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游隙实用规范标准
c3轴承的游隙范围

c3轴承的游隙范围【最新版】目录1.游隙的定义与分类2.C3 轴承的游隙范围3.游隙的选择与影响因素4.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正文一、游隙的定义与分类游隙是指轴承在正常运转时,轴承内圈与外圈、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间隙。
根据游隙的大小,轴承可分为 C1、C2、C0、C3、C4、C5 等组别。
其中,C3 组为大游隙组,其游隙范围较大,适用于高速运转和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场合。
二、C3 轴承的游隙范围C3 轴承的游隙范围根据标准规定(GB/T 4604),其原始径向游隙为0.013mm~0.028mm。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轴承,即使公称内径一样、游隙代号一样,其原始径向游隙也是不一样的。
三、游隙的选择与影响因素选择轴承游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轴承的使用场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负荷条件,对轴承游隙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轻载和中高速的场合,可选择 C3 游隙;重载和低速的场合,可选择 C4 或 C5 游隙。
2.轴和轴承座的加工精度:较高的加工精度可减小轴承游隙,提高轴和轴承座的配合精度。
3.轴承的安装和调整:合理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可确保轴承游隙符合要求,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四、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高速性能:由于 C3 轴承的游隙较大,在高速运转时,轴承的转速可以更高,且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2.轴向承载能力:C3 轴承的游隙较大,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
3.适用于轻载和中高速场合:C3 轴承适合用于轻载和中高速的场合,如电机、风扇等。
综上所述,C3 轴承的游隙范围为 0.013mm~0.028mm,适用于高速运转和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场合。
轴承游隙实用标准

轴承游隙实用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着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由于设计轴系时注重轴的刚性和强度,因此一般先确定轴径,即轴承内径。
但滚动轴承有多种尺寸系列和类型,应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轴承类型。
轴承游隙实用实用标准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
轴承油隙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604—93:滚动轴承径向游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径向游隙Rolling bearings—Radial internal clearance(GB/T 4604—93代替GB 4604—84)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5753—1991《滚动轴承径向游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下列类型圆柱孔轴承以及圆锥孔轴承的径向游隙值。
a. 深沟球轴承(外球面球轴承除外,其游隙值规定在JB 5304中);b. 调心球轴承;c. 圆柱滚子轴承;d. 滚针轴承;e. 调心滚子轴承。
在附录中推荐了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值。
给出的游隙值适用于无预负荷的轴承和在结构上能承受纯径向负荷的轴承。
本标准所列游隙值,供订户检验轴承时使用。
2 引用标准GB 4199 滚动轴承公差定义GB 4603 滚针轴承重系列尺寸和公差GB 5801 滚针轴承轻、中系列尺寸和公差JB 5304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3 定义轴承径向游隙(无预负荷和能承受纯径向负荷)的定义规定在GB 4199的6.1.1条内。
4 径向游隙值4.1 深沟球轴承的径向游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深沟球轴承(um)4.2 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
表2 圆柱孔调心球承(um)表3 圆锥孔调心球轴承(um)4.3 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圆柱孔圆柱子轴承(um)4.4 滚针轴承的径向游隙除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和重系列滚针轴承外,有内、外圈和保持架的滚针轴承采用表4中给出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值。
圈的重系列滚针轴承(见GB 4603)和内圈作为一个分离零件交货的有保持架滚针轴承,其径向游隙由内圈滚道直径和滚针组件内径决定。
这些直径公差规定在GB 4603和GB5801中。
4.5 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
表5 圆柱孔调心滚子轴承(um)GB/T 4604—93 (um)附录A推荐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补充件)表A1 推荐的圆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um)表A2 推荐的圆柱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um)表A2 推荐圆柱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 (um)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轴承游隙实用规范标准

d mm
游 隙
C2
标准(CN)
C3
C4
C5
超过
到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2.5
6
10
14
18
24
30
40
50
65
80
100
120
140
6
10
14
18
24
30
40
50
65
80
100
120
140
160
-
7
9
12
14
18
23
29
35
40
45
-
17
20
24
27
32
39
47
56
68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 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20
20
25
30
35
40
50
60
75
95
110
120
130
140
150
170
190
200
220
240
260
280
310
350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发布时间:2013/7/18轴承游隙的选择原则一、游隙的选择原则:1、采用较紧配合,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1、轴承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胀。
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1):配合的影响1、轴承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2、轴承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F(d) = d/h * [(d/d1)2 -1]/[(d/d1)2 - (d/h)2]3、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4、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F(D) = H/D * [(F/D)2 - 1]/[(F/D)2 - (H/D)2]5、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6、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注:△j --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径公称尺寸(mm)。
h --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
d1 --空心轴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的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量,即将轴承内圈或外圈固定,另一套圈从一个极限位置至另一极限位置的距离。
径向位移量称为径向游隙,轴向位移量称为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值e=R1-R2-d。
在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标准GB/T4604中,规定了不同工作组别下轴承游隙值,可以满足目前多数的工程应用场合。
以NSK为例,C2 < CN < C3 < C4<c5 cn(有的工厂称之为c0)是标准游隙,大于标准游隙的称之为大游隙,小于标准游隙的称之为小游隙。
CM游隙:电机专用游隙,游隙值在CN和C3之间,范围量比较小。
MC1 < MC2 < MC3 < MC4 < MC5 小径球轴承(微型轴承)径向内部游隙。
MC3为标准游隙。
E和EN:磁电机轴承径向内部游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的具体信息,建议咨询轴承生产商或查阅轴承相关标准规范。
轴承游隙国家标准【免下载】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um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um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