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与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分析
岩溶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取水可行性分析

岩溶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取水可行性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岩溶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取水勘查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论证了岩溶富水区利用地下水进行热泵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水源热泵系统;水资源量;抽水—回灌试验0 引言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其工作原理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机组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水体和地层中的热量提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提取出来,释放到水体和地层中去。
南方岩溶区的城镇大多分布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侵蚀溶蚀谷地区,这些地段往往地下水资源丰富;而取用地下水作为热源,将对利用温度后的地下水实施完全回灌,对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量基本没有影响。
某民用建筑项目位于柳州市柳南区,拟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住宅小区居民供应卫生热水。
按现有取水井地下水水温为21℃,根据热泵机组参数每小时需要抽取地下水315m3所提取热值,可产45℃卫生热水90m3,按热水使用率80%计算,要制取居民所需650m3热水需机组工作9小时,则需取用地下水2835m3/d。
21℃的地下水作为热源经过热泵机组后水温下降到7℃~10℃后,通过回灌井全部回灌地下。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量的计算以及“抽水—回灌试验”,对系统建设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为开采地下水热源作为居民供应热水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1.1 区域基本概况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柳江自西北方向穿绕城市向东南方向流去,市区山环水绕呈壶状。
柳州历年平均气温为20.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38.44mm,柳江是流经本市的唯一大江,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1301m3/s,是广西水资源较丰富的河流。
浅析桂林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地基处理措施

浅析桂林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地基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12-21T16:52:39.8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作者:李璇[导读] 我国岩溶分布广泛,在广西桂林地区尤为普遍。
岩溶地区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核工业桂林基础工程公司广西桂林 541213摘要:通过对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进行分析,提高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为地基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为了更好的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需要结合工程区域的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地基处理原则。
关键词:岩溶;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1、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我国岩溶分布广泛,在广西桂林地区尤为普遍。
岩溶地区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情况、地质构造情况、岩土体的空间分布状态及不良地质现象;研究、分析岩土体的强度、变形特性;查明、研究并分析场地及与场地安全性相关的邻近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建筑工程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提供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2、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在桂林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岩溶探测技术,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2.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包括岩溶地形地貌调查、地层岩性、水文地质调查、测量及试验等内容的野外调查,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岩溶发育的分布和特点,并据此进一步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该方法简单,方便实用,能获得直观的野外工程地质基础资料。
2.2工程钻探工程钻探一直是岩土工程勘察最常用的方法,但用时多、消耗大。
