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杂货码头总平面布置
港口建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说明

港口建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说明港口建设是海洋交通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港口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平面布置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港口建设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进行详细说明。
一、总体布置港口建设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应基于工程项目的特点,并考虑到安全、效率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总体布置图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港口区域划分:将港口建设现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码头区、堆场区、施工区、办公区等,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互不干扰。
2. 主要设施摆放:根据工程需要,合理摆放进场的主要设施,如塔吊、起重机、挖掘机等,确保设备之间的通行和操作的便利。
3. 道路和通道设置:合理设置施工现场的道路和通道,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能够顺利进出现场,并且保证交通的流畅和安全。
4. 厕所、休息室和应急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充分的生活和工作设施,如厕所、休息室、饮水点和应急设施等,以保障人员的基本需求和安全。
二、码头区布置码头区是港口建设施工现场的核心区域,主要工作是建设码头设施和进行岸线填充等工程。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码头区的布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码头的位置和布局: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码头,并根据码头用途和工程需要进行布局,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2. 岸线填充区域:将用于码头岸线填充的土石方材料堆放在离码头近的合适位置,以便随时供应给施工人员使用。
3. 材料堆放及设备摆放:合理摆放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注意材料堆放的稳固性和设备的通行区域。
三、堆场区布置堆场区用于存放港口建设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临时构筑物等。
堆场区的布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堆场划分:将堆场区划分为不同的储存区域,如建筑材料区、机械设备区、临时构筑物区等,以便于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和归类。
2. 堆放顺序和方式:根据港口建设进度和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材料和设备的堆放顺序和方式,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安全防护措施:在堆场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港口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

港口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背景介绍港口是国际贸易以及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与交流。
因此,港口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港口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是指在保证港口安全、高效、经济的前提下,对港口整体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和布置,确保各项设施协调配合,工作流畅,提高港口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港口总平面布置方案内容港口总平面布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港口规模第一步要确定港口的规模。
港口规模需要考虑到预计的货物吞吐量、满足船只数量及种类、以及船只停泊时间长度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确定港口的各项设施和功能。
港口功能布局第二步要确定港口各个设施和功能的布局。
港口设施包括码头、仓库、人行道、乘车区、停车场等。
港口的功能包括装卸货、中转、装修包装、贮运等多种功能。
这些设施和功能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布置,以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安全程度。
