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腔镜手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腔镜PPT课件

特点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 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 、妇科、泌尿科等领域。
腹腔镜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
腹腔镜手术起源于20世纪 初,最初用于简单的诊断 性检查。
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 手术逐渐应用于更复杂的 手术,如胆囊切除、阑尾 切除等。
现状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 为许多疾病的标准治疗方 法,且不断有新的技术和 器械涌现。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取出输尿管结石,恢复尿路通畅。
胸外科腹腔镜手术
肺大泡切除术
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肺大泡,治疗肺大泡相 关疾病。
纵隔肿瘤切除术
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治疗相关疾 病。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修补食管裂孔疝,恢复食管 正常位置。
胸腺瘤切除术
在腹腔镜辅助下切除胸腺瘤,治疗胸腺相关 疾病。
疗。
拓展至更多领域
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进 一步拓展至妇科、泌尿外科 、胸外科等领域,为更多患
者提供微创治疗选择。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推 广,基层医疗机构也将逐步 提高其微创手术能力,为患 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确保手术指征明确,降低手术风险。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预防术后感染,根据情况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BCD
提高手术技巧
医生需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 ,降低操作失误。
合理建立气腹
掌握建立气腹的方法和技巧,避免气腹相关并发 症。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处理
子宫肌瘤剔除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剔除子宫肌瘤,保留子宫完 整性。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 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 、妇科、泌尿科等领域。
腹腔镜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
腹腔镜手术起源于20世纪 初,最初用于简单的诊断 性检查。
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 手术逐渐应用于更复杂的 手术,如胆囊切除、阑尾 切除等。
现状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 为许多疾病的标准治疗方 法,且不断有新的技术和 器械涌现。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取出输尿管结石,恢复尿路通畅。
胸外科腹腔镜手术
肺大泡切除术
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肺大泡,治疗肺大泡相 关疾病。
纵隔肿瘤切除术
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治疗相关疾 病。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修补食管裂孔疝,恢复食管 正常位置。
胸腺瘤切除术
在腹腔镜辅助下切除胸腺瘤,治疗胸腺相关 疾病。
疗。
拓展至更多领域
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进 一步拓展至妇科、泌尿外科 、胸外科等领域,为更多患
者提供微创治疗选择。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推 广,基层医疗机构也将逐步 提高其微创手术能力,为患 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确保手术指征明确,降低手术风险。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预防术后感染,根据情况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BCD
提高手术技巧
医生需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 ,降低操作失误。
合理建立气腹
掌握建立气腹的方法和技巧,避免气腹相关并发 症。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处理
子宫肌瘤剔除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剔除子宫肌瘤,保留子宫完 整性。
腔镜技术应用与护理PPT课件

腔镜技术护理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 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降 低感染风险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 题。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腔镜 技术和护理方法不断涌现,为腔 镜技术护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
对腔镜技术护理的展望与建议
展望
未来腔镜技术护理将更加注重患者的 舒适度和康复质量,实现快速康复和 早期出院。
案例二:宫腔镜手术的护理
01
手术简介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妇科手术,通过宫腔镜对子宫内病变进行观察和
切除。
02
护理重点
术后护理需注意观察出血、预防感染、疼痛管理等方面,同时需关注案例描述
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因子宫肌瘤入院,接受了宫腔镜手术。术后护理过程
中,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
手术简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使用 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
护理重点
术后护理需注意伤口清洁、疼痛管理、饮食指导等方面,同时需观 察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情况。