该种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所钻位置及附近的地层情况(岩土性质、厚度、地下水位等),还可以进行钻孔的原位测试和利用钻取的岩土芯做室内测试,以便获取更多、更准确的岩土信息。
除地形条件对机具安置有影响外,几乎任何条件下均可使用钻探方法。
钻探工作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溶发育情况,尤其当地表无岩溶现象或有覆盖层时,要在地质调查和物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要求去指导钻孔布置。
岩溶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分析

岩溶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分析[摘要]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分布区,在实现了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后,石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针对桂林水土流失特点、现状及成因、主要人为因素及治理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分析桂林0引言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
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
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它可导致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1桂林市水土流失现状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分布区,土地总面积276.23万hm2,林业用地面积187.72hm2,石山总面积30.0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8.97%,占林业用地的16%。
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土地类型划分,石山面积中属林业用地(可造林)石山面积7.89万hm2,非林业用地(不可造林)石山面积22.15万hm2,分别占石山总面积的26.3%、73.7%。
2000年底,全州、灌阳、灵川、临桂、阳朔、平乐、永福、雁山八个县(区)纳入广西石漠化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广西石漠化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技术方案》的有关技术要求,对规划区铁路、公路两边及农村居民点四周能见第一面坡石山绿化状况进行了调查规划,并完成了一期工程规划设计。
规划区石山总面积14.3万hm2,其中,已达标面积2.1万hm2,未达标需治理面积12.2万hm2,占规划面积的85.3%。
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2.1自然因素2.1.1气候条件的影响桂林属亚热带气候,日照长,热量多;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一般为1400~1800mm,最多的超过3000mm,最少的也在1000mm以上,而且雨量集中,多在5~9月。
地源热泵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地源热泵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开发应用研究摘要:作为一种蕴含在大地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中的能量,地源热泵通过热泵机,为人们提供热源和冷源。
其中地下水是地源热泵的重要热源和冷源,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收集地下水温度、水位、流速、出水量、流向等资料,以及评估开采量,为地源热泵的开发应用提供良好条件。
关键词:地源热泵水文地质勘察开发1 工程案例某位于天津市的商业中心,其空调系统拟利用地下水源热泵,经勘察后,发现其底层含有中细砂、细中砂、填中砂、淤泥质土夹细粉粒、卵石、花岗石等,并分为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前者以填中砂和细中砂为主,潜水含水层平均厚度为14.91m,由细中砂构成;后者则以细中砂、中细砂、卵石为主,承压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7m,由卵石构成,而且两个含水层中间有一层由淤泥质土夹细中砂构成的相对隔水层。
工程结合含水层的基本特点,将2个抽水试验孔、3个水位观测孔分别布置在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上,其中抽水试验孔也可以作为回灌试验使用,通过抽水、回灌、水温量测、水质分析、流速测定等试验,勘察处水文地质中的地源热泵。
2 地源热泵的开发应用流程2.1 成井工艺工程需要进行抽水试验,以确定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的水文地质基本参数。
在试验之前,需要在两层含水层上布置抽水的试验井,其工艺手段分别为。
(1)第一含水层,试验井数量2个,井深19m,直径400mm,为了方便试验井过滤,在下口布置220mm的钢管,并将滤网覆盖管口。
成井之后,需要进行填砾和洗井,然后才可以抽水试验,通过水位观测管,潜水完成整个抽水试验,其中渗透系数可根据公试验结果:抽水井平均渗透系数28.69m/d,证明该含水层透水性强,而且本地区雨水充沛,能够充足补给地下水,因此该层的富水性好。
(2)第二含水层,试验井数量2个,成井之前,需要将第一含水层的地下水隔离,以500mm口径成井,钻入井深大约20m的位置,在相对隔水层插入口径274mm的钢管,然后隔离第一含水层的地下水。
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桂林地区位于中国西南植被茂盛的热带山区,是中国最著名的山水风景区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对象。
因其地形多种多样,地形变化大,流域面积大,且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复杂,研究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表明,Ba元素的含量极高,其来源于区域岩石风化、植物抽吸等过程。