港口交通路线第三步要确定港口内的交通路线。
港口的交通路线应当贯穿整个港口,以保证船舶与陆地交通的顺畅和连接。
港口交通路线还需要兼顾各种车辆的通行需求,包括货车、小型汽车、乘客车辆等,确保人车分流,减少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
港口安全控制第四步要把港口安全控制列入计划。
港口为便于货物进出和人员出入而处于开放状态,但安全并不容易控制,因此需要严格的港口安全管理制度。
以先进的现代技术为支撑,增加港口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严密控制港口内外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港口对外的公众形象和企业内部安全形象。
港口总平面布置方案优势港口总平面布置方案有以下几个优势:•解决了港口规模、交通、设施等配套问题,确保港口正常运行•提升了港口效率和安全程度,为进出口贸易做出了贡献•给企业提供温馨而舒适的办公空间,为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总结港口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而港口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就是这样一个核心项目,为各国之间的贸易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港口工程方案确定好了之后,各项设施的配合和工作流畅就能够顺畅进行,提高港口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各项设施协调配合,努力提高港口的整体效益。
港口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港口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1.1 布置原则1、考虑到场地的限制,临时设施布置需紧凑、简化,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2、陆上布置施工标志牌、工期、安全及质量标语、口号,水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水上警戒信号及危险信号。
3、现场布置做到与文明施工要求相适应。
4、现场布置力求突出企业文化特色。
5、所有的临时设施均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
6、在临时设施布置前,将布置方案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布置。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现场项目部生活、办公用地、设备停放和检修场地,使用业主提供的场地搭建的项目部及临时设施。
所有的临时设施需布置消防部门认可的消防器材。
所有的现场办公设施均采取四周锚固,做好防台、防风措施。
具体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2.1项目经理部现场办公室我们将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并结合工程的施工计划和方案,对项目经理部现场办公室进行妥善的安排布置。
计划用地600m2。
其中设办公室10间,会议室一间(可供30~40人召开会议)及其他设施,会议室安装柜式空调,墙壁上张贴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王总体进度计划表、项目组织机构、安全保证机构、质量保证机构等框图。
会议室内配备供40人会议的桌椅以及饮水机等。
项目经理部门前将悬挂标牌,竖立标旗。
我方将为业主、监理提供约100 m2办公及会议用房,并配备办公设备。
全部安装分体式空调。
1、工地宿舍在预制场旁边设置生活区,搭建工地宿舍,结构为一层活动板房。
每间20m2左右,每间设置4-8个床铺,全部安装空调。
2、厨房及餐厅现场搭建30m2左右的厨房,厨房内配置齐备的厨房用品,包括冰箱、消毒碗柜、餐具、炊具等。
餐厅和厨房相连,面积30m2左右,餐厅内配置足够数量的桌椅。
3、生活用水工地现场饮用水,拟从当地饮水系统就近接入。
拟在现场堤岸上布置水水塔1个。
水上施工船舶人员采用自有400t淡水供水船供水。
4、垃圾桶的设置为了确保施工区及生活区的卫生,在办公区及生活区设立10个塑料垃圾桶,另外设置10个污水桶,定期清理垃圾运送至监理工程师允许排放的地点。
码头和码头平面设计说明

件杂贷码头机械设备组合表
序 项目
号
叉车
卸船作业线种类
牵引平板车 牵引平板车
--轮胎吊
--叉车
汽车 --轮胎吊
装卸船 1 机械 门机+船吊 门机+船吊
门机+船吊 门机+船吊
操作 船
船
2 过程 前方库场 后方库场
船 后方库场
船 后方库场
水平运 3 输距离 <150m
>150m
>150m
>350m
机械配备 4 及台数 叉车:2台
天,根据计算: TW =3.844天,与Tb 接近,这是船方难以 接受的,也是不合理的。为改善这种状态,提出以下两方 案比选。
①增建2个泊位,装卸能力不变(泊位数增加一倍)
②改进装卸工艺,装卸能力提高一倍, Tb =2天 用M/M/S模型计算:
增建泊位: = 0.35,S = 4, Tb = 4, (D,0)S = /μS=0.35, TW =0.092 → T在港 =4.092天
⑤泊位利用率: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大, (D,O)s应适当降低,S =1 ≤0.3为宜,S =2时也 不宜超过0.5。
营口
