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如何进行科学养猪
如何科学养猪提高养殖效益

如何科学养猪提高养殖效益科学养猪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猪是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养殖效益对农户、养殖户和整个农业产业链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科学养猪以提高养殖效益,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优质饲料的选择和合理的养殖环境设计。
一、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科学养猪的关键。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合理的场地选择和规划能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充足的空间、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能够减少猪只患病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猪只的生长和发育。
2. 种猪选择与繁殖管理:根据不同的养殖目标,选择合适的种猪进行繁殖。
定期对种猪进行体检,保证其健康状态。
合理安排种猪的配种及妊娠期、分娩期的管理,确保繁殖效益的最大化。
3. 饲养环境和设施:提供良好的饮水系统和饲喂设施,确保猪只取食和饮水的方便。
合理设置猪舍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定期清理猪舍,保持舍内清洁,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二、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科学养猪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方法:1.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的疫情和养殖需求,定期为猪只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猪病。
同时,注意疫苗的保存和使用方法,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2. 定期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对猪只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对发现的疾病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免疾病扩散。
3. 卫生与消毒:保持猪舍的卫生,经常清理废弃物和污秽物。
定期进行猪舍的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三、优质饲料的选择合理选择优质饲料对猪只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饲料的建议:1. 饲料搭配: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能够提供猪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确定适宜的饲料比例。
2. 饲料质量监控:选择优质的饲料供应商,并对饲料的质量进行监控。
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要求,避免使用过期或有质量问题的饲料。
3. 饲料投放管理:合理安排饲料的投放时间和方式,确保猪只充分摄取所需的饲料。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一、选择适宜猪场养猪之前,首要任务就是选择一个适宜的猪场。
要考虑猪场的环境、卫生条件、饲料供应、兽医服务等因素。
只有选择一个优秀的猪场才能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科学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猪的核心。
猪的饲喂量、饲喂频次、饲料种类等都需要科学掌握。
同时,猪圈的清洁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猪圈的清洁能减少猪病的传播。
三、合理的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猪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猪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四、预防猪病预防猪病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
要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注射,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五、合理的繁殖计划合理的繁殖计划能够提高生猪的繁殖效益。
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繁殖,注意控制繁殖的数量,保持生猪的健康和品质。
六、控制环境温度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幼猪。
要保持猪舍的适宜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猪的影响,确保猪的生长和发育。
七、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是防止猪病的有效手段。
定期对猪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科学消毒猪圈的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科学选择消毒剂,按照消毒规程进行消毒,确保猪圈的卫生状态。
九、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减少猪之间的竞争,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猪舍的大小,制定合理的养殖密度。
十、注意饮水供应给猪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非常重要。
饮水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也需要特别注意,确保猪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得水源,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以上就是养猪十大基本常识,养殖者们在养猪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要点,从而确保养殖业的顺利进行。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第一篇:养猪技术大全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现代畜禽养殖中重要的一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养猪已成为许多农户和养殖企业的重要产业。
