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学实验指南简要

发育生物学实验指南简要

实验一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一、目的要求1.掌握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2.了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方法。

3.了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和鉴定方法。

二、材料与设备1.动物:SD大鼠。

2.主要试剂:胎牛血清(FBS),DMEM--LG培养基,PBS,抗体(NSE和GFAP)。

3.主要器材与仪器: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瓶,培养皿,称量瓶,刻度离心管,吹打管,注射器,倒置相差显微镜,CO2培养箱三、实验步骤1.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的分离培养:⑴小鼠BMSC的分离和原代培养:①以颈髓离断法处死小鼠。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小鼠股骨,除去骨表面附着的组织,用PBS 清洗干净。

②用剪刀去除股骨两端,暴露骨髓腔。

无菌条件下用5ml注射器抽取PBS约3-4ml将小鼠股骨内的骨髓冲出,收集骨髓冲洗液,将收获的全部骨髓用注射器反复抽吸,以打散组织成为细胞悬液。

③收集细胞悬液约7ml并将其转入15毫升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及脂肪层。

④在细胞沉淀中加入5-6m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一LG培养基,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7℃、5%CO2 培养箱中培养。

2. 带学生在电脑上观看以往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图片。

实验二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一、目的要求1.掌握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2.了解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鉴定方法。

3.了解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和鉴定方法。

二、材料与设备1.动物:孕龄约15天的Wistar或SD孕鼠2.试剂:条件培养基(DMEM/F12+20ng/mlbFGF+20ng/mlEGF+20μl/mlB27),D-Hank’s液(NaCl 8g, KCL0.4g,Na2HPO4.12H2O 0.1g, KH2PO4 0.06g, NaHCO3 0.35g, 加水1000ml溶解,调PH 值为7.2-7.4,高压灭菌后,4℃储存备用),0.25%胰蛋白酶(D-Hank’s液配制,过滤灭菌,-20℃储存),抗体(巢蛋白、NSE、GFAP)。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学探讨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学探讨
中国实验 诊断学
2 0 1 3年 4月
第1 7卷
第4





6 47 ・ - — — —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0 4 —0 6 4 7 —0 4 .
小 鼠骨 髓 间充 质 干 细胞 的体 外 分 离 培 养 和 鉴 定方 法 学 探讨
无 菌条 件 下 分 离 处 死 后 取 小 鼠双 下 肢 骨 , 低糖 D ME M 培 养 液 冲 出骨 髓 , 离心 5 ai r n s , 用5 ml 含 1 O
胎 牛 血 清 的低 糖 DME M 培养液重悬 细胞。加入等体积密度为 1 . 0 7 3 g / I p e r c o l 1 分离液离心 3 0 mi n s 。取 中层 云雾 状 细 胞 。3 7 ℃、 5 C O 培 养箱 中 贴 壁 培 养 。取 5 ~ 1 O代 细 胞 培 养 至 对 数 生 长期 后 , 洗 涤 离 心 。取 1 0 0 l 细 胞 悬 液 分 别 加
G u a n g — y u e 。 C HEN S u — p i n g , DI NG J u n — l i , e t a 1 . ( 1 . De p a t m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2 . De p a t m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 P
c e l l s i n v i t r o, f i n d a be t t e r c e l l c u l t u r e c on di t i on t o s a t i s f y t he i r qu a l i t y a nd qu a nt i t y . Me t h o ds T he mi c e we r e ki l l e d u n—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赵继学;王广义;张海玉;伏鑫【摘要】目的探讨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方法,观察MSCs体外生长特征.方法取小鼠胫骨和股骨,取出骨髓细胞,用1.073 g/ml的Per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培养皿培养、换液除去非贴壁细胞,获得MSCs,通过传代对MSCs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3代MSCs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结果新分离的MSCs呈小圆形,形态规整.培养传代后,细胞大小均匀,形态较一致,多为梭形.P1、P2、P3代MSCs生长曲线均呈S型.P3代MSCs 75.27%的细胞处于G0-G1期.P3代MSCs CD44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8.71%,CD34表达阴性.结论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在含15%FBS的DMEM-LG培养基中培养MSCs,可获得稳定生长的昆明小鼠MSCs.培养的MSCs细胞系性状稳定,表型稳定均一,适于做进一步研究.%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cultivaton,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SCs and observe the biological features of mice MSCs in vitro. Methods Bone marrow was extracted from the tibia and thighbone of mice. The marrow liquid were isolated with 1. 073 g/ml ocrcoll. MSCs were obtained by removing the non-adherent cells. Then the MSCs were purified and expanded through passage in time. The growth curve was drawn and the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Cell cycle and the antigen expression of P3 MSCs were measured with FACS. Results The MSCs exhibited a small round shape after fresh separation. After cultivated and passaged,the MSCs were homogcnenously fusiform shaped. The growth curves of P1 ,P2 and P3MSCs were "S" shape. The cells of G0-G1 stage account for 75. 27%. The expression of CD 44 was positive,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CD34 was negative.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combined with adherent culture could isolate MSCs from bone marrow simplcly. DMEM-LG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5% fetal bovine scrum is suitable for the culture of MSCs. The cultured MSCs lineage is stable and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research.【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2(016)001【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鉴定;小鼠【作者】赵继学;王广义;张海玉;伏鑫【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吉林长春130021;中日联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存在的除造血干细胞(HSCs)外的另一类干细胞。

