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考试纲要重点整理版

2014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考试纲要重点整理版
2014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考试纲要重点整理版

2014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考试纲要重点整理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

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

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

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

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

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

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

初中阶段)

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

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

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

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

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

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

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

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

力不强。

2、青年初期(14、15岁—17、18

岁,高中阶段)

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

向成人接近

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

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

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

展;

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

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

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

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

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

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

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

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

态)

(二)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

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2、

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

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

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

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

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

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

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

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

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

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

的最高表现。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

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

开始萌芽

㈡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

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

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

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

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

对性;不可逆。

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

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

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

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

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

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

法;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

展;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

※关于最近发展区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

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

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

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

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

- 1 -

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见书P20-21)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发展阶段: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③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体现为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1、定义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2、认知差异表现: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③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国)

(二)智力差异

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2、智商呈常态分布,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

4、差异表现:(见书P27)

个体差异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

材施教)P27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

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

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定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

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

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差异表现

①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

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

意志特征)

②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

独立型和顺从型)

3、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

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

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

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

格差异。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

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

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

化。这一定义说明:

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

化;

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

的区别:

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

个体经验的过程

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

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

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

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

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

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

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

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

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

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

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

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

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

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我国:

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

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

一、理论要点: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

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

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

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

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

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

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

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

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

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

联结;

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

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

过程习得的;

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

练习律和准备律

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

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

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②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

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

使联结力量减弱。

③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

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

到烦恼,学习者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

结实现时也会感到烦恼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论;(P37)

基本规律:(理解)

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P39)

基本规律:(理解)

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

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定义理解)

2、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

用;消退;惩罚(定义理解)

3、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P40)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P41)

1、理论要点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

信息流

- 2 -

事业单位工资_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_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公司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一】 第一条本公司员工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上级主管决定,应立即遵照执行。 (三)尽忠职守,保守业务上的秘密。 (四)爱护本公司财物,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五)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及工作守则。 (六)保持公司信誉,不作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行为。 (七)注意本身品德修养,切戒不良嗜好。 (八)不私自经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公司以外的职业。 (九)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以争取同仁及顾客的合作。 (十)严谨操守,不得收受与公司业务有关人士或行号的馈赠.贿赂或向其挪借款项。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因过失或故意致公司遭受损害时,应负赔偿责任。 第三条员工每是工作8小时,星期六.日及纪念日休假。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所延长时数为加班,可给加班费或补休。 第四条管理部门之每日上.下班时间,可依季节之变化事先制定,公告实行。业务部门每日工作时间,应视业务需要,制定为一班制,或多班轮值制。如采用昼夜轮班制,所有班次,必须1星期调整1次。 第五条上.下班应亲自签到或打卡,不得委托他人代签或代打,如有代签或代打情况发生,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第六条员工应严格按要求出勤。 第七条本公司每日工作时间订为8小时,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延长工作时间至10小时,所延长时数为加班。除前项规定外,因天灾事变,季节关系,依照政策有关规定,仍可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日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其延长之总时间,每月不得超过46小时。其加班费依照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每日下班后及例假日,员工应服从安排值日值宿。 第九条员工请假,应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病假──因病须治疗或休养者可请病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30天,可以未请事假及特别休假抵充逾期仍未痊愈的天数,即予停薪留职,但以1年为限。 (二)事假──因私事待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14天,可以特别休假抵充。 (三)婚假──本人结婚,可请婚假3天,晚婚者加10天,子女结婚可请2天。 (四)丧假──祖父母.父母或配偶丧亡者,可请丧假8天;外祖父母或配偶之承重祖父母.父母或子女丧亡者,可请丧假(五)产假──女性从业人员分娩,可请产假90天(假期中之星期例假均并入计算)。 (六)公假──因参加政府举办之资格考试(不以就业为前提者).征兵及参加选举者,可请公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七)公伤假──因公受伤可请公伤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第十条请假逾期,除病假依照前条第一款规定办理外,其余均以旷工论处。但因患重病非短期内所能治愈,经医师证明属实者,可视其病况与在公司资历及服务成绩,报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病假,最多3个月。事假逾期系因特别或意外事故经提出有力证件者,可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事假,最多15天,逾期再按前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请假期内之薪水,依下列规定支给。

新版事业单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以下仅作参考,最终以劳动人事部门的文件和规定为准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845??????????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770?????????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710?????????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xls 事业单位普通工人薪级工资套改表.xls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0 例如某 28级 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计算办法为年—年 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 ??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

