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PPT

合集下载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PPT课件

退热与镇痛
对于发热、胸痛患者,可给予适 当的退热药物和镇痛药物,以减
轻患者症状。
营养支持
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摄入,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患者营养
状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心肺功能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心肺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 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继发感染预防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继发感 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2-12
目 录
• 引言 •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制定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规范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行为, 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背景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 统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 者生活质量。
指南制定依据
01
02
03
临床实践经验
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形成 规范化诊疗流程。
国内外相关指南
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 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循证医学证据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估 不同诊疗方案的效果和安 全性。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对社区获得性肺 炎的诊疗。
适用对象
包括临床医生、护士、药师等参与社 区获得性肺炎诊疗的工作人员。
检测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肺炎类型 。
病原学检查
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方法,明确病 原体类型。
影像学检查技术
X线胸片
观察肺部病变范围、程度,评估病情 严重程度。
CT检查
更精确地显示肺部病变细节,有助于 鉴别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课件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并发症:及时诊断、合理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并发症: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对症治疗等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对预后进行评估,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预防措施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拥挤和 潮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原学检查:痰液、血液等标本培 养和核酸检测
临床诊断标准:发热、咳嗽、咳痰、 肺部啰音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抗生素治疗原则与选择
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早期、足量、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不少于5天,重症患者可适当延长 针对并发症和合并症进行治疗
总结:指南内容回顾与评价
指南内容回顾: 重点回顾指南中 的诊断标准、治 疗原则、预防措
施等内容
指南评价:对指南 的实用性、科学性 和可操作性进行评 价,包括指南对临 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等方面
指南意义:强调指 南在提高社区获得 性肺炎的诊断和治 疗水平方面的重要 作用,以及对于推 动相关领域研究和
增强免疫力,适 当锻炼,合理饮 食
避免接触呼吸道 感染患者,注意 个人卫生
接种肺炎疫苗, 提高预防意识
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
内容:社区获 得性肺炎的预 防知识、治疗 方法、注意事
项等
形式:宣传册、 海报、讲座、 视频等多种形

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CT检查:显示肺部炎症性病 变,如肺叶实变、空洞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04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药物治 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原则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治疗策略是药物治疗。首选抗生素应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病原学特点,如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选择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生素。 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静脉或联合用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新型抗生素和联合治疗策略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 进展。例如,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 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此外,联合治疗策略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药物的使用也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治疗的经济影响 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非常重要。随着新型抗生素 和联合治疗策略的出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成本有所上升,但根据现有的 研究,这些新策略能够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从而在总体上降低了治疗成本。
0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
VIEW MORE
诊断标准与方法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包 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 白、降钙素原等。根据这些指标,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可 以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了确诊,需要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 以显示肺部浸润影。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更详细 的评估。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方案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共32张PPT)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共32张PPT)
满结足构下 性列肺标疾准病之(如一:,支尤气其管W是扩B两张C种、>或肺2两囊0种肿×以、上1弥0条漫9件性/并L泛存或细时支<,气4建管×议炎住1等院0);9治/疗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L; 医(联疗1合)卫 静具生脉有机注抗构射假工大单作环胞人内菌员酯活,类呼 ;性特,的别必吸β是要-内空临时酰床还气胺一可类线同时抗工时生P作联素a人用0(员氨2如;基<头糖6孢苷0他类m啶;、m头H孢g吡,肟、P哌a0拉2西/林F/i他0唑2巴<坦3、0头0孢,哌或酮/舒Pa巴C坦0、2亚>胺5培0南m、m美罗H培g南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医院外 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 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背景
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 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不断变迁
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
耐药肺炎链球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 胞菌
初始治疗注意事项
(1)对于既往健康的轻症且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应尽量 推荐用生物利用度良好的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
(2)我国成人CAP致病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包 括中介与耐药)在20%左右,青霉素中介水平(MIC 0.11.0mg/L)耐药肺炎链球菌肺炎仍可选择青霉素,但需提 高剂量,如青霉素G 240万U静脉滴注,1次/4~6h。高 水平耐药或存在耐药高危险因素时应选择头孢曲松、头 孢噻肟、厄他培南、呼吸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
1:320或间接荧光试验IgG抗体≥1:1024。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一般治疗
包括休息、吸氧、止咳 、化痰等对症治疗措施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
并发症治疗
针对脓胸、肺脓肿等并 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穿刺引流、手
术治疗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患者,给予营养支持、 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措
施。
患者教育与心理干
05
预策略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表现 为呼吸困难、水肿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机 会。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某些类型的肺部感染。
处理方法介绍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抗感染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 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 疗,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 发症。
针对病原菌治疗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物 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疗程足够
抗感染治疗应持续至症状 消失、影像学异常消散, 且病原菌被清除为止。
对症支持治疗原则
氧疗
营养支持
未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 控制策略将更加完善,包括加 强疫苗接种、改善环境卫生、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等,降低疾 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THANKS.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老年人和儿童)、免疫状态(免疫受损或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吸烟、酗酒、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 等。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儿童社区获得性的肺炎管理指南-ppt课件

