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

合集下载

王稼祥纪念馆

王稼祥纪念馆

7月7日,“关爱老兵,追寻中国梦”社会实践的第三天,该实践团队的同学在周春雷队长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英雄王稼祥的纪念园。

上午9:30同学们乘公交车从师大东门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王稼祥纪念园。

进入纪念馆,同学们参观了馆内悬挂的关于王稼祥同志生平的图片,这些图片包括:王稼祥参加的重大活动留念,王稼祥同志的故居、出生地,王稼祥同志与其夫人的合影留念等;除了图片,馆内还陈列着王稼祥同志书写的重要信件及其中央领导人回复信件;另外,同学们还看到了关于王稼祥同志的工作、生活具体场景实物再现,如王稼祥同志与其他领导人开会的场景、王稼祥同志的书房等。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还看到了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王稼祥同志的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

通过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同学们对王稼祥同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发了同学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信心和热情;深刻领悟到王稼祥同志为了革命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同学们通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参观,在11:30左右恋恋不舍的离开王稼祥纪念园,在纪念馆门口乘公交车安全返回学校。

老军转干部于青少年认真聆听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进一步培养社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大家对党的进一步认识,近日,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管山社区精心组织社区老军转干部及中小学生一同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共庆“八一”。

共有40多名中小学生及近20名老军转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纪念馆展示了关于王稼祥同志的各类图片、遗物、信件、文献和书籍,纪念馆的讲解员同时也为大家突出介绍了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和重大贡献。

在返回的路途中,老军转干部向中小学生也讲述了他们曾经艰苦的生活环境及种种经历,教育中小学生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通过老军转干带领社区青少年一同参观学习,一方面增强了社区中小学生对王稼祥同志更深的了解,了解王稼祥同志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卓越的贡献,了解王稼祥同志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物产主义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和新中国优秀的外交家,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促进他们努力学习、奋进向上、争做祖国栋梁。

王稼祥

王稼祥
血和头颅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为“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精神”,12月5日上午,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组织2010年第二期
业余党校培训班的六十余名学员,在党校指导教师张晓娟的带领下,前往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参
观学习,瞻仰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解放全中国而做出巨大贡献
捧着鲜花,我向王稼祥烈士敬献了花圈,表达了我的最崇敬的心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退出了王稼祥纪念馆。
此次的扫墓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烈士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作为当代红领巾,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清明时节,日暖风熏,翠柏凝青,更显得郁郁葱葱。
成员,赴华沙出席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4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委会委员。7至8月参加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1962年2月和刘宁一、伍修权一起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写信,为“渡过困难,或者减少困难,至少不去增加目前已形成的困难,来加速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处理中苏、中美等国际关系的意见。后被指责为“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修正主义外交路线”。直至1979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才得到平反。3月主持撰写和审定《关于支持别国反帝斗争、民族独立和人民革命运动问题—事实求是,量力而行》提纲。 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会后休养。 1965年1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常委会委员。 1966年3月中央决定王稼祥任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 1968年4月被隔离审查。 1969年10月被下放到河南信阳。 1970年年底回到北京治病。 1972年5月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信,要求分配工作。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长期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受到严重的迫害。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不幸猝然逝世,终年68岁。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感悟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感悟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感悟
在参观王稼祥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深感王稼祥先生是一位伟大而崇高的人物。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首先,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了解到他的生平和奋斗历程。

王稼祥先生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获得了良好的教育。

他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国共内战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他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为中国革命事业树立了榜样。

其次,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深刻感受到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

王稼祥先生一生都以人民利益为己任,无私奉献,不畏艰难困苦。

他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不断为实现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他关心人民的疾苦,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做出了巨大努力。

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深深震撼了我,使我明白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必须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

最后,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体会到他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王稼祥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为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始终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忠诚、无私地为革命事业工作,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

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令人敬佩。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的榜样。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深感敬仰和感慨。

王稼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续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铭记王稼祥先生的奋斗历程和贡献,传承他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而努力。

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

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

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引言】作为一名热衷于红色文化的爱好者,我有幸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这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红色教育基地。

在这里,我深入了解到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感受到了他为新中国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定的信仰。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参观心得,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充满红色精神的地方。

【王稼祥纪念馆概况】王稼祥纪念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占地约3000平方米。

馆内陈列内容丰富,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生平事迹陈列、革命文物陈列、影像资料陈列、互动展示区和临时展览区。

