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各时期的行政管理理论是什么

各时期的行政管理理论是什么

各时期的行政管理理论是什么行政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了政府和组织的管理方式、方法和原则。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行政管理理论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分析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并探讨各时期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影响。

一、古代行政管理理论在古代,行政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和行政组织上。

古代各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权力集中、行政效率和行政公正并重。

在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儒家和法家学派的思想中。

儒家注重政府的仁政政策,倡导君子治国,注重行政公平和道德。

法家强调法治和制度建设,注重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行政管理理论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

这些理论对后世的行政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行政管理理论的基础。

二、近代行政管理理论近代行政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欧洲的行政制度和管理实践中。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法国的孟德尔斯和英国的伯克将政治和行政分离,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学术理论。

在19世纪,美国的威尔逊提出了行政管理和行政学的概念,奠定了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基础。

他认为政府应该像企业一样进行管理,并且提出了政府应该代表整个社会利益的观点。

这为其后的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当代行政管理理论在20世纪,行政管理理论逐渐走向理性化和科学化。

福特和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韦伯提出了官僚管理理论,认为官僚体制是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式。

这些理论强调了管理科学、效率和制度的重要性,并且对后世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当代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在当代,行政管理理论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

管理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管理理论,有较大影响的有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价值观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公共领导力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这些理论倡导了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了管理实践的进步。

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发展1. 引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和组织运作的学科,它以科学的方法探索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 行政管理学的起源行政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当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政府和公共机构面临着庞大的组织问题,管理效率和效果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规范和优化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应运而生。

3. 学科的发展阶段3.1 行政管理学的初级阶段20世纪初的行政管理学主要集中在实践经验和案例研究上。

早期的行政管理学家关注政府管理的实际问题,探讨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他们从现象中总结规律,为行政管理提供经验指导。

3.2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行政管理学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框架。

理论阶段的关键任务是构建行政管理的知识体系,解释和预测行政行为。

行政管理学家开始关注行政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管理理论和方法,如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价值理论、决策理论等。

3.3 行政管理学的应用阶段20世纪中叶后,行政管理学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应用。

面对日益复杂的政府管理问题,学者们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提供更科学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此时,行政管理学与实际管理工作的联系更加紧密。

3.4 行政管理学的个案研究和跨国比较近些年来,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个案研究和跨国比较。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管理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行政管理特点和问题,为解决当前和未来的管理难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4. 行政管理学的影响和意义4.1 提升政府管理效率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政府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帮助政府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政府机构更加注重规范程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2 促进公共政策制定行政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章 绪论《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第一章 绪论《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二、国外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时期 (一)形成时期 (二)成长时期 (三)发展时期 三、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适应世界以经济、科技
为主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二)学习行政管理学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需要 (三)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需要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二)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历史研究法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满足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国家行政管理提出的
要求 (二)“文官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三)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使管理科学成为传统公共行
政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四)西方近代政治学、行政法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
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行政和行政管理的涵义 (一)行政的本质及特点 (二)行政管理的界定 (三)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1.阶级性与社会性 2.客观性和实践性 3.综合性与交叉性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概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的三种含义:行政管理的定义;行政管理的特点。

(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的定义。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范围。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威尔逊的《行政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规范方法、经验方法(即实证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一)行政(二)行政管理(三)行政管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四)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阶段(五)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六)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四、考核要求(一)行政1.识记:行政的三种含义。

2.领会:(1)行政与政治的关系;(2)行政与管理的关系。

(二)行政管理1.识记:(1)行政管理的含义;(2)行政管理的三个特征。

2.领会: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异同。

(三)行政管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1.识记:(1)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2)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本质特征;(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4.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4.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学们好。

我们今天主要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是来自行政管理的实践。

行政管理的实践历史悠久,可以说有国家出现以后就有了行政管理的实践,但是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成至今不过100年的时间。

一百多年来,行政管理学经过了形成、成长和现代化这样三个阶段的发展。

(一)1887-1929年,行政管理学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两条理论发展线索,一条是行政学理论从无到有的发展,另一条是科学管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它们共同成就了行政管理理论。

1887年美国学者、后来的美国第28位总统威尔逊发表文章《行政学研究》,文中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

此后经过古德诺、怀特等学者的开创性努力,行政管理学体系日臻完善。

1926年怀特《行政学导论》出版,被后人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也是行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理论的标志。

20世纪初期也是管理学理论发展活跃的时期,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1916年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发表,标志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科学管理理论对于行政管理理论的最终形成起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德国的学者马克斯•韦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对行政组织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成为行政组织的经典理论。

这些管理学的理论的发展成果极大地启发了行政管理的研究者。

总体看,处在创立时期的行政管理学,比较注重从静态、固态研究行政管理的原则、制度等过程管理的内容。

(二)1930-1960年前后,行政管理学的成长阶段1930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成立,标志着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行政管理学创立初期注重科学管理、个人管理不同,这阶段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充分借鉴了管理学中行为主义管理理论,重视行政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的管理。