案例描述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胆囊结石入院,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 护理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 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 碍。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 出院后护理指导,包括注 意事项、复查时间等。
03
腔镜技术护理的注意事项
手术前的准备与护理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认知 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注意 事项及预期效果,减轻其焦虑、恐 惧等不良情绪。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培训课件

汤等)不要给病人含糖食物
• 手术切口1cm,因此一周后伤口敷料即可去掉,
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42
显示屏上都显示“0”,电刀处于待机状态。
3.将已插入主机极板连接口内的极板连线的另一端与所选定
的单或双回路负极板正确连接,然后把负极板牢固粘贴于病人身
体上,使之充分的接触,此时主机将自动识别
单回路负极
板或
双回路负极板模式,无需人工确认。
4.黄色为切割控制区(CUT),请先选择纯切与混切键(选中则指
示灯亮),然后调节切割功率至所需功率值(向上、下键调功率Βιβλιοθήκη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3
2.腹腔镜的组成系统:
【 冷光源、视配器、摄像头、气腹机、高频电刀
、光导纤维(光源线)与气腹管、显示器、二氧化 碳瓶及其连接管】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4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5
3.使用原理: 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
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图像通过光导 纤维传导至后级信息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 显示器上。然后医生通过显示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脏 器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 且运用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
汤等)不要给病人含糖食物
• 手术切口1cm,因此一周后伤口敷料即可去掉,
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21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摘要:
• 一、概述 • 二、仪器的操作程序 • 三、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 四、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 • 五、腹腔镜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23
一. 概述:
(10)关闭摄像机、监视器电源开关。切断仪器电源。
• 手术切口1cm,因此一周后伤口敷料即可去掉,
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42
显示屏上都显示“0”,电刀处于待机状态。
3.将已插入主机极板连接口内的极板连线的另一端与所选定
的单或双回路负极板正确连接,然后把负极板牢固粘贴于病人身
体上,使之充分的接触,此时主机将自动识别
单回路负极
板或
双回路负极板模式,无需人工确认。
4.黄色为切割控制区(CUT),请先选择纯切与混切键(选中则指
示灯亮),然后调节切割功率至所需功率值(向上、下键调功率Βιβλιοθήκη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3
2.腹腔镜的组成系统:
【 冷光源、视配器、摄像头、气腹机、高频电刀
、光导纤维(光源线)与气腹管、显示器、二氧化 碳瓶及其连接管】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4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5
3.使用原理: 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
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图像通过光导 纤维传导至后级信息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 显示器上。然后医生通过显示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脏 器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 且运用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
汤等)不要给病人含糖食物
• 手术切口1cm,因此一周后伤口敷料即可去掉,
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21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摘要:
• 一、概述 • 二、仪器的操作程序 • 三、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 四、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 • 五、腹腔镜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及腹腔镜手术
23
一. 概述:
(10)关闭摄像机、监视器电源开关。切断仪器电源。
宫腔镜手术(完整版)通用课件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出血并发症,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详细描述
宫腔镜手术时可能损伤子宫内膜或子宫肌层血管,导致出血。出血并发症可能导 致失血性休克、感染等严重后果。防治出血并发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 症和禁忌症,提高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感染与防治
总结词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感染 并发症,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手术入路选择
宫颈扩张
使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以便置入 宫腔镜。
宫腔镜置入
选择合适的宫腔镜型号,通过宫颈进 入宫腔,并进行初步观察。
宫腔镜置入与操作
观察宫腔情况
通过宫腔镜观察宫腔形态、子宫 内膜厚度、有无粘连等情况。
手术操作
根据手术需求,使用宫腔镜进行子 宫内膜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 操作。
止血与冲洗
VS
