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思路

合集下载

CDMA网络覆盖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

CDMA网络覆盖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

网络覆盖是衡量一个网络优劣的要害,CDMA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的,这些导致了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过程的复杂性。

进行无线覆盖优化时主要参考指标有:前向FER(前向误帧率),Ec/Io(导频信噪比),Tx(移动台发射功率)和Rx(移动台接收功率)。

笔者在参与中国电信采用450MHZ频段的村村通系统优化过程中,整理了部分与覆盖问题相关的数据,并且使用中兴通讯开发的路测分析软件ZXPOSCNT1分析上述的数据,着重分析了边缘覆盖、越区覆盖和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现象等典型覆盖问题。

一、边缘覆盖与覆盖盲区终端处于小区边缘覆盖范围时,一般显示信号都比较差,通话困难,轻易产生掉话。

通过路测分析软件观测各指标通常显示为:前向FER高,Ec/Io可好可坏,Tx高,Rx差。

图1是通过使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路测分析软件ZXPOSCNT1测试的一个效果图,该测试点处于小区覆盖边缘。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Ec/Io较好,但是Tx已经为13.25dBm,同时前向FER 也在3%以上,该用户已经处于小区覆盖边缘。

针对边缘覆盖问题的优化措施可以从终端和天线来考虑。

从基站侧来看,假如小区覆盖范围过大,可以通过加大天线下倾角,减小导频信道功率等方式;假如小区覆盖范围过小,可以增加导频信道功率或者更换高增益天线等方式来解决。

从终端来看,可以通过调整定向天线方向等方式使通话性能得到改善,图2是通过调整用户住家的室外定向天线使性能得到改善的测试效果图,从图中可以发现前向发射功率已经减小为0.25dBm,对中国电信的CDMA450M系统来说调整终端室外定向朝向可以解决部分边缘覆盖区信号差的问题。

在边缘地区,假如移动台接收电平较低,会导致前向Ec/Io较差,前向链路的质量严重下降,此时Tx会加大,前向FER加大,直至覆盖空洞,这时各指标通常显示为:前向FER高,Ec/Io低,Tx高,Rx低。

覆盖空洞是由于覆盖不够引起的,主要原因有:用户距服务基站距离太远或者基站天线高度过低等。

CDMA直放站室内覆盖技术问题

CDMA直放站室内覆盖技术问题
CDMA直放站 室内覆盖技术问题
1
CDMA直放站室内覆盖技术问题
◆ ◆ ◆ ◆
CDMA直放站与现有GSM分布系统的兼容 对相邻两个小区间重叠区域的控制 谨防信号外泄 相关产品介绍
2
C网与G网兼容室内覆盖的技术问题
◆ C网与G网共用天馈系统 ◆ C网与G网的合路方式 ◆ C网对G网的干扰问题
3
C网与G网共用天馈系统
15
C网与G网兼容室内覆盖方案
● CDMA直放站与GSM微蜂窝兼容射频室内分布 系统
GSM微蜂窝
CDMA直放站
16
C网与G网兼容室内覆盖方案
● CDMA直放站与GSM微蜂窝+ GSM干

兼容射频室内分布系统
17
C网与G网兼容室内覆盖方案
● CDMA直放站与GSM兼容射频室内分布系统的 延伸
18
水平距离公式: L=31.5+20logd(m)-GT-GR ,
隔离度L> 30dB,当GT+GR=35dB时 两天线正对的水平距离:d≥50m 当C网与G网共用铁塔时, C网与G网天线应分层安装, 采用垂直隔离很容易达到30dB以上的隔离度要求。
10
C网对G网的干扰问题
GSM基站
I<-125dBm
解调器设备损耗:3dB
允许的噪声电平:-117dBm
10log [K · T· B]:-121dBm 允许的噪声系数:4dB
7
GSM基站接收机允许的外来 带内杂散干扰分析
考虑外来杂散干扰后,接收机输入端的噪声杂散 总和为:
噪声杂散总和= 噪声N+杂散I0
= 10-117/10 + 10-I/10
杂 散 干 扰 I0 (dB m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噪 声 N0 (dB m ) -117 -117 -117 -117 -117 -117 -117 -117 -117 噪声杂散总和 N 0 +I 0 (dB m ) -114 -114.5 -115 -115.3 -115.5 -115.8 -116 -116.2 -116.4

