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猪基本介绍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猪的品种猪的品种主要分为肉猪、杂交猪和山地猪三类。
肉猪主要用于肉类生产,其种类繁多,如大白猪、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等;杂交猪主要用于生产肉类和母猪,如杜洛克×约克夏、大白猪×长白猪等;山地猪则主要生活在山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主要用于生产肉类。
二、猪的饲养环境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场地,场地应干燥通风,避免污水积聚和疾病的传播;其次,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搭建适量的遮阳棚,保持适宜的温度;最后,要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猪圈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三、猪的饲料和饮水猪的饲料是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重要条件,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合理的饲料管理对猪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猪主要的饲料包括猪料、粮食、蔬菜、水果等。
其中猪料是主要的饲料,饲料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此外,饮水也是很重要的,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源。
四、猪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猪的健康状况对养殖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猪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及时给猪接种预防疫苗,提高免疫力;其次,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疾病传播;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猪的疾病,做好防疫工作。
五、猪的生长和发育猪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小猪期、育肥期和繁殖期。
小猪期是猪从出生到30kg体重的阶段,主要是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育肥期是猪从30kg体重到市场上能够销售的体重(100~120kg)的阶段,主要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猪的肉质和肉量;繁殖期是母猪生产和育肥小猪的阶段,主要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和育肥小猪的生长速度。
六、猪的屠宰和加工猪的屠宰和加工是猪肉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指将猪宰杀并处理成肉制品的工作。
在屠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屠宰设备,如屠宰刀、杀猪钩等;其次,要做好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措施,保证肉制品的卫生安全;最后,要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以提高猪肉的商品价值。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一、选择适宜猪场养猪之前,首要任务就是选择一个适宜的猪场。
要考虑猪场的环境、卫生条件、饲料供应、兽医服务等因素。
只有选择一个优秀的猪场才能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科学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猪的核心。
猪的饲喂量、饲喂频次、饲料种类等都需要科学掌握。
同时,猪圈的清洁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猪圈的清洁能减少猪病的传播。
三、合理的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猪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猪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四、预防猪病预防猪病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
要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注射,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五、合理的繁殖计划合理的繁殖计划能够提高生猪的繁殖效益。
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繁殖,注意控制繁殖的数量,保持生猪的健康和品质。
六、控制环境温度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幼猪。
要保持猪舍的适宜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猪的影响,确保猪的生长和发育。
七、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是防止猪病的有效手段。
定期对猪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科学消毒猪圈的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科学选择消毒剂,按照消毒规程进行消毒,确保猪圈的卫生状态。
九、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减少猪之间的竞争,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猪舍的大小,制定合理的养殖密度。
十、注意饮水供应给猪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非常重要。
饮水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也需要特别注意,确保猪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得水源,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以上就是养猪十大基本常识,养殖者们在养猪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要点,从而确保养殖业的顺利进行。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第一篇:养猪技术大全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现代畜禽养殖中重要的一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养猪已成为许多农户和养殖企业的重要产业。
想要养好猪,就需要掌握一些养猪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1.选择好的品种猪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猪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饲养方式。