详细描述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器械和操作 可能带入细菌,术后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可能导致感染。感染并发症可能导致发热 、腹痛、宫腔粘连等后果。防治感染并发 症的关键在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合 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术后保持外阴清洁、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措施。
其他并发症与防治
总结词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其他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气体栓塞等,需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防治。
02
宫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妇科领域。
宫腔镜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宫腔镜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 纪初,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 光学技术和微创手术的发展,宫腔镜 手术才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宫腔镜手术已经从简单的宫腔镜 检查发展到复杂的子宫内膜切除、肌 瘤剔除等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安全 性不断提高。
详细描述
宫腔镜手术时可能损伤子宫内膜或子宫肌层血管,导致出血。出血并发症可能导 致失血性休克、感染等严重后果。防治出血并发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 症和禁忌症,提高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感染与防治
总结词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感染 并发症,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手术入路选择
宫颈扩张
使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以便置入 宫腔镜。
宫腔镜置入
选择合适的宫腔镜型号,通过宫颈进 入宫腔,并进行初步观察。
宫腔镜置入与操作
观察宫腔情况
通过宫腔镜观察宫腔形态、子宫 内膜厚度、有无粘连等情况。
手术操作
根据手术需求,使用宫腔镜进行子 宫内膜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 操作。
止血与冲洗
VS
详细描述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器械和操作 可能带入细菌,术后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可能导致感染。感染并发症可能导致发热 、腹痛、宫腔粘连等后果。防治感染并发 症的关键在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合 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术后保持外阴清洁、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措施。
其他并发症与防治
总结词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其他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气体栓塞等,需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防治。
02
宫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妇科领域。
宫腔镜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宫腔镜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 纪初,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 光学技术和微创手术的发展,宫腔镜 手术才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宫腔镜手术已经从简单的宫腔镜 检查发展到复杂的子宫内膜切除、肌 瘤剔除等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安全 性不断提高。
腔镜手术配合与管理PPT精选课件

10
认识腹腔镜设备
监视器
视频转换器 冷光源主机 自动气腹机
11
电刀主机
12
成像系统 ---视频转换器
可将摄像头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彩色视频信 号输出到监视器、彩色视频打印机和录像机
13
成像系统---摄像头
摄像头的基础是耦合光 电晶片(CCD)这些 CCD将影像、图像信号 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产 生最小的图像单位。 CCD的分辨率取决于其 表面可接受的像素数量 。
保持仪器清洁,不用时用防尘罩覆盖 专人负责保养和使用
72
腹腔镜器械保养小结
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定登记制度。 每日手术完毕后,由专人负责对器械进行清洁、保
养和登记。 要熟悉器械清洗过程和要点。 各种配件、密封圈、接头不要遗失,关节处上油。 关节处不要硬扳,尖不能碰及硬物 管状不能敲打 镜头严禁抛投相互碰撞 摄像头、电线存放不可折叠
开放法(Hasson法)最安全 ,适合腹内粘连者。
25
如何确定气腹针是否穿刺成功?
1、生理盐水推主法:气腹针尾端连接注射器,推注 5—10ml盐水后无阻力,反复抽吸无法抽回盐水, 说明针尖位于游离腹腔内。
2、悬滴试验:放松腹壁,将一滴生理盐水滴在气 腹针尾,提起腹壁后水滴被吸入,说明穿刺成功
73
74
75
76
非气腹腹腔镜
非气腹腹腔镜手术 利用非气腹装置机 械的提起或拱起腹 壁,使前腹壁与腹 腔脏器分离形成操 作空间,完成腹腔 镜手术。旨在避免 气腹并发症。
3、供电电压要稳定 4、避免强电和强电磁场干扰
62
摄像系统使用及保养
1、为了延长摄像头寿 命建议使用无菌套。
2、摄像插头表面和主 机插座内连接前要先处 理干净干燥,减少拔插 次数。
认识腹腔镜设备
监视器
视频转换器 冷光源主机 自动气腹机
11
电刀主机
12
成像系统 ---视频转换器
可将摄像头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彩色视频信 号输出到监视器、彩色视频打印机和录像机
13
成像系统---摄像头
摄像头的基础是耦合光 电晶片(CCD)这些 CCD将影像、图像信号 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产 生最小的图像单位。 CCD的分辨率取决于其 表面可接受的像素数量 。
保持仪器清洁,不用时用防尘罩覆盖 专人负责保养和使用
72
腹腔镜器械保养小结
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定登记制度。 每日手术完毕后,由专人负责对器械进行清洁、保
养和登记。 要熟悉器械清洗过程和要点。 各种配件、密封圈、接头不要遗失,关节处上油。 关节处不要硬扳,尖不能碰及硬物 管状不能敲打 镜头严禁抛投相互碰撞 摄像头、电线存放不可折叠
开放法(Hasson法)最安全 ,适合腹内粘连者。
25
如何确定气腹针是否穿刺成功?
