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劝学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9劝学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9劝学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9 劝学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靛.青(diàn)跂.望(zhì)驽.马十驾(nú)B.鳝.鱼(shàn)舟楫.(jí)锲.而不舍(qiè)木直中.绳(zhòng)C.须臾.(yú)跬.步(guǐ)骐骥.(jì)以为轮(róu)D.槁暴.(pù)省.亲(shěng)蟹螯.(áo)金石可镂.(lòu)思路解析:A项,“跂”应读“qǐ”;C项,“跬”应读“kuǐ”;D项,“省”应读“xǐng”。

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规:规则。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思路解析:C项,“规”,圆规。

答案:C3.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思路解析:①句为宾语前置,②句为介词结构后置。

③句中的“马之千里者”和④句中的“庙堂之高”与例句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样,都是定语后置。

答案:D4.根据提示填空。

(1)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经验是:,。

(2)《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

《劝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槁.()暴.()砺.()参省..()()知.()明须臾.()跂.()舆.()生.()蛟.()跬.()骐.()骥.()驽.()锲.()镂.()螯.()鳝.()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本字,加以解释。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4.古今异义蚓无爪牙..之利()金.就砺则利()5.指出下列虚词“而”的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吾尝终日而.思矣()⑤吾尝跂而.望矣()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⑩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6.辨明下列文言特殊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輮以为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文学常识填空:荀子,名,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二、探究解疑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9.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10.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用课文原句回答)11.“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12.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参考答案1.槁gǎo暴pù砺lì参省cān xǐng 知zhì明须臾yú跂qì舆yú生xìng 蛟jiāo 跬kuǐ骐qí骥jì驽nú锲qiè镂lòu 螯áo 鳝shàn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3.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4.古今异义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劝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劝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9 劝 学一、读准字音(1)中.绳(zhòng) (2)(róu) (3)槁暴..(gǎo pù) (4)砺.石(lì) (5)参省..(cān xǐng) (6)跂.(qǐ) (7)螯.(áo) (8)舟楫.(jí) (9)蛟.龙(jiāo) (10)跬.步(kuǐ) (11)骐骥..(qí jì) (12)驽.马(nú) (13)锲.而不舍(qiè) (14)镂.空(lòu) (15)蛇鳝.(shàn) 二、辨识通假 (1)以为轮 (“”通“煣”,使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三、一词多义 (1)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②群响毕绝.(《口技》)(动词,停止)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绝的)④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副词,非常) (2)假⎩⎪⎨⎪⎧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利用)②乃悟前狼假.寐 (《狼》)(动词,假装)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动词,借) (3)而⎩⎪⎨⎪⎧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却)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④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4)焉⎩⎪⎨⎪⎧①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②圣心备焉.(语气词)③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代词,哪里) 四、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其曲.中规 (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3)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用作动词,游水)(8)积善.成德 (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10)用心一.也 (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五、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广泛地学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9课 劝 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一、语言积累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就砺则利. 利:锋利B .君子生.非异也生:资质、禀赋 C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刻 D .用心一.也一:一致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金就砺则.利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蟹六跪而.二螯C.⎩⎪⎨⎪⎧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①蚓无爪牙之.利②筋骨之.强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C .刑.人如恐不胜D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含义有相同义项的一项是( )A .无可寄.托者(.刘.备)寄.寓于表 女寄.言于母 临崩寄.臣以大事 B .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国 兴.利除弊 夙兴.夜寐 C .不能十步. 步.其韵奉和一首 乃自强步. 步.余马兮山皋 D .下饮.黄泉中军置酒饮.归客 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日食饮.得无衰乎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A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吾尝终日..而思矣6.名句填空。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法一练——定语后置句7.下列句子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有________(只填序号)①申之以孝悌之义②是寡人之过也③唯君图之④微斯人,吾谁与归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⑦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⑧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8.下列句子,都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组是(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三、走近高考(2018·江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划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 . 知来者之可追C . 匈奴诡言武死D . 将有事于西畴2. (2分) (2018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B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公车特征拜郎中C . 掘野鼠去草实自去史职,五载复还D .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 (2分) (2017高一下·庄河开学考)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性本爱丘山性:天性,本性B . 池鱼思故渊渊:河流C . 暧暧远人村暧暧:温暖D . 依依墟里烟墟:废墟4. (2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因其固然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B . 臣之所好者道也中有都柱,傍行八道C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D .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 (2分)下面对词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竟无语凝噎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 . 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C . 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 . 羌管弄晴弄:吹奏。

