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头式换热器设计简介

合集下载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简介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简介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PN1.3/0.9; W=41T/h)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XX 工程师摘要管壳式换热器是化学、石油化学及石油炼制工业中以及其它一些行业中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

它不仅可以单独作为加热器、冷却器等使用,而且是化工单元的重要附属设备,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浮头式换热器是釜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其优点是:管束可以从壳体里面抽出来,便于清洗;管壳的变形不会受到壳体的约束,消除热应力。

浮头式的设计内容有:换热器的热力学计算;换热器的零部件材料选定;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换热器的强度校核。

关键字:管壳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设计内容Abstract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 is widely used in the heat exchanger of chemical. It can’t only used for heater and cooler individually etc. But also for some important accessory equipment of the chemical units. So it occupies an place in chemical production.The floating head exchange is one of the shell and tude heat exchange.Tube bundle can be pumping out from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for easy to cheaning;The themcal deformation of the tube bundle will not be constraint of the shell by elimination of heat stress.The design of a floating head exchanger typically includes:The thermodynatic cacnlationof the heat exchanger;The components’ materials selec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heat exchanger;The components thickness colcnlation and strength checking of the heat exchange.Keywords:shell and tube exchanger;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一、前言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能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设计者:徐凯指导教师:张玲张亚男秦敏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日期:2009.11宁夏理工学院前言换热器是非常重要的换热设备。

在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说明书主要介绍浮头式换热器的原理和设计思路及整个设计过程。

在浮头式换热器中,浮头式换热器的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亦称浮头。

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浮头式换热器主要有如下特点: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另一端管板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这个特点在现场就能清楚地看出来。

这种换热器的壳体和管束的热膨胀是自由的,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一般比固定管板高20%左右,在运行中浮头处发生泄漏不易检查处理。

浮头式换热器适应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工作条件下。

本书内容系统、完整,理论与实际并重。

书中对浮头式换热器设计中所需的各学科知识均有简要的介绍和解释。

同时该书对换热器在编写时注重介绍的方法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期间得秦敏、张春兰、张亚男、张玲等老师的悉心指导。

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其中难免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徐凯2009-11-26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1)第三章确定设计方案 (3)3.1 换热器类型的确定 (3)3.2 管程及壳程的流体安排 (3)第四章确定物性数据 (4)4.1定性温度的确定 (4)4.2列表 (6)第五章传热面积的估算 (7)第六章工艺结构尺寸的确定 (9)6.1 管径和管内流速的确定 (9)6.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的确定 (9)6.3 平均传热温差的校正 (10)6.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确定 (10)6.5 壳体内径的确定 (11)6.6 折流板的确定 (11)6.7 其它附件的确定 (12)第七章所设计换热器的校核算 (13)7.1 传热热流量的核算 (13)7.2 壁温的校核计算 (15)7.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的核算 (17)参考文献 (19)换热器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1)第一章绪论1.1换热器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换热器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毕业作品】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毕业作品】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两端管板只是一端与外壳固定,另一端可相对壳体滑移,称为浮头式。

浮头由浮动管板钩圈和浮头端盖组成。

它不会因为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效应,同时还具有拆卸方便、易清洗的优点,另外与其他类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一样,能在高温、高压下工作,所以在化工工业方面应用广泛。

本设计中的浮头式换热器主要参照GB151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下进行工艺设计,然后对筒体、管束、浮头端进行详细的机械结构设计、计算和校核,对于换热器的一些零部件则根据设计参数查找标准。

对于具体的设计步骤与准则在设计说明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关键字:换热器;浮头;管板;钩圈The design of floating-head heat exchangerAbstract:The topic of my study is the design of floating-head heat exchanger. The floating-head heat exchanger is a special type of tub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 It is special for its floating head. One of its tube sheet is fixed,while another can float in the shell,so called floating head. The floating head floating tube sheet hook and loop and floating head cover. It is no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ial expansion between the tubes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ermal effects, but also has to facilitate the demolition, the advantages of easy to clean, but in addition it can work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ame as the other tub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 so widely used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sign of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major reference GB151,first make process design in a given design conditions, and then on the cylinder, tube, floating head end, a detailed mechanical structural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heck, for some of the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arameters. The specific design steps and design criterion is described in design specification.Keywords:heat exchanger; floating head; tube plate; hook and loop前言换热器是实现热量传递的一种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各个化工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文献综述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文献综述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文献综述摘要在工业生产中,凡用来实现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设备,统称为换热器。

