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轮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飞轮移动系统设计

单轮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飞轮移动系统设计
单轮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飞轮移动系统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单轮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飞轮移动系统设计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2013年6月6 日

摘要

单轮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是将整体的制动器通过专用卡具安装在试验台上,采用飞轮组模拟惯量蓄能,按照规定的方法模拟汽车的实际制动过程,测试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热稳定性、衬片磨损以及强度等项性能,从而得到制动器摩擦和磨损性能的数据。

本次设计的主要完成了该套设备的飞轮移动系统设计,其重点是液压系统的设计,包括液压系统的改进、油源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缸的计算与选择、液压阀的选择、管路的压力损失计算、油箱的设计计算、系统发热计算等;还增加了集成块的设计这也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另外,液压传动也通过碟形弹簧锁紧缸被用于控制移动滑台的松开与固定。

关键词: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飞轮移动系统;液压系统;集成块

Abstract

Single wheel inertial brake test bench is the integrated brake through special fixture installed in test bed, using fly wheel sim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inertia storage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actual braking process, car brake performance test brake, and thermal stability, facing wear and strength and so on a performance, thus obtains the brake friction and wear performance data.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mpleted the sets of equipment flywheel mobile system design, the emphasis is on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lso involving hydraulic system improvement, oil source system design calculation, hydraulic cylinder of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hydraulic valve selection, pipe pressure loss is calculated, the tank design calculation, system such as fever calculation; But also increased the integrated block design this also is the design difficulties; In additio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hrough disc springs lock cylind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machine moving slippery with fixed loose.

Key words: inertial brake test bench;Movement System of flywheel;Hydraulic system;manifold bloc

目录

前言 (1)

第1章液压泵站的设计 (1)

1.1 液压泵站的分类及特点 (1)

1.2 液压阀的安装 (1)

1.3 液压泵站设计简图 (2)

第2章集成块总成的设计 (3)

2.1 集成块的结构与特点 (3)

2.2 对集成块总成的设计 (3)

第3章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8)

3.1 设计参数及相关内容 (8)

3.2 确定总体方案及有关说明 (9)

3.3液压系统方案的确定 (11)

3.4 液压工作原理图 (14)

第4章液压部分的设计计算 (16)

4.1 对油缸的设计计算 (16)

4.2 确定液压泵 (20)

4.3 选择液压阀 (21)

4.4 蓄能器 (22)

4.5 选择过滤器 (24)

4.6计算油箱的容积与系统热性能 (26)

4.7 计算与选择油管与管接头 (29)

4.8 计算压力损失 (32)

结论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一(外文资料原文) (38)

附录二(外文资料译文) (46)

附录三(文献检索) (53)

致谢 (55)

前言

制动器实验台发展背景及现状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1800万辆,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车辆密集化和车辆高速化对车辆的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车辆安全性能的研究揭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大约有10%的事故是由于车辆在制动一瞬间偏离原定轨道或甩尾产生的,因而探讨各种高性能制动系统和完善制动性能是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此,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将“重点开发交通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处理技术”列为交通运输领域优先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科技部、公安部和交通部三部委联合启动的《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中也将“营运车辆运行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列为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在此背景下,关系到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制动器的质量至关重要。完善的测试体系和良好的测试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开展汽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的研究,使其能更好地模拟制动器实际使用模式和环境条件,更真实的反映制动器性能,能够提高制动器研发水平,缩短制动器开发周期,提升制动技术;还可以提高制动器测试技术,提高试验台架的设计水平;它对制动器产品的研发、质量控制以及整车制动性能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汽车技术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发展的日益成熟,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无不例外的拥有实力雄厚的生产、研发企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整车性能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对制动器的各项性能的要求也更加严苛,惯性制动器试验台装置从而被广泛应用。它对各种型号及规格的惯性制动器的起动力矩、动力矩、轴向振动等特性进行测试和研究,以改进产品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惯性制动器试验台设计的关键问题是惯性负载的模拟,通常采用减速机或飞轮组来模拟,在变频调速、PLC控制等技术的支持下还出现了电模拟法。惯性制动器试验台的研制成功为惯性制动器产品的检测、各种性能的测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改进产品性能提供了数据依据,为新产品或新改进的产品提供了试验平台。

