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验配和康复
低视力康复及光学助视器的验配

低视力康复及光学助视器的验配
马玉莹
【期刊名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7
【摘要】低视力康复对于低视力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助视器是低视力患者进行视觉康复的第一步。
光学助视器是提高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光学助视器的验配受到眼视光从业人员的重视。
在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过程中,为患者进行熟练的光学助视器验配及效用分析,是眼视光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马玉莹
【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重庆市100例视力残疾患者病因及验配光学助视器效果分析 [J], 许燕;王茜;李兰娇;谢宗元
2.低视力患者助视器验配的应用效果评估 [J], 杜蓓;韩丁;简旭;林娜娜;吴淑英;张红
3.老年低视力和盲的病因及光学助视器在康复中的应用 [J], 马建霞;张丽;徐宁宁
4.低视力光学助视器康复 [J], 陈祥杰;钟明全
5.光学助视器在老年低视力及盲康复中的应用 [J], 刘波;余琼武;汪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视力的康复-近用光学助视器验配原理

多种类型的立式放大镜
阅读式立式助视器3倍 读写式立式助视器3倍
手持式放大镜3倍
手持式放大镜(带光源)4 倍
近用助视器的训练
原则 信心
训练环境轻松,患者不易紧张疲劳 开始时的训练简单,易成功,建立自
训练时间长短适宜,不宜单调枯燥
训练方法
调焦训练 定位训练 搜寻训练 注视训练 充分发挥残余视力
低视力及盲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盲及低视力诊断标准
类别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双眼中好眼)
低视力
1
最佳矫正视力 最低视力等于
低于
或优于
0.3
0.1
2
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0.1 0.05
0.05(3 米指数) 0.02(1 米指数)
4
0.02
光感
5
无光感
n 注:中心视力好,但视野小,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但>5为3级盲,视野半径<5为4级盲
生活学习工作等不同要求,通常需要一种以上的助视器。
近用助视器因能获取较好的生活能力
故低视力患者多数更注重低近视力的矫正
近用光学助视器
低视力患者的特殊视觉条件决定了助视器的主要作用增大 视网膜成像
放大原理
相对体积放大作用 相对距离放大作用 角放大作用 投影放大作用
相对距离放大作用(移近放大作用)
低视力的康复
近用光学助视器验配原理
低视力概念
1.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 视功能障碍。
2.但并非盲,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双眼好 眼视力在0.05-0.3之间,视野小于10°。
低视力病人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低视力病人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在医疗的世界里,低视力病人的康复护理就像是在迷雾中为患者点亮一盏明灯,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和光明。
面对低视力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康复护理的每一步都需谨慎而精准,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低视力病人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首先,对于低视力病人的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是关键。
正如房屋的根基,早期干预是确保康复成功的基础。
早期识别和评估低视力病人的视觉功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他们的视觉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医疗工作者应像侦探一样敏锐,及时发现低视力病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其次,康复护理应注重综合治疗。
正如烹饪一道佳肴,需要各种食材和调料的恰当搭配,低视力病人的康复护理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
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视觉训练、辅助设备使用等。
医疗工作者应像大厨一样,精心调配各种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护理。
再次,康复护理应重视心理支持。
低视力病人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和无助。
因此,医疗工作者应像心理咨询师一样,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心理咨询、团体支持等方式,帮助低视力病人重建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此外,康复护理应注重家庭和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是低视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障。
医疗工作者应像社区工作者一样,积极协调患者家庭和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区支持。