因此,选择好的品种对于养猪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见的猪品种有黑猪、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立合理的养猪场养猪场的建立对于养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合理的养猪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的地区,并进行防风、遮阳和防水处理。
同时,养猪场的放养密度也很重要,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猪病传播和饲料浪费。
3.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适当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的死亡率。
养殖者应该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保证猪的饮食和环境。
常见的饲养技术包括猪舍的通风、保暖、除臭和消毒,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比、饲料消毒等。
4.加强疾病防治养猪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障猪的身体健康,养殖者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疾病。
其次,应避免采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的方法,防止猪体内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猪的感染和疾病传播。
5.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猪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养殖者应该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
包括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受到霉菌的污染,保证猪肉的安全;采用科学的屠宰方法,保证猪肉的卫生安全;并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猪肉的加工和销售方式。
总之,养猪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产业。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猪技术,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和猪肉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养猪业也是一项广泛发展的行业。
养猪技术的掌握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繁殖效果以及养猪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1.种猪的选择与管理种猪的选择是养猪的关键。
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用于繁殖。
种猪的饲养管理要保证合理的饲料配方、稳定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运动量。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疾病防治,并进行定期的体重测定和营养评估。
2.仔猪的保育新出生的仔猪对温度和饲料要求较高。
饲喂新生仔猪时,应确保饲料的高能量和高蛋白质含量。
同时,保持仔猪舒适的温度环境,防止感染疾病。
饲喂前应先清洁母猪的乳头,避免乳头堵塞影响仔猪正常进食。
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饲料的配制与投喂、饮水的管理、环境的控制和疾病的防治。
饲料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制,并合理控制饲喂量。
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保证猪群的饮水量充足。
猪舍的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发生疾病。
4.猪的疫病防控猪是易感染病原体的动物,养殖户应加强疫病的防控措施。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等。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发现,严格消毒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
5.猪舍管理与环境控制猪舍的合理建设和管理对于养猪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通风换气设施以及安全的排水系统。
猪舍内要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猪舍内无害气体的积聚。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猪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养殖户具备丰富的养猪经验和科学的管理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养猪环境和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文所述的养猪技术要点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并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养猪 养猪知识

养猪养猪知识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猪的详细知识:
1.猪的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的猪种。
常见的猪种包括肉猪、母猪和杂交猪。
2.猪舍建设:猪舍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保温、通风、排污和采光等因素。
猪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栏位、喂食设施和饮水设备。
3.饲料管理:猪的饲料应根据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合理的饲料配方。
常见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和蛋白粉等。
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卫生和质量。
4.猪的生长管理:猪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体重测量和生长监测。
合理控制饲料供给和饲养密度,以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5.疾病防控:养猪过程中需要注意疾病的防控和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消毒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6.猪的繁殖管理:繁殖管理包括配种、妊娠管理和产仔管理等。
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管理母猪的产仔过程。
7.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
养殖环境的卫生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8.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养猪要进行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评估,合理控制饲料和兽药的使用,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回报。
