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ppt课件

[12] Dubois, D, Prade, H. Consonant approximations of belief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1990, 4: 279-283.
[13] Tessem, B. Approximations for efficient computation in the theory of evid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3, 61:315-329. 【注:文献10-12均为证 据理论近似计算方法】 [14] Simard, M. A., et al. Data fusion of multiple sensors attribute information for target identity estimation using a Dempster-Shafer evidential combination algorithm. In: Proceedings of SPI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1996, Vol.2759: 577-588. 【提出了一种实现证据理论的“修 剪算法”】
3、证据理论的核心、优点及适用领域
核心:Dempster合成规则,这是Dempster在研究 统计问题时首先提出的,随后Shafer把它推广到更为一 般的情形。 优点:由于在证据理论中需要的先验数据比概率推 理理论中的更为直观、更容易获得,再加上Dempster合 成公式可以综合不同专家或数据源的知识或数据,这使 得证据理论在专家系统、信息融合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与应用》篇一一、引言在众多复杂系统和智能技术中,数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景都需要通过多传感器系统来获取和融合数据。
这些传感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数据类型和观点,如何有效地融合这些数据,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通过分析该算法的理论基础,探究其在各种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二、DS证据理论的基础DS证据理论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问题的决策理论。
它通过组合多个证据或数据源的信息,来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该理论基于概率论和信念函数,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DS证据理论中,每个传感器或数据源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证据,它们提供的信息被视为一个假设空间中的不同假设的概率分布。
通过将这些概率分布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一个综合的假设概率分布,这就是我们所需的融合结果。
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预处理:对各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标准化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融合处理。
2. 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将被用于后续的假设空间构建。
3. 假设空间构建: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构建一个假设空间,每个假设对应一个可能的融合结果。
4. 概率分配:根据每个传感器或数据源提供的信息,将概率分配给每个假设。
这一步是DS证据理论的核心步骤。
5. 概率组合:通过DS组合规则,将各个传感器的概率分布进行组合,得到一个综合的假设概率分布。
6. 决策输出:根据综合的假设概率分布,得出最终的决策结果。
四、应用场景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1.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融合来自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数据,提高车辆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ds证据推理算法

DS证据推理算法是一种基于概率论和集合论的推理算法,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的情况。
它通过建立识别框架和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将不确定的信息转化为概率值,并通过对概率值的推理和合成,得到最终的决策结果。
DS证据推理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1.建立识别框架:识别框架是用于描述不确定信息的集合,它由若干个互斥的事件组成,每个事件代表一种可能的解释或假设。
2.建立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是将每个事件分配一个概率值的过程,这些概率值反映了我们对每个事件的不确定性的信念程度。
3.证据合成:证据合成是指将多个证据进行组合和归一化的过程,以得到最终的决策结果。
DS证据推理算法通过特定的合成规则(如Dempster
合成规则)将多个证据进行组合,得到新的证据,并通过对新的证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最终的决策结果。
DS证据推理算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模式识别、故障诊断、智能控制等。
它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推理方法。
D-S证据理论方法

M(民航)=0.00228/0.229=0.01
M(不明)=0.000403/0.229=0.00176
21
分布式计算方法
传感器1
M 1 j ( Ak )
同
周
传感器2
M 2 j ( Ak )
期
融
传感器S
M S j ( Ak )
合
M1 ( Ak )
融 M 2 ( Ak ) 合 M ( Ak )
中 心
传感器1
传感器2
传感器n
命题的证据区间 命题的证据区间 命题的证据区间
证
据
组
合
最终判决规则
规
则
基于D-S证据方法的信息融合框图
融合 结果
11
单传感器多测量周期可信度分配的融合
设 M j ( A表k )示传感器在第
j( 个j 测1量,.周..,期J )对命题
Ak
