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练习题(2)

临床免疫学练习题(2)
临床免疫学练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

A易发肿瘤; B.易发超敏反应; C.病毒持续感染; D.易发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2、胸腺的作用是()

A. T细胞发生场所;

B.B细胞定居场所;

C.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

D. 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E. T细胞定居场所

3、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A. 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

E.扁桃体;

4、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

A.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

B.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

C.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

D.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

E.以上均错误

5、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脏;

E.法氏囊

6、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7、免疫对于机体()

A. 有利;

B.有害;

C.有利也有害;

D.无利、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

8.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A.TCR

B.BCR

C.Ab

D.补体

E.NK

9.适应性免疫应答

A. 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小时;

B.可遗传;

C.具有特异性;

D.先天获得;

E.吞噬是主要效应细胞

10.机体防卫反应过高可导致()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C。肿瘤;D.病毒持续性感染;E.免疫缺陷

二、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者容易发生()

A.免疫缺陷;

B.肿瘤;

C.自身免疫病;

D.病毒持续性感染;

E.超敏反应

2、免疫的正常功能是()

A. 免疫防御; B,免疫损伤;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 E.免疫病理

3、外周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是()

A.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B.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C.淋巴细胞再循环;

D.免疫细胞形成场所

E.淋巴细胞定居场所

4、中枢免疫器官()

A. 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

B.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C.在人类是胸腺和骨髓;

D.是免疫应答产生场所

E.与免疫细胞发生有关

5、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是指()

A. 单核-巨噬细胞;

B.αβ+ T细胞;

C.B1-B细胞;

D.B2-B细胞;

E.γδ+T细胞

6、成熟T细胞定居的场所有()

A.淋巴结浅皮质区;

B.淋巴结副皮质区;

C.脾索区;

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的弥散淋巴组织;

E.脾白髓小动脉周围淋巴鞘

7、B细胞可称为()

A. 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

B.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C.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D.抗原提呈细胞;

E.免疫细胞

8、抗原特异性免疫分子不包括()

A. Ab;

B.补体;

C.MHC;

D.TCR;

E.BCR

9、细胞膜型免疫分子包括()

A.补体;

B.SmIg;

C.CD分子;

D.细胞因子;

E.MHC

10、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包括()

A.NK细胞;

B.Tc细胞;

C.B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11.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因素不包括()

A.补体;

B.B1-B细胞;

C. αβ+ T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B2-B细胞

12.属于吞噬细胞的是()

A.单核细胞;

B.B细胞;

C. 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13.具有APC性能的细胞不包括()

A. αβ+ T细胞;

B.B细胞;

C. γδ+ T细胞;

D.DC细胞;

E. 单核-巨噬细胞

14.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发生在()

A. 淋巴结的生发中心;

B.淋巴结副皮质区;

C. 脾脏的淋巴滤泡;

D.胸腺皮质区;

E. 黏膜局部淋巴组织

15.因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有()

A.迟发型超敏反应;

B.病毒持续感染;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自身免疫病;

E.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

单选题:1.D 2.C 3.A 4.B 5.B 6.C 7.E 8.D 9.C 10.B

多选题:1.BD 2.ACD 3.BCE 4.ACE 5.BD 6.BE 7.ACE 8.BC 9.BCE 10.ADE 11.CE 12.ACD 13.AC 14.ABCE 15.ABCDE

单项选择题

1.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变应原B.完全抗原C.半抗原D.佐剂E.载体

2.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载体

B.佐剂

C.抗原决定基

D.TI-Ag

E.TD-Ag

3.决定某种物质免疫原性因素不包括()

A.特异性

B.异物性

C.大分子性

D.化学成分

E.结构复杂性

4.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A.半抗原B.完全抗原C.TD-Ag D.TI-Ag E.共同抗原

5.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是()

A.免疫原性

B.免疫反应原性

C.变应原性

D.耐受原性

E.以上均可

6.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半抗原

E.脂类

7.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的分子量应是()

A.≥10KD

B.〈10KD

C.〈4KD

D.100KD

E.10KD

8.蛋白质分子中对免疫原性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

B.谷氨酸

C.半脱氨酸

D.酪氨酸

E.丝氨酸

9.天然的佐剂是()

A.多聚核苷酸;

B.福氏不完全佐剂;

C.福氏完全佐剂;

D.百日咳杆菌;

E.外毒素

10.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

11.对人体具有抗原和抗体二重性的物质是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干扰素

C.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D.细菌外毒素

E.马抗破伤风血清

12.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A.免疫耐受

B.超敏反应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免疫缺陷

E.免疫排斥

13.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的分子量

B.抗原决定基的性质

C.抗原的异物性

D.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E.抗原决定基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

14.有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因为

A. B细胞需要胸腺的辅助才能产生抗体

B.TD-Ag刺激机体在胸腺内产生抗体

C.TD-Ag在胸腺中被加工、处理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TD-Ag需要巨噬细胞、T和B细胞相互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E.TD-Ag只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15.下列生物制品中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

B.动物来源的抗毒素

C.类毒素;

D.苯胺

E.BSA

16.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与以下所有因素有关除了

A.共价化学键

B.离子键

C.非共价键;

D.蔬水键

E.范德华力

17.对人类而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BSA

C.破伤风抗毒素

D.ABO血型抗原

E.大肠杆菌O14

18.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

A.苯胺;

B.对氨基苯砷酸;

C.间位对氨基苯磺酸;

D.邻位对氨基苯甲酸;

E.间位氨基苯甲酸

19.B细胞识别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是

A. 特异性识别隐蔽抗原决定基;

B.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基

C.特异性识别载体决定基;

D.特异性识别载体与隐蔽的抗原决定基

E.特异性识别所有的抗原决定基

20.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

B.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

C.由细胞因子引起

D.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

E.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

、X型题

1.决定某物质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是()

A.含有大量不同抗原决定基,分子量>10KD者

B.蛋白质组分中含有较多酪氨酸.