2.平面布置 ①前方作业区≥40m (70~80m) ②堆场的最小面积为: S min=n min·S
nm in
Q N
.
t
h
拆装箱库
③拆装箱库 仓库面积由拆装箱量确定,一般每个泊位应有 5000~10000m2 仓库形状一般为矩形长条,布置时应注意:
Kr
td c
K BK
Hmax H
其中:
第四章 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码头规模确定
Q ——年货运量(t)
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4 总平面布置4.1总平面布置原则(1) 港口应按货种、吞吐量、装卸特点、泊位分工及客运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地划分作业区。
对于危险品及污染性最大的货物,宜单独分区。
(2) 作业区布置时,应考虑风向及水流流向的影响。
污染性的货物码头或作业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风下侧。
危险品码头及作业区应布置在港口的下游,并与其他的码头和作业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顺岸式码头的前沿线一般沿水流方向及地形等高线布置,并考虑扩建时的经济合理地连线顺直岸线的可能。
码头应有供船舶运转或回淤的水域。
同时必须考虑码头建成后对水流的改变以及岸坡稳定等的影响。
(4) 布置陆域时要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少拆迁。
陆域前方应布置生产性建筑物及必要的生产辅助建筑物。
其后布置生产辅助物,所需的房屋应合理地合并组合。
生活区的布置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并宜接近作业区。
(5) 作业区内部,应根据装卸工艺和所需的码头库场、铁路、道路及其他的建筑物的数量与布置的要求,以近期为主、并考虑到发展的可能性合理布置。
(6) 作业中建筑物的布置应力求紧凑,但其相互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专业规范的要求。
4.2 船型尺度设计船型主尺度见表:表4-1 船型主尺度单位:m4.3 作业标准及作业天数4.3.1船舶作业标准船舶装卸及靠泊作业时允许的风、雨、雾及浪的标准为:风:≤6级雨:不大于中雨雾:水平能见度>1000m浪:横浪≤0.8m,顺浪≤1.0m4.3.2 码头年作业天数根据码头装卸作业标准,对影响港口作业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考虑风与雨的天数重叠等因素,自然条件影响码头作业的天数为35天,即本码头年作业天数为330天。
4.4 竖向设计4.4.1 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2.74 m(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设计低水位:-0.76 m(低潮累积频率90%的潮位)极端高水位: 4.37 m(重现期为50年的年极值高水位)极端低水位:-1.56 m(重现期为50年的年极值低水位)4.4.2 码头前沿高程码头前沿高程应考虑当地大潮时码头面不被淹没,便于作业和码头前沿高程的衔接。
码头平面布局图(卸船作业)

03 平面布局图详解Leabharlann 总体布局规划码头前沿线
确定码头前沿线的位置, 根据船舶吨位、吃水深度 和航道条件等因素进行合 理规划。
堆场与道路
规划堆场和道路的位置, 确保堆场容量满足需求, 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符合 规范要求。
辅助设施
合理安排辅助设施的位置, 如办公楼、候工楼、变电 所、泵房等,以便于管理 和维护。
对码头装卸工人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和安全意识,确保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
码头平面布局图(卸船作业)
目录
• 码头概述 • 卸船作业流程 • 平面布局图详解 • 卸船作业优化措施 •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码头概述
码头位置与规模
码头地理位置
位于港口区域,靠近航道,方便 船舶进出。
码头规模
根据港口吞吐量和船舶大小确定 ,包括泊位数量、长度、宽度等 。
供电与照明
合理规划供电系统和照明设施,确保 码头各区域用电需求得到满足,同时 提高夜间作业效率。
给排水与消防
设置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和消防设施, 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室内外消 火栓等,确保码头消防安全。
通风与空调
根据码头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设置 通风和空调设施,改善作业环境。
环保与绿化
加强环保措施和绿化建设,减少码头 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码头整体环 境质量。
装卸区域布局
装卸设备
安全防护设施
根据装卸工艺和船舶类型选择合适的 装卸设备,如门座式起重机、桥式抓 斗卸船机等,并确定其位置和数量。
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警戒线、 安全标识、防护网等,保障装卸作业 安全。
装卸工艺流程
规划装卸工艺流程,包括卸船、水平 运输、堆场作业等环节,确保流程顺 畅高效。
件杂货码头总平面布置

第三章总平面布置一、总平面布置原则(1)港口应根据客运量、货运量、货种、流向、集疏运方式、自然条件、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合理划分港区。
