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

合集下载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一课《可爱的毛毛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图形、颜色等元素进行创意绘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图形、颜色进行绘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的特征,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2. 教学重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绘画技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范画、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毛毛虫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示范绘画步骤,强调绘画技巧。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进行毛毛虫绘画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共同创作一幅以毛毛虫为主题的画作。

6. 成果分享(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毛毛虫》2. 内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绘画步骤及技巧小组合作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以毛毛虫为主题的画作,运用所学的线条、图形、颜色进行创作。

2. 答案:见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创作过程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其他昆虫,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为下一节课《有趣的昆虫》做好准备。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关爱自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的特征,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可爱的毛毛虫》3篇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可爱的毛毛虫》3篇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可爱的毛毛虫》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可爱的毛毛虫》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可爱的毛毛虫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2. 学习使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和形状来绘画和创作。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喜爱。

教学准备:1. 幼儿绘画纸2. 颜料、画笔3. 彩色纸、剪刀、胶水4. 图片或实物参考毛毛虫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毛毛虫,并询问他们对毛毛虫的认识和感受。

2. 让幼儿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毛毛虫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1:观察与表达1. 给予幼儿不同颜色的绘画纸和颜料、画笔。

2. 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形状、颜色和线条,以及毛毛虫在自然界中的生活。

3. 让幼儿用颜料和画笔自由创作绘画,表达自己对毛毛虫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2:制作可爱的毛毛虫1. 给予幼儿彩色纸、剪刀和胶水。

2. 让幼儿根据自己绘画中的想法,在彩色纸上剪切出毛毛虫的身体和头部。

3. 引导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剪切成小圆片,代表毛毛虫的身体上的环节。

4. 让幼儿用胶水将彩纸圆片粘贴在毛毛虫的身体上,使其看起来像真实的毛毛虫。

总结:1.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手工制作的毛毛虫。

2. 鼓励幼儿对他人的作品给予欣赏和赞美。

3. 简要总结活动内容,并提问幼儿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延伸活动:1. 可以通过朗读相关的绘本故事来进一步了解毛毛虫。

2. 可以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寻找真实的毛毛虫,加深幼儿对毛毛虫的理解和认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观察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评估他们对毛毛虫形象的表达能力。

3. 通过幼儿的回答和表情评估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满意度。

注意事项:1. 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使用的工具如剪刀不会造成伤害。

2. 引导幼儿尊重他人的作品,积极评价和鼓励他人的努力。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可爱的毛毛虫》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可爱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可爱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可爱的毛毛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画出毛毛虫。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毛毛虫的基本画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如何让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毛毛虫的可爱特征。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毛毛虫图片、绘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纹路等。

2. 讲解:简要介绍毛毛虫的生活习性,如吃树叶、蠕动等,激发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3. 示范:教师示范画毛毛虫的步骤,讲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毛毛虫的可爱特征。

4. 绘画环节:幼儿根据示范,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毛毛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积极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绘画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关注。

2. 环境创设:利用毛毛虫作品装饰教室,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关注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态度、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作品展示、幼儿互评等。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可爱的毛毛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毛毛虫的可爱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毛毛虫的基本外形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毛毛虫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及其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毛毛虫的可爱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毛虫图片、画纸、彩笔、画板、投影仪。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毛毛虫的形象。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强调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和谐。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按照示范,自主绘画毛毛虫。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是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二是绘画技巧。

1. 毛毛虫的外形特征:(1)身体长条形(2)有很多小脚(3)颜色鲜艳2. 绘画技巧:(1)线条流畅(2)形状饱满(3)颜色搭配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可爱毛毛虫。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了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颜色搭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其他有趣的自然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表现生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课程,教材为《可爱的毛毛虫》。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毛毛虫的特点,学习绘制毛毛虫的方法,以及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习绘制毛毛虫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通过制作毛毛虫手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毛毛虫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难点:如何将毛毛虫的神态和动态表现出来,以及手工制作的创意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毛虫图片、绘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绘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可爱的毛毛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眼睛、嘴巴等。

2. 讲解毛毛虫的绘制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如何绘制毛毛虫的身体、眼睛、嘴巴等部位。

3. 学生动手绘画:学生在绘画纸上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绘制自己心中的毛毛虫。

4. 手工制作:学生利用手工材料,制作一个立体的毛毛虫。

5. 作品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手工制作,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毛毛虫的绘制步骤和手工制作方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优秀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虫子,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一幅虫子画作。

2. 作业答案:学生完成的画作,要求表现出了所选虫子的外形特征,画面生动有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毛毛虫的绘制和手工制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毛毛虫的绘制方法,并在手工制作环节发挥了创意。

但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对虫子的生活习性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授。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带领学生观察户外虫子,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虫子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可爱的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可爱的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可爱的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毛毛虫身体的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毛毛虫的图片、视频,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胶水、蜡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手工制作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毛毛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让幼儿说一说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毛毛虫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出自己的毛毛虫。

3. 创作:幼儿根据讲解的方法,动手制作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 展示:让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毛毛虫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毛毛虫的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制作毛毛虫的过程,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程度,以及创作的快乐体验。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布置毛毛虫主题的活动区,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继续创作和观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创作。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其他昆虫,如蝴蝶、蜜蜂等,加深幼儿对昆虫特征的了解。