引入EV-DO后的CDMA室内覆盖解决思路

引入EV-DO后的CDMA室内覆盖解决思路

引入EV-DO后的CDMA室内覆盖解决思路1引言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宏基站密度的增加,城市的室外覆盖已基本做到了无缝连接,话音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为使用户在室内也能享受高质量的个人通信服务,又引入了室内分布系统。

提高网络的室内覆盖质量,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已成为工程建设的网络优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仅指目前通用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模式):信号源设备(微蜂窝、宏蜂窝基站或室内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泄漏电缆、信号衰减器、同轴等设备,在本文中,把后者称为分布部分。

预计中国电信引入CDMA网后,CDMA网络在中国会取得很大的发展,CDMA 1X网络的用户容量会有大幅提高,同时也将引入EV-DO系统。

CDMA 1X和EV-DO是CDMA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1X业务主要为语音业务和低速率数据业务,EV-DO主要支持高速的数据业务,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对目前的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有更高的要求。

EV-DO和CDMA 1X具有基本相同的RF特性、覆盖区域,相同的码片速率等等,从节约系统资源的角度考虑,EV-DO系统采用与原有1X系统共天馈方式。

2目前室内分布存在的问题◆高层导频污染高层导频污染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尽管建设了室内分布系统,但由于受附近基站天线向上波瓣的信号影响,室内信号在高层窗边无法完全成为主控信号,从而出现无主导频信号,以及由于导频间无法切换引起的接入失败和掉话问题。

这已经成为室内分布系统的常见问题。

◆载波间的切换问题许多地区的室外基站对话音业务已经开通了多载波,室内部分采用了单载波微蜂窝。

在采用HASH算法(目前已普遍采用)的情况下,话音业务由室外向室内切换时,许多用户(目前为一半)会发生掉话,并可能出现重新搜索网络的现象。

◆直放站、干放的干扰问题尽管目前直放站(无线、光纤)的工艺水平已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设备老化、监控不全面等原因,依然会出现网络干扰问题,并且由于CDMA 的自干扰特性会影响一片区域;另外,直放站、干放的使用必然会出现噪声。

中国电信-深度覆盖常用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深度覆盖常用解决方案
同PN参数设置,根据分区和PN新规 划,设置参考小区与同PN小区。
PN2
邻区重新设置,参考小区邻区和周 围宏站小区邻区都该重新优化。 搜索窗参数设置,对于级联的RRU要
PN3
特别注意搜索窗的设置。
PN1 PN4
战略转型上水平 服务信息化创一流
7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
一、同PN小区优化
同PN小区优化的局限性
战略转型上水平 服务信息化创一流
5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
一、同PN小区优化
同PN小区优化介绍
密集城区同PN覆盖优化方法: 第二步:分区割接优化 根据话务量和物理位置分区,同PN小区应在一段连续的范围内,避免插花 式分布,且同BBU下才能做此设置。因此要将同一区域内的RRU割接到就近的同 一BBU下。可以小区、道路等为分界。
深度覆盖常用解决方案
省网优中心
战略转型上水平 服务信息化创一流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同PN小区优化 第二部分:室内异频覆盖优化 第三部分:电信资源利用覆盖优化 第四部分:补充覆盖优化 第五部分:美化天线的使用
战略转型上水平 服务信息化创一流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
一、同PN小区优化
同PN小区优化好处
割接优化示意图
1239 1239
1239 -2 -1
-3 270-1
270-1 270-1 270-1 270-1
BTS270
BBU1239
BBU1239
BTS270
战略转型上水平 服务信息国电信福建公司
一、同PN小区优化
同PN小区优化介绍
密集城区同PN覆盖优化方法: 第三步:后台参数设置
该区域主要室外信号有丰盛、人保、东丰园、邮电小区等基站。其中人保、丰盛、东 丰园站型为I4不支持,并且语音、数据话务居高不下,同时没有现成路由、光纤割接工 作较难进行,不适宜作为参考小区

