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观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摘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孟仲法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先提出来的,其原发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尤其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为最重要因素,抗生素医治成效不显。
临床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分为肺热脾虚、湿热蕴结、痰浊阻肺、肺脾气虚等证候进行辨证论治,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辨证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一组与“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为主的综合证候群。
发病率较高,约占门诊就医患儿的5 %~10 %,以6岁之内,尤其是婴幼儿最多见。
本征病程较长,一样在3个月以上,其原发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尤其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为本征最重要因素〔1〕。
因此,笔者结合临床体会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1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孟仲法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先提出来的。
凡存在以下第(1)条,又有(2)、(3)条中病症和体征各三项(包括三项)以上者,并有实验室检查中两项阳性所见者,即可确诊为本病。
(1)有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伴有发烧病史,在感染病症消失或大体消失后,仍存在“脾虚证”的病症和体征者。
(2)常见病症:厌食、乏力、多汗、口渴、大便失常(包括便溏或干硬、便秘、便次增多)、睡眠不良、磨牙、腹痛。
(3)常见体征:消瘦(身高、体重掉队于年龄),面色呈惨白、萎黄、少华、有花斑,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肺脏有病理性呼吸音,心脏有收缩期杂音,舌质淡,舌苔花剥、光红、白腻或黄腻。
(4)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增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中免疫球蛋白IgG和IgA降低,头发微量元素测定有锌、铁、铜、钴、镍、钙偏低和铅偏高。
2 辨证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继发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以“脾虚证”为主的综合证候群。
健脾调中推拿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观察

—4 7
健脾 调 中推拿法 治疗 / J  ̄ ) L 反 复呼吸道 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观察
[ 关键 词]脾虚 综合 征; 推拿 ; 健 脾调 中; 呼吸道感 染; 小儿
[ 中图分类号]R 2 4 4 . 1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8 — 1 8 7 9 ( 2 0 1 4 ) 0 3 — 0 0 4 7 — 0 2
Ef ic f a c y Ob s e r v a t i o n o n Ma s s a g e o f I n v i g o r a t i n g a n d Re g u l a t i n g S p l e e n T r e a t i n g Ch i l d r e n wi t h S p l e e n De ic f i e n c y S y n ro d me a f t e r Re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i d e d t o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o f 3 3 c a s e s a n d c o n t r ol g r o u p o f 1 4 c a s e s ,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i t h ma s s a g e o f i n v i g o r a t i n g a n d r e g u l a t i ng s pl e e n , c o n t r o l g r ou p t o o k b a b y J i a n p i S a n, 2 mo n t h s a te f r t r e a t me n t e ic f a c y o f t wo g r o up s wa s c o mp a r e d . Re s ul t s : T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雷火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疗效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24期157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中西医结合·雷火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疗效体会王瑶,向建茂,何燕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 530000)0 引言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6个月至6岁的幼儿,冬春两季为发病的高峰期,患儿常表现为体质差、抵抗力低下,鼻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1]。