通过家庭访视、社区活动等方式,帮助低视力病人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功能。
最后,康复护理应注重持续管理和随访。
低视力病人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管理和随访。
医疗工作者应像守护者一样,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定期的随访和评估,确保患者获得持续的关注和照顾。
总之,低视力病人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为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心理支持、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持续管理和随访。
低视力视功能评估特点

低视力视功能评估特点
低视力视功能评估具有以下特点:
1. 重视病史采集:视功能评估需要对低视力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采集,包括全身病史和眼部病史,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视力损失情况,从而制定个体化的低视力康复计划。
2. 视功能检查:低视力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视功能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对比敏感度等方面的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状况。
3. 重视助视器验配:对于低视力患者,助视器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因此,在视功能评估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助视器验配,以选择适合患者的助视器,提高其视觉功能。
4. 重视视觉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需要进行视觉康复训练,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低视力生活。
在视功能评估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视觉康复训练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5. 重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低视力患者需要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低视力生活。
在视功能评估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心理支持,以提高其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
总之,低视力视功能评估需要全面、细致、个性化,重视患者的需求和体验,以提高其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
低视力验配和康复

低视力验配和康复定义⏹低视力康复:是旨在提凹凸视力患者活动力量,增加患者生活和学习力量而进展的一些工作,包括一些设备〔如助视器等〕,低视力方面的训练,甚至一些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等等。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假设标准检查距离为25cm⏹依据患者的近视力〔V N〕以及阅读一般书刊需要到达的近视力约为0.5〔依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化〕,来确定阅读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5/VN⏹再依据协定放大率公式M=F/4,求出F=4M,得到眼镜式放大镜屈光度F值⏹取屈光度为F的正透镜给患者试戴⏹同时依据患者的调整力调整眼镜度数,使患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所要到达的视标。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处测得患者的近视力V N为0.2,⏹阅读一般书刊需要到达的近视力约为0.5,则M=0.5/V N=0.5/0.2=2.5X,F=4M=4×2.5=10.00 〔D〕⏹可以选用+10.00D眼镜式助视器给患者试戴,调整眼镜式助视器的屈光度使患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0.5的视标。
⏹如患者能看清0.5视标,则说明患者可以看清一般书刊、报纸等⏹假设为双眼阅读,由于辐辏与调整的不全都,应附加底朝内的棱镜。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假设一位低视力老人戴+4.00D的近附加以后,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只能读出0.1的视标⏹要阅读必需要到达0.5左右的视力,所需要的放大率M=0.5/V N =0.5/0.1=5X,F=4M=4×5=20.00 〔D〕;用眼镜式助视器阅读距离为5厘米。
⏹假设用近用望远镜矫正:必需同时考虑阅读帽的放大率和望远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率等于两者的乘积。
假设患者选用的是2.5X的望远镜,那么阅读帽的屈光度是多少?⏹M=2.5·Md= 5, Md= 2X; Md= F/4, F = +8.00D。
工作距离=12.5厘米。
远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依据患者的最正确远矫正视力〔V D〕⏹通常要把患者的远视力康复到0.3或0.3以上〔可以依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化〕⏹来确定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3/V D,得出所需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取相应的望远镜给患者试戴,依据患者的远视力适当调整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低视力学

