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择时选股能力
如何衡量基金的择时能力

如何衡量基金的择时能力何为基金的择时能力所谓择时能力是指基金经理对于市场整体走势的预测能力,即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走势并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以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的能力。
具体而言,择时能力的衡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现金比例变化法使用现金比例变化法时,成功的择时能力表现为在牛市中基金的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小,而熊市中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大。
择时损益=(股票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股票指数收益率+(现金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现金收益率例如,某季度上证指数上涨20%,现金收益率为1%,基金契约规定股票投资比例为85%,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15%,但基金的实际股票投资比例为70%,实际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30%,那么基金的择时损益=(70%-85%)*20%+(30%-15%)*1%=-2.85%。
结果为负,可见该基金因为其错误的择时活动导致了投资的损失。
成功概率法成功概率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基金预测牛熊市的成功概率来对基金择时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
成功概率=(正确预测到牛市的概率+正确预测到熊市的概率-1)*100%举例来讲,30个季度里有20个季度市场上涨,10个季度市场下跌。
在市场上涨的季度中,某只基金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15个;在市场下跌的季度中,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8个。
那么成功概率=(15/20+8/10-1)*100%=55%,结果明显大于0,可见这只基金具有较强的择时能力。
二次项法二次项法,即T-M模型,具体模型如下:成功的市场选择者能够在上涨市场中提高其组合的贝塔值,而在市场处于下跌状态时降低组合贝塔值。
如果 >0,表明基金经理具有成功的市场选择能力。
双贝塔方法双贝塔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具有择时能力的情况下,组合的贝塔值只取两个值,即牛市贝塔取较大的值,熊市取较小的值。
如果为正,则说明存在择时能力。
C-L模型C.L.指标反映的是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收益与无风险收益之间的正负差异(即能否正确预测多头或空头市场),而后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从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
中国开放式基金选时和选股能力的实证分析

(c o l f c n mi ,P kn nvri S h o o o c oE s eigU iesy,B in 0 8 1 hn ) t e ig10 7 ,C ia j
Ab t a t s r c :P r r n e e au t n i o u a su n mu u l u d su y An lss o tc — e e t n a d t n b l y i o e o ef ma c v l ai sa p p l ris e i t a n t d . ay i n s k s l ci n i g a i t s n f o o f o o mi i te mo t mp r n o is T i e s y i b s d O h e l s ia d l n l d n — h s i ot t pc . h s sa s a e f t r e c a sc lmo e si c u i g T M.H— a d C- n k s s me i r v me t. a t M n L a d ma e o mp o e n s Ths p p r o t i s t e T— — F d lb s d o h s d l a o e T i r c e ma e h mp r a n y i y s lc i g f u e n i a e b an h M F 3 mo e a e n t e e mo es b v . h s a i l k s t e e i c la a ss b ee t o r e t i l n t o e - n e u d a a i i e r . h o c u in i h t h t a u d n C i a h v t n tc - e e t n a i t i i n p n e d d f n s d t n s y a s T e c n l so st a e mu u lfn s i h n a e s o g so k s l ci b l y wh l t x t r o i e mi g b l y i o vo s W lo r c mme d t a h o e n n h u d i r v h r e y t m n t n t e e s n e r i i g fr a i t sn t b iu . e as e o i o n h tt e g v r me ts o l mp o e t e ma k ts se a d sr g h n p ro n lt n n o e a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分析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分析引言开放基金是一种投资工具,由专业的基金经理负责管理、投资和操作,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作为投资人,了解基金经理的择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很重要。
本文将对开放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分析。
1.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分析开放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方面之一。
通过分析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和波动性,可以评估基金的业绩表现及其持续性。
1.1 年化收益率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衡量基金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高的年化收益率意味着基金具有较好的投资表现。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基金过去几年的年化收益率,判断基金的业绩持续性。