在桂林地区,Ba含量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中富集的结果,同时受降水、水文地表循环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Ba在桂林地区的分布受分馏作用的影响,当空气温度降低时,Ba的沉积速率会加快,岩溶水中的Ba含量也会受到影响。
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含量的测定,采用同位素定量碳铵化学反应的方法。
通过对桂林地区的岩溶水中Ba含量进行测定,发现Ba含量多种多样,最高可达到40ppm,最低可达到0.05ppm。
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提示:Ba的侵入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温度、岩石风化、水文地表循环、岩溶作用等;Ba的分布受分馏作用的影响,当空气温度降低时,Ba 的沉积速率会加快;Ba的来源主要是区域岩石风化、植物吸收等过程。
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是桂林地区岩溶水中重要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桂林地区岩溶水形成、空间分布
特征,也有助于估算桂林地区水文状况,进而为桂林地区清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总之,桂林地区岩溶水中Ba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是独特的,其来源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对于桂林地区水资源的清洁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虽然广西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但由于其地质地貌构造特殊以及时空分布失衡,从而导致广西水质型缺水尤为显著、工程型缺水和石漠化严峻、旱涝灾害频繁出现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更好的开发利用广西岩溶地区的水资源,则提出了大量建设水源林区、加快兴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脚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合理调蓄、对岩溶地下水的开发要适当等诸多有效措施,从而更好的将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积极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资源的总储量是28124亿立方米,我国每个人平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仅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由此可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人口数量的日益剧增,水资源被高度开发,到21世纪中期我国将面临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严重缺水等方面。
1广西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据统计资料显示,广西省水资源的总储量(其涵盖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为1880亿立方米,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021立方米,其水资源储量位于全国第5位。
由于整个广西位于季风气候区,加上大气环境和起伏的地形影响,从而导致其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衡,夏涝冬干、春秋易旱、平原少山区多、西少东多等特点。
据相关资料显示,广西发生旱涝灾害极为频繁,几乎每2年就会出现一次。
一般情况下,桂中地区春旱秋旱兼而有之,桂东地区则秋旱相对多于春旱,桂西地区则春旱相对多于秋旱。
56.8万hm 是其每年的平均受害面积。
一般桂西和桂中的岩溶地区是主要的受旱地区。
广西岩溶地区由于其春季降雨量相对较少,再加上水利工程有限,从而导致大部分水田改种旱作,甚至将其丢弃荒废。
岩溶地区的涝灾也是相当严峻的,地下地表双层水文网是岩溶地区较易发生涝灾的主要原因。
对于那些中小雨,则地表水几乎会全部漏失,从而引起旱灾发生。
然而在暴雨期间,由于洪水量较大,地下河或岩溶管道排泄不畅,由此导致谷地、岩溶洼地滞洪成涝。
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2特征及变化规律

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2特征及变化规律第26卷第5期2007年9月V o1.26No.5Sep.2007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2特征及变化规律夏青,姜光辉,李科,申宏岗(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属于典型的峰丛洼地地区.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与土壤CO密切相关,土壤CO体积分数以及表层岩溶带土壤C0.溶蚀量的变化受气温和降雨影响.对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土壤CO体积分数进行了野外监测,并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监测了泉水的水化学,揭示了CO.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其变化特征表现为:①土壤CO体积分数的季节变化在泉水水化学上和土壤COz溶蚀量上均能反映出来;②土壤CO体积分数的变化具有季节?陛;~5ocm处的CO体积分数较2Ocm处大;④土壤层对泉水水化学起到重要调蓄作用.关键词:土壤CO体积分数;岩溶作用;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849(2007)05—0079—04岩溶作用作为一种表层地质作用,其产生和运行离不开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从地球系统科学看,碳循环与CO一HO~CaCO.三相不平衡开放系统耦联,构成岩溶动力系统.