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的探讨

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的探讨
The
O and alcian blue staining were positive respectively.Conclus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isolated and cultured mBM—MSCs of
ICR was homogeneous and distinct.These cells were suitable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1ml,
每隔3天,各消化3孔,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细胞,
1.ICR小鼠BM—MSCs的形态学观察:分离的 mBM—MSCs形态特点见图1。
图l
mBM—MSCs的分离和扩增培养
A.培养48h后首次更换培养液,细胞已开始呈现短梭形、星形状,贴壁生长;B.细胞梭形化更加明显,并呈放射状排列的集落, 长短不一、粗细不均;C、D.继续培养细胞至80%一90%汇合,细胞多已为梭形、形态均一,并呈现漩涡状生长(Bar:50斗m)
chymal stem cells,mBM—MSCs)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6—8周龄ICR小鼠,利用全骨髓反复贴壁和有限稀释培养法分离
纯化mBM—MSCs,观察形态特点,测定生长曲线和活力,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和鉴定表面抗原,诱导其向成骨、软骨 及脂肪细胞分化,采用染色法鉴定。结果新分离的mBM—MSCs多呈小圆形,形态规整。培养传代后,细胞多变为梭形,大小 较均匀,形态较一致。随着传代的次数增加,细胞的生长曲线、活力及周期呈现快速发育期、平台期和缓慢期;流式结果细胞 CD44、CD73、SCA一1呈阳性反应,部分细胞CD90、CDl05、STRO一1呈阳性反应,CDllb和CD45呈阴性反应;诱导分化为成骨细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培养的实验研究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培养的实验研究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培养的实验研究仝识非;宋治远;姚青;万瑛;邹丽云【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9)10【摘要】目的探索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纯化培养方法。

方法先采用直接贴壁法培养的小鼠股、胫骨髓细胞,再用免疫磁珠法分选第3代中的CD11b-细胞。

取分选纯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

结果①原代及传代培养的小鼠骨髓贴壁细胞多呈梭形,部分呈不规则型,其中含有较多的CD11b+细胞;磁珠分离后的纯化细胞呈现纺锤型、星型及不规则型等多种形态,细胞质丰富,核仁明显,细胞平行排列或漩涡状生长;②成骨诱导3周后m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茜素红S染色有橘红色磷酸盐胞外基质沉积;③随着成脂化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增大,油红O染色可见胞质内大量橙红色脂肪空泡。

结论单纯的贴壁及传代培养不能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与免疫磁珠分离相结合才是一种有效的mMSCs体外分离和纯化方法。

