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示例
预应力计算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一

预应力计算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 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µθ)}/(KL+µθ) (2) 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µ: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 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 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 µ=0.15; k=0.001 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µθ)}/(KL+µθ) =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 =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预应力施工工艺)6)6)6)波纹管铺设波纹管铺设波纹管铺设波纹管铺设、、、、锚垫板安装工艺锚垫板安装工艺锚垫板安装工艺锚垫板安装工艺①波纹管要逐根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砂眼,咬口必须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实例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
按两端张拉,采用精确计算法和简化计算分别计算:
如LT40-09图菜子大桥边梁N1,预应力筋采用一束8φ的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力F=×8=,Ay=140×8=1120mm2,Ey=×105Mpa,设孔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μ=、k=;
1立面布置图
1、精确计算:
将40mT梁的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分成三段,采用桥梁规范公式分段计算:
当AB、CD为直线预应力筋时,θ=0
ΔL=PL/AyEy×1-e-kL/KL 公式①当BC为曲线预应力筋时,θ=180/πR
ΔL=PL/AyEy×1-e-KL+μθ/KL+μθ公式②
=Fi×e-KL+μθ公式③各段终点力N
终
各段平均张拉力P
= Fi×1-e-KL+μθ/KL+μθ公式④
平
各段参数表表1
将表1中数据代入公式①、公式②:
分段求得ΔL=2×∑ΔL =
2、简化计算:
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下式:
ΔL=P L/AyEy P近似平均张拉力公式⑤分段求得ΔL=2×∑ΔL=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采用精确计算和简化计算所得的结果相比,两者差值非常小,所以采用简化计算法是完全能满足曲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值的计算精度要求的;。
后张法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后张法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钢束理论和实际伸长量计算一.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计算:VL= -(kx+u )-(kL+u )0Pe dx PL(1- e )AyEg AyEg (kL+u )L θθθ=?式中:V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mmL--------预应力筋的长度,mm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A y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2E g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根据实测调整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根据实测调整从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理论伸长量跟张拉控制应力有关,与具体每束钢绞线根数无关。
二期恒载为100≤q ≤110kN/m 、110≤q ≤120kN/m 、120≤q ≤130kN/m ,三种二期恒载分级预张拉和初张拉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相同均为800Mpa ,所以三种二期恒载分级下的预初张拉钢束理论伸长量是一样的。
终张拉锚下控制应力汇总表二期恒载分级100≤q ≤110kN/m 110≤q ≤120kN/m 120≤q ≤130kN/m 锚下张拉控制应力Mpa 1255 1265 1265 终张拉:二期恒载100≤q ≤110kN/m 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1255Mpa;二期恒载1110≤q ≤120kN/m 、120≤q ≤130kN/m 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均为为1265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相同其钢束理论伸长量也相同。
二.钢束实际伸长量及回缩量计算:a.张拉伸长实测值的计算公式:⊿k=δ油缸k+δ夹片k-δ油缸初-δ夹片初其中:⊿k---两段工具锚之间的钢绞线在P=P控-P初荷载作用下的伸长值(包括千斤顶内钢绞线伸长)δ油缸k----张拉控制荷载下,油缸伸长长度。
δ夹片k---张拉控制荷载下,工具锚夹片外露长度。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钢绞线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通过施加张拉力来提供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工程中,了解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正确设计和施工建筑物。
