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头式换热器

合集下载

浅谈浮头式换热器检修方法及应用

浅谈浮头式换热器检修方法及应用

浅谈浮头式换热器检修方法及应用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电力等行业中。

检修浮头式换热器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对浮头式换热器的检修方法及应用进行浅谈。

浮头式换热器的检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换热器进行彻底的清洗。

由于浮头式换热器常年运行,表面会积累各种杂质,对正常的传热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检修前要彻底清洗换热器,除去附着在壳体和管束上的污垢和锈蚀物。

可以通过使用高压水枪或化学清洗剂将其进行清洗。

其次,要对换热器进行检查。

检查更换热器管束、管板密封、浮头密封装置等是否存在损坏或老化现象,如果有需要及时更换。

检查管束的腐蚀、变形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或更换。

还有一点就是检查和清理换热器的流体通道。

检查和清理换热器内部的流体通道,包括壳体、管束和管板,确保其通畅无阻。

可以通过清洗装置或酸洗装置对壳体和管束进行清洗,使其恢复到最佳传热状态。

最后,进行密封性检查。

检查浮头式换热器的浮头与管板之间的密封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涂抹密封剂或使用扭紧螺栓的方法来进行密封。

浮头式换热器的检修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但以上几个方面是常见的检修步骤。

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遵循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主要是将热源和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并将热量传递到所需流体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浮头式换热器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浮头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蒸馏、石油储运、装置冷却等工艺中,用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

在制药行业中,浮头式换热器用于提取、浓缩和蒸发等过程中的热源和冷却介质的换热。

在电力行业中,浮头式换热器用于发电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和热电联供等方面。

总而言之,浮头式换热器的检修方法及应用涉及到清洗、检查、清理和密封等方面。

通过对浮头式换热器的检修,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换热设备。

浮头式换热器的研究趋势

浮头式换热器的研究趋势

浮头式换热器的研究趋势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炼油等行业,用于实现不同流体之间的有效传热和能量转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浮头式换热器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从浮头式换热器的技术特点、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浮头式换热器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首先,浮头式换热器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

由于浮头式换热器的管束采用了类似于整流罩的结构,可以减少非理想流体流动对换热效果的影响,提高传热效率。

其次,浮头式换热器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

由于浮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自动调整换热表面之间的间隙,实现更为合理的换热效果。

再次,浮头式换热器具有较好的清洗性能。

由于浮头与管束之间的间隙较大,可以通过冲洗装置清洗管束内部,减少了清洗的难度和工作量。

在浮头式换热器的研究方向上,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们致力于提高浮头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效果。

通过优化流动导向结构和改进传热介质的性质,提高传热强化效果,减小设备占地面积。

其次,研究者们关注浮头式换热器的多尺度特性。

由于浮头式换热器中的流体传热过程涉及到多个尺度,如宏观尺度的流动可视化、微观尺度的传热过程和介质分布等,研究者们致力于构建多尺度的数值模型,实现尺度耦合的模拟和优化。

再次,研究者们关注浮头式换热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浮头式换热器使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研究者们需要考虑设备在高温、高压和腐蚀等多种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相应的设计和改进方案。

最后,研究者们也在探索浮头式换热器与其他领域的结合。

例如,浮头式换热器与蒸发器、蓄热器等换热设备的结合,可以实现多种能量转化和高效利用。

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浮头式换热器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浮头式换热器可以作为太阳能集热器和风能发电装置中的关键传热部件,实现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文献综述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文献综述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文献综述摘要在工业生产中,凡用来实现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设备,统称为换热器。

它在化工、炼油、原子能、建筑、机械、交通等许多技术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如化工生产中的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再沸器等;又如热力发电厂中的空气预热器、蒸汽过热器、凝汽器和冷水塔等,为了满足不同生产条件的需要,各工业部门采用多种多样的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换热器是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浮头式换热器是换热器的一种重要类型。