【总页数】4页(P907-910)【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小鼠;免疫磁珠;骨髓【作者】仝识非;宋治远;姚青;万瑛;邹丽云【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全军免疫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33;R329.24【相关文献】1.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J], 赵继学;王广义;张海玉;伏鑫2.HBV转基因小鼠与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比较研究 [J], 姜涛;魏琴;兰卫;卓菲亚·克依木;张盼盼;张春;马嵋;段明军3.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卢遥;邓力;李秀群;智伟;杨志明;解慧琪4.以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饲养层分离培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J], 杨恕玲;单守明;何生虎5.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及补肾活血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J], 吴刚;童培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一、分离方法说明及图例A.Ⅰ.取新鲜抗凝血液或脐带血与羟乙基淀粉550(Cat#:HES-TBD550)按1:1比例混合,37℃反应5-10分钟(5ml以下样本反应5分钟,5ml以上样本反应10分钟);Ⅱ.取新鲜抗凝骨髓,加入一份细胞洗涤液(Cat#:2010X1118),混匀后以400g(约1500转/分)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沉淀与羟乙基淀粉550(Cat#:HES-TBD550)按1:1比例混合,37℃反应5-10分钟(5ml以下样本反应5分钟,5ml以上样本反应10分钟);B.加入为步骤A中所得混合液1/2体积的全血及组织稀释液(Cat#:2010C1119)混匀20℃-30℃自然沉降20-30分钟,吸取上清备用;C.向步骤B中所得上清液中加入为其一倍以上体积的细胞洗涤液(Cat#:2010X1118)混匀,以500g(约1800转/分)离心15分钟(半径15cm水平转子),弃去上清保留沉淀细胞;D.向细胞沉淀中加入全血及组织稀释液(Cat#:2010C1119)调整细胞浓度为2×108—1×109个/ml,小心叠加于细胞分离液之液面上(混合液:分离液=2:1);(本实验采用天津灏洋TBD生物实验室的分离液)E.以400g(约1500转/分)离心20分钟(半径15cm水平转子);第三层;为透明分离液层。

第四层;为极少数红细胞层。

收集第二层细胞放入约为其5-10倍体积的细胞洗涤液(Cat#:2010X1118)中,充分混匀后以500g(约1800转/分)离心1 5分钟。

沉淀经反复洗涤2次既得所需干细胞。

F.为获得纯度更高的干细胞,在步骤E中离心完成后可吸取第二层干细胞层再与羟乙基淀粉550(Cat#:HES-TBD550)按1:1比例混匀,20℃-30℃自然沉降20-30分钟,收集上清加入细胞洗涤液500g(约1800转/分)离心15分钟。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外另一重要的干细胞。

MSC 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调控和支持造血的能力,而且来源广泛,容易在体外培养和扩增,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并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虽然MSC临床应用广泛,但许多关键问题如免疫调控的具体机制等并未解决。

小鼠是重要的实验动物之一,广泛用于基础实验研究。

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MSC,并得到大量纯化的MSC是研究其分化及功能调控机制的前提。

目前分离小鼠骨髓MSC的方法包括全骨髓贴壁法、骨片消化法、流式或磁珠分选法等。

然而全骨髓贴壁法获得的细胞往往含有不少造血细胞;骨片消化法需要进行胶原酶消化,步骤多且消化时问不好控制;流式或磁珠法虽然获得细胞较纯,但程序复杂,花费高且获得的细胞相对少。

骨髓MSC的分离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全骨髓贴壁法、骨片消化法和流式细胞术或磁珠分选法。

全骨髓贴壁法即根据MSC的贴壁性,定期换液除去不贴壁细胞,从而达到纯化MSC的目的。

然而该方法获得的MSC往往含有较多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污染。

我们的结果也显示,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的细胞有75%为CD45阳性的细胞,传至第3代,MSC中仍有5%的CD45阳性细胞,即造血细胞。

骨片消化法,是先将骨髓冲干净,将股骨和胫骨剪碎,然后进行胶原酶消化。

虽然该方法获的MSC纯度较高,但是程序复杂,且不同鼠龄骨片胶原酶消化时间不同,不容易掌握。

随着对MSC表面抗原认识的深入,有研究者利用免疫方法如流式细胞仪法、免疫磁珠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旧191;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但分离过程对细胞的活性影响较大,甚至导致细胞完全失去活性;而且实验条件要求高,需要骨髓量大,加之耗费较大和技术难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广泛应用。