岩溶作用是在岩溶动力系统中碳酸盐岩被溶蚀或沉积l[1].前人l[2.]在桂林岩溶动力系统野外监测站的研究成果中,论述了土壤,大气CO体积分数动态及其与岩溶作用的关系和岩溶水文地球化学动态等.早在2O世纪8O年代初,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岩溶环境系统中土壤及其中CO的影响l[8].土壤空气中的CO为植物根系呼吸,微生物活动及大气扩散输入的混合].CO的体积分数受土壤的通气性,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气象条件及植被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壤结构,不同的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的CO体积分数会有很大差别.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揭示土壤CO对岩溶作用起驱动作用川].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桂林市东南郊约8km的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观测站建于1986年.地貌上处于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的交界地带,面积约2km,属亚热带典型的岩溶石山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8.8℃,年平均降雨量为191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378.3mm,85以上的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8 月.峰林平原为地下水的排泄区,主要作为耕地.整个系统发育于上泥盆统融县组块状纯灰岩(D.r) 中,地层倾向东南,倾角5~1O..北北东向的主干断裂位于峰丛洼地西部边界,裂隙主要呈北东东向展布,它们控制了洼地的发育方向及岩溶地下水的流向.场区峰丛坡地有多处表生泉出露,并发育钙华.植被为灌丛,高度为12O~180cm,覆盖率为6O9/6~8O9/6L4].第四系主要是残坡积层,以灰褐,黄褐色砂质黏土为主,分布在西部峰林平原及峰丛洼地底部.土壤分布不均匀,厚度在O~5m间,土壤覆盖率约为3O.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类型及化学成分差别较大,靠近峰林平原一侧逐渐由褐色石灰土向砂质黏土过渡,而在峰丛洼地则主要分布褐色石灰土及腐殖层(图1).355305董255205一028*******II2OI400I680L/m囹1圃2圆3豳4图1试验场水文地质剖面Fig.1Hydrogeologicalsectionoftheexperimentalsite1.土壤覆盖层;2.表层岩溶泉;3.饱水带泉;4.石灰岩收稿日期:2007—01—16编辑:刘江霞基金项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634805)作者简介:夏青(1978一),女,现正攻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学研究.nOamhy报情m技科耐a质eC地-cCS∞gOOeG80地质科技情报2研究方法土壤空气中CO体积分数的测量采用日本产的GASTEC8Ol抽气筒和GASTEC二氧化碳测管进行.测量前预先在土壤中的一定深度埋入CO集气管,测量时直接抽取集气管中的气体,在同一个洼地的垭口(指2个底部连接山峰之间的部位),山坡和洼地底部分别安装测量设备,且每个地点都测量2O cm和50cm两个深度的CO体积分数.在不同位置开挖土壤剖面,且在不同土壤深度(20cm和50cm)及距地面lm的空中安装石灰岩溶蚀试片,一段时间后挖出试片计算溶蚀量.使用德国产的GrensPan测量S3l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并每月现场采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Multiline多参数自动监测仪测量泉水的电导,水温和pH值,用Ca抖和HCO;-试剂盒滴定水中Ca抖和HCOg的质量浓度,现场采集简分析样品.3土壤岩溶作用强度的变化研究区表层岩溶带溶蚀裂隙发育且较均匀,循环于该带的水一部分以表层岩溶泉的形式(如$25 泉,$54泉等)排泄于峰丛洼地中,并通过洼地中的落水洞进入下部包气带或饱水带(其中一部分通过蒸发返回大气);另一部分通过裂隙和管道直接与下部包气带或饱水带相连.最后,包气带或饱水带中的水主要通过峰林平原边界处的S3l泉等进行排泄(图2).图2桂林岩溶试验场水文地质平面图l_4Fig.2HydrogeologiealplanofGuilinkarstexperimentalsite[]1.洼地及其编号;2.山间小路;3.公路;4.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边界线;5.岩溶泉及其编号6.钻孔及其编号;7.断层;Q:第四系沉积物;D.r:上泥盆统融县组石灰岩3.1峰丛洼地不同部位土壤岩溶作用强度的变化碳酸盐岩溶蚀回收大气Co的关键是近地面CO的收集和水的动态监测口].据袁道先等]研究,岩溶洼地中不仅CO活动极为活跃,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降雨量.降雨强烈吸收大气COz,使岩溶水的pH值降低,进而溶蚀碳酸盐岩,活化岩石圈,回收CO.可是数据显示溶蚀量最大的为垭口5Ocm处,达到0.168rag/片,溶蚀量最小的为50cm处的洼地,为0.0044rag/片(图3).这可能是由于十几年的封山育林,使植被更加丰富,垭口地带更开阔,从而使垭口地带能获得更多的降雨量.土壤层下石灰岩试片的溶蚀量一般较空中的高,这与土壤层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大量COz气体(体积分数一般在3000×10一~n×10)有关,而大气中CO体积分数仅为350×10一.由此可见,由于土壤及其中大量CO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岩溶作用的强度.不同深度溶蚀量的差异,主要与水流的溶蚀潜力和溶蚀过程有关.20cm处溶蚀量较50cm少,这是因为,虽然,在较深的部位,只有在降雨量较大时才有水流经过,发生溶蚀作用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经过表层岩溶带的水流在渗入到下部包气带和饱水带之前往往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溶蚀潜力较低,因此,深层溶蚀速度比表层岩溶带慢得多.但是,该研究20cm处CO浓度较50cm处低,这主要是因为表层土壤疏松,与大气连通性较好,虽然生物活动强烈,但土层密封性不佳,COz深度易向浓度低的大气扩散(图4).