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合集下载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的围术期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的围术期护理
必须有熟练掌握复苏技术 的医护人员在场 ,并准备好 吸痰器 、 氧气 、 气管插管 、 新生儿喉镜及急救药品 。 胎儿娩 出后 , 迅速 、 准 确地判断新 生儿 情况 , 按窒息的程度选择合适 的复苏方法1 首 4 1 。 先 吸净呼 吸道分 泌物 , 然后快速评估 新生儿 呼吸 、 心率 、 肤色 , 分别予常压 吸氧 , 正压人工呼 吸 , 气管 插管 , 胸外 心脏 按摩 , 脐
【 乐杰. 1 ] 妇产科学[ ] 7 北京 : M . 版. 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8 2 2 2 0 : 1. [ 钱志大 , 2 1 杨小福. 脐带脱垂 3 例临床分析叨 实用妇产科杂志 , 0 , O . 2 72 0 3
( )4 3 4 4 7 :4 — 4
[ 魏永珍. 3 ] 脐带脱垂产妇临床分析及护理 5 例叨 用护理杂志 , 0 , 4 实 2 21 0 8
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 本组病例均为高龄患者 , 多合并多系统 、
■ 汐囤目嘧扇
2 产后 护理 . 4 ①做好新生 儿窒息复苏准 备 :新生儿窒
预 防感 染 ; 会阴有伤 口, 若 应取健 侧卧位 , 防止 恶露流人 伤 口,
同时用碘伏擦洗外阴 , 2次 ,, d保持外 阴清洁 , 预防感染 。
参考文献
息是造成新 生儿 死亡 , 脑瘫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障碍 的重要原 因 , 胎儿娩 出前
理。 方法 分析 3 0例 7 2岁以上 高龄股骨粗隆 间骨折患者的临 床 资料及护理措施 , 根据老年人的 生理 、 心理特点 , 有针对性地
预 防和 控 制 并 发 症 。 果 全部 患者 的合 并 症 经 术 前 处 理 相 对 结 稳 定 , 平 稳 度 过 手 术期 。 结 论 高龄 患者 手 术 风 险 较 大 , 均 根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体会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体会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体会621000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高龄患者常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机能下降,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

因此,了解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与风险因素,对于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高龄围手术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一、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与风险因素1.1高龄患者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股骨粗隆间骨折,也被称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是在高龄人群中。

1.1.1部位在股骨骨折中,骨折的部位往往集中在股骨颈基底部至股骨小转子之间的区域。

这一区域是骨骼较为脆弱的部位,因此容易受到损伤。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由于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减少、骨质变薄,这一区域更加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1.1.2类型在股骨骨折的类型中,不稳定性骨折较为常见。

这种类型的骨折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移位,使得骨折部位难以固定和愈合。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由于骨骼的脆弱性,不稳定性骨折的发生率更高。

1.1.3并发症多由于高龄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骨折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为骨折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肺部容易积痰引发感染。

褥疮也是常见的并发症,长期卧床使得局部皮肤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皮肤受损。

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是潜在的并发症,骨折后患者的活动量减少,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

1.1.4治疗难度大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由于骨折部位特殊、周围有丰富的肌肉,且患者多为高龄,手术难度较大。

医生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经验,才能进行准确的复位和固定,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风险。

