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简介讲解

合集下载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

洛德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 恶的情欲。 《巴黎圣母院》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
中所提出的美学原则。从整部作品的对照来看,人物形象对照是《巴黎圣母 院》对照艺术的精髓,因此雨果提出的美学原则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得到 了忠实的体现。雨果运用多样手法,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美与丑、善 与恶、真与假的对比,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于 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 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 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 加远扬。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 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
是雨果著名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以离奇和对 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 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 郎爱斯美拉达。面貌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 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 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 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路易 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 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恶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 叛者吉普赛女郎埃丝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 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克
维克多· 雨果
维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 (1802.2.26~1885.5.22)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领袖,人道主义 的代表人物,被人们 称为“法兰西的莎士 比亚”。
一、作者生平

雨果

雨果

欢迎大家来到星期一的文海拾贝。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作家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雨果。

维克多·雨果生于1802年逝于1885年,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

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

后来被民间艺人"熊"(或音译"乌苏斯")收养。

所以说,格温普兰是人民的儿子。

后来小说峰回路转,格温普兰命运大起大落,可是因为爱人“女神”(音译"蒂")的病逝,彻底绝望,投河而去。

《笑面人》的创作标志着作者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

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

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

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

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

悲惨世界 作者人物剧情介绍

悲惨世界  作者人物剧情介绍


《悲惨世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小说以社会底层受 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雨果 以史诗的雄浑笔力、鲜明色彩和抒情气氛再现了19世纪初 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绚丽画面,芳汀、珂赛特受苦受难,冉 阿让挣扎奋斗,为在社会上取得立足之地而历尽坎坷,构 成一篇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史诗
人物介绍:
作者介绍: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 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 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 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 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 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 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 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 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 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 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 世界》,短小说有《“诺曼底”号遇 难记》。
珂赛特
• 芳汀可怜的女儿,当初虽然 被母亲恳求般的托付给酒馆一 家,却没有享受到一天童年的 无忧生活,反而被当成女佣一 般,成天埋头做杂活,母亲攒 下的钱几乎全用来栽培酒馆老 板的亲生女儿。不过她苦命的 日子比起母亲是少了许多,冉 阿让把她视如己出,使她能忘 却童年回忆,后来她和青年马 吕斯恋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芳汀
• 冉阿让工厂里的一名女工,她有 段坎坷的青春,在怀了情人的骨肉 之后却被恶意遗弃,为了女儿的生 活,只好忍下心把她寄养在孟费美 一位酒馆老板的家里,自己来到巴 黎谋生并定时寄钱回去,但由于她 有私生女的事被同事揭发,被赶出 工厂,只好卖了首饰、长发,甚至 肉体,不幸沦为一名妓女。幸好遇 见冉阿让,托付了女儿的未来才安 心的逝去。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作者:维克多· 雨果

雨果简介 (2)

雨果简介 (2)

雨果简介1. 引言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 Marie Hugo)是法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和政治家。

雨果以他的巨大贡献和世界知名作品而被全球读者所熟知。

今天,我们将介绍雨果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以及他对世界文学和政治的重要影响。

2. 生平事迹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市。

他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将军。

雨果很早就展示了他的文学才能,他的诗歌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受到了赞赏。

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长诗《奥昆图尔》使他一跃成为法国文坛的瞩目新星。

他的诗歌风格浪漫主义,充满了情感和想象力。

在他的诗歌中,他表达了对自然、爱情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除了诗歌,雨果还创作了许多戏剧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塞尔日娜與穆尼娜》和《莎乐美得》,这些作品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戏剧表现力。

3. 代表作品维克多·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这部小说于1862年出版,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善良、社会不公和个人奋斗的故事。

《悲惨世界》被誉为“法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作品是《巴黎圣母院》,这是一部描述15世纪巴黎圣母院的小说。

通过讲述主人公埃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之间的爱情故事,雨果揭示了中世纪社会的各种弊端和不公正。

此外,雨果还写了许多其他著名的诗歌和戏剧作品,如《君的十字军》、《纸花若何飞舞》等,这些作品都展示了他的文学才能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4. 政治活动除了文学创作,雨果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他是自由派的积极支持者,持有君主立宪制度的政治观点。

他在政治上发表了很多演讲和文章,呼吁人民的权利和正义。

他还担任过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数次选举中成功当选。

然而,雨果的政治观点和活动使他陷入与当时的保守派政府的对立。

他被流放到了比利时,但他的政治立场并没有改变。

他继续在流亡期间发表政治演讲和文章,为民主和人权而奋斗。

雨果及其作品的文学常识

雨果及其作品的文学常识

雨果及其作品的文学常识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以下是关于雨果及其作品的一些文学常识:
1. 作品主题:雨果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不公、人性的复杂性以及道德和伦理问题。

他关注贫困、压迫和不公正,并通过作品呼吁社会改革。

2. 文学风格:雨果的文学风格充满激情、宏大和浪漫主义色彩。

他擅长运用生动的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和情节。

3. 代表作品:雨果的代表作包括《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复杂的人物塑造和感人至深的情节而闻名。

