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北极东北航线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航线之一。在这条航线上,船

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什么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航线概述

北极东北航线是连接中国海港和欧洲港口的海上航线,途经俄罗斯东

北岸沿线,延伸至挪威。该航线为北冰洋内最短、最便捷的航线之一,大大缩短了中欧海运时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船舶密度特征

在北极东北航线上,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北极东北航线上的主要港口密度较高,如江苏连云港、天津港、

中国海湾港等。这些港口是连接中国沿海和欧洲的重要节点,船

舶密度相对较高。

2.航线上的航道水深不足,而且常年处于冰冻状态。这对船舶的航

行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限制了航线的通行能力,因此船舶密度

相对较低。

3.北极东北航线上距离地处偏远,气候寒冷,船舶的运营成本较高。

因此,船舶密度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不同的地域和因

素下存在差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航线的通

行能力将得到提升,船舶密度也将有所增加。

4.从东南部进入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密度相对较高,而从西北部进

入的船舶密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东南部的港口通往中国等亚洲

国家,船舶密度相对较高,而西北部的港口通往北欧国家,船舶

密度相对较低。

5.在北极东北航线上,受制于船舶规模和航道条件等限制,大型船

舶通行能力相对较低,因此主要以小型船舶为主,船舶密度较为

分散。

结论

总体而言,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港口位置、航道水深、气候环境、运营成本还是船舶规模,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北极开发和环境改善的不断推进,航

线的通行能力和船舶密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9届 鲁教版:两极地区 单元测试 wrod版含答案

两极地区 1.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建成,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题。 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为计划中的北极航线示意图(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A.可全年航行 B.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C.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D.单位距离能源消耗少 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是()

A.中国—巴西 B.越南—法国 C.日本—英国 D.美国—印度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它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间支撑。读图1、图2,回答下面四题。 4.泰山站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5.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 A.长城站濒临印度洋 B.中山站常年盛行东北风 C.泰山站与昆仑站相距约1300千米 D.昆仑站终年盛行下沉气流 6.图2所示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该式建筑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防暴雪堆堵

B.利于防寒保暖 C.防紫外线辐射 D.利于天文观测 7.泰山站为度夏站,在使用期间() A.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泰山站极昼天数少于昆仑站 C.泰山站自转线速度高于中山站 D.泰山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长城站 2013年11月7日,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度夏站。回答下面两题。 8.下列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②泰山站站旗飘向西南方向③海拔高,空气稀薄④长城站的极昼时间最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9.当“雪龙”号出发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 A.从上海到法国的船经过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B.淮河流域的农民在忙着种小麦 C.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向北大迁徙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北极东北航线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航线之一。在这条航线上,船 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什么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航线概述 北极东北航线是连接中国海港和欧洲港口的海上航线,途经俄罗斯东 北岸沿线,延伸至挪威。该航线为北冰洋内最短、最便捷的航线之一,大大缩短了中欧海运时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船舶密度特征 在北极东北航线上,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北极东北航线上的主要港口密度较高,如江苏连云港、天津港、 中国海湾港等。这些港口是连接中国沿海和欧洲的重要节点,船 舶密度相对较高。 2.航线上的航道水深不足,而且常年处于冰冻状态。这对船舶的航 行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限制了航线的通行能力,因此船舶密度 相对较低。 3.北极东北航线上距离地处偏远,气候寒冷,船舶的运营成本较高。 因此,船舶密度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不同的地域和因 素下存在差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航线的通 行能力将得到提升,船舶密度也将有所增加。 4.从东南部进入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密度相对较高,而从西北部进 入的船舶密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东南部的港口通往中国等亚洲

国家,船舶密度相对较高,而西北部的港口通往北欧国家,船舶 密度相对较低。 5.在北极东北航线上,受制于船舶规模和航道条件等限制,大型船 舶通行能力相对较低,因此主要以小型船舶为主,船舶密度较为 分散。 结论 总体而言,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港口位置、航道水深、气候环境、运营成本还是船舶规模,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北极开发和环境改善的不断推进,航 线的通行能力和船舶密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世界海运地理第二章笔记