☐低视力学☐低视力的定义☐是指患者双眼视功能减退到一定的程度,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来提高视力使其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者。
☐诊断标准:双眼中视力较好的那只眼矫正视力小于0.3(不包括0.3),而大于0.05(包括0.05)者.☐☐新的WHO视力损伤分类标准☐日常生活远视力:是指一个人在日常屈光状态下所测的远视力。
☐例如:受检者未配戴远用矫正眼镜,则检查裸眼视力;受检者配戴远用矫正眼镜,并经常戴用,则检查戴镜后视力;受检者配戴远用矫正眼镜,但不经常戴用,则检查裸眼视力;☐低视力康复☐目的充分发挥残余视力的作用减少视觉损伤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保持有成效的独立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低视力的病因☐全球范围内视力残疾的病因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性、角膜混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西方国家:首位病因-黄斑变性发展中与不发达国家:首位病因:白内障☐国内视力残疾的病因(2006)白内障、视网膜色素膜病变、角膜病、屈光不正、青光眼等☐儿童低视力的病因☐主要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国际与国内相同)☐视功能评估☐病史☐视力☐屈光检查☐对比敏感度☐视野☐眩光☐色觉☐病史采集的目的☐了解视障情况☐了解患者活动受限情况☐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目标及期望☐病史要了解的内容☐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患者全身病史☐患者一般眼科病史和治疗过程☐患者的康复需求及使用助视器的经验等☐远视力检查☐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中心视力,它反映功能最敏锐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视力。
☐视力检查是测定视网膜中心凹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力☐视力检查在视功能评估中尤为重要,是选择低视力助视器的主要依据☐远视力检查☐视力表是测定视力的主要工具,根据分视角原理设计。
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最小距离时的视角是1’视角☐视力表的视标有多种,可以是字母、数字、图形☐常用的视力表有Snellen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LogMAR视力表☐LogMAR 视力表☐远视力的检查☐对于低视力患者,正确且重复检查远视力是很必要的,能够让医生清楚了解患者中远距离的视力情况☐更重要的是,在检查的过程中,要让患者有充分的时间分辨视标的细节,而医生积极地反馈通常能够鼓励患者,从而得到最佳的检查结果☐近视力检查☐当测得最佳远视力之后,要检查近视力☐评价患者在近距离视物时或阅读时,其对视标或文字的识别速度和流畅程度☐患者近视力在0.5则一般可无困难地阅读书刊等普通印刷品☐近视力表☐LogMAR近视力表——设计原理与远视力表相同,检查距离为40cm☐近用汉字阅读表——汉字作为视标,符合人眼分辨率检测的基本原理——在设计表达上与其它视力表相通,可互换分析——利用汉字出现频率、汉字空间频率及心理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确定视标——获得的汉字视力等同为真实辨认汉字的能力☐屈光检查☐屈光检查是低视力患者视功能评估中的必查项目☐常用的有客观验光法、主觉验光法、睫状肌麻痹验光客观验光:检影法、角膜曲率计法、直接检眼镜法、自动验光仪和自动角膜曲率计等;主觉验光:镜片矫正法、云雾法、综合验光仪等;散瞳验光后睫状肌麻痹恢复后,再对低视力患者进行助视器的检查和使用☐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对比敏感度是在明亮对比变化下,人的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视标的识别能力☐对比敏感度☐正常的对比敏感度曲线为一倒“U”型或山形☐对比敏感度=1/敏感度阈值☐利用对比增加能见度☐☐☐☐对比敏感度检查的意义☐视力结果不能准确反映视觉功能☐对比敏感度检查不仅能准确地测知其残余视力,而且能检查视觉系统的生理敏感性,了解其全部功能☐对比敏感度检查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低视力患者戴助视器后阅读能力的变化☐能够帮助医生正确地为患者选用助视器☐视野☐视野是指周边视力,即当眼向前固视某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低视力康复

无光感
一级盲
盲
4级
光感~<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
3级
0.02~<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二级盲
三级
2级
0.05~<0.1
一级低视力
低视力
四级
1级
0.1~<0.3
二级低视力
盲及低视力病因学
病因
占盲人构成比
占低视力构成比
视力残疾构成比
白内障 角膜病 沙眼 青光眼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先天遗传病 视神经病变 屈光不正/弱视 眼外伤 其他 不详
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达到的最好视力或针孔视力 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三、低视力及盲的标准
WHO制定的盲及低视力诊断标准
我国盲及低视力的标准1987年