第5期夏青等: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2特征及变化规律81 ,暑瑚】基建.r1.\目2005-11-06~2006-03-03;2oI5o2o15o2ol5o2ol5o垭口坡地洼地泉口空中土壤深度h/cm图3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不同时间石灰岩溶蚀量变化图Fig.3Temporalchangeofthelimestonecorrosionrateindiffer entsiteanddepth—UB{掷酬萏刚苗枇i萏嚣22005.09I2005.10I2005.11I2005.12I2006.0112006.02I2006.o312~.04I2006.0sI2006. od2006—07I2006一O1日期图4不同部位,不同深度CO体积分数对比图Fig.4CO2concentrationindifferentsitesanddepths3.2峰丛洼地土壤岩溶作用强度的季节性变化已测得桂林岩溶试验场土壤COz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平均为(¨C)一一23%0,可见土壤C0z主要与生物作用有关.].生物作用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动物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这些作用明显受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的影响,其综合结果是冬季的生物作用明显弱于夏季,这便是冬季土壤CO体积分数远小于夏季的直接原因.在石灰岩试片溶蚀量最大的垭口,CO体积分数分别为4800×10以及4000×10~.土壤表层(一50cm及一2Ocm)的CO体积分数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7月出现体积分数高值,1月体积分数较小(图4).这主要是由于气温,湿度的季节性差异而导致生物活动性(包括植被生长)变化造成的.3.3土壤CO:体积分数与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特征的关系土壤CO体积分数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导致其溶蚀作用的季节性差异,这在与地表土壤密切相关的表层岩溶泉也得到反映.具体表现为溶蚀作用与COz呈明显的正相关.在$31号泉,虽然夏季有雨水的冲淡作用,但硬度仍明显高于冬季,在6~7月出现峰值,而水中pH值的变化趋势则是夏季偏低,冬季偏高,由于仪器的原因,仅在5月和12月出现异常(图5).9000}-//\\}.24ot/,75or\肆\—一一——一二二===.二图5$31泉水水化学变化Fig.5Hydrogeologicaltemporalchangeof$31随着土壤CO.体积分数的季节性变化,地下水中的Ca抖和HCo质量浓度也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土壤CO.体积分数愈高,地下水中的Ca和HCo质量浓度也愈高.反之,土壤CO体积分数愈低,地下水中的Ca和HCO;质量浓度也愈低.这些均反映土壤中的CO对岩溶具有驱动作用.4结论(1)土壤CO体积分数的变化具有季节性,与土壤CO溶蚀量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是气候(气温, Hm∞%OL●●r卜L●rL●[rL●●[¨¨;号一巨)/(u一..f0呈\OOOOOOO∞"如加如82地质科技情报2007生降雨等)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2)表层岩溶动力系统受气候和土壤C0的影晌非常明显,系统的变化也具有季节性,系统运行强度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春季,夏季活跃,秋季,冬季沉寂.系统碳转移能力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由冬季到夏季逐渐增强.(3)土壤表层(一50cm)C0体积分数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6~1O月出现体积分数高值,11~12月和次年1~5月体积分数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气温,湿度的季节性差异导致生物活动性(包括植被生长)变化造成的.(4)观测结果显示C0.浓度峰值和泉水硬度峰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6月,泉水硬度峰值提前CO.浓度峰值近两个月.这一现象表明,土壤层对泉域系统的水化学理应起到调蓄作用,但是在该研究中没有得到体现,使其水化学特征不具有环境系统属陛.参考文献:?[1]袁道先.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J].地学前缘,1997,4(1-2): 17—24.[2]刘再华,袁道先.中国典型表层岩溶动力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质论评,2000,46(3):324—327.[3]曹建华,潘根兴,袁道先,等.桂林岩溶洼地生态系统中大气CO2动态及环境意义口].地质论评,1999,45(1):105—1】1. [4]袁道先,戴爱德,蔡五田,等.中国南方裸露型岩溶峰丛山区岩溶水系统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何师意.徐胜友,张美良.岩溶土壤中COz体积分数,水化学观测及其与岩溶作用关系[J].中国岩溶,1997,16(4):319—323. [6]刘再华,何师意,袁道先,等.土壤中的CO2及其对岩溶作用的驱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25(4):42—45.[7]刘再华,GrovesC,袁道先.水一岩一气相互作用引起的水化学动态变化研究——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0(4):13—18.[8]袁道先.中国岩溶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r9]FritzP.MozetoAA,ReardonEJ.Practicalconsiderationoncar—bonisotopestudiesonsoilcarbondio~de[J].ChemicalGeology: IsotopeGEOSCIENCESECTION,1985,58:89—95.[10]俞锦标,李春华,赵培道,等.贵州普定县岩溶地区土壤空气中C02含量分布及溶蚀作用的研究[J].