想要养好猪,就需要掌握一些养猪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1.选择好的品种猪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猪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饲养方式。
因此,选择好的品种对于养猪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见的猪品种有黑猪、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立合理的养猪场养猪场的建立对于养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合理的养猪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的地区,并进行防风、遮阳和防水处理。
同时,养猪场的放养密度也很重要,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猪病传播和饲料浪费。
3.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适当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的死亡率。
养殖者应该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保证猪的饮食和环境。
常见的饲养技术包括猪舍的通风、保暖、除臭和消毒,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比、饲料消毒等。
4.加强疾病防治养猪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障猪的身体健康,养殖者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疾病。
其次,应避免采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的方法,防止猪体内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猪的感染和疾病传播。
5.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猪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养殖者应该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
包括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受到霉菌的污染,保证猪肉的安全;采用科学的屠宰方法,保证猪肉的卫生安全;并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猪肉的加工和销售方式。
总之,养猪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产业。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猪技术,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和猪肉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养猪业也是一项广泛发展的行业。
养猪技术的掌握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繁殖效果以及养猪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1.种猪的选择与管理种猪的选择是养猪的关键。
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用于繁殖。
种猪的饲养管理要保证合理的饲料配方、稳定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运动量。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疾病防治,并进行定期的体重测定和营养评估。
2.仔猪的保育新出生的仔猪对温度和饲料要求较高。
饲喂新生仔猪时,应确保饲料的高能量和高蛋白质含量。
同时,保持仔猪舒适的温度环境,防止感染疾病。
饲喂前应先清洁母猪的乳头,避免乳头堵塞影响仔猪正常进食。
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饲料的配制与投喂、饮水的管理、环境的控制和疾病的防治。
饲料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制,并合理控制饲喂量。
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保证猪群的饮水量充足。
猪舍的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发生疾病。
4.猪的疫病防控猪是易感染病原体的动物,养殖户应加强疫病的防控措施。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等。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发现,严格消毒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
5.猪舍管理与环境控制猪舍的合理建设和管理对于养猪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通风换气设施以及安全的排水系统。
猪舍内要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猪舍内无害气体的积聚。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猪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养殖户具备丰富的养猪经验和科学的管理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养猪环境和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文所述的养猪技术要点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并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
养猪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管理的工作。
以下是养猪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1.选好种猪
种猪的品种和健康状况是影响养猪效果的关键因素。
选择健康、
品种好、繁殖力强的种猪可以提高养猪的效益。
2.合理的饲料和饮水
猪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
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充足。
同时,要保证猪的饮水充足,水质清洁,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科学的养殖环境
猪舍的环境要乾净卫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湿度。
猪圈要进
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要保持猪圈内的通风良好,以减少