本研究采用骨髓加骨片法分离小鼠MSC,即将股骨和胫骨肌肉去干净后,不需冲骨髓,不需消。

采用高速离心及ExoQuick-TC法提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比较及鉴定

采用高速离心及ExoQuick-TC法提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比较及鉴定

采用高速离心及ExoQuick-TC法提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比较及鉴定韩金秀;李宏远;撒亚莲;严丹;贺继刚【摘要】比较及鉴定超高速离心法及ExoQuick-TC法提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采用BCA蛋白检测可见ExoQuick-TC法提取的外泌体蛋白含量高于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的蛋白含量.Exosome Antibodies,Array & ELISA Kits检测可见ExoQuick-TC法提取外泌体的纯度优于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的纯度.两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电镜下形状无差异,随机选取3个电镜视野进行计数可见ExoQuick-TC法提取外泌体数量多于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 ExoQuick-TC法提取的外泌体具有更高的产量及纯度.%To compare ultracentrifugation and ExoQuick-TC in identif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osomes extracted from mous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CA protein assay revealed that the protein contents in the ExoQuick-TC-extracted exosom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ultracentrifugation-extracted exosomes.Analysis using exosome antibodies, array, and ELISA kits indicated that the purity of the ExoQuick-TC-extracted exosomes was higher that of the ultracentrifugation-extracted exosomes.Electronmic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oQuick-TC-extracted exosom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ultracentrifugation-extracted exosomes.Three electron microscope visual field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exosome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ExoQuick-TC-extracted exosomes was more than that of the ultracentrifugation-extracted exosomes.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andpurity of ExoQuick-TC-extracted exosom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ultracentrifugation-extracted exosomes.【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52)004【总页数】4页(P611-614)【关键词】外泌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高速离心;ExoQuick-TC法【作者】韩金秀;李宏远;撒亚莲;严丹;贺继刚【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昆明65003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昆明 65003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基础研究所,昆明 65003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昆明 65003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昆明 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大小介于4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中的一种[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王如岭;卫小凤;齐阔;王黎明;李莹;白仲添;严祥【摘要】Objective To develop a method of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xosome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thods Th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cultured by whole bone marrow adherence method.A new reagent -exosomes extraction kit was used to isolate and collecte exosomes.The exosomes were identifi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particle size detection,flow cytometry and Western blot.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D45 on the surfac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as negative,and CD73 and CD105 were posi-tive;exosome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round or oval,the size is non-uniform,the diameter is 30~100nm,have a complete membrane structure,and containing low-density substances;Particle size detection particle diameter of the main peak was 61.25 nm, in which the diameter of particles was about 20-200 nm accounted for 72.4%;exosome expressed CD63 and CD81;The expression of CD9 and CD63 from cell cul-ture supernatants was positive.Conclusions The exosomes can be collected in the medium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The exosome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be identifi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particle size detection,flow cytometry and Western blot.%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新兴试剂法收集外泌体,采用电镜、粒径检测、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结果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45呈阴性表达,CD73和CD105呈阳性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均匀,直径30~100 nm,有完整的膜结构;粒径检测显示颗粒直径主峰为61.25 nm,直径为20~200 nm的颗粒占72.4%;外泌体CD63和CD81呈阳性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外泌体CD9和CD63的蛋白表达.结论在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可以收集到外泌体,可以通过透射电镜、粒径检测、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 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进行鉴定.【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38)005【总页数】5页(P649-653)【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细胞分离;鉴定【作者】王如岭;卫小凤;齐阔;王黎明;李莹;白仲添;严祥【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肝胆胰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肝胆胰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外泌体(exosome)是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隙或生物学体液中的膜性囊泡[1],广泛存在于人体大多数体液中如血液、尿液和唾液等[2],其中包含有蛋白质、RNA、microRNA和DNA片段等[3]多种成分,参与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或病理过程,在细胞通讯、细胞迁移、免疫反应和肿瘤细胞增殖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4]。

目前,外泌体的生物学研究受到极大关注,其相应的提取和鉴定方法是展开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本研究报道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外泌体的一种分离和鉴定方法,为外泌体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2 实验动物:SPF级BALB/C小鼠,雄性8 只,体质量20~30 g[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甘)2015- 0001]。