2014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

机关技术工人岗位技术等级工资标准表 机关普通工人岗位技术等级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 公务员和机关工人规范津贴补贴减少额度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十一级1280 11 419 24 1061 37 2147 50 3648 63 5406 十二级1220 12 456 25 1129 38 2246 51 3774 64 5562 十三级1150 13 493 26 1202 39 2345 52 3900 65 5795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技术工一级1640 1 150 11 344 21 693 31 1246 技术工二级1430 2 166 12 371 22 738 32 1310 技术工三级1300 3 182 13 398 23 788 33 1374 技术工四级1200 4 200 14 428 24 838 34 1438 技术工五级1140 5 218 15 458 25 894 35 1507 普通工1130 6 236 16 493 26 950 36 1576 7 254 17 528 27 1006 37 1645 8 275 18 568 28 1066 38 1714 9 296 19 608 29 1126 39 1783 10 320 20 648 30 1186 40 1855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减少额度 单位:元/月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 岗位等级减少额度岗位等级减少额度岗位等级减少额度 一级655 一级650 技术一级360 二级555 二级590 技术二级310 三级515 三级530 技术三级280 四级485 四级480 技术四级240 五级450 五级430 技术五级210 六级415 六级380 普通工210 七级390 七级330 八级340 八级290 九级325 九级250 十级300 十级220 十一级275 十二级250 十三级220

北京事业单位工资标准

2016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及工资的构成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 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 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 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四、其它工资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 延伸阅读:多省份机关事业单位今年将调薪

近期,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多地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 单位基本工资标准。 2016年1月19日,四川召开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单 位基本工资标准,并指出,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决定的首次调 整,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实现工资正常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同一天召开的内蒙古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也明确,按照国家要求,今年要调整机关事业 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这次调标是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后的首次调整,各地、各部门要对工资收 入分配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清理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坚决纠正。 在更早前的2015年12月31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视频会议透露,今年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按照国家部署,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研究完善公立 医院薪酬制度、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标准、落实人民警察工资待遇调整政 策,开展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此外,江苏提出今年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北京提出今年要“平稳推进机关事 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陕西也提出今年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等等。 近期要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 去年1月14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公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其基本工资也进行了调整。截至 2015年7月底,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兑现工作全面完成。 此次工资调整优化了工资结构,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提高了基本工资占工 资的比重。同时,重点向基层倾斜,并确保所有人员的工资都有所增加。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 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就机关事业单位调资工作答记者问时曾指出,这次调资工作进 一步明确了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近期要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

2015年调整工资标准及发放情况的说明

2015年调整工资标准及发放情况的说明 一、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工人由现行的540元至830元分别提高到1130元至1640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别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工人由现行的70元至915元分别提高到150元1855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至3)。 二、本次提高了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见习期和初期工资标准。提高后的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190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每月122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1345元,大学生本科毕业生每月1390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每月1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 三、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水平相应减少(各岗位等级减少额度见附表4)。

如:某某同志为副高级7级岗位,原岗位工资930元,如2014年薪级工资档次为24级,原薪级工资为527元。本次对应新的工资标准为:岗位工资1760元,薪级工资为1061元;2015年晋升薪级工资档次为25级,原薪级工资为555元,本次对应新的薪级工资为1129元。同时,本岗位对应的绩效工资基础部分减少415元。 该同志2014年10起的月增资额为: (1760+1061)-(930+527)-415=949元(补发3个月)2015年1月起的月增资额为: (1760+1129)-(930+555)-415=989元(补发6个月)注:本次只是调整工资标准,不涉工龄等其他问题。 另外该同志从2015年1月起晋升薪级工资为: 555-527=28元(补发6个月) 关于实发情况请在计划财务处网站查阅 西安文理学院人事处 二〇一五年七月九日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事业单位工人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参照此表换算 类别岗位等级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务、技能等级)备注 管理岗位五处级正职 六处级副职 省市政府可调任公务员岗 位 七科级正职 八科级副职 县级政府可调任公务员岗 位 九科员 十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一 高 级 正 高 (享受正县及以上待 遇) 国家专设岗位 (牛人)二 省专任岗位 (牛人)三 四 五副 高 (享受副县级待遇、可调 任公务员) 六 七 八 中级 (八九为科级待遇) 九 十

十一初级 十二 (科员待遇) 管理岗位: 四级职员副厅 三级职员正厅 二级职员副部 一级职员正部 陕西事业单位将以岗定薪: 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财政厅转发了《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案》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改革的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改革基本内容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其中,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

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此外,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同时,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一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 完善调整机制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其功能、职责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实行工资分类管理。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根据单位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正常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按新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当调整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监督领导收入 加大对高层人才的激励力度,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

2014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2014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三)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国家统一部署,具体方案由人事部、财政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一)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人才,经批准,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准。