C.分子量<4KD

D.含有较多的芳香族氨基酸

E.与宿主亲源关系远近无关

2.可作为人工结合抗原试验的载体分子包括()

A.牛血清白蛋白

B.鸡卵白蛋白

C.二硝基苯

D.DNA-蛋白质

E.天然糖蛋白

3.抗原的抗原性是由抗原决定基的()所决定

A.决定基的性质B.决定基的数目C.决定基的大小D.决定基亲源关系

E.决定基的空间构象

4.不能被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基有()

A.载体决定基、隐蔽性决定基

B.半抗原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

C.半抗原决定基、顺序性决定基

D.隐蔽性决定基、T细胞决定基

E.构像决定基、不连续决定基

5.可被免疫系统视为"非己"抗原的包括()

A.RBC、淋巴细胞;

B.脑组织、卵子;

C.眼晶体、甲状腺;

D.前列腺、心肌组织

E.精子、卵子

6.对人免疫系统而言属于非已抗原的是()

A.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异种动物血清;B.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组织细胞; C.ABO和Rh血型抗原

D.大肠杆菌

E.结合化学药物的组织细胞

7.下列抗原中属非TD抗原的是()

A.类毒素、外毒素

B.脂多糖、荚膜多糖

C.聚合鞭毛、内毒素

D.卵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

E.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DNA-聚蔗糖

8.福氏完全佐剂主要成分有()

A.羊毛脂

B.卡介苗

C.百日咳菌

D.石蜡油

E.抗原

9.载体效应试验中可产生高效价抗DNP抗体的是()

A.初次:BSA-DNP,再次BSA-DNP

B.初次:OA-DNP,再次BSA-DNP

C.初次:OA-DNP,再次OA-DNP

D.初次:BSA-DNP,再次DA-DNP

E.初次:BSA-DNP+OA,再次OA-DNP

10.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A.不是种属特异性抗原;

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与此抗原相关

C.是一种共同抗原;

D.与人血型抗体的产生有关;

E.可引起交叉反应

11.类毒素()

A. 由细菌外毒素经处理而得到

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

C.与外毒素有相同的免疫原性

D.与外毒素有相同的毒性;

E.对人无毒性

12.胰腺高血糖激素()

A. 具有免疫原性;

B.羧基端可被杀伤T细胞识别

C.氨基端可被B细胞识别;

D.具有抗原性

E.羧基端为B细胞决定基

13.ABO血型抗原在人体可引起以下哪几种抗体产生()

A.抗B抗原的抗体;

B.抗O抗原的抗体;

C.抗A抗原的抗体;

D.抗AB抗原的抗体;

E.以上均对14.对于牛血清白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一个抗原决定基

B.具有可被T和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基

C.是载体,无抗原决定基

D.有多个互不相同的抗原决定基

E.单独注射不能诱导抗体产生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分子抗原常为多价抗原

B.抗原不一定都是免疫原

C.抗原不一定是异体物质

D.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

E."异物"即指异种物质

16.佐剂()

A可非特异性地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B.可促进TH细胞的活化,增强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C.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D.可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的化学基因

E.可增加抗体产生量

17.下列哪种物质能成为免疫原()

A.与蛋白质结合的DNP

B.与红细胞结合的青霉素代谢产物

C.类毒素

D.细菌蛋白

E.氧化铝

18.有关抗原决定基描述错误的是()

A.能与所有T细胞TCR结合

B.与抗原特异性有关

C.可T或B被细胞识别

D.一个抗原分子上仅有一个决定基

E.并非所有的决定基都能激发免疫应答

19.TI-Ag()

A.结构复杂决定基种类多

B.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

C.引起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D.需TH细胞辅助

E.不能诱导免疫记忆

20.可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免疫原;

B.半抗原;

C.半抗原+载体;

D.异种物质

E.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曾接触过的物质

第13章抗原测试题答案

单选题:1.C 2.C 3.A 4.E 5.E 6.B 7.A 8.D 9.D 10.C 11.E 12.D 13.E 14.D

15.D 16.A 17.E 18.E 19.B 20.D

多选题:1.ABD 2.ABDE 3.ABE 4.BCE 5.BCE 6.ABCDE 7.BCE 8.ABD 9.ACE 10.ABCDE 11.ACE 12.ABCD 13.AC 14.ACE 15.ABCD 16.ABCE 17.ABCD 18.AD 19.BE 20.ACDE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单选题

1.抗体分子中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CH1

B.CL

C.CH2

D.CH3区

E.VH与VL区

2、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3、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Ig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4、在局部粘膜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Ig是()

A.IgG1

B.IgG4

C.IgA

D.sIgA

E.IgE

5、可将IgG分解成F(ab')2和pFC '的酶是()

A.木瓜蛋白酶

B.胰酶

C.胃蛋白酶

D.激肽原酶

E.脂氧化酶

6、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E.粘膜上皮细胞

7、下列血清型与可变区有关的是()

A.Ig类

B.Ig亚类

C.Ig型

D.Ig亚型

E.Ig独特型

8、将人IgG给家兔免疫后可得到()

A.抗γ链抗体

B.抗κ链抗体

C.抗λ链抗体

D.抗Fc段抗体

E.以上均可

9、不具有Fcγ受体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 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浆细胞

E.NK细胞

10、下列成分有可能与大分子抗原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是()

A.IgG的H链

B. IgG的L链

C.Fc段

D.F(ab')2段

E.Fab段

11、下列哪个部位的浆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产生IgE()

A.脾脏

B.扁桃体

C.支气管

D.鼻咽

E.胃肠道粘膜

12、IgE()

A.为单体分子

B.有高度细胞亲和性

C.有CH4区

D.可介导过敏反应

E.以上均可

13、合成IgA J链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 巨噬细胞

C. 粘膜固有层浆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14、人类IgD的主要分布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DC细胞

E.肥大细胞

15、抗体()

A.都是Ig

B.由浆细胞产生

C.均为糖蛋白

D.多是γ种球蛋白

E.以上均对

16.单克隆抗体的发明者是()

Behring; B.北里; C.Kohler; D.Porter; E.Burnet

17、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A. IgG 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 抗体具有免疫原性

C. 抗体均可与FcγR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

D. 除IgG外,其它类型Ig也能穿过胎盘

E. 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

18、本身具有调理作用的Ig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E

E. IgD

19、人类IgG 的合成开始于

A. 胚胎期15周;

B.胚胎期30周;

C.新生儿;

D.出生后3个月;

E.出生后6个月

2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E

E. IgD

多项选择题

1、抗体中可与抗原决定基结合的是()

A.CH2

B. CDR

C. HVR

D. CH3

E. VL+VH

2.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

A.1个F(ab')2

B.1个Fc

C.2个Fab

D. 1个Fab

E. Fc'

3.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

A.1个F(ab') 2

B.1个Fc

C.2个Fab

D. 1个Fab

E. pFc'

4、抗体()

A. 由B细胞分泌产生;

B.具有同种异型标记;

C.具有独特型抗原决定基;

D.由浆细胞分泌合成;

E.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分子。

5、根据Ig分子CL区的抗原特异性可将其进行区分的是()

A.类

B. 亚类

C.型

D.亚型

E.独特型

6、重链具有5个功能区的Ig分子是()

A.IgG

B. IgA

C.IgM

D.IgD

E.IgE

7、可结合吞噬细胞的Ig类别有()

A.IgG1

B. IgG3

C.IgA

D.IgD

E.IgE

8、Ig分子的同种型抗原决定基存在于()