关键词换热器浮头式设计换热器的分类由传热学理论可知道,热交换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是由系统内两部分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热量总是自动地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给温度较低的部分。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对流和辐射3种,因此在换热器中,热量总是从热流体传给冷流体,起加热作用的热流体又称加热介质如水蒸汽、烟道气、导热油或其他高温流体等;起冷却作用的冷流体又称冷却介质如空气、冷冻水、冷冻盐水等。

在热交换过程中,热冷流体的温度是因整个流程而不断变化的,即热流体的温度由于放热而下降,冷流体的温度由于吸热而上升。

适应于各种换热条件,换热器有多种形式。

每种结构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特点,并根据生产工艺具体情况,才能进行合理选型和正确的设计。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类型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一、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分类1、表面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在之间进行换热。

表面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形式的换热器。

2、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浮头式换热器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它主要由壳体、管束、浮头、管板和管
束固定装置等部分组成。

在工业生产中,浮头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冶金等领域,用于液体之间或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换热传热。

浮头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管束内流体与壳体内流体之间的传热传质,实
现热量的交换。

具体来说,浮头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热量传递的两种流体分别进入换热器的壳体和管束内。

壳体内的流体称
为壳侧流体,管束内的流体称为管侧流体。

壳侧流体和管侧流体之间通过管壁进行热量交换。

其次,壳侧流体和管侧流体在换热器内部分别形成了壳侧流体区域和管侧流体
区域。

这两个区域之间通过管束进行热量传递。

壳侧流体在壳体内形成了流动路径,管侧流体在管束内形成了流动路径。

然后,浮头的作用是使得管束在换热器内可以自由膨胀和收缩,从而减小了管
束与壳体之间的热应力,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通过壳侧流体和管侧流体之间的传热传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壳侧流
体和管侧流体在换热器内部分别经历了冷却或加热的过程,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换热效果。

总的来说,浮头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壳侧流体和管侧流体之间的传热传质,通过管束和壳体内部的流动路径,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浮头的作用是使得管束可以自由膨胀和收缩,减小了热应力,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浮头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工作原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浮头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工作原理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且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换热器,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对流传热与对流对换传热两种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的基本构造是上下两个胆体,下胆体为周转胆,上胆体为浮动胆,二者之间用密封圈密封连接。

由于上胆体可以任意升降,因此传热面积在传热过程中可以随着介质流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换热需求。

浮头式换热器工作时,第一步是将两种介质分别进入到周转胆与浮动胆中,流体分别在两个胆体内部流动。

在传热过程中,流体在胆体内部产生湍流,从而促进换热。

其次,两种介质的传热方式分别为对流传热与对流对换传热,我们先来介绍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介质流动过程中由于流体温度和速度的不均匀所引起的传热现象。

对流传热的传热系数比传热面在静止状态下要大很多,因此在换热器中利用对流传热进行换热是非常常见的。

另一种介绍的是对流对换传热。

对流对换传热是介质流经换热器时,在流体与传热面之间形成的边界层内,发生的传热现象。

当流体与传热面接触时,由于流体的传热性能通常比传热面差,因此无法完全将热量传递给传热面,在边界层内产生温度梯度形成热阻,同时流体与传热面之间的传热模式由传热过程中的对流传热转变为对流对换传热。

除了以上介绍的换热方式外,浮头式换热器还采用了流动态配技术,即在换热器中控制不同介质的流量使其达到最佳匹配状态,增强传热效果。

因此浮头式换热器具有高效、省能、耐腐蚀、自动调节等优点。

此外还有一点需注意的是,浮头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流体的传热性能。

如果传热过程中产生的温度梯度过大,则会造成传热面局部温度过高,热应力过大,从而导致传热面变形甚至失效。

因此,在使用浮头式换热器时一定要进行有效隔热措施,保证其正常工作。

总之,浮头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换热器设备,在众多行业中应用广泛。

其工作原理基于对流传热和对流对换传热,采用流动态配技术,可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换热需求,效率高、节能、耐腐蚀。