CDMA网络室内覆盖

CDMA网络室内覆盖
• 直接,简便,影响面大,但不能解决所有的覆盖和容量问题 。特别是深层室内覆盖。
增强室内覆盖的方法(二):
• 室内分布式基站(或微基站)配合 室内分布式系统。
提供系统容量,解决高层楼宇内 话务量集中的问题。
随着网络容量的增加,可进一步的 增加载频以满足容量的需要。
改善高层建筑覆盖信号上下层不一 致的现象。同时提供深层室内覆盖 。 可与现有的GSM网共用已有的室内 分布系统
增强室内覆盖的方法(二):
• 室内分布式基站(或微基站)配合室内分布式系统。 • 支持1X业务 • 支持载频的增加 • 适合办公大楼,商业中心,机场,酒店等话务集中,覆盖 要求高的热点。
增强室内覆盖的方法(三):
• 直放站+分布式系统。
• • 经济,较少与外部基站高施主基站的噪声基底,从而使其负荷上升,覆盖收缩
增强室内覆盖的方法(五):
• 在室内覆盖的大楼附近增设宏基站,利用垂直波束较 宽的天线
• • 适合高楼大厦密集的区域,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有难度的情况 。 目前采用的天线垂直波束宽度为15度。较难适应高层建筑的 覆盖需要。可采用垂直波束宽度达到40~60度的天线。 覆盖目标距宏基站较近的大楼

增强室内覆盖的方法(六):
CDMA网络室内覆盖相关建议
提纲

室内覆盖的必要性 增强室内覆盖的种种方法


朗讯对CDMA网增强室内覆盖的建议
朗讯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一览
1.
增加宏蜂窝密度 分布式基站或微基站加室内分布系统 直放站加分布式系统 Remote RFU
2.
3.
4.
5.
宽垂直波束天线的宏基站
从楼内宏基站提取信号
6.
为什么要增强室内覆盖?

中国电信-深度覆盖常用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深度覆盖常用解决方案

单区异频方案设计原理图
战略转型上水平 服务信息化创一流
分区异频方案设计原理图
17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
二、室内异频覆盖优化
异频解决方案优化介绍
单区异频和分区异频方案对比:
单区异频方案
分区异频方案
实施难度
较容易
较复杂
室内用户业务状态下向室外的切换依然会受到影响。如
果采用手机辅助方式,则有可能在窗边发生向室外基站 彻底解决用户从室内到
针对目前城区覆盖,特别是高层覆盖,存在导频过杂;宏站小区的邻区表
已满无法满足邻区配置需求,造成大量的干扰等问题。提出同PN的优化方式, 目的如下:
1.降低PN数:原有多个小区覆盖的区域,变成一个小区覆盖,减少了PN 数,同时减少了One-Way、Two-Way的可能,提高了覆盖区的Ec/Io;
2.降低邻区数量:同PN小区只需参考小区配置邻区,其他小区使用参考小 区参数,其他小区无需再增加邻区数。这对于市区邻区已满的情况,可以得到 有效的缓解;
2、在密集城区,一个宏小区覆盖区域内,有多个室内覆盖。由于宏站需要 与覆盖区内的所有室内覆盖配置邻区,因此需要配置的邻区数有可能会超过系 统支持的邻区数,造成邻区数目不足问题。多RRU同PN功能可以让多个室内小 区共用一个PN,解决邻区数目不足问题;
3、其他需要导频纯净,减少切换的场景,如高铁、跨海大桥、江滨路等; 本文将以密集城区为例,介绍同PN小区的优化方法。
18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
二、室内异频覆盖优化
分区异频优化介绍
分区异频切换设置: 1) 手机从室外切室内 手机从室外室内低层:通过普通软切换或空闲切换到室内; 手机从室内低层室内高层:高层也设置基本频点,移动在通话状态一直处 于基本频点,在通话结束后由基本频点引导到异频频点待机;空闲状态下直接由 基本频点引导待机到异频频点待机。