制动器综合性能测试是汽车质量检测的重要项目,是汽车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国内相关行业起步较晚,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方法是用惯性试验台来模拟制动器总成的制动工况,但设备仍为德、美、日等国的产品,其典型代表如德国KRAUSS制动试

验台、欧盟的AKmas—ter、美国的S1E J212,S1E J2681、日本的JAS0406等。为快速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在技术上创新,进一步满足汽车企业准确、快速、有效地对制动器各种综合性能检测的需要,本次设计的单轮惯性式制动器惯性试验台,目标达到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项目全、实时性强、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操控方便,满足汽车企业的需求。

设计内容

本次的设计的单轮惯性式制动器实验台是通过机—电—液一体化的设计与综合。该设备是将整体的制动器通过专用卡具安装在试验台上,采用飞轮组模拟惯量蓄能,按照规定的方法模拟汽车的实际制动过程,测试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热稳定性、衬片磨损以及强度等项性能,从而得到制动器摩擦和磨损性能的数据。为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制动器的测试要求,在总体方案中确定了用6组共12个飞轮来模拟不同的惯性质量,并用液压系统驱动前后拉杆带动各飞轮使其与主轴连接或分离。在对制动器进行测试过程中,制动器的旋转元件和制动元件通过专用卡具分别于主轴和移动滑台相连接,制动时,制动力矩传递到被碟簧锁紧缸固定在底座上的移动滑台上,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并输送到计算机。其中,移动滑台是靠液压控制的6个碟形弹簧锁紧缸固定,靠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丝杠驱动的的。

本次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套设备的飞轮移动系统设计,除结构设计外其重点是液压系统的设计,包括液压系统的改进、绘制液压原理图、油源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缸的计算与选择、液压阀、蓄能器、过滤器的选择、管路的压力损失计算、油箱的设计计算、系统发热计算等;还增加了集成块的设计这也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另外,液压传动也通过碟形弹簧锁紧缸被用于控制移动滑台的松开与固

第1章液压泵站的设计

液压泵站由泵组、油箱组件、滤油器组件、控温组件及蓄能器组件等组合而成。它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可按机械设备工况需要的压力、流量和清洁度,提供工作介质。目前液压泵站产品尚未标准化、系列化。制造厂可按用户提出的工况要求,进行设计、制造。

1.1 液压泵站的分类及特点

1.1.1 整体型

(1)上置式上置式包括立式和卧式广泛应用在中、小功率液压泵站,油箱容量可达1000L。立式为电动机安装在油箱上,液压泵置于油箱之内,这种布置型式结构紧凑,占地小,噪声低;卧式为电动机安装在油箱上,液压泵置于油箱之上,控制阀组亦可置于油箱之上,这种布置型式结构紧凑,占地小。

(2)非上置式非上置式包括旁置式和下置式应用在传动功率较大的液压泵站。旁置式为泵组(液压泵、电动机、联轴器、传动底座等)安装在油箱旁侧,与油箱共用同一个底座,这种布置型式泵站高度低,便于维修;下置式为泵组安装在油箱之下,这种布置型式有效地改善液压泵的吸入性能。

(3)柜式柜式为泵组和油箱置于封闭型柜体内,可以在柜体上布置仪表板和电控箱,仅应用在中、小功率液压泵站,这种布置型式外形整齐,尺寸较大,噪声低,受外界污染小。

1.1.2 分离型

分离型包括非上置式和旁置式,泵组和油箱组件分离,单独安装在地基上,应用在传动功率大,油箱容量大的液压泵站,这种布置型式可改善液压泵的吸入性能,便于维修,占地大。

本设计采用整体型的上置卧式。

1.2 液压阀的安装

规模小的单机型液压泵站,通常将液压控制阀安装在油箱面板之上或集成在油路块上,再安装在油箱上。中等规模的机组型液压泵站则将控制阀安装于一个或几个阀台上,

1

阀台设置在被控设备(机构)附近。大规模的中央型液压泵站,往往设置在地下室内,可以对组成的各液压系统进行集中管理。

集成式配置是目前液压系统大多采用的连接方式。它采用液压阀连接在集成块上,集成块一方面有安装底板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内部油路的作用,这种配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本设计采用将液压控制阀安装在集成块上,再安装在油箱上。