自成立以来,纪念馆接待了众多游客,成为了一处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参观心得体会】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王稼祥同志为新中国作出的卓越贡献。

纪念馆以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实物展示和创新的互动展示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

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红色精神的教育基地。

【王稼祥事迹及其精神内涵】王稼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一生坚定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终身。

参观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王稼祥同志的精神内涵,即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质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

【参观感悟及建议】此次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深感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价值。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公众知晓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王稼祥纪念馆,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历史底蕴和红色精神。

2.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推进红色文化建设。

3.拓展教育课程及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开发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让更多人受益于红色教育。

【结尾】总之,王稼祥纪念馆是一处极具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红色教育基地。

参观此地,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

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所属团队:赴皖南地区红色教育实践团所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撰写人:袁俪荧李孟轩黄展指导老师:刘银红调研时间:2014.7.10-2014.7.14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摘要:王稼祥同志是皖南地区革命先烈的典型代表,他的生平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去了解并思索其中的精神所在,也更能让我们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的体会。

本文对王稼祥同志的生平做了调研,并参观了王稼祥纪念园以及对纪念园馆长的采访,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对王稼祥同志的精神做了深刻剖析,对我们当代学生有非常大的启迪并且有很积极的影响,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先进楷模。

有利于我们当代青年学生更深层次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我们当代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王稼祥人生态度精神内涵红色资源红色调查指导教师:刘银红团队成员:袁俪荧李孟轩黄展一、调研原因秉承革命精神,继承光荣传统,传承优秀文化,是大学的职责所在。

红色教育基地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最佳结合,对于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活动旨在让广大同学切实通过红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们的英勇抗争精神,并把“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发扬光大,牢记革命事迹,继承革命精神。

同时,通过调研,探究红色文化对当代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红色资源的使用状况,分析红色教育在当代人民心中的地位,提出普及红色精神的可行性意见,使红色精神在当代熠熠生辉。

二、调研内容王稼祥同志是皖南地区革命先烈的典型代表,他的生平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去了解并思索其中的精神所在,也更能让我们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的体会。

所以,我们商学系赴皖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寻红色烽火新四军”实践团队于2014年7月12日前往安徽省芜湖市的王稼祥纪念馆进行调研。

通过对纪念馆的认真参观以及对纪念馆馆长的精心采访,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王稼祥的生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王稼祥纪念馆讲解词

王稼祥纪念馆讲解词

各位游客,接下来我们将前往的是王稼祥纪念馆。

王稼祥是中
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

一进入王稼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油画,画
中展现了王稼祥在延安时期的形象。

画面中的他神情专注,眼
神坚定,似乎在思考着国家大事。

这幅画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它不仅展现了王稼祥的风采,也传递出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
执着。

在纪念馆的展厅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这些文物和资料记录了王稼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和贡献。

其中包括他在苏联时期的留影、他与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通信、
以及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一些重要文献。

这些文物和
资料充分展示了王稼祥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卓越才能
和深厚造诣。

在展厅的最后部分,我们看到了王稼祥晚年的照片和回忆录。

照片中的他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精神矍铄,充满着对国家和
人民的关爱。

他的回忆录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其中不
仅有对革命事业的感慨,也有对家庭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各位游客,通过参观王稼祥纪念馆,我们不仅了解了这位伟大
领导人的生平和贡献,更能够感受到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
热爱。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不懈奋斗。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由于工作的原因,我院经常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参观宣城市的红色景点,下面我想从几个红色景点出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悟。

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整座陵园以 * 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将各纪念建筑组成一个完整有序、庄严肃穆的有机整体。

陵园的入口利用两边的高岗形成了相对的两个“土阙”,成为陵园的天然门户[1]。

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阙,四座厂阙以数字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高隐喻皖南事迹悲壮惨烈的七天七夜,形成了纪念性空间的第一序列。

进入陵园后,沿台阶向上约三十米,是一个不规则的小型广场。

正对面的挡土墙上镶嵌着叶飞题写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字碑,点明陵园的主题,形成了纪念性空间的第二序列。