目录 一.海运航线 (1) 二.海运航线的类型 (2) 三.主要海上通道 (3) 四.主要大洋航线 (5) 五.北冰洋 (11) 六.我国的主要海运航线 (12) 七.大陆桥 (14) 八.“一带一路”建设 (16)

第二章海运航线 一.海运航线 1.船舶在两港之间海上航行的路线 2.在港湾、潮流、风向、水深一级地球球表面距离等自然条件限制下,供船 舶航行的一定路径 ※特点:分布广,投资小,天然形成 二.海运航线的类型 1.根据行径水域:远洋航线近洋航线沿海航线全球航线 2.根据航线有效时间:季节性航线常年航线 3.运力、运程和运量: 主干航线>2500TEU 分支航线<2000TEU 集装箱三大主干航线:泛太平洋航线、泛大西洋航线、欧亚航线 TEU:20英尺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也称国际标准箱单位。通常用来表 示船舶装载集装箱的能力,也是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换算单 位 4.根据组织形式: 直达航线:从始发港到终点港,中途不挂靠港口,不装卸货 物或增减驳船 中转航线 ※直达航线运输速度快,船舶周转快,节省费用等优点。但是需要货流稳 定。 5.根据发船时间(船舶运营方式):

定期航线(班轮航线):定时间、定航线、定船舶、定货种、定港口的“五定 航线” 不定期航信啊:没有预定的船期表,但有些不定期船舶也有固定航线和挂 靠港口。如煤炭、矿石、石油运输线等 6.根据航海技术: 大圆航线:适用于航程较长、跨越纬度较高、航向接近东西方向的大洋航 行 恒向线航线:无线趋向于地极,但不能到达地极。适用于低纬度或近海、 航岸航行 等纬圈航线:在同一纬度,则沿纬度圈航行 混合航线 7.根据气候、气象条件: 气候航线:考虑了航行季节的气候条件和可能遭遇到其他因素而设计的航 线 气象航线:考虑了气象条件的航线 三.主要海上通道 1.大西洋航道拥有世界上3/4的港口;太平洋拥有世界上1/6的港口;印度洋 拥有1/2的港口 2.世界主要国际海运运河

北极航道环境分析_20130304

一、气象环境 1、气温 气温对船舶航行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低温可能使海水结冰,当海水在船体结构上结冰时,将对船舶的操纵性能产生影响;二是低温影响船员的生活条件,通航环境是人—机—环境综合系统,船员的生活状况不好必然对船舶的操纵产生影响。北冰洋海面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比夏至和冬至约晚一个月,出现在7月和1月。7月月平均气温,除格陵兰和北冰洋中部外的广大范围温度都为正,海岸温度可达8℃。北冰洋中央多年海冰区,在夏季表面融化,保持0℃左右的恒温。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岛1月月平均气温可达44℃,北冰洋中部的气温约在一36℃左右,而加拿大北极群岛附近是32℃。从挪威到巴伦支海的海域由于墨西哥湾暖流向北输送的热量而不会冻结,比北冰洋中心要高出30度。 图1北极地区七月及一月气温分布图 Fig. l The distribution of aretic temperature July and January 2、能见度 能见度对通航环境的影响是显著的。据相关统计,船舶发生的事故数和能见度距离具有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K=D一08。其中:K为船舶事故数;D为能见距离(km)。海洋能见度受多项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日光时间、降雨、吹雪和雾。北极地区,白天时间随着纬度和季节时间而不断变化。夏季,日光时间不断延长,而冬季则正好相反。

图2 北极地区日光分布情况 Fig2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daylight by latitude and month 雾是北极海上能见度低的主要原因。 在温暖的月份,最常见的雾是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与下层冷空气接触而低于露点温度,逐渐冷却而形成。当地面空气非常稳定时,雾会变浅。开放的水域在夏天最有可能形成这种雾,如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夏季一个月将有巧至20天雾天。 在寒冷的季节,北极地区主要是蒸汽雾。当冷空气经过开放水域,如果空气和水有较大温差,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遇到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凝结形成雾。这种雾常发于在冰层之间的开放水域上,在北极地区可以指示开放海域的位置。 冬天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冰雾,这是在非常低的温度下由悬浮颗粒组成,一般在温度低于一30℃时,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动物、车辆和飞机的运行,或者开放水域的船舶快速行驶造成的。 冬季,吹雪是影响能见度的常见原因。北极地区的积雪大部分属于松散、颗粒片形式,即使是微风也能轻易将其掀起。当风速超过24公里每小时时,能见度将降到10公里以下。在风速超过48公里每小时时,能见度很可能降低到5公里。除了以上因素,北极地区航行的一个影响因素是颜色对比不足,特别是当所有物体表面都覆盖着新雪时,无法分别对象到自己的距离。当没有雾、雨、吹雪等情况下,北极地区的视野是很良好的,能够看到150公里外黑暗的群山。3、风 风对船舶通航安全有着很大影响,大风会使船舶发生偏航、搁浅以及船舶走 锚等危险,并使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通常情况下,6级以上的风对通航有着

