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分享资料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课件

相对适应证
n 二叶式主动脉瓣伴重度钙化性狭窄
n 外科手术禁忌、存在AS相关性症状、预期 术后寿命超过1年、解剖上适合TAVR
可在有经验的中心尝试TAVR
禁忌证
n 左心室内血栓 n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n 30天内心肌梗死 n 左心室射血分数<20% n 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 n 主动脉根部解剖形态不适合TAVR
(Transcatheteraort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
April 16,2002
Cribier 等人在法国里 昂进行了人类第一例 经皮带瓣膜支架主动 脉瓣植入术
TAVR在全世界开展的总体情况 (截止至2014年)
n 国外: n >500个中心 n >6万例的植入;>4000例/单中心 n 修改外科换瓣指南
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
病人相关因素
心脏相关因素:
手术相关因素
年龄≥60岁(1分/5年) 需要药物干预的不稳定心绞 急 诊 手 术 ( 2 分 ) ,
女性(1分)
痛(3分),
CABG 合 并 其 他 心 脏 手 术
慢 性 肺 疾 患 ( 1 分 ) 左室功能不全
(2分)
心外动脉系统疾病(2分)LVEF 30-50% 1分
n 也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n 近年来,国际上已趋向于把该技术称为TAVR
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的发展
n 1985 年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型术(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BAV)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的护理策略PPT

目录 CONTENTS
01 重症监护的关键措施 02 术前的准备与评估
03 术中的细致护理 04 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监护的关键措施
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
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识别
TAVR术后需重点监测外周血管并发症, 如假性动脉瘤、血肿等。
手术台的准备和无菌操作
生命体征和心律的监测
01
TAVR术后重症监护
TAVR术后,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室 或心脏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测生命 体征、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心电 图,评估症状和精神状态,必要时 监测神经系统功能。
02
03
重点监测术后并发症
TAVR术后,需重点监测外周血管并 发症、主动脉夹层、卒中及栓塞、 心包填塞、急性冠状动脉阻塞、传 导阻滞等并发症。建议术后常规评 估穿刺点局部症状、四肢脉搏、肢 体活动,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等。
01
03
02
卒中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推荐使用NIHSS或RACE评分筛查TAVR术 后卒中,及时发现并处理。
心包填塞的早期识别
TAVR术后需重点监测心包填塞的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处理。
心理状态的评估和护理
术前的准备与评估
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模式
衰弱状态的评估工具
患者理能力恢复
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TAVR术后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03
心理康复指导
TAVR术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康复指导。
感谢观看
早期识别并发症
使用NIHSS或者RACE评分筛查 TAVR术后卒中,以便早期发现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进展(完整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进展(完整版)主动脉瓣狭窄(AS)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西方是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
我国尚无大规模AS流行病学数据。
AS是进展性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现症状,预后很差。
若不及时干预,中位生存期为2-3年1。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高龄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慢。
据统计,至少1/3 严重AS 的患者无法行SAVR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送至主动脉根部,替代原有主动脉瓣,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置换,故也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1。
1.发展现状自2002 年Cribier 等完成了首例人类TAVR,至今全球超过750 个中心已完成30 万例。
TAVR 技术越发成熟,手术并发症在逐渐下降,围手术期死亡概率已降至1% 左右。
在欧美等技术成熟地区,TAVR 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2010年中山医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人体TAVR。
目前全国有10 多个省市、40 家医院共完成900余例TAVR 手术3。
2.适应症、禁忌症目前国外指南已将TAVR 推荐为有外科手术禁忌、高危以及中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3。
2015年我国专家共识指出TAVR 的绝对适应症为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有相关症状、NYHA心功能II级以上、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解剖适合、三叶式主动脉瓣、预期寿命超过1年或外科术后人工生物瓣退化。
相对适应症则为有症状、外科手术禁忌、预期术后寿命超过1年的二叶式主动脉瓣伴重度钙化性狭窄。
但对二叶式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进行TAVR,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支持。
