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康复
低视力康复服务流程

低视力康复服务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低视力康复服务流程,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呢!
咱先说第一步,评估啊!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得先全面了解咱的视力状况呀!医生会仔仔细细地给咱检查,问咱各种问题呢,“你看这个能看清不?”“这种感觉怎么样?”咱可得认真回答,这关系到后面的康复计划呢!
然后呢,就是制定计划啦!这就像给自己定制一套独一无二的装备。
康复师会根据咱的评估结果,精心设计一个专属于咱的计划。
“咱得从这儿开始锻炼哦。
”“试试这个训练方法咋样。
”是不是感觉很贴心呀!
接下来就是训练阶段啦!哇哦,这可是很关键的一步哦。
就像是运动员不断努力训练去突破自己一样,咱得跟着康复师的指导,一点点提升自己的视力能力呀。
“眼睛跟着这个光点动起来!”“嘿,真棒,继续坚持呀!”
在这过程中,还得有定期的复查呢!这可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多此一举哦。
这就像车要定期保养一样重要呀!复查可以看看咱的进展如何,计划需不需要调整,“哟,最近进步挺大呀!”“嗯嗯,这里可以再改进改进。
”
最后哇,就是看到成果啦,哇塞,那感觉别提多棒啦!就好像经过漫长
努力后,终于爬上山顶看到美丽风景一样让人兴奋呀!
总之呢,低视力康复服务流程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每一步都不可
或缺呀!大家说是不是?咱一定得重视起来,积极配合,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好的呀!我觉得呀,这就是给我们低视力人群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让我们能更好地去看清这个精彩的世界!。
低视力的康复-近用光学助视器验配原理

多种类型的立式放大镜
阅读式立式助视器3倍 读写式立式助视器3倍
手持式放大镜3倍
手持式放大镜(带光源)4 倍
近用助视器的训练
原则 信心
训练环境轻松,患者不易紧张疲劳 开始时的训练简单,易成功,建立自
训练时间长短适宜,不宜单调枯燥
训练方法
调焦训练 定位训练 搜寻训练 注视训练 充分发挥残余视力
低视力及盲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盲及低视力诊断标准
类别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双眼中好眼)
低视力
1
最佳矫正视力 最低视力等于
低于
或优于
0.3
0.1
2
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0.1 0.05
0.05(3 米指数) 0.02(1 米指数)
4
0.02
光感
5
无光感
n 注:中心视力好,但视野小,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但>5为3级盲,视野半径<5为4级盲
生活学习工作等不同要求,通常需要一种以上的助视器。
近用助视器因能获取较好的生活能力
故低视力患者多数更注重低近视力的矫正
近用光学助视器
低视力患者的特殊视觉条件决定了助视器的主要作用增大 视网膜成像
放大原理
相对体积放大作用 相对距离放大作用 角放大作用 投影放大作用
相对距离放大作用(移近放大作用)
低视力的康复
近用光学助视器验配原理
低视力概念
1.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 视功能障碍。
2.但并非盲,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双眼好 眼视力在0.05-0.3之间,视野小于10°。
《成人低目力康复》课件

注意事项
持之以恒
需要长时间、频繁地进行锻炼, 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动力和信心
需要患者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 惯的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对症治疗
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进 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
结论
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对于成人低视力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 帮助改善视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变化的可能性和意义
成人低目力康复
低视力是指即使佩戴了最佳矫正镜片,视力仍然不能正常达到标准水平。这 里介绍成人低目力康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低视力?