此次研究我科对雷火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门诊治疗的8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患儿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实用中医儿科学》中的相关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2岁的患儿25例,2岁及以上的患儿19例;观察组患儿28例,女16例,年龄<2岁的患儿24例,2岁及以上的患儿2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西药抗生素和抗病毒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雷火灸进行治疗,点燃雷火灸条,距离患儿皮肤2-3 cm ,于患儿的肺俞、膏肓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灸治,咳嗽痰多患儿加灸膻中、天突;久病且食欲不振患儿加灸脾俞、胃俞,连续治疗5-7 d 。
两组患儿均不使用其他免疫调节剂,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及T 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患儿进行3个月的追踪随访。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①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胸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查正常,发病时症状明显减轻,且病程缩短,治疗后半年内患儿发病次数减少2/3以上。
②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肺部胸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查未完全恢复正常,治疗后半年内患儿发病次数减少1/2以上,发病时症状有所减轻。
加减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4例临床观察

20 0 3年 l 2月~ 06年 1 ,笔者 在西医 常规 治疗 基础 20 2月 等级 资料 用 Rdt ii分析 , 率的 比较用 检验。 上加用加 减玉屏风散 ( 验方 ) 治疗小 儿反复 呼吸道感染 , 得 5疗 效 观 察 取 51 .疗效标准 了满 意 疗效 , 报 道 如下 。 现 参考 《 中医病证诊断 标准疗效标准 制定 。治愈 : 临床症 1临床 资 料 状、 体征消失 , 实验 室检 查 , 胸部 x线片正常或基本正常 , 病程 1 诊 断 标 准 . 1 参照全国小儿 呼吸道学术会议拟定 的复感诊断标准【 l _ 。 较 以往缩短 2 以上 ; D 有效 : 临床症状 、 体征好转 , 实验室检查 1 一般资料 . 2 有改善 ,胸部 x线 片炎症 阴影好转 ,病程较 以往缩短 1 / 2左 无 临床症状 、 体征无变化或 加重 , 实验室检查和胸部 x 共观察病例 6 , 7例 均来源于本 院门诊患儿 。根 据就诊次 右 ; 效 : 发病次数无 明显减少。 序随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 , 治疗组 3 4例中 , 1 , 1 线片无改善 , 男 8例 女 6 例; 年龄 1 2个月~ 2岁( . ̄ .)其 中 ≤5岁者 1 例 ,5 52 果 岁 1 6 31 , 4 3 > .结 岁者 2 例 ; 1 病程 1 0个月~ 2年 , 平均 1 2个月 ; 年 早产 儿 4例 , 521 组疗效 比较 :治疗 组治 愈 2 . 两 . 9例 ( 5 %) 8 . ,有效 5例 3 人工 喂养 儿 9例 , 混合 喂养儿 1 4例 , 母乳 喂养 儿 1 例 ; 食 (4 %)总有效率 10 对照 组治愈 2 例 (36 , 1 偏 1. , 7 0 %; 1 6 . 有效 1 %) 2 和食 欲不振者 1 , 9例 佝偻病 、 营养不 良者 1 ; 3例 有反 复上呼 例 (64 , 3. %)总有 效率 10 0 %。两组治 愈率 比较有显 著性 差异 吸道感染者 1 例 , 5 支气管炎 1 , 4例 肺炎 5例 。对 照组 3 例 , ( ii分析 ,= .1P 00 ) 3 Rd t u 20 ,< . 。 5 男 1 8例 , 1 ; 女 5例 年龄 1 7个 月~ 1岁( . ̄ .)其 中 ≤5 52 岁 1 56 25 , .2两 组感染 后脾 虚综合 征发生 率 比较 :治疗 组发生 率为 . 岁者 1 ,5岁者 1 ; 5例 > 8例 病程 1 月一 0个 2年 , 平均 1 3个 3 .%, 照组 发生率 为 6 . , 组 比较 有显 著性差 异( 年 23 对 06 两 % X= 月; 早产儿 3例 , 工喂养儿 8例 , 合喂养儿 1 , 乳喂 47P 00 ) 人 混 2例 母 .,< . 。 5 养儿 1 ; 3例 偏食 和食欲不振 者 1 , 7例 佝偻病 、 营养不 良者 1 52 1 .3两 组 毒 副 反 应 比较 : 治 疗 组 出 现 毒 副 反 应 者 5例 . 例; 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 1 例 , 3 支气 管炎 1 , 4例 肺炎 6 。 (4 %)对照组 出现毒 副反应 者 1 例 ( 3 %)两 组 比较有 例 1. , 4 1 3. , 3 两组病例观察前一般资料具有可 比性 (> .5 。 尸 00 ) 显著性差 异( 56 P 00 ) x .,< .5 。 2治疗 方法 6讨 论 21 照组 .对 反复 呼吸道 感染 是儿 科 常见病 , 与体质 、 外感 、 环境 、 精 ①头孢拉定 10 /g 0 mg . k D,加入 5 %葡萄糖溶液静脉点滴 , 神 、 饮食及 营养 等因素有关 , 以机体免疫力 低下为常见 。临 分两次给药 , 连用 1 天为一疗程 ; O ②用氨溴 索、 非那 根止咳糖 床发 现 , 龄越小发 病率越 高 , 年 且近年来发 病率呈上升趋势 。 浆等祛痰止 咳治疗 。 长期 以来 , 献中多着重于提 高机体免疫力 和抗感染 治疗 , 文 中 22 疗 组 .