从广场右转,是一条五十米长的神道,神道正对着由两个石阙形成的神门,神道的石阶宽度逐步缩小成梯形,加强了透视感,使人们在感受觉上延伸了神道的长度。

神道有九十级台阶分成三个层次,喻意当年九千新四军将士成三路纵队东进抗日。

在新四军史料陈列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全面形象地在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场景,昭示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给大家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新四军军部旧址,前厅的木质舞台是新四军当年修建的,一些基本陈设也进行了复原,让大家置身其中仿若身临其境,似乎回到了的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真切地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是一幢具有皖南地方特色的是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宽敞的后庭院浑然与王稼祥故居连成一体。

一进三间,砖木结构,序厅迎面矗立着王稼祥青年时代的纪念雕像,背景线刻浮雕揭示了革命家一生走过的风云变幻、艰难险阻的革命里程。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心得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心得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心得我在前几天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这次参观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位伟大人物的功绩和品质。

王稼祥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曾经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之一,也是我国工业化建设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杰出贡献者。

纪念馆设在他的出生地——湖南省汨罗市高塘岭。

他的生平事迹、思想理念以及他的最爱——郎平同志都在纪念馆中得到了展现。

参观路线主要分为六大主题,分别是生平回眸、革命先声、筹备抗战、岳阳会议、思想沉淀、丰功伟绩。

在生平回眸这个展区,我看到了王稼祥私人的照片以及生平中的一些文献,这些资料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革命先声这个展区,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起步和王老在革命中的角色,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奋斗。

进入筹备抗战这个展区,我对那个时期的抗日形势,国共合作的历程和王老在这方面的贡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岳阳会议这个展区,我在看到了许多草图和会议纪要,这里还有许多标志性的图片,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期的政治氛围。

在思想沉淀这个展区,我见到了王稼祥的信仰和信条,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念和信仰,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品质和沉稳。

在丰功伟绩这个展区,我看到了许多奖章、荣誉证书和宣传画,让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国家的建设,感受到了他的担当和责任。

除了这些展览,中心还有一个F1风格的模拟车手卡丁车的独特互动体验,让大家在感受纪念馆深切的心情的同时,体味王稼祥在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上的不懈努力。

总之,这次参观让我深深领悟到王稼祥生平中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他的为人处世,对于政治和家庭的态度,以及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都让我深受感动。

我相信,他的理念将会一直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接续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
第一展馆:
1、前言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在他献身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党的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稼祥1924-1925年在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遵义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为确立和巩固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是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

王稼祥一生勤于学习思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真理,服从真理。

他在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却从不喧功诿过,立党为公,谦虚谨慎。

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让同志敬仰,是后辈的楷模,永远激励我们创造无愧于革命先辈的伟大业绩。

2、照片上毛泽东、邓小平、王稼祥在一起。

第二展馆:
1、革命是我的终身寄托。

——王稼祥
2、王稼祥家乡柳溪河上的聚星桥;
3、1913-1919年,王稼祥就读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柳溪小学;
4、1922-1923年,王稼祥就读南陵乐育学校;
5、1924-1925年,王稼祥就读于芜湖圣雅各中学高中部;
6、1925.8,王稼祥就读上海大学附中部;
7、1925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
8、1928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
9、王稼祥在延安填写的履历表,其中叙述了在苏联学习和入党的情况;
10、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在《战斗》《红星》
11、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政治生活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


12、
13、;
第三展馆:
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

(右1)
2、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也是王稼祥在瑞金的住处(白房子);
3、王稼祥和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签署的任命书;
4、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签署的训令、通令、命令、通知等
5、1933年4月27日,王稼祥在江西乐安县谷岗村召开红军青年工作会议时,遭敌机轰炸身负重伤;
6、1934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主持修订《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
7、1934年2月12日,《红色中华》刊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布告: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8、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合影(第二排右三);
9、1934年2月7日-12日,王稼祥在瑞金沙洲坝临时中央政府礼堂主持召开工农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
10、
11、
第四展馆:
1、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

——毛泽东;
2、王稼祥在长征途中(素描);
3、遵义会议期间,王稼祥与毛泽东、张闻天在遵义新城古寺巷的住处;
4、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在王稼祥的住处议事;
5、1935年二月或三月,陈云传达遵义会议内容;
6、1935年3月12日,在贵州苟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又称三人团);
7、王稼祥和聂荣臻等人到达陕北后的合影(左五);
8、1935年10月,朱德、周恩来、王稼祥等红军将领向全国党政军界发出呼吁抗日的快电代邮;
9、1936年冬,王稼祥赴苏治病,途经天津北方局与刘少奇等商谈工作。