中国岩溶.1985,4(4):325~331.[11]刘再华.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J].中国岩溶,1992,11(3):209—217.[12]PanGenxing,TaoYuxiang,SunYuhua,eta1.Somefeature ofcarboncyclesinkarstsystemandtheimplicationforepikarstification[J].Chin.J.Geog.,1997,7(3):58—63.[13]李林立,高波,蒋勇军,不同土地覆被下岩溶表层系统CO2体积分数研究[J].生态环境,2004,13(3):338—341.[14]李林立,况明生,张远瞩.典型表层岩溶泉水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J].水科学进展.2006,17(2):222~226.[15]李林立,高波,蒋勇军,重庆金佛山岩溶区表层岩溶生态系统C02浓度分析[J].热带地理,2004,12(4):326—331.[】6]李林立,向颢,况明生,重庆金佛山表层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的CO2释放规律EJ3.地球,2006,27(4):329—334.FeaturesofCO2Epi—KarstDynamicSystemandSeasonalChangeinPeak-ClusterDepressionArea,GuilinXIAQing,JIANGGuang—hui,LIKe,SHENHong—gang(1.InstituteofKarstGeology,CAGS,GuilinGuangxi541004,China;2.DepartmentofReso urce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Chi na)Abstract:AfixedpositionobservationhasbeencarriedoutinGuilinexperimentalsite.Ithasb eenfoundthateDi—karstdynamicsystemisrelatedcloselywithCO2contentinsoilandthattemperatureandrainf alldominatetheseasonalchangeofCO2contentinsoil.TheobservationoftheCO2concentratio nandhydro—geologicaltemporalchangeindifferentsitesanddepthsindicates:①TheseasonalchangeinsoilCO2con—centrationcanbereflectedfromthehydrochemistryofspringandsoilwater;②TheintensityofcorrosionchangeswithsoilCO2concentration;③SoilCO2islargerin50cmthanin20cm;④Thekarstdynamicprocessesintheepi—karstzonearesensitivetoenvironmentalchanges,andhencecanprovideenvironmen—talinformationinashorttimescale.Keywords:soilCO2;karstprocess;peak—clusterdepression;epi—karstdynamicsystem。
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研究_3

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研究发布时间:2021-06-22T02:49:57.295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5期作者:黄亚丽[导读]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作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以及标准,对水文地质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加强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利用,从而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的效果以及水平。
另外在完成整个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和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当前的解决方案进行适当的优化以及调整,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精准性。
黄亚丽广西力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541001摘要: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作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以及标准,对水文地质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加强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利用,从而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的效果以及水平。
另外在完成整个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和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当前的解决方案进行适当的优化以及调整,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精准性。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性分析水文地质勘察直接影响后续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为了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全面的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重视程度,这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降,会影响岩土的整体结构,很容易出现岩土软化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后续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的重视程度。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分析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水位的变化情况,防止由于水位的变化而降低岩土的稳固性。