视力标准
正视者能看清在视力表上规定大小的字符;若看不清规定大小的字符,则需要佩戴眼镜或隐 形眼镜以达到视力标准。
低视力
即使最佳矫正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标准水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1
光线调节
保证视野明亮、舒适,保持足够的光线并避免强光。
2
与光源的距离调节
保持适当的距离并避免对焦困难。
3
坐姿调节
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避免肌肉疲劳。
辅助器具
放大镜
可以在游泳、阅读、缝合和针线活和书写等活动中使用,改善低视力者的生活质量。
非球面镜
利用透镜的特殊形状,可以扭曲或压缩图像,从而提高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通过视功能训练和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或 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交交 流。
常见原因
白内障、黄斑病、青光眼等眼疾、糖尿病等慢性病。
低视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1
看不清文字
如看报纸、书籍、电视等。
动手能力下降
2
如缝纫、织毛衣、修理小物件、打字等。
3
日常活动受限
如步行、做饭、购物、旅游等。
低视力康复 定向行走精编版

低视力康复一、低视力的概念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称为低视力。
低视力属于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但非盲目。
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度敏感度下降等多方面现象。
低视力的病因很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眼组织异常或缺损、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底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不植入人工晶体等都可以导致低视力。
二、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 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
常用的助视器有两大类:一类是非光学助视器(太阳帽、照明灯、阅读裂口器、大字印刷品等);一类是光学助视器,如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放大镜(手持式、立式)等。
助视器是通过放大作用增加物体的形象,来刺激患者更多的视觉细胞,给大脑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更容易识别物体。
低视力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和配用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训练,后者的对象指学龄及学龄前的儿童。
视觉发育不能自然产生,以正常小孩视觉发育为例,婴儿出生后虽已具备视觉,但其功能是不完善的,而视觉的发育是在不断“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不“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同样,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后,也就要不断地训练“看”。
上述训练工作由验光配镜人员或特教老师承担。
低视力者可以去当地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或定点眼镜店,进行助视器的验光配镜和训练。
三、残联在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低视力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残联、卫生部门、特教部门、眼镜行业及家庭等,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完成。
残联在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是:(一)协调相关部门,制订本地低视力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任务,落实配套经费,组织实施。
(二)理顺各方面关系,建立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三)掌握低视力人群康复需求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到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定点眼镜店、盲校等进行检查诊断、验光配镜和训练。
9 第九节 盲和低视力的康复及护理

【展望】
我们应当在积极开发我国防盲治盲资源前提 下,加强与WHO和国际非政府防盲组织的合 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努力创造防盲治盲工 作的新局面,达到在2020年根治可避免盲的 宏伟目标。
五官科护理
三、盲和低视力人群的护理
低视力的治疗主要是低视力康复治疗,是 通过各种助视器的应用,帮助低视力病人充 分利用其残存的有用视力,克服因低视力造 成的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五官科护理
护理措施
3.减少眩光,提高视觉对比敏感度。 4.视觉及其他感觉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残余视 觉训练,以及依靠其他感觉如听觉、触觉和嗅 觉方面的训练,以弥补视觉之不足,帮助病人 获取外界信息。 5.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耐心解释病情及治 疗情况,倾听其心理感受,鼓励其坚持进行低 视力康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走出封闭的环 境,树立生活自信心。
五官科护理
护理评估