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是指在施加一定的加载力后,钢绞线在长度方向上产生的伸长量。
这个伸长量可以用公式来计算:△L=P*L/AE其中,△L是钢绞线的伸长量,P是施加在钢绞线上的加载力,L是钢绞线的原始长度,A是钢绞线的截面积,E是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在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时,需要提供一些已知的参数,包括钢绞线的截面积、弹性模量和施加在钢绞线上的加载力。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工程设计手册来获得。
在实际的工程中,通常使用预应力法来施加加载力。
预应力法是通过预先施加一定的张拉力来使钢绞线产生预应力,然后再施加混凝土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预应力量。
这个预应力量可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来确定。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根据桥梁的跨度和荷载要求,可以确定所需的预应力量。
然后,根据预应力量和钢绞线的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加载力。
在实际的施工中,通常使用专门的张拉设备来施加加载力。
这个设备可以通过应用力学原理将加载力转移到钢绞线上。
施加加载力后,需要测量钢绞线的伸长量,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
测量完钢绞线的伸长量后,可以计算出钢绞线的应力值。
计算钢绞线的应力值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钢绞线的性能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根据钢绞线的应力值,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分析,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可靠。
总之,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正确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和应力值,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可靠。
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测量设备来进行计算和测量。
这些计算和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正确设计和施工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Pz(KN) 188.1956361
计算结果
总伸长量(mm) ΔL= 两端总伸长量(mm) ΔL=
输入已知数据 (注意单位)
L1(m) 0.65
θ(rad) 0
NK(KN) = Ay(mm2)= Eg(MPa)=
k= μ=
kx 0.000975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边跨)
张拉钢绞线对称布置,故以下所有梁板计算时均考虑半幅计算 195.3
140
198300
0.0015 0.17
分段输入各段参数
N2分段一
e (kx)
0.999025475
Pபைடு நூலகம்(KN)
Pz(KN)
N2分段二
L2(m) 6.623
θ(rad) 0
kx
e (kx )
0.0099345 0.990114684
Pq(KN) 195.3
Pz(KN) 193.3693978
L3(m) 3.927
Pq(KN)
Pz(KN)
0.087266461 0.020725798 0.979487505 192.9073145 188.9503042
L4(m) 2.663
θ(rad) 0
kx
0.0039945
N1分段四
e (kx)
Pq(KN)
Pz(KN)
0.996013467 188.9503042 188.1970476
Pz(KN)
kx 0.014952
N1分段二
e (kx )
0.985159226
Pq(KN) 195.3
Pz(KN) 192.4015969
L3(m) 3.927
N1分段三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1、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1. 引言本章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详细步骤和计算公式。
2. 绞距计算2.1 基本概念绞距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相邻两个绞股之间的距离。
2.2 绞距计算公式绞距计算公式为:绞距 = (绞股数-1) * 绞股间距。
3. 绞股长度计算3.1 基本概念绞股长度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一个绞股的长度。
3.2 绞股长度计算公式绞股长度计算公式为:绞股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丝束数量 * 每束钢丝的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帘束数量 * 每束钢帘的长度)。
4. 张拉伸长量计算4.1 基本概念张拉伸长量是指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长度变化量。
4.2 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为:张拉伸长量 = (绞股数-1) * 绞股长度。
5. 结论本文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绞距计算、绞股长度计算和张拉伸长量计算。
通过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2、材料验收标准范本1. 引言本章介绍材料验收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内容,以及相关的验收标准范本。
2. 制定方法2.1 材料分类将需要验收的材料按照材料类型、性能等分类,确定验收标准的范围。
2.2 参考标准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确定可供参考的验收标准。