1.3 液压泵站设计简图

图1-1 液压泵站简图

2

第2章集成块总成的设计

2.1 集成块的结构与特点

块式集成是按典型液压系统的各种基本回路,做成通用化的六面体油路块(集成块)。通常其四周除一面安装通向液压执行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管接头外,其余三面安装标准的板式液压阀及少量叠加阀或插装阀,这些液压阀之间的油路联系由油路块内部的通道孔实现,块的上下两面为块间叠积结合面,布有由下往上贯穿通道体的公用压油孔P、回油孔O(T)、泄露油孔L及块间连接螺栓孔,多个回路块叠积在一起,通过四只长螺栓固紧后,各块之间的油路联系通过公用油孔来实现。

块式集成有以下优点:

(1)可简化设计。可用标准元件按典型动作组成单元回路块,选取适当的回路块叠积于一体,即可构成所需液压控制装置,故可简化设计工作。

设计灵活,更改方便。因整个液压系统由不同功能的单元回路块组成,当需更改系统、增减元件时,只需更换或增减单元回路块即可实现,所以设计时灵活性大,更改方便。

(2)易于加工,专业化程度高。集成块主要是六个平面及各种孔的加工,尺寸小,平面和孔道的加工比较容易,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降低成本。

(3)结构紧凑,装配维护方便。由于液压系统的多数油路等效成了集成块内的通油孔道,所以大大减少了整个液压装置的管路和管接头数量,使得整个液压控制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外形整齐美观,便于装配维护,系统运行时泄漏少。

(4)系统运行效率较高。由于实现各控制阀之间油路联系的孔道的直径较大且长度短,所以系统运行时,压力损失小,发热少,效率较高。

块式集成的主要缺点是:集成块的孔系设计和加工容易出错,需要一定的设计和制造经验;系统运行时故障诊断较困难。

2.2 对集成块总成的设计

2.2.1 液压系统分解

集成块单元回路实质上是液压系统原理图的一个等效转换,它是设计块式集成液压控制装置的基础,也是设计集成块的依据。

3

分解集成块单元回路时,应优先采用现有系列集成块单元回路,以减少设计工作量。集成块上液压阀的安排应紧凑,数量应尽量少,以减少整个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尺寸和重量。集成块的数量与液压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关,一摞集成块组,初基块和顶块外,中间块一般1~7块。当所需中间块多于7块时可按系统工作特点和性质,分组多摞叠积,否则集成块的高度和重量过大,容易失稳。减少中间块数目的主要途径有:液压阀数目较少的简单回路合用一个集成块;液压泵的出口串接单向阀时,可采用管式连接的单向阀(串接在泵与集成块组的基块之间);采用少量叠加阀、插装阀及集成块专用嵌入式插装阀;集成块侧面加装过渡板与阀连接;基块与顶块上布置适当的元件等。

2.2.2 设计集成块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集成块系列及其单元回路,但是现代液压系统日趋复杂,导致系列集成块有时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和设计要求,工程实际中仍有不少回路集成块需要自行设计。

2.2.2.1 确定公用油道孔的数目

集成块的公用油道孔,有二孔、三孔、四孔、五孔等多种设计方案。应用较多的为二孔式和三孔式。本设计采用二孔式。

二孔式的特点:在集成块上分别设置压力油孔P、回油孔T共二个公用孔道。优点:结构简单,公用孔道孔数较少,与三孔式相比没有细长(Φ5~6mm)的泄漏油孔道,从而减少了工艺孔数,更易于加工。