(k 1, ,的K可) 信度分配值,则该传感器依据 个周期的测量积n累对命题 的
( A) PI(A) Bel( A)
对偶(Bel(A) ,Pl(A))称为信任空间。
7
证据区间和不确定性
信任区间
0
Bel(A)
支持证据区间
Pl(A)
拒绝证据区间
拟信区间
信任度是对假设信任程度的下限估计—悲观估计; 似然度是对假设信任程度的上限估计—乐观估计。
8
5.4 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5 D-S证据理论方法
5.1 D-S证据理论的诞生、形成和适用领域 5.2 D-S证据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 5.3 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5.4 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5.5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与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该技术能够通过综合不同传感器的信息,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融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
本文将基于DS证据理论,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进行研究与应用,旨在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
二、DS证据理论概述DS证据理论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的推理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组合不同证据的基本概率分配(BPA),得到联合概率分配,进而对事件进行决策。
DS证据理论具有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融合多源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1. 传感器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之前,需要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同步、数据降维等步骤,旨在消除噪声、冗余和异常数据,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利用DS组合规则对不同传感器的BPA进行组合,得到联合概率分配;最后,根据联合概率分配进行决策。
四、算法应用本文将所提算法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家居两个领域。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通过融合来自雷达、摄像头、激光等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提高车辆感知和决策的准确性;在智能家居中,通过融合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的数据,实现智能控制和节能。
五、实验与分析1. 实验设置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设计了多个实验场景。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使用真实交通场景的数据进行实验;在智能家居中,使用模拟数据进行实验。
实验中,分别对所提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评估其性能和准确性。
2.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所提算法提高了车辆感知和决策的准确性,降低了误报和漏报率;在智能家居中,所提算法实现了智能控制和节能,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D-S证据推论理论

火灾的发生是一个伴有光、烟、温升、辐射和气体浓度变化的综合现象,需要利用各种火灾传感器检测和捕捉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火灾传感器组来检测火灾状况。
本火灾预警报警系统采用了两级传感器信息融合,一级是局部(即象素级)融合,采用经典的自适应加权融合估计算法,克服了单个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
二级是在全局(即决策层)进行融合,采用证据理论。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是概率论的推广,它允许人们对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建模,并进行推理,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事物的不确定性。
在具体设计时,本文分三个模块进行处理,D-S 合成模块、BPA 模块、局部决策模块。
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8所示。
图2-8 系统结构简图1.局部融合算法在局部融算法中采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不但可以优化传感器的数据,还能够有效剔除环境干扰信号,它的中心思想是根据各个传感器数据误差的大小,分配不同的权数,精度高的数据由于误差小,分配的权数较大,反之较小。
设有n 个传感器来检测某一火灾特征,它们的方差分别为n 22221...,σσσ,各传感器的测量值分别为n x x x ...,21,相互独立, 假定各传感器的加权因予别为n w w w ...,21,那么加权因子引入后,系统的传感器数据融合值为: ∑==ni i i x w x1ˆ (2-23) 式中11=∑=ni i w总均方差为:()[]()()()∑∑====--+-=-=ni nji j i jijii x x xx w w E x x w E xx E 1,1,12222ˆˆ2ˆˆσ (2-24)因为n x x x ...,21彼此相互独立,且是x 的无偏估计,所以:()()0ˆˆ=--j i x x xx E ()n j i j i ...2,1,,=≠ (2-25)则有:()∑∑==--=ni ni i i i w xx w 112222ˆσσ (2-26)上式中的σ是各加权因子i w 的多元二次函数,它的最小值的求取就是在加权因子n w w w ...,21满足归一化约束条件下多元函数极值的求取。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确定信息决策方法

多源情报融合:在军事、安全等领域,将来自不 同情报机构或来源的情报信息进行融合,以获得 对敌方意图、行动等的全面评估。
