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显像管的工作原理显像管,又称CRT(Cathode Ray Tub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和监视器等设备中的显示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束的发射和控制,通过对荧光屏的激发来产生图像。
在显像管中,主要包括电子枪、荧光屏和玻璃外壳等部件。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电子枪部分。
电子枪由一个或多个热阴极和若干个聚焦极、偏转极组成。
当热阴极受到加热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电子,这些电子被聚焦极聚焦成一束,并通过偏转极的控制来定位到荧光屏的特定位置上。
接下来是荧光屏部分。
荧光屏由内部涂有荧光物质的玻璃构成,当电子束击中荧光屏时,会激发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
荧光屏上通常涂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物质,通过控制电子束的位置和强度,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点,从而形成图像。
最后是玻璃外壳部分。
玻璃外壳主要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以便让荧光屏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玻璃外壳传播到观察者的眼睛。
在工作时,显像管的电子枪会根据输入信号的控制,发射出对应位置和强度的电子束,这些电子束会击中荧光屏上的相应位置,激发出可见光,从而形成图像。
根据电子束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化,可以在荧光屏上产生各种颜色和亮度不同的光点,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像。
总的来说,显像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子束的位置和强度,以及荧光屏的荧光物质来产生图像。
它的优点是色彩饱满、对比度高,但由于体积大、发热量大和辐射较大等缺点,逐渐被液晶显示技术所取代。
但显像管作为显示技术的先驱,对后来的显示技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电视显像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视设备中的显示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阴极射线管(CRT)的原理实现的。
首先,电视显像管内部有一个电子枪,它由一个热阴极和多个电子透镜构成。
当电子枪受到电流激发时,热阴极会释放出电子。
这些电子被电子透镜聚焦成一个细束,并以很高的速度加速。
接下来,这束加速的电子会通过一个带有正电极的阳极孔,进入一个真空的玻璃瓶,即电视显像管的屏幕部分。
在屏幕内部,有一层荧光物质,它能够发出光线。
当电子束击中荧光物质时,荧光物质就会被激发,产生明亮的光。
最后,为了生成图像,电子束被垂直扫描,从屏幕的顶部逐行扫描到底部。
在此过程中,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控制屏幕上每个像素点的亮度。
同时,水平扫描电子束的速度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根据需要,逐行移动。
这种扫描方式可以确保屏幕上的每个像素点都被正确激发,从而形成完整的图像。
综上所述,电视显像管通过电子枪、荧光物质和扫描方式等技术要素,实现了将电子束转化为可见光的过程,从而实现了电视图像的显示。
这种技术在电视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且在早期的CRT电视机中占据主导地位。
CRT及其荧光粉

Y2O2S:Eu3+采取较高的 Eu3+ 掺杂浓度,产生交叉弛豫,使得 Eu3+ 较高能 级的蓝光和绿光发射发生猝灭,从而得到较高纯度和强度的红光发射。
华东师范大学 8
稀土红色荧光粉
(二)Y2O3:Eu3+:
Y2O3:Eu3+为白色晶体,属于体心立方结构,不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好。 具有色纯度高、光衰特性好的特点。
Y2O2S:Eu3+ 为 白 色 晶 体 , 具 有 六 方 晶 体 结 构 , 不 溶 于 水 , 熔 点 高 ( 2000℃以上),化学稳定性好。
华东师范大学
7
稀土红色荧光粉
源自 Eu3+ 的 5D0-7F2 跃迁发射,主峰位于 626nm 。 Eu3+ 的较高能级
5D 1和 5D 2 产生的跃迁发射蓝光和绿光,会影响荧光粉的色度。因此,
CRT及其荧光粉
华东师范大学
1
华东师范大学
2
目录
CRT工作原理及构造 阴极射线荧光粉 稀土红色荧光粉 稀土绿色荧光粉 蓝色荧光粉
华东师范大学
3
CRT工作原理及构造