猪的患病率。
4.健康检查和预防
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接种,以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精细化管理
要对猪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包括体重、饮水量、饲料的消费量、
排泄物的清理等,以监测猪的生长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
6.合理的繁殖管理
对种猪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配,提高繁殖效益。
同时,对怀孕的母
猪进行科学的营养管理,保证胎仔的健康。
7.市场营销
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猪的选种和养殖。
同时,还要建立销售渠道,及时销售出猪肉,保证市场需求。
总结:
养猪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种和养殖,
同时还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营养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预防和排泄物
处理等问题,以保证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科学养猪技术大全

科学养猪技术大全推荐文章小尾寒羊科学饲养技术热度:养猪的方法热度:羊科学饲养技术热度:中蜂科学饲养的技术方法有哪些热度:养猪饲养技术热度:科学养猪技术大全,怎样才能科学养猪呢,有什么方法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科学养猪技术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猪户朋友经常会遇到如下养猪误区,1、熟喂易长油传统的养猪方法是饲料煮熟喂,认为猪吃熟食易长油。
其实,熟饲喂猪费时、费工、耗料多,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不高;饲料在煮熟的过程中有20%的营养成分损失掉了,青饲料的损失更大,熟饲长膘慢,生喂能大大降低能耗和人工费用,科学合理的饲养,能将饲养期缩短3-5个月。
2、饲料“越稀越好”稀饲料水分多,降低了猪肠胃的温度,增加了猪热能的消耗,猪排泄快,不利于消化吸收,降低了饲料的转化率。
3、喂猪“越饱越好”猪吃得太饱影响下一顿食欲,浪费饲料。
猪的食欲规律:晚上吃得多,早晨次之,中午最少。
每顿喂九成饱最好。
4、猪“越大越肯长”猪的生长有自身的规律,100kg以上的猪生长变得缓慢。
所以猪应根据品种不同,喂到一定程度及时出栏,一般以90-100kg体重出栏为佳。
肥猪体重过大,饲料消耗多,饲养成本高,效益低。
饲料营养失调及低温对生猪生长的影响如果饲料营养不平衡,生猪就会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或发生疾病。
若不及时调整日粮的组成,补足欠缺的营养成分,降低过高的物质含量,就会严重影响猪的增重,使出栏期延长,养殖效益下降,因此,养猪技术网总结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优质廉价公猪饲料的配制1.公猪能量水平要求比育肥猪低。
公猪维持自身的生长需要、精液生成、配种活动等需要的能量,一般饲料中应达到11.3~12.1MJ/kg。
一般情况下符合营养标准的饲料,种公猪每天饲喂2.3~2.5kg。
2.公猪微量元素需要量比育肥猪高。
公猪日粮中钙和磷的合理含量分别在0.85%~0.90%和0.7%~0.8%,锰、铁的合理含量分别为每千克饲粮中20~30mg、80~90mg。
科学养猪三要素

饲料配制
配制原则
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比 方案。
配制技术
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和设备,确保饲料营养成分 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
配制成本
在满足猪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饲料成本,提 高养殖经济效益。
饲料储存与运
储存条件
保持饲料储存场所干燥、通风、防潮和防虫,避 免饲料发霉变质。
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
接种方法
03
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如肌肉注射、口服等,确保疫苗的有效
性。
疾病预防
保持猪舍卫生
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合理饲养密度
根据猪只生长阶段和季节,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饲料与饮水管理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无污染,饮水清洁、无毒,降低患病风险。
药物使用与管理
结构
猪舍应具备适宜的跨度、长度、高 度和通风性,以保证良好的通风和 采光,同时要便于清洗和消毒。
环境卫生
01
02
03
清洁卫生
定期清扫猪舍,保持舍内 卫生整洁,防止病原菌滋 生。
消毒
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杀 灭病原菌,降低疾病的发 生率。
粪便处理
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 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 对环境造成污染。
温度与湿度控制
温度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合理调节 猪舍内的温度,保持猪只舒适。
湿度
控制猪舍内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避 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猪的生长和健 康。
03
防疫保健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01
根据猪只生长阶段和疾病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如
猪瘟疫苗疫苗说明书和兽医建议,定期为猪只接种疫苗,确保猪群
农村养猪注意什么事项

农村养猪注意什么事项农村养猪是一项常见的养殖业务,但要想养殖猪只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农民认真对待,合理安排养殖过程中的各项事项。
以下是一些农村养猪的注意事项:一、场地选址:1. 选址应避开生活区,与居民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引起异味和污染问题。
2. 留出一定的防疫隔离区域,以分离生猪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合理规划:1. 合理规划场地和猪舍的布局,保证猪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条件良好,同时减少风险和传染病的传播。
2. 合理配置猪舍内的设施和饲养区,确保猪只的休息和活动空间充足。
三、科学饲养:1. 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猪只的营养需求,同时尽量减少饲料浪费。