2.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3.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调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制度。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5.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制定指导意见,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政府人事、财政等部门制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办法,结合考核合理确定其收入水平,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与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相联系,规范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并加强监督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改革亮点。多位专家表示,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此将与机关体系松绑,有望走入长期平稳增加的通道。 □关于参保 问题1 :参加社保谁买单个人缴费不能财政买单 根据《条例》,事业单位及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对于那些全由单位统一交费的事业单位人员,习惯了和公务员享受一样待遇,什么都不用个人交,有的连个人缴费额是多少都不清楚。 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强调,事业单位都参保后,无论是哪类事业单位,个人缴费都应由参保人自己缴纳,不能由财政买单。否则这既有违社保制度的设计,

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及现行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及现行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是我国建国以来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工资构成: ㈠、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详情请点击: 《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 ㈡、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㈢、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重庆市现经国务院批准的艰苦地区是:一类地区有黔江县、武隆县、巫山县、云阳县;二类地区有城口县、巫溪县、奉节县、石柱县、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 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尚未制定) ㈣其它工资 在重庆市有关津补贴出台前暂保留以下津补贴。 1、保留奖金:在1993年工改前,国家规定机关执行的奖金额度为:3个月工资,事业单位为3个半月工资,工改后该奖金项目取消,但保留了事业单位多出的半月工资。该保留奖金只有93年工改前的老职工才有,执行当时的标准(每个人不一样),之后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工没有。 2、老粮贴:1965年开始执行的因粮食价格提高而发放的补贴。补贴数额不同地区、职工有差异,重庆地区大约在1.00~3.5元之间。1979年1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不再发该补贴。1993年工改对职工原有的该项补贴予以保留。 3、保留津补贴:原执行的69元保留津贴。 二、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㈠岗位工资变动: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按新聘岗位确定新的岗位工资标准(工资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双肩挑”人员免去领导职务后执行所在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工资。 ㈡薪级工资变动: 2006年6月30日以前(含6月30日)参加工作并已转正的在编正式工作人员确定薪级工资的基准时点为2006年6月30日,此后参加工作并转正的工作人员确定薪工资的基准时点为其转正定级之时;以下所述的薪级工资的变动均以教职工在上述基准时点时的学历、工作、岗位情况为基本计算依据。 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渝人发〔2007〕50号)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585元至783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640元至928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1020元至6496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130元至7109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18 年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

每月1390 元至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5910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360 元至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480 元至2250 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215 元至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60 元至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85 元至204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25 元至2232 元。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

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分三类那就是技术岗、管理员以及工勤岗。 说明: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对照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对照表管理人员 行政级别 正厅 副厅 正局 副局 正处(校长)岗位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专业技术人员 工资标准专业技术职务级别 2750 2130 1640 1305 1045 850 720

640 590 550 初级(助讲、二级实指) 正高岗位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副高(高讲、高级实指)六级 七级 八级 中级(讲师、一级实指)九级 十级 十一级 十二级工人工资标准职业资格级别50高级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普通工工资标准副处(副校长)六级 正科(中层正职)七级 副科(中层副职)八级 科员

办事员九级 十级 员级(教员、三级实指)十三级 注: 副高、中级和初级分别执行 七、"十、十二级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改革对照表岗位工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技术人员 正高2800正高副高中级1900 1630 1420 1180 1040 930 780 730 680 620 590管理人员 岗位 正部 副部

副局 正处 副处 正科 副科 科员标准2750 2130 1640 1305 1045 850 720 640 590工人岗位 技师 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高级技师830 690 615 575 545 540薪级工资薪级 标准9 10 11 12 13标准 80 91 102 113 125 137 151 165