治 医界亦 多强调补肺 固表 、 邪治疗 , 祛 没有 足够重视培土生金 、 在对照组治疗 基础上配合加减玉 屏风散 口服治疗 。加减 疏肝理脾 的作用 。《 素问 ・ 咳论》 中说 :五脏六腑皆令 人咳 , “ 非 玉屏 风散 主要药物组 成为 : 黄芪 1 g 太子参 1g 白术 6 、 2、 0、 g 防 独肺也。” 事实上 , 临床观察也发现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治 风 6、 g 制半夏 6 、 g 焦三楂 1g 鸡 内金 6 、 0、 g 枳实 6 、 g 柴胡 6 、 g 当 愈后 出现脾虚综合征 与肝脾失调 、 免疫 功能紊乱有关 。本观 归6 甘草 6 , 日一剂 , 日两煎 , g每 一 将两次药 液混合 , 日分 察着 眼于此 , 每 旨在通过健脾疏肝 、 补肺益气 以达到扶正祛邪 的 早 中晚三次等服。5岁以下剂量减半 ,0天 为一 疗程 , 1 疗程结 目的 , 使机 体调整到 最佳状 态 , 减少西药 的毒副作用 , 从而提 束后判断疗效 。 高疗效 。加减玉屏 风散 由玉屏风散 、 四君子汤、 四逆散三方化 3观 察 方 法 裁而来 。现代药理研究 表明 , 玉屏 风散 、 四君子汤具有提高免 ①观察 记 录各 症状 、 体征 、 病程 和 实验 室检 查变 化情 况 疫 、 调节免疫 的作用 , 黄芪 、 而 白术 、 防风 、 当归能保护气管黏 与时 间; ②观察记 录药物 毒副作用 ( 主要为 恶心 、 吐、 呕 腹泻 、 膜上皮 , 减轻气管黏膜损伤 , 从而对抗 细菌粘 附『 饲 。而四逆散对 肝功 能损 害 、 疹 等 ) 皮 的发 生情 况 ; 观察 记 录痊 愈 病例 中 胃肠动力 的调节作用类 似于阿托品及西沙 比利 , ③ 这可能是加 “ 染后脾虚综合 征” 感 的发生率 ( 小儿 “ 感染 后脾虚综 合征 ” 减玉屏风散能减轻 头孢 拉定引起的 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 的 由 上海孟 氏f 2 提出, 首先 是指 3 J 在一 次或 多次 急性 或亚 急性 机 理 所 在 。 ,L 感染 后不久 产生 的一组 与脾 虚证 相似 或 以脾虚 证表 现 为主 观察结果表 明,小儿反 复呼吸道感染在使用头孢拉定 的 的综 合症群 , 断依 据是 : 诊 有一 次或 多 次的急 性或 亚急 性感 基础上佐 以加减玉屏 风散 , 提高机体 免疫力 , 可 抵抗 细菌 和病 染病史 ; 在前驱 感染 性疾病 治 愈或 基本 治愈 后发 病 , 主要 临 毒感染 , 而提 高疗 效 , 从 减少 头孢拉定 的毒副反应 , 减少感染 床表 现为 : 食欲不振 、 乏力 、 多汗 、 大便 不调 、 眠不佳 、 睡 少气 后脾 虚综合征 的发生率 , 降低复感 发病频率 , 缩短病程 , 防 是 懒言 、 流涎 、 消瘦 或虚胖 、 色苍 白或萎 黄少 华 、 质淡 或胖 治4 J 反复呼吸道感染 的有效药物 。 面 舌 ,L 或有齿痕等 ) 。 参 考 文 献 4统计学方法 【1 1会议资料[ . J 中华儿科杂志 ,9 8 9 6 :3 . ] 1 8 ,( ) 18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诊疗过程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诊疗过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本文就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了的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儿服用西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辨证治疗。
结果120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诊治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1.2诊断标准在针对本组的120例患儿进行诊断和过程中,主要以以下几点标准作为衡量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判定标准,分别为:①患儿在本次诊断前已有1次或1次以上的呼吸道、胃肠道感染既往史;②发病过程中出现食欲不振、发热、咽痛、腹泻、腹痛、全身酸痛、以及咳嗽、呕吐、头痛等症状和体征;③患儿由于发病导致体重下降,低于同期儿童体重的正常标准,成长和发育缓慢;④包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结果偏低或增多,不符合正常范围[2]。
1.3方法1.3.1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治疗,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予患儿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或尼美舒利缓释片进行治疗。
1.3.2观察组针对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中药辨证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
给予患儿服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具体的药房和用量为:麝香9g、菊花9g、苏梗6g、荆芥穗3g、连翘9g、生石膏9g,每次0.3-0.6g,每天冲服2-3次[3];同时服用香砂养胃丸进行联合治疗。
1.4观察指标在120例患儿接受治疗后,对120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
1.5疗效判定标准120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后3d内,食欲不振、乏力、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儿在接受治疗3-7d内,食欲不振、乏力、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或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7d后,有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4]。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58例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58例一、研究目的1.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疗效。