它在化工、炼油、原子能、建筑、机械、交通等许多技术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如化工生产中的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再沸器等;又如热力发电厂中的空气预热器、蒸汽过热器、凝汽器和冷水塔等,为了满足不同生产条件的需要,各工业部门采用多种多样的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换热器是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浮头式换热器是换热器的一种重要类型。

关键词换热器浮头式设计换热器的分类由传热学理论可知道,热交换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是由系统内两部分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热量总是自动地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给温度较低的部分。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对流和辐射3种,因此在换热器中,热量总是从热流体传给冷流体,起加热作用的热流体又称加热介质如水蒸汽、烟道气、导热油或其他高温流体等;起冷却作用的冷流体又称冷却介质如空气、冷冻水、冷冻盐水等。

在热交换过程中,热冷流体的温度是因整个流程而不断变化的,即热流体的温度由于放热而下降,冷流体的温度由于吸热而上升。

适应于各种换热条件,换热器有多种形式。

每种结构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特点,并根据生产工艺具体情况,才能进行合理选型和正确的设计。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类型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一、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分类1、表面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在之间进行换热。

表面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形式的换热器。

2、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1•方案确定选择换热器的类型浮头式换热器:主要特点是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

管束可以在管内自由伸缩不会产生热应力1.1换热面积的确定根据《化工设备设计手册》选择传热面积为40(m21.2换热管数N的确定我国管壳式换热器常用碳素钢、低合金钢钢管,其规格为u 19X、2 u 25X 2、5 u 32X、3 u 38 X3、u 57 X 3等,不锈钢钢管规格为u 19 X 2u 25 X 2u 32 X、2u 38 X 2.5u 57 X 2.5 换热管长度规格为1.0、1.5、2.0、2.5、3.0、4.5、6.0、7.5、9.0m等。

换热器换热管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一般在4〜25之间,常用的为6〜10。

管子的材料选择应根据介质的压力、温度及腐蚀性来确定。

选用32X3mm的无缝钢管,材质为0Cr18Ni9,管长为6000mmn=A/ n d L 3-5式3-5: n—换热管数A—换热面积m2 d0—换热管外径mm L—换热管长度mm400=613 根33.14 32 " 6000 10表 1.1拉杆直径/mm换热管外径d 10Wd 1515< d < 2525v d < 27拉杆直径nd101216表1.2拉杆数量 换热器公称直径DN/mm400v d 400 Wd 700700 Wd 900900 Wd 260044810拉杆需10根。

1.3换热管的排布与连接方式的确定换热管排列形式如图3.1所示。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形式主要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和 转正三角形、转三角形。

正三角形排列形式可以在同样的管板面积上排列最多的管数,故用 的最为广泛,但管外不易清洗。

为便于管外便于清洗可以采用正方形或转正方形的管束。

换热管中心距要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时,管桥有足够的强度和宽度。

管间需要清洗时还要留有进行清洗的通道。

换热管中心距宜不小于 1.25倍的换热管的外径。

换热管排列形式 如图1.1所示:转角正方形 图1.1换热管排列形式正三角形 转角三角形正方形图1.2管子成三角形排列本换热器采用正三角形排列,由表1.3,取管间距a=40mm。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制药等工业领域。

它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传热,以实现能量的转移。

它由壳体、束管板、浮头和传热管等组成。

其中,壳体是外部的固定壳体,束管板分隔开了两种介质,传热管是主要传热介质,而浮头则可以随着流体的膨胀和收缩而自由移动。

浮头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传热的介质注入传热管中,同时通过固定壳体的入口和出口进行连通。

然后,热能从传热管中传到固定壳体中的冷介质上,由冷介质通过出口流出,实现了热量的传递。

在整个过程中,浮头会根据传热管内外温度的差异而产生膨胀和收缩,以保持壳体内部的良好密封性能。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流体的性质和流量。

不同的流体有不同的传热特性,所以在选择传热器时需要考虑流体的温度、压力、粘度等参数。

其次是传热器的传热效率。

传热效率是评价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传热面积、传热管的材质和数量等。

最后是换热器的安装和维护。

浮头式换热器通常较大,所以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到空间和结构的限制。

而维护方面,需要定期检查传热管内壁的结垢情况,及时清洗和维修。

浮头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实现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有效利用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由于浮头的作用,它还能够适应介质的膨胀和收缩,减少了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和振动,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采用简单的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和稳定的运行性能,能够满足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需求。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换热解决方案。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

一.设计内容(1)设计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热负荷,传热面积,换热管,壳体,管板,隔板及等。