181 197 215 233 253薪级标准83薪级标准41024薪级52标准414845薪级65标准202600级别岗位标准 办事员550 十一初 十二级 十三员级550起点薪级工资: 1、"技术岗:一(39),二至四 (25),五至七 (16),八至十 (9),十一至十,十三 (1)。 2、"管理岗:一(46),二 (39),三 (31),四 (26),五 (21),六 (17),未定职毕业生见习、初期工资: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2019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585元至783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640元至928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1020元至6496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130元至7109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8 年7 月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5910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360 元至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480 元至2250 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215 元至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60 元至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85 元至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25 元至2232 元。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分三类那就是技术岗、管理员以及工勤岗。 说明: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事业单位工资_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_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公司职员规章制度范本【一】第一条本公司职员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上级主管决定,应立即遵照执行。 (三)尽忠职守,保守业务上的隐秘。 (四)爱护本公司财物,不白费,不化公为私。 (五)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及工作守则。 (六)保持公司信誉,不作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行为。 (七)注意本身品德修养,切戒不良嗜好。 (八)不私自经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公司以外的职业。 (九)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以争取同仁及顾客的合作。 (十)严谨操守,不得收受与公司业务有关人士或行号的馈赠.贿赂或向其挪借款项。 第二条本公司职员因过失或有意致公司遭受损害时,应负赔偿责任。 第三条职员每是工作8小时,星期六.日及纪念日休假。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适当延长工作时刻,所延长时数为加班,可给加班费或补休。 第四条治理部门之每日上.下班时刻,可依季节之变化事先制定,公告实行。业务部门每日工作时刻,应视业务需要,制定为一班制,或多班轮值制。如采纳昼夜轮班制,所有班次,必须1星期调整1次。 第五条上.下班应亲自签到或打卡,不得托付他人代签或代打,如有代签或代打情况发生,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第六条职员应严格按要求出勤。 第七条本公司每日工作时刻订为8小时,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延长工作时刻至10小时,所延长时数为加班。除前项规定外,因天灾事变,季节关系,依照政策有关规定,仍可延长工作时刻,但每日总工作时刻不得超过12小时,其延长之总时刻,每月不得超过46小时。其加班费依照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每日下班后及例假日,职员应服从安排值日值宿。 第九条职员请假,应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病假──因病须治疗或休养者可请病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30天,能够未请事假及专门休假抵充逾期仍未痊愈的天数,即予停薪留职,但以1年为限。 (二)事假──因私事待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14天,能够专门休假抵充。 (三)婚假──本人结婚,可请婚假3天,晚婚者加10天,子女结婚可请2天。 (四)丧假──祖父母.父母或配偶丧亡者,可请丧假8天;外祖父母或配偶之承重祖父母.父母或子女丧亡者,可请丧假(五)产假──女性从业人员分娩,可请产假90天(假期中之星期例假均并入计算)。 (六)公假──因参加政府举办之资格考试(不以就业为前提者).征兵及参加选举者,可请公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七)公伤假──因公受伤可请公伤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第十条请假逾期,除病假依照前条第一款规定办理外,其余均以旷工论处。但因患重病非短期内所能治愈,经医师证明属实者,可视其病况与在公司资历及服务成绩,报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病假,最多3个月。事假逾期系因专门或意外事故经提出有力证件者,可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事假,最多15天,逾期再按前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请假期内之薪水,依下列规定支给。 (一)请假未逾规定天数或经延长病事假者,其请假期间内薪水照发。 (二)请公假者薪水照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岗位和薪级)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一级28001801427327613二级19002911529528643三级163031021631729673四级142041131734130703五级118051251836531735六级104061371939132767七级93071512041733799八级78081652144334834九级73091812247135869十级680101972349936904十一级620112152452737944十二级590122332555538984十三级5501325326583391024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一级27501801427327613二级21302911529528643三级164031021631729673四级130541131734130703五级104551251836531735六级85061371939132767

七级72071512041733799 八级64081652144334834 九级59091812247135869 十级550101972349936904 112152452737944 122332555538984 1325326583391024 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技术工一级8301701118821技术工二级6902801220222技术工三级6153901321723技术工四级57541011423224技术工五级54551121524825普通工54061241626426 71361728227 81481830028 91611932029 101742034030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1 1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2 2 管理岗位 岗位分为10个等级 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根据《办法》,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专业技术岗位 一级岗位任职条件高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根据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3 3此外,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事业单位岗位晋升方法: 管理岗位:提升晋升领导职务,如科员-副科级 技术岗位:参加人社部门考试,提高技术等级,如副教授-教授;小学教师中级-高级;护士-护师。 工勤岗位:够工作年限可以通过人社局参加晋升考试。如初级工-中级工。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薪级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薪级工资标准表 2011-07-29 浏览:115246次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0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三、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06年6月30日。 (一)套改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 (1)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 (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计算办法为年—年。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

2020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套改表:

管理岗位岗位分为10个等级 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根据《办法》,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岗位任职条件高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根据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

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此外,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事业单位岗位晋升方法: 管理岗位:提升晋升领导职务,如科员-副科级 技术岗位:参加人社部门考试,提高技术等级,如副教授-教授;小学教师中级-高级;护士-护师。 工勤岗位:够工作年限可以通过人社局参加晋升考试。如初级工-中级工。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管理、工勤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原标准)

附表1: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调整前)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附表2: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调整前) 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附表3: 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调整前) 单位:元/月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岗位工资标准起点薪级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技术工一级830 26 1 70 11 188 21 363 31 614 技术工二级690 20 2 80 12 202 22 386 32 643 技术工三级615 14 3 90 13 217 23 409 33 675 技术工四级575 8 4 101 14 232 24 432 34 707 5 112 15 248 25 455 35 739 6 124 16 264 26 478 36 774 技术工五级545 2 7 136 17 282 27 504 37 809 8 148 18 300 28 530 38 844 普通工540 1 9 161 19 320 29 556 39 879 10 174 20 340 30 585 40 915 说明: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