行为主义理论后来也被称为行为科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

行政管理学第三章

行政管理学第三章

第三章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难点】1.行政学在西方(美国)兴起的历史原因、2.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3.中国行政学发展的特点、原因、发展趋势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行政管理学在融合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的等政治学说和政治理论,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199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强调和突出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某些范畴。

【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积极干预。

2、文官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3、政治学、经济学、行政法学、财政学等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4、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1887——1930)威尔逊、古德诺威尔逊:1887年《行政学之研究》,行政与政治的两分法,建立一门行政科学来指导政府行为,加强和纯洁政府机构,专心处理公务,提高行政效率。

古德诺:1893年《行政法学》,1900《政治与行政》,论证两分法,使之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

罗纳德怀特:1926年《行政学导论》,魏罗毕:1927年《行政学原理》,标志着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

该时期研究的特点:早期的行政学者研究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节省政府开支,研究的重点放在行政部门的功能上,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性的,企图建立适应一切行政工作的普遍原理、原则或定律,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泰罗等科学管理思想的熏陶。

费富纳《行政学》、怀特《行政学导论》、魏罗比《公共行政原理》——行政学三足鼎立的名著。

(二)传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有两个主要背景:一是美国政府对社会经济和世界事务的干预,使得其机构迅速膨胀。

二是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形成受到了工商企业管理科学的影响。

它的许多原理都来源于此。

行政管理理论历史发展阶段

行政管理理论历史发展阶段

行政管理理论历史发展阶段行政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共行政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在这一时期,行政管理的体系逐渐建立,并且出现了一些理论家对行政管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家是韦伯和莫里森。

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官僚制理论,强调组织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莫里森则提出了行政管理的三要素理论,即规则、程序和指令。

这些理论为公共行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成为后来理论家的重要参考。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的经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

在这一时期,各国政府开始着手建设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行政管理的经验。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例如福特的大工厂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权威理论等。

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并且成为了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阶段是公共行政的学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

在这一时期,行政管理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

在这一时期,行政管理的研究逐渐转向了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并且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例如西蒙的决策理论、马奇的组织理论、伯恩斯坦的公共管理理论等。

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对行政管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行政管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四阶段是公共行政的全球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1世纪初至今。

在这一时期,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不同国家的行政管理开始出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全球性的行政管理问题。

在这一时期,一些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开始关注全球性的行政管理问题,并且出现了一些全球性的行政管理理论。

例如,奥沙提克提出了全球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了全球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这一阶段的发展对行政管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为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昊远教育培训中心《行政管理学》知识要点 (1)

昊远教育培训中心《行政管理学》知识要点 (1)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1.行政管理学最早诞生于美国。

2.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被公认为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

3.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创立“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他被称为“行政学之父”。

4.1926年怀特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视为行政学正式问世的标志(即标志着行政学科的基本形成)。

5.行政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领域拓宽和加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扩大。

6.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7.我国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8.行政管理学特性:阶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独立性和综合性(广泛性)的统一。

9.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引进中国。

10.行政管理的二重性:一般性、科学性与特殊性、阶级性(政治性)。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行政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12.“管理就是服务”,行政管理的最大特性在于公共性,为人民服务是行政管理的终极目标。

13.行政管理活动属于:执行性活动。

14.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现代管理时期。

15.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行政学成长阶段,也称为行为科学时期。

16.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入的市场化方法包括:委托——代理、伙伴协作、绩效评定、合同承包。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18.《行政研究》对行政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有:(1)提出了从行政学角度来研究政府;(2)开创了行政学研究之先河;(3)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与区别。

19.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中将行政学研究归纳为四个部分: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20.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发展。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行政管理学诞生于美国。

美国的学者和改革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怀特(Leonard D White 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

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一般认为,公共行政学诞生于美国。

由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论文《公共行政学之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首先提出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

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为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领域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1926年,怀特出版了《公共行政学导论》,对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本公共行政学的教科书,同时也成为了公共行政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一个世纪以来,由威尔逊、古德诺、怀特等人开创的公共行政学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天,公共行政学已成为大学的重要专业和有关学科的必修课程,研究机构遍及全球。

•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的“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3、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4、美国的民风民情与文化传统。

•5、公共行政学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还因为它对其他学科优秀成果的兼收并蓄。

•公共行政学的思想理论虽然源远流长,但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的主张。

在美国,随着文官制度改革运动的兴起,行政管理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领域。

它产生的第一步是从政治学的领域中逐步分离出来。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早期研究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1、学科研究的角度——伍德罗•威尔逊(T. W. Wilson, 1856~1924)•(1)创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2)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与区别•2、政府功能的角度——弗兰克•J•古德诺(Frank J. Goodnow,1859~1939)•古德诺认为,政府表达国家意志的活动就是“政治”,而政府执行国家意志的活动就是“行政”。