(2)在布置港区时,应考虑风向及水流流向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污染较大的港区宜布置在港口全年常风向的下风侧;对水环境污染较大的港区或危险品港区宜布置在港口的下游,并与其它港区或码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3)港区总平面设计,应在港口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港区性质、规模、装卸工艺要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远近结合、合理布置港区的水域、陆域。
(4)顺岸式码头的前沿线位置,宜利用天然水深沿水流方向及自然地形等高线布置,并应考虑扩建时经济合理地连成顺直岸线的可能。
码头前应有可供船舶运转或回旋的水域。
同时应考虑码头建成后对防洪、水流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岸坡稳定及相临泊位等的影响;(5)港区陆域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应根据装卸工艺,港区自然条件、安全、卫生、环保、防洪、拆迁、土石方工程量和合理利用土地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应与城市规划和建港的外部条件相协调。
要节约用地,少拆迁。
陆域前方应布置生产性建、构筑物及必要的生产辅助建筑物。
其后布置生产辅助建筑物。
生活区的布置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并宜接近作业区;(6)作业区内部,应根据装卸工艺流程和所需的码头、库场、铁路、道路及其他建、构筑物的数量与布置上的要求,按照以近期为主、并考虑到发展的可能性合理布置;(7)作业区中建、构筑物的布置应力求紧凑,但其相互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有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
二、高程及水深的确定(一)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 码头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115.87m设计低水位:114.40m2.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码头前沿设计水深,应保证设计船型安全通过、靠离和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第3.4.4 条其水深按下式确定:D m= T + Z + ∆Z (3-1)式中:Dm——码头前沿设计水深(m);T——船舶吃水(m),根据航道条件和运输要求可取船舶设计吃水或枯水期减载时的吃水。
港口规划 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G:设计船型在本港的装卸量; t f:船舶进出港、辅助作业等非装卸作业时间之和;
t:昼夜非生产时间之和(h),根据本港情况而定;
:泊位利用率,按规范或表4 -12选取。
第三节 码头最优泊位数
一.最优泊位数的表达式 二.排队论模型的应用 三.模型选择 四.总结
一.最优泊位数的表达式
1.符号意义 2.N期间发生的泊位总费用:
Cb cb NS
3.N期间船舶在港发生的总费用:
Cs cs NnS
4.港口和船舶发生的总费用:
CST Cb Cs cb NS cs NnS
5.确定最优泊位数的公式推倒:
若最优泊位数为S,即:
CCSSTT
可计算出相应的 Tw Tb 值,从而可制成表4-5。
注意到式(10)和式(11)都有 由式(10)有
aS (S 1)!(S a)
P0S
nwS
(S
a S 1 1)!(S
a)
P0S
(S
aS 1)!(S
a)
1
P0S
a
Tw
a
Tw
Tw
最优泊位数仍为S=4,船舶平均待泊时间、平均待泊 艘数均较M/M/S模型小。
3.E2/E2/S模型
当船舶到港时间和船舶靠泊作业占用泊 位时间均符合爱尔兰二阶分布时,这时的
计算模型称E2/E2/S模型。 用此模型时,Tw Tb与泊位数的关系见表4-10。 有了Tw Tb ,其它就容易确定了。
例4-2:试估算前例S=4和S=3、S=5时,船舶 待泊损失费和泊位闲置损失费的大致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总平面布置一、总平面布置原则(1)港口应根据客运量、货运量、货种、流向、集疏运方式、自然条件、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合理划分港区。
(2)在布置港区时,应考虑风向及水流流向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污染较大的港区宜布置在港口全年常风向的下风侧;对水环境污染较大的港区或危险品港区宜布置在港口的下游,并与其它港区或码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3)港区总平面设计,应在港口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港区性质、规模、装卸工艺要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远近结合、合理布置港区的水域、陆域。
(4)顺岸式码头的前沿线位置,宜利用天然水深沿水流方向及自然地形等高线布置,并应考虑扩建时经济合理地连成顺直岸线的可能。
码头前应有可供船舶运转或回旋的水域。