1/ 1。
科学养猪技术大全

科学养猪技术大全推荐文章小尾寒羊科学饲养技术热度:养猪的方法热度:羊科学饲养技术热度:中蜂科学饲养的技术方法有哪些热度:养猪饲养技术热度:科学养猪技术大全,怎样才能科学养猪呢,有什么方法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科学养猪技术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猪户朋友经常会遇到如下养猪误区,1、熟喂易长油传统的养猪方法是饲料煮熟喂,认为猪吃熟食易长油。
其实,熟饲喂猪费时、费工、耗料多,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不高;饲料在煮熟的过程中有20%的营养成分损失掉了,青饲料的损失更大,熟饲长膘慢,生喂能大大降低能耗和人工费用,科学合理的饲养,能将饲养期缩短3-5个月。
2、饲料“越稀越好”稀饲料水分多,降低了猪肠胃的温度,增加了猪热能的消耗,猪排泄快,不利于消化吸收,降低了饲料的转化率。
3、喂猪“越饱越好”猪吃得太饱影响下一顿食欲,浪费饲料。
猪的食欲规律:晚上吃得多,早晨次之,中午最少。
每顿喂九成饱最好。
4、猪“越大越肯长”猪的生长有自身的规律,100kg以上的猪生长变得缓慢。
所以猪应根据品种不同,喂到一定程度及时出栏,一般以90-100kg体重出栏为佳。
肥猪体重过大,饲料消耗多,饲养成本高,效益低。
饲料营养失调及低温对生猪生长的影响如果饲料营养不平衡,生猪就会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或发生疾病。
若不及时调整日粮的组成,补足欠缺的营养成分,降低过高的物质含量,就会严重影响猪的增重,使出栏期延长,养殖效益下降,因此,养猪技术网总结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优质廉价公猪饲料的配制1.公猪能量水平要求比育肥猪低。
公猪维持自身的生长需要、精液生成、配种活动等需要的能量,一般饲料中应达到11.3~12.1MJ/kg。
一般情况下符合营养标准的饲料,种公猪每天饲喂2.3~2.5kg。
2.公猪微量元素需要量比育肥猪高。
公猪日粮中钙和磷的合理含量分别在0.85%~0.90%和0.7%~0.8%,锰、铁的合理含量分别为每千克饲粮中20~30mg、80~90mg。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想要养好猪,首先要了解养猪的基本常识。
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养猪的十大基本常识。
一、饲料的控制猪是杂食动物,所以饲料的控制很关键。
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饲料,严格控制饲料的量,避免产生浪费或肥胖。
二、水源的保障猪不仅需要吃的好,还需要有足够的水。
为了保障猪的饮水安全,定期清理和更换水槽,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三、饲养环境的整洁优良的饲养环境能够提高猪的存活率和健康水平。
要定期清理猪舍、清理粪便,保证饲养环境的整洁卫生。
四、疫病防控猪的免疫力比较低,需要及时注射疫苗、定期治疗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
五、饲料的卫生质量猪饲料的卫生质量对猪的生长及肉质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要选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并每天定期更换猪的饲料。
六、种猪选配种猪是繁殖出更好品质猪的关键,需要选购品质优良的种猪。
购买种猪时需要考虑品系、目标重量、养殖环境等因素。
七、生产管理生产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猪的健康状况、生长状态等,及时调整饲养模式,确保产出的猪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八、动物粪便处理养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需要及时清理和处理。
可以利用堆肥技术进行处理,产生的有机肥可用于农田施肥。
九、营养调节猪的营养需要根据其生长和发育状态进行调节。
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以及生长状况,合理配置猪食,补充营养成分。
十、销售渠道的选择销售渠道的选择对养猪业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影响。
要寻找到质量好、信誉度高的销售渠道,确保养猪业的盈利。
总之,养猪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全面营养调配、严格防疫措施等方面的有机配合,才可以培养出高品质的猪肉,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养猪基本常识

养猪基本常识
养猪是一项常见的农业活动,以下是一些养猪的基本常识:
1. 猪舍选择:选择适合猪的舒适和安全的猪舍。
猪舍应该有足够的空间,通风良好,并保持干净卫生。
合理设置猪栏、饮水设备和饲料器。
2. 猪的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目的选择合适的猪种,例如肉猪、种猪或杂交猪。
常见的猪种包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3. 饲料供应:提供均衡的饲料供应,包括全价配合饲料、谷物、蔬菜和饮水。
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用途进行调配。
4. 温度和通风管理:猪对温度和通风有一定的要求。
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提供适宜的通风系统,确保猪的舒适和健康。
5.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注意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和发生。
定期清理猪舍,控制害虫和病原体。
6. 猪肉收集和处理:定期收集猪肉,保持卫生,并及时处理猪舍内的粪便等废弃物。
猪肉可以用于自家食用或者销售。
7. 养殖环境管理:保持猪舍内外的清洁和整洁,管理猪舍周围的环境,防止污染和异味的产生。
8. 猪的行为和福利:了解猪的基本行为和需求,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设施,如饮水器、饲料器和栏舍,以提高猪的福利。
9. 养猪经济管理:合理制定养猪的经济计划,包括成本控制、市场销售等,以确保养猪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10. 法律和规定:了解当地的养猪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符合相
关的养殖标准和要求。
这些是养猪的基本常识,具体的养猪方式和管理方法可能因地区和养殖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养猪之前,建议您深入研究并咨询当地的专业养殖人士或农业部门,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养猪技术一些基本介绍
一、我国养猪业水平与国际水平比较
据fao(国际粮农组织)2004年信息,中国养猪业与国际水平比较情况如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肉类总产量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5.6%,而猪肉总产量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4.2%,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猪肉占肉类的比例为67%,是一个在肉类中以食猪肉为主的国家。