CRT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其显示原理是:显像管 的电子枪发射电子,通过扫描的方式使电子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粉发光,通过红绿蓝 (RGB)三色的荧光粉组合,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CRT显像管主要由电子枪(Electron gun)、偏转线圈(Deflection coils)、荫罩 板(Shadow mask)、荧光粉层(phosphor)和玻璃外壳五部分组成。
华东师范大学
9
稀土红色荧光粉
Y2O3 Eu2O3 助熔剂
混合
CRT显示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确保受三个基色信号控制的三束电子束准确轰 击相应的荧光粉,是彩色显象管技术的关键。
整理ppt
11
➢ 色相混合原理
整理ppt12ຫໍສະໝຸດ ➢ 孔状与沟槽荫罩对比优点:成本低
缺点:透过率50%、 亮度对比较低、分辨 率低
灯丝 Hf (Uf) 阴极 K (0V) 调制极 G1 (-60V~-20V) 加速极 G2 (400V) 聚焦极 G3 (0V~300V) 高压极 G4 (9000V)
整理ppt
6
2、单电位电子枪
单电位电子枪一般称为UPF枪(Unipotential Focus),其原理结构与各极如 下图所示。
优点:分辨率高、透 过率70%
缺点:相对成本较高
整理ppt
13
➢ 荫栅式彩色显像管
条状荫栅又固定在一个拉力极大的铁框 中的互相平行的铁线阵列组成。
电子透过率达到95%以上。
整理ppt
14
整理ppt
15
四、图片欣赏
整理ppt
16
贝尔德的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
斯福罗金的CRT显像 管
1925年10月2日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 次实验中使用CRT器材“扫描”出木偶的图象成为一个转折点,其被称 为电视诞生的标志,而同一时间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也弄 出了自己的电视系统,但是这两个人实现图像传输的模式有些不同,但
都是由CRT设备实现的。 当然这两者中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就是斯福罗金 的“电视”系统了,这种全电子模式也是未来电视发展的一个起点。
整理ppt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是一种使用电子束通过真空管中的荧光屏来显示图像的设备。
它是计算机显示器的一种常见类型,虽然现在已经被液晶显示器所取代,但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仍然值得了解。
1. CRT显示器的基本构成CRT显示器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构成:1.1 电子枪CRT显示器的核心部件是电子枪,它由三个电子发射器组成,分别对应红色、绿色和蓝色。
这三个电子发射器产生的电子束是用来激发荧光屏的。
1.2 真空管整个CRT显示器是由一个完全封闭的真空管构成的。
这个真空管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以防止电子束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
1.3 荧光屏荧光屏位于真空管的前方,它是由荧光物质制成的。
当电子束击中荧光屏时,荧光物质会发出可见光,从而形成图像。
1.4 电子束偏转系统电子束偏转系统用来控制电子束的位置,使其能够扫描整个荧光屏。
它由两对偏转电极组成,一对用于水平方向的偏转,另一对用于垂直方向的偏转。
1.5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负责接收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号,并控制电子枪的发射,以及电子束的偏转。
2.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步骤:电子发射、电子束聚焦、电子束偏转、电子束扫描和荧光屏发光。
2.1 电子发射当CRT显示器通电时,电子枪中的三个电子发射器开始发射电子。
这些电子发射器通过加热阴极产生热电子,然后通过加速电极将电子加速到高速。
2.2 电子束聚焦在电子发射后,电子束会经过一个聚焦系统,使得电子束变得更加集中和聚焦。
聚焦系统通常由一个聚焦电极和一个聚焦磁场组成。
聚焦电极通过调节电场来控制电子束的聚焦,而聚焦磁场则通过调节磁场来进一步聚焦电子束。
2.3 电子束偏转在电子束聚焦后,电子束进入电子束偏转系统。
电子束偏转系统通过控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转电极,使得电子束能够沿着荧光屏的特定路径进行扫描。
水平偏转电极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垂直偏转电极控制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crt显示器原理

crt显示器原理
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技术显示图像的设备。
它由一个大而深的玻璃管构成,内部有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以及一系列控制电极。
在CRT显示器中,阴极主要用于发射电子束,通过加热造成阴极发射电子。