2.3 制定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和参考标准,制定具体的材料验收标准。
3. 验收标准内容3.1 外观要求材料的外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瑕疵等。
3.2 尺寸要求材料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3.3 性能要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硬度、耐久性等。
4. 示例标准范本4.1 钢材验收标准范本根据国家标准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制定钢材验收标准范本。
4.2 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根据行业标准JGJ 55-2011《建筑施工用细石混凝土及制品验收规程》,制定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桥梁构造常用钢绞线的规格一般是ASTM A416 、270 级低废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 15.24mm ,标准强度为 1860MPa ,弹性模量为 195000MPa ,桥梁施工中张拉控制应力(本文顶用Ycon 表示)一般为标准强度的75% 即 1395MPa 。
本文要点介绍曲线部署的钢绞线伸长量计算,并给出CASIO fx-4800P计算器的计算程序,此外简要介绍千斤顶标定的一些注意问题。
参照技术规范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以下简称《桥规》)。
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涟漪管、锚垫板和连结器安装:(1)、涟漪管安装 :预应力用涟漪管采纳塑料涟漪管,涟漪管严格按设计图纸地点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涟漪管固定坚固,在直线段约为0.3 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免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涟漪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假如管道和钢筋发生矛盾,应以管道地点不变成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涟漪管连结坚固,锚垫板要坚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增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涟漪管道要连结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当封堵,防备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关于两头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关于一端张拉的P 锚、 H 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3)、连结器安装:从第二孔箱梁开始,在前一段已张拉完的群锚连结体上安装连结器,并进行钢绞线接长。
2、钢绞线安装:a.钢绞线下料:钢绞线一定在平坦、无水、洁净的场所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要经过计算确立,计算应试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要素,预应力筋地切割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过程中钢绞线切口端先用铁丝扎紧,采纳砂轮切割机切割。
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

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说明一、计算依据K1+450东环路滨水大桥钢束布置图:钢束张拉顺序为:左N1-----右N2-----右N1------左N 2。
预制空心板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9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可张拉。
二、计算参数孔道摩阻系数μ=0.17,孔道偏差系数K=0.0015/m,弹性模量E=1.95×105MPa,单根钢绞线截面面积A=140mm2。
锚下控制应力δ=1395MPa。
锚口应力损失采用1.6%(数据由生产厂家提供)故锚下最大拉制应力1372MPa。
,工作端钢绞线长度,60×2=120cm三、计算符号A:曲线角度L XY:分段钢绞线长度(mm)Px:各点张拉力(N)P XY:各段平均张拉力F XY:各段摩阻力(N)△LXY:各段的理论伸长值△L:钢绞线总长值Y:为区段划分A——Z英文字母K1+450东环桥N1#钢束伸长值一、计算区段划分AB段为工作段:L AB=600mm、 K=0;μ=0,θ=0BC段为直线段:L BC=878mm、 K=0.0015/m;μ=0,θ=0CD段为曲线段:L CD=1396mm、K=0.0015/m;μ=0.17,θ=0.06981317radDE为直线段:L DE=7528.5mm、K=0.0015/m;μ=0,θ=0二、各区段摩阻力ƒ及各点P张拉力AB段:ƒAB=0 P A=P B=1372×5×140=960400NBC段:ƒBC=P B×(1-e-(KX+μθ))=1264N; P C=P B-ƒBC=959136NCD段:ƒCD=P C×(1-e-(KX+μθ))=13643.4N P D=P C-ƒCD=945492.6NDE段:ƒDE=P D×(1-e-(KX+μθ))=10617.1N P E=P D-ƒEF=934875.5N三、各段平均张拉力计算AB段:P AB=960400NBC段:P BC=(PB+PC)/2=959768NCD段:P CD=(PC+PD)/2=952314.3NDE段:P DE=(PD+PE)/2=940184.05N四、各段伸长值计算AB段:△L AB=(P AB×L AB)/(E×A)= 960400×600/(1.95×105×140×5)=4.22mmBC段:△L BC=(P BC×L BC)/(E×A)= 959768×878/(1.95×105×140×5)=6.17mmCD段:△L CD=(P CD×L CD)/(E×A)= 952314.3×1396/(1.95×105×140×5)=9.73mmDE段:△L DE=(P DE×L DE)/(E×A)= 