GSM网络高层室内覆盖参数优化

GSM网络高层室内覆盖参数优化

GSM网络高层室内覆盖参数优化目录1.背景和目的2.高层室内覆盖场景分类3.高层室内覆盖设计策略4.高层室内覆盖参数优化策略及设置建议1.背景和目的1.背景和目的2.高层室内覆盖场景分类3.高层室内覆盖设计策略4.高层室内覆盖参数优化策略及设置建议1.1高层覆盖优化的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网络规模的增长,高层建筑的网络覆盖和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网优工作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网络投诉中,来自高层室内的投诉越来越多:各地市对于重要的高层建筑虽然做有室内覆盖,但是覆盖效果参差不齐,维护和优化手段匮乏,投诉解决效果普遍较差。

此外对于高层室内覆盖工程的设计和优化原则还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1.1高层覆盖参数优化策略的目的通过对高层室内覆盖典型场景,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层室内覆盖的设计及参数优化设置策略和指导意见,以帮助地市进行高层建筑覆盖工程设计和整改、高层覆盖参数优化和用户投诉的处理,提高高层覆盖质量和网络质量、提升客户感知减少客户投诉。

高层覆盖的设计策略是指导以后新建高层建筑覆盖工程设计、保证覆盖效果的重要前提,相关的参数优化策略是提高覆盖质量,减少用户投诉的重要手段。

2.高层室内覆盖场景分类1.背景和目的2.高层室内覆盖场景分类3.高层室内覆盖设计策略4.高层室内覆盖参数优化策略及设置建议2.1高层覆盖场景分类——信源分类按照信源来分,可以分为独立信源(信号源是微蜂窝基站或室内安装的基站)和非独立信源(信号源是直放站,非独立即同小区的信号在室外也有覆盖,范围不可控)。

独立的信源更加容易控制,不受外界影响,优化调整自由度大;非独立的信源周边外围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优化调整。

独立信源非独立信源信源为独立的微蜂窝或室内安装基站信源为非独立,如耦合室外宏蜂窝的光纤直放站2.2高层覆盖场景分类——覆盖分层从高层室内覆盖的层次划分来分类,可以分为分层覆盖和非分层覆盖两类。

分层属性仅限于对使用独立信源的高层室内覆盖而言,对使用非独立信源的分层的意义不大。

从室内细分场景解读CDMA深度覆盖

从室内细分场景解读CDMA深度覆盖

模 拟测试 时 若 建筑物包含不 同类 型 的楼层 结 构 应对每


种 结 构 分 别 进 行 模 拟 测 试 并且 都 应

给 出模 拟 测 试 天 线 的 具 体 位 置 以 及 相 应 的 目 标 覆 盖
区域

目标 覆 盖 区 内所 选 的 测 试 点 必 须 具 有 代 表 性 ,

应 包 括 建 筑 物 边 缘 及 纵 深 区 域 另 外为 了 降 低 干 扰
对 于 面 积 比 较 大 的还 可
决 方 案 的探讨 十分 必 要

通 过 对 这 些典型场景下 无
2兰右

采 用 光 纤 分布 方 式 进 行 覆

线 解 决 方 案 的研 究 可 以 为 更 科 学 地 完 成 无 线 网络 规划提 供 参考

在C D M A 室 内分布 系 统 设 计 时 边 缘 覆 盖 场 强

笔者 根据 实际 工 程 中

室 内 分 布 系 统 设 计 方 案 的 解 决 方 式 依 据 常见 的 场 景 细 分 对 室 内分 布 系 统 进 行 了 细 致 设 计
, 。
对 典型 场 景 下 无 线解 决方案 的研 究 供 参考