4.辅助检查 (1)因低视力病人患有不同眼病,故验光较 一般病人复杂,以检影验光为基础。 (2)视野检查可了解病人病变程度,并为低 视力助视器提供依据。 (3)对比敏感度准确检查有助于为病人提供 合适的助视器。 (4)其他检查 色觉、暗适应、B超及电生理 检查。
五官科护理
护理诊断
五官科护理
护理措施
6.健康指导 (1)通过卫生宣教,使视力残疾人得到社会、 家庭的理解与帮助。约80%致盲性眼病是能预 防、控制或恢复的,应积极防治,避免发生视 力损伤。 (2)对于低视力儿童应尽早使用助视器,以 便更好适应生活和学习。老年人对助视器的适 应时间较长,使用2~3周应复诊以调整助视器。
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白内障、角膜病、 沙眼、青光眼、视网膜脉络膜病、遗传性眼 病、视神经病、屈光不正和眼外伤。
盲和低视力病人的康复及护理

3、减少眩光、提高视觉对比敏感度
低视力病人对照明的要求因人而异,应注意 调整光线的强弱,避免光线照射眼部引起眩 光和光线阴影降低视觉对比度。 低视力病人读写时用黑色粗横格线条纸或 黑底白字,可减少眩光,提高视觉对比度。 低视力病人外出时戴浅灰色太阳镜、宽边眼 镜、宽沿帽可防止眩光。 老年低视力病人戴用抗反射的镀膜眼镜,可 降低对眩光的敏感。 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和青光眼病人 戴用黄色滤光镜,可改善视觉对比敏感度。
4、健康指导 (1) 通过卫生宣教,使视力
残疾人得到社会、家庭的理解、关心 和帮助。
(2)约80%致盲性眼病是能预防、 控制或恢复的,应积极防治,避免发 生视力损伤。
(3)低视力儿童应尽早使用助视 器,以便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生活和 学习的重要体会。
(4)老年人对助视器的适应时间 较长,初诊后2~3周,应复诊以适时 调整助视器。
2014 6月6 第十九届 全国 “爱 眼 日 ”主题 : 关注眼健康, 预防糖尿病致盲 。
根据WHO1973年制定的低视力与盲的分级标准 :
低视力:
指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3但≥0.05
盲:
指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5至无光感
盲
可避免盲
不可避免盲
WHO1999年对盲人的定义是:因视力损伤不能独自行走的人,通常
需要社会的扶持和帮助。
低视力康复训练项目实施方案

低视力康复训练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咱们都知道,低视力的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不少小麻烦呢。
就像在雾里走路,看东西模模糊糊的。
所以啊,咱们这个低视力康复训练项目就像是给他们一副特殊的“眼镜”,帮助他们看得更清楚,生活得更自在。
二、目标。
1. 短期目标。
咱们要让低视力患者在训练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就感觉看东西有点小进步。
比如说,能更清楚地看到家人的脸啦,不再把小猫看成一团黑影啦。
2. 长期目标。
最终呢,是要让他们尽可能地独立生活,像正常人一样去逛街、看书(当然可能是大字版的书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也能自信满满地面对这个世界。
三、训练对象。
那些被诊断为低视力的小伙伴们,不管是因为先天的原因,还是后天不小心生病或者受伤导致的,都欢迎来参加咱们这个训练项目。
四、训练内容。
(一)视觉功能训练。
1. 敏锐度训练。
就像给眼睛做健身操。
咱们会准备一些特制的卡片,上面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图案或者字母。
先从大的开始,让患者试着去辨认,慢慢地再过渡到小的。
这就像是升级打怪,每辨认对一个小图案,眼睛就像升了一级,变得更敏锐一点。
2. 视野扩展训练。
这个就有趣啦。
我们会在患者的周边视野范围内设置一些小目标,比如小彩灯或者小玩具。
然后让患者转动脑袋或者眼睛,去发现这些小目标。
这就像是让眼睛的“视野小雷达”范围变得更大,不再只盯着眼前的一点点地方。
(二)生活技能训练。
1. 定向行走训练。
想象一下,在一个大迷宫里,低视力患者就像要找到出口的小勇士。
我们会教他们用盲杖,还有利用声音、气味等各种线索来确定方向。
比如说,听到汽车声在左边,那就要小心往右边走啦;闻到面包店的香味,就知道快到商业街啦。
2. 日常生活自理训练。
像穿衣服、做饭这些平常事儿,对低视力患者来说可能有点难。
我们会有专门的小技巧教给他们。
比如说,把衣服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在衣服上做一些小标记,这样就能轻松穿上啦;做饭的时候,把调料瓶贴上大大的标签,还可以用一些有特殊形状的厨具,这样就不会把盐当成糖啦。
低视力患者康复宣教知识

低视力患者康复宣教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低视力患者康复宣教那些事儿。
您知道吗,低视力就像是生活给我们开的一个小玩笑,让我们看世界变得有点模糊不清。
但别怕,咱们有办法应对!对于低视力患者来说,照明可是个大帮手。
就好比在黑暗的夜里,一盏明灯能照亮前行的路。
合适的照明能让我们的眼睛更轻松地捕捉到物体。
想象一下,在一个光线柔和又均匀的房间里,看东西是不是会舒服很多?所以,家里的灯光可不能马虎,要既不刺眼又足够明亮。
还有啊,助视器就像是给我们的眼睛装上了一对神奇的翅膀。
放大镜、望远镜这些小玩意儿,能把小小的字放大,把远处的风景拉近。
这就好像是给我们的眼睛施了魔法,让我们能更好地看清这个世界。
您说神奇不神奇?低视力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哟!比如阅读,可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一瞅。
得调整好姿势,找个光线好的地方,把书放得离眼睛合适的距离。
这就像做饭要掌握好火候一样,差一点儿都不行。
再说说出行吧,低视力患者出门可不能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
要熟悉周围的环境,记住那些标志性的东西,就像在大海中航行要记住灯塔的位置。
而且,出门最好有人陪着,这样心里也踏实。
另外,心理这一关也得过去。
别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垂头丧气。
低视力又怎么样?咱们照样能活得精彩!这就好比一棵受伤的小树,只要努力生长,也能枝繁叶茂。
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锻炼身体,得坚持才有效果。
做做眼部的运动,提高眼睛的灵活性,让眼睛重新变得“活力四射”。