4. 人道主义思想:雨果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作品中强调了对人类的同情、宽容和爱。

他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并呼吁人们关注他人的痛苦和不幸。

5. 文学成就:雨果的作品对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法国文学的巨匠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6. 文学奖项:雨果是法国文学最高荣誉之一的法国文学院的成员,并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包括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等。

这些是关于雨果及其作品的一些基本文学常识。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经典,也反映了 19 世纪法国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多样性。

如果你对雨果的作品感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他的作品来深入了解他的文学成就。

雨果简介及作品介绍

雨果简介及作品介绍

雨果简介及作品介绍
雨果简介及作品介绍
雨果(Victor Hugo)是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剧本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人”。

本文将从诗歌、小说、剧本三个方面介绍雨果的代表作品。

一、诗歌
雨果的诗歌作品以《悲怆集》为代表,这部诗集包含了他的成名作《孤独者》、《夜曲》等。

这些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表现了雨果对人生、自然、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其中,《孤独者》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二、小说
雨果的小说作品以《悲惨世界》为代表,这部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法国革命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苦难和悲惨的社会,通过主人公让·瓦尔简的遭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动人,被誉为“人类悲剧的杰作”。

三、剧本
雨果的剧本作品以《诺曼底的莎士比亚》为代表,这部剧本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剧本以莎士比亚为主题,描绘了他在诺曼底的流亡生活和创作经历。

剧本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同时也表现了雨果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剧本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剧场的代表作”。

总之,雨果是一位文学巨匠,他的作品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小说、剧本作品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语言优美动人,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雨果生平及其作品展示

雨果生平及其作品展示
部小说《亨利》
3
在1830年,雨果发表了他 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这部小说被广泛认为是浪 漫主义的杰作之一。在此 之后,他继续创作了许多 著名的小说和戏剧,包括
《悲惨世界》、《九三 年》、《笑面人》等
雨果生平
雨果于1870年回到法国,并 被选为国民议会议员
他继续发表作品,并致力于 人权和自由的推广
雨果生平及其作品展示
-
雨果生平
目录
雨果作品展示
雨果生平
雨果生平
1
2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一位法国文学家、 戏剧家和政治家。他出生 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 地为法国的贝桑松。他的 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则 是一名贵族后裔。雨果的 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他的生活和创作
雨果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 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 开始写作诗歌和戏剧,并 在1820年出版了他的第一 部诗集《短歌行》。他的 文学才华得到了肯定,并 在20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
雨果作品展示
2.《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另一部代表作,也是一部描绘人 类情感和社会现实的鸿篇巨著。这部小说以法国大革命 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名叫冉·阿让的苦役犯人在经历了 痛苦的牢狱生活后,努力追求自由、正义和幸福的故事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描 绘,展现了雨果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
XXX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雨果作品展示
3.《九三年》
《九三年》是雨果的另一部著名小说,也是 一部描绘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 品。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朗德纳克的将 军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为拯救被暴徒围攻的三 个孩子而放弃了军职,并最终为保护孩子而 牺牲的故事。这部小说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 刻描绘和对人性的剖析,展现了雨果对历史 和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概述雨果及其作品

概述雨果及其作品

概述雨果及其作品1.评价(1)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不但数量丰富,而且主题多样,形式完美,表现手法细致多彩。

他的小说以五光十色、气势雄伟的画面见长,为浪漫主义小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雨果的创作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雨果还是一位世界文明的捍卫者和中国人民的朋友。

他严辞谴责英法联军烧毁北京圆明园的罪*行,呼吁法国将掠夺的稀世珍宝悉数归还中国。

2.创作(1)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

其序言却成了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

①认为“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文艺的真实“产生于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

同时,雨果非常强调诗人在反映客观现实过程中的主观作用,强调为了形成强烈和鲜明的对照要求作家进行夸张,其结果便是描写不寻常的即非凡的现象。

②雨果要求文学表现“地方色彩”和有历史的具体性,从而否定了古典主义那种抽象地描写超历史超民族的人的做法。

③雨果主张使用丰富多彩的普通语言。

(2)《艾尔那尼》的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结果古典主义者遭到彻底的失败。

(3)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情节紧张,变幻莫测,戏剧性很强。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象征手法,反映了作家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

(4)在小说《穷汉克洛德》中,作者探讨了工人贫困和由此造成犯*罪的问题,虽然谴责资产阶级法庭的黑暗F败,却只提出通过道德教育的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5)流亡期间,雨果创作了《静观集》诗集,以及《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小说。

(6)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雨果回到了别离多年的祖国。

后发表诗集《凶年集》、长篇小说《九三年》,反映了雨果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阶级局限性。

(7)雨果晚年创作的《历代传说》,被认为是法国诗歌和世界文学中最丰富最完美的抒情史诗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克多雨果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省城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进入法学院学习,但是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几乎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雨果(l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现在叫《船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

雨果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
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

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

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