在勘察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作中要加强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利用,得出更加精细化和具体性的数据信息,这样才可以全面的了解地下水的动态情况,防止岩土工程在后续进行的过程中会受地下水的影响,使得一些施工工艺无法有序地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8月 是 丰 水期 与 雨 季 同期 . 雨季 径 流 量 占全 年 的 7 7 . 5 %. 雨
4 5 6 9
4 4 2
3 2 1 . 9 5 2 8
4 5 0 . 1 4
6 . 6 6 1 _ 8 1
2 2 . 7
l 3 3 1 6 . 4
5 . 8 5
4 . 1 9  ̄ 1 0 0 5 . 1 7 x1 0
1 3 . 3 x1 0
雨充沛, 水 资 源丰 富 , 非 常适 合 以岩 土体 、 地表 水 、 地 下 水 为 低 温热 源建 设 地 源 热 泵 系统 。由于 桂 林岩 溶 高度 发 育 . 地 质 构 造 复杂 , 水 文地 质 条 件 差 异性 大 , 以及 境 内河 流 属 雨 源 性 河 流 ,
地 表 水 水 位 受 季 节影 响 变化 大 等 因素 ,在 推 广 和 应 用 地 源 热
【 关键词 】 水文地质 ; 岩溶塌陷; 地 源热泵 系统 ; 设计优化
【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 1 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2 4 — 0 2 2 6 — 0 3
1 引 言
桂 林 以“ 山・ 水” 闻名 中 外 , 国家旅 游综 合改 革试 验 区。
2 水文地质条件
桂 林 地 处 北 回 归 线 以 北 低 纬 度 区 ,具 湿 热 多 雨 亚 热 带 季 风 气候 . 多年平均 气温 l 9 . 1 ℃. 历年夏季 最高 气温 3 9 . 6 ℃. 冬
季 最低 气 温一 4 . 9 o C 。 降 雨量 充 沛 , 年平均降雨 1 8 5 3 . 7 m m, 多集
5 5 8 5
2 78 2
3 1 . 7
1 3 2 . 6
83. 4
4 1 . 8 2  ̄ 1 0 s
3 2. 09 ̄1 0 0
城 市之 一 。桂 林 在 《 桂林 国际旅游胜 地建设 发展规 划纲要 》 中提 出 , 坚持环境优 先 、 生 态保 护 、 绿 色发 展 的 理 念 . 在 经 济 发展 和城 市建设 当中, 大 力推 进 节 能 降 耗 , 倡 导 绿 色 环 保 尤
上 层 为砂 质 粘 土 , 下层 为砂 砾 石 , 厚约 2 0 — 3 0 m; I I 级 阶地 主要
条( 见表 l , 图1 ) , 全 市 多年 平 均 总 水 量 为 4 0 3 . 8 1 亿m 。每 年
为 粘 土 夹砾 石 常 夹 泥炭 层 , Ⅲ级 、 Ⅳ级 阶地由红土砾石 组成 , 这 三 级 阶地 比 高 1 5 ~ 6 0 m. 分布 不连 续 。 桂林地层产状水平或缓倾斜 , 融县组石灰岩分布最广 , 其
l l 8 1 7 0
2 0 4 8 4 3 2 3
9 . 3 6 . 2
5 1 . 5 1 1 3 0 . 1
1 8 . 4 3  ̄ 1 0 0 4 1 . 0 7 x l 0 8
桂 林 地 处 桂 北 亚 热 带 季 风 气候 , 夏 热冬 冷 , 四季分 明, 降
源, 为建 筑物供 暖 ( 冷) 和供 热水 , 近 年 来 这 种 高效 节 能 、 清
洁环 保 型 的绿 色能 源在 国 内 一 些 城 市 日益推 广 .在 桂 林 也
开始试应 用。
遏 龙 河
4 3 . 5
6 5 2
6 . 7 5 7  ̄ 1 0
荔 浦 河 恭 城 河
其 重 要 其 中 。 地 源热 泵 系统 通 过 利 用 可再 生 的 浅 层 地 热 能
小 溶 江
4 9
2 6 2 . 7 8
1 3 . 2 4
4 . 1 8 × 1 0
甘 棠 江
6 0
7 6 7 . 2 2
4 2 . 6
桃 花 江 良 丰 河
潮 田 河
图 1 桂 林 水 系分 布 图
中于春 季 和 夏 季 。 桂 林 境 内水 系发 育 , 以漓 江为 主 干 河 流 的水
系流 域 面 积 1 2 2 8 5 k m ,有 集 雨 面 积在 1 0 0 k m 以上的支流 6 5
盖 第 四 系松 散 沉积 层 构 成 漓 江 两岸 的 I ~ Ⅳ级 阶地 。I级 阶 地
泵 系统 时 , 需 充分 了解 场 地 水 文 地 质 和 岩 溶发 育特 点 . 避 免 抽 水 引发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预 测评 估 在 运 行 过 程 中对 环 境 的 影 响 程度 , 并 从 资 源性 条 件 、 节能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等方 面
进 行 综合 分 析 . 优化设计和选型。
质 条件 , 本 文 根 据 桂 林 水 文地 质 条件 及 岩 溶 发 育 特 点 , 结合 地 下 水 径 流 模 数和 地 下 水 换 热 过 程 对 水 文地 质 环 境 和 岩 溶 塌 陷 的 影 响 , 探 讨 在 桂 林
复 杂 岩溶 地 区水 文 地 质 条 件 下 , 地 源热 泵 的适 宜 性 和应 用推 广 。
能源 ・ 地矿
L O W C A R B o NWo R L D 2 0 1 3 / 1 2
桂林 岩 溶 地 区水 文 地质 条件 与地 源 热 泵 系统 应 用分 析
王承 云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3 )
【 摘 要】 桂林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之一 , 为在 城市建设发展 中推广地 源热泵 系统应 用, 针对地 源热 泵节Biblioteka 能效率和使 用性 能关键在于水 文地
作 为国家低碳 试点城 市. 是 广 西唯 一 入 选 的 全 国 3 6个 试 点
河 段 名 称
漓 江
义 江
长度 ( k m)
2 1 4
l 43
表 1 桂 林 境 内地 袭 水 资 源 统 计 表 流 域 面 积 水 力 坡 降 多年 平 均 流 多年 平 均 径 ( k m 3 ’ ( ‰) 量( m3 / s ) 流量 ( m3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