A.V区

B. CL区

C.J链区

D.Fc区

E. CH区

9、人类IgV区与抗原决定基结合区是()

A.CDR1区

B.CDR2区

C.CDR3区

D.C区

E.骨架区

10、可通过胎盘的IgG亚类有()

A. IgG1

B. IgG2

C.IgG3

D.IgG4

E.IgG5

11、抗体所具备的功能有()

A. 特异性结合抗原

B.中和毒素

C.直接细胞毒

D. 调理吞噬作用

E.ADCC

12、有关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结合抗原

B.免疫球蛋白是抗体,具有激活补体之功能

C.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D.抗体具有免疫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抗体

E.抗体具有种属之差异性

13、自然被动免疫中,可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类别是()

A.IgG1

B. sIgA

C.IgA

D.IgM

E.IgG2

14、可与IgG Fc段结合的有()

A.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B. NK细胞、巨噬细胞

C.SPA、酶

D.荧光素、同位素

E.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15、IgM()

A.由1个J 链和二硫键连接成五聚体

B. 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最晚

C.分子量最大,970KD,称巨球蛋白

D.为天然血型抗体

E.脐带血如出现针对某微生物IgM表示可能有宫内感染

16、Ig分子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A.Fc段具有种属抗原性差异

B. Fab段抗原结合价为2价,可形成沉淀反应

C.Fab段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能形成凝集反应;

D. Fc可与FcR结合

E.F(ab')2抗原结合价为2价,但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

17、可活化补体经典途径的Ig有()

A.IgM

B. IgG1

C.IgG2

D. IgG3

E.IgE

18、具有ADCC效应的细胞有()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9、Ig不同类别中出现的出现最早的2种是()

A.IgM

B. IgG

C.IgA

D. IgD

E.IgE

20、不以聚合体形式存在的Ig类别是()

A.IgM

B. IgG

C.血清型IgA

D. IgD

E.IgE

21、IgG分子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

A.参与自然被动免疫

B.结合SPA

C.抗病毒、抗菌免疫

D.ADCC

E.参与对自身组织或细胞的损伤

22、IgV区()

A.含有结合抗原位点

B.具有抗原决定基

C.含有独特型抗原决定基

D.含有非可变的骨架区

E.具有免疫原性

23、用人IgM免疫家兔可获得()

A. 抗μ链抗体;

B.抗κ链抗体;

C.抗J链抗体;

D. 抗分泌片抗体;

E.抗独特型抗体

24、可与在免疫家兔中制备的抗人IgA抗体反应的是()

A.兔IgM

B. 人κ轻链

C. 兔IgG

D. 人λ轻链

E. 人IgA HVR区

25、抗体是()

A. Ig

B.BCR

C.抗毒素

D.TCR

E.免疫球蛋白

26、可激活固定补体的Ig及其成分包括()

A.IgE

B.IgG1

C.F(ab')2

D.Fab

E.IgM

27、IgE

A. H链具有5个功能区

B.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是亲细胞性抗体

D.扁桃体是其产生部位

E.易过敏者个体血清中含量高于正常人

28、单克隆抗体的发明者是()

A.Behring;

B.北里;

C.Kohler;

D.Porter;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301180.html,stein

29、McAb()

A. 可应用于导向药物;

B.区分不同的细胞膜分子;

C.检测T细胞亚群

D.检测外周血的B细胞数目;

E.白血病分型

30、McAb的特点包括()

A. 由抗原刺激产生

B.具有高度特异性

C.具有高度均一性

D.可大量生产

E.单克隆性单选题:1.E 2.A 3.E 4.D 5.C 6.E 7.E 8.E 9.D 10.D 11.A 12.E 13.C 14.B

15.E 16.C 17.B 18.B 19.D 20.B

多项选择题:1、BCE 2.BC 3.AE 4、BCDE 5、CD 6、CE 7、ABCE 8、BE 9、ABC 10、ABCD 11、ABDE 12、ADE 13、ABE 14、ABCD 15、ACDE 16、ACD 17、ABCD 18、ABCD

19、AB 20、BCDE 21、ABCDE 22、ABCDE 23、ABCE 24、BDE 25、ACE 26.BE

27、ABCDE 28.CE 29、ABCDE 30、ABCDE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单选题:

1、补体替代激活途径激活顺序是()

A、C123456789;

B、C1423456789;

C、C124356789;

D、C12456789;

E、C356789

2、补体活性片段中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是()

A、C2A;

B、C3a;

C、C4a;

D、C5a;

E、C3b

3、补体活性片段中的趋化因子是()

A、C2a;

B、C5a;

C、C3a ;

D、C4b;

E、C3b

4、MBL激活途径的激活物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

B、脂多糖;

C、聚合IgA;

D、甘露糖;

E、酵母多糖

5、可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过敏性介质的成分是()

A、C1q ,C1s;

B、C3b, C4b;

C、C3a, C2b;

D、C2a, C5a;

E、C3a, C5a

6、可激活经典途径的复合物分子是()

A、IgG4与抗原的复合物;

B、一个IgG与抗原的复合物;

C、一个IgD与抗原的复合物;

D、IgM与抗原的复合物;

E、一个sIgA与抗原的复合物

7、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A、C1~C9

B、C3~C9

C、C5~C9

D、C3,C5~9;

E、C3~C5

8、C4b的拮抗因子是()

A、S蛋白

B、C4bp

C、B因子

D、H因子

E、I因子

9、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是()

A、D因子、P因子

B、C3 C5

C、C4,C2

D、C5,C6

E、B因子,C8

10、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

A、C1s C1r

B、C4和C2

C、B因子和D因子

D、C3 C5~C9

E、D因子和P因子

11、MBL激活途径发生在()

A、感染刚刚形成;

B、抗体产生之后;

C、脂多糖的激活

D、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应

E、感染恢复期

12、血清中的C1作用对象是()

A、C2a C3a

B、C3a C5a

C、C3b C4b

D、C2 C4

E、C5a C3b

13、以免疫粘附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A、C3a

B、C2a

C、C3b

D、C5b

E、C1q

14、MBL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是()

A、C1s

B、C4b2b

C、C3bBa

D、C3bBbP

E、D因子

15、可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膜调节因子是()

A、S蛋白

B、H因子

C、DAF

D、MCP

E、HRF

16、下列补体固有成分含量最高的是()

A、C3

B、C8

C、C1g

D、C5

E、D因子

17、无需补体组分参与的效应是()

A、免疫粘附

B、溶解细菌

C、抗B抗体与B型红细胞的溶解

D、ADCC

E、调理作用

18、可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组分是()