1.1.1 主要试剂:DMEM/ F1培养基、胰蛋白酶和胎牛血清(Hyclone 公司);双抗(青霉素及链霉素,Gibco公司);PBS缓冲液、CD单克隆抗体(BD公司);外泌体提取试剂盒(Invitrogeng公司);细胞裂解、蛋白抽提试剂和ECL化学发光试剂盒(Thermo Fisher公司);兔抗鼠CD9、CD63单克隆抗体 (SBI公司)。

1.2 方法1.2.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方法进行BMSCs 的培养。

细胞计数后调整为1×106个/mL后移入25 cm2培养瓶,放置于含5% CO2、37 ℃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孵育,72 h后全量换液。

此后每2~3 d更换培养液。

当原代细胞增殖汇合至80%左右时进行传代,以后每3~5 d传代1 次。

1.2.2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选择汇合度80%左右第3 代BMSC进行表面鉴定。

弃去培养瓶内培养基,加入0.25%胰蛋白酶进行消化离心,离心后的沉淀用1×PBS缓冲液清洗2 遍,进行细胞计数,调整细胞为1×106个/mL,并移入1.5 mL EP管中,每管分别加入CD73抗体、CD105抗体和CD45抗体,37 ℃避光,孵育30 min,再以1×PBS洗涤3 次,行流式细胞分析。

1.2.3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待细胞增殖状态良好后,血清改为无外泌体血清继续培养。

收集培养第3代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上清液,经0.22 μm滤器过滤,再经超滤管浓缩。

然后按照提取试剂盒说明书加入相应比例的试剂和浓缩上清,混匀后4 ℃ 孵育过夜,4 ℃,10 000×g离心1 h,然后吸取上清,最后获得的沉淀为外泌体。

1.2.4 外泌体的鉴定1.2.4.1 电镜检测外泌体: 取分离纯化外泌体10 μL,加入等体积PBS 稀释后滴加于2 mm的载样铜网上,于室温静置1 min 后用滤纸将多余液体轻轻吸去,用3%(w/v) 磷钨酸钠溶液室温负染1 min,用双蒸水轻轻洗1 遍后室温晾干,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1.2.4.2 Nano-ZS检测外泌体粒径: 将分离得到外泌体沉淀用1 mL经过滤的PBS混匀,然后缓慢注入仪器进行检测,并保存分析数据。

1.2.4.3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泌体标志物: 经抽提分离得到外泌体沉淀,用100 μL经过滤的PBS混匀,密封冰上保存,CD63和CD81两组抗体染色,标记为CD63和CD81;不染色的外泌体作为阴性对照,标记为阴性对照NC。

上机检测。

1.2.4.4 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 收集分离得到的外泌体,细胞裂解和蛋白抽提试剂提取总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配置 5%浓缩胶和 10%分离胶进行 SDS-PAGE电泳。

在 S1模式电压80 V和 S2模式120 V电压下分离,250 mA将凝胶上的蛋白湿转到PVDF膜上,2% BSA封闭液室温摇床摇动封闭 1h,加入兔抗鼠一抗(CD9 1∶1 000; CD63 1∶1 000; GAPDH 1∶1 000) 4 ℃孵育过夜。

TBST漂洗后加入羊抗鼠二抗(1∶1 000),室温孵育1 h,再次TBST漂洗,ECL显色。

2 结果2.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的鉴定第3 代 BMSC:CD45呈阴性表达,CD73和 CD105呈阳性表达(图1)。

BMSC表面分子表达情况为∶CD45 0.8%、CD73 98.6%和CD105 95.9%。

2.2 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均匀,直径约30~100 nm,有完整的膜结构,内含低密度物质(图2)。

图1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ig 1 Flow cytometry profile of BMSCs 图2 电镜下的外泌体形态Fig 2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exosome2.3 外泌体粒径分析外泌体平均粒径23.99 nm,粒径主峰61.25 nm。

粒子分布系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0.517 (图3)。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CD63和CD81呈阳性表达(图4)。

2.5 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特异标志蛋白CD9和CD63提取的外泌体表达CD63和CD9蛋白(图5)。

3 讨论目前,外泌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但总体还是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并且面临着很多的挑战[5]。

外泌体分离与鉴定的研究是该领域探索的重要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