手术前的评估、手术中的精细操作以及手术后的护理都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技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2常见致伤原因和风险因素致伤原因主要包括:跌倒、车祸、高处坠落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牵 引 过 程 中 突然 断裂 , 成骨 折 再 移 位 并 引起 患者 剧 痛 。 造 护 理 人 员 还 要 及 时 调 整 牵 引 力 , 为 骨 折 初 期 患 肢 肌 肉 常 有 因 保 护 性 收缩 , 牵 引 力 要 大 , 数 日重 叠 畸 形 纠 正 后 改 为 维 故 待 持 力 。 牵 引 力应 因人 而 异 , 肉发 达 者 宜稍 大 , 小 者 则相 肌 瘦 应 减 小 [] 1。根 据 治 疗 方 案 , 理 人 员 要 及 时进 行 相 关 知 识 护 的 宣 教 如应 叮嘱 患者 不 能 盘 腿 、 卧 、 矮 凳 或 负重 。 侧 坐
荫 伸 ‘ 2 1 第 4 第 期GuJrl T ,1V. . 爰 0 年 2卷 J auon C 21o4o 1 r uaf M 0 1 NJ o 2
殷骨粗 隆 问骨折老年患者 的围手术期护理
李桂桂 甘肃省 中医院创 伤骨一科 , 甘肃 兰州 7 0 5 300
摘 要 对 于股骨粗隆 间骨折 的老年 患者在 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 、 护理 、 症护理、 基础 并发 指导功能锻 炼等护 理措施 , 可缩短患者的卧床 时间, 减少并发症 , 而且还 可以提 高患者 的生活质 量。 关键词 股骨粗隆 间骨折 ; 围手术期; 护理
及护理。 岛素泵的应用, 胰 有利于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
发生和发展 , 改善和恢复胰 岛口细胞功能, 维持血液中的胰 岛素水平 , 有利于血糖控制 , 且不易发生低血糖 , 在一程度 上提 高了患者的生活和 工作质量 。
参考文献
质不宜多于 1% 食盐<6g d 每 日所 需术前护理 .
2 II 心理护理 . . 恐 惧 感 和 孤 独 感 是 老 年 人 最 常 见 的 心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一、概述股骨转子间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骨折。

是指其发生在股骨大小转子之间的骨折。

多为老年人。

由于股骨转子间部位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其预后远较股骨颈骨折佳。

股骨解剖图二、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早期恢复活动,尽快恢复伤前的功能状态,减少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如仅考虑骨折愈合,保守治疗(牵引)即可奏效。

但由于保守治疗合并症较多,如褥疮、尿道感染、关节挛缩、肺炎及血栓等。

故多采用手术治疗。

其常用的内固定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如DHS、DCS等;另一类是髓内固定,如Ender针,带锁髓内针、Gamma钉、PFN等。

如图(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DHS) (髓内固定)三、围手术期的护理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主动热情的接待、亲切自然的介绍病房环境,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病友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家属多探视。

②骨牵引的护理: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多行骨牵引以使骨折复位和减轻患者疼痛。

一保持患肢垫枕抬高,屈膝屈髋,患肢中立位外展30度,足尖向上,可以穿木板鞋防止患肢外旋。

二保持牵引装置的有效性,牵引绳上不能放置被服,保证牵引绳在滑轮上。

牵引肢体不能紧贴床尾,牵引绳和牵引重量要与患肢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保证有效的牵引重量。

三保持牵引眼敷料干燥避免潮湿污染,每天两次艾可欣敷料换药,防止感染。

四牵引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稍血运、疼痛和肿胀情况,如出现疼痛麻木感应及时通知医生。

五加强患肢床上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经常深呼吸,咳嗽排痰,防止肺部并发症,鼓励多喝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按摩骶尾部及受压部防止压疮。

