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学习

合集下载

中医ppt课件

中医ppt课件

中医治疗肿瘤的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清热解毒、化痰 散结等,通过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手段达到抗肿瘤效 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与气血不和、热毒内蕴、痰瘀互结等 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时注重调理气血,如使用当归、川芎 等中药材,同时结合清热解毒的方法,如使用半枝莲、蛇 舌草等药材,以及化痰散结的手段,如使用半夏、栝楼等 药材。治疗过程中还可能结合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 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中药的使用
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煎服、外敷 、泡浴等,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 的药物性质和治疗方法选择合适 的使用方法。
中药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疾病的发生与治疗需要从整体角 度考虑,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
衡和气血流通。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 症状、体征和病因等因素进行综合 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 和转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人体内,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 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诊断方法
02
四诊法
01
02
03
04
望诊
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质 、舌苔等,以了解病人的身体
状况。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嗅病人的 气味,以了解病人的病情。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疗法,具有舒展筋骨、畅通经络 的作用。经常练习五禽戏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预防疾病。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健身方法,由八个动作组成,具有调和脏腑 、舒缓筋骨的作用。长期练习八段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4、《神农本草经》
成书年代:两汉时期〔实际非一时所作〕 作 者:假托神农作〔实际非一人之手笔〕 内 容: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础理 论,如四气五味、药物毒性、配伍方法、服药 方法、功能和作用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药学专著.
五、金元四大家简介
1、刘完素:发展了《内经》病机和 运气学说,提出"火热论",治疗主张 以寒凉为主,被后世称为"寒凉派".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 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
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望痰、涎、涕、唾 2、呕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
〔二〕局部望诊
1、望头面: 2、望五官: 1〕望眼〔眼神、色泽、眼态〕 2〕望耳 3〕望鼻 4〕望口唇 5〕望齿龈
〔三〕望颈项躯体
瘿瘤 瘰疬 项强 鸡胸 腹部深陷、 腹部青筋暴露
〔四〕望皮肤
1、望外形 2、望斑疹 3、望痈毒疔疖
〔五〕望毛发
色泽、分布、有无脱落等.
三、望排出物
一、何谓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 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
二、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简介
1、《黄帝内经》
成书年代:春秋战国时代〔非一时所作〕
作 者:假托黄帝作〔实际上非一人之手 笔〕

容:包括《黄帝内经·素问》和
《黄帝内经·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
其可谓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人事的一部

中医经典ppt课件

中医经典ppt课件

注意问诊时的语言沟通与 引导
2024/1/28
11
切诊技巧与要点
切按患者脉搏、肌肤 、胸腹等部位
辨别脏腑功能盛衰及 气血运行状况
重视切诊时患者体位 与医生指力的运用
掌握脉诊、按诊等基 本技巧
2024/1/28
12
03
中药基础知识
2024/1/28
13
中药性能及分类方法
中药性能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是 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 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 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 资源,将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 认可和应用。未来医学将加强中医药 的国际化推广与合作交流,推动中医 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2024/1/28
32
2024/1/28
THANKS
感谢观看
33
22
05
养生保健与康复调理方法
2024/1/28
23
饮食养生原则和方法论述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遵循自然规律,按时进餐,定量饮食 ,不过度追求口感和食欲。
顺应季节,选择食物
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应季食物,如春季 多吃绿色蔬菜,夏季多吃水果,秋季 多吃滋阴食物,冬季多吃温补食物。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合理搭配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维生 素和矿物质。
介绍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内伤病因 的致病机理。
病因病机理论在中医中的应用
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阐述疾病的传变 与转归。
7
02
中医诊断方法
2024/1/28
8
望诊技巧与要点

中医培训课件

中医培训课件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 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05
养生保健知识普及
饮食养生原则与方法
02
01
03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避免过度饥饿。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合理搭配肉类和蔬菜,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匹配
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食物,如寒性体质多吃温性食物。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理论
阐述人体内脏腑功能及其相பைடு நூலகம்关 系,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 。
经络理论
解释人体经络系统构成、生理功 能及与脏腑关系,包括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等。
病因病机理论
病因理论
分析疾病发生原因,包括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
病机理论
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机理,包 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 常等。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 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
煎煮方法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
服用方法
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药宜热服,服用后应避风覆被取汗;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服热药,宜热服;服用丸 剂用温开水吞服;服用散剂、粉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或装入胶囊吞服;服用膏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或调服;服用颗粒 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服用糖浆剂可直接吞服。
温里药
温中散寒,治疗里寒证,如胃 寒、宫寒等。
常用中药介绍
人参
黄芪
当归
熟地黄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中医课件ppt