1.2 波动性波动性是基金的风险指标,也是评估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较低的波动性意味着基金具有较稳定的投资表现。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基金的波动性指标,如标准差和贝塔系数,评估基金的风险水平和业绩持续性。
2. 开放基金择股能力分析择股能力是基金经理判断和选择个股的能力,对于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影响很大。
通过分析基金经理的择股能力,可以评估其对个股的研究和选择能力。
2.1 个股持仓情况通过查看基金的持仓情况,可以了解基金经理对哪些个股有较高的看好程度。
若基金经理能够持续地选择优质个股,说明其有较好的择股能力。
2.2 相对指数表现相对指数表现是评估基金经理择股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基金的投资组合与业绩基准指数的表现,可以判断基金经理是否能够跑赢市场,并体现出其择股能力。
3. 开放基金择时能力分析择时能力是基金经理判断市场行情,并选择合适时机进行交易的能力,对基金的业绩持续性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可以评估其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能力。
3.1 买入时机基金经理的买入时机决定了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通过观察基金买入股票的时机,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3.2 卖出时机基金经理的卖出时机决定了投资的利润和风险。
通过观察基金卖出股票的时机,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中国开放式基金选股和择时能力实证分析

2 0 0 1 年 我 国首只 开放式基 金——华 体 业绩进行 研究 , 八十 年代初 , 又 从另外 时能力 的实证研究 。肖奎喜、 杨 义群对 我 安创 新 成功 发行 并 且发 行 量达 到 5 0亿
一
杜 玉林 ( 2 0 0 8 ) 参 考了 份, 得 到了投 资者青 睐。虽然 我国开放式 择 能力和 市场时机选 择能力 又引起 了广 握 能力研究 。于丽 、
时能力等 问题 , 得 出我国基金 经理人 的普 资组合 , 获取高额回报成为 了基金经理人 择能力,补 充了 T r e y n o r 和 Ma z u y非线性
遍的理财特点是具有一定选股 能力, 但择 为投资者提 供的服务。 鉴于我国证券投 资 C A P M 模 型 的检 验 方 法 。
中国开放 式 基 金选 股和 择 时能 力实证分析
口文 /宋丽平 王尔滨)
[ 提要] 本文通过收 集 2 O 1 2 年 6月 多的基 金产 品用 来吸引投 资者, 因此 开放 ( 1 9 8 1 )提 出了一种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 2 9日至 2 O 1 3 年 6月 2 8 E l 开放 式基 金 1 式基金 绩效评价成 为 国内研 究学 者研究 参数检验模型 ( 简称 H— M模 型) 。He n —
时能力不强 。
市 场 的 发 展 状况 , 选 用 国外 成 熟 的绩 效 评
( 二) 国 内主 要 研 究综 述 。 我 国对 于 开
关键词 : 开放式基金: 绩效评价 ; 选 股 能力; 择 时 能 力 中图分类号 : F 8 3 文献标识码 : A 收 录 日期 : 2 0 1 3年 1 1月 2 1 1 5 t
一
国 的 基 金 发 展 形 势 而 得 出我 国 基 金 经 理 人 在 择 股 能力 上 具 有 显 著 效 益 , 但 是 择 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的实证分析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的实证分析作者:李丽琴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4期摘要: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采用T-M、H-M 模型对我国25 家不同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5 家不同股票型基金,进行择时选股能力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实证分析从理论上讲,若基金管理公司具备专家理财,那么也就拥有一定程度的市场择时选股能力。
基金经理时刻紧盯千变万化的市场,将投资基金面临的组合风险(β) 进行实时调节,达到在强势市场上获取更高投资利益的目的,在面对弱势市场时也可减少或者防止出现损失。
一、理论基础当前中国对证券投资资金择时选股能力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的很多专家早在1966 年就进行了理论深入研究阶段。
并且一些相关的模型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完善。
通常情况下,基本思路的出发点和基准是传统的CAPM 模型,把选股能力和投资基金的择时能力分离,并进行量化,之后对其实施评价和能力的分析。
继而出现了众多衍生理论模型,当前使用最频繁的模型主要有三种,其一是T-M 模型( 特雷诺和马泽),其二是H-M 模型( 亨利克森和莫顿),其三是C-L 模型( 查恩和莱维伦)。
在本次实证分析中主要采用前两种模型。
( 一)T-M特雷诺和马泽提出假设,即证券投资基金具备择时能力,那么可能的情形会有两种( 见图1);之后又提出在实际情况中并不存在如此理想的情况。
在经过完善之后将T-M 模型确定为:选股能力指标采用α 表示;择时能力指标使用β2 表示;基金组合面临的系统风险使用β1 表示;基金在各个时期中的实际收益率使用Rp 表示,市场组合各个时期内的实际收益率使用Rm 表示,随机误差项为εp。
( 二)H-M在T-M 的基础上,亨利克森和莫顿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做出的假设是,投资基金拥有择时能力,那么则会出现如图2 中的情形,得到H-M 模型为:二、实证分析( 一)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1. 研究样本。
阳光私募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研究

2 .择时能力。共有 l只基金的 值大于0 5 ,然
大增长2 、柘 弓启 明星 、中国龙精选 、中国龙价 期
值2 、金 中和 西鼎 、云程泰 资本 增值 、晋龙 l 、证 号 大价 值3 、塔 晶狮 王 、淡 水 泉成 长 1 、中 国龙 价 期 期 值3 、中 国龙 价 值 4 、塔 晶狮 王 2 、 合 赢 ( 财 ) 号 粤 、
收益仍 主要 得益于市场超额 收益 。从可决系数来 看 ,回归 结 果得 到 的R都较 小 ,仅 有 1 z 只基 金 超 过
H M模 型 来 分 析 阳光 私 募 基 金 选 股 择 时 能 力 对 收 —
益 的 贡献 。
二 、研 究 方法
异 的能 力 ,当R - f 时 ,此 时总 风 险等 于 1加 上 mR> 0 3
,
大 于 当R - f0 的 1值 。 由此 可 知 ,一 名 具 mR< 时 3
有 择 时能力 的基 金 经理 可有 效地 调整 资 产配 置 ,在
f 周 泽 炯 , 史本 山. 国开 放 式 基 金 选 股 能 力 和择 时 能 力 的 实 1 1 我
证 研 究 【. 经研 究 ,2 0 , ( ) 2 9 . 『财 1 0 4 6 :9 — 7
的 值均大于0 ,其 中只有l 只通过 了显著性水平 7 5 %下的t 检验 ,占基金总数的2 %,其余基金均没 7 有显示出 比较显著的证券选择能力 。就总体 而言 ,
( )H M模 型 二 —