A、C3b

B、C56789

C、C567

D、C9

E、5678

19、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A、C2a

B、C3a

C、C4b

D、C5a

E、C3b

20、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

A、促C3转化酶形成

B、趋化作用

C、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

D、调理作用

E、促CT酯酶形成

多项选择题

1、关于补体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溶解细菌

B、37℃,30分钟可被灭活

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D、都是β球蛋白

E、与抗原刺激相关

2、属于补体系统固有成分的是()

A、C1~C9

B、B因子,D因子;

C、H因子、I因子

D、DAF MDP HRF

E、丝氨酸蛋白酶

3、补体旁路激活途径区别于其它途径的特点是()

A、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

B、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一样;

C、具有放大机制;

D、形成MAC;

E、有B、D、P因子参与。

4、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活化阶段有关的组分是()

A、C4 C2

B、C3 C4

C、C1

D、C5 C9

E、B因子P因子

5、关于C3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A、可被C3转化酶裂解成C3a和C3b;

B、C3b可与免疫复合物结合

C、具有与CRI结合位点

D、可结合于微生物、靶细胞上,但不能结合在正常细胞膜上

E、C3b可被I因子灭活

6、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有()

A、抗A血型抗体与A型红细胞结合的复合物;

B、病毒感染细胞

C、细菌脂多糖

D、IgA

E、酵母多糖

7、在补体旁路激活中()

A、补体C5,C6,C8不参与;

B、可产生C3a ,C5a ;

C、需要Ca+ ;

D、需要免疫复合物

E、具正反馈效应

8、C3是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组分原因是()

A、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B、C3参与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激活

C、为旁路激活途径的第一个成分

D、它是激活效应扩大的主要因子

E、是3条补体活化途径的汇合点

9、补体活化的调节中能与C3b或C4b结合的成分是()

A、C4bp

B、H因子,I因子

C、MCP

D、DAF

E、HRF

10、补体C3b的生物学作用包括()

A、调理作用

B、细胞毒作用

C、溶解奈瑟菌

D、溶解细胞

E、炎症介质作用

11、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A.C2a

B.C3a

C.C4a

D.C5a

E.C4b

12、补体旁路活化途径()

A、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具有放大效应;

B、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具有放大效应

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具有杀伤作用;

D、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

E、可杀伤奈瑟菌

13、补体旁路激活途径激活效的扩大是因为()

A、血清中有足够的C3、B因子和Mg2+;

B、激活物的持续存在

C、血清H和I因子的下降

D、正常情况下血清中保持有低水平的C3b;

E、C1INH缺乏

14、可激活人补体旁路途径的物质有()

A、凝聚IgG4

B、凝聚的IgA

C、IgD

D、IgM

E、酵母多糖

15、补体的3条激活途径

A、是各组分的有序的连锁反应;

B、不同的片段或片段的复合物可在细胞表面固定

C、C42、C423、C5b、C567可在被激活的原始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也可移动至其它部位

D、C3是共同参与成分;

E、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

16、旁路激活途径中具有C3或C5转化酶活性的分别是

A、C4bBbP

B、C4b2b3b

C、C3bBbP

D、C3bnBbP

E、C4b2b

17、C3b粘附的细胞主要包括()

A、红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血小板

E、肥大细胞

18、能与补体C1q亚基结合的Ig有()

A、IgG1,IgG2 B.IgG3,IgG4 C.IgM,IgG3 D.IgA,IgE; E.IgG3,IgG2,IgG1

19、下在述哪些情况时需要补体()

A、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

B、特异性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

C、ADCC

D、促进吞噬作用

E、免疫粘附

20、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可以导致()

A、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B、过敏毒素释放

C、中性粒细胞的杀伤

D、调理作用

E、趋化因子释放

A型:1、E 2.B 3.B 4.D 5.E 6.D 7.C 8.B 9.C 10.D 11.D 12.D 13.C 14.B 15.E 16.A 17.D 18.C 19.A 20.B 多项选择:1.BDE 2.ABE 3.ACE 4.ABCD 5.ABCDE 6.CE 7.BE 8.ABCDE 9.ABCD 10.AE 11.BCD 12.BDE 13、ABD 14.ABE 15.ABCDE 16.CD 17.AD 18.ACE 19.BDE 20.ABCDE

1. 免疫耐受:

2. 抗原提呈:

3. 细胞因子:

4. 抗原:

二、填空题

1. 抗原具备两种基本特性,即和。

2.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和。

3. 免疫球蛋白分五类,分别是、、、

、。

4. HLA复合体的特征:_______、________。

5. 细胞因子通常以______形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以_____形式作用于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本身。

6. 补体系统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7.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单核-巨噬细胞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2.请描述TD-Ag 的特点。

3.请描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4.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四、论述题

试用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机理论述机体是如何清除外源性抗原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得,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得抗原就是( )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白细胞抗原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人类HLA-I类抗原β链编码基因得染色体定位就是( ) A、第15号染色体短臂 B、第6号染色体长臂 C、第9号染色体长臂 D、第2号染色体短臂 E、第6号染色体短臂 3、TNF得编码基因位于( ) A、HLA-I区; B、HLA-B区 C、HLA-II区 D、HLA-III区 E、HLA-DR区 4、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 A、异种抗原 B、改变得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隐蔽抗原 E、异嗜性抗原 5、HLA-I 类抗原得主要功能就是( )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B、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D、向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E、向γδ+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6、APC细胞与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II类分子限制得就是( ) A、病毒感染细胞与TH细胞; B、病毒感染细胞与Tc细胞; C、单核-巨嗜细胞与TH细胞; D、肿瘤细胞与TH细胞; E、肿瘤细胞与Tc细胞 7、与TH细胞表面CD4 分子结合得部位就是( ) A、MHC-I类分子得β链; B、MHC-II类分子α1β1区 C、MHC-II类分子α2β2区; D、MHC-I类分子α链α1、α2区; E、MHC-I类分子α3区; 8、人HLA-DO基因位于( ) A、第6号染色体; B、第17号染色体; C、第2号染色体; D、第15号染色体; E、第22号染色体; 9、HLA抗原多态性得原因就是( ) A、HLA基因重组 B、HLA基因得突变; C、HLA得基因转换; D、HLA基因呈共显性 E.以上均对 10、乳糜泻病人与下列哪种HLA抗原呈关联( ) A、HLA-B17 B、HLA-B8 C、HLA-DR2 D、HLA-DR3 E、HLA-B35 11、肿瘤细胞表面( ) A、HLA-1类抗原显著减少; B、HLA-I类抗原显著增加; C、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 D、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 E、HLA- I与II类抗原表达均降低; 12、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得病人发生得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哪种抗体有关( ) A、ABO血型抗体; B、抗Ig抗体; C、Rh血型抗体; D、抗白细胞与血小板HLA抗体; E、抗核抗体; 13、单元型指得就是( ) A、控制一个HLA特异性得基因,如HLA-A或HLA-DP B、同一家族中细胞表面所有得同种异型特异性得一半 C、同一家族中在一个孩子而不就是其它孩子身上发现得基因 D、由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决定得一组抗原表现型得特异性 E、人类第六号染色体一串基因 14、下列哪一个HLA功能区在人类中具有相同得抗原性( ) A、胞浆区; B、HLA穿膜区; C、肽结合区 D、Ig样区; E、以上均不就是 15、HLA基因复合体中等位基因数最多得就是(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B1型题)_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B1型题) 1、既具有抗原吞噬能力又有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2、既不表达HLA-Ⅰ类抗原又不表达HLA-Ⅱ类抗原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3、应用CDC方法检测HLA-DR抗原所使用的待测细胞为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4、PHA刺激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5、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6、流式细胞仪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7、细胞毒试验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8、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9、测定T细胞数量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0、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1、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2、白血病儿童从骨髓库中得到别人捐献的骨髓,属 A.自体移植 B.同种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3、试验性将猪心移植给猴,属