中医课件ppt
嗅气味
中医还会嗅患者的气味,包括口 气、汗味、分泌物等,以了解患 者的身体状况。
问诊
询问病史
中医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 病史、家族病史等,来判断患者的健 康状况。
询问症状
中医还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发热 、疼痛、疲乏等,以了解患者的具体 病情。
切诊
脉诊
中医通过脉诊来判断患者的脉象,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 。
治疗方法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推 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疗效评估
治疗过程中定期对疗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THANK YOU
中医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医基础知识 • 中医诊断学 • 中药与方剂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医经典选读 • 中医临床实践
01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中医定义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 它基于中国古代医学理论 ,并融合了现代医学理念 和实践。
中医的特点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注重预防和调理,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01
中医妇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综合分析妇科疾
病的原因和病理过程。
治疗方法
02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针灸、
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疗效评估
03
治疗过程中定期对疗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医儿科临床实践
儿科疾病诊断
中医儿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综合分析儿科疾病 的原因和病理过程。
其他疾病
针灸推拿还被应用于妇科、皮肤科等多个领域。如月经不 调、带状疱疹等病症,通过针灸和推拿手法可以达到调经 止带、促进疱疹愈合的目的。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PPT课件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PPT课件

注意事项:遵循 医生建议,注意 药物配伍禁忌, 避免过度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 女应在医生指导 下使用
特殊药材:对于 一些特殊药材, 如阿胶、鹿茸等, 需单独煎煮后烊 化服用
中药煎煮及服用不当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煎煮不当可能引发中毒反 应
服用不当可能引发不良反 应
煎煮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服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中医药治疗失眠 的案例分享
中医药治疗失眠 的疗效评估
中医药在胃痛治疗中的应用
胃痛定义:中医认为胃痛是因外邪内 侵、饮食所伤、情志不畅、脾胃虚弱 引起,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 种病症
中医药在胃痛治疗中的优势:整体 观念、辨证论治、副作用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药治疗胃痛的方法:针灸、中 药汤剂、推拿按摩等
讲中
添 加
义医 文
WPS
PPT
药档 副
课 件
知 识 培
标 题
汇 报 人 :

CONTENTS
目 录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药煎煮及服用方 法
中医药在常见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
常见中药材及方剂 介绍
中医药养生知识
识中 医 药 基 础 知
中医药理论体系概述
阴阳五行:是中医哲学的核心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均由阴阳五行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经, 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白芷:性温,味辛、甘,归肺、胃经, 有祛风解表、止痛、消肿的功效。
细辛:性温,味辛,归心、肺、肾经,有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
常见清热药及方剂:黄连、黄芩、黄柏等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的功效,常 用于治疗心烦失眠、 目赤牙痛等症状。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气味等来 诊断病情。例如,声音嘶哑可 能表示肺燥,口臭可能表示胃 热。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来获取病情信息。例 如,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 等。
切诊
通过切脉来诊断病情。脉象的 变化可以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 、脏腑的虚实等。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脏腑理论
脏腑定义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包括心 、肝、脾、肺、肾等五脏和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
脏腑功能
各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心主 血脉、肺主气等。中医学认为,脏腑 功能的正常运转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 键。
02
中医诊断方法
四诊:望、闻、问、切
01
02
03
04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气色、 舌象、皮肤等来判断病情。例 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 足,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内 蕴。
谢。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适 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 免在极端天气或不适宜的时间 进行运动。
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运动,不要半途而废 ,以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 运动过度或受伤。
06
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
表里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表里、寒热、虚实都 是阴阳的具体表现。阳证表示实证、热证 ,阴证表示虚证、寒证。
表证表示病位在表,可能由外感风寒所致 ;里证表示病位在里,可能由内伤杂病所 致。
寒热
虚实
寒证表示怕冷喜暖,热证表示发热喜凉。