浮头式换热器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原理
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换热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将热介质从一侧传递至另一侧,实现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调节。

具体而言,浮头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热介质流入:热介质从一个端口流入设备内部,通常是通过管道或管束的方式进入。

2. 内部传热:热介质在设备内部的传热管或管束中流动,与外部换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

这里的外部换热介质可以是液体、气体或蒸汽等。

3. 浮头设计:浮头式换热器的一个特点是设备内部的浮头设计。

浮头可以根据热量传递情况自由升降,以适应不同的操作条件。

浮头的升降能够减小设备内部结垢和腐蚀的风险,同时也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清洗。

4. 热介质流出:经过传热过程后,热介质从另一端口流出设备。

热介质的温度通常会发生变化,其中热量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与外部换热介质的热量交换情况。

5. 外部换热介质流动:外部换热介质也会通过设备内部的管道或管束流动,与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

换热过程中,外部换热介质通常将热量传递给热介质或从热介质中吸收热量,以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调节。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浮头式换热器可以高效地实现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调节。

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以满足不同工艺过程中的热量需求。

江苏浮头式换热器用途

江苏浮头式换热器用途

江苏浮头式换热器用途江苏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制药等工业领域的热交换设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将高温介质的热量传递给低温介质,以达到加热、冷却或其他热交换的目的。

浮头式换热器通常由管束、固定管板、浮头、弹簧板、密封装置等组成。

其中,管束是热交换的主要部分,通过热交换管将流体中的热量传递给另一种流体。

固定管板和浮头则起到支撑管束和引导流体的作用。

弹簧板则用于控制浮头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变化。

密封装置则用于防止流体泄漏,确保换热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江苏浮头式换热器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热:浮头式换热器可以将热源中的高温介质的热量传递给需要加热的介质,使其温度升高。

在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领域,常常需要将液体或气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

浮头式换热器可以提供高效、稳定的加热方式,满足不同工艺的热量需求。

2. 冷却:浮头式换热器可以将高温介质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其温度降低。

在各种工业过程中,为了控制温度、降低能耗或保证产品质量,常常需要对介质进行冷却处理。

浮头式换热器通过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从介质中带走,实现冷却效果。

3. 蒸发和脱硫:浮头式换热器还可以用于蒸发和脱硫过程。

在一些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将液体转化为蒸汽,或者从气体中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

浮头式换热器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差,实现液体的蒸发和气体的脱硫过程,以满足不同工艺的需求。

4. 化工过程中的物料加热和冷却: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将原料或产物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满足不同反应过程的要求。

浮头式换热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性质和反应条件,提供合适的加热和冷却方式,实现高效、稳定的反应过程。

总之,江苏浮头式换热器在化工、石油、电力、制药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将高温介质中的热量传递给低温介质,实现加热、冷却、蒸发、脱硫等热交换过程,以满足不同工艺的要求。

它具有换热效率高、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制药等工业领域。

它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传热,以实现能量的转移。

它由壳体、束管板、浮头和传热管等组成。

其中,壳体是外部的固定壳体,束管板分隔开了两种介质,传热管是主要传热介质,而浮头则可以随着流体的膨胀和收缩而自由移动。

浮头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传热的介质注入传热管中,同时通过固定壳体的入口和出口进行连通。

然后,热能从传热管中传到固定壳体中的冷介质上,由冷介质通过出口流出,实现了热量的传递。

在整个过程中,浮头会根据传热管内外温度的差异而产生膨胀和收缩,以保持壳体内部的良好密封性能。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流体的性质和流量。