这些方法的应用都表明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 融合方法在处理不确定信息决策中的有效性和实 用性。
局限性
基于模糊数学的决策方法:虽然可以处理模糊信息,但 往往对信息的模糊性有较强的假设,适用范围有限。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确定信息决策方法的优势
处理不完全信息:DS证据理论能 够融合多种来源的信息,减少信 息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
灵活性:DS证据理论对于信息的 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适 应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证 据的信任度和似真度。
决策规则
基于组合后的信任函数,DS证据理论采用一定的决策规则来 做出决策,常见的决策规则包括最大信任度规则、最小风险 规则等。
DS证据理论的应用范围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可以应用于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中,将不同传感器提供 的冗余或互补信息进行融合,提
高整体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DS证据理论可用于构建智能决策 支持系统,通过综合考虑各种不 确定因素,辅助决策者做出更加
结合深度学习
鉴于深度学习在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方面的强大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将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相结合,以处理更复杂的不确定信息决策问题。
实际应用价值与推广建议
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确定信息决策方法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风险管理、 投资决策、医疗诊断、环境评估等多个领域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 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DS证据理论》课件

DS证据理论的基本原 则和概念
DS证据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 证据的量化、证据的集成和 证据的推理。
DS证据理论的核心内容
证据价值评估模型
通过评估不同证据的价值,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 判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证据可信度量化模型
将证据的可信度量化为具体的数值,用于衡量证据 的可靠程度。
DS证据理论的应用
法律领域的应用
证据收集与保全、证据调取与审查、证据鉴定与证 明等方面。
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
知识组织与管理、知识发现与推理、知识创新与应 用等方面。
结语
DS证据理论的现状和前景
DS证据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应用前景广阔。
DS证据理论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证据的自动化处理和证据的大数据分析。
DS证据理论的启示和建议
DS证据理论提醒我们在决策过程中要重视证据的价值和可信度。
《DS证据理论》PPT课件
DS证据理论是一种理论框架,用于评估和量化证据的价值和可信度,在法律 和知识管理领域有广泛应用。本课件将介绍DS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DS证据理论简介
什么是DS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是一种用于评估 和量化证据的价值和可信度 的方法论。
DS证据理论的起源和 发展
DS证据理论最早由格伦·肯 伊·罗贝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 出,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3:如果将命题看作识别框架 U 上的元素,如果有
m( A) 0 ,则称 A 为信度函数 Bel 的焦元。
定义 4: Pls( A) 1 Bel ( A) m( B) m( B)
B U B A B
A
m( B)
为 U 上的似然函数(Plausibility
(3)计算关于Mary的组合mass函数
1 m1 m2 ({Mary}) K
B C { Mary }
m1 ( B ) m2 (C )
1 [m1 ({Mary}) m2 ({Mary}) m1 ({}) m2 ({Mary})] K 1 (0 0.98 0.01 0.98) 0.49 0.02
K 是冲突因子,反映了证据的冲突程度,1 / k 1 称为归一化因子,
该组合规则相当于在组合中将空集(冲突)等比例分配给各个集 合。
判决规则
设存在 A1 , A2 U ,满足
m( A1 ) maxm( Ai ), Ai U m( A2 ) maxm( Ai ), Ai U且Ai A1
证据理论的名称
证据理论(Evidential Theory) Dempster-Shafer理论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DS (或D-S)理论
其它叫法:
Dempster规则
Dempster合成规则 Dempster证据合成规则
与贝叶斯推理的比较,证据理论具有 以下优点:
0.98 0.01 0 0.01
0 0.01 0.98 0.01
0.49 0.015 0.49 0.005
【解】:首先,计算归一化常数K。
K 1
B C
m1 ( B ) m2 (C )
1 [m1 ( Peter ) m2 ( Paul ) m1 ( Peter ) பைடு நூலகம்2 ( Mary ) m1 ( Paul ) m2 ( Mary )] 1 (0.98 0.01 0.98 0.98 0.01 0.98) 0.02
Bel({Mary}) = Pl({Mary}) = m12({Mary}) = 0
例2. 若修改“Zadeh悖论” 表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所示。请重新计算证人W1和W2提供证据的组合结果。
m1() m2() m12()
{Peter} {Paul} {Mary} ={Peter, Paul, Mary}
若有:
m( A1 ) m( A2 ) 1 m ( ) 2 m ( A ) m ( ) 1
则 A1 为判决结果,其中 1 , 2 为预先设定的门限, 为不确定 集合。