图为天津广东路福荫里北方局机关旧址;
10、
第五展馆:
1、王稼祥是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胡耀邦;
2、王稼祥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穿的是中山装
3、1937年3月到莫斯科治病途经上海临时居住汾阳路64弄5号住所;
4、1937年,王稼祥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
5、1937年6月16日,王稼祥在上海给党中央写信,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问题提出建议;
6、王稼祥回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时在王家坪的住处;
7、抗日时期,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驻延安王家坪;
8、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左三);
9、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与会人员合影(第三排左八);
10、1938年秋,王稼祥(左一)和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延安的一次会议上;
11、王稼祥(左三)与在延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合影;
12、1938年11月6日,王稼祥给六届六中全会写闭幕词;
13、王稼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油画);
14、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15、1939年1月15日,抗战时期,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主任王
稼祥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题词;
16、1939年,王稼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期间的留影;
17、1939年3月5日与湖南姑娘朱仲丽在延安结婚;
18、抗战时期,王稼祥为《中国工人》、《诺尔曼。

白求恩纪念册》题词;
19、1939年6月1日,王稼祥(左三)出席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
20、1939年,王稼祥(左一)听取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大夫(左二)介绍X光机的操作方法;
21、1940年9月20日,王稼祥在延安各界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大会上讲话;
22、1941年8月下旬,王稼祥任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成员迁居延安杨家岭;
23、1941年任中央学习组副组长,负责领导中央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门的整风;
24、1942年3月,王稼祥(左七)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延安出席群众大会;
25、1942年5月,王稼祥(前排左四)与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同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合影;
26、1943年6月,王稼祥在延安枣园旧居与毛泽东围坐石桌前,商谈撰写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纪念文章;
27、王稼祥在延安枣园住所撰写《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道路——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文;
28、1943年7月,他在《解放日报》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29、1948年6月,王稼祥在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长期间,为东北局起草《城市工作大纲》
29、1949年3月5日,王稼祥出席在西柏坡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
30、王稼祥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休息时与李富春交谈
31、1949年3月25日,王稼祥(右一)等中央领导人进驻北平,并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

32、1949年7月,王稼祥与刘少奇一行出访苏联时在莫斯科宾馆留影。

33、王稼祥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六展厅:
1、王稼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刘华清
2、1949年6月,王稼祥陪同刘少奇赴苏谈关于建立新中国和中苏关系问题。

3、1949年11月3日,王稼祥(前排左六)在克里姆林宫递交国书时与苏方代表合影。

4、1949年12月15日,王稼祥(右四)和苏联领导人在基洛夫车站迎接毛泽东访苏。

5、1950年2月,王稼祥夫妇(中)看望在苏联治病的任弼时(左一)
6、1950年七月,王稼祥夫妇在前往柏林的火车上。

7、1950年1月20日,王稼祥在莫斯科车站迎接周恩来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8、1950年1月27日,王稼祥陪同周恩来瞻仰列宁墓。

9、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在莫斯科举行
10、1951年1月16日,刘少奇给王稼祥写信,告知他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11、1956年7月4日,王稼祥就中共八大接待兄弟党代表团问题给邓小平写信。

12、1959年4月,邓小平、王稼祥在首都机场迎候外宾;
13、1959年10月,王稼祥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
14、1954年4月,王稼祥(右一)和周恩来、张闻天出席日内瓦会议;
15、1959年3月,王稼祥陪同毛泽东等出席中日两国共产党联合声明签字仪式;
16、王稼祥会见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
17、王稼祥会见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副书记阿。

凡迪斯;
18、1959年3月陪同毛泽东在郑州会见外宾;
19、1956年2月王稼祥陪同朱德参观莫斯科地球卫星、火箭展览;
20、王稼祥会见丹麦共产党主席阿克塞。

拉森
21、王稼祥担任中联部长期间,陪同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各国代表。

22、1962年2月,王稼祥等给周恩来、邓小平和陈毅写信。

23、1973年,王稼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五一节游园活动。

24、
第七展厅:
1、回忆王稼祥——陈云
2、1974年1月,周恩来出席王稼祥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3、1974年1月,邓小平出席王稼祥同志追悼会
4、1988年8月15日,王稼祥铜像揭幕礼在芜湖举行。

5、1986年8月,国家副主席王震在揭幕礼上讲话
6、1996年8月,胡锦涛、刘华清等中央领导出席《王稼祥》画册出版暨王稼祥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