这些电子经过一个由一系列聚焦电极和偏转电极组成的控制电极,形成一个窄束,然后被带有荧光物质的荧光屏吸收。
偏转电极可通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加不同的电压,控制电子束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荧光屏被划分为许多小的像素,每个像素都由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组成,如红色、绿色和蓝色。
当电子束照射到荧光屏上时,被激发出的荧光物质会发光,从而形成图像。
CRT显示器刷新图像的过程非常快。
屏幕上的每个像素都被电子束逐个扫描,每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都相应地进行调整。
电子束从屏幕的上方开始扫描,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逐行扫描完整个屏幕。
当达到最后一行时,电子束快速地返回到屏幕顶部,进入下一个帧的扫描过程。
为了保持图像的稳定性,CRT显示器使用一个称为垂直同步的信号来定时刷新屏幕。
这个信号告诉显示器何时开始扫描一个新的图像帧,并确保帧与帧之间的过渡是平稳的。
总而言之,CRT显示器通过发射电子束,并将其精确地扫描
在荧光屏上,以产生图像。
它的强项在于色彩鲜艳、对比度高和响应时间快,但也存在体积大、重量重以及辐射问题等缺点。
CRT显示的基本原理1

示的两种典型情况。 图( a)中等位面为凸面,将使电子束会聚,相当于会聚透镜; 图( b)的等位面为凹面,则使电子束发散,相当于发散透镜。
如果设计多个电极,每个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形成凸、凹不同的等位面组合, 就相当于光学中的透镜组。
4.1 CRT显示的基本原理
1、CRT基本组成与各部分工作原理
CRT (Cathode Ray Tube) 结构示意图:
1、CRT基本组成与各部分工作原理
灯丝:灯丝加电将阴极烘热发射电子。 阴极:阴极受热后发射电子。 栅极:也叫做控制极或调制极。圆筒形套在
阴极外面,顶部中心开孔。通过调整 栅极电压来调制通过的电子数目,改 变显像管束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荧 光屏的亮度。
m(v sin )2 / r eBv sin
t 2 r /(v sin)
r m v sin eB
v 2e U m
r 2m U sin eB
t (m / e) (2 / B)
l t(v cos) (m / e) (2 / B)(v cos)
短磁透镜
WEIGHT (lbs)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RASTER DISPLAY
DIAGONAL
CRT Diagonal
DISPLAY DIAGONAL
CRT DIAGONAL
FLAT PANEL
5
10
15
20
SCREEN DIAGONAL (inches)
4.1 CRT显示的基本原理
的 运动与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有这种极其相似的关系,因此光学中的许多定律可以被 直接引用到电子运动轨迹的研究中,成为一门叫做“电子光学”的学科。
crt阴极射线管的工作原理

crt阴极射线管的工作原理
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是一种用于显示图像的电子管,广泛应用于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中。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阴极发射电子:CRT管内有一个阴极,通常由一条热电子发射丝构成。
当阴极受到一定电压加热时,发射丝上的电子会被激发出来,形成一束电子流。
2. 电子加速:CRT管内还有一个阳极,即屏幕。
阳极上施加了一个具有较高电压的正电场,当电子流进入阳极区域时,它们会受到阳极电场的吸引,从而加速。
3. 阴极射线产生:经过加速后,电子流进入一个称为聚焦极的区域。
聚焦极周围有一组称为聚焦环的环状磁铁。
这些磁场通过同心地围绕聚焦极使得电子流聚焦成一束。
4. 扫描电子束:聚焦电子束之后,它进一步进入另一个称为偏转系统的区域。
偏转系统中包括两对垂直的偏转板,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来控制电子束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偏转。
这可以根据需要在屏幕上生成不同位置的电子束。
5. 显示图像:电子束进入CRT管的玻璃屏幕区域,屏幕内涂有一层荧光物质。
当电子束撞击荧光物质时,它会激发荧光,产生可见的光亮点。
由于电子束在屏幕上进行扫描,所以可以在屏幕上生成整个图像。
总结起来,CRT阴极射线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阴极发射电子,然后加速电子束并进行聚焦。
接着通过偏转系统控制电子束的位置,最后电子束撞击屏幕上的荧光物质产生可见的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w.v6.e tp/wwt10nt
一、CRT内外结构及工作原理
ht:/w.v6.e tp/wwt10nt
T 1 0 彩电维修资料网 V6
>> >>
彩 电 维 修 资 料 网
二、CRT制造流程图
0
一、CRT内外结构及工作原理
1.CRT 内部结构图
内磁屏蔽 防爆带
电子枪