2.评价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安全性。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58例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
年龄范围为3岁至10岁。
2.入组标准患儿经确诊为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且符合参与研究的条件。
3.排除标准排除有明显过敏史、存在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4.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2袋,连续治疗4周。
5.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主要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进行评估,包括体温、脾脏大小、食欲、精神状态等方面;安全性评价主要评估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
三、疗效观察治疗结束后,58例患儿中,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有47例,占81.0%;明显好转的有7例,占12.1%;无明显改善的有4例,占6.9%。
治疗后患儿的平均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脾脏大小明显缩小,食欲增加,精神状态好转。
综合观察下来,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为93.1%,疗效明显。
四、安全性评价在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在接受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表明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在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给患儿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五、讨论六、结论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对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本研究还存在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限制,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也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是我科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数量144例,时间2018年7月~2019年12月,根据就诊时单双号完成分组,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
结果: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gA(1.57±0.51)、 IgG(8.72±1.76)、IgM(1.55±0.39)水平均优于对照组IgA(0.16±0.32)、 IgG(6.28±1.64)、IgM(1.20±0.3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t=4.261,4.923,3.116,P<0.05)。
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L-6(33.19±4.74)、IL-4(31.25±2.8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IL-6(45.45±5.73)、IL-4(47.34±3.84)水平,有统计学差异,(t=9.892,13.246,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炎性因子指标下降,免疫因子提高,提示中药成分具有抗炎,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有复杂的诱因,患儿也会在疾病反复过程承受很大痛苦。
提高患儿免疫机能,对控制病情反复有积极的作用,而中医中药在这一方面优势明显。
肺脾气虚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证型,治疗重点也在于提高免疫机能、固表益气。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旨在探讨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纳入研究的对象是我科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数量144例,时间2018年7月~2019年12月。
所有患儿辩证属肺脾气虚型。
中药治疗“婴儿重症肺炎后脾虚综合征”68例临床观察

9.% 4 1 。西药 镇静 组 4 9例 , 效 1 显 0例 (04 ) 有效 7例 2.% ,
(4 3 ) 无 效 3 1 .% , 2例 (5 3 ) 总 有 效 率 3 .% 6.% , 4 7 。西 药 解 痉 组
综合征” 笔者现将 8年来对我院住院儿科患儿 中发 生本综 。 合征的 1 3 患儿 的治疗情 况报 告如下: 6例
西药镇静组和西 医解痉组 ( 尸均<0 0 ) .1。
4 讨论
天至 4 月 。西 医 诊 断 按 《 福 棠 实 用 儿 科 学》 相 关 标 准 个 诸 …
执行 , 中医诊断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
准 )2相 关 标 准执 行 。 )] [