L

O P

螺栓孔

螺栓孔

图2-1 三孔式集成块结构简图

2.2.2.2 确定孔道直径及油孔间壁厚

集成块上的孔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油孔道,其中包括管道上下面的公用孔道,安装液压阀的三个侧面上直接与阀的油口相通的孔道,另一侧面安装管接头的孔道,不直接与阀的油口相通的中间孔道即工艺孔四种;第二类是连接孔,其中包括固定液压阀

4

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稿日期:2006-05-07 修订日期:2006-09-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1104) 作者简介:杨小东(1981-),男,甘肃甘谷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密码学、信息安全; 张贵仓(1964-),男,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数字水印; 陆洪文(1939-),男,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论、密码学. 文章编号:1001-9081(2007)03-0584-03 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小东1,3 ,张贵仓1 ,陆洪文 2,3 (1.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上海200092; 3.华东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所,上海200062) (y200888@https://www.360docs.net/doc/689857947.html, ) 摘 要:通过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的双线性和Euler 准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方案。它不仅可以获得较快的加密解密速度,辨别消息的真伪,还能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该方案降低了公钥的存储和管理成本,签名长度大约是Guill ou 2Quisquater 签名长度的1/4。针对手机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该签名加密方案的手机支付系统,并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手机支付;身份认证;签名加密算法;Euler 准测中图分类号:T N918.1;TP309.7 文献标识码:A D esi gn and rea li za ti on of i den tity 2ba sed m ob ile pay m en t syste m Y ANG Xiao 2dong 1,3 ,Z HANG Gui 2cang 1 ,LU Hong 2wen 2,3 (1.College of M athe m atics and Infor m ation Science,N orthw est N or m al U niversity,L 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 2.D epart m ent of A pplied M athe m atics,Tongji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 3.Institute of N et w ork Infor m ation Security,East China N or m al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 Abstract:According t o the bilinear p r operty of the W eil pairing defined on elli p tic curves and Euler πs criteri on,an identity 2based signcryp ti on sche me was p r oposed .The sche me could obtain the quicker vel ocity of encryp ti on and decryp ti on,distinguish the right message fr om the wr ong message,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continuous cryp t ograph sending .This scheme could reduce the st oring and managing cost of the public key .The signature size was only about a quarter of the Guill ou 2Quisquater signature .Based on the 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 and the p r operties of the mobile,a new mobile pay ment syste m was p r oposed .Its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perfor mances were als o analyzed . Key words:mobile pay ment;identity authenticati on;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Euler πs criteri on 0 引言 手机支付是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具有与信用卡相似的方便性,同时又避免了使用信用卡的诸多麻烦。在许多发达城市,平均每人持有一部以上的手机,手机支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都是用户向商家提供手机号码及个人账户密码,移动运营商发送短信息进行确认,购物款项从个人小额账户中扣除。但用户使用手机通信时,其通信内容在传输过程中根本没有得到保密。绝大多数多公钥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体制[1],其公钥的管理和分发是通过一个公钥认证框架(如X .509)来实现,然而建立和维护这种框架异常复杂且成本过高。本文利用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2]的双线性,构造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识别传递信息者的身份,对传输信息保密,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还能有效地降低公钥的分发和管理成本。基于该签名加密算法,设计了一种可以处理高额交易的手机支付系统。在交易过程中,用户的银行账号密码没有传输一次,用户只需提供手机号码便可完成整个交易,与目前的手机支付模型相比,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1 W eil 配对和Euler 准测 1.1 W eil 配对 选择大素数p 和q,p =12q,E 是定义在有限域F p 上且满足W eierstrass 方程y 2=x 3+1的一个超奇异椭圆曲线。 E ( F p )={(x,y )∈F p ×F p |(x,y )∈E}是一个阶为p +1的 循环群。设G 1是E (F p )中所有阶为q 的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1中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llip tic Curve D 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ECDLP )是困难的;G 2是F p 2中阶为q 的 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2中计算D iffie 2Hell man 问题和 W eil 配对的求逆运算问题是困难的。W eil 配对:G 1×G 1→G 2 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一个双线性映射: 1)若对任意的P,Q,R ∈G 1,有:e (P,Q +R )=e (P,Q )e (P,R )e (P +Q,R )=e (P,R )e (Q,R ) 对任意的a ∈Z +,有: e (aP,Q )=e (P,Q ) a =e (P,aQ ) 2)交换性:e (P,Q )=e (Q,P )-1 3)存在P,Q ∈G 1,使得e (P,Q )不等于G 2的单位元。 4)存在一个高效的算法 [3] 计算配对e (P,Q ),其中P, 第27卷第3期 2007年3月   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App licati ons   Vol .27No .3Mar .2007