的差距 ,但凭借其独特 的投资运作方式 ,已经受到 越 来越 多 的关 注 。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分析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分析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基金行业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其核心作用就是通过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债券等资产,获得更高的收益。
基金的业绩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开放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都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
开放基金是一种资产规模较大、投资范围较广、投资人数较多的集合投资工具,其所投资的证券产品一般为股票、债券、货币市场证券等。
由于开放基金的规模较大,其业绩的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首先,开放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是评价基金的重要指标。
基金的业绩往往是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但在此基础上,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自身的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和有效策略的实现,使基金的表现超越市场平均水平。
基于长期持续的业绩表现,开放基金有可能在同业中获得更高的评级和排名。
一般来说,基金的持续性表现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基金的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的经验与技术水平、基金策略的运用和基金的管理机构等。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开放基金进行投资时应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以及基金管理机构的综合实力。
其次,择股能力是开放基金经理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择股能力体现在开放基金的投资决策上,主要包括股票选取和相应的分散化投资组合。
好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深入分析企业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同时根据市场与行业情况的变化调整股票选取和组合,提升基金的表现。
基于择股能力,开放基金经理可以选择低估股票,并在价格合理时买入,随后在高位时减仓卖出,从而取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择股能力对于基金的业绩表现和长期持续的成长十分重要。
最后,择时能力也是开放基金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择时能力体现在基金经理决策的时机上,主要包括了预测市场的涨跌态势、判断市场趋势、标的股票生命周期等方面。
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好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控制风险、抓住投资机遇,提升基金的收益表现。
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

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基金经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其选股与择时能力对基金的投资回报至关重要。
选股能力指的是基金经理在众多个股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收益潜力的标的,而择时能力则是指基金经理能够准确判断市场的走势,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买入或者卖出操作。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
一、选股能力的重要性选股是基金经理的核心职责之一,良好的选股能力能够在市场中获取超额回报。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基金经理需要综合考量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估值水平等因素。
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具有较高增长潜力和较低风险的个股,从而为基金的业绩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择时能力的重要性择时是投资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到买入或者卖出的时机选择。
市场行情的涨跌波动时刻变幻,基金经理需要通过对市场的走势有准确的预判,以求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调仓操作。
择时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投资回报的高低。
不同的市场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灵活把握市场机会,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三、如何评估评估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重要依据。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参考:1. 基金的长期表现:通过分析基金的长期业绩,了解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
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可以证明基金经理具有出色的能力。
2. 投资理念与策略:深入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策略,看是否与个人的投资风格相契合。
基金经理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投资思路,并能够在市场中实际操作。
3. 个股持仓情况:观察基金经理的个股持仓,了解其对不同个股的判断与选择。
高质量的持仓会反映出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4. 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基金经理应该具备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能够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