同时应考虑码头建成后对防洪、水流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岸坡稳定及相临泊位等的影响;(5)港区陆域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应根据装卸工艺,港区自然条件、安全、卫生、环保、防洪、拆迁、土石方工程量和合理利用土地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应与城市规划和建港的外部条件相协调。
要节约用地,少拆迁。
陆域前方应布置生产性建、构筑物及必要的生产辅助建筑物。
其后布置生产辅助建筑物。
生活区的布置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并宜接近作业区;(6)作业区内部,应根据装卸工艺流程和所需的码头、库场、铁路、道路及其他建、构筑物的数量与布置上的要求,按照以近期为主、并考虑到发展的可能性合理布置;(7)作业区中建、构筑物的布置应力求紧凑,但其相互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有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
二、高程及水深的确定(一)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 码头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115.87m设计低水位:114.40m2.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码头前沿设计水深,应保证设计船型安全通过、靠离和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第3.4.4 条其水深按下式确定:D m= T + Z + ∆Z (3-1)式中:Dm——码头前沿设计水深(m);T——船舶吃水(m),根据航道条件和运输要求可取船舶设计吃水或枯水期减载时的吃水。
设计船型为进江海船时,船舶吃水还应考虑由于咸淡水密度差而增加的吃水值,海水密度按1.025t/m3 计;Z——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m),可按《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表4.4.4 确定:拟建码头前沿河床底质为土质,设计船型载货量2000∈[500,3000](DWT),则由表中查得Z =0.30m;△z——其他富裕深度(m)。
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m)表 3-1其它富裕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取值:(1)波浪富裕深度,河港不考虑;(2)散货船和油轮码头,本设计是集装箱码头,因此不考虑;(3)码头前沿可能发生回淤时增加备淤的富裕水深。
备淤富裕深度根据回淤强度、维护挖泥间隔期及挖泥设备性能确定,其值不小于0.2m。
取0.6m 由以上可知:D m= T + Z + ∆Z=2.6+0.3+0.5=3.4m3.码头前沿设计高程码头前沿设计高程应为码头设计高水位加超高值,超高值为0.1-0.5mm 37.1165.087.1155.0=+=+=HWL E式中:E ——码头前沿设计高程(m )HWL ——设计高水位(m )三、港口泊位(一)泊位数的确定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4.10条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按下式计算:ρd f s d zy t t t t t G T P +-=1s (3-2)pG t z = (3-3) 式中:1s P ——与i α相对应的泊位年通过能力(t 或TEU );y T ——年营运天数,取350 天;G ——设计船型的实际装卸量(t)或单船装卸箱量(TEU),取2000t ;z t ——装卸一艘该类船型所需的纯装卸时间(h);f t ——该类型船舶装卸辅助与技术作业时问之和(h),内河船可取0.75~2.5h ;进江海船可取2.5~4h ;取1h;d t ——昼夜小时数(h),根据工作班次确定,三班制为24h ,两班制为16h ,一班制为8h ;取三班制24h;s t ——昼夜泊位非生产时问之和(h),应根据各港实际情况确定,三班制可取4.5~6h ,两班制可取2.5~3.5h ,一班制可取1~1.5h ;取三班制5h;ρ——泊位利用率(%),船舶年占用泊位时间与年营运时间的百分比。
根据吞吐量、货种、到港船型、船时效率、泊位数、船舶在港费用和港口投资及营运等因素确定,也可按表2-1 选取,取0.65;p ——设计船时效率(t/h 或TEU/h)。
按货种、船型、设备能力、作业线数和营运管理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泊位利用率表 3-2货种及泊位数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油品及石油化工1 2~3 ≥4 1 2~3 ≥4泊位利用率0.60~0.650.62~0.70.65~0.750.65~0.70.68~0.720.70~0.750.55~0.70.55~0.65在此设计中取值: =0.65由以上可知 Pt=Psl=612382.23tN=0.653,取1个泊位(二)泊位长度及码头长度1. 码头泊位长度按下式计算:L b =L+2d (3-4)式中: L ——设计船型长度(m),取90m;d ——泊位富裕长度(m),取12m;其中:富裕长度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第3.3.2条规定普通泊位的富裕长度表 3-3设计船型长度L﹙m﹚L≤4040<L≤8585<L≤150150<L≤200富裕长度d﹙m﹚直立式码头 5 8~10 12~15 18~20 斜坡码头或浮式码头8 9~15 16~25 26~35 注:相邻两泊位船型不同时,d值应按较大船型选取。