二、传统的管理理论的推动作用这些早期研究者预见到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性,精辟地论述了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及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推动其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他们提出的政府的组织和管理、行政和政治的关系、政府效率等重要论题,为公共行政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研究(1917—1945)•一、公共行政学的诞生时期•1、马克斯•韦伯•他研究的重点是:社会或组织中人们服从指挥的基础。

他认为在此处发挥作用的除了服从能给人们带来的利益,还包括人们对合法性权力的信仰,后者尤其是韦伯组织理论的关键。

正是合法性塑造了下级服从与尊重组织中的指挥者的稳定模式。

•2、伦纳德•D•怀特•怀特在1926年发表第一本公共行政学教材《行政学导论》,不少人认为这一著作使公共行政学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

•二、传统管理理论的继续发展与转折•1、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从年代上讲,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属于科学管理时代,但是她的基本观点不同于传统的管理理论和组织理论,而与人际关系学派有相通之处。

她既把泰罗的许多想法加以概括化,又预测到霍桑研究者的许多结论,因此有人称其为这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

•2、卡斯特•从系统论的整体观念出发,把组织分为目标与价值、技术、结构、社会心理、管理五个子系统,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探讨管理问题。

后来,他又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变观点。

••三、行为科学理论的两次冲击•1、埃尔顿·梅奥(E. Mayo)•乔治·埃尔顿·梅奥(J. E. Mayo,1880~1949),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是现代管理学中人际关系学派的创始人,霍桑试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时期的研究(1946—1959)•一、对传统的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新的理论的形成•1、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决策人: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做决策。

•2、约翰•高斯•最早把生态学一词引入公共行政学。

他列出了一些影响政府能力消长情况的因素,如人民、地区、科学技术、社会技术、希望和理想、灾祸以及人的性格。

他认为这些因素可以说明公共政策和行政的某些起因。

•3、诺顿·E·朗(Norton E. Long)•他于1949年秋在《公共行政评论》上发表的论文《权力和行政管理》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就是权力”的命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时期的研究(1946—195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是政府规模、结构、职能、作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新学科的兴起,促进了公共行政学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这种深入的研究要求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概念,从而开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并使行政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多方向的发展的趋势。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研究•一、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研究成果•1、艾伦·希克(Allen Schick)•计划规划预算系统将目标设计、计划编制和预算控制融为一体,建立起一个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预算制度。

•2、叶海卡·德罗尔(Yehezkel Dror)•德罗尔认为,政策分析是科学与政治之间的一座桥梁,但并不改变政策与组织行为的基本特征。

•二、新公共行政学•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经济陷入“滞胀”的困境之中。

在美国,社会经济的显著特点是低速增长和结构性经济危机相交织,结束了美国历史上第二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39—1969)和美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代;公民权运动、越南战争、水门事件、能源危机等带来的社会政治问题,使公众对政府丧失了信心。

现实对行政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们纷纷提出所谓“新的模式”或“中心理论”,以取代“旧的传统理论”。

由美国青年行政学者发起的“新行政学”运动在70年代得到发扬光大,以此为基础,英国学者提出了重视行政道德规范和社会需要的“社区服务模式”。

受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行政学研究更加注重政府行政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一、经济学理论的介入•1、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政府再造理论•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1、《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1992•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理论范式)VS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英国学者胡德(C.C.Hood)在其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就职演说中将“管理主义”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新公共管理”三、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中国行政管理学的重建与开拓在中国,西方意义上的行政学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行政学与政治学等学科一起被取消,其教学与研究工作从此一断就是30年,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

20多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恢复重建阶段和开拓发展阶段。

第一,恢复重建阶段。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1]。

由此迎来了中国行政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春天,使中国行政学得到恢复与重建。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行政学都处于恢复学科地位、重建学术组织与机构、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奠定行政学发展基础的阶段。

第二,开拓发展阶段。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行政学只是刚刚起步的话,那么20世纪90年代行政学则是在进行着一场研究范式的转换。

这是指中国行政学在借鉴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基础上,其研究价值取向、分析方法、管理思想与理念方面发生的转变。

2.学科复兴、发展的背景与动力中国行政学学科的恢复和重建是在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确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实现的,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政府及其公营部门大规模改革,行政学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进行的。

这样的背景赋予中国行政学发展以重要的特征。

第一,中国行政学重建与发展本质上是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为行政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呼唤和期待着行政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真知灼见的改革理念和思路。

面向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改革和制度转型的现实要求,使得行政学从重建的时刻起,就将推进改革作为其发展的目标和主旋律。

第二,国外行政学理论与思想的创新,给予中国行政学发展以有力的推动。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行政学重建的这20年,也正是国外行政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变化的20年。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后现代社会结构、福利国家政策失败和新一轮政府及公营部门改革等诸多社会变化的影响,使传统以行政效率为中心、以韦伯理想科层制组织理论为基础,以政府内部管理事务为主导,信奉“政府万能”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环境变迁及提出的问题,促使行政学不断检视自身的作用与发展导向,增强行政学回应与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