6. (2分) (2017高一下·吉林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 . 低眉信手续续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B . 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C . 感君区区怀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7.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练习(含解析)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练习(含解析)

第9课劝学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学习的名句。

对此,荀子《劝学》中就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赏古诗长歌行汉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诗歌借物言理,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更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运用角度] “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善假于物”等。

腹有雅量气自华我喜欢门外的那条河。

它平和静谧地流过时光,将所有的杂质一一沉淀,白云苍狗之间,仍清澈见底。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9劝学学校 班级 学生 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吾尝跂.而望矣( ) (3)假.舆马者( ) (4)而绝.江河( ) (5)驽.马十驾( ) (6)用心躁.也( )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 .君子生非异也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吾尝终日..而思矣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下列各句在句式方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句)B .冰,水为之(判断句)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宾语前置句)D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省略句)6.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文学常识填空。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______,战国末期思想家,是 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本文选自他的作品______,现存32篇。

8.名句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二、课时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必修39 劝学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鉴赏:该诗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诗歌明白如话,第一、二句形象地描写了男儿读书废寝忘食的情景。

第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警醒男儿要珍惜少壮年华,发愤苦读、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以后再想读书就迟了。

诗歌铿锵有力,短短的28个字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鉴赏:这首诗的主旨是劝少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既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此典,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限时15分钟)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靛.青(diàn)其曲中.规(zhōnɡ) 参省.(xǐnɡ)B.跂.而望(qì) 埃.土(āi)金就砺.(lì) 骐.骥(jì)C.跬.步(kuǐ) 舆.马(yú)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D.用心躁.也(zào) 须臾.(yú)句读.(dòu) 参.省乎己(cēn)解析:A项,中zhònɡ;C项,镂lòu;D项,参cān。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解析:A项中“”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劝学练习1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以为轮(róu)木直中.绳(zhònɡ)虽有槁暴.(pù)B.不积跬.步(guī) 金就砺.则利(lì)闻者彰.(zhānɡ)C.跂.而望(qì) 须臾.(yú)驽.马十驾(nú)D.骐骥.(jì) 蛇鳝.之穴(shàn)蟹螯.(áo)【答案】B(“跬”应读“kuǐ”)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答案】C(A项中“”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3.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斯天下之民至焉C.朝济而夕设版焉D.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A(“焉”:兼词,于此)4.下列加点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中间..邑人来此绝境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④牺牲..玉..力拉崩倒之声②率妻子帛,弗敢加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④⑤⑥⑦【答案】A(①其中夹杂着②妻子与儿女③长江④祭祀用的猪、牛、羊⑤⑥古今相同⑦借助、凭借)5.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C(均表对原因的推断,A已:停止;罢了。

B绝:横渡;隔绝的。

D而:却;就,顺承。

)6.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之于国也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 B.①②③C.③⑤⑥ D.②④⑥【答案】D(①介词,比;②④⑥引出动词涉及的对象,不译。

③介词,对、对于。

⑤介词,在。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以为轮,其曲中规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答案】D(A.“生”通“性”;B.“”通“煣”;C.“知”通“智”)8.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答案】C(A.“日”:名词作状语,每日;B.“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D.“水”:名词作动词,游水)二、文本精品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9~12题。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取之于蓝. 蓝色的染料 B .木直中绳. 墨线 C .虽有槁暴.. 晒干 D .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 【答案】 A(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做染料。

) 1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冰,水为.之以为.轮C.⎩⎪⎨⎪⎧使之然.也河东凶亦然.D.⎩⎪⎨⎪⎧吾尝跂而望.矣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 C(A 青:①靛青,②颜色深;B 为:①冻结成,②做成;C 然:这样;D 望:①远看,②希望。

)1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以为轮,其.曲中规。

B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D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答案】 CD(A 代词,它的;B 代词,那里的;CD 都是代词,那。

) 1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2自然段开头的两个比喻,说明学习能使人提高和发展。

B .“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说明经过人工改造,客观事物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同理,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一句,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D .“假舆马”“假舟楫”等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弥补不足。