临床免疫学题库(仅限借鉴)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有关: A.单核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下列哪项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关系最大: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补体 E.干扰素 3.有关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IgG可以通过胎盘 B.母体IgM可进入胎儿血液中 C.IgE与变态反应有关 D.新生儿脐血中IgD含量极微 E.SIgA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子 4.下列哪项不属于特异性免疫成分: A.T细胞 B.B细胞 C.细胞因子 D.免疫球蛋白 E.补体系统 5.T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不包括: A.T细胞亚群 B.T细胞功能 C.四唑氮蓝还原试验 D.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E.外周血象和淋巴细胞计数 6.关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下列哪项有误: A.细胞免疫缺陷患者比体液体免疫缺陷者的感染更为严重 B.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已知的病因有遗传因素和宫内感染两大因素 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以细胞免疫缺陷病发生率最高 D.体液缺陷病包括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和选择性Ig缺陷症 E.原发性非特异性免疫缺陷包括补体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 7.免疫功能的检测与评估应除外: A.血沉检测 B.补体检测 C.T细胞功能检测 D. B细胞功能检测 E.吞噬细胞功能检测 8.小儿免疫功能检测中的过筛实验项目应除外: A.NBT还原试验 B.B细胞功能检测 C.血清C3含量测定 D.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E.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 9.关于免疫缺陷病的论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由于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分子等构成成份缺陷所致 B.抗感染能力低下 C.免疫监测功能异常 D.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E.可通过主动免疫来纠正 10.女,10个月,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就诊,疑为婴幼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以下检查中哪一项最有助于诊断: 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C.B细胞计数 D.T细胞亚群 E.血清IgG.IgM.IgA含量测定 1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 A.胸腺缺如 B.肝脾肿大 C.消瘦 D.反复感染 E.淋巴结肿大 12.患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时最易感染下列哪类病原体: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原虫 E.以上均易感 13.联合免疫缺陷病时对下列哪些病菌易感: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细菌、病毒、真菌、原虫 E.以上都不是 14.提示患原发性免疫缺陷的主要临床特征: A.腹泻 B.先天畸形 C.体格发育迟缓 D.反复和慢性感染 E.皮疹 15.关于选择性IgA缺陷症的描述中哪项不对: A.常伴自身免疫性疾病 B.常伴过敏性疾病 C.常伴有IgG亚类的缺陷 D.常有家族倾向 E.很少存活至壮年或老年 16.细胞免疫缺陷是指: A.B细胞功能缺陷 B.T细胞功能缺陷 C.单核细胞功能缺陷 D.粒细胞功能缺陷 E.单个核细胞的功能缺陷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练习题及答案(一)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练习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 A型题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 易发生肿瘤 B. 易发生超敏反应 C. 易发生感染 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 易发生免疫耐受 2.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 A. Koch B. Jenner C. Pasteur D. VonBehring E. Bordet 3.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5.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 巨噬细胞 B.B细胞 C. T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浆细胞 6.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 Porter D. Jenner E. Pasteur 7.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 移植排斥反应 D. 反复感染 E. 免疫增生病 8.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E. 英国 X型题 9.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 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 B. 有针对性 C. 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 D. 出生时就具有 E.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10.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D.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 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11.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 A. 自身免疫病 B. 超敏反应 C. 肿瘤 D. 免疫缺陷 E. 免疫增生病 12.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A. 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B.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D.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BAD AADA 9.ABC 10.ABD 11.BD 12.AB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一、选择(每题1分) 1、下列疾病中临床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免疫学检验:() A. SLE B. 哮喘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肿瘤 E. 以上都是 2、目前临床检测M蛋白的最有效免疫学检测方法是:() A.ELISA法 B.免疫固定电泳 C.补体结合试验 D.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E.以上都可以 3、下列与血清M蛋白增加的疾病是:() A.多发性骨髓瘤 B.重链病 C.轻链病 D.恶性淋巴瘤 E.以上都是 4、下列选择的肿瘤相关抗原标志中针对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的是:() A.AFP B.CEA C.PSA D.NEC E.上述都不是 5、下列疾病中其发病机制属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结核病 B.ABO溶血 C.肾小球肾炎 D.花粉症 E.以上都是 二、填空(每空格1分) 1、临床选择肿瘤标志物监测的两项主要原则是,相关性的指标()应用,针对出现的阳性指标可以()观察。

2、目前临床免疫学检测的主要自身抗体有(),()和()等。 3、机体的免疫学功能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和()。 三、名词解释(第1题2分,第二题3分) 1、肿瘤标志物 2、M蛋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E 2. B 3. E 4. C 5. D 二、填空题:1、联合,动态/跟踪2、抗细胞核抗体,抗细胞浆成分抗体,类风湿因子或抗组织细胞抗体二、名词解释:1、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所产生或分泌的某种蛋白质,它们的出现与肿瘤的存在和发 展有密切的关系。 2、M蛋白是一种异常的免疫球蛋白。由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而产生的,它们 的结构或分子特性等与相应的免疫球蛋白相似,但不具有抗体活性功能。 1. 沉淀反应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 2.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的实验有: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 3.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是用已知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临床是主要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体; 4.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指标; 5. 待测孔最后显示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呈正相关的是: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间接法测抗体; 6. 凝集反应是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7. 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方法有:ELISA(夹心法)、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和间接法); 8. 外斐试验原理:变形杆菌属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2、XK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可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病串者血清作凝集反应,以辅助诊