类别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盲
一级盲
<0.02~光感或视野半径<5°
二级盲
<0.05 ~0.02或视野半径<10°
7岁以上人群 方法 采取入户筛查的形式由调查员入户使用7岁以上人群残疾筛查问卷筛查如发现阳性者疑似残疾人填写筛查交接单转专科医生进行临床诊断 工具 7岁以上人群残疾筛查问卷 7岁以上人群残疾筛查问卷中涉及视力的问题:问卷1.您家庭全部成员中是否有人存在视力问题看不清或看不见东西
低视力定义
低视力又称残余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等
二、视力残疾的分级
盲
一级盲: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 0.02而低 0.05 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浅谈低视力辅具适配和视觉康复课件

根据功能和使用场景,低视力辅 具可分为光学辅具、生活辅具、 阅读辅具、导航辅具等。
适配流程与注意事项
流程
评估需求、选择辅具、适配调整、使 用指导、跟踪回访。
注意事项
了解低视力患者的视觉需求和身体状 况,确保辅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 供个性化的适配方案。
适配后的评估与调整
评估
通过观察和测试,评估辅具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重要性
视觉康复对于低视力患者来说至关重 要,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减少社会负担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 水平。
视觉康复的流程与方法
要点一
流程
视觉康复的流程一般包括评估、训练和治疗三个阶段。评 估阶段主要是了解患者的视觉状况和需求,为后续的训练 和治疗提供依据;训练阶段是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 有针对性的视觉训练,以提高其视觉功能;治疗阶段则是 对患者进行医学治疗或配戴助视器等辅助设备,以进一步 改善其视觉状况。
案例二:成人低视力辅具适配与视觉康复
总结词
成人低视力辅具适配与视觉康复需要关 注功能性和生活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 辅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VS
详细描述
成人低视力辅具适配需要考虑辅具的功能 性、便利性和舒适性,如电子阅读器、语 音导航、盲杖等。同时,需要进行针对性 的视觉康复训练,如定向行走、感知训练 等,以帮助成人更好地适应低视力生活。
CHAPTER 04
低视力辅具适配与视觉康复 案例分享
案例一:儿童低视力辅具适配与视觉康复
总结词
儿童低视力辅具适配与视觉康复是关键,需要关注孩子的视觉发展,选择合适的辅具,进行科学训练 。
详细描述
儿童低视力辅具适配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视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如大字书、高对比度、色彩 鲜艳的玩具等。同时,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视觉康复训练,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提高孩子的 视觉感知和认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视力验配和康复
定义
⏹低视力康复:是旨在提高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生活和学习能力而进行
的一些工作,包括一些设备(如助视器等),低视力方面的训练,甚至一些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等等。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假设标准检查距离为25cm
⏹根据患者的近视力(V N)以及阅读一般书刊需要达到的近视力约为0.5(根据患
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化),来确定阅读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5/V N
⏹再根据协定放大率公式M=F/4,求出F=4M,得到眼镜式放大镜屈光度F值
⏹取屈光度为F的正透镜给患者试戴
⏹同时根据患者的调节力调整眼镜度数,使患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所要达到的
视标。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处测得患者的近视力V N为0.2,
⏹阅读一般书刊需要达到的近视力约为0.5,则M=0.5/V N=0.5/0.2=2.5X,F=
4M=4×2.5=10.00 (D)
⏹可以选用+10.00D眼镜式助视器给患者试戴,调整眼镜式助视器的屈光度使患者
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0.5的视标。
⏹如患者能看清0.5视标,则表明患者可以看清一般书刊、报纸等
⏹如果为双眼阅读,由于辐辏与调节的不一致,应附加底朝内的棱镜。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假设一位低视力老人戴+4.00D的近附加以后,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只
能读出0.1的视标
⏹要阅读必须要达到0.5左右的视力,所需要的放大率M=0.5/V N=0.5/0.1=5X,
F=4M=4×5=20.00 (D);用眼镜式助视器阅读距离为5厘米。
⏹如果用近用望远镜矫正:必须同时考虑阅读帽的放大率和望远镜的放大率,总的
放大率等于两者的乘积。
假设患者选用的是2.5X的望远镜,那么阅读帽的屈光度是多少?
⏹M=2.5·M d = 5, M d = 2X; M d = F/4, F = +8.00D。
工作距离=12.5厘米。
远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根据患者的最佳远矫正视力(V D)
