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2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小肠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X曲线表示淀粉,Y曲线表示脂肪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开始被消化? 淀粉在口腔,脂肪在小肠,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
(3)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和消化酶? D表示小肠,小肠内有胆汁、胰液、肠液,有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初步消化淀粉)
脂肪
没有分解
4、小肠 食糜
小肠
(不含消化酶)
肝脏:分泌胆汁 使脂肪乳化变成微小脂肪颗
胰腺:分泌胰液
粒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脂肪的酶。
肠腺:分泌肠液 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脂肪的酶。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胰腺
十二指肠
4、小肠 食糜
小肠
胰肝:腺脏化(分酶分不泌)泌含胰胆消液汁
: 肠腺 分泌肠液 :
人体通过什么器官来吸收营养物质呢?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小肠完全消化,在小肠后只剩下大肠了。那么营养物质 在这两个部位中哪一个部位被吸收最多?请阅读P30“资料分 析”比较二者结构,做出猜测。
小提示: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小肠的结构:
(1)小肠长5-6米 营养物质停留的时间很长,有充分时间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
米饭和肉
口腔 咽
食道唾液腺 Βιβλιοθήκη 腺胃小肠 大肠 肛门
肝脏 胰腺
肠腺
食物当中有哪些营养物质需要消化才能吸收呢?
1、口腔
口腔 食团
咽
牙齿
将食物切断、磨碎
舌
搅拌食物
唾液腺导 管的开口
分泌唾液,其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糖类(淀粉) 唾液淀粉酶
少量
麦芽糖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2节 血液循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内容在本教科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内容,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因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属于重点内容中的重要部分。
同时学好本内容也是学好后面内容“血液循环途径”的关键,更是对前一章知识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去向及如何被细胞利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为后两章“人体的能量供应”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而奠定基础。
2.知识结构本课时内容包括的知识点有三点: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功能。
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能够概述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大小;描述心脏的结构组成及特点;说出心脏的功能。
②能力目标:通过辨认心脏的各结构组成,区别与心脏相连的不同血管,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说出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观察、讨论、质疑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进师生间交流。
在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中认识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因为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因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重点内容。
难点是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心脏瓣膜的单方向开放与血流方向的关系,这方面学生缺乏感性上的认识。
二、教法分析1教学方法的选择:本内容的重点在于理解心脏的结构组成及功能,教学策略选择应遵循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因而选择借助多媒体课件,示意图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法,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心脏的结构组成及特点,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准确的语言描述及相应的质疑、讨论,让学生观察、思考有针对性,并通过师生的归纳总结达到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
2教具的选择:多媒体课件,模型等三、学情分析由于内容涉及到自己身体,直观性强,学生兴趣较高。
同时,图片展示可能会带来无关的话题,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观察效果。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3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3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能循环流动,在于有心脏和血管的结构,这节课内容再次让我明白了,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课堂反馈通过课后练习题1某人感冒,患肺炎,经医生诊断后在他的手背上注射青霉素。
你认为青霉素经过怎样的路径到达肺部去抵抗病菌完成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1通过这道练习题,既将本节课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同时检测了学生对于血液循环途径和意义这个重要概念掌握和应用的情况。
课堂拓展自主阅读,学习血压、脉搏阅读教材,学习血压、脉搏等概念完成课后练习题27.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一是从形象感知实事实知识入手到概括出抽象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二是通过“以画促学”建构生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一)从形象感知事实知识到概括抽象出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和“画心脏结构图”的活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学生直接感知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激发学生思考血液怎样在血管和心脏之间循环流动的?帮助学生认识血液循环途径的概念。
(二)“以画促学”建构生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本节课主要围绕“血液在心脏与血管之间怎样循环流动”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学生互动,通过画图、比图、写图、思图四个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建立“血液循环途径及意义”这个重要概念。
整个教学设计从学生学出发,通过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由于我过高的估计了有些学生对心脏结构的理解,所以在绘制血液循环图时多用了一些教学时间,在课堂小结,回顾知识建构框架图的时候显得时间有点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之后注意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血液》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重贫血、大面积烧伤症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3.输血的原则:大量输血以输 同型血 为原 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O_型___血 。AB型 ______血的人,可输入少量O型血 ,也可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小试牛刀】
5.(2019淮阴区期中)某人因手术过程失血太多
,需要大量输血,已知其血型为AB型,最好为其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小试牛刀】 1.(2019恩施二模)如图表示人的血液中血浆、血细 胞和血小板三者之间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
(A )