中国移动视频基地机顶盒适配总体说明_V1.4.1

中国移动视频基地机顶盒适配总体说明 V1.4.1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1机顶盒整体架构------------------------------------------------------------------------------------------ 4 2机顶盒适配总体说明------------------------------------------------------------------------------------ 4 2.1适配关键点 ---------------------------------------------------------------------------------------------------- 4 2.2应用服务框架适配说明 ------------------------------------------------------------------------------------- 4 2.2.1应用服务框架相关组件 ---------------------------------------------------------------------------------- 4 2.2.2牌照方及其它应用 ---------------------------------------------------------------------------------------- 6 2.2.3应用服务框架对机顶盒的要求 ------------------------------------------------------------------------- 6 2.2.4应用服务框架对其他应用提供的接口----------------------------------------------------------------- 6 2.3机顶盒webView适配说明 --------------------------------------------------------------------------------- 7 2.4机顶盒开机界面适配说明 ---------------------------------------------------------------------------------- 7 2.4.1说明 ---------------------------------------------------------------------------------------------------------- 7 2.5机顶盒升级及恢复出厂设置界面适配说明-------------------------------------------------------------- 7 2.6机顶盒播放器适配说明 ------------------------------------------------------------------------------------- 7 2.6.1直播、时移、回看适配要求 ---------------------------------------------------------------------------- 7 2.6.2播放器图像解码策略 ------------------------------------------------------------------------------------- 7 2.6.3播放器缓冲处理机制 ------------------------------------------------------------------------------------- 8 2.6.4M3U8及切片获取机制 ----------------------------------------------------------------------------------- 8 2.6.5服务质量监控(SQM)探针预置 ---------------------------------------------------------------------- 8 2.7机顶盒测试验收说明 ---------------------------------------------------------------------------------------- 8 2.7.1机顶盒测试验收规范 ------------------------------------------------------------------------------------- 8 2.8机顶盒量产说明 ---------------------------------------------------------------------------------------------- 8 2.8.1机顶盒量产说明 ------------------------------------------------------------------------------------------- 8附录:相关文档------------------------------------------------------------------------------------------------ 8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方案 一、总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频会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视音频质量、数据协作共享、灵活易用性、易管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以专用硬件设备的形式构成,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 和视频终端,并且彼此之间要用专网进行连接。硬件及专网的高额成本制约了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只能用于政府、部队、大型企业集团,很难向中小企业、日常化应用普及。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和软件技术的提高,视频会议系统也开始向软件化发展,越来越多基于服务器端/客户端模式的软件产品出现,引领视频会议向办公交流、业务培训、市场营销等多领域扩展,并且这种相对低成本、便捷化的应用正在逐步为大多数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接受。网络视频会议是软件视频会议的最新发展,搭上云计算的顺风车,它完全基于Internet互联网,支持面向全球的协同工作;同时以互联网时代最常用的浏览器模式使用,极大的扩展了应用场景和地点。本套系统选用网络视频会议方案,可大量节省初期的昂贵的硬件投入费用,前期只需投入视频会议室的基本设备和按月支付软件使用费即可。 二、软件系统 本方案采用“go meet now”网络视频会议整体解决方案。GoMeetNow 为美国RHUB Communications (连通宝) 旗下的在线网络会议服务产品。作为业领先的网络会议和远程支持服务器供应商,RHUB已在全球拥有超过两百万的终端用户,客户遍及制造业,医疗业,教育业和政府部门。该公司的创建与产品研发均由留美华人领导,这是RHUB致力于服务中国市场的基础。 2.1主要功能 Go meet now目前可以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报表提供会议报表,包括会议起始结束时间,与会者,电邮和IP地址 2.2软件界面 2.3用户运行环境 Windows系统支持以下版本: Windows 2000, XP, 2003, 2008, Vista, Windows 7 Mac系统支持以下版本: 10.4以上版本, 基于Intel 或PPC。 其他操作系统 (Linux, Unix,ios,android,windowsphone),支持iphone、iPad等移动设备无需下载任何软件通过浏览器出席会议(观看模式)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设计方案 指导老师:刘祖军 小组成员: 01114016 屈晓芳 01114024 郝静 01114025 刘小彤 01114027 赵琨 01114040 李琦