本 文 病 例 的共 同特 点 是 : 龄 小 于 4个 月 , 肺 部 感 染 年 在
群 可 称 为“ 儿 重 症 肺 炎 后 脾 虚 综 合 征 ” 婴 。
从现 代医学的角度 来看应属 胃肠功能紊乱 , 因此 , 采用 西药镇静 剂或 胃肠 解痉 治疗, 均有一定效果, 但不 能令人满 意, 而在本研究工作 的初期 , 笔者 曾用补脾益气 为主 的方法 ( 如香砂六君子汤、 参苓 白术散等) 治疗 , 疗效也不理想 。经 过一段 时间的探索 ,认识到该组 患儿的主要病 机是脾虚 中 寒, 气机 不畅 , 不通 则痛 , 故患儿均 以夜啼为突 出临床 表现 , 而采 用以苓桂 术甘汤加味 治疗 , 温脾散 寒, 调气 止痛 , 取得 了满意 的疗效 。 绝大 部分患儿用药 1剂即收到明显效果 , 其 治疗效果 明显优于 2 西药治疗 组。 个 可见, 对于婴儿重症支
均 降 至 正 常 范 围 , 有 病 原 学 检 查 阳性 者 均 已 转 为 阴 性 , 原 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患 儿 随 机 分 为对 照 组 1 3 2例 ,治 疗 组 7 4例 。对 照 组 应 用 西 药综 合 治疗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加 用 中 药辨 证 施 治 。结 果 :治疗
组 总有效率为 8 8 . 6 %,对 照组总有效率 为 7 4 _ 3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 差异 ( 尸 < 0 . 0 1 ) 。结论 :小儿感 染后脾虚综合征的病机主要 是 “ 脾 虚湿 困兼有积滞 ” ,采 用香砂养 胃丸加减 治疗,取得 了满意疗效。
பைடு நூலகம்
c o n t r o l g ro u p 7 4 _ 3 % ( / 9 < 0 . 0 1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p e d i a t r i c p o s t i n f e c t i o n e m s p l e n i c a s t h e n i a s nd y ro me s we r e ma i n l y c a u s e d b y
【 摘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0 1 . 0 0 4 7 . 0 2
要1 目的 :观 察 中 医 治疗 小 儿 感 染 后 脾 虚 综 合 征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2 0 6例 来 自我 院儿 科 2 0 0 9年 1 月~2 0 l 1 年 1月
s p l e n a s t h e n i c h y ro g s i s a n d d y s p e p t i c d i s e a s e s . Mo d i i f e d Xi ng a s h a Ya ng we i p i l l s a c h i e v e d s a t i s f a c t o y r e ic f a c y .
de t l c l e nc y s yndr o m es
李 红 卫 厚 ( 1 . 静 宁 县 妇 幼保 健 站 ,甘 肃 静 宁 ,7 4 3 4 0 0 :2 . 静 宁 县 中 医院 , 甘 肃 晔 静 宁,7 4 3 4 0 0 )
中图分类号 :1 1 3 2 2 . 2 1
【 关键 词 】 呼 吸 道 感 染 ;脾 虚 ; 中 医 治疗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T C M i n t r e a t i n g p e d i a t r i c p o s t i n f e c t i o n e m s p l e e n d e i f c i e n c y s y n d r o me s .
Me t h o d s : 2 0 6 p a t i e n t s c o l l e c t e d d u r i n g J a n u a r y 2 0 0 9 a n d J a n u a r y 2 0 1 1 i n o u r p a e d i a t r i c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1 3 2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7 4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t r e a t e d g r o u p.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we s t e n r me d i c i n e , wh i l e t h e t r e a t e d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T CM re t a t me n t mo r e . R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e fe c t i v e r a t e i n t h e t r e a t e d g r o u p wa s 8 8 . 6 %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he t
C J C M 中医临床研 究 2 0 1 3年第 5卷 第 1 期
. . 4 7 . .
婴 幼 儿 呼 吸 道 感 染 后 脾 虚 综 合 征 疗 效 观 察
Ef ic f a c y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n t r e a t i n g p e d i a t r i c p o s t i n f e c t i o n e m s p l e e n
[ Ke y wo r d s ] Re s p i r a t o y r i n f e c t i o n ; S p l e e n d e i f c i e n c y ; T C M t r e a t me n t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3 . 0 1 . 0 2 5 “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是 小儿感染 后常 见的一组 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