③术前准备:术前1周训练采用在床上使用二便器,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

教会病人在床上翻身及锻炼。

术前一周戒烟,并做深呼吸,雾化吸入,防肺部感染。

糖尿病人指导其合理饮食,正确服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高血压病人嘱其按时服药,定时测量血压,以保持正常血压。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例。合并伤:桡骨远端骨折 2例 ,腰 1椎体骨折,手外伤 1例 ,头面 及 时 耐心 细致 地解 释 和 安慰 ,给予 鼓励 性 指导 和 肯定 ,尊 重并 理
部外 伤 2例 。
解病人 的感受 ,引导、鼓励病人 ,并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
1.2护 理方法
合 ,使 病人处 于 接受 、配源自 治疗 的最 佳状 态 。 战 、发 热 、咳嗽 、胸痛 等 表现 ,而 常 以全 身无 力 或嗜 睡 、表情 淡 漠 、 位按 摩 ,鼓 励病 人做 抬臀 运动 ,避 免褥疮 的发 生 。禁 用 热水袋 ;保
1.2.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①病情观察 :老年病人在围手术 1.2.4长期卧床病人的皮肤及创面护理:补充热量及蛋白质,保证
期间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尤其病人原有肺部疾患更应该加强观 病人获取足够的热量;提高血浆蛋白及胶体渗透压,必要时输血
察与护理。病人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 ,可无 明显的畏寒 、寒 浆 、全血等;保持床铺干燥、清洁;长期牵引病人定期对骨突出部
并 内科疾病 :高血压 2O例 ,冠心病 2例 ,肺心病 2例 ,糖尿病 3 对老年 病人 住 院期 间易 出现多 种心 理异 常 问题 ,制定 了详 细 的护 例 ,慢性支气管炎 4例 ,精神 障碍 (抑郁型精神病 )I例 ,偏瘫 2 理条例 ,并 给予更 多 的关心 和爱 护 ,如注 意观察 病人 的心 理反应 ,
156
内蒙古中医药
穿 刺 阳性 。83%患者 x线 平片 检查 见膈 下游 离气 体 。
作。④尤其要注意对于老年腹痛患者不能忽视。老年人因其 自身
4 急救 护理体 会
生理特点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 ,机体反应差 ,对疼痛感觉迟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20年3 06 月一 2 0 年 6 , 09 月 我院对 4 例行 关节 置换术的高龄股骨 8 粗隆 间骨折患者 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 获得 良好 效果。现报告如下 :
象, 可协助患者 先做下床站 立的练 习。站 立时 , 腿要分开与 肩同宽 , 两 5 1mi 后 上床休息 , -0 n 注意保持患肢 外展中立位 , 患肢足尖 向上 , 转身 时髓关节随身体一 起转动 , 维持患 肢外展 、伸直位 , 免负重等。在指 避 导锻 炼过程 中, 患者基本掌握 了功能锻炼 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能主动按 要求进行 , 并取得 良好 效果 。⑤并发症 的防治及护理 : 高龄患者 因术后 长期卧 床 , 动减少 , 活 极易 引起肺部 感染 、泌 尿系感染 、心脑血 管病 变、下肢深静脉血拴 形成、压疮 及抑郁 症等并发症 。应鼓 励患者 多做 深呼 吸 , 给予 轻拍 背部 , 必要 时雾化 吸入 。同时 注意保持 病室空 气流 通, 温湿 度适宜 , 以预防呼 吸道感染 : 鼓励 患者多饮水 , 增加尿量 , 以冲 洗膀胱 , 预防泌 尿系感染和结石 ; 助患者抬高患肢 , 向心性 按摩 , 协 做 鼓 励其早期进行 功能锻炼 , 有效防治 患肢深静脉血 栓形 成 ; J保持床单位 整洁 , 无碎屑 , 保持受 压部位皮肤 清洁 、干燥 , 定时 按摩骶尾部 及其 它 受压部位皮肤 , 进局部血液循环 , 促 改善皮肤营养 , 预防压 疮的发生 ; 加