总之,低视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心去应对,用正确的方法去康复,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依然可以充满阳光和色彩!让我们一起加油,让低视力不再成为我们生活的阻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冯江虹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截止2006年 结果显示:截止2006年4月1日各类 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 万人, 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 人数的6.34%。其中视力残疾1233 人数的6.34%。其中视力残疾1233 万人,占残疾人总数14.86% 万人,占残疾人总数14.86%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 二级低视力
低视力的概念
低视力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下, 低视力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下, 用手术、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 视功能障碍。 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等。
要
点
盲及低视力均指双眼,且以视力较好眼为 准 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 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 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 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后, 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盲的首要病因
我国目前有白内障患者500万 我国目前有白内障患者500万, 急需手术治疗的有200万 急需手术治疗的有200万, 每年新增的病例有40-120万 每年新增的病例有40-120万 手术率每年50-100万例 手术率每年50-100万例
眼球
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 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囊膜损伤, 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 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 增 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 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 都 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浑浊 只有当白内障引起视力障碍时才有临床意义 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疾病
肿胀期白内障 肿胀期白内障
( 3 )成熟期(mature stage) 成熟期(mature
●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 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 晶状体水分和分解产物从囊膜逸出,体积、 ●晶状体水分和分解产物从囊膜逸出,体积、前 房深度恢复正常,晶状体全部混浊, 房深度恢复正常,晶状体全部混浊,眼底不能 窥入。 窥入。
核性白内障
皮质及核性白内障
后囊膜下白内障
后囊膜下浅层皮质出现混浊 混浊位于视轴,早期视力下降 混浊位于视轴,
后囊膜下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眼病,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眼病, 为出生时或出生后后第一年内发生 的晶状体混浊。它是胎儿发育过程 的晶状体混浊。 晶状体发育生长障碍的结果。 中,晶状体发育生长障碍的结果。
代谢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病因
遗传:1/3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患者, 遗传:1/3患者 宫内感染( 个月):风疹,单疱,麻疹, ):风疹 宫内感染(头3个月):风疹,单疱,麻疹, 腮腺炎,水痘等 腮腺炎, 孕期用药: 个月, 孕期用药:头3个月,激素等 孕期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减等 孕期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单筒手持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式助视器
望远镜式助视器
双筒望远镜式助视器
应用及方法
双眼视力相接近的可以推荐用双筒望远镜 式助视器。 双眼视力不等,要用较好的那只眼接受注 视器。
2)近用助视器
是一组屈光度数较大的凸透镜(+4D— 是一组屈光度数较大的凸透镜(+4D— +32D)放大倍数是1X +32D)放大倍数是1X - 8X 双眼;+4D—+12D需加△ 双眼;+4D—+12D需加△ 单眼:正透镜、非球面正透镜、非球面反 合透镜(4X 20X) 合透镜(4X - 20X)
为视觉重建提供了“新的视觉感官”— 为视觉重建提供了“新的视觉感官”—飞 跃性的解放 给低视力患者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方 便—福音 助视器是一种工具,不是全部 —无法与正 常的视功能相比 视野小,不能走路,阅读距离近,易疲劳 需反复训练—实践— 需反复训练—实践—适应。享受和他人一 样的光明,幸福的人生
我国导致视力残疾的病因 (1987) 白内障 1987) ( 41.06%) 41.06%) 角膜病 ( 15.38%) 15.38%) 沙 眼 (10.87%) 10.87%) 高度近视 (26.25% ) 糖网病变 (11.96% ) 黄斑病变 (10.10% )
儿童低视力病因
主要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 (国际与国内相同)