图 2 泊位长度示意图则: L b =L+2d =114m2. 码头前沿线长度的确定:Lm ≥0.65L+1.5d=64.5m 取114m四、水域布置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可知:(一)船舶回旋水域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取航道设计水深船舶回旋水域尺度 表 3-4回旋水域宽度: 180m回旋水域长度:270m(二)码头前沿停泊水域水流平缓河段的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可取2 倍设计船型宽度。
m 4.322.1622停=⨯==B B(三)锚地此节依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3.6条及附录A 相关内容确定。
由于码头前沿水域面积广大,水深也较大,经比较拟选用抛锚系泊。
依据规范附录A.1.1条,抛锚系泊每锚位面积可按下式计算确定:a S A m ⋅= (3-5)式中: m A ——锚位面积(2m ); S ——锚位沿水流方向长度(m),可按表 A.1.1 选取,S 取(1.6~2.0)L,取2L,为180m ;a ——锚位宽度(m),查附录 A 表 A.1.1知,a 取值范围为(4.0~4.5)B,取4.2B,为68.04m 。
每锚位面积: a S A m ⨯==180*68.04=12247.22m五、陆域布置(一)堆场、库场面积计算1.堆场所需容量计算根据规范第4.11.1 条相关内容,件杂货和散货的仓库或堆场所需的容量按下式计算确定:dc yk rn t T K K Q E B K ⋅⋅= (3-6)式中:E ——仓库,堆场容量(t);BK K ——仓库,堆场不平衡系数,与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同,取为1.35; r K ——货物最大入库,入场的百分比(%),依据装卸手册,取95%;yk T ——仓库,堆场年营运天数(d),可取350-365d,根据气象及水文资料, 其可常年营运,取为360d ;dc t ——货物在仓库,堆场的平均堆存期(d),依据总体设计规范表4.11.3,平均堆存期为6~10d,在此取为8d ;n Q ——根据货物类别确定的年吞吐量40万吨11400836095.035.110404=⨯⨯⨯⨯=E 2.堆场所需面积计算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第4.11.4条,堆、库场面积由计算如下:k EA q k =⨯ (3-7)式中:A ——库(场)总面积(㎡)q ——单位有效面积的货物堆存量(t/㎡),堆场取q =4t/㎡仓库取1.3t/㎡;k k ——库(场)总面积利用率,取k k 堆=75%;堆场面积:28.270175.044.8105m A =⨯= 仓库面积: 29.389875.03.16.3294m A =⨯=(二)进港道路港口道路应根据运量、流向、货种、运输组织、地形、进线条件等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港口平面布置及装卸工艺要求。
港口道路与路网公路、城市道路的接轨站和接线站,宜靠近港区。
选线和线路布置应避免货物的迂回和折返运输,并应减少道路的相互干扰。
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规定。
确定后方堆场 主干道宽12m ,次干道宽8m 。
(三)辅助建筑物本港区的辅助建筑物包括:办公楼、停车场、维修厂、港区内生活福利设施等。
辅助生产建筑物及港区内生活福利设施宜布置在陆域后方的辅助区。
使用功能相近的辅助建筑、生活福利设施宜集中布置,并与城市规划协调。
辅助建筑物面积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装卸工艺流程设计一、设计原则(1)集装箱码头装卸船机械的选型应根据货运量、船型、水位差、地形地质、码头型式和工艺布置形式等因素确定;(2)遵循和贯彻港口发展规划。
工程设计时,根据发展规划的知道思想,遵从长远全面规划,搞好工程近期实施与远近结合;(3)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和装卸车作业机械应根据货运量、集疏运方式、堆场布置、码头型式和工艺布置形式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4)装卸工艺系统的经济性,应既考虑其投资成本,又考虑营运成本;评价其经济效益时,应兼顾港口自身和社会的全面效益。
二、基本形式内河港口的装卸工艺方式与码头断面型式密切相关,主要取于港口所处河段的水位特性、岸坡陡缓及所装卸的货物种类。
按其特点有斜坡式码头装卸工艺、直立式码头装卸工艺及浮码头装卸工艺等三种基本形式。
由于本设计的高低水位差小于8m,则采用直立式码头。
三、设计主要参数规划吞吐量: 40万t设计船型: 2000吨级泊位年营运天数: 350d作业班次:三班制四、装卸机械选择(一)港口机械概况码头的装卸机械以其在泊位的作业功能来划分。
主要包括:装卸船机械、水平运输机械、装卸车机械、拆码垛及船舱内作业机械。
目前,装卸船最常用的机械有:门座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船舶吊杆和装卸桥;水平运输设备主要有:牵引车、平板车、叉式装卸车;拆码垛设备有:轮胎吊,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叉式装卸车和单斗装卸机等。
本节内容参照《港口装卸机械》第二版、《港口装卸工艺学》及其它海港相关工程确定选用。
方案一装卸船采用门座式起重机,起重量拟取10t,型号M-10-30,起升高度轨上16m,轨下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