儿童社区获得性的肺炎管理指南-ppt课件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856-862.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抗微生物药物的 剂量和用法(上)
抗微生物药物
剂量及给药间隔[mg(kg·次)]
青霉素类 青霉素G
2.5万~5.0万U/(kg·次),q 6 h 大剂量5.0万~10.0万u/(kg·次),q 6 h
3.0/0.2 3.0/0.1
4.0/0.5
口服 口服或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口服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口服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阿莫西中林华+医舒学巴会坦儿科学(规分格会:呼2吸:1学注组射.中剂华)按儿阿科莫杂西志林.2计01算33;501,q(161~):885h6-862.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抗微生物药物的 剂量和用法(中)
抗微生物药物
剂量及给药间隔[mg(kg·次)]
头孢菌素类 头孢拉定 头孢唑啉
6.25~1250,q 6 h 1250~25.00,q 6~8 h
15~25,q 6~8 h
最大剂量 (g/次)
1.0 1.0 1.0
头孢羟氨苄
15~25,q 12 h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145-152.
儿童CAP的特异性预防
➢ 对高危婴幼儿可给予RSV
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 等)预防治疗
➢ 已有肺炎链球苗疫苗、b型流感
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病毒疫苗、 百日咳疫苗等,疫苗的预防接种 对减少CAP患病率效果肯定
(规格:2:1注射剂) 常用剂量:(15.0/7.5)~(30.0/15.0)q 6 h~q 12 h 大剂量:(40.0/20.0)~(80.0/40.0)q 6 h~q 12 h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治疗原则和目标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治疗,以 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 、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营 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提高治疗效
果。
药物治疗方案及选择
抗感染治疗
免疫治疗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选择敏 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
诊疗策略
针对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 程中,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避免加重基础疾病。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 后和生活质量。
06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并发症及处 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01
02
03
04
脓胸
当病原菌侵入胸膜腔,可导致 脓胸,表现为高热、胸痛、呼
08 总结与展望
指南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1 2 3
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指南的实施,可以规范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 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水平,减少误诊和 漏诊,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医疗成本
指南的推广和实施,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促进健康公平
03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和体征
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 、呼吸困难等。
体征
呼吸急促、肺部湿啰音、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 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定义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 性肺实质(含肺间质)炎症,包括 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 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 炎。
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 病,其致病原的的组成和耐药性在不同 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 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 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 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 许多新问题。
吸困难 ➢ 肺外症状明显,常有消化、神经系统症状、相对缓脉、
低钠低磷血症等 ➢ 白细胞升高,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升高,尿抗原阳性 ➢ 胸部X线:病变双侧、多发多样性;大片、斑片、斑点
结节状、条索、纱网状影 ;可出现空洞
肺炎支原体肺炎
➢ 青年、儿童易感,秋季多发,可有小的爆发 ➢ 干咳为突出症状,发热一般在38℃左右,偶有高热 ➢ 儿童可并发中耳炎、鼓膜炎 ➢ 胸部X线:浸润影、间质性炎症、实变影 ➢ 白细胞正常或略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冷凝集试验阳性,支原体抗体检查阳性
➢ 间质性肺炎:肺泡壁增生 间质水肿
网状
病原体分类
1细菌性肺炎:多见,80﹪ 需氧菌 G﹢球菌 G-杆菌
2病毒性肺炎
厌氧菌
3真菌性肺炎
4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 氏体
5寄生虫性肺炎:弓形体、肺吸虫
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实变,均匀密度增高,水平叶裂增宽、 密度增高、边缘清楚,为叶间积液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 小儿多见,可有一定的流行性 ➢ 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 以干咳为主,胸痛少见,常有呼吸困难 ➢ 肺部体征不明显 ➢ 白细胞正常、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或降
低 ➢ 胸片多为间质性病变、小片浸润影 ➢ 抗生素治疗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部分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院标准 及重症CAP诊断标准
• 一、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 CAP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可作为辅助评价工具,为临床诊 治提供帮助,但医生应结合临床经验作出判断,动态观察 病情变化;CURB-65、CRB-65(C:意识障碍,u:尿素氮 ,R:呼吸频率,B:血压,65:年龄)和肺炎严重指数 (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评分低估流感病毒肺炎 的死亡风险和严重程度,而氧合指数结合外周血淋巴细胞 绝对值减低预测流感病毒肺炎死亡风险优于CURB_65和 PSI