可 以为 更 科学地 完成无 线 网络规划提
李义 君
不 同信 源 的适用场景

80dB

m
以 上 而 电梯 内 可 以 稍 微 低 些

但是 也 必 须 保证
85dB
m
以上

天 馈分布 系统 的合理 设计
基 于 天 馈 分布 系统 的 各 种 类 型 分 布 方 案 时 特 别注 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思路12•室内优化概述•室内典型问题分析与定位•室内覆盖优化方法•室内覆盖新技术应用•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提纲室内无线传播环境室内通常是封闭、半封闭(非封闭)的无线传播环境,由于墙壁、门窗、家具和其它物体的存在,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无线电波有直射波、反射波、透射波和绕射波。

影响室内无线信号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物尺度、建筑物内的格局、布局,墙体楼板的厚度,建筑材料的类型以及窗户的类型等。

由于无线信号在室内无线环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导致:Ø路径损耗,除了自由空间损耗还包括其它障碍物及穿透建筑物材料所产生的额外损耗;Ø多经效应;Ø路径损耗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3室内传播模型目前,可以将室内传播模型划分为经验模型和确定性模型两大类。

Ø经验模型是通过对大量测量数据的拟合建立的,又称统计模型。

经验模型的公式中包含的参量比较简单,如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工作频率以及墙体、楼板的穿透损等,缺乏描述无线传播环境的具体参数。

优点是比较容易实现、计算量小,使用简单易于推广应用,缺点是难以揭示无线电波传播的内在特征,在不同无线环境应用时需要校正。

适用于室内环境覆盖预测的经验模型主要有: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ITU-R P.1238通用模型;衰减因子模型;多墙模型(MWM模型);线性衰减模型(LAM模型)。

Ø确定性模型用来模拟实际电波传播的物理过程,它将环境中的要素如墙壁、楼板、家具和门窗等用几何形状及介电常数建模,再选择与环境要素模型相一致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电波的直射、反射、透射和绕射以获得空间中某一点的接收场强预测值。

确定性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很好的跟踪和分析预测结果误差的来源,缺点是计算复杂,往往需借助高精度的数字地图信息和工具软件的支持,应用难于推广。

常用的预测室内电波信号场强的方法有:射线跟踪法;时域有限差分法。

4轻阻隔性场景主要是空旷的地下室、大型会议厅、空旷的交易场所等,该场景墙壁的隔断较少或没有,信号的传播以直射为主。

一般以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为基础。

L = 32.4 + n10 log(d) + 20 log( f ) 其中n取2.5。

电梯场景目前电梯覆盖方法基本采用在梯井壁上或梯井顶端安装天线两种方式。

当天线安装于井壁上时,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存在深衰落区,信号稳定性较差,信号快速波动,幅度约20db,模型的预测几乎没有意义,只能取其中值向上加10dB为基础来计算。

L = 32.4 + n10 log(d) + 20 log( f )+48 其中n取2。

当天线安装于电梯井顶时,由于隧道效益信号的波动幅度变小,只有5dB,除深衰落区外,其中值与自由空间计算值走势相吻合,则模型可表示为:。

L = 32.4 + n10 log(d) + 20 log( f )+8 其中n取256隔断型场景绝大多数室内场景均属隔断型场景。

对于住宅楼与商务楼宇,多数情况下,天线放置于走道上,到达覆盖目标的边缘,一般要经过墙壁的阻隔,则适用于此种场景模型;而如果天线放置于房间内,则可适用于轻阻隔型场景模型。

模型一:隔断型场景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基础上修正,增加信号传播路径上的穿透损耗。