北极航线开辟对世界航运格局的影响.

北极航线开辟对世界航运格局的影响 课程名:国际航运市场学 研究课题:北极航线开辟对世界航运格局的影响姓名:曾洁 班级:海管141 学号:201410114005 指导老师:周德全

前言 2016年4月19日,在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编撰的中文版《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近日由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为计划航行北极西北航线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全方位航海保障信息服务。《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涵盖了北极地区地理环境以及西北航道的水文、气象、碍航物、水道航法、助航设施、救助服务、港口服务等安全保障资料,兼顾船员、船舶、船机、操控等方面内容和相关国际公约以及沿岸国管理要求等。该指南与2014年发行的《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2014》组成姊妹篇。2009 年夏天,在没有俄罗斯破冰船开道的情况下,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两艘货船顺利完成了东北航道的全部航程。2013年夏天,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也首次顺利走通了东北航道。这些表明着随着全球气温逐渐升高,北冰洋海冰不断消融,北极的航线的开通慢慢成为可能。从历史上看,世界海洋强国的国家利益几乎都是世界性的,而他们追求海洋利益的战略线大多是沿着海上航线而展开的,所以北极航线的开通必然会给现有的国际航运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航运格局现状,以及北极航道的概况。随后,从对北极航道通航对世界航运的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全文提纲 1.世界航运格局现状概述 1.1重要的航线分布 1.2主要的港口及国际航运中心分布 1.3目前世界主要通航水道 2.北极航线的概述 2.1北极航线综述 2.2北极航线的发展前景 2.3北极航线的发展局限 3.北极航线对世界航运格局的影响 3.1主要航线数量增加 3.2区域凝聚力发生演变 3.3航运技术发展创新