不同的流体有不同的传热特性,所以在选择传热器时需要考虑流体的温度、压力、粘度等参数。

其次是传热器的传热效率。

传热效率是评价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传热面积、传热管的材质和数量等。

最后是换热器的安装和维护。

浮头式换热器通常较大,所以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到空间和结构的限制。

而维护方面,需要定期检查传热管内壁的结垢情况,及时清洗和维修。

浮头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实现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有效利用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由于浮头的作用,它还能够适应介质的膨胀和收缩,减少了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和振动,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采用简单的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和稳定的运行性能,能够满足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需求。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换热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头式冷却器E-1401设计摘要该毕业设计题目为浮头式冷却器(即浮头式换热器)E-1401设计,源于工程实际。

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一类,其管板一端固定在壳体与前端管箱之间,另一端(即浮头)可以在壳体中自由移动。

由于管束的热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浮头式换热器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差热应力,这样便避免了对换热器结构的损害。

此外,浮头式换热器还便于拆卸、易于清洗,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因此在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设计主要进行了换热器结构的研究和各处强度的校核。

根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以及GB150-2011《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标准确定出换热器各个零部件(管箱、封头、法兰、开孔接管、折流板、钩圈等)的具体方案,包括各处材料的选择,各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壁厚计算及强度校核,开孔补强计算,管板、法兰以及浮头钩圈的强度计算等。

本设计历时3个月,共完成说明书一份,A1图纸5张,外文翻译一份。

关键词:换热器浮头设计Floating cooler E-1401 designSummaryThe graduation project titled Floating cooler ( i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 E-1401 design , from engineering practice .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in a class of its tube plate fixed at one end between the housing and the front tube box , the other end ( ie, floating head ) can move freely in the housing. Due to thermal expansion of the bundle is not bound by the housing ,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and therefore no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ermal stress , thus avoiding damage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t exchanger . In addition,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is also easy to disassemble , easy to clean , suitable for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hell and tube bundle or medium shell easy to scale the occasion. S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etrochemical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The design is mainly studied the intensity of the heat exchanger and around the structure checked. Determin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heat exchanger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conditions provided and GB150-2011 " pressure vessel ", GB151-1999 "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 ", " Safety Technology Supervision Stationary Pressure Vessels " and other standards ( tube box , head, flange , opening over, baffles, circle hooks , etc. ) of the specific program ,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roughout ,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various parts , wall thickness calculation and strength check , opening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s, tube sheets , flanges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Floating circle hook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floating head design1.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可替代。

小到平时生活日用品,大到国民的经济发展,人类早已习惯了这种便利、快捷的生活。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各类过程设备的品质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其性能。

在各种原料及半成品不断地调和中,温度让这个过程更平稳高效地进行着,然而,对于热量交换,换热器发挥了其平凡而伟大的作用。

因此,我选择了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浮头式换热器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

该设计的题目为浮头式冷却器E-1401设计。

在设计初期,我先根据设计条件[设计压力:2.5MPa(管程)/3.0MPa(壳程);设计温度:80℃(管程)/250℃(壳程);4管程/1壳程;155㎡的换热面积]和参考案例了解并选定了浮头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各零部件的材料。

在设计前期,先进行了壁厚的计算和校核,之后又进行了开孔补强、法兰、管板及浮头钩圈的计算校核。

在设计中期,我便开始进行了图纸的绘制。

最后进行的是计算说明书、外文文献以及论文其他部分的整理工作。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以前不是十分了解的问题,比如浮头处的结构,折流板形式的选择与排布等。

1.1浮头式换热器概述换热设备是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一种流体一种固体间、固体粒子间或者热接触且具有不同温度的同种流体间的热量或焓传递的装置。

按热传递原理或传热方式分类,换热设备可分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

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又分为管式换热器、板面式换热器以及其他形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属于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一类。

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管板中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可相对壳体自由移动,称为浮头。

浮头由浮动管板、钩圈和浮头端盖组成,是可拆连接,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

管束与壳体的热变形互不约束,因而不会产生热应力。

其优点是管间与管内清洗方便,不会产生热应力;但其结构复杂,造价比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高,设备笨重,材料消耗量大,且浮头端小盖在操作中无法检查,制造时对密封要求较高。