L = 32.4 + n 10 log(d ) + 20 log( f ) + Lc其中n 取2,Lc 为阻挡物的穿透损耗。

模型二:ITU 通用模型它用平均的路径损耗和有关的阴影衰减统计来表征室内路径损耗。

模型计算穿过多层楼层的损耗,以应用于频率在楼层间复用的情况。

基本的模型如下:其中,N为距离损耗系数;lf 为楼层穿透损耗(dB );n 为Bs和Ms 间的楼层数。

频率(MHz )公寓办公室商场900303320室内覆盖信息管理楼宇室内覆盖信息是室内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并随着持续的网络优化而动态调整、更新,因此,将楼宇室内覆盖信息入库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管理十分必要,对于掌握全网室内覆盖情况、开展室内深度优化和快速解决室内用户投诉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楼宇室内覆盖信息管理主要的内容包括:Ø楼宇地理信息:包括楼宇所属辖区、楼宇名称(全称)、楼宇详细地址、楼宇经纬度等。

Ø楼宇属性信息:包括楼宇类型、楼宇高度、楼宇层数、楼宇单层面积等。

Ø楼宇覆盖规划信息:包括楼宇平面图,是否安装分布系统,分布系统编号、规划频点、每层室内信源PN,室外覆盖室内基站编号、扇区PN等。

Ø楼宇覆盖现场测试信息:测试点位置,通话状态下最强4个PN及其1x平均Ec/Io、Rx及Tx、DO平均SINR、Rx及Tx,是否满足覆盖要求,语音质量MOS值或主观评估值等。

楼宇室内覆盖信息库的建立应是现有楼宇室分系统信息的完善、扩充,能够通过分布系统编号、基站编号建立与其它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相关数据的联合查询、展现等。

7室内覆盖优化基本流程有网管监控(如室分系统KPI指标异常)、客户申告(如室内信号差、掉话等)、现场CQT/DT测试(发现室内覆盖质量差)及业务发展提出室内覆盖需求四种。

室内覆盖优化过程中应以“室内覆盖信息库”作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数据信息,提升室内优化工作效率。

室内覆盖优化过程可分为室内质量预评估、信源合理性判断、分布系统问题定位、优化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工程验收和效果评估等多个阶段。

89•室内优化概述•室内典型问题分析与定位•室内覆盖优化方法•室内覆盖新技术应用•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提纲掉话问题分析掉话原因分析Ø弱覆盖:由于建筑物的穿透损耗较大,容易形成局部弱覆盖区甚至盲区,用户接入困难、易掉话。

Ø导频污染:室内高层由于受附近基站天线向上波瓣的信号影响,室内信号在高层窗边无法成为主控信号,则容易出现导频污染、乒乓切换等,用户可感知的话音质量比较差,容易发生掉话。

Ø反向RSSI异常:室内分布系统中直放站和干放的故障或增益设置不合理、合路器、耦合器等器件老化、馈线连接松动等易引起施主基站反向RSSI异常,电话很难打通或接通后易掉话。

Ø载波间的切换问题:许多地区的室外基站对话音业务已经开通了多载波,室内部分采用了单载波微蜂窝。

在采用HASH算法(目前已普遍采用)的情况下,话音业务由室外向室内切换时,参数设置不合理易发生掉话,并可能出现重新搜索网络的现象。

掉话问题定位掉话原因可以通过分析设备告警信息、RSSI干扰排查、参数合理性检查及现场测试信令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定位与分析。

10接入失败问题分析接入失败原因分析:室内接入失败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室分系统设备故障、干扰、参数设置错误、覆盖不良、导频污染、网络拥塞、天馈系统问题等。

与常规接入失败原因不同的是,室内分布系统相对室外站涉及环节更为复杂,存在设备监控系统不完善,RRU、干放、馈线、无源器件等设备布放环境不稳定,因扩容或室分改造而带来的覆盖不稳定,高层导频污染等诸多问题。