临床免疫学习题

[单选]鉴定抗体效价常采用() A.单向免疫扩散 B.双向免疫扩散 C.亲和层析 D.免疫电泳 E.免疫吸附法 [单选]对人类而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SA C.破伤风抗毒素 D.ABO血型抗原 E.大肠杆菌O [单选]制备人血清蛋白与福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 A.1:1 B.2:1 C.3:1 D.4:1 E.5:1 [单选]ELISA间接法通常用来检测() A.抗体 B.抗原 C.免疫复合物 D.抗抗体 E.半抗原 [单选]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和淋巴结 B.脾脏和胸腺 C.淋巴结和脾脏 D.胸腺和骨髓 E.黏膜免疫系统

[单选]下列关于T细胞亚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2和CD3是所有T细胞共同的表面标志 B D4存在于TH表面 C.反抑制性T细胞的表型为CD3+、CD4+、CD8+ D.若Ts功能低下,机体易发生感染 E.T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 [单选]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黏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 A.同样产生 B.不产生 C.不一定 D.微量产生 E.部分产生,部分不产生 [单选]再次应答能迅速产生效应是因为机体内有() A.被激活的巨噬细胞 B.一定水平的致敏淋巴细胞 C.记忆细胞的存在 D.初次应答的残留抗原 E.T淋巴细胞的存在 [单选]在免疫应答中,不具有抗原呈递作用的细胞是() A.B细胞 B.吞噬细胞 C.郎格汉斯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T细胞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6岁。临床诊断左侧先天性肌性斜颈。颈椎X线检查正常。治疗宜采用()。 A.石膏矫形 B.支具矫形 C.胸锁乳突肌全切除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库3-2-10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 库3-2-10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此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A.A.强直性脊柱炎 B.银屑病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类风湿关节炎 E.反应性关节炎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进一步检查提示RF3001Uml,抗CCP抗体阳性,ESR50mmh,为明确患者病情,还应该做何种检查()。 A.A.双手、双腕X线检查 B.补体检测 C.肝功能检测 D.肾功能检测 E.免疫球蛋白检测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女性,17岁。因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痛10天来诊,伴劳累后胸闷气短,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心律齐,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dsDNA阳性。对该患者应首先进行的药物治疗是()。 A.A.免疫抑制剂 B.生物制剂 C.糖皮质激素 D.非甾体类抗炎药 E.丙种球蛋白 (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301180.html,)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女性,17岁。因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痛10天来诊,伴劳累后胸闷气短,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心律齐,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dsDNA阳性。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3次尿蛋白定量结果1.0g天,首先应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措施()。 A.A.加用丙种球蛋白 B.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C.血浆置换 D.加用生物制剂 E.加用免疫抑制剂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所含题型: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一、单选题 1.CH50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 A.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B.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C.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D.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E.以上均不对 答案:A 2.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激活起始于急性期蛋白产生前 B.MASP具有与活化的C1q同样的生物学活性 C.C3转化酶是C4b2b D.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 E.C反应蛋白可激活C1q 答案:A 3.B细胞膜表面主要Ig是( ) A.IgG和IgA B.IgA和IgM C.IgD和IgM D.IgD和IgE E.IgG和IgM 答案:C 4.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球蛋白检测技术( ) A.PEG比浊法 B.C1q固相法 C.mRF凝胶扩散试验 D.Raji细胞法 E.超速离心法 答案:C 5.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 A.IgG B.IgM C.SIgA D.IgD E.IgE 答案:C 6.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 ) A.C1q B.C1r C.C1s D.C2

E.C1qrs 答案:E 7.补体蛋白约占人体血清总蛋白的( ) A.2% B.5% C.10% D.15% E.25% 答案:C 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答案:A 9.下列CH50不降低的疾病是( ) A.急性炎症 B.SLE活动期 C.RA D.严重肝病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答案:A 10.Raji细胞是( ) A.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K细胞株 B.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 C.由宫颈癌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 D.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NK细胞株 E.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T细胞株 答案:B 11.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质是( ) A.C8bp B.DAF C.C1INH D.S蛋白 E.C4bp 答案:C 12.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是( ) A.分子结构简单 B.Fc段无补体结合点 C.Fab段结构与补体相差甚远 D.VH无补体结合点 E.VL无补体结合点 答案:B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二)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 A.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B. 迟发型超敏反应 C. 速发型超敏反应 D.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E. 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2.Ⅰ型超敏反应性炎症以哪种细胞浸润为主? A. 嗜酸性粒细胞 B. 肥大细胞 C. 单核细胞 D.T淋巴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释放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单核细胞 C. 肥大细胞 D. B淋巴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4.Ⅰ型超敏反应细胞内游离Ca2+升高能引起: A. 淋巴细胞增殖 B. 增强细胞膜稳定性 C. 肥大细胞脱颗粒 D. 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减少 E. 以上都不是 5.Ⅰ型超敏反应时,细胞内cAMP降低和(或)cGMP升高能引起: A.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B. 淋巴细胞增殖 C. 增强细胞膜稳定性 D. Tc细胞对靶细胞的破坏 E. 以上都不是

6.Ⅰ型超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被动转移? A. 致敏淋巴细胞 B. 患者的血清 C. 特异性转移因子 D. 生物活性介质 E. 特异性IgE形成细胞 7.下列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εRⅠ? A.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C.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D.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8.介导Ⅰ型超敏反应迟缓相的最主要介质是: A. 组胺 B. 白三烯 C. 肝素 D. 腺苷酸环化酶 E. 血小板活化因子 9.磷酸酯酶D可以灭活: A. 花生四烯酸 B. 缓激肽 C. 白三烯 D. 血小板活化因子 E. 组胺 10.可以被芳香基硫酸酯酶灭活的是: A.ECF-A B. 前列腺素E C. 白三烯 D. 5-羟色胺 E. 激肽酶 11.氨茶碱通过哪种机制提高胞内cAMP水平? A. 刺激β肾上腺素能受体 B.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C.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D. 抑制磷酸二酯酶 E. 激活磷酸二酯酶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 1、enzyme immunoassay(EIA) 酶免疫分析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标记检测技术。 2、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 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3、immunoblot test(IBT) 免疫印迹试验,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4、precipitation reaction 沉淀反应,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5、agglutination reaction 凝集反应,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6、immunogen 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 7、adjuvant (immunoadjuvant) 佐剂(免疫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8、hapten 半抗原,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多糖、多肽、类脂和核酸等物质。 9、monoclonal antibody(McAb) 单克隆抗体,设法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出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Polyclonal antibody(PcAb) 多克隆抗体,亦称免疫血清,用抗原以不同途径免疫动物,从动物血清中获取抗体,该类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由于免疫动物的抗原往往具有多种抗原表位,可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抗原多种表位的混合抗体,因而抗血清也称为多克隆抗体。 11、tumor antigen 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完整版)2019学位考试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技术极大提高了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 A. 标记技术; B.单克隆抗体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分子生物学技术; 2、人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 胸腺和脾 B.骨髓和淋巴结 C.胸腺和淋巴结 D.骨髓和胸腺 3、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 A. 荧光素 B.放射性核素 C.酶 D.化学放光物质 4、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 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 5、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 A.特异性B.比例性C.可逆性D.亲和性 6、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物减少的现象称为 A.前带B.后带C.带现象D.等价带 7、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 A.从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 B.从疏水胶体变为亲水胶体 C.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导致蛋白变性所致 D.抗原抗体结合作用和盐析作用共同作用所致 8、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