屏
CPM
防爆带 Coating
安装防爆带 在CDT屏外表面涂敷防眩光 或防静电、防辐射的药液。
电加热方式安 装
ITC调整
将Bare管子与DY、CPM组装, 使之成为一个可以直接投入显示器 生产线的完整的CDT。 进行色纯、会聚调整。
色纯调整要点 见后。
5
3:概述:彩色显象管主要有管内组件和管外组件构成,管内组件主要有电子枪和荧光屏,阴 罩组件;管外组件主要有偏转线圈,会聚调节线圈及静会聚调节组件。CRT,偏转线圈系统为 电视接收机之最终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为将电信号转换为图象并显示出来。在信号----图象 的转换过程中包含许多的物理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1)热电子效应----产生电子并形成电子束; 2)磁场力效应----使电子束偏转; 3)光效应----在电子撞击下会发光的物质。 3.1:电子束的形成----电子枪 电子枪的作用是产生强度可变化的,并具有一定速度的电子束,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CDT
CPT
3
二.CRT 制造流程
1.CRT流程图
PANEL 投入 MASK 熔接 BM SRY 蒸铝 组立 封接
封口
排气
AGING
综检
C/T
ITC
出荷
4
2.各工艺流程的说明
名称 Screen工程 封接 封口、排 气 过程 BM、SRY、LAC、蒸铝等。 作用 在玻屏内表面形成荧光膜。 备注
将屏与锥用Frit在高温下封接起 屏与锥组合,形成CRT雏形。 来。 将电子枪封装入管内,利用 1电子枪与管子组合。将管内抽成真空, 成为可通电发光的完整Bare品CRT。 排气管和负压将管内气排抽出, 形成真空。 不同的Aging工 序,各电极所 加电压也不一 样。
7
外涂石墨的作用
8
阳极硅油的作用
9
BAND的作用
10
防暴钢带(Shrink BAND) 当屏和锥体发生破裂时,防止玻璃向四周飞溅;
2
3 .CRT简要工作原理
CRT是属于电真空器件,管内真空度为10—7Torr。CRT正常工作时的阳极电压为 23KV~30KV(CRT尺寸越大,所需电压越高),聚焦电压(G3)7KV左右(双聚集是有一 个动态聚焦电压,对周边聚焦进行补偿),加速极(G2)450V~600V左右,栅极(G1) -20V~ -60V。在阳极高压和G2的作用下,阴极电压为一定值时(即低于COEK电压,一 般为几十伏),经灯丝加热,阴极把所加包含图象信息的变化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受 其控制的电流信号,从而发射电子,通过G3的聚焦作用和DY的扫描作用,打到荧光屏, 使荧光粉发光,转换为光信号,从而形成图象。
Aging(老 1高压老炼。灯丝老炼。光栅老炼。 1去除电子电枪极间异物,使之稳定。使 炼) 灯丝及电子枪阴极工作稳定。使整个 电子枪性能稳定。 外涂石墨、 1在CRT锥部涂石墨。 阳极漆 2在阳极扣边缘涂绝缘漆。 外墨有导电作用,并与内墨形成大的 电容。防止阳极高压与外界打火。 保证CRT的安全性能。 使CRT具有防眩光或防静电、防辐 射的功能。
其作用是发射电子。电子枪是CRT最关键的部件, 电极由金属材料制成, 固定在 结构也较复杂,有G1,G2,G3,G4和阴极五个电 芯柱玻杆上,各电极形状尺寸 电子枪(ELECTRON GUN) 极。 和距离都非常精密。 荫罩(MASK) 很薄的钢板,并打有很多小孔,具体作用: 1.分色的作用。2. 拦截多余的电子。 内磁屏蔽罩(I/S) 偏转线圈(DY) 色纯会聚磁件(CPM) 在管内形成一个相对屏蔽的磁场,减小外界 磁场对电子束的影响,提高色纯余裕度 产生一定频率的交变磁场,使电子枪发射的 电子产生有规律的扫描,打到荧光屏上产生画面 调整色纯和会聚的磁组件。 特殊磁性材料制成。 特殊金属材料 特殊金属材料
3.3:显示——荧光屏
覆盖有一层发光物质——荧光粉,当电子撞击时发出光来,发光强度取决于所撞击电子的数 量和速度,在这里机械能转换为光能,在电视机中,电子速度是恒定的,故亮度只与电子束 流大小有关。 因为电子只能在真空中运动,故显象管由玻壳和锥体构成,里面抽真空后,内外表面存在很 大压差,为了确保安全,在玻壳外面加了一圈防爆带。
荫罩
DY 电子束 锥体
1
2.主要结构及作用
名 称 作 用 备 注
屏(PANEL) 屏的内表面附着荧光粉,在电子的轰击下发光, 产生图象。 锥和屏通过低玻粉在高温下封接成 BUBLE状 封闭体,形成CDT的雏形。并加工成真空管,电子 枪必须在真空状态下方才发射电子束 特殊玻璃制成
锥(F1的作用
阴极:电子源,须通过加热产生电子,故热丝安放在其中靠通电加热阴极产生的电子同G2 与G1与阴极间的压差收集在一起,并通过G4----G2之间的高压产生高速(10万米/秒); G1:其作用为一电子栅栏,在G1与阴极之间加有负电压,可以阻断或减少电子的产出。达到 调节电子束流大小的目的。 注:G1上的负压小,电子束强度就大,屏上发光点亮度也越大,反之亦然。 →电子束扫描运动----偏转线圈 出于满屏发光需要,电子束必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获得偏转,在同一时间一行水平从左 到右的偏转,如同日常看书一样,整个屏面被分为625行扫描(PAL制)、525行扫描(NTSC 制)。 为了避免闪烁现象,同时又增加信号传输频宽,通常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即一幅图像被分 为奇偶二场,共为50场(PAL制)60场(NTSC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