CAP的诊断思路:六步法
• 第一步:判断CAP诊断是否成立。对于临床疑似CAP患者 ,要注意与肺结核等特殊感染以及非感染病因进行诊断。 • 第二步:评估CAP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场所。 • 第三步:推测CAP可能的病原体及耐药风险:参考年龄、 发病季节、基础病和危险因素、症状或体征、胸部影像学 (X线胸片或CT)特点、实验室检查、CAP病情严重程度 、既往抗菌药物应用史。 • 第四步:合理安排病原菌检查,及时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 疗。 • 第五步:动态评估CAP经验性抗感染效果,初始治疗失败 时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第六步:治疗后随访,并进行健康宣教。

• 我国成人CAP患者中病毒检出率为15.0%~34.9%,流感 病毒占首位,其他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 、人偏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 5.8%~65.7%可合并细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 我国成人CAP患者中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高耐 药率是有别于欧美国家的重要特点。对阿奇霉素耐药率 88.1%~91.3%,对口服青霉素的耐药率24.5%~36.5%, 对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39.9%~50.7%,但对注射用青霉素 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9%和13.4%)。

重症CAP的诊断标准
• 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 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收住ICU治疗。 • 主要标准: • (1)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 (2)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第一部分 CAP的定义和诊断
•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 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 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 CAP的病死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升高。ICU中重症CAP患 者的30d病死率达23%~47%;

• C.可能病原体:病毒 • 多数具有季节性,可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群聚性发病,急 性上呼吸道症状,肌痛,外周血细胞正常或减低,降钙素 原(PCT)<0.1ug/L,抗菌素治疗无效,影像学表现为 双侧、多叶间质性渗出,磨玻璃影,可伴有实变。

2016版CAP指南更新特色
• 补充我国病原学最新资料 • 明确提出成人CAP诊疗6步法 • 增加CAP主要类型,明确提出细菌性、支原体、衣原体和 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要点 • 病情严重度评价明确采用CURB-65,精简重症CAP标准 • 病原检测以表格形式表达,简明扼要 • 经验性治疗参照我国成人CAP病原谱和耐药特点 • 重视病原学检查,抗感染治疗有的放矢 • 体现重症肺炎辅助治疗价值和呼吸专科特色 • 明确初始治疗失败的定义及诊治流程 • 增加特殊类型肺炎 • 疫苗预防策略更加细化

中国成人CAP病原学特点
• CAP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 着明显差异,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迁。 • 目前我国: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CAP的重 要致病原。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 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少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 • MRSA)肺炎成人少见; • 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充血性心力 衰竭、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等),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等革兰阴性杆 菌则更加常见。

几种不同类型病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
• A.可能病原体:细菌 • 急性起病,高热,可伴有寒战,脓痰、褐色痰或血痰,胸 痛,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CRP升高,肺部实变体征或 湿性啰音,影像学可表现为肺泡浸润影或实变呈叶段分布 • B.可能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 • 年龄<60岁,基础病少,持续咳嗽,无痰或痰涂片检查未 发现细菌,肺部体征少,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影 像学可表现为上肺野和双肺病灶、小叶中心性结节、树芽 征、磨玻璃影以及支气管壁增厚,病情进展可呈实变。
CAP的临床诊断标准
• 1. 社区发病;
• 2. 肺炎相关临床表现:⑴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 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及咯 血;⑵发热;⑶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⑷外 周血白细胞<4×109/L或>10×109/L。 • 3.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影、也或段实 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改变。 • 符合1、3及2中任何一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 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细 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成人CAP病原学特点
•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高耐药率是我国CAP病原 学有别于其他多数国家的另一个特点。 • 对阿奇霉素耐药率54.9%~60.4%,耐药支原体感染使患者 发热时间及抗感染疗程延长,但对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