一、卫星通信的起源和发展 1945年,英国科幻大师 Arthur. C. Clarke 在英国《无线电世界》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无线通信科学设想论文,题为《地球外的中继》,这篇论文详细地论证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按照他的这一设想,研究人员开始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实现通信的探索。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一颗名为Sputnik Ⅰ的小型卫星,这标志着卫星通信的开始。 近几年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加、日和欧洲国家都已或计划建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构成陆、海、空的立体化移动通信网,沟通国际上乃至全球范围的世界漫游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充分展现了卫星通信的优势和特点,它不仅可以向人口密集的城市和交通沿线,也能向人口稀少的地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尤其是对正在运动中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个人提供通信服务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卫星移动通信以VSAT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为基础,结合空间卫星多波束技术、星载处理技术、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更高级的智能化新型通信网,能将通信终端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实现世界漫游,从而使电信网发生质的变化。 按卫星运行轨道来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同步轨

道(GEO)、中轨道(MEO)和低轨道(LEO)系统。GEO系统技术成熟,成本低。对于GEO轨道,利用三颗卫星可构成覆盖除地球南、北极区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本文中所设计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覆盖东南亚地区,地面终端为手持机,为GEO 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天线有140个点波束,EIRP:73dBW,G/T:15.3dB/K,支持数据速率9.6kbps, 至少能提供10,000路双向信道,频段为L波段,上行1626-1660MHz,下行1525-1559MHz。 该系统设计思路为:用户终端→信息编码→调制器→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卫星接收、下变频→解调、路由→上变频、发射→接收机与解调器→用户终端。 图1.系统组成图

移动支付中存在的风险

移动支付APP的网络交易风险 1 第三方支付的主要风险 1.1 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是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和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机构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法规缺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而遭受的风险。前一种风险主要是强调第三方支付机构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后一种风险则强调因支付监管法律缺位使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被关闭或整顿的风险。合规风险的性质通常较为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临的最基础性的风险。 随着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发展壮大,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相继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界定为非金融机构,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同时国家开始通过颁发牌照的方式来规范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为了更加规范每类业务的具体运作,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预付卡、移动支付业务、客户备付金存管等又先后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主要有《支付机构预付卡管理办法》、《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随着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重视以及监管的逐步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运作时必须首先保证合规守法,否则会给机构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第三方支付面临的最大合规风险是由于监管法律法规缺位或不到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可能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的风险。通常而言,国家是在第三方支付某项业务发展过于迅速并出现相应问题时推出相关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新类业务可能随时受到监管的约束。例如,今年3月初,支付宝和财付通与中信银行合作拟推出虚拟信用卡,但是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这项通知的推出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限制了相关服务,其股价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又如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支付机构转入资金不得向银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A.MSC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 B.1和6交叉,2和3交叉 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 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 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A.ANN B.ACM C.GSM D.IAM(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A.0类业务 B.1类业务 C.2类业务 D.3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 A) 16