A.血小板、血细胞、血浆 B.血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血小板、血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知识点二 血液各成分的功能(教材P27~P29)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 水 ,还有蛋白质、葡萄糖 、无_机__盐_____和代谢废物。主要功能是运载 血细胞 ,运输_营__养__物__质___和 废物 。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3.动脉血:含氧___丰_富___,呈__鲜__红___色。 4.静脉血:含氧___较__少__,呈___暗__红__色。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小试牛刀】
3.(2019南城县月考)下列情况中,能造成贫血
的是( A ) 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少
②红细胞体积变小
③红细胞数目高于正常值
④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返回目录
重点难点突破
3.输血:当一个人由于特殊原因失血过多时,最 好的抢救措施就是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 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其他血型的人可以输入少 量的O型血;AB型血患者可以接受少量其他血型 的血液。ABO血型系统中四种血型之间输血关 系概括如图。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2节 血液循环-市赛一等奖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血液循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以新课标“在继续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凸显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传递”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这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是通过科学方法,从客观世界中找出规律性知识。
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心脏各部分的结构及相连的血管,能说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心脏间流动的路径。
因为血液循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对血液循环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血液循环的具体的结构和路径却不甚了解,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
同时也符合新课标所强调的“在活动设计中,帮助学生建构、加深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的要求。
另外,通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问题难度层层递进,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
更好说明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第二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循环系统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名词较多。
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
教材中主要从血管和心脏两大部分展开,并配合了一个“血管出血的止血处理”的活动。
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健康生活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而教材中提及的血管大多是肉眼不可见的,需要教师提供清晰的感性素材。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例如用图片生动形象地说明心脏的结构,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三是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如颈动脉和桡动脉可以摸到搏动;血管出血的止血包扎等;四是注重情感教育。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血液》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血红蛋白(Hb)
······
4.2 × 10¹²个/L 7.0 × 109个/L 1.5 ×10¹¹个/L
80g/L
思考:
a.为什么加入柠檬酸钠? 防止血液凝固
b.含抗凝剂的血液静置后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分层,比重(相对密度)不同
c.血液分为几层?它们的颜色和比例分别是什么? 三层,上层是淡黄色的血浆,约占55%;中层是白色的 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1%;最下层是红色的红细胞,约 占44%)
血癌为何又叫白血病?
白血病最常见的血象是白细胞增多,因此很多人 将白血病理解为白细胞多,但其实不然,白血病 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俗称“血癌”, 是十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克隆性白血病细胞 因为增殖分化能力异常、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 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侵犯其 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临床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 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血液凝固过程: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可溶性)变成
固体的纤维蛋白(不溶性),纤维蛋白与血 细胞共同构成血块。
注:血清——血块周围的黄色透明液体, 是没有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呈网状凝结血细胞
止血与血小板的作用
总结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 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
•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
⑵ 红细胞中有含铁的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3.寿命与更新 寿命约为120天,由红骨髓再生 4.功能: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5.贫血
动脉血:含氧气丰富的鲜红色的血 静脉血:含氧气少的暗红色的血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血液》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血小板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血液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起运载血细 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 2、三种血细胞比较: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一、白细胞与血小板
二、血液功能
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2、防御保护作用; 3、调节体温 三、输血和血型
1、血量 2、血型:ABO型系统:A型、B型、AB型和O型 3、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板书设计:
血液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兴学
趣生
的
生
活
实
际
入
手
,
小问题?
1、血液是什么颜色? 2、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会怎样? 3、你认为血液( ) A、重要 B、不重要 C、非常重要
探究血液的组成
提出问题: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作出假设:血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以 知道血液的成分呢? (通过血液分层实验和观察血涂片的方法)
血液凝固过程: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可溶性)变
成固体的纤维蛋白(不溶性),纤维蛋 白与血细胞共同构成血块。
提问:小伤口会一直血流不止吗?
止血与血小板的作用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呈网状凝结血细胞
☆有时不小心,皮肤划破了,流出血来,但过
不久,在伤口处的血就凝固了,还把伤口堵住 了,血就不流了。这是为什么?