适用于壳体和管束之间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1.2壳程1.2.1换热器筒体筒体提供了工艺所需的承压空间,是压力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

圆柱形筒体是工程中最常用的筒体结构。

该设计中,筒体直径为800mm,壳程设计压力为3.0MPa,可以用无缝钢管制作,也可以由钢板卷制而成。

在实际生产中,钢板卷焊形式使用更为广泛,因此选用单层卷焊式筒体结构。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环、纵焊缝交叉。

用于加工筒体的材料形式多样,其中低合金钢凭借优良的性能,在生产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Q345R是屈服强度为340MPa级的压力容器专用钢板,是我国压力容器行业使用量最大、使用经验最丰富的钢板,主要用于中低压压力容器的制造。

因此选用Q345R钢板作为换热器筒体等其他部分的加工材料,既保证了结构需要,又降低了制造成本。

筒壁上焊有接管,供壳程流体进出。

为防止进口流体直接冲击管束而造成管子的侵蚀和振动,在壳程进口接管处常装有防冲挡板。

防冲挡板是由320x210x8的Q235-B钢板制成。

1.2.2外头盖位于换热器的后端,相当于后端管箱,利用浮头将管程、壳程流体分开,浮头外侧部分改变壳程流体流向,内侧则改变管程流体流向。

外头盖的筒体通常比换热器筒体内径大100mm,为900mm,设计压力为壳程设计压力。

在该设计中,外头盖筒体与换热器筒体一样,是由Q345R 钢板卷焊而成。

外头盖在安装拆卸的过程中不需要分离筒体跟封头,为了保证密封、节省材料和减少加工制造的工作量,外头盖处的封头选用了标准椭圆形封头,由Q345R制成。

这样既保证强度,又便于实际加工。

外头盖与换热器通过法兰螺栓相连接,但是由于两个筒体的内径不相同,因此只能在内径大的一侧使用标准法兰,而另一侧使用相配合的非标准法兰。

这样才能保证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

1.2.3折流板设置折流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增加湍动程度,并使壳程流体垂直冲刷管束,以改善传热,增大壳程流体的传热系数,同时减少结垢。

在卧式换热器中、折流板还起支撑管束的作用。

常用的折流板分弓形和圆盘圆环形两种形式。

换热器筒体材料为Q345R,折流板的材料选用碳钢即可,该设计选用了常用作零部件加工材料的Q235-B作为折流板的材料。

由于壳程介质是反应器产品,其中会含有固体颗粒,因此该设计选用了缺口垂直左右布置的单弓形折流板,并且在折流板最低处开通液口,用于排液。

折流板一般等间距排布,且管束两端的折流板应尽量靠近壳程介质的进出口接管。

为了充分交换热量,该设计一共布置了16块折流板,相邻两折流板间距为300mm,板厚10mm。

且最两端的两块折流板距离接管口的水平距离为100mm。

1.2.4防短路结构为了防止壳程流体在某些区域流动时发生短路,降低热效率,需要采用防短路结构。

该设计中采用了旁路挡板与挡管。

旁路挡板防止壳程边缘介质短路,以迫使壳程流体通过管束与管程流体进行换热。

该设计中的旁路挡板是由610x40x8的Q235-B钢板制成。

当换热器采用多管程时,为了安排管箱分程隔板,在管中心或每程隔板中心的管间不排列换热管,导致了管间短路。

为此,该设计选用20号钢,φ25mm×2.5mm,4750mm的钢管作为挡管。

1.3.管程1.3.1 前端管箱位于换热器的前端,将从管道输送来的流体均匀地分布到各个换热管和将管内流体汇集在一起送出换热器。

而且在该设计条件为4管程下,管箱还有改变流体流向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