套1-2018年中国移动千里眼产品培训认证第一期试卷(139份)

2018年中国移动千里眼产品培训认证试卷 省份: 姓名:电话:考试号: 一.选择题(含多选,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种途径无法获取下载到千里眼客户端?() A.千里眼官网B.APP STORE或应用商店 C.扫描设备包装盒上的二维码D.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 2、千里眼小微版使用用户类型包括(多选)() A.工程用户B.企业用户C.重点用户D.个人用户 3、千里眼自主品牌终端E1的分辨率最高支持() A.720P B.960P C.1080P D.4K 4、千里眼业务的受理模式为() A.BBOSS受理B.政企BOSS受理C.本省受理D.以上均不是 5、千里眼对明厨亮灶场景的市场规模估算最贴近的是哪一项(截至2017年底)?() A. 全国约有150万家餐饮机构B.全国约有2400万家餐饮机构 C.全国约有660万家餐饮机构D.全国约有80万家餐饮机构 6、以下千里眼终端型号最适合室外安装的是()。 A.A13 B.A12 C.A11 D.A10 7、千里眼作为中国移动视频监控全网标准化产品,在实际业务推广过程中,除进行单产品销售之外,还可以与那些产品进行联合推广?(多选)() A.与专线、宽带等管道类产品组合推广B.与物联网、流量类产品组合推广 C.为视频监控项目提供基础视频能力D.与其他全网产品如和对讲、云视讯等组合8、千里眼自主品牌终端A11支持的视频压缩标准为()‘ ’A.ASMA B.H.264 C.TS D.PS 9、千里眼售后服务内容包括(多选)() A.产品咨询B.使用故障C.定制需求D.保障需求 10、以下哪项操作不能当月立即生效() A.资源变更B.业务暂停C.资费变更 D.以上均是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千里眼本地存储SD卡最大可支持128G。() 12、千里眼工程版每次登入都需要修改密码。() 13、千里眼自主品牌终端A11支持物联卡和大市场卡。() 14、线上开通千里眼所产生的费用需要由集团客户统付,而非个付。() 15、千里眼仅面向企业机构服务,提供视频解决方案。() 16、“蓝天卫士”解决方案中的摄像头主要的挂载位置是在基站塔顶位置。() 17、客户经理填写申请表后可通过客服邮箱进行测试账号的申请。() 18、截至目前,千里眼现有自主品牌终端一共5款。() 19、千里眼客户端录像回放可按日期选择。() 20、千里眼支持与行业应用业务平台对接。() 三.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21、千里眼业务订购时资费的必填项为。

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移动支付流程

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移动支付流程 英文原文:来源:互联网er的早读课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来发现和浏览商品,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问题产生了——这些用户是否愿意在他们的移动设备上完成支付呢?——答案马上揭晓。拿美国为例,2012年在移动电商(m-commerce)上的消费同比增长了81%, 达到了惊人的250亿美元。 而这当中,移动网页端对应用占据了压倒性优势。用户更愿意通过移动端网站来搜索比价,浏览产品,参与促销活动及完成支付。大部分受访者(61%-81%)表示更愿意用浏览器而非原生应用。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零售商们更加需要通过创建一种无缝的,更加友好可信的支付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优势来推动这种增长。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挖掘几个移动支付的例子,看看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吧。 1. 只保留重要的输入区域 ‘你是从什么途径知道我们的?’,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了。这些问题可能对供应商有用,但它们对那些真正在你这花着血汗钱,应该真正做主的顾客没有任何价值。