1、生理盐水推主法:气腹针尾端连接注射器,推注 5—10ml盐水后无阻力,反复抽吸无法抽回盐水, 说明针尖位于游离腹腔内。
2、悬滴试验:放松腹壁,将一滴生理盐水滴在气 腹针尾,提起腹壁后水滴被吸入,说明穿刺成功
73
74
75
76
非气腹腹腔镜
非气腹腹腔镜手术 利用非气腹装置机 械的提起或拱起腹 壁,使前腹壁与腹 腔脏器分离形成操 作空间,完成腹腔 镜手术。旨在避免 气腹并发症。
3、供电电压要稳定 4、避免强电和强电磁场干扰
62
摄像系统使用及保养
1、为了延长摄像头寿 命建议使用无菌套。
2、摄像插头表面和主 机插座内连接前要先处 理干净干燥,减少拔插 次数。
宫腔镜手术PPT课件【108页】

水肿,腺体开口较清晰。
增生晚期及分泌早期内膜:微红色,内膜皱襞多,
水肿消失,腺体开口凹陷,清晰。
分泌晚期内膜:黄红色,血管清晰,息肉样突起
明显,间质水肿,腺体开口显示不清。
5
月经前期内膜:水肿减轻,内膜趋于变薄,出现
散在的红色斑块及内膜下小血肿,质脆易出血。
月经期内膜:可见粗糙的血管和腺体残端,内膜
• 粘膜下肌瘤≤5cm
• 无生育要求,但想保留子宫者
手术时机选择:
月经后,内膜增生早期,内膜厚度≤4mm,为理想手术时 期
已做预处理,子宫内膜薄化或者萎缩
53
子宫内膜电切术
禁忌症:
• 宫颈过于细小或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 • 子宫屈度过大,宫腔镜不能达到宫底者 • 生殖道感染的急性期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 确诊为子宫恶性肿瘤者 • 对本术旨在解除症状而非根治措施无良好承受力者 • 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
22
子 宫 内 膜 多 发 性 息 肉
23
子 宫 内 膜 息 肉
24
子 宫 肌 瘤
25
2
不孕症
不孕症中输卵管因素占25%~50%。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如下: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造影和疏通术(三级手术) 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加压注药(液)术(三级手术) 输卵管间质部或输卵管腔插管疏通术(三级手术) 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三级手术) 输卵管镜检查和疏通成形术(四级手术) 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作输卵管内配子移植和人工授精 的研究(四级手术)
77
宫腔粘连切开术
78
宫腔粘连切开术
79
子宫腔内异物取出术
• 宫腔内输卵管注药绝育橡皮套管头残留
80
子宫腔内异物取出术
增生晚期及分泌早期内膜:微红色,内膜皱襞多,
水肿消失,腺体开口凹陷,清晰。
分泌晚期内膜:黄红色,血管清晰,息肉样突起
明显,间质水肿,腺体开口显示不清。
5
月经前期内膜:水肿减轻,内膜趋于变薄,出现
散在的红色斑块及内膜下小血肿,质脆易出血。
月经期内膜:可见粗糙的血管和腺体残端,内膜
• 粘膜下肌瘤≤5cm
• 无生育要求,但想保留子宫者
手术时机选择:
月经后,内膜增生早期,内膜厚度≤4mm,为理想手术时 期
已做预处理,子宫内膜薄化或者萎缩
53
子宫内膜电切术
禁忌症:
• 宫颈过于细小或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 • 子宫屈度过大,宫腔镜不能达到宫底者 • 生殖道感染的急性期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 确诊为子宫恶性肿瘤者 • 对本术旨在解除症状而非根治措施无良好承受力者 • 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
22
子 宫 内 膜 多 发 性 息 肉
23
子 宫 内 膜 息 肉
24
子 宫 肌 瘤
25
2
不孕症
不孕症中输卵管因素占25%~50%。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如下: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造影和疏通术(三级手术) 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加压注药(液)术(三级手术) 输卵管间质部或输卵管腔插管疏通术(三级手术) 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三级手术) 输卵管镜检查和疏通成形术(四级手术) 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作输卵管内配子移植和人工授精 的研究(四级手术)
77
宫腔粘连切开术
78
宫腔粘连切开术
79
子宫腔内异物取出术
• 宫腔内输卵管注药绝育橡皮套管头残留
80
子宫腔内异物取出术
宫腔镜手术ppt课件

异常子宫出血 妊娠胎物残留:碎骨、胎盘绒毛 宫内节育器异常 宫内占位病变 怀疑子宫畸形 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原因筛查 直视活检筛查早期诊断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 筛查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
.
宫腔镜检查禁忌证
➢ 全身情况:体温>37.5℃,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 盆腔情况: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炎症
宫腔镜手术及配合
.
工作原理
1、光学系统(照明系统) 2、气腹系统(膨宫装置) 3、电视摄像监视系统 4、各种特殊器械来完成手术操作
.