940184.05×7528.5/(1.95×105×140×5)=51.85mm五、N1#钢束总伸长量:计算△L=67.7mm理论:△L=61.2mmK1+450东环桥N2#钢束伸长值一、计算区段划分AB段为工作段:L AB=600mm、 K=0;μ=0,θ=0BC段为直线段:L BC=2665mm、 K=0.0015/m;μ=0,θ=0CD段为曲线段:L CD=1571mm、 K=0.0015/m;μ=0.17,θ=0.1570796radDE为直线段:L DE=5603.5mm、 K=0.0015/m;μ=0,θ=0二、各区段摩阻力ƒ及各点P张拉力AB段:ƒAB=0 P A=P B=1372×4×140=768320NBC段:ƒBC=P B×(1-e-(KX+μθ))=3065N; P C=P B-ƒBC=765255NCD段:ƒCD=P C×(1-e-(KX+μθ))=21918.3N P D=P C-ƒCD=743336.7NDE段:ƒDE=P D×(1-e-(KX+μθ))=6221.7N P E=P D-ƒEF=737115N三、各段平均张拉力计算AB段:P AB=768320NBC段:P BC=(PB+PC)/2=766787.5NCD段:P CD=(PC+PD)/2=754295.85NDE段:P DE=(PD+PE)/2=740225.85N四、各段伸长值计算AB段:△L AB=(P AB×L AB)/(E×A)= 768320×600/(1.95×105×140×4)=4.22mmBC段:△L BC=(P BC×L BC)/(E×A)= 766787.5×2665/(1.95×105×140×4)=18.71mmCD段:△L CD=(P CD×L CD)/(E×A)= 754295.85×1571/(1.95×105×140×4)=10.85mmDE段:△L DE=(P DE×L DE)/(E×A)= 740225.85×5603.5/(1.95×105×140×4)=37.98mm五、N1#钢束总伸长量:计算△L=67.54mm理论:△L=60.3mm福建蓝海市政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桦甸市分公司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与现场测量控制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或块体拼装结构。
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一般现行常接触到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PC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精轧螺纹钢等材料。
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孔道成型方法主要有:金属螺旋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气充水胶管抽芯等方法。
本人接触多的是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PCstrand、1×7公称直径15,24mm,f pk=1860Mpa,270级高强底松弛),成孔方法多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本文就以此两项先决条件进行论述。
1 施工准备:熟悉图纸:拿到施工图纸应先查阅施工说明中关于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一般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f pk=1860Mpa,1×7公称直径15,24mm,锚下控制力为Δk= f pk Mpa。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计算参数:注:摘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根据钢绞线试验结果取得钢绞线实际弹性模量Ep(一般为~×105Mpa)材料检测:金属螺旋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7之要求检测;锚具根据《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 )及《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JT/T )之要求检测;钢绞线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之要求检测2 理论伸长量计算: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计算公式:《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ΔL=Pp×L Ap×Ep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Pp=P×(1-e-(kx+μθ))kx+μθ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e—常数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或为公式1中L值;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截面积并不是绝对的140mm2,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截面积进行计算,根据公式(1)可知,若Ap有偏差,则得到了一个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Δ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公式2中的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等,各个因素在施工中的变动很大,还有很多是不可能预先确定的,因此,摩擦系数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精确程度。
在工程实施中,最好对孔道磨擦系数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可参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9),并对施工中影响磨擦系数的方面进行认真的检查,如波纹管的三维位置是否正确等等,以确保摩擦系数的大小基本一致。
实际计算可根据表1选取参数。