⏹通常要把患者的远视力康复到0.3或0.3以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
化)
⏹来确定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3/V D,得出所需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取相应的望远镜给患者试戴,根据患者的远视力适当调整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远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假设某位患者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得的最佳远矫正视力为0.15,通常需要把病人
的远视力康复到0.3,
⏹M=0.3/V D=0.3/0.15=2X,需要放大率为2倍的望远镜
⏹可以选用放大率为2倍的望远镜给患者试戴,根据患者戴上望远镜以后的视力情
况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光学助视器选择基本原则
⏹根据患者需求选择远、近助视器
⏹确定单眼还是双眼康复
⏹确定眼镜式还是手持式
⏹确定放大倍数(一般放大至0.5、20/50或20/40)
⏹确定距离标准(25cm 或40cm)
⏹根据工作距离确定近用望远镜阅读帽度数
⏹近用眼镜式助视器考虑加棱镜度或移心
⏹试戴
CASE Ⅰ
男性,26岁,中学教师
眼科诊断: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远视力:OD 0.1 , OS 0.02
❑近视力:OD 0.15 , OS 0.04
❑视野:右眼25°,左眼10 °
❑处方:OD -0.25-0.50 ⨯10 =0.1
OS -1.00-0.75 ⨯35 = 0.02
❑需求:远、近助视器
CASE Ⅰ
⏹右眼视力明显优于左眼视力,选择右眼康复
⏹远用:0.1---0.4,选择4 ⨯的望远镜
⏹近用:0.15---0.4,选择2.5 ⨯的放大
❑屈光度= M ⨯ 4 = 2.5 ⨯ 4 = 10 D
CASE Ⅰ
试戴
⏹远用:4 ⨯的望远镜,试戴可读出0.5行视标
⏹近用:10 D的正镜片,试戴可读出0.4行视标;选择12 D,试戴可读出0.5行视标⏹选择:4 ⨯望远镜(开普勒)
+ 12 D放大镜
CASE Ⅱ
赵某,男性,68岁,干部
眼科诊断:双眼黄斑盘状变性
❑远视力:OD 0.02 , OS 0.1
❑近视力:OD 0.02, OS 0.1,Add+2.5D
❑视野:双眼中心暗点5~8°
❑需求:远视力—看电视、近视力—读报纸(习惯的阅读距离25厘米)CASE Ⅱ
⏹选择单眼康复
⏹远用:0.1---0.4,选择4 ⨯的望远镜
⏹试戴4 ⨯的望远镜,容易看清0.4行视标
CASE Ⅱ
⏹近用助视器放大率:0.1---0.4,选择4 ⨯的放大
⏹眼镜式助视器:需要16 D的正镜片(此时目标距离约为6.25厘米)
⏹选用望远镜式助视器:阅读距离25厘米,所以阅读帽为4 D
❑综合放大倍数M = M a⨯M d= 4⨯4/4 = 4 ⨯
⏹所以选用4 ⨯的近用望远镜,试戴效果好
CASE Ⅲ
郑某,男性,81岁,干部
眼科诊断:双眼黄斑盘状变性
❑视力:OD LP , OS 0.1
❑要求近用助视器—读报纸
CASE Ⅲ
⏹近用助视器放大率:0.1---0.4,选择4 ⨯的放大
⏹假定距离标准是25厘米
⏹眼镜式助视器:需要16 D的正镜片(此时目标距离为6.25厘米)
⏹选用望远镜式助视器:阅读距离12.5厘米,所以阅读帽为8 D
❑综合放大倍数M = M a⨯M d= 2 ⨯ 8/4 = 4 ⨯
⏹所以选用2⨯的近用望远镜,试戴效果好
CASE Ⅳ
女性,64岁,中学教师。
主诉:白内障术后不能阅读,需要近助视器
眼科诊断:双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前-14.00D)
❑远视力:OD 0.2 , OS 0.15
❑近视力:OD 0.2 , OS 0.15
❑处方:OD -2.25-0.50 ⨯10 =0.2
OS -1.75-0.75 ⨯35 = 0.15
PD = 58mm,Add = +2.50D
CASE Ⅳ
⏹选择双眼康复
⏹近用:0.2---0.4,选择2 ⨯的放大
❑屈光度= 2 ⨯ 4 = 2 ⨯ 4 = 8 D的正镜片
❑阅读距离为1/8 =12.5cm
⏹患者屈光度约为-2.00D
⏹所以选用眼镜式助视器+ 6.00D
⏹考虑加底朝内棱镜度或移心
助视器的训练原则:
⏹训练的原则是先简单后复杂,训练的目标应该是先静止后活动。
⏹在开始训练时应该用低倍助视器,训练用的目标也应该大一些,这是一种由易到
难的训练原则。
⏹首先应该在室内训练,然后再到室外训练。
⏹如果患者需要多种助视器,则首先使用低倍数助视器进行训练。
助视器的训练-训练方法
⏹目标定位训练:指导者和患者之间的定位训练
⏹注视训练:望远镜的调焦训练
⏹定位注视联合训练:
❑包括在不用望远镜的情况下找到目标,再用望远镜寻找目标,使目标与眼为一条线中的两点,然后对望远镜进行调焦,直到看清楚目标为止
助视器的训练-训练方法
⏹有些患者当用裸眼或不戴望远镜定位有困难时,可用一纸筒放在眼前,然后进行
定位、注视等练习,纸筒训练无困难以后,再戴望远镜进行训练。
⏹跟踪训练:
-可以在黑板上或纸板上画一条连续的直线,此线全部在患者视线之中,先不用望远镜看到此线,然后使用望远镜看清此线,再画一条更长的线,练习用眼从线的开始看起,沿着线看下去,直到线的末端。
-患者可以控制自己的头部(不是眼)慢慢均匀运动,从线的一端看到另一端。
助视器的训练-训练方法
⏹追踪(tracking)训练:跟踪训练是跟踪一个静止的目标,而追踪练习是追踪一
个运动的目标。
因此,后者比前者更难一些。
⏹追踪训练在室内可以看指导者手中的目标,而目标可以做各种运动。
在室外可以
练习追踪一个玩耍的小孩、骑自行车者或一个跑动着的汽车等
助视器的训练-训练方法
扫视(scanning)训练:用望远镜搜寻周围环境中的某一目标的练习方法-患者戴上望远镜,面对黑板,其上画一个扫视图形。
患者练习跟踪此图(按箭头方向)并读出线旁的号码。
-最后是实地训练,练习在拥挤的人群中搜寻患者所熟悉的人,搜寻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街道牌、各种不同的建筑物
低视力康复主要内容
低视力助视器的使用
定向行动能力培训
日常生活技能培训
办公技能培训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