北极航线

北极航线初步探讨 李志华杨佐昌白春江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本文对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资源、战略地位及经济地位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分析了北极航线的主要特点及现状;对北极航行的可行性及目前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现在对于北极航线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北极;北冰洋;北极航线;北极气候;东北航线;西北航线; 一、北极地区概况 北极地区是指66°33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北极地区的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约占800万平方千米。 北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极昼和极夜现象明显。冬半年为寒冷的极夜,黑暗从每年的10月~次年3月见不到阳光,气温可降到-50℃。 4月份以后气温缓慢回升,冰雪逐渐消融,海冰开始融化。4~9月为夏半年,极昼现象出现。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冬季,海区完全封冻结冰。海区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可达 -20℃~-40℃,猛烈的暴风笼罩着千里冰封的北冰洋。夏季,最暖的8月份月平均气温仅达到8℃左右。北极海区沿岸多雾,海雾持续时间较长,可连续几昼夜不散。 北冰洋(Arctic Ocean)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面积约 131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洋。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北欧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冰洋有8个附属海:挪威海(Norwegian Sea)、格陵兰海(Greenland Sea)、巴伦支海(Barents Sea)、喀拉海(Kara Sea)、拉普捷夫海(Laptevykh Sea)、东西伯利亚海(East Siberia Sea)、楚科奇海(Chukchi Sea)和波弗特海(Beaufort Sea)。环北冰洋国家有8个,俄罗斯、挪威、冰岛、丹麦、芬兰、瑞典、加拿大和美国。北冰洋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 北冰洋是世界上气候条件最恶劣的海区之一,恶劣的气候造成北冰洋千里冰封,终年雪飘,天气严寒,大部分洋面常年冰冻。北冰洋有终年不化的冰盖,冰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其余海面上分布有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冻长达6个月,海冰平均厚度约3m。夏季(7~8月),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沿岸地带冰开始融化,但仍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占居,巴伦支海南部因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冰盖边缘冰冷的海水携带着大量的浮冰和冰山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北冰洋大部分岛屿上遍布冰川和冰盖,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海冰南界不固定,随着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往往能变动几百千米。在风和海流的作用下,浮冰可叠积并形成巨大的冰山,长达数十千米,平均寿命长达4年。北冰洋海冰形成的冰山随风和海流进入大西洋或阿拉斯加西部海域,个别冰山在北大西洋可漂移到30°N或更南。 白令海(Bering Sea)是太平洋沿岸最北的边缘海,也是我国和亚洲船舶至北极航线的必经航路。整个海域位于51°N以北,北有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南隔阿留申群岛与太平洋相连。白令海面积2438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636米。该海域天气和气候条件恶劣,风暴频繁,强风激起狂浪,最高可达8~12m,海面多浮冰,是世界海洋上航海天气和海况最恶劣的海区之一。冬季,在阿留申低压的影响下,大部海区盛行偏北大风,气温剧降,每月有一半时间为暴风雪天气,海区北部被1~2m厚的冰层所覆盖。海冰始于9月,1月范围最大,白令海中部的平均冰界线可达55°N;5月开始融冰;6月平均冰界线达60°N;7、8月除了白令海峡仍有浮冰外,白令海已无海冰;10月冰界线又开始南扩达57°N海域。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阿留申低压退向海区东北部,海区多偏南风,云雾和降水增多,浓密的海雾使航区能见度非常恶劣,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百师联盟高三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河北卷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河北卷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转”是指货物装船后不直接运达目的地,在中途港改装其他船舶的方式完成运输。北极东北航线冰区船舶在无冰航段航行经济成本较高,受通航条件影响,东北航线沿线设置了集装箱中转港。图1示意北极东北航线上几个重要港口。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航线的集装箱中转港相比,北极航线中转港更加关注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优良的泊位条件 C.完善的配套设施 D.较长的运营时间 2.从中国出发经北极东北航线到欧洲的集装箱运输过程,最适宜作为中转港的是 A.摩尔曼斯克港与普罗维杰尼亚港 B.摩尔曼斯克港与迪克森港 C.连云港与普罗维杰尼亚港 D.鲁昂港与连云港 3.北极东北航线设置集装箱中转港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B.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C.扩大港口经济腹地 D.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极端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沟坡上频繁发生,影响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图2为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某小区域模拟两次降水(a、b)后测得的产沙率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其中一次降水引发了浅层滑坡。据此完成4~6题。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五)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五) 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7月初,中国与俄罗斯开始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共同开通北极东北航道。图示为极地东北航道与传统航道示意图。 (1)北极东北航道相对于传统航线有哪些优势? (2)分析北极东北航线直到近几年才进行开通的原因。 答案:(1)可以缩短航程,节省时间和耗油成本,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 (2)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北冰洋结冰期缩短(海冰减少);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使船只克服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增强。 解析: 本题以东北航道的开通为背景,考查东北航线的优势、开通原因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北极东北航线相比传统航线路程较短,沿途经过国家较少,主要优势可以从航运成本和安全性 方面进行分析。航运成本方面,可以缩短航程,节省时间和耗油成本;安全性方面,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 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 (2)由图可知,东北航线主要经过高纬度海区,纬度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容易受到海冰的威胁。直到 近几年才进行开通的原因可以从全球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两方面进行分析。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北冰洋结 冰期缩短,海冰减少,为东北航线开通创造条件;随着科技进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船只克服恶劣自然 环境的能力增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连接中国喀什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的“四位一体”通道。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 (1)“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往我国的最重要战略物资是________,该类物资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目前巴基斯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模式,影响巴基斯坦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一艘载满货物的轮船从瓜达尔港出发驶向宁波港,航行适宜的季节是________,此季节图示区域出现的大气活动 中心名称为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山脉南坡的基带为________,简述该山脉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的原因________。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 概括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作为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极地航线,北极东北航线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这一问题。 航线基本情况 在了解船舶密度分布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这条航线的基本情况。北极东北航线是指从欧洲港口通过巴伦支海、卡拉海、楚科奇海、白令海,最终到达亚洲莫尔斯比港的航线。在这条航线上,船舶需要通过西伯利亚海岸线的未照明区域,还需要面对极端天气条件带来的挑战。 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北极东北航线上,船舶密度会出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取决于航线的具体位置和时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特征: •船舶往返比较频繁的热门区域,如巴伦支海口、白令海区等,船舶密度相对较高。 •渔业和矿产资源开采比较活跃的区域,如卡拉海、楚科奇海等,船舶密度也相对较高。

