从主要当事人提供的看法和对事实所作的稽核,都可以断言不是。 主要当事人首推载□,改良派的政策他当然很了解。康有为历次上书、条陈中,反复申说:变法必须全面变,从政治制度上变,反对像洋务派那样,枝枝节节,变事不变政,变政不变人,变人不变法。所谓小变则亡,全变可强,康有为不知讲了多少遍,舌敝唇焦。变法变人,核心问题,是要让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参加政权,分享权力。其他一些具体问题的政策,和这个核心问题相联系,有的直接,有的间接。载□对于改良派的全面变法、让资产阶级上层代表参加政权这两个基本要求,接受了没有呢?载□回答得非常明确,他很赞成,但是没有力量来实现。他的这番话,是在百日维新后期亲手写给杨锐,后来一九○九年由杨锐的儿子杨应昶、学生黄尚毅送交都察院,缴还了清政府的密诏中坦率地讲出来的。密诏上写着:“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旧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谕(按:指旧历七月十九日,将礼部六堂官一齐革职的上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赵炳麟:《光绪大事汇鉴》卷九。又《庸言报》一卷九期罗□□《宾退随笔》亦载原文。二者个别字句略异。梁启超《戊戌改变记》

评价百日维新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借助光绪的力量发动的“百百维新”,虽然以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宣告失败,但如何认识这场短命的改革依然是个问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未,有人找出“百百维新”背后的一些历史细节,重新解读这一历史事件,让人们更清楚的看到了在中国搞改革的复杂及艰难;看到了一些维新派人士以及光绪本人政治上的不成熟和他们所犯得一系列错误.但这些历史真实的挖掘,似该总结历史经验,而不该指责维新人士们以血换取中国的警醒的努力为“书生误国”,尤其是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这种指责实在是一种非常巧妙的配合了. “书生误国”的指责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急于求成.依据是:在中国搞改革应是渐进式的,不该是急风暴雨式. 二慈禧是主张改革的.依据是:支持李鸿章、左宗堂的“洋务运动”. 三慈禧绞杀“百日维新”事出有因.依据是:维新人士密谋政变在先,“后党”镇压在后. 四袁世凯没有出卖“百日维新”.依据是:镇压在先,密报在后. 五康有为等人志大才疏,秀才造反.依据是:不懂统战,将以荣禄为代表的大批京官推向“后党”一边. 以上五个方面均是历史事实,它对以往人们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补充.远不是变法维新遭遇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顽固派的残酷镇压,光绪被囚瀛台,谭嗣同等“我自横刀向天笑”这么简单。 政治舞台上,从来就没有鲜明的一出场便标明了身份的黑脸白脸,从来就不会像黄河入海口那样泾渭分明. 谁说慈禧不爱国?“我希望我们中国将来会强大.”谁说慈禧不搞“改革”?“变法乃吾素志,凡所实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放眼看西洋的人之一,也是推动中

国近代“改革”的卓有贡献者.没这个女人同意,会有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吗?“洋务运动”不是“改革”吗? 但慈禧的“改革”是经常提醒光绪“不要太性急”,这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凡所实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而这两样,光绪一样没往心里去.尤其是后一样,它实际上就是告诉你必须在坚持“祖宗大法”不动摇的前提下搞“改革”. 真正的皇上说了两条意见,名誉皇上当了耳边风.结果,“百日维新”在凉水锅里下饺子,连下了一百多条昭书,弄得京城内外,上上下下是一片惊呼。一艘在旱地上跑了几千年的大船,你进了驾驶舱就猛打舵,谁是真正的船长不知道吗? 更要命的是以康有为为首一些维新人士,手里一没权二无枪,竟想将慈禧拿下.(不赘述细节了)这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急于求成了。 于是,大规模的镇压开始了.康、梁逃了,菜市口六君子人头落地,给光绪皇帝跑腿传旨的太监们是砍头的砍头,放逐的放逐,一夜之间,从首长的秘书,身边的工作人员,落得啥也不是了。这些小太监太惨了!六君子不管怎么说,还留取丹心照了汗青,这些小太监谁知道呀! 至于光绪,上了瀛台小岛。囚禁光绪,慈禧也难过. “今春时侯,庆亲王还说,皇上即肯励精图治.让我可以省心啦.我因想外臣不知其详,并有不学无术之人,反以为我把持朝政,不许他放手办事.现在怎样?他是我拥立的,他若亡国,其罪在我,我能不问吗?” “皇帝几次对我说,要变法图强,想国家富,谁不愿意.不过变法不是随便的,本朝最重家法,祖宗成宪,哪里可以不守?我当时对皇帝说,只要你不改服饰,不剪辫子就行了.这话的意思谁都明白,哪知道皇帝竟听不懂.” 谁说慈禧老佛爷心如蛇蝎?这番话不语重心长吗?慈禧还有更让人听了能掉泪的话,如怎样从小将光绪拉扯大的.但慈禧的这番语重心长也告诉了人们,她所主张的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第七课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较重要的一课,此时正是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的阶段,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课是较难理解的一课,维新派为了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导入新课:显示漫画《时局图》:历史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历史图片展现给学生,巧设“历史情景”,再现历史画面,打破时空界限,一定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历史教学目前的尴尬局面,使历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了,教得更有针对性了。 2、设计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全面突出问题式教学,用分析引导法让学生全面参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用提问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中看出重要问题”,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两位都说出了学习贵在有“问题意识”。“问”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的程度,问得越尖锐,越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而“问题式教学法”是最善于形成学生之间对话的一种途径。 其实说实话,学生还是很害怕被提问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在以往提问时没有注意问题的深度,导致学生形成了这种恐惧心理。那么在问题式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广度问题外,还要注意深度问题。提问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还有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问题。所以在《戊戌变法》这节课的设计上,围绕对变法维新的理解,我主要还是采取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或者称之为生活化、口语化的问题方式。比如在讲解维新变法内容的性质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改革内容,哪些人会比较激动,这些人中哪些人是因为兴奋而激动,哪些人又是因为愤怒而激动?”这个问题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和,同时问题深度也充分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难度较为合理。 我个人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确实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但切忌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不然的话就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最终耗尽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冲动。所以,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也就是时间间隔,要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那么在进行《戊戌变法》这一课教学时,由于按要求必须整堂课都体现问题式教学方法,所以适中的密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提问一定要有梯度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否则学生思维难以跟上,整堂课便会很沉闷,不是学生不愿意回答,而是老师抛出的问题实在难以“接招”。这一方面的意思,也就是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那么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上,我有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之前,我都会先给学生出示一份资料,然后在资料基础上,先提一个较为浅层、表象的问题,之后再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那么总结这节课,其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引导仍显得比较局促,不够平和淡定,同时在问题的梯度上也不够明确,有待改进。如:学生对于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还是理解得不好,部分学生联系到戊戌变法中的历史背景是比较复杂,因为维新派依靠的是封建皇帝,但又没有实权,掌权的是慈禧太后,所以戊戌变法中又牵扯到封建势力争权夺利的斗争。另外一个比较遗憾的是,板书方面只有课件板书,整体感不够强。希望这些方面自己以后都能够逐步改进,渐趋完善。