1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本 组 4 例 。男 1 , 2 8 9例 女 9例 , 年龄 7 — 9 岁 , 例合并 同侧股 5 1 1 骨头坏死 , 例合并 同侧髋关 节发育不 良并骨性关节 炎形 成 。 2 合并 症 : 高血 压病 2 例 , 功能 异常 3 例 , 尿病 1 8 心 9 糖 7例 1 2 方法 . 12 1 术前 护理 : .. ①心理护 理 : 者骨折后 , 患 由于疼痛的折 磨 , 对 病情过 分悲观的估 计 , 惧怕手术失 败 , 家庭增加 负担 , 给 产生紧张 、焦 虑 、急躁 、忧郁、失眠甚至拒绝手术 等心理应激反应 我们以亲切和 蔼 的态度 与患者交 谈 , 了解他们 的心理 状态 , 教给患者 缓解 疼痛 的方 法, 必要时给 予药物止痛 , 介绍 手术的相 关知识 , 可请术后 恢复好 的患 者现 身说法 , 协调家属等有关 方面给予人力和经济 的支持 , 帮助患者解 除思想顾 虑 , 正确对待疾病 ,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经过积极的护患沟 增 通 ,8 4 例患者均能 以 良好的心态 配合 , 受手术治疗 ②术前评估 : 接 因 老年 患者各 系统 脏 器功能 衰退及常 伴有各种 慢性疾病 , 加手术 风险 增 性 。我们对本组 患者经 详细询 问病 史 、骨 折前生 活状 态及活 动量 , 结 合各 种检查 , 对其全 身健康状 况做 出综 合评估 。对有 合并 症患者 积极 做相 应处理 , 本组 4 例 患者全 身健 康状况 尚可。 ③术 前指导 : 8 术前指 导患 者合理膳 食 , 多进食高 蛋白 、高维 生素 、易消化食物 以提高 机体 抵抗 力。指导 患者积极 配合护 士做 好术前 准备 , 需术前 牵引者要 注意 保持正 确体 位。指 导并协助患者练 习床 上大小便 , 锻炼深呼吸 , 会有 学 效咳嗽 、咳 痰的方法 , 纠正不 良生 活习惯和嗜好 , 使患者在 良好 的状态 下 , 受手 术 治疗 。 接 12 2 术后护理 ①体位护理及生 命特征监测 : 者回房后取平卧 .. 患 位, 两腿间放一软枕 , 保持 患肢 3 。外展位 ; 0 患肢 小腿处垫一小枕 , 使足 跟悬空 , 止发生 压疮 , 防 必要时 患肢给 予 皮牵 引。 因该手 术创 伤大 、 失血 较多 , 之患者 年龄 较大 , 系统 代偿功 能下 降又有合 并的 高血 加 名 压 、冠心 病 、糖 尿 病等 , 术后 应 给予 心 电监护 、吸 氧 、每 3 ii ' n 01 " 1 测 量血 压 、脉搏 、血 氧饱 和度 1 , 至 平稳 。注 意输 液速 度及 总 次 直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Z HA NG Hu a L i U G u i p i n g , T h i r dA il f i a t e dHo s p i t a l o fX i n x i a n gMe d i c a l
Col l e g e , Xi n x i a n g 4 5 3 0 0 0 ,Ch i n a
d o i :1 ( ) . 3 9 6 9 d . i s s n 1 6 7 4 — 9 3 0 8 2 ( 1 1 5 1 4 1 8 5
Ana l ys i s o f Pe r i o p e r a t i ve Nur s i n g Poi nt s f o r El de r l y Pa t i e n t s Wi t h Os t e op or o t i c I n t e r t r 0 c ha n t e r i c Fr a c t ur e s
参 考 文 献
妊娠滋 养细胞肿瘤首诊误诊 7 8例 分析 l J ] 中华误诊 学 杂志,2 0 0 4 ,4( 3) : 3 4 5 『 2 , ] 沈 洁,周 军 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 方式的调 查 U ] . 护理 学杂志,2 0 0 2 ,1 7( 6) : 4 0 6 .
两组 患者一 般 资料差 异无 统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方法
对 照组 患 者实 施 常 规护 理 ,主 要 就 是灌 肠 、禁 食 、禁 饮 等 , 者 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 果。结果 观察组 患 对 于术 中 出血 量较 多 的患者 而言 ,予 以交叉 配血 处理 … 。 者 的手术 时间、术中 出血量、住院时 间以及 并发症发 生率均要低 于对 照组 ,两组对 比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 义 ( P< 0 0 5 ) 。结论 对 高龄骨质 观察 组患 者 给予 围手术 期护 理 ,主要包 括 以下几 点 内容 。 疏松性股 骨粗 隆间骨折患者 实施 围手 术期护 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 患 1 . 2 . 1 术 前 护理 ( 1 ) 一 般 护理 。对 患 者 的病 史进 行询 问 ,了解 患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系统回顾,通过实施术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术后护理等综合措施。