•在一些季节性要素的影响下,如极光、潜在风险等,在某些时间段和区域,船舶密度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对北极东北航线的使用还相对较新,我们对其船舶资源利用的认识和实际情况还比较有限。相关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也需要持续更新和审视。 结论 在对北极东北航线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概括时,我们可以看到,它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季节性波动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数据收集与研究,推动对于北极区域的全面了解,促进深入合作和资源开发。 对船舶密度分布的影响因素 船舶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除了受到季节性要素的影响之外,还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1. 消费需求的变化 北极东北航线作为国际贸易的新通道,船舶密度自然会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而增加。 2. 船舶技术和能力的提升 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项综合能力的提高,北极东北航线的通行效率也将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也可能促进船舶密度的提升。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1.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将常规监测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当AQI值为0~5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优。下图示意广西14个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以及AQI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西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及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为() A.夏季,各污染物浓度均为全年最低B.冬季,各污染物浓度均为全年最高 C.春、秋两季同一污染物浓度较为接近D.空气质量有半年以上时间达优级 2.导致O3浓度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C.降水量D.水域面积 3.广西城市冬季AQI值高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B.降水较多,不利于污染物沉降 C.建筑施工,污染物排放量大D.副高控制范围广,气流下沉 2. 黑叶猴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见下图)兼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峡谷地貌,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保护对象是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目前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为500~600只,是世界上现存野生黑叶猴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终年高温多雨B.地形复杂,生境类型多样 C.距城市远,人类活动少D.地处内陆,天敌数量少 2.保护区的建立对区内的积极影响最重要的是() B.促进经济发展C.弱化种间竞争D.提升环境质量A.提供大量就业机 会 3. 锡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我国是锡资源大国,但近年来优势持续弱化,已由锡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供应安全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我国锡资源进口国中,精炼锡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锡矿石主要来自缅甸。下图为近年我国锡资源供应风险评价雷达图(值越高,风险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全文)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 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XX.02.002 20XX年卫星照片显示,北冰洋“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迎来了12.5万年以来的首次同时消融,而20XX和20XX年分别有船舶成功穿越“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这代表着以北极航线为基础的商业航行时代马上来临,“西北航线”和“东北航线”将成为新的“世界轴心航线”。然而北极航线的自然环境仍然十分恶劣,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船舶技术也存在限制,需全面系统地分析其通航环境,为其营造良好的通航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北极航线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航可行性、开通意义、进展前景、海冰状况、法律地位及船舶操纵等方面。国内外对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的研究主要是通航环境评估。国内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灰色综合评价法,用指标量化各影响因素再运用系统动力性、物元分析法、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数学方法对其综合分析评价[3-6];层次单排序法,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因素间的重要性,建立评判矩阵后计算各因素权重,基于权重排序依次提出对策和建议;基于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最典型的是安全指数法,统计对某一期间内某一水域船舶活动量及发生的船舶交通事故并用该指标衡量该期间内该水域的通航安全状况。国外的小林弘明运用自然环境量化了海域操船难度;新井康夫设立指