2. 引导幼儿进行毛毛虫的绘画创作,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精品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精品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精品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3册第6单元“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可爱的毛毛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掌握用彩泥捏制毛毛虫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彩泥捏制毛毛虫。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及其捏制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彩泥捏制出富有创意的毛毛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PPT、彩泥、工具刀、牙签等。

学具:彩泥、工具刀、牙签、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可爱的毛毛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毛毛虫的外形特点。

2. 讲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5分钟)3. 传授捏制毛毛虫的技巧(10分钟)(1)示范捏制毛毛虫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

(2)引导学生注意毛毛虫的身体比例、环节大小、触角形状等。

4. 学生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动手用彩泥捏制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毛毛虫作品后,进行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毛毛虫2. 板书内容:毛毛虫外形特点:身体长、环节多、有触角捏制方法:彩泥、工具刀、牙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捏制一个可爱的毛毛虫。

身体长、环节多、有触角;彩泥颜色搭配和谐,富有创意;作品整洁、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和捏制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在捏制毛毛虫过程中,对触角的形状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部分学生对毛毛虫的身体比例掌握不准确,需要在下次课堂上重点讲解。

拓展延伸:1. 课后收集其他有趣的动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并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物,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素材。

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毛毛虫》

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毛毛虫》

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毛毛虫》活动名称:美术——可爱的毛毛虫(小班)活动目标: 1.学习用瓶盖和瓶盖连接的方法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愿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打扮毛毛虫,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瓶盖与瓶盖的连接。

活动准备:毛毛虫玩具、范画、油画棒、绘画纸、轻音乐、各种瓶盖,面巾纸、报纸、棉签、颜料、吸管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你们想不想和毛毛虫一起跳舞呢?(想)那我们排成一排来跳舞吧。

2. 师:请你向左爬一爬,请你向右爬一爬,请你再向上下爬。

(适当增加点音乐,调节气氛,并引导幼儿回答以下几个问题)3. 师:毛毛虫说宝宝们跳的可真好!邀请我们做它的好朋友,你们愿意么?(愿意)4. 观察毛毛虫,引导幼儿认识毛毛虫的主要特征。

师:毛毛虫的身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呢?(圆形)它长的像什么呢?头上有什么?二、出示图片,了解毛毛虫的做法1. 师:毛毛虫家里有好多的圆形瓶盖,谁能用这些圆形瓶盖组合成一只漂亮的毛毛虫呢?出示做好的毛毛虫图片一张,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圆形与圆形相连的做法。

2.师:多可爱的毛毛虫啊,圆圆的、长长的多好玩,可是它一个人多没劲啊,现在我们来帮它找些朋友吧!3.师:这边有只毛毛虫,它的头部在左边,谁愿意来添画后面的身体呀?要记住身体不能分开,每一个瓶盖都要紧紧的挨着下一个瓶盖,这样毛毛虫才能爬的快一些。

(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师:毛毛虫的肚子好饿呀,谁愿意喂它吃东西呢?(以喂毛毛虫吃东西的形式,用面巾纸揉成团粘贴在瓶盖里)。

5.师:春天到了,毛毛虫都换上了新衣裳,我们也来帮毛毛虫穿上新衣裳吧!(用棉签沾上水粉颜料涂染纸团)6.和幼儿一起观察毛毛虫,用记号笔添画毛毛虫的触角和腿。

7.用棉签丰富毛毛虫的背景。

三、幼儿作画,感受创作的乐趣1.师:你们也来做只毛毛虫吧?请幼儿自由选择画不同动态的毛毛虫。

2.以“毛毛虫肚子饿”的话题来引导幼儿进行装饰毛毛虫的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会用多个圆形画出毛毛虫的头和身体,知道用半圆画出毛毛虫动态。

2.会给毛毛虫涂上漂亮的颜色。

活动准备:
活动式毛毛虫1个,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观察毛毛虫的特征。

师:看看!老师带了什么呀?它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呢?(出示圆形图片)。

师: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开始变魔术啦!(变成一条毛毛虫)。

师:毛毛虫长什么样的呀?请你仔细看一下哦!
小结:毛毛虫有圆圆的头,头上有2个可爱的触角,2只圆溜溜的眼睛,笑眯眯的嘴巴,由许多圆形组成了长长的身体。

师:谁会把这只毛毛虫画出来呢?(请幼儿上前绘画,教师给予适当指导与评价。


2.观察毛毛虫的动态。

师:毛毛虫肚子饿了,它要去找东西吃了,毛毛虫要往前走啦!
(教师操作毛毛虫,让毛毛虫弓起身体,变成各种不同的造型)。

师:看毛毛虫变成什么样啦?
小结:毛毛虫身体变弯、变短了,只看到半个圆了。

师:我们一起把走路的毛毛虫画出来好吗?(请幼儿尝试画一下)
师:毛毛虫肚子吃饱了,想要跳个舞,看看毛毛虫是怎么跳舞的呀?
(教师操作毛毛虫,让毛毛虫的身体变成各种造型,并让幼儿说一说它跳舞的形状,并画一画)。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画出各种各样的毛毛虫?每个宝宝可以画2只或者3只毛毛虫,画好了给毛毛虫涂上漂亮的颜色,还可以在毛毛虫旁边画上好多小草,小花,让毛毛虫呆得更舒服一点!
幼儿绘画,教师个别指导。

4.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