2. 做好饲养管理,控制饲料的喂养量和喂养频次,避免饲料的浪费和猪只的肠胃问题。
3. 给予猪只充足的饮水,确保猪只的水分需要和环境卫生。
四、疫病防控:1. 进行猪只的必要检疫和接种疫苗工作,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确保猪只的健康和免疫能力。
2. 定期对猪只进行体外寄生虫和内寄生虫的防治,减少寄生虫对猪只生产性能的影响。
3. 控制猪只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疾病传播。
五、环境卫生:1. 定期清理猪舍和周围环境的粪便和废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 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确保猪只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3. 防止杂草和垃圾的堆积,维护场地的整洁和美观。
六、市场营销:1. 关注市场需求,了解市场价格和销售渠道,及时调整养殖规模、猪类品种和销售策略。
2. 做好猪只的定期体检、测重和分级,提前做好销售准备,确保猪只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七、经济管理:1. 进行养猪的成本核算,合理控制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建立完善的养殖记录和销售记录,及时了解经营情况,做好经济决策。
养猪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的事业,只有认真对待每一项养殖事项,注重细节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加强学习和交流,获取更多的养猪知识和经验,也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户如何进行科学养猪畜牧局刘红良生猪生产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抓好生猪生产,保持相应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保护养殖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养猪是我们畜牧部门的工作重点。
科学养猪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科学养猪=品种+饲料+疫防+管理一、优良品种(一)纯种猪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
1.长白猪长白猪原产于丹麦。
由于其体躯较长,被毛全白,通常称长白猪。
2. 大约克夏猪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由于其体型大,被毛全白,亦称大白猪。
3.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皮毛棕红色,少数为浅棕色至深棕色不一,体侧或腹下有少量小暗斑点;杜洛克猪在杂交中多作终端父本利用。
(二)杂交猪杂交猪是指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生产的杂种猪。
杂交猪比亲本纯种猪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抗逆性强、容易饲养等特点。
1.二元杂交猪二元杂交猪是指两品种杂交所生产的一代杂种猪。
(1)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白等优良瘦肉型猪进行二元杂交,生产杜长、杜大、长大、大长等二元杂交猪。
(2)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白等优良瘦肉型公猪与辽宁黑猪、东北民猪等本地母猪进行二元杂交,生产杜本、长本、大本等二元杂交猪。
2.三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是指两品种杂交所生产的一代杂种母猪,选留其中优秀个体,再与第三品种公猪杂交所生产的二代杂种猪。
选择优良品种猪饲养,饲养周期短,饲料用率高,养殖效益大,不易发病等优点。
二猪的饲料1.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可直接饲喂,无需再添加其他饲料。
2.浓缩饲料浓缩饲料又称蛋白质补充料,它不能直接用来喂猪,必须再掺入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10-40%),才可用来喂猪。
3.预混料预混料是用一种或多种微量的添加剂原料,或加入常量矿物质饲料,与载体及稀释剂一起配制而成的。
使用饲料注意事项:1、分阶段饲喂:猪的不同生理阶段,饲料营养水平要求不同。
例如,乳猪、小猪:饲料蛋白质含量21%左右,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浓缩料自配饲料:中猪、大猪:饲料蛋白质17%左右,可以使用浓缩料。
2、选择饲料的标准:料肉比底的饲料为好。
3、选择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视质量为生命,用户放心,产品质量好。
三、猪的疫病防治(一)猪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2.加强饲养管理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冬暖夏凉,这样即有利于猪的生长,又可减少疫病的发生。
3.坚持自繁自养4.按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有来苏尔、农福、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火碱、生石灰、漂白粉等。
消毒方法有喷洒、浸泡、熏蒸等。
5.合理进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猪群保健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常用的药物添加剂有杆菌肽、土霉素、泰乐菌素、林肯霉素和金霉素等。
6.驱虫常用的驱虫药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旋米唑、丙硫苯咪唑等。
7.预防接种•四、科学饲养管理。
•(一).日常管理:•三勤:勤观察、勤打扫、勤消毒(要有强烈的消毒意识)•三定:定料(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品种)、定时、定量。
•(二).养殖户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1. 仔猪断奶过晚,影响母猪下一胎的产仔,应该实行35日龄断奶。
•2. 哺乳仔猪开食过晚,影响仔猪生长,易发病,应在7日龄诱食。
•3. 去势、免疫、断奶同时进行,应激太大,易引起猪发病。
去势应在3日龄内或25日龄左右进行。
免疫应在去势的前7天或后7天进行,断奶应避免免疫和去势,采取赶母留仔的办法。
•4. 饲养中突然更换饲料:导致猪拒食、厌食、少食,既而暴食,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影响生长发育,增重慢、料重比增加,应该稳定饲料品种、即便更换饲料也要慢慢过渡:每日更换1/3,7天换完。
•5. 公母、大小猪混养:大猪欺负小猪、强欺弱、抖殴争食、咬架,生产能力低下,应公母分群、大小分开饲养,并剔出有恶癖的猪。
•6. 猪圈太脏:不打扫、不消毒、使猪群常患病,不断打针吃药。
应勤打扫,每周一、三、五消毒一次。
用3%的火碱水消毒,每月一次。