标量化了影响操船的自然环境因素并验证了操船者与这些指标间的主观感觉关系[10];井上欣三提出了环境压力模型评价操船困难度[11,12]。但以上研究多停留在对因素的列举,未能进行足够的定量分析以及深入研究构建各因素间的层次因果关系框架。 本文试图找出影响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的若干因素并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进行结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的北极研究与战略部署提供参考。 1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特点与影响因素 1.1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主要特点 根据北极委员会统计,仅20XX年,约有6000艘船舶在北极地区航行,包括20%的杂货船和50%的渔船[13],沿挪威海岸线航行至俄罗斯的巴伦支海是航线的主要集中点。季节气候变化对北极航线航行影响很大,冬季几乎无船舶作业,而夏季是作业高峰期。目前,北极航线已开通的几条季节性航线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自摩尔曼斯克港到俄罗斯远东港口的航线与欧洲航线。 北极航线虽为快捷通道,但气候条件、通航期限制、浮冰、漏油等船舶事故等都对通航环境有所影响,此外,在人文环境方面,北极航线因其战略和资源利益而存在着日益激烈的主权之争。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特点主要有:①不确定性,一是航行线路不确定,随通航环境和区域环境变化而变化;二是气候温度不确定,有的夏季海冰基本融化而有的夏季则较严寒,冬季温度可达

世界地理北极航道

课程序号: 0941 《世界地理》 题目:全球气候变暖下的北极航道 班级: 地理111班 **:*** 学号: ******** ****:** 提交时间: 2014年6月11日 成绩: 全球气候变暖下的北极航道

摘要:北极的资源和北冰洋的航道历来被世界关注。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逐渐消融,使得北极海上夏季通航成为可能,北极航道分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北极航道的开拓历史,并从地理条件探讨全球气候变暖下北极航道的开发前景和可能路线。 关键词:气候变暖;北极航道;东北航道;西北航道 1前言 北极通常指北极圈(66°33’N)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及岛屿、北极苔原带和泰加林带,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25。北极一直是人类科学考察的重要基地,但其最令人关注的是世界五大洋之一的北冰洋。 图1-1 北极 2004年,综合大洋钻探IODP302航次在北冰洋的深海钻探发现:五千万年前的北冰洋曾是个亚热带淡水湖泊,沉积物具有优越的生油条件。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5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北极地区拥有的原油储量约有800亿桶,这要占到全球未开采石油的13%,足够供给接下来几十年世界市场的需要,如图1-2所示,2011年北极已探明的就占全世界的3.6%;天然气则更多,占全球未开采天然气的30%之多。煤炭储量高达1万亿吨,占全球储量的25%,而且这些煤炭都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低硫等特性的高品质煤[1]。

图1-2 各地区探明石油储量及其占世界比例(含北极,2011)北极地区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季曼-伯朝拉盆地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斜坡盆地(以楚科奇海美国部分大陆架的油气资源潜力最大[2])。 北极有着丰富的资源,而且北冰洋拥有联系亚、欧、北美三洲的最短的弧形航线。18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构想北极航线。北极航线,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线[3]。 但北冰洋洋面的2/3全年被冰层所覆盖,冰层厚度多早2-4m左右,中央为永久性海冰。北冰洋的水温常在0℃以下,当海水向南流入大西洋时,冰山也会随之流动,给航运造成威胁,因此北极的航行一直处于探索阶段。 2006年9月20日,欧洲环境卫星发回的图片显示,欧洲北部至北冰洋一带的永冻冰正在加速松动融化。这意味着北冰洋海域的冰川不断融化,北极航道的开发成为可能,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即将到来。 2 气候变暖与北极海冰变化 观测表明,近30年来,全球增暖现象在北极地区尤为明显。在过去100年间(1906-2005年)地球表面温度提高了0.74℃,而北极地区升高幅度则是其他地区的两倍。据《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未来100年,北冰洋的气温将上升4至7℃。自90年代开始,由于北冰洋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暖十分敏感,从而常发生陡然减少的现象[4]。 国内外对北冰洋海冰变化的研究不少,彭公炳等根据前苏联的定点和船舶的海冰观测资料,分析北极部分主要海区1845-1979 年海冰的年际变化情况,发现各季海冰的年际变化基本趋势一致: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北极海冰分布面积有所减小;其后几年,海冰面积略微扩大,至1967年,面积达该时期的最大值。如图2-1所示,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北半球海冰面积减少,至90年代中期,海冰面积仅约1160万平方千米,而且海冰的周期变化不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海冰持续缩减的趋势并没有缓解,反而屡创新低,尤其是更易受环境变化的夏季北极海冰,缩减速率从过去的平均每年减少0.3%上升到1.1%[5],2007年9月海冰面积为425万平方千米,一年间减少了8%。2012年8月27日,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显示在8月26日的卫星观测,北冰洋的海冰面积已经缩减至只有410万平方千米,而在9月16日仅341万平方千米,达到数十年最低值。虽然2013年8月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卫星图片显示,北冰洋冰层面积和2012年8月相比,扩大了238万平方千米,增幅达到60%,但不可否认的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 (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N临近( )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 A.可全年航行 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 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4、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 5、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 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下图中M、N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相距600公里,N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M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一年当中,当N地降水明显多于M地时( ) A.M地温和多雨 B.M地白昼比N地长 C.N地受副高控制 D.N地受西北风影响 7、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有关