中医培训完整ppt

中医培训完整ppt

THANK YOU.
常用中药与方剂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当归、川芎、白芍
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流 感等呼吸道疾病。
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 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人参、黄芪、枸杞子
六味地黄丸、逍遥丸、 小柴胡汤
具有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的作用,可用于治 疗身体虚弱、虚劳等疾病。
为经典方剂,具有补肾益气、调理脾胃的作 用,可用于治疗肾虚、脾胃不和等疾病。
秋季养生
秋季是干燥的季节,中医认为秋季应该注重滋阴 润燥,适当多吃白色食物和水果,保持室内湿度 。
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旺的季节,中医认为夏季应该注重 清热解暑,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 绪波动。
冬季养生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中医认为冬季应该注重收藏 阳气,适当多吃高热量的食物,注意保暖和休息 。
操作流程
推拿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 程,包括确定治疗部位、进行手 法按摩、结束治疗等步骤。
针灸推拿常用穴位
01
合谷
02
足三里
03
百会
04
太阳
05
涌泉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处。主治发热、头痛、目 赤肿痛、鼻衄、血渊、咽 喉肿痛等症。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 腹胀、泄泻、痢疾等脾胃 病证;心悸、失眠等神志 病证;中风;下肢痿痹等 筋骨病证;虚劳诸证等。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 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 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等 症。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 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 陷处。主治头痛等病症。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 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 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头痛、眩晕等症;失 眠;癫痫;小儿惊风;腰 痛等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散法——结
(七)汗法——外感
(八)清法——热证
推拿的适应症
1、内科病证 2、外科病证 3、妇科病证 4、儿科病证 5、骨伤科病证 6、五官科病证
推拿的禁忌症
1、烫伤与溃疡性皮炎; 2、外伤出血、骨折及截瘫早期、内脏损伤
等 3、出血性疾病; 4、一些感染性疾病; 5、一些急性传染病; 6、肿瘤及脓毒血症。
therapy)
用针刺或其 它方法刺激
耳穴以治
疗疾病的一 种方法。
耳廓上的腧穴,耳廓 上的特定刺激点
常用耳穴图
耳穴分布规律图
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的联系
耳者,宗脉之所聚。 肾开窍于耳。 耳与五脏均有生理上的联系,观察耳廓形态
和色泽变化可反应脏腑的病理变化。
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耳垂——头面部
头面五官 疾病
13
耳针选项穴处方原则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 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 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 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耳针的操作方法
望耳:皮肤溃疡、炎症、破损不能使用 寻找反应点:找痛点、特定反应点 消毒:皮肤消毒 针刺或贴耳 手法:补、泻 出针/换药籽
注意事项
1、预防晕针。 2、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4、左右耳轮流选穴,每穴以5-10次为宜。 5、对肢体活动障碍及扭伤病人,留针期间适当
罐具种类
兽 角
玻 璃 罐
适应症
拔罐部位:肌肉丰厚、 平坦处
肩背痛、腰腿痛、 胃痛、咳嗽、痈疽 初起等。
出血性疾病; 水肿性疾病; 大血管; 肌肉瘦削; 骨骼高低不平; 毛发过多处; 心脏搏动处; 乳头; 皮肤破损处。
禁忌症
孕妇腰腹部!
下面那些情况可用拔罐法?
气管炎 哮喘 胃肠炎 胆囊炎 腰腿痛 孕妇
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 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 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 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 放地交替进行。
适用于颈项、肩背和 四肢。
其功能为开窍醒神、 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等。
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 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 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 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
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
穴位; 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 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
调理关节的功能。
揉法
以手指、鱼际、掌根 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 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 缓的旋转揉动。
适用于头面、胸腹背、 四肢。
具有疏通经络、消肿 散结、化瘀止痛、调 中和胃的功效。
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 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 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 来回摩擦。
深透
推拿手法的补泻意义
补法——刺激较弱、较浅,作用时间较长,具 有兴奋作用的手法。 泻法——刺激较强、较深,作用时间较短,具 有抑制作用的手法。
推拿基础手法
推法——用手指或手 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 部位,进行单方向的 直线推动。
适用于头面、四肢、 胸腹背部。
具有疏风散寒、活血 化瘀、理气止痛、舒 筋通络的功能。
皮肤过敏 骨关节软组织损伤
消化不良 月经不调
2021/3/15
40
拔罐前准备
器具和用品
消毒
拔罐方法