其它消毒药如百毒杀、威岛消毒剂等,每3~5天消毒一次。
•7.忽略驱虫:不驱虫会影响猪只的发育,应用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15毫克口服,或用虫克星(阿维菌素)0.3毫克/公斤体重,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8. 未灭老鼠、蚊蝇。
每季度大规模灭老鼠一次,在蚊蝇繁殖季节,用灭蚊蝇的药彻底杀灭。
(一只老鼠一年吃掉9公斤粮食,且老鼠粪尿等污染更多的饲料,并且啃咬破坏养殖设备物品等)9.饲料浪费严重。
改善结构不合理的食槽,勤添少喂。
对长期保存的饲料要进行翻晒,防止发霉变质;驱逐老鼠麻雀,防止其它动物盗食。
10. 有的地方养大猪、老猪,出栏过晚,体重过大,饲料报酬低,肥肉多,效益低甚至无效益。
(三)各阶段的管理(一)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饲养后备种猪的目的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
1. 后备种猪的管理(1) 分群饲养每栏5-6头。
(2) 加强运动(3) 认真调教(4) 定期测量后备种猪应按月龄定期测量体尺、体重,通过体尺、体重变化,随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饲料饲喂量。
(5) 日常管理要做好防寒防暑、保持圈舍干燥和清洁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
2. 后备种猪的利用后备种公猪8-10月龄,体重110-130千克开始配种使用。
后备母猪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开始配种使用。
1.种公猪的管理(1)单栏饲养(2)适当运动(3)刷拭、修蹄(4)防寒防暑(5)精液检查(三)种母猪的饲养管理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1)空怀母猪的管理空怀母猪实行分群饲养,每群4-5头。
每天在运动场自由运动2-3小时,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放牧代替运动。
空怀母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冬季要防寒保暖,可减少饲料消耗和疾病的发生;夏季要防暑降温,防止母猪出现乏情。
平时要搞好母猪发情鉴定,以免漏情而造成失配。
(2)促进空怀母猪发情的措施①公猪诱导法②合群并圈③加强运动④按摩乳房⑤药物治疗对不发情母猪利用孕马血清(PMS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PG-600、雌激素、前列腺素等治疗(按说明书使用),有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效果。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妊娠诊断如果母猪配种后经过3周没再出现发情,并且食欲渐增、被毛顺溜光亮、增膘明显、性情温顺、行动稳重、贪睡、尾巴自然下垂、阴户缩成一条线、驱赶时夹着尾巴走路等现象,则初步诊断为妊娠。
(2)预产期推算平均按114天计算。
三三三法即在配种日期加上3个月3个星期零3天。
(3)妊娠母猪的管理①妊娠母猪在妊娠前期实行分群饲养,每群4-5头,到妊娠后期,适当减少头数,临产前5-7天转入分娩舍,实行单圈饲养。
②妊娠母猪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减少难产发生。
每天在运动场内自由活动2-3小时,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放牧代替运动,在产前5-7天停止运动。
③对妊娠母猪要防止相互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
④要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防止子宫感染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做好防寒防暑工作。
3.哺乳母猪的管理哺乳母猪实行单栏饲养。
母猪产后2-3天,可到舍外运动场自由活动,对恢复体力,促进消化和泌乳是有利的。
产房要保持安静、温暖、干燥、卫生、空气新鲜。
产栏和过道,每2-3天消毒一次,防止发生子宫炎、乳房炎、仔猪下痢等疾病。
哺乳母猪日粮结构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变、骤变饲料品种,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以免造成母猪中毒和乳质改变而引起仔猪腹泻。
(四)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从出生到断奶阶段(4-5周)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
(1)哺乳仔猪的饲养①吃足初乳母猪产后3天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
由于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能力。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免疫抗体、镁盐等。
初乳酸度高,有利于消化,能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增进健康,提高抗寒能力,促进胎粪排泄。
仔猪出生后1小时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如果初生仔猪吃不到初乳,则很难育活。
②补铁铁是造血原料。
补铁常用方法是在仔猪出生后2-3日内,肌肉注射铁制剂(右旋糖苷铁等)每头剂量150毫克铁。
③补料母猪泌乳高峰为产后20-30天,40天后显著减少。
一般仔猪出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到20日龄能大量采食饲料。
(2)哺乳仔猪的管理①保温防压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7日龄32-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3℃。
另外,在产栏内安装护仔栏,防止仔猪被母猪踩死、压死。
②固定乳头③过仔或并窝④去势仔猪去势可在出生后15-20日龄完成,早去势应激小,伤口愈合好。
⑤剪犬齿仔猪初生就有8枚小的状似犬齿的牙齿,位于上下颌左右各两枚。
用消毒过的剪齿钳子剪去牙齿。
⑥断尾为预防断奶仔猪、生长猪或肥育猪阶段咬尾现象的发生,仔猪出生后2-3日龄将尾断掉。
方法是用消毒过的断尾钳子,在距仔猪尾根1.5-2.0厘米处剪断,并用碘酒消毒断处。
⑦断奶仔猪断奶时间关系到母猪年产仔窝数和育活仔猪头数。
一般工厂化、集约化养猪场,仔猪可在4-5周龄断奶,农村农户养猪可在7周龄左右断奶。
仔猪断奶方法有逐渐断奶法、分批断奶法和一次断奶法。
(五)肥育猪的饲养管理(1)合理组群肥育猪入舍后,按猪的品种、体重大小、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头为宜。
组群后要保持稳定,减少互相干扰、争斗。
(2)细心调教肥育猪组群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
(3)防寒防暑并供给充足清凉饮水。
(4)适时出栏 90公斤出栏为宜。
最后衷心的感谢您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恭祝大家:事业兴旺!身体健康!全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