3 划分计算分段:整束钢绞线在进行分段计算时,首先是分段(见图1):工作长度:工具锚到工作锚之间的长度,图1中工作段AB长度=L,计算时不考虑μ、θ,计算力为○A点力,采用公式1直接进行计算,Pp=千斤顶张拉力;波纹管内长度:计算时要考虑μ、θ,计算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
每一段的终点力就是下一段的起点力,例如靠近张拉端第一段BC的终点C点力即为第二段CD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Pz=Pq×e-(KX+μθ)(公式3)Pz—分段终点力(N)Pq—分段的起点力(N)θ、x、k、μ—意义同上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根据公式3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图根据每一段起点力Pq代入公式2中求出每一段平均张拉力Pp。
根据Pp代入公式1计算出每一段的伸长值ΔL,相加后得出全长钢绞线伸长量。
4 算例:已知构件钢束布置如图1所示,曲线段钢束半径600cm,预应力筋采用Φ的钢绞线束,f pk=1860Mpa,锚下(张拉)控制力为Δk=f pk=1395Mpa,Ep=×105 Mpa,孔道采用金属螺旋管。
采用分段计算理论伸长量。
解:根据图1所示共分为:AB、BC、CD、DE、EF、GF共6段进行计算。
曲线段CD的θ:arc tg()=根据锚下(张拉)控制力为Δk= f pk=1395Mpa及锚圈口摩阻损失(一般规定不大于3%,也可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9测得,这里计算取3%)计算千斤顶张拉力P=1395×140×(1+3%)=201159N(每根);根据公式1计算工作长度(AB)段的伸长量:ΔL1=201159×60 140××105ΔL1=根据表2中参数计算当k=,μ=各段伸长量:表3当k=,μ=总伸长量ΔL=+++++≈35mm表4根据表2中参数计算当k=,μ=各段伸长量:5 计算现场控制伸长量范围: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12.8.3条规定“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置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从上述例题中不难看出,其它参数正确的情况下,当μ=时ΔL=35mm,符合规范规定的控制范围是~,当μ=时ΔL=34mm,符合规范规定的控制范围是32~36mm。
但在实际施工时由于管道成型后表面特征是否光滑、表面是否有锈斑,位置偏差大小,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因素影响,规范中提供的μ是一个变值,根据表1中提供,变化范围为~,所以上述例题计算出的伸长量的实际控制范围应是32~37mm。
6 张拉时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测量方法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多样,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直接测量张拉端千斤顶活塞伸出量的方法,我认为这样的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因为工具锚端夹片张拉前经张拉操作人员用钢管敲紧后,在张拉到10%σk时因钢绞线受力,夹片会向内滑动,张拉到20%σk时,夹片又会继续向内滑动,这样通过测量千斤顶的伸长量而得到的10%~20%σk的伸长量比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长1~2mm,若以10%~20%σk的伸长量作为0%~10%σk的伸长量,哪么在0%~20%σk的张拉控制段内,钢绞线的伸长量就有2~3mm的误差。
从20%σk张拉到100%σk时,钢绞线的夹片又会向内滑动一点,按最小值滑动量计算单端钢绞线的伸长量就有3~4mm的误差,两侧同时张拉时共计有约6~8mm的误差(误差值的大小取决于工具锚夹片打紧程度),但是张拉力是达到的。
因此用测量千斤活塞的方法一般测出来的值都是偏大的。
对于钢束实际伸长值的测量,建议采用量测钢绞线绝对伸长值的方法,而不使用量测千斤顶活塞伸出量的方法,后者测得的伸长值须考虑工具锚处钢束回缩及夹片滑移等影响,尤其是在钢绞线较长,必须进行分级张拉时,更为繁琐,若直接通过测量千顶活塞的伸出量,则误差累计更大。
推存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使用一个标尺固定在钢绞线上,不论经过几个行程,均以此来量测分级钢绞线的长度,累计的结果就是初应力与终应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
图27 夹片回缩量补充张拉在实际张拉控制过程中,在张拉并持荷完毕后千斤顶放松过程中对于夹片式锚具有一个夹片回缩自锚及锚具变形,使锚下控制应力有所损失,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表12.8.3规定夹片式锚具容许回缩量不大于6mm,但是各个厂家设计是不一样的,基本在3~6mm 之间,所以在锚具使用前应详细查阅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确夹片的回缩量,具体市公共过程中建议在最后一步持荷并测量完伸长量在控制范围内后应再把每端钢绞线拉长3~6mm(补足夹片回缩量),这样最终的锚固应力才是设计的锚下控制应力。
8 结束语理论伸长值计算中,如果采取的是两端张拉,钢绞线对称布置,在进行伸长量计算时是计算一半钢绞线的伸长值然后乘以二的方法;如果是一端锚固一端张拉,计算时应从张拉端计算至锚固端;而对于非对称结构,钢绞线不对称布置,在计算钢绞线的伸长值时,计算原则是从两侧向中间分段计算,至某一点时钢绞线的受力基本相等即可,而不是简单的分中计算。
钢绞线的分段原则是将整根钢绞线根据设计线形分成曲线连续段及直线连续段,而不能将直线段及曲线段分在同一段内。
预应力筋的伸长量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平均力法及简化计算法在很多工程施工中也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这里我仅是将现行规范中精确计算法及施工中误差较小的一种测量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对于锚下控制应力的补张,应和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沟通明确,是否需要补足夹片的回缩应力损失。
由于水平有限,以上方法和观点尚有不足之处,尚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周水兴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