(2)绘制列管式换热器的装配图。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确定设计方案1.选择换热器类型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混合物料)进口温度170.25℃,出口温度85℃;冷流体(冷水)进口温度35℃,出口温度43℃,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因两流体的温度之差较大,(>50℃)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2.流程的安排为使混合物料通过壳壁面向空气散热,提高冷却效果,应使冷却水走管程,混合物料走壳程。

确定物性数据定性温度:对于水等低粘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故管程冷水的定性温度为T=(T1+T2)/2=(35+43)/2=39(℃)混合物料的定性温度T=(T1+T2)/2=(85.00+170.35)/2=127.68(℃)壳程混合物料在127.68℃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ρo=847.25㎏/m3定压比热容c po=2.13K J/(㎏·℃)热导率 k o=0.108W/(m·℃)黏度μo=0.301×10-3Pa·s估算换热面积1.热流量依据公式Q=Wh*Cph(T1-T2)计算可得:Wh=23.3943*(92.14*0.0457+106.17*0.0256+0.380+0.157+0.256)+1 04.14*0.106)=2390㎏/hQ=2390/3600*2.13*1000*(170.35-85.00)=1.207*10^5W2.平均传热温差先按纯逆流计算,依据下式得:△t m’=△t1-△t2ln(△t1/△t2)=(127.35-50)/ln(127.35/50)=82.73℃3.计算R与PR=(T1-T2)/(t2-t1)=(170.35-85)/(43-35)=10.67P=(t2-t1)/(T1-t1)=(43-35)/(170.35-35)=0.059查表¢△t=0.83△t m=¢△t△t m’=0.83×82.73=68.67(℃)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合适。

《浮头式换热器》课件

《浮头式换热器》课件
研究和发展新型高效传热材料和 工艺,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降低能耗。
智能化控制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手段,实现换热器的智能 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提高设备的 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环保节能技术
推广和应用环保节能技术,降低 换热器的能耗和排放,满足日益 严格的环保要求。
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
随着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的不断发展,对高 效、环保、节能的换热设备需求不断增加, 浮头式换热器作为常用的换热设备之一,具 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市场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浮 头式换热器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市场 前景广阔。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质管理,提高产 品竞争力。
THANKS.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
03
计与选型
设计要点
结构稳定性
浮头式换热器应具备足够的结构稳定性,能 够承受内部压力和外部载荷。
高效传热
设计时应考虑采用高效的传热元件和结构, 以提高换热效率。
流体动力学性能
应优化流道设计,减少流体阻力,提高流体 的流动性。
材料选择
根据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设备的 耐腐蚀、耐高温和长期稳定性。
工作原理
总结词
浮头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传热过程
详细描述
浮头式换热器通过加热或冷却管束内的流体,使管束内的流体与外部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热量通过管壁传递给 外部的流体,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使得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操作条件和流体特性,具有较高 的传热效率和较小的体积。
结构组成
总结词
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浮头式换热器》PPT 课件
cont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PN 1.4/1.2;W=45T/h)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0150324 李扬王文江、吴健工程师
摘要
列管式换热器在化工、石油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本设计是关于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主要进行了换热器的工艺计算、换热器的结构和强度设计。

设计前半部分是工艺计算:主要有设计条件估算换热面积,从而进行选型、校核传热系数,计算出实际换热面积,最后压力降和壁温的计算。

设计后半部分是关于结构和强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经选定的换热器形式进行设备内个零件部件的设计,包括:材料选择、具体尺寸确定、具体位置确定、管板厚度计算、开孔补强、计算拉脱力、震动计算等等。

最后设计结果通过35张图纸表现出来。

关键词:浮头式换热器;工艺设计;结构设计;
Abstract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is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industy petrochemical industy and so on.This design work is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design calculation ,which include technology calculate of heat exchange ,the struclure and intensity of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part of design is the technology calculation process .Mainly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calculate i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conditions to extimate the heat exchanger area,and then,select a suitable heat transfer area.The secondhalf of the design is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of the degign,This part is just on the select type of heat exanger to design the heat ehchanger is components and part. T his part design mainly include,the choice of materials identify specifics size.identify specific location ,the thickeness calculate of tube sheet,the thickness .In the end,the finalresults through 35 maps to display.
Key Words: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tot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floating head planting 一、浮头式换热器基本理论
(一)工作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属于间壁式换热器,其换热管内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管程,换热管外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壳程。

管程和壳程分别通过两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温度较高的流体通过换热管壁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高的流体被冷却,温度较低的流体被加热,进而实现两流体换热工艺目的。