宫腔镜系统
宫腔镜检查镜 宫腔镜电切镜
.
宫腔镜设备
.
宫腔镜设备
.
宫腔镜常规镜头
手柄
镜头
导光束 直镜
.
宫腔镜常规镜头
镜鞘 镜头 操作鞘套
导光束
史塞克
.
宫腔镜检查适应证
生殖道活动性结核 近期子宫穿孔者 多量子宫出血 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过硬 浸润性宫颈癌。 ➢ 早孕希望继续妊娠者
.
宫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
➢ 出血:术中术后 ➢ 空气栓塞 ➢ 术后感染:器械灭菌 ➢ 宫腔粘连、宫腔积血 ➢ 体位不当:引起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
宫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
子宫穿孔:发生率最高
止血方法:术中用缩宫素、垂体后叶素
.
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注意事项
术前GnRH-a预处理 >6cm 手术时限控制在1小时,避免TURP综合征发生 一次未能切净,术后2-3月再次手术 术后禁性生活2月 阴道排液,少量出血2月正常
.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 适应证:有症状,无恶性变 ➢ 禁忌证、操作常规,同粘膜下肌瘤 ➢ 息肉自根蒂部切除, ➢ 对于多发息肉可在切割部分息肉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取
.
宫腔镜检查禁忌证
➢ 全身情况:体温>37.5℃,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 盆腔情况: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炎症
宫腔镜手术及配合
.
工作原理
1、光学系统(照明系统) 2、气腹系统(膨宫装置) 3、电视摄像监视系统 4、各种特殊器械来完成手术操作
.
宫腔镜系统
宫腔镜检查镜 宫腔镜电切镜
.
宫腔镜设备
.
宫腔镜设备
.
宫腔镜常规镜头
手柄
镜头
导光束 直镜
.
宫腔镜常规镜头
镜鞘 镜头 操作鞘套
导光束
史塞克
.
宫腔镜检查适应证
生殖道活动性结核 近期子宫穿孔者 多量子宫出血 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过硬 浸润性宫颈癌。 ➢ 早孕希望继续妊娠者
.
宫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
➢ 出血:术中术后 ➢ 空气栓塞 ➢ 术后感染:器械灭菌 ➢ 宫腔粘连、宫腔积血 ➢ 体位不当:引起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
宫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
子宫穿孔:发生率最高
止血方法:术中用缩宫素、垂体后叶素
.
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注意事项
术前GnRH-a预处理 >6cm 手术时限控制在1小时,避免TURP综合征发生 一次未能切净,术后2-3月再次手术 术后禁性生活2月 阴道排液,少量出血2月正常
.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 适应证:有症状,无恶性变 ➢ 禁忌证、操作常规,同粘膜下肌瘤 ➢ 息肉自根蒂部切除, ➢ 对于多发息肉可在切割部分息肉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取
宫腔镜腹腔镜微创手术课件

宫腔镜手术简介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使用宫腔镜进行的 微创手术,用于治疗子宫内病变。
宫腔镜手术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肌瘤、子宫纵隔等子宫内病变 。
宫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 院时间短等优点。
宫腔镜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宫腔镜手术适用于治疗子宫内膜 息肉、子宫肌瘤、子宫纵隔等子 宫内病变。
微创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微创手术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 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 手术的方法和适应症不断扩展。
现在,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许多疾病的 首选治疗方法,如妇科疾病、胃肠道 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微创手术的优势
恢复快
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 ,住院时间短,节省了患者的 住院费用。