伸 入

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皮 肤
拿 出
起罐方法
1、扶罐
2、按压皮肤
临床病例-颈椎病
1、捏
2、擦
3、拿
4、打
捏脊法
双手拇、食、 中指捏起皮肤, 同时用力提拿 皮肤,双手交 替捻动向前。
多用于小儿 功用:
补益脾胃 强壮机体
第三节 拔罐疗法(cupping therapy)
古称“角法” 指将罐具内形成
负压而吸附于
患处或穴位上,产 生局部充血和淤血,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 方法。
拔罐的优点
简便 经济 实用 适应症广 安全 操作简单
禁忌症
比较安全,无绝对禁忌症。 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外耳皮肤疾患(如溃疡、湿疹、冻疮等)
等; 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人慎用。
坐骨神经痛 扭挫伤 落枕 急性扁桃体炎 盆腔炎 风湿性关节炎 面神经炎 眩晕症 心律不齐 高血压
2021/3/15
多汗症 肠功能紊乱 月经不调 遗尿 神经衰弱 过敏性鼻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戒烟减肥 耳郭湿疹 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作用
于人体经络和腧穴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以人疗人”;
属中医外治法范畴。
推拿的作 用原理
调理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功能
促进气血运行
舒筋滑利关节
增强抗病能力
二、推拿的基本治法
(一)温法——劳、损 (五)通法——痛、不
(二)补法——虚

(三)和法——和气血、 (六)泻法——下焦实
和脾胃、疏肝理气
第十一章 其它疗法
广医一院
一、耳针疗法 二、推拿疗法 三、拔罐疗法
教学要求
1、掌握 耳针、推拿、拔罐疗法的概念、适应症和
禁忌症。 2、熟悉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八种常用推拿手法
的基本操作。 3、了解 耳针、推拿、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耳针疗法
(Auricular acupuncture
扭伤 关节脱位 腰肌劳损 偏头痛 坐骨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 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滑囊肿痛 关节强直
高龄体弱
2021/3/15
习惯性便秘 胃下垂 痛经 急性骨髓炎 结核性关节炎 传染性皮肤病 肿瘤 妇女经期 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23
手法基本要求
持久 有力 均匀 柔和
打法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 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 的患处作拍打动作。
常用于颈肩、腰背、 四肢。
具有疏理气机、活血 通络的功能。
滚法
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 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 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 后、左、右连续不断 滚动的手法。
适用于肩背、腰臀、 四肢等肌肉丰富部位。
具有舒筋活血、滑利 关节、缓解痉挛、增 强肌肉、韧带活动能 力、消除肌肉疲劳等 作用。
对耳轮体,对耳轮 上、下脚——躯 干和下肢
耳舟——上肢
耳甲腔
肺、心、气管、 三焦、内分泌
心肺疾病、内 分泌失调疾病
耳甲艇 消化和泌尿系统脏器 消化和泌尿系统疾病
三角窝
盆腔脏器、 生殖系统
耳针疗法适应症
1、疼痛性病证 2、慢性炎症性病证 3、神经内分泌紊乱性病证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证
便秘
大肠、脾
疗效好 减肥
神门、脑干、枕
眼、目1、目2
肺、内分泌、面颊、 神门
内生殖器、内分泌、 三焦、肺、面颊
内分泌、内生殖器、 脾、三焦、腹
2021/3/15
效果明 显
效果好 效果好
效果好
可根治
效果好
效果好
17
第二节 推拿疗法(tuina therapy)
又称“按摩”;
手法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
的肢体活动可提高疗效。
耳穴常用配方
病名
取穴
疗效 病名
取穴
疗效
高血压
神门、交感、心、 肝、肾
疗效好
耳鸣、 耳聋
肾、肾上腺、耳中
肩周炎
肩、神门
效果明显 牙痛
牙、神门、上颌
咳嗽、哮 喘
肺、肾上腺、脾
效果明显
腰腿痛
腰椎、坐骨、神门、 肾
效果明显
痛经
交感、内分泌、肾、 肝、脾
疗效好
头痛 近视 痤疮
月经不调 内分泌、肾、脾 疗效好 黄褐斑
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 花油、葱姜水等。
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 通经络、行气活血、 化瘀散结、祛风散寒、 理筋止疼、健脾和胃 的功效。
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 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 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 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
该法具有调和气血、 舒筋通络的作用。
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 拿的结束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