A.IgG类B.IgM类C.IgA类D.IgE9、要从组织和细胞匀浆中粗提某种蛋白抗原,最常用又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 盐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10、鉴定抗体的效价,常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A.间接凝集试验 B.单向免疫扩散法 C.双向免疫扩散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11、完全佐剂的组成为 A.液体石蜡+羊毛脂 B.羊毛脂+氢氧化铝 C.液体石蜡+卡介苗+氢氧化铝 D.卡介苗+液体石蜡+羊毛脂 12、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 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 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 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 13、协同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是 A.新鲜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醛化红细胞 D.金黄色葡萄球菌14、关于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标本中抗原 B.出现凝集为阳性 C.抗体为诊断试剂 D.抗原致敏载体15、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 A.抗体定性B.抗体定量C.抗原定性D.抗原定量 16、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抗原含量较大,反应沉淀线应: A.靠近抗原孔B.靠近抗体孔C.在两孔之间D.沉淀线弯向抗原孔17、三角孔型模式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若沉淀线为二条直线交叉,说明两种受检抗原性质: A.完全相同,抗体系双价;B.完全不同,抗体系双价; C.完全相同,抗体单价;D.完全不同,抗体单价;

临床免疫学检验分章节练习试题及答案 (2)

【职称考试】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分章节试题(60题) 第一章概论 一、A1 1、IgM的结构为()。 A、单体 B、二聚体 C、三聚体 D、四聚体 E、五聚体 2、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粘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 A、同样产生 B、不产生 C、不一定 D、微量产生 E、部分产生,部分不产生 3、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A B、IgE C、IgM D、IgG E、IgD 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 B、IgA C、IgD D、IgE E、IgG 5、下列关于NK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NK细胞形态具有异质性,所有的LGL细胞均为NK细胞 B、NK细胞发源于骨髓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胸腺微环境 C、具有非特异杀伤作用,无MHC限制性 D、对所有肿瘤细胞均有作用 E、NK细胞不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6、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 A、同种异型排斥 B、共显性 C、同种型排斥 D、具有更多的N-插入 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 7、关于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错误的是()。 A、诱导潜伏期长 B、最先产生IgM C、抗体滴度低 D、维持时间短 E、抗体滴度高 8、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 B、B因子 C、C3 D、C4 E、C567 9、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 B、IgGFc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

10、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B、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D、巨噬细胞缺陷 E、NK细胞活性低下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IgM为五聚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Ig中分子量最大者。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与无抗原诱导的部位可以分布数目相似的抗原活化细胞,说明这种免疫共享不是由抗原分散刺激引起,而是由淋巴细胞迁移引起的。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IgA。分泌型IgA(SIgA)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局部浓度大。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IgE为单体结构,正常人血清中IgE水平在5类Ig中最低,仅为0.1~0.9mg/L。IgE为亲细胞抗体,介异Ⅰ型超敏反应,与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在特异性变态反应和寄生虫早期感染患者血清中可升高。 5、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五)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 IgG B. IgE C. IgA D. SIgA E. IgM 2.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 C3a、C2a B. C3b、C4b C. C423、C567 D. C3a、C5a E. C2a、C5a 3.下列哪种成分是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 A. C4b2b B. C567 C.C3bBb D. C3bBb3b E. IC 4.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C5转化酶相同 C. C3 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5.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 A. C1 B. C2 C. C3 D. C5 E. C9 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7.补体系统的可溶性调节因子是: A. B 因子 B. D 因子 C. I 因子

D. MCP因子 E. DAF 8.参与细胞毒作用和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3b、C5b B. C42 C. C5b ~9 D. C567 E. C423 9.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是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蛋白 B. 具有细胞毒作用、促进吞噬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 C. 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对热稳定 E. 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10.抑制C1酶活性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 H 因子 B. I 因子 C. C1INH D. S 蛋白 E. C4bp 11.参与经典途径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5~C9 B. C3 C. C1~C9 D. C1~C4 E. C1、C2 、C4 12.灭活C3b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 I 因子 B. C4bp C. B因子 D. S 蛋白 E. DAF 13.能使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成分是: A. C5b B. C5b6789 C. C5b67 D. C5b678 E. C789

临床免疫学部分问题参考答案

《临床免疫学》部分问题参考答案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为哪种类型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试述该病的发生机制。 II型超敏反应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Rh-母亲所怀的Rh+胎儿,尤其是多见于再次妊娠所分娩的新生儿。当首次妊娠时,胎儿的Rh+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妊娠仍为Rh+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和胎儿的Rh+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流产或出生后严重溶血的现象。 抗球蛋白试验即coombs试验的定义和意义 又称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依据。 Coombs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使红细胞凝集。经常用作试验的有两类方法。 直接试验:是检查被检红细胞上有无不完全抗体。 间接试验:是检查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1、自身免疫性贫血,(IgG)型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2、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冷凝集素综合征 4、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 5、红细胞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列举两种你熟悉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并简述其特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低γ球蛋白血症和抗体反应受损 类似成熟的淋巴细胞逐步积累并浸润骨髓、淋巴结、肝脏、脾和其他器官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到极度活跃,其中以淋巴细胞系统增生为主 ------多发性骨髓瘤 Ig异常增加,会导致以下情况 被激活、突变的B细胞转化为前B细胞或浆细胞活性极高,可以快速合成Ig 由于突变和激活的细胞是单一克隆,按照一个细胞一种抗体的原则,则所表达的Ig均是单一产物 同种抑制和反馈抑制,当某一种克隆细胞大量、快速增殖时,其他克隆细胞则会被抑制,大约的均一产物也会反馈的抑制正常克隆的增殖和表达。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学特征 细胞免疫异常:与胆管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大多数PSC肝活检标本可见到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其中80%是T细胞。 外周循环的T细胞总数和不成比例的CD8减少导致CD4/CD8比值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汇管区周围浸润的单个核细胞T细胞数在PSC患者高于正常人,其中CD4细胞较多 体液免疫异常:高γ-球蛋白血症,半数患者有IBM增高及部分患者有IgG增高。抗平滑肌