(二)主要特性:
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另一端管板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这个特点在现场能看出来。

这种换热器壳体和管束的热膨胀是自由的,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比固定管板高20%),在运行中浮头处发生泄漏,不易检查处理。

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条件。

(三)构成
浮头式换热器由管箱、壳体、管束等主要元件构成。

管束是管壳式换热器的核心,其中换热管作为导热元件,决定换热器的热力性能。

另一个对换热器热力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基本元件是折流板(或折流杆)。

管箱和壳体主要决定管壳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及操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二、换热器设计条件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条件见表2-1,表2-2:
表2-2
三、换热器设计过程
(一)工艺设计
根据所给的设计数据计算(热流体柴油走管程,冷流体原油走壳程),确定换热器的公称直径DN=600mm,实际排管数n=192根(不包括4根拉杆),换热管长l=6m,规格为Φ25×2.5mm 的无缝钢管,实际换热面积A实=88.925㎡,单管程,换热管排列方式为正方形转45°角排列,管心距s=32mm,设有折流板38个,其中内折流板5个,异形折流板2个,单弓形折流板31个,管程和壳程阻力损失均小于100kpa而大于10kpa,满足设计要求。

2.换热器核算结果见表3-1:
(二)浮头式换热器零部件的工艺结构设计
1.浮头式换热器的主要零部件有分程隔板、折流板、拉杆、定距管、滑道、法兰、管板、垫片、鞍座、导流筒及接管等,主要受力元件有:封头、管箱、壳体、外头盖、换热管等。

各零部件工艺结构设计结果见表3-2:
表3-2
2.本台浮头式换热器浮头端采用B型钩圈式浮头,其详细结构如图3-1所示,而浮头盖采用了球冠形封头。

1—外头盖侧法兰;2—外头盖垫片;3—外头盖法兰;4—钩圈;5—短节;
6—排气口或放液口;7—浮头法兰;8—双头螺柱;9—螺母;10—封头;
11—球冠形封头;12—分程隔板;13—垫片;14—浮动管板;15—挡管;16—换热管
图3-1 钩圈式浮头
(三)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根据GB151-1999的规定对管箱、壳程圆筒、管板、折流板、分程隔板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选定换热管、拉杆、定距管的结构和规格尺寸,确定管板与壳程圆筒、管箱圆筒和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形式如下:
1.管板与壳体、管箱、浮头盖的连接
浮头式换热器中管板与壳体、管箱、外头盖的连接均为可拆连接。

固定管板连接形式是用管箱法兰和管箱侧法兰将其夹持固定,为防止管板周向移动,选用两个防松支耳与带肩双头螺柱在管板直径方向对称安装,二者配合固定管板。

浮动管板连接形式是用浮动法兰和钩圈将其夹持固定,用螺栓连接。

壳体与外头盖用法兰连接。

2.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换热管与管板采用强度焊加贴胀的连接形式,焊接提供拉脱力,胀接保证密封,防止间隙腐蚀。

采用先焊后胀的工艺,防止胀接留下的油污影响焊接质量。

胀接与焊接接头要有一定的距离,本设计中为15mm,防止胀接破坏焊缝。

(四)强度计算
根据GB150-2011的强度计算及校核要求对壳程筒体、管箱筒体的壁厚、开孔补强和水压试验进行计算;对封头的规格、厚度以及水压试验校核进行了计算;在考虑到开孔削弱的前提下对管板的厚度进行了计算;同时也对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时的拉脱应力(强度焊加贴胀)进行了核算。

四、总结
本次设计任务是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从前期计算到其他零部件的选取,我们不再像以往一样依靠老师的教授,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文献,以及大家交流讨论,最后确定方案进而得到设计成果。

在查阅过程中,我认识到往往生产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而不像是理论上的环境因素那样简单,因此往往我们要考虑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然后选择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

其次是工程上的可行性是很重要的,就像对于相同条件,可能几种材料都符合生产要求,但是我们要考虑到设备的经济性,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权衡利弊用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成果。

在这通过此次设计任务我们对工业设计有了初次的感性认识,对以后的工作实践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B150-2011 钢制压力容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1.
[2]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99.
[3]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
[4] JB/T4700~4707-2000 压力容器法兰.
[5] JB/T4718-92 管壳式换热器用金属包垫片.
[6] JB/T4721-92 外头盖侧法兰.
[7] JB/T4712-2007 鞍式支座.
[8] HG20592~20635-97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9] JB/T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10] JB/T4726-2000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11] 谭天恩,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
[12] 王志文,化工容器设计.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13] 匡国柱,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