美观度高
协助完成各项术前检查 ,如心电图、血常规、
尿常规等。
术前3天开始进行阴道冲 洗,保持阴道清洁。
术中配合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术中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 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 息。
保持体位正确
协助患者摆放正确的手术体位 ,使患者舒适并防止并发症的
发生。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手术导航的精准度和评估的客观性。
人工智能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能够为医生提供更 加准确、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建议。
自动化手术操作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实现部分甚至全部手术操作的自动化,提 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禁忌症
宫腔镜手术禁忌用于有急性盆腔 炎、急性宫颈炎等感染性疾病的 患者,以及有严重心、肝、肾等 器官疾病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一、初级阶段(1901-1938 )
1920年美国的Orndoff制造了梭形穿 刺锥
1924年美国内科医师Stone发明了橡 胶垫圈
1928年德国的Kalk发明450斜面镜、 双套管穿刺技术
1938年普外医师Fervers把气腹的气 体改为二氧化碳
1938年匈牙利Veress医师介绍的一种 5 注气针即Veress气腹针
4. 单(双)极高频电刀与超声刀
( monopolar/bipolar generator)
electrosurgical
17
1、CO2气腹系统
➢ CO2钢瓶 ➢ 输气导管 ➢ 气腹机 ➢ 导管 ➢ 气腹针
18
2、内镜电视摄像系统
摄像头 信号转换器 监视器 录像机
19
3、冷光源系统
• 光源机 • 光导纤维
2.传统腹腔镜的发展阶段(1939-1986 )
• 1952年Fouresfie发明了冷光源
• 1956年Frangenheim使用玻璃纤 维作为光传导体
• 1960年德国Kurt Semm发明了自 动气腹机
• 1961年妇科医师报告了施行腹腔镜 输卵管凝结绝育术
• 1972年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 近1/3的妇科手术使用了腹腔镜技 术
• 90年代LC的“旋风”迅速“刮“
到了亚洲,新加坡、日本、香港
开展LC手术。云南荀祖武医师于
1991年2月19日完成首例中国LC
术
7
8
2、电视腹腔镜发展阶段(1992年-)
普通外科 肝胆外科 胸外科
泌尿外科 妇产科 小儿外科
9
腹腔镜发展大事记
• 1996 - 第一次通过
网络转播腹腔镜手术
10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局限性
• 丧失手指触觉
• 视觉、图像、色彩发生变化 • 设备器械依赖性增加
16
腹腔镜设备
基础腹腔镜设备
1. CO2气腹系统(CO2-Insufflator) 2. 内镜电视摄像系统
(colour digital camera system for endoscopy)
3. 冷光源系统(cold light source system)
3
腹腔镜发展简历
一、传统腹腔镜诞生及其初级阶段(1901-1938)
1901年俄罗斯妇科医师Ott在孕妇腹壁上作一小切口,是腹腔镜产生的萌 芽。德国的外科医师Kelling首次用过滤的空气在狗身上制造气腹
1912年Nordentoft采用头低足高位并设计了穿刺锥 1924 – Zollikofer 前斜式系统(135°)
机器人手术
• 机器人技术在腹腔镜手 术中的应用在2003 年有了很大的进步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异地机器人手术的实施 将充分体现机器人手术 系统的优点
11
ZEUS机器人操作系 统
Three arms of ZEU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ZEUS surgeon workstation 12
机器人器械
13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优点
• 任何器械不得互相碰撞,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良好 • 手术中要爱护器械.使用得当轻拿轻放.不可一手拿2件.以防滑落摔
坏 • 各种钳类注意动关节.将钳关节涂上专用保护油.防止生锈.外套管上
阀门定期拆卸进行清洁、上油,以保持阀门的灵活性 • 转换器上的橡皮帽及密封圈破裂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手术中漏气而影响
20
4、单(双)极高频电刀与超声刀
21
5、冲洗、吸引装置
22
腹腔镜设备
23
24
打结钳
25
直角钳
26
线剪
27
分离钳
28
阑尾钳
29
钛夹钳
30
持针器
31
细齿抓钳
32
组织剪