百师联盟(新高考卷)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二)地理试题及解析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辽宁卷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转”是指货物装船后不直接运达目的地,在中途港改装其他船舶的方式完成运输。北极东北航线冰区船舶在无冰航段航行经济成本较高,受通航条件影响,东北航线沿线设置了集装箱中转港。图示意北极东北航线上几个重要港口。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航线的集装箱中转港相比,北极航线中转港更加关注() A.优越的地理位置B.优良的泊位条件C.完善的配套设施D.较长的运营时间 2.从中国出发经北极东北航线到欧洲的集装箱运输过程,最适宜作为中转港的是()A.摩尔曼斯克港与普罗维杰尼亚港B.摩尔曼斯克港与迪克森港 C.连云港与普罗维杰尼亚港D.鲁昂港与连云港 3.北极东北航线设置集装箱中转港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港口服务水平B.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C.扩大港口经济腹地D.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极端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沟坡上频繁发生,影响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图为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某小区域模拟两次降水(a、b)后测得的产沙率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其中一次降水引发了浅层滑坡。据此完成4~6题。 4.该小区域发生浅层滑坡的时间为() A.第10分钟B.第40分钟C.第70分钟D.第90分钟 5.该小区域两次模拟降水() A.a为第一次降水,滑坡前植被减沙效果明显 B.a为第二次降水,滑坡后植被减沙效果降低 C.b为第一次降水,滑坡后植被减沙效果降低 D.b为第二次降水,滑坡前植被减沙效果明显 6.浅层滑坡发生后,导致产沙率变化的原因有() ①滑坡后土壤裸露面积增大②地表受侵蚀后坡度增大 ③地表径流增强,挟沙能力上升④滑坡深度大,下渗增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图示意青海省玛沁县(3426'N,10017'E)某日一次降雪过程后无积雪覆盖和有积雪覆盖时浅层(0~20cm)土壤温度梯度(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的日变化,其中柱状线表示无积雪覆盖,曲线表示有积雪覆盖。据此完成7~8题。

专题02:陆地与海洋—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

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2 陆地与海洋 一、选择题 读传统航线和北极东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处位于() 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 2.某游轮自欧洲西部经传统航线来中国旅游,依次经过()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东北航线的优势是() A.四季皆可通航B.通航里程更短C.途经国家更多D.沿线港口众多 4.北极东北航线沿线通航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易缺氧B.台风多C.浮冰多D.沙尘多 【答案】1.A 2.D 3.B 4.C 【解析】1.由图可知,M位于亚洲与北美洲的交界处,据此可推知,M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A正确,故选A。 2.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自欧洲西部经传统航线到中国,依次经过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自欧洲西部经传统航线到中国,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正确,故选D。 3.从海上运输效率的角度,北极东北航线较传统航道可减少12天到15天航程,因而可大大缩短航程,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B正确;北极东北航线由于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通航时间较短,A错误;北极东北航线途径国家更少,C错误;北极东北航线沿线港口较少,D错误。故选B。4.北极东北航线海拔较低,不会发生缺氧现象,A错误;台风多发生于热带洋面,北极东北航线气温较低不会发生台风,B错误;北极东北航线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多浮冰,为船舶通行带来困难,C正确;北极东北航线以海洋为主,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沙尘少,D错误。故选C。 下图为世界著名的四条河流。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条河流中径流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世界大江大河多发源于高山高原,图中河流发源于“世界屋脊”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5.D 6.A 【解析】5.读图依据四条河流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甲是长江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乙是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长度居世界河流的第4位;丙是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丁是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径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D正确。故选D。 6.读图结合教材知识,甲是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乙是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丙尼罗河有两条主要支流:源于东非赤道附近的白尼罗河和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其中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的纽恩威森林;丁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径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