人的资质本来差距很大,但通过学习可以补齐。

【答案】D(最后一句不对。

“君子生非异也”说明人的资质差距不大。

)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

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也;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

余幼时犹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①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身面向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

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

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

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丁一士应声耸身而过。

友招使还,应声又至。

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丁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

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田侯②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自题诗曰:“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

敢.因恃尔心无虑,便.向崎岖步不平。

”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

(节选自[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过厅:过道,厅堂可以通行的地方。

②田侯:即田功,字松岩,纪晓岚的朋友。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足甫.及岸甫:刚刚B.敢.因恃尔心无虑敢:岂敢C.不虞.岸已将圮虞:担忧D.便.向崎岖步不平便:立刻【答案】C(虞:预料。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恃财者终以.财败不赂者以.赂者丧C.田侯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答案】B(都是介词,表原因,因为。

A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C项,介词,点出地点状语,从/介词,点出施动者,表被动;D项,“者”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翻译为“……的人”/语气助词,放在时间名词之后,作状语,起舒缓语气作用。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丁一士见河不宽而恃己擅纵,意外丧生,说明他缺乏预见灾难和临危应变的能力。

B.本文先记叙后议论,中心是一个“恃”字。

有所擅长,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味有恃无恐却往往会引来悲惨的结局。

C.田侯自题诗于劳山杖上是想用自己登山的亲身经历来勉励世人:即使前路崎岖,只要心中没有顾虑,坦然面对,也会走出困境,步向平坦人生路途。

D.月夕花晨,伴我前行,如此良辰美景在纪晓岚看来是“可贵而佩”的。

【答案】 B ( A项“缺乏预见灾难的能力”的说法有点过头;C项田侯的自题诗用意是想告诫世人:在路途平坦的时候也要提防暗藏的危险;D项纪晓岚“可贵而佩者矣”的是田侯居安思危的意识。

)16.断句和译句。

(1)用斜线“/”给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2)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

①友招使还,应声又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2)①朋友向他招手,(示意)让他回来,丁一士随着声音又回来了。

②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

参考译文:我们村里,有一位叫做丁一士的人,身手矫健,力气很大,加上他练就了一身武艺和轻功,两三丈高的建筑物,他可以纵身而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他可以翩然而过。

我小的时候,还见过他,我曾经请求见识一下他的技艺。

他便叫我站在过厅当中,我的脸朝向前门,他一跃就站在了前门外面,恰好和我面对面。

当我转身面向后门时,却见他早已站在了后门外面,和我对面而立了。

这样反复转了七、八回。

大概他只需稍稍纵身一跃,就能轻易飞越屋顶。

后来,丁一士路过杜林镇,遇见了一位朋友,朋友便请他到桥边一家酒店饮酒。

两人饮得尽兴,便一齐站在河边观看风景。

他的这位朋友说:“你能越过这条河吗?”丁一士随着声音纵身一跃,便已到了河的对岸。

朋友向他招手,示意他回来。

丁一士随着声音纵身一跃又跳回来了。

但是,他的脚刚刚碰到岸边,没想到河岸早已坍塌,靠近水站立的地方已有了裂纹,丁一士没有看见,错误地踏在上面,河岸顿时崩塌二尺多宽,丁一士随之掉进河里,顺着河流往下漂。

他素来不识水性,只能在波涛之中跃起几尺高,能往上跳起却又不能跃到河的对岸。

这样反复几次,力气终于用尽,最后淹死在波涛之中。

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

倚仗钱财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钱财而失败;倚仗权势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权势而失败;倚仗智谋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智谋而失败;倚仗气力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气力而失败。

(一个人如果)有所倚仗,就胆敢涉险,这是常理啊。

田侯在滦阳买了一根劳山拐杖,自己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说:“月夕花晨,伴我前行,路上遇到平坦的地方也要提防倾斜,怎么能够因为有所倚仗你就心里没有顾虑,马上朝着崎岖的地方走去呢?最终只会走向险地。

”这真是亲身经历过才能说出来的话,值得(我们)珍惜并且佩服啊!四、高考热点17.将后面的四组短语按照语意连贯的要求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只填序号)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

船舷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般美……①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②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③山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④江面弥望着一抹抹深深的碧色,让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答案】③①②④(由山写到水,由宏观写到微观)18.下面是某市某日当天夜里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请你阅读后根据要求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