33
粗齿抓钳
34
电凝棒或蘑菇头
35
电凝钩
36
吸引头
37
超声刀
38
针芯 腹接头
盖片
胶帽
转换器 气
•
10mm Trocar 5mm Trocar 吸引头装置
• 可提供一个适合人类工程学的操作环境,使外科医生的疲 劳程度降低到最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14
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 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 • 脏器干扰小、术后恢复快 • 穿刺口灵活机动、便于多病联治 • 传染疾病威胁小、手术人员较安全 • 共睹同一画面,便于协作教学 • 伤口美容方面的作用
15
气腹效果 • 除常规开腹器械及冲洗管道高压灭菌外.镜头、导光纤维、电凝线按器
械性进行高压灭菌消毒或环氧乙烷灭菌 • 摄像头、冷光源光缆、电凝线存放时不可折叠及过度弯曲,应无角度盘
旋
49
仪器的操作程序
• 检查各仪器电源插头与仪器是否插好.将仪器接通电源. • 将二氧化碳桶与气腹机相连.打开二氧化碳桶开关. • 打开气腹机电源开关.气腹机自检完成后待用.当气腹针穿刺成功确定
• 机器人灵巧的结构和装置的精度,实现精确定位,保持稳 定的手术图像,进行精确的外科手术
• 先进的机器人控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提高外科医生的 精确和灵巧性
• 机器人可以连续工作,不会疲劳,工作可靠,且可减少劳 动力成本
• 机器人装置的紧凑性和兼容性(通用性),占用较少的手 术台空间,适用于多种外科手术
业务学习
——腔镜外科手术配合
1
腹腔镜外科
腹腔镜手术是指应用电子、电 热、光学等设备和技术,以 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 细长器械代替手指,力求在 最小的切口路径、最少的组 织损伤、肌体最轻的应激反 应下,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 察、诊断、切断及其它治疗
2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发展
腹腔镜外科手术已是当今外科领域中发展 最快的手术种类之一,且已得到外科医师 的承认和受到病人的欢迎 从内镜到腹腔镜,从腹腔镜到腹腔镜外科 手术的发展过程,是许多医学先驱不断把 高科技成果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过程
• 1980年9月12日德国Kurt Semm
首次成功地用腹腔镜技术切除阑尾
6
二、电视腹腔镜时代(1987年至今)
1、电视腹腔镜临床应用的初 级阶段(1987-1991)
• 1987- Phillipe世界首例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LC)
• 1989年美国消化内镜医师协会的 年会上放映了手术录像,一举轰 动了世界
39
气腹管
40
光纤或光导纤维
41
电凝线
42
监视器电缆
43
44
冲洗泵
45
46
47
腹腔镜手术器械
• 特殊器械 • 牵开器 • 三爪钳和标本袋 • 钩形牵开器 • 腹壁切口扩张器 • 活检抓物钳 • 双极电钳、双极电钩 • 切除器 • 胆管穿刺针、胆管切开刀 • 特殊抓钳
48
腹腔镜器械的保养
一、初级阶段(1901-1938 )
1920年美国的Orndoff制造了梭形穿 刺锥
1924年美国内科医师Stone发明了橡 胶垫圈
1928年德国的Kalk发明450斜面镜、 双套管穿刺技术
1938年普外医师Fervers把气腹的气 体改为二氧化碳
1938年匈牙利Veress医师介绍的一种 5 注气针即Veress气腹针
4. 单(双)极高频电刀与超声刀
( monopolar/bipolar generator)
electrosurgical
17
1、CO2气腹系统
➢ CO2钢瓶 ➢ 输气导管 ➢ 气腹机 ➢ 导管 ➢ 气腹针
18
2、内镜电视摄像系统
摄像头 信号转换器 监视器 录像机
19
3、冷光源系统
• 光源机 • 光导纤维
2.传统腹腔镜的发展阶段(1939-1986 )
• 1952年Fouresfie发明了冷光源
• 1956年Frangenheim使用玻璃纤 维作为光传导体
• 1960年德国Kurt Semm发明了自 动气腹机
• 1961年妇科医师报告了施行腹腔镜 输卵管凝结绝育术
• 1972年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 近1/3的妇科手术使用了腹腔镜技 术
• 90年代LC的“旋风”迅速“刮“
到了亚洲,新加坡、日本、香港
开展LC手术。云南荀祖武医师于
1991年2月19日完成首例中国LC
术
7
8
2、电视腹腔镜发展阶段(1992年-)
普通外科 肝胆外科 胸外科
泌尿外科 妇产科 小儿外科
9
腹腔镜发展大事记
• 1996 - 第一次通过
网络转播腹腔镜手术
10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局限性
• 丧失手指触觉
• 视觉、图像、色彩发生变化 • 设备器械依赖性增加
16
腹腔镜设备
基础腹腔镜设备
1. CO2气腹系统(CO2-Insufflator) 2. 内镜电视摄像系统
(colour digital camera system for endoscopy)