北极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性分析

北极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性分析 李振福;尤雪;王文雅;丁超君 【摘要】随着北极海冰的不断融化,北极航线有望全线开通.目前东北航线是北极航线中开通前景最理想的航线,因其极大地拉近了亚洲市场与欧洲市场的距离,在繁荣两大市场间的贸易方面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因此,东北航线的运输经济性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总结当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航线各航段的通航情况以及当前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管理政策.然后,以上海至鹿特丹集装箱运输为例,运用成本分析法详细地计算了东北航线与传统航线的成本,根据当前集装箱运价情况将东北航线与传统航线的收益做了对比发现:若单纯比较单航次航运成本,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航线不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东北航线因相同时间内可完成更多航次,在净收益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18)001 【总页数】7页(P34-40) 【关键词】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运输经济性 【作者】李振福;尤雪;王文雅;丁超君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9 李振福,尤雪,王文雅,丁超君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发布的卫星数据,2012年9月16日北极海 冰面积达历史最低,仅有341万平方公里,比1979-2000年北极9月海冰最小面积的平均值低49%。[1]总部设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北极监测和评估方案工作组(AMAP)在2011年做出预测,未来30~40年内,北冰洋将进入夏季无冰期, 那时北冰洋中心区域的厚冰层将彻底融化,只在冬季形成薄冰,北极航道将实现全线通航。[1]北冰洋冰层融化速度的加快,使得连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极航线有望全线开通。东北航线除拉普捷夫海西部海域外,其他海域内的海冰在夏季基本融通,目前是北极航线所含的3条航线中开通前景最理想的航线。2009年夏季,德国德国布鲁格公司的“友爱号”和“远见号”两艘货船从韩国出发,航经东北航线,抵达荷兰鹿特丹,这是商船首次成功穿越东北航线,使得世界各国将目光集中到北极航线的经济价值上。东北航线可以大大拉近我国同欧洲市场的距离,同时可以规避苏伊士运河及马六甲海峡的拥堵和海盗问题,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和战略价值。同时,国家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与发展,北极航线作为国家新的海上战略通道,将有利于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然而,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环北极国家对北极环境问题的重视及严苛要求,致使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实现北极航线商业运行的重要阻碍。因此,在对北极航线通航经济性进行分析时,应注重分析由此导致的船舶、运输等方面的成本变化。 学术界也高度关注东北航线的经济性问题。Miaojia L、Jacob K以横滨至鹿特丹 为例,在假设1年中通航时间为3个月、6个月和9个月且燃油价格为350USD/吨、700 USD/吨、900 USD/吨的情况下,比较了这9种情况下东北航线与经过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窗口研究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窗口研究 马龙;王加跃;刘星河;李振华 【摘要】研究提出航线通航窗口这一概念,并针对东北航道提取了2005-2014年的航线通航窗口.通过对航线通航起讫时间和通航期的分析表明:东北航道平均通航起始时间为7月中下旬,结束时间为10月中下旬,平均通航期90 d左右,十年间通航期波动比较大,没有稳定的变化趋势;影响航线通航的关键水域包括:东西伯利亚水域、拉普捷夫海水域和维利基茨基海峡至谢尔盖·基洛夫群岛水域.研究表明:利用航线通航窗口可较好地反映航线所经水域的冰情,可为船舶开发利用北极航线,制定安全、经济的航行计划提供支持.%To investigate the ice condition along these passages,the navigable window of sailing route (navigable window for short) was introduced and calculated for the Northeast Passage from 2005 to 2014.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vigable window,it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navigable start date of the Northeast Passage was mid- to-late July,the average navigable end date was mid-to-late October,and the average navigable period was about 90 days.During the ten years,the navigable period had a great fluctuation with no stable trend.Based on the change of the navigable window,waters of East Siberian Sea,Laptev Sea,and area from Vilkitsky Strait to Sergey Kirov Islands were determined as critical waters,which influenced the navigation of the Northeast Passage grea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vigable window could reflect the ice condition along the Northeast Passage effectively,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rctic passages,and make safe,economic sailing pla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