结果 42例老年患者均治愈出院,门诊随访,效果满意,患肢活动良好,行走正常。

结论加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全面、周到的护理,指导其术后有效、合理的功能锻炼是与手术成功密不可分的,是使患者达到康复最佳状态的保证。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

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及反应能力下降,当下肢突然扭转或股骨粗隆处直接触地即可引起骨折。

行常规手术治疗和牵引存在病人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特别是年老体弱或伤前就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自2006年10月—2011年10月对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64—87岁,平均70岁。

受伤原因:行走跌倒25例,车祸17例。

骨折按照Evans分类,Ⅰ—Ⅲ型28例,Ⅳ—Ⅴ型14例;术前合并冠心病、高血压18例,慢支8例,糖尿病14例,其它内科疾病2例。

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死亡,均治愈出院,术后均获随访。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骨折病人身体机能减退或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支等造成手术耐受性差,围手术期易发生血栓形成、脂肪栓塞、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老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对愈后缺乏信心,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护士要掌握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经常与患者沟通,面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准确的给予回答,对于自己不确定的内容请教主管医生后再解释,尽量满足病人的知识需求,使其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向其介绍主管医生的资历,增加其信任感,稳定其情绪,使其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

方法分析60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结果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全部平稳渡过手术期。

结论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老年人;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高龄是影响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而且老年病人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而增加了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我院骨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对60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护理上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70~83岁,平均75.7岁。

致伤原因:跌伤34例,交通伤14例,扭伤12例。

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A型18例、ⅢB型15例、Ⅳ型21例。

伤后3~14d进行手术,平均6d,全部采用DHS内固定。

合并的内科疾病:高血压病21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脑梗死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偏瘫2例,肾癌术后1例,食道癌术后1例。

合并伤:L1 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2例,硬膜外血肿1例,手外伤1例,颅底骨折1例。

2 老年病人呼吸系统特点与护理2.1 老年病人呼吸系统特点与护理2.1.1 呼吸系统的生理变化老年人呼吸系统逐渐出现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主要表现为胸廓变僵硬、肺泡减少、肺弹性降低、小支气管扩张、肺活量下降、防御功能降低等。

正常情况下,吸入肺泡中的微小尘粒及病原体均由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并带至细支气管,再由粘液-纤毛系统排出。

随着年龄增长,巨噬细胞的数量、吞噬功能及纤毛的移动能力均降低,不能有效地清除这些微尘及病原体。

加之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从而降低了呼吸道的灭菌作用及中和病毒活性的作用,故老年人在围手术期间,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有发病快、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

临床资料表明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卧床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肺部感染,尤其是在原有肺部疾患的基础上。

所以,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护理是高龄手术病人能否进行手术及预后的关键。

2.1.2 护理2.1.2.1 病情观察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病隐匿,进展快,症状多不典型。

因此,护士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体温、咳嗽、咯痰情况,加强肺部听诊,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全面评估病人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

2.1.2.2 增加肺活量根据护理评估为病人制定详细可行的肺活量锻炼计划,如病情允许给予半卧位,指导病人深呼吸的方法,拉吊环每日3组,每组5~10次,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2.1.2.3 促进排痰老年人呼吸道清除痰液的能力减退,加之老年人神经系统衰退,对外界刺激反应差,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呼吸肌萎缩,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咯出,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气道。

痰液阻塞与肺部感染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痰液的排除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指导病人正确的咯痰方法,鼓励自行咯痰;对低效咯痰者2~3h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咯痰;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2.2 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特点与护理2.2.1 老年病人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

本组病例均为高龄病人,多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和(或)器质性病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半数病人存在高血压、冠心病;静脉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同时术前骨折下肢活动明显减少,术后切口疼痛,麻醉反应等又使下肢活动明显受限,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

以上因素可导致老年病人术后易发生静脉血栓,危及生命。

2.2.2 护理2.2.2.1 抬高患肢术后下肢保护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患肢抬高20°~25°,促进静脉回流。