3. 冷光源系统(cold light source system)
3
腹腔镜发展简历
一、传统腹腔镜诞生及其初级阶段(1901-1938)
1901年俄罗斯妇科医师Ott在孕妇腹壁上作一小切口,是腹腔镜产生的萌 芽。德国的外科医师Kelling首次用过滤的空气在狗身上制造气腹
1912年Nordentoft采用头低足高位并设计了穿刺锥 1924 – Zollikofer 前斜式系统(135°)
机器人手术
• 机器人技术在腹腔镜手 术中的应用在2003 年有了很大的进步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异地机器人手术的实施 将充分体现机器人手术 系统的优点
11
ZEUS机器人操作系 统
Three arms of ZEU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ZEUS surgeon workstation 12
机器人器械
13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优点
• 任何器械不得互相碰撞,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良好 • 手术中要爱护器械.使用得当轻拿轻放.不可一手拿2件.以防滑落摔
坏 • 各种钳类注意动关节.将钳关节涂上专用保护油.防止生锈.外套管上
阀门定期拆卸进行清洁、上油,以保持阀门的灵活性 • 转换器上的橡皮帽及密封圈破裂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手术中漏气而影响
20
4、单(双)极高频电刀与超声刀
21
5、冲洗、吸引装置
22
腹腔镜设备
23
24
打结钳
25
直角钳
26
线剪
27
分离钳
28
阑尾钳
29
钛夹钳
30
持针器
31
细齿抓钳
32
组织剪
33
粗齿抓钳
34
电凝棒或蘑菇头
35
电凝钩
36
吸引头
37
超声刀
38
针芯 腹接头
盖片
胶帽
转换器 气
•
10mm Trocar 5mm Trocar 吸引头装置
• 可提供一个适合人类工程学的操作环境,使外科医生的疲 劳程度降低到最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14
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 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 • 脏器干扰小、术后恢复快 • 穿刺口灵活机动、便于多病联治 • 传染疾病威胁小、手术人员较安全 • 共睹同一画面,便于协作教学 • 伤口美容方面的作用
15
气腹效果 • 除常规开腹器械及冲洗管道高压灭菌外.镜头、导光纤维、电凝线按器
械性进行高压灭菌消毒或环氧乙烷灭菌 • 摄像头、冷光源光缆、电凝线存放时不可折叠及过度弯曲,应无角度盘
旋
49
仪器的操作程序
• 检查各仪器电源插头与仪器是否插好.将仪器接通电源. • 将二氧化碳桶与气腹机相连.打开二氧化碳桶开关. • 打开气腹机电源开关.气腹机自检完成后待用.当气腹针穿刺成功确定
• 机器人灵巧的结构和装置的精度,实现精确定位,保持稳 定的手术图像,进行精确的外科手术
• 先进的机器人控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提高外科医生的 精确和灵巧性
• 机器人可以连续工作,不会疲劳,工作可靠,且可减少劳 动力成本
• 机器人装置的紧凑性和兼容性(通用性),占用较少的手 术台空间,适用于多种外科手术
业务学习
——腔镜外科手术配合
1
腹腔镜外科
腹腔镜手术是指应用电子、电 热、光学等设备和技术,以 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 细长器械代替手指,力求在 最小的切口路径、最少的组 织损伤、肌体最轻的应激反 应下,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 察、诊断、切断及其它治疗
2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发展
腹腔镜外科手术已是当今外科领域中发展 最快的手术种类之一,且已得到外科医师 的承认和受到病人的欢迎 从内镜到腹腔镜,从腹腔镜到腹腔镜外科 手术的发展过程,是许多医学先驱不断把 高科技成果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过程
• 1980年9月12日德国Kurt Semm
首次成功地用腹腔镜技术切除阑尾
6
二、电视腹腔镜时代(1987年至今)
1、电视腹腔镜临床应用的初 级阶段(1987-1991)
• 1987- Phillipe世界首例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LC)
• 1989年美国消化内镜医师协会的 年会上放映了手术录像,一举轰 动了世界
39
气腹管
40
光纤或光导纤维
41
电凝线
42
监视器电缆
43
44
冲洗泵
45
46
47
腹腔镜手术器械
• 特殊器械 • 牵开器 • 三爪钳和标本袋 • 钩形牵开器 • 腹壁切口扩张器 • 活检抓物钳 • 双极电钳、双极电钩 • 切除器 • 胆管穿刺针、胆管切开刀 • 特殊抓钳
48
腹腔镜器械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