接入失败问题定位:在处理时,首先应判断是室内信号问题还是室外信号问题。

若为室内信号问题,可通过区域测试判断问题区域。

若属区域性问题可逐级判断问题原因,若无,可结合室外接入失败问题原因分析方法进行,先判断是主叫失败还是被叫失败,若为被叫,则查看是否收到寻呼消息,若无则可能是覆盖、寻呼参数设置、频繁登记等问题,否则与主叫失败分析思路相同。

查看是否收到信道指配消息,若无可能是资源不足、覆盖等问题,若收到,再判断是否成功建立业务信道,可从弱覆盖、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导频污染、搜索窗及功控参数设置不合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定位。

11语音质量问题分析语音质量问题常见原因语音质量问题通常指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单通、静音、回音、串话以及断续杂音等。

CDMA 网络语音质量问题的产生,与通话端对端通道建立所涉及的所有网元都可能有关系,也包括终端设备。

室内语音质量问题的产生一般与室内存在弱覆盖、导频污染、直放站或干放等有源设备故障及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密切相关。

语音质量问题定位单通和回音问题一般是交换侧原因造成,语音断续较多表现为前反向业务信道的FER 差。

引起前向FER升高的原因主要为业务信道较差和导频信道较差,可从覆盖问题、功控参数及信道增益设置不当、同PN干扰、搜索窗过小等方面去定位。

反向FER升高的原因可从反向干扰、功控参数设置不当、前反向不平衡等方面去定位。

12数据业务问题分析数据业务速率问题常见原因影响数据业务速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无线覆盖情况、无线资源配置情况、数据业务调度算法及参数配置等几方面。

室内数据业务速率问题的产生一般与与室内存在弱覆盖、缺乏主导频、直放站或干放等有源设备故障、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密切相关。

数据业务速率问题定位数据业务速率问题定位一般采用分层、逐段分析的方法,数据业务速率性能优化可参考《第二部分EVDO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1314•室内优化概述•室内典型问题分析与定位•室内覆盖优化方法•室内覆盖新技术应用•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提纲信源选取原则室内分布系统的信源主要有宏基站、微基站、RRU、直放站等几种方式。

室内分布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无线环境情况、服务区域的话务情况和所选定的分布系统类型确定。

选取信号源时,需综合考虑目标话务量、覆盖面积、覆盖要求、传输条件、电源要求、机房要求、工程实施可行性、网络建设性价比、具体场景特点等因素,选取既可以达到覆盖要求又可以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

信源类型宏基站微蜂窝BBU+RRU数字光纤直放站家庭基站优点容量大提供容量容量大组网灵活易于选址可靠性高、升级方便不需要机房配置灵活安装方便、兼容性好方便安装、建设周期短缺点需要机房容量受限需光纤资源不提供容量需分配PN需要配套扩容困难兼容性差需光纤资源不支持软切适用场景高话务密度中低话务中低话务密度低话务密度大规模建筑中小规模站中小规模场景中小规模场景家庭重要场景一般场景光纤传输到位光纤传输到位、延伸覆盖补充覆盖15信源类型选择一、根据话务需求选取信源类型Ø当室内话务量低于15Erlang时,建议选用光纤直放站或分布式RRU作为信号源;Ø当室内覆盖系统的总话务量高于15Erlang且低于48Erlang时,建议选用微蜂窝基站或分布式RRU作为信号源;Ø当室内覆盖系统的总话务量高于48Erlang且低于96Erlang时,建议选用宏基站、分布式基站作为信号源。

二、根据覆盖面积选取信源类型Ø对于以覆盖为目的、业务需求较低、覆盖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原则上选用光纤直放站或分布式RRU信源方式;Ø宏基站所在楼宇内的小型分布系统,比如电梯、地下室可以直接耦合宏基站信号做为信源。

Ø对于存在较高业务需求,中大规模覆盖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下)原则上选用微蜂窝基站或分布式RRU信源方式;Ø对于超大型建筑物(建筑面积15万平米以上),如机场、会展中心等,选用宏基站或分布式基站信源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