近用助视器
近用眼镜助视器 立式放大镜 手持放大镜 近用望远镜助视器(阅读帽) 使用倍数+6D-+32D(常用+12使用倍数+6D-+32D(常用+12-+20D) 每4D放大1倍 4D放大1 原理:增大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 体积放大 距离放大 角性放大 投影放大
眼镜式助视器
柜式助视器配镜箱及低视力视力表
先天性白内障或术后无晶体 (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 先天性白内障或术后无晶体 (不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 先天性 眼球震颤 屈光不正
(18.18%) 18.18%) (15.29%) 15.29%) (15.25%) 15.25%) (12.81%) 12.81%)
低视力的检查
病史 视力检查 屈光检查 视野检查 色觉检查 立体视检查
(4)过熟期(hypermature stage) 过熟期(hypermature
成熟期数年后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前 成熟期数年后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 房加深,虹膜震颤。核沉于囊袋下方, 房加深,虹膜震颤。核沉于囊袋下方,随体位 变化而移动, Morganian白内障 白内障。 变化而移动,即Morganian白内障。 并发症: 并发症: 过敏性葡萄膜炎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晶状体脱位 继发青光眼
核性白内障
少见,发病年龄早,进展缓慢。 少见,发病年龄早,进展缓慢。初期晶状 体核呈黄色混浊, 与核硬化相似, 体核呈黄色混浊 , 与核硬化相似 , 但后者对视力 无影响。 核性白内障中央有一盘状暗影。 无影响 。 核性白内障中央有一盘状暗影 。 屈光力 增加—近视, 单眼复视。 增加 —近视 , 单眼复视 。 核逐渐变为棕黄色或棕 黑色,视力极度减退。 黑色,视力极度减退。
膜状三棱镜
3 电子助视 器
闭路电视助视器就是一种电子助视器,属 于中距离阅读助视器。放大倍数为1.5~60倍。 于中距离阅读助视器。放大倍数为1.5~60倍。 图像有反转(白底黑字与黑底白字相转换) 能力,为视力严重损害者开辟了阅读新领 域,今后将成为低视力患者非常有用的助 视器。
闭路电视
.助视器的评价
视力残疾= 视力残疾=盲+低视力
我国盲及低视力的标准(1987年 我国盲及低视力的标准(1987年)
类别 盲 级别 一级盲 二级盲 最佳矫正视力 <0.02~ <0.02~光感,或视野半径 <5° <5° <0.05 ~0.02,或视野半径 ~0.02,或视野半径 <10° <10° <0.1 ~0.05 <0.3 ~0.1
低视力康复的目的: 低视力康复的目的: 使视觉损伤的影响降至最小程 度,以便患者能够更好、更有效地 使用其可利用的视力,提高学习、 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低视力康复
1.低视力儿童的康复 1.低视力儿童的康复 2.低视力老年人的康复 2.低视力老年人的康复
1.低视力儿童的康复 1.低视力儿童的康复
(二)训练器具 ——助视器
助视器
能改善或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及活动能力的 一种装置或设备称为助视器 助视器分为三大类: 光学性助视器 非光学性助视器 电子助视器 电子助视器
光学助视器
是一种可以通过其光学特征来提高患 者视觉活动的装置
1 ) 远用望远镜式助视器
低视力患者要看清一米至无限远的目标唯 有望远镜是可用的 单筒远用望远镜:常用2x单筒远用望远镜:常用2x-8x 双筒远用望远镜:常用2.5x双筒远用望远镜:常用2.5x-3x 提高视力的原理: 提高视力的原理:缩短患者与目标间的距 离,二者之间距离缩短1/2,视网膜上成像 离,二者之间距离缩短1/2,视网膜上成像 扩大2倍如:放大5倍的望远镜使10米处的 扩大2倍如:放大5倍的望远镜使10米处的 目标变近到2米处,目标自然增大5 目标变近到2米处,目标自然增大5倍
白内障的病因
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 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 晶状体或眼球的发育异常以及某 些先天性全身性综合征。 些先天性全身性综合征。
晶状体
双凸透镜, 双凸透镜,借晶体悬韧带悬吊于后房 弹性体,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大并硬化 弹性体, 无血管, 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
白内障分类
按病因: 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 按病因: 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 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 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 发育性,后发障 发育性, 按发病时间: 先天性, 按发病时间: 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按晶状体混浊形态: 点状,冠状, 按晶状体混浊形态: 点状,冠状,板层 按晶状体混浊部位: 皮质性,核性, 按晶状体混浊部位: 皮质性,核性,囊膜下
携式助视器配镜箱及低视力视力表 标准检查距离为2 (标准检查距离为2米)
2.非光学性 2.非光学性
这些助视器不是通过光学性能来改善 视功能的,而是通过对环境的改变来提高 视功能。
推荐滤光眼镜: 推荐滤光眼镜:
为视野缺损患者应用的助视器
倒置望远镜,使用于严重的视野缩小。如 晚期青光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膜状三棱镜,患者仅需较小的眼球运动, 就可以起到增大视野的作用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
钝挫伤:本身结构受损,囊膜破裂, 钝挫伤:本身结构受损,囊膜破裂,房水进入 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 晶状体脱位, 穿通伤:囊膜破裂,房水进入皮质进入前房 穿通伤:囊膜破裂, 继发青光眼 爆炸伤:气浪引起,类似钝挫伤 爆炸伤:气浪引起, 电击伤: 电击伤:触电为前囊及前囊下皮质混浊 雷电击伤前后囊及皮质均可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