四、优秀基金经理的典型案例1. 彼得·林奇(Peter Lynch):林奇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基金经理之一,管理过的基金在其任期内取得了惊人的回报。
他注重个股研究,通过深入行业调研和个股挖掘,成功捕捉到了许多成长性股票,以其高超的选股与择时能力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择时选股能力
投资基金的出现以19世纪的产业革命为契机,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
随后兴盛于北美,如今已风靡全球,各地对其亦有不同的称谓:共同基金、单位信托投资基金、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等等,无实质性区别。
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融资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基金起步较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到九十年代才得以较快发展,在有效支持了我国经济及社会改革的同时,为国内的投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金融投资类型,同时也活跃了市场,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所谓的证券投资基金,实质上就是一种“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是通过基金份额的发行,将投资者的闲置资金集中到一起,交由基金托管人委托管理,由他们对资金进行管理并投资于股票和债券,最后将收益按投资比例做进一步分配的投资方式。
在此过程中,基金托管人能否准确评价出基金本身的价值有未偏离市场中给出的预估价值,能否合理把握基金市场的未来走势并正确估计基金平均收益率,直接决定着基金投资人能否获得良好收益。
这两项能力分别就是这一点金融业内所指的证券市场中基金托管人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
1.证券投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的评价模型概述
迄今为止,金融界应用最广泛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的评价模型有:
T-M、H-M、TM-FF3和HM-FF3三种。
1.1Treynor和Mazoy为了给基金经理们寻找到通过基金预测市场收益的途径,以CAPM传统模型为基础,增加了二次项来以实现对基金择时能力的检验,由此创建立T-M模型。
该理论认为把握市场动向的基金经理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阶段调整其组合的系统风险值(β),模型形式如图:γi-γf=αi+βi(γm-γf)+γ(γm+γf)2+εi其中的r变量,分别代表基金i、市场基准组合m及无风险资产f的收益率,ε为基金i的随机误差。
α参数显示的是基金管理者的选股能力的强弱,该参数不受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若其值>0,则表示基金管理者具有一定的选股能力,该值数越大,表示其选股能力也就越强;同样,若γ值>0,说明基金管理者具有择时能力,其值越大,也表示其择时越强。
1.2H-M模型是在TM 基础上形成的,与之相比更为简单。
这种模型的创立者认为:基金托管人对于市场收益与无风险收益关系的择时预测结果要么是前者大于后者,要么是前者小于后者,因此通过在CAPM传统模型中加入一个虚拟变量D来对基金托管人的择时能力进行估计描述,提出了H-M 模型,其模型公式如下:γi-γf=αi+βi(γm-γf)+γi(γm-γf)D+εi与T-M公式变量相比,只增加了一个虚拟变量D,当括号中的结果值大于零时,D值取1;当括号中结果值小于零时,D值取0。
本模型公式对于基金托管要择时、选股能力大小的判定标准与T-M模型相同。
1.3回归模型FF3Fama和French创建的这种模型是在上述T-M和H-M两种结合之后的进一步改进。
在两种模式原有基础上加入了账面市值比和规模因素。
改进后的T-M模型和H-M模型分别称为TMFF3、HMFF3模
型,公式分别如下:Rpt-Rft=αp+β1(Rmt-Rft)+β2(Rmt-Rft)D+β3RSMB+β4RHML+εpt其中,αp、β2分别指基金管理人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β1代表基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β3、β4分别代表投资组合对RSMB、RHML的敏感度。
SMB 是利用大、小盘股两者间的收益率差值衡量出来的规模因素;HML 是利用高、低面值/市值股票之间的收益率差值衡量出来的价值因素。
αp、β2大于零,则表示基金管理人具备选股、择时能力,这两者的值越大,则表示基金管理人在选股、择时方面的能力越强。
2.实证样本
2.1时间区间的选择
按常理而言,实证选取的时间跨度越大,对于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的品评会更科学,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可以鉴于国内基金行业发展还未成熟,可供实证研究的时间段也不多,所以本文实证评价的时间区间定为2008年4月1日到2009年4月1日,并且将其分为了基金走势上行段与基金走势下行段,以便可以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估两种走势下的基金管理人的择时能力。
第一阶段:从2008-04-01日(收盘价2536.43点)到2008-11-21日(收盘价5890.00点)的上升行情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7-11-21日(收盘价5890.00点)到2009-04-01日(收盘价3453.73点)的下行段。
2.2样本挑选
共选取了24支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样本,主要依照下列标准:样本基金的时间区间与其市场指数时间区间相同;均具备有完整的所选时间区间内每日的累计净值数据;由于本样本实证目的是为了考察基金管理人对于股票价值的识别能力及对于股票、债券比例的组合能力,所以样本多为股票型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
本实证只针对回归模型中所涉及的两种模型加以总结分析。
2.3基金i的日收益率Rpt
为得到相对大一些的数据群,本实证通过样本基金的日收益数据来研究各支基金管理人的选股择时能力。
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还考虑了各基金在每个交易日结束时的资产增加值与红利,所用公式如右:Rpt=é(NAVùpt-NAVpt-1)+DptNAVpt-1其中,Dpt指的就是t交易日结束时的基金红利,NAVpt指的是p位基金在第t交易日结束时的日净资产,NAVpt-1则为其在第t-1交易日结束时的日净资产值,Rpt是p位基金在t与t-1两交易日结束期间的收益比。
2.4市场基准日收益率的选取
笔者在实证中选择的是将沪深股指、中信国指两个市场的收益率经过加权得出的基准日收益率:Rmt=0.8R1t+0.2R2t,R1t、R2t分别指代股指与国债指数于t日结整时的收益比。
3.实证结果
通过对上升阶段行情和下降阶段行情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归纳比较,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3.1基金上行时双模型下的实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