外科手术高危、禁忌的单纯性AR未来也可能是TAVR的适应证。
禁忌证包括:左心室内血栓,左心室流出道梗阻,30 d内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20%,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主动脉根部解剖形态不适合TAVR1。
202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

202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作为国际上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有着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
在临床普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指南及培训,为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带来了挑战。
为了规范TAVR技术的应用及提高医疗质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共同成立TAVR临床实践指南联合专家组,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整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包括编写方法、流行病学特点、TAVR器械、心脏团队的要求、TAVR适应证推荐、围手术期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手术操作流程、TAVR术后抗栓策略、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康复及随访、局限性及展望十一个部分,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推荐和建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或称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主动脉瓣膜送至主动脉根部并释放固定,替代病变主动脉瓣功能的微创治疗技术。
自2002年诞生以来,TAVR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多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所证实[1]。
因其无需开胸、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等优点,TAVR成为无法实施外科手术或手术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AR)患者的有效选择[2-3]。
近年来,随着外科中危和低危AS患者TAVR循证证据的积累,最新的欧美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管理指南已经不再按外科危险分层来选择AS患者的手术方式,而将年龄和预期寿命作为是否选择TAVR的主要因素[4-5]。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二、技术原理
作、瓣膜定位与释放等环节。并发症处理包括术后出血、脑卒中、瓣周漏等, 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三、临床路径
三、临床路径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明确了适应症、禁忌症和手术 前后注意事项。适应症包括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以及开胸手术风险较大 的患者。禁忌症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等症状较重的患者。 在手术前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三、临床路径
1、术前评估: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以判断患者是 否能够耐受手术。
三、临床路径
2、术中操作:在全麻或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三、临床路径
3、术后管理: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和管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手术部位出血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等。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 训练和生活指导,以促进患者恢复。
一、疾病背景
将人工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置换病变瓣膜,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二、技术原理
二、技术原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技术原理主要涉及血流动力学原理、手术步骤和并 发症处理等方面。在血流动力学原理方面,手术采用球囊扩张或瓣膜植入的方式, 增加主动脉瓣的开放面积,从而降低跨瓣压差。手术步骤包括血管入路选择、导 管输送系统操
术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
TAVR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心功能、肾功能、呼吸功能 等。术中需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将人工瓣膜送至主动脉瓣位置进行置换。 术后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
结论
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期短、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已成 为主动脉瓣疾病治疗的重要选择。然而,TAVR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和并发症,需 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手术技术水平,加强术后护理。为进一步推动TAVR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
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血管并发症
血管损伤
术中细致操作,避免对周围血管造成 损伤。
血栓形成
术后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 内血栓形成。
其他并发症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发生。
气栓
术中避免空气进入循环系统,术后严密观察呼吸循环情况。
05
病例分享
病例一:成功案例
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