临床免疫学题库12-0-8

临床免疫学题库12-0- 8

问题: [单选]ELISA中最常用的酶是() A.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B.β-半乳糖苷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C.葡萄糖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 D.脲酶和碱性磷酸酶 E.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

问题: [单选]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 A.亲和层析 B.离子交换层析 C.凝胶过滤 D.超速离心 E.硫酸铵盐析

问题: [单选]为消除非特异性显色导致的本底偏高,酶免疫技术中将抗原抗体包被后需再进行封闭的是() A.15%~25%牛血清白蛋白 B.10%~15%牛血清白蛋白 C.10%牛血清白蛋白 D.1%~10%牛血清白蛋白 E.1%~5%牛血清白蛋白 出处:森林舞会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301180.html,;

问题: [单选]鉴定单克隆抗体性质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放射免疫法 B.ELISA法 C.溶血空斑试验 D.玫瑰花环形成试验 E.免疫荧光技术

问题: [单选,A1型题]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包括() 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h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C.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Th细胞 D.Th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h细胞、B细胞 特异性IgE抗体是使机体致敏的主要物质,其产生所涉及的免疫细胞与其他体液免疫应答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如巨噬细胞、Th细胞和B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EFc受体,它们能与特异性IgE抗体结合而处于致敏状态。当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即可通过脱颗粒,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产生相应临床症状。

《临床免疫学检验》练习题与考试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 1、免疫学的现代概念是(E)[单选题] 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 C、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D、机体消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单选题]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疫耐受 3、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A)[单选题]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4、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可使用的凝集反应为(D)[单选题] A、协同凝集反应 B、间接凝集反应 C、间接血凝试验 D、Coombs试验 E、直接凝集反应 5、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D)[单选题]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 6、免疫系统的组成是(D)[单选题] A、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B、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黏膜免疫系统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E、胸腺和骨髓

7、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的电解质参与下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的试验称为(C)[单选题]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直接凝集反应 D、协同凝集法 E、间接凝集机制反应 8、抗原过量(B)[单选题] A、前带 B、后带 C、比列合适 D、不存在此现象 E、等价带 9、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E)[单选题] A、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B、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C、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缺乏 D、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E、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10、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细胞是(B)[单选题]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TIL E、LAK细胞 11、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D)[单选题] A、E受体 B、IgFc受体 C、C3受体 D、mIg E、IgE Fc受体 12、临床中进行肥达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为(D)[单选题]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玻片凝集法 D、试管凝集法 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13、APC处理过的内源性抗原与MHC结合后提呈给(B)[单选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库4-2-10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 库4-2-10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26岁,10天来发热,四肢关节酸痛,无皮疹,胸透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体检:体温38.5℃,心率120次分,两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降低,肝脾未触及,两手掌指关节及膝关节轻度肿胀,Hb100gL,白细胞3×109L,血小板50×109L,尿常规蛋白1gL。根据以上病史还需作进一步检查,下列检查中,你认为对诊断最为关键的检查是() A.A.血沉 B.C-反应蛋白 C.类风湿因子 D.抗核抗体谱检查 E.血免疫球蛋白+补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为减少疾病活动,控制病情进展,宜首选治疗是(). A.A.糖皮质激素 B.吲哚美辛 C.金硫代葡萄糖 D.甲氨蝶呤 E.氯喹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假如患者体检发现脾肋下4cm,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10%,应诊断为() A.A.成人Still病 B.粒细胞缺乏症 C.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脾功能亢进 D.Reiter综合征 E.血沉 出处:山东11选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301180.html,;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关于RA的关节病变下列哪项不正确(). A.A.关节大多呈对称分布 B.外周关节受累以双手关节为多,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 C.发作时关节有肿胀、疼痛、压痛和晨僵 D.关节周围组织常同时受累 E.反复发作常致关节畸形甚至强直固定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库1-2-10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 库1-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多发性和对称性增生性滑膜炎,导致此炎症反应的原因是()。 A.血循环中的RF B.存在于关节的RF C.关节中的11-1 D.关节中的TGF-B E.EB病毒 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因尚不清楚。RA的主要表现是滑膜炎,血循环中的RF(A项)在本病发生中的意义尚不清楚,但存在于关节的RF(B项)被认为是导致炎症反应的原因。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数药物起效较慢,急性期需要联合应用非甾体抗炎药 B.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早期联合应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C.生物制剂起效快,不属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D.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E.可以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 生物制剂起效快,同时也具有减轻和防止关节破坏的作用,故也归类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Schober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来检查胸椎活动度的试验 B.用来检查枕墙距的试验 C.用来检查腰椎活动度的试验 D.用来检查泪液分泌功能的试验 E.用来检查骶髂关节的试验 腰椎活动度检查常用Schober试验。方法: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0,向下作5cm标记,向上作10cm标记,令患者弯腰(保持双腿直立),测量上下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增加少于4cm者为阳性。 (约会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301180.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较大剂量才能控制关节炎症状 B.能迅速缓解关节炎症状,可以常规使用 C.可以替代非甾体抗炎药 D.不需要合并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E.关节腔内注射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常规应用激素,只有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关节肿痛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小剂量激素,剂量一般不超过泼尼松10mg/d,需要合并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为避免类固醇结晶性关节炎,关节腔内注射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是正确的。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A型题] 1. 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其表面主要具有的第二信号作用的分子是: A.CD28 B.CD40 C.CD40L D.B7 E.MHC-II类分子 2. 活化的Th细胞活化B细胞时,B细胞表面主要产生第二信号的分子是: A.CD28 B.CD40 C.CD40L D.B7 E.MHC-II类分子 3. B细胞活化所需的活化信号1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 A.CD2 B.CD3 C.CD4 D.Igα、Igβ E.CD8

4.初次应答时,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主要是: A.BCR识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 B.BCR识别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C.B细胞上的CD40与Th细胞上的CD40L结合 D.B细胞上的B7与Th细胞上的CD28结合 E.BCR与抗原结合 5.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抗原提呈细胞是巨噬细胞 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 C.抗体主要是IgM和IgG D.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 E.TD抗原和TI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 6.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抗原呈递细胞是B细胞 B.抗体产生慢,维持时间短 C.抗体滴度较高 D.所需抗原浓度低 E.TI抗原可引起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 7. TI-Ag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需要哪种细胞参与? A.巨噬细胞 B.Th细胞 C.NK细胞

D.TDTH细胞 E.以上均不需要 8. BCR能识别: A.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 B.线性决定簇 C.连续决定簇 D.Ag肽-MHC复合物 E.特异性坑原 9. Th细胞的TCR能识别: A.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 B.TI-Ag C.外源性抗原 D.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 E.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10.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A.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性 B.受MHC-II类分子的限制性 C.识别抗原的线性决定簇 D.直接捕获外源性抗原 E.受MHC样分子的限制 11.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