3.功能: 防御保护(如:吞噬病菌) 等
诊断病症: 当身体某一部位受病菌感染时,局部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血液》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板书设计:
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
血浆
蛋白质、代谢废物等
血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液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止血和凝血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二、讲授新课
(一)血量、输血和血型
科学史话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 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遇 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 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献血者首先要身体健康。输血前不能服 药、饮酒,忌食过于油腻的食物。献血后应 保证充足的休息,不宜剧烈运动,保持良好 心态,及时补充营养。
无偿献血旨为拯救他人生命,是无私奉 献的社会公益事业。献血者应得到全社会的 尊重。
三、课堂反馈
1.不影响成人身体健康的一次献血量是:( D)
A.1200~1500毫升 B.800~1000毫升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血液中 的某种成分输入病人体内。成分血可以是血浆、血小板、白 细胞和红细胞。成分血可以通过血液分离机采取。目前临床 需要较多的成分血是血小板。
成分输血的原则是:缺少什么补什么
倡导无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 影响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刺激机体造血机 能的增强。我国倡导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 愿献血。
和体内
一、导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左心室 主动脉
体
循
冠状动脉
环
组织细胞
养料、O2
废物、CO2
动脉 毛细血管网 静脉
心肌细胞
养料、O2
废物、CO2
心肌内毛细血管 静脉
冠脉循环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 左心房 循 环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O2
CO2
肺泡
肺动脉 右心室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4)比较四个腔壁的厚薄差异 10
思考:左右心室有哪些区别?推测意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11
2.心脏注水实验
注水 位置
流出 位置
判断 结果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12
2.心脏注水实验
注水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位置
主动脉 肺动脉
流出 位置
肺动脉
主动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判断 结果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左 动脉瓣 动脉瓣 右心房→右心 心房→左心 阻止血 阻止血 室→肺动脉 室→主动脉 液倒流 液倒流
8
如何描述心脏在你体内的具体方位?
心底 右侧
前面观
左侧
心尖
9
演示:观察心脏
• 1 心脏的外形观察: (1)辨别心脏的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捏一捏心房壁和心室壁,感知壁的厚薄。
• 2 心脏的内部结构观察: 结合教材P38 图9-13
(1)辨认四个腔 (2)观察四个腔的连通关系
(3)找到与四腔相连的血管
—— 约·诺里斯
5
教学过程
6
二、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1、位置、形状、大小
胸腔
左
右
肺
肺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两肺之间,外形像 桃子 ,大小与本 7 人的 拳头 差不多。
如何描述心脏在你体内的具体方位?参照课本图9-11
前面观
后面观
室
房
间
室
沟
沟
1.区分:心脏的前后左右、 上方与下方、心尖和心底
2.识别心脏各部分之间的分界(房室沟和室间沟) 3.用手捏一捏,感知心脏各部分心壁的厚薄
2.在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之间. B.心室和动脉之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3.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第2课时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3
课时目标:
• 知识目标 观察心脏,辨认心脏的结构; 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 能力目标 按照正确的观察顺序对哺乳动物的心脏进行 观察。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4
教学重点: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心脏壁由心肌组成,能产生有规律的收 缩和舒张。 (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的心壁比右 心室壁厚,能产生较大的动力将血液泵出去。 (3)房室瓣和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21
(三)心脏的功能
心脏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22
23
【课堂检测】
1.用手捏心脏各腔,感觉哪一个部位心壁最厚?(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房
左房室瓣 (二尖瓣)
左心室
右房室瓣 (三尖瓣)
19
3.心脏四腔与血管相连:
简写为:两房两室、上房下室、房连静室连动。 左房肺静、右房上下静、左室主动、右室肺动。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心房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 连通主动脉 心室
右心室: 连通肺动脉 20
3.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第2节 血液循环
1.说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说出心脏的位置及其在形态结构方面与功能相适应 的特点 3.能区别心率、心动周期和心输出量,并说明它们之 间的联系。 4.简述血液循环的路线和血液循环中成分的变化。 5.明白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说出什么是血压、高 血压、低血压及脉搏。
13
观察: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
注意:心脏左右两侧的 血液流动是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的!
14
心脏内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肺动脉 动脉瓣 (3个)
15
人体内的三种瓣膜
动脉瓣
16
左房室瓣 (二尖瓣)
静脉瓣
右房室瓣(三尖瓣)
17
透视心脏 动脉瓣和房室瓣
18
心脏的结构 (想一想)
上腔静脉 动脉瓣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4.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 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D. 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5. 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肺静脉 B.肺动脉 C.主动脉 D.下腔静脉
24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