患者年龄68岁,男性,因主动脉瓣狭窄入院。经过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手术 进行顺利,主动脉瓣置换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病例二:挑战案例
手术难度大,患者基础疾病多
患者年龄52岁,女性,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手术过程中,需要克服瓣膜严重钙化、瓣周结构 复杂等困难,同时需要控制好患者的高血压。经过精心准备和麻醉管理,手术成功完成,患者恢复良 好。
病例三:并发症处理案例
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恢复良好
患者年龄45岁,男性,手术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通过及时的药物处理和电复律,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 换术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 手术简介 • 麻醉管理 • 护理配合 • 并发症处理 • 病例分享
01
手术简介
手术定义
• 手术定义: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 式,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送至主动脉瓣位置,替换病变的瓣膜 ,恢复瓣膜功能。
手术目的
• 手术目的: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 长生存期。
症。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协助医生 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疼痛,提高患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课件

总结词
难以预防、早期发现治疗
详细描述
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瘘、假性动脉 瘤等,可导致出血、休克、猝死等 。
详细描述
对于这类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 是关键,如采取动脉瘤切除、人工 血管置换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不常见、处理棘手
总结词
重视预防、加强监测
详细描述
包括瓣周漏、血管损伤、肺损伤等,可能需 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
详细描述
对于这类并发症,预防为主,如加强抗凝治 疗,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同时加强监测,及 时发现和治疗。
06
康复与预后
出院指导与康复计划
康复环境与准备
出院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家庭环境、社区资源及康 复设备是否具备。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渐进性运 动、饮食调整、心理支持等。
发展历程与现状
TAVI技术最早于2002年首次应用,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治疗严重主 动脉瓣狭窄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TAVI技术已经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得 到了临床实践的证实。
02
术前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患者准备
了解病史与诊断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诊断结 果,包括是否有高血压、糖尿 病、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以
05
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与血肿
总结词
常见、严重
总结词
预防为主、及时干预
详细描述
手术创口出血、腹膜后出血、心包出血等, 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心包压塞,甚至死亡。
详细描述
预防措施包括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控 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一旦出现出血症状, 应及时就医,采取止血措施。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到主动脉根部,替代原有主动脉瓣,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置换,故也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是一种进展性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现症状,预后很差。
TAVR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并相继发布了TAVR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目前我国正逐步开展TAVR,为更加规范、安全地进展,特整理此专家共识。
1 适应证和禁忌证I类适应证: 外科手术禁忌、预期寿命超过1年、症状性钙化性重度AS。
外科手术禁忌是指预期术后30d内发生死亡或不可逆合并症的风险>50%,或存在手术禁忌的合并症,如胸部放射治疗后、肝衰竭主动脉弥漫性严重钙化、极度虚弱等。
外科手术高危主要是指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评分≥8分的患者。
现阶段,对于外科手术高危和禁忌患者,建议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心胸外科医师评估认定,STS评分作为参考。
1.1 绝对适应症(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超声心动图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0m/s,或跨主动脉瓣压力差≥40mmHg,或主动脉瓣口面积<0.8cm,或有效主动脉瓣口面积指数<0.5cm2/m2。
(2)患者有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I级以上(3)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4)解剖上适合TAVR。
不同瓣膜系统对TAVR的解剖有不同的要求,包括瓣膜钙化程度、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窦内径及高度、冠状动脉开口高度、入路血管内径等。
(5)三叶式主动脉瓣。
(6)纠正AS后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
同时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者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1