避免患肢受压,保持引流通畅,以促进静脉回流。

2.2.2.2 早期积极活动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窦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

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因此易发生静脉血栓。

早期积极活动,如肌肉关节主动活动、肌肉按摩和关节被动伸屈以及翻身等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

根据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并督促实施。

一般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指导病人行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活动(20次/2h),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2h协助翻身1次,避免患肢内收、外旋;行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主动等长收缩活动,每日4组,每组25次/15min;根据病情协助床上坐起,每天2~3次,每次不超过30min,同时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

2.2.3 下肢血液回流观察治疗静脉血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般静脉血栓的高发期是术后1~4d,在此期间注意加强对肢体肿胀、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的观察,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对比观察,必要时测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3 其他重要器官的特点与护理2.3.1 老年病人神经精神系统特点与护理老年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有反应迟钝、易疲劳、记忆力差、睡眠不规律、行为不能自制等特点。

另外,创伤、住院及手术均易造成老年病人知觉剥夺,产生认知障碍,如错觉、幻觉、时间感觉障碍、谵妄等精神症状。

护理人员白天应按分级护理巡视,经常与病人交流,防止病人过于安静、处于浅睡眠状态,使氧饱和度、氧分压降低,从而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骨折合并偏瘫的护理十分重要。

将肢体放在舒适的位置,避免骨突部位受压,避免足下垂,定时对患肢行被动功能锻炼。

对缺乏表达能力的老年性痴呆病人,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其白天昏昏欲睡,夜间吵闹,昼夜颠倒的情况。

对外伤后老年反应性精神障碍、躁动严重者,除药物治疗外,使用约束带和床挡,24h不间断陪护,防止坠床等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本组并存脑血栓后遗偏瘫2例,摔伤后老年反应性精神障碍9例,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2.3.2 老年病人肝肾功能特点与护理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脏细胞数减少、结缔组织增加,肝细胞酶活性、解毒功能及蛋白合成功能降低。

肾单位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均下降。

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肝肾功能不全。

对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病人,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质,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h总量,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本组60例高龄病人未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并发症。

2.3.3 泌尿系统特点与护理老年男性病人并存前列腺肥大引起尿潴留,易使细菌繁殖生长;前列腺液减少,可降低尿道抗菌能力。

女性病人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阴道pH值相对升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

另外,糖尿病、肾脏疾病、营养状况不佳等会使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受到细菌侵袭。

本组病例术后即留置导尿管,鼓励病人多饮水,定时开放导尿管排尿。

用1∶5000呋喃西林250mL冲洗膀胱,每日2次,严格无菌操作,每天2次会阴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泌尿系感染。

2.3.4 内分泌系统特点与护理老年病人由于环境、遗传等因素易发生内分泌失调,最多见的是糖尿病。

高血糖可影响伤口愈合,对术后恢复十分不利。

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对这类病人的护理重点。

本组4例病人并存糖尿病,均使用胰岛素治疗。

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行饮食护理,每天应用血糖测试仪监测病人的餐前、餐后及睡前血糖。

如血糖有异常变化,应及时提示医师调整药物,使其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 以下,餐后血糖维持在10mmol/L以下,尿糖控制在+以内。

本组病人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

3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易出现多种心理异常。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创伤、住院、手术等刺激易出现恐惧及退行性心理,表现为行为异常、过度兴奋、多疑、被害妄想、拒绝治疗等情况,甚至不让医护人员接近。

对于这种病人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病人,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第二种情况是老年病人反应能力下降,往往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

如术后不敢活动,担心伤口哆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

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用鼓励性语言对病人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其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练习;第三种情况是老年病人思想负担较重,担心拖累家庭,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甚至绝望等情绪,护理人员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病人的感受,引导、鼓励病人,并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使病人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

4 小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并且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然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常是高龄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有报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比手术治疗死亡率高4.5倍[1],这不但给病人本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

通过对本组60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我们认为除按骨科护理常规操作外,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很重要。

同时,根据老年病人易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反应能力下降、思想负担重等特点,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