证据理论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解决证据冲突严重和完全冲突的情
况 二,难以辨识所合成证据的模糊程度,由于 证据理论中的证据模糊主要来自于各子集的 模糊度。根据信息论的观点,子集中的元素 个数越多,子集的模糊度越大。 三,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的微小变化会使组合 结果产生急剧变化。
m1 ( B ) m2 (C )
1 m1 ({Mary}) m2 ({Mary}) K 1 0.00 0.99 0.00 0.0001
【说明】:对于这个简单的实例而言,对于Peter, Paul, Mary的组合mass函数,再求信任函数、似然函数,可知: 信任函数值=似然函数值=组合后的mass函数值 即, Bel({Peter}) = Pl({Peter}) = m12({Peter}) = 0 Bel({Paul}) = Pl({Paul}) = m12({Paul}) = 1
(2)计算关于Paul的组合mass函数
1 m1 m2 ({Paul}) K
B C { Paul }
m1 ( B) m2 (C )
1 [m1 ({Paul}) m2 ({Paul}) m1 ({Paul}) m2 () K m1 () m2 ({Paul})] 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5 0.02
AU
则称 m( A) 为 A 的基本概率赋值, m( A) 表示对 A 的信任程度。
定义 2: Bel : 2U
[0,1]
(A U )
B e( l A) m( B)
B A
称该函数是 U 上的信任函数 (Belief Function) , 表示 A 的全 部子集所对应的基本赋值函数之和。
Bel() = Pl() = 0.49 + 0.015 + 0.49 + 0.005 = 1
证据1:假设样本空间,表示战斗机,表示轰炸机, 表示其他飞行器,两个证据如下:
m1 : m1 ( A) 0.9 m1 ( B) 0.1 m1 (C) 0
m2 : m2 ( A) 0 m2 (B) 0.9 m2 (C) 0.1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D-S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是对贝叶斯推理方法的推广,贝叶斯推 理方法是利用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条件概率公式来进行处理的 方法,但是它需要知道先验概率。D-S证据理论不需要知道 先验概率,能够很好地表示“不确定”和“不知道”,并且 具有推理形式简单等优点,所以被广泛用来处理不确定数据。 由于在证据理论中需要的先验数据比概率推理理论中的 更为直观、更容易获得,再加上Dempster合成公式可以综合 不同专家或数据源的知识或数据,这使得证据理论在专家系 统、信息融合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适用领域:信息融合、专家系统、情报分析、法律案 件分析、多属性决策分析,等等。
Demspter组合规则
设 Bel1 和 Bel2 是同一识别框架 U 上的两个信任函数, m1 和 m2 分 别是其对应的基本概率赋值,焦元分别为: A1 ,… Ak 和 B1 ,…,
Br ,设:
K
Ai B j
m ( A )m
1 i
2
(B j ) 1
则:
m1 ( Ai )m2 ( B j ) A B C m(C ) i j 1 K 0 C U C C
m1
A B
C
0.9
A
0.1
0
其次,利用Dempster证据合成规则分别计算Peter, Paul, Mary的组合BPA(即组合mass函数)。 (1)关于Peter的组合mass函数
1 m1 m2 ({Peter}) K
B C { Peter }
m1 ( B ) m2 (C )
1 m1 ({Peter}) m2 ({Peter}) K 1 0.99 0.00 0.00 0.0001
第二章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D-S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的诞生和形成 诞生: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数学家A. P. Dempster在利用上、下限概率来解决多值映射问题方面的 研究工作。自1967年起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标志着证 据理论的正式诞生。
形成:Dempster的学生G. Shafer对证据理论做了进一 步的发展,引入信任函数概念,形成了一套基于“证据” 和“组合”来处理不确定性推理问题的数学方法,并于 1976年出版了《证据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vidence),这标志着证据理论正式成为一种处理不确定 性问题的完整理论。
第一, 贝叶斯中的概率无法区别一无所知和等可能, 而是将 一无所知视为等可能。而证据理论可以区分,可以用 m() 1 表 示一无所知,用 m(a) m(b) 表示等可能。 第二,如果相信命题 A 的概率为 S ,那么对于命题 A 的反的 相信程度为:1 S 。而利用证据理论中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的定 义,有 m( A) m(A) 1 。 第三, 概率函数是一个单值函数, 信任函数是一个集合变量 函数,信任函数可以更加容易表达“粗略”信息。
【解】:首先,计算归一化常数K。
K
B C
m1 ( B) m2 (C )
m1 ( Peter ) m2 ( Peter ) m1 ( Paul ) m2 ( Paul ) m1 ( Mary ) m2 ( Mary ) 0.99 0 0.01 0.01 0 0.99 0.0001
(2)关于Paul的组合mass函数
1 m1 m2 ({Paul}) m1 ({Paul}) m2 ({Paul}) K 1 0.01 0.01 1 0.0001
(3)关于Mary的组合mass函数
1 m1 m2 ({Mary}) K
B C { Mary }
Function) ,似然函数表示
不否定 A 的信任度,是所有与 A 相交子集的基本概率赋值之 和。 实际上,[ Bel ( A), pl ( A)] 表示命题 A 的不确定区间;[0, Bel ( A)] 表 示命题 A 的完全可信区间;而 [0, pl ( A)] 则表示对命题“ A 为真 的”的不怀疑区间。
即, Bel({Peter}) = 0.49; Pl({Peter}) = 0.49 + 0.005 = 0.495 Bel({Paul}) = 0.015; Pl({Paul}) = 0.015 + 0.005=0.020
Bel({Mary}) = 0.49; Pl({Mary}) = 0.49 + 0.005 = 0.495
(4)计算关于 ={Peter, Paul, Mary}的组合mass函数
1 m1 m2 () m1 ( B ) m2 (C ) K B C 1 m1 () m2 () K 1 0.01 0.01 0.005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