《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曾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中看出重要问题”,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两位都说出了学习贵在有“问题意识”。“问”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的程度,问得越尖锐,越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而“问题式教学法”是最善于形成学生之间对话的一种途径。 不过“问题式教学”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的去把握还真有不小的难度,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新老师而言,一不小心问题式教学法就会“扭曲”成为“枯燥式”教学法。所以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上我们有必要多加练习,并且将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就套用前辈们关于问题式教学的几点要求,以《戊戌变法》这节课为案例,讲讲我在进行问题式教学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和发思。 一、适宜的广度 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问题范围太广,每一个知识点老师似乎都有提问,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所以在进行《戊戌变法》这节课教学的时候,我尽量避免“蜻蜓点水”的方式,重点抓住四个问题:一、什么是维新思想; 二、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三、维新变法的内容和实质;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评价。 二、合理的深度 其实说实话,学生还是很害怕被提问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在以往提问时没有注意问题的深度,导致学生形成了这种恐惧心理。那么在问题式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广度问题外,还要注意深度问题。提问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还有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问题。所以在《戊戌变法》这节课的设计上,围绕对变法维新的理解,我主要还是采取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或者称之为生活化、口语化的问题方式。比如在讲解维新变法内容的实质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改革内容,有利于哪个阶级,得到哪个阶级的拥护,同时触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这个问题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和,同时问题深度也充分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难度较为合理。 三、适中的密度 我个人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确实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但切忌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不然的话就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最终耗尽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冲动。所以,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也就是时间间隔,要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那么在进行《戊戌变法》这一课教学时,由于按要求必须整堂课都体现问题式教学方法,所以适中的密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渐进的梯度(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提问一定要有梯度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否则学生思维难以跟上,整堂课便会很沉闷,不是学生不愿意回答,而是老师抛出的问题实在难以“接招”。这一方面的意思,也就是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那么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上,我有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之前,我都会先给学生出示一些资料,然后在资料基础上,先提一个较为浅层、表象的问题,之后再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五、力求“老师引导——学生解答”的完美模式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问题式教学,那么就更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忌一味遵循“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的模式,完美的问题教学模式应该是在老师提供材料或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所以为了力求达到这一完美模式,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这么一个环节。即在讲述完变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几位掌实权的显赫人物恭亲王、庆亲王,刚毅几乎无例外地守旧。维新派只少数几个人,而且在朝中没有实权,康有为只担任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行走(外交秘书),他的7次上书大多被压下了;康有为组织学会也受到压制,遭到封闭解散的命运。办报受到遏制,《强学报》出了3期就被停刊。西太后对变法的态度是八个字:容忍:她想把变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意废八股、改策论、发展商业、开办工厂、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等;控制: 西太后对维新派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将翁同龢开缺,去掉光绪身边的参谋;二是让荣禄到天津担任直隶总督,控制北京及其周围的军权;观察:看看光绪要干什么。动手:只要变法触及到清廷王公贵族利益,她就动手镇压。 2)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性。康有两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社会阻力。 3) 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策略错误侵犯了一些大官僚的利益,如开国会、设制度局,一些老臣的职权被剥夺,

又没有安排措施,他们当然坚决反对。精减机构撤销六个部,罢免“六堂官”也操之过急。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和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11] 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 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 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1、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2、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 3、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

简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

简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 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