但是,我国的养猪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差距更大,这从猪的出栏率可以看出:我国猪的出栏率在2004年为100.9%,而发达国家为150.9%,美国为177.9%,从出栏率这个最能反应一个国家养猪业水平的数据来看,我国约占发达国家的67%,占美国的56.7%,这说明我国的养猪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养猪业已经走出了短缺经济时代,目前的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必须进一步提高养猪业的科技水平,换句话说,我国养猪业的科技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我们有志献身于养猪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战斗在养猪生产第一线的同仁们应经常想到的一个问题。
二、规模养猪生产的工艺参数简述
目前,我国养猪生产已经走出落后的传统养猪方式,开创了现代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新局面。
猪场管理者必须了解养猪生产的工艺技术参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生产的科技水平。
规模养猪生产的工
艺参数大致有以下几方面,据品种的不同,生长发育参数略有差异。
1、种公猪:10月龄的初配体重为130-150公斤,每头种公猪负担25-30头母猪。
种公猪年更新率为30%,每3头成年公猪选留一头后备公猪。
2、种母猪:
(1)妊娠期平均114 天
(2)哺乳期 4、5、6周(28、35、42天)
(3)空怀期 14天(7-21天),发情周期21天,母猪断奶后5- 10天发情配种,一情期受胎率为85-90%。
(4)成年母猪年淘汰率为25%,后备母猪应为成年母猪数的25-30%。
(5)父母代母猪每窝活产仔猪10头。
哺乳期存活率为90%,即每窝存活仔猪9头。
育成猪存活率为95% ,育肥猪淘汰率为2% 。
(6)母猪年产仔窝数:
u=365天/年÷(114+p+h+21×b+21×e)
其中: p=哺乳期(以35天为例) h=母猪断奶到第一次发情的平均天数为14天
b=一情期配种空怀率15% e=发情期长短误差10%
根据上述参数计划年产仔窝数:
u=365÷(114+35+14+21×0.15+21×0.1)=2.17窝
u=365÷(114+28+14+21×0.15+21×0.1)=2.26窝
一个生产周期为162-168天,平均为165天,头母年均产仔2.2窝。
(注)以上指标按较高生产水平测算。
3、各种类别猪的每栏饲养头数及占地面积
4、商品猪群生长发育参数
三、规模猪场种猪群数量的确定
规模化猪场选用的杂交方式、种猪群的组合、数量是否符合生产要求,猪群结构是否优良,都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水平和商品猪生产的质量,从而也就影响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可见,任何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都应该重视猪群结构的优化与更新。
任何一个规模猪场都应首先确
定商品猪生产的规模(即头数),按生产规模的大小来配备种猪群的数量,种猪群的数量随生产水平的高低而变化。
例如:一个年产商品猪10000头的规模猪场,如采用三元杂交的方式,按每头母猪年产
15头商品猪(全群平均数,包括空怀率在内)计算,则需杂交一代
母猪约670头,生产670头杂交一代母猪所需的纯种母猪群就要有
90头,按每头公猪负担25-30头母猪的比例选留种公猪,则第一父
本公猪需约3-4头和第二父本公猪约25-30头。
此外,还要考虑杂一代母猪每年有30%的更新率,则纯种后备母猪每年尚需保证30头。
如果采用二元杂交方式,则每年需纯种母本猪670头,父本公猪30-35头。
由此可以推算任何规模生产的猪种结构所含各种群的数量。
在种猪群体结构中,各类种群的数量要随生产水平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每头母猪年生产17头商品猪时,则各类种群头数相应有
所下降:杂交一代母猪只需590头,生产杂交一代母猪所需的纯种母
猪就只需70头,种公猪的数量也可相应减少,种群头数的下降,同
样能达到10000头商品猪的产量,这样,猪群的饲料消耗大为降低,从而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应力争提高母猪年产商品猪头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不断优化猪群结构,千方百计地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争取达到90%左右。
四、猪舍通风换气
1、猪的舍通风不良的危害及有害气体指标
在各类猪舍中,特别是封闭式猪舍,由于猪群的呼吸,粪尿的腐败、发酵分解,垫草和散落的饲料发霉变质等,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猪有危害的气体,主要有氨气、二氧化碳、甲烷及硫化氢等。
(1)氨气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引起粘膜充血,眼结膜炎和呼吸道疾病,如度再大,就引起眼睛失明,肺水肿,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的麻痹,易造成猪的死亡。
(2)猪舍内的二氧化碳,经长期积累,浓度过高时,会造成舍内缺氧,使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增重减慢。
(3)猪舍中最有害的气体是硫化氢,该气体具有臭豆腐味,是较强的神经中毒剂,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猪眼结膜和呼吸道的炎症,严重时,可导致猪窒息或神经麻痹而亡。
这些气体的正常含量为:氨气不得超过每立方米15毫克,二氧化碳不超过0.15~0.2%,硫化氢不超过每立方米10毫克。
在低温条件下,北方的大部分猪舍全部进行封闭,这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排不出去,会严重影响猪群的健,使生产成绩下降。
因此,在猪舍
密闭的情况下,必须设置通风口,鼓风机等换气设备,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加快排除有害气体。
在半封闭式猪场,冬天晴天上午出太阳后,要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但与此同时要注意保持猪舍温度,防止猪群着凉,尤其是要保持产房和仔猪舍所需的温度,但保温要在通风的基础上进行。
2、建议环境参数
(1)温度(2)湿度:猪舍内相对湿度要求为50-70%。
(3)空气流速:猪舍内空气流速要求春、秋、冬季为0.2-0.4米/秒,夏季
0.4-1.0米/秒。
五、养猪常用术语
日增重:指猪每天增长的重量(克或千克)。
饲料报酬:指养殖动物的生长过程中,饲喂每千克饲料后,动物增重千克数。
实际计算时以动物
平均每天增重(日增重,千克):平均每天采食饲料量(千克)。
如饲养10头仔猪饲养10天,共饲喂饲料63千克,增重44千克,平均日增重0.44千克,平均每天采食量0.63千克, 这样饲料报酬为: 0.44:0.63=0.698
料肉比:指动物生长过程中,动物每增重1千克需要饲料的千克数,即平均每天饲料采食量(千克):日增重(千克)。
品种:动物(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长期进行自然或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在外表性状、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及其它性能等与其它
同类动物有明显区别,并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如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
品系:品种中,具有特殊性状、性能或区域的群体,如英系大约克(又称英系大白)、加系大约克等。
杂交:指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雌雄动物(猪)之间进行交配称杂交。
由此产生的后代称杂交种(猪)。
仅有两个品种的动物进行的杂交叫二元杂交,其后代称
二元杂交种(猪):有三个品种的动物进行的杂交叫三元杂交,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