TAVI T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 到主动脉根部,替代原有主动脉瓣,在功能上完成主 动脉瓣的置换
统
或
统
或
或
可能妨碍手 可能妨碍手术 严重妨碍手
术 的 特 异 疾 的特异疾病 术 的 特 异 疾
病
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
学会(AHA/ACC)、美国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SCAI)、美国心血管麻醉师协会(SCA)和美国胸外科
国内 已经开展(>10家医院?) 2010年10月中国第一例TAVR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医院 2012年4月华西医院成功进行西部第一例TAVR 国产已经上临床(14个)
6
TAVR基本知识
7
Edwards Sapien 经股动脉和心尖路径
Transfemoral
Transapical
8
Medtronic CoreValve:
医师协会(STS)
12
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
病人相关因素
心脏相关因素:
手术相关因素
年龄≥ 60岁(1分/5年) 需要药物干预的不稳定心绞 急 诊 手 术 ( 2分),
女性(1分)
痛(3分),
CABG合并其他心脏手术
慢性肺疾患(1分) 左室功能不全
(2分)
心外动脉系统疾病(2分)LVEF 30-50% 1分
IIb类推荐:有症状严重的AS患者,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可以考虑 为AVR手术或TAVR的过渡治疗(C)。
III类推荐:无益: 现有伴发病排除AS修复的预期收益,不推荐 TAVR(B)。
11
外科手术和介入风险评价表
低危(必须符 中危(符合 高危(符合列 禁 忌 风 险
合 列 内 所 有 标 列 内 任 何 一 内任何一项) ( 符 合 列 内
胸主动脉手术(3分),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分)LVEF<30% 3分
心梗后室间隔穿孔(4分)
既往心脏手术史(3分) 90天内的既往心梗史(2分)
血肌酐浓度>200mmol/l 肺动脉收缩压>60mmHg(2
(2分)
分)
活动性心内膜炎(3分)
术前危急状态(3分);
评估:低风险0-3分;中风险4-6分;高风险≥7分;总分40分
股动脉 锁骨下动脉 直接主动脉路径
9பைடு நூலகம்
人工瓣膜外形图片
10
指南和共识(2017)
I类推荐: 对患者考虑经导管AVR(TAVR)或外科高危手术AVR, 应该有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心脏瓣膜队伍, 即VHD、心脏影像、介入性脏病学、心脏麻醉和心外科手术的专家 ,密切合作提供患者最佳的治疗
13
绝对适应证
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 超声心动图示:
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0m/s 跨主动脉瓣压力≥40mmHg 主动脉瓣口面积<0.8cm2
2、患者有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NYHA心功能 分级Ⅱ级以上(该症状为AS所致)
3、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 4、解剖上适合TAVR 5、三叶式主动脉瓣 6、纠正AS后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
符合AVR适应证的患者,合并一项外科手术AVR的禁忌风险因素, 以及预测TAVR后寿命12个月以上,推荐TAVR(B)。
符合AVR适应证的患者,但AVR手术风险高危,TAVR为AVR手术的 合理替代选择(B)(2014年为Ⅱa 推荐)
Ⅱa类推荐:符合AVR适应证的患者,但外科AVR手术风险中危, TAVR为AVR手术的合理替代选择
准)
项)
任何一项)
STS –PROM风险模式 <4% 和
虚弱
无
和
主要器官系统功能 无 障碍术后不能改善 和
妨碍手术的特异性 无 疾病
4% -8%
>8%
预测死亡或
或
或
手术严重并
发症的风险
一 项 指 标 ≥ 2项指标(中- ( 全 因 ) 术
(轻)或 重)
后一年>
或
50%
1个器官系 >2个器官系统 ≥ 3个器官系
也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近年来,国际上已趋向于把该技术称为TAVR
2
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的发展
1985 年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型术(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BAV)
3
4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1. 瓣环尺寸和形状评估 2. 主动脉瓣叶数量,钙化程度和瓣口面积 3. 瓣环到冠脉口的距离 4. 为使置入瓣膜与主动脉瓣及根部中心线精确同轴定位作准备 5. 主动脉测量和动脉硬化评价 6. 髂股动脉血管尺寸和硬化评价
(Transcatheteraort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
April 16,2002
Cribier 等人在法国里 昂进行了人类第一例 经皮带瓣膜支架主动 脉瓣植入术
5
TAVR在全世界开展的总体情况 (截止至2014年)
国外: >500个中心 >6万例的植入;>4000例/单中心 修改外科换瓣指南
同时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者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
外科术后人工生物瓣退化也作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
14
绝对适应证(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
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心胸外科医师评估认定 STS评分≥8分作为参考
Mean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Predicted Risk of Mortality
17
术前筛选(临床评估)
是否需要瓣膜置换术 是否为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中危 2017) 有无TAVR手术禁忌证
18
术前筛选(影像学评估 重点)
经胸(超声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显像(MSCT) 动脉造影
19
影像学评价(心脏超声、CT和CMR)
术前评估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预测死亡风险评分
15
相对适应证
二叶式主动脉瓣伴重度钙化性狭窄 外科手术禁忌、存在AS相关性症状、预期
术后寿命超过1年、解剖上适合TAVR 可在有经验的中心尝试TAVR
16
禁忌证
左心室内血栓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30天内心肌梗死 左心室射血分数<20% 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 主动脉根部解剖形态不适合TA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