如果说这类问题出现在桌面端,是令人厌烦的;那么它们出现在移动端的话,就一定是致命的。左侧的响应式支付流程,通过删减不必要的信息,只保留重要的部分,成功地将支付过程浓缩为一个精华页面。而右侧则展示了一次简单的支付体验是如何变得臃肿不堪的。页面列出了很多非必填信息,如’Evening Phone’,‘Mobile Phone’,还将地址输入区域分为三个不同部分,而非用一个邮编来代替,而且还要求用户输入两次邮箱地址。 2. 允许非注册用户直接支付 给用户提供一个无需登录注册就能直接支付的选项,本该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移动端,然而却有24%的电商网站没有这么做。用户如果需要去创建并验证一个账户,才能完成一个订单,那么他很可能会就此放弃。数据表明,事实就是如此。一个零售巨头声称通过移除‘注册按钮’,销售额提升了3亿美元。 Burton给用户开始支付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方式:登录,创建一个新账号,直接支付 3. 充分利用移动端UI优势

2019中国移动视频广告研究报告

InMobi发布了《中国移动视频广告研究报告2019》(China Mobile Video Advertising Research Report 2019),就APP内移动视频广告在中国的增长情况、程序化发展状况、广告主投入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了极具价值的洞察。过去的数年,是用户消费模式发生剧变的重要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已经慢慢地从基于文本的桌面生态系统转向了更简便易用的移动设备。 仅仅在五年前,中国的成年人在移动设备上的平均花费还是1小时40分钟,而现在其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已达到了3小时45分钟。而其中,在智能手机上的视频消费呈现出了指数级的增长。 而移动视频消费的激增也直接带动了品牌移动视频广告的快速发展。该报告显示,2017年和2018年,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市场,品牌广告主在APP内移动视频广告上的支出都在飙升,其中,中国市场2017年同比支出增长达到了348%,速度惊人。 与此同时,在支出占比方面,全球和中国都保持着相同的趋势,移动视频广告在所有广告形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视频广告支出占比从2017年的6%上升到2018年的12%,实现了翻倍增长。另外,随着极具价格竞争力的高端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收费标准的日趋合理,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在其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内容(广告)也越来越多。 该报告显示,中国视频广告消费在一年内猛增了50%,而且从全球来看,有超过一半的移动广告流量来自于视频广告。视频广告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移动端的“流量之王”,而在这些视频广告形式中,全屏视频仍然是其主流。不过尽管全球和中国都在保持增长,但对于移动视频广告采用的类型却不尽相同。从中国来看,效果类广告主更愿意采用移动视频广告,对于中国的效果类广告主来说,他们已经认识到了APP内视频广告优先的价值,而品牌广告主则处于不断提高预算进行尝试的阶段。 从全球来看,则是品牌类广告主更愿意采用移动视频广告,并且视频广告支出在品牌类广告中的占比还在逐年增加。而从行业来看,游戏、娱乐和零售无疑是在移动视频广告上投入最大的行业。 其中,游戏行业的移动视频广告支出占比更是达到了52%,远高于其他行业。而移动视频广告能够在中国乃至全球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也在于其出众的效果。数据显示,移动视频广告带来的点击率是横幅广告的6倍、原生广告的3.5倍,带来了所有广告形式中最高的用户互动率。 该报告还对移动视频广告的程序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程序化正在成为中国市场营销人士购买APP内视频广告的首选方法,中国市场2018年程序化移动视频广告支出同比增长了337%。此外,报告还指出,原生于APP内的视频广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 设计方案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方案 工程概述 本方案的选型从技术成熟、用户需求和资金投入三方面考虑进行设计。 从现有产品技术成熟角度去看,视频会议产品的国际标准均已发展成熟,分别是H.320/H.323协议族,以H.323协议在IP环境下传输的方式为近期的发展主要趋势。各种方案均有成功案例。 视频会议用户的功能需求要得到的全面满足,需要从音频和视频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考虑主会场的环境因素,设备可移动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接入速率的差异和接入地点有无移动性几个方面能否满足需求。 兼顾成本与效果,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电视会议网建成汇集图像、数据、语音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传输系统,系统要具有设计合理、电路先进、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系统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 《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5839-199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 2、系统框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64:关于高压缩比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39:关于双视频流传递协议 ITU-T 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的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ITU-T H.224:利用H.221的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 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 ITU-T 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C&1 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ITU-T 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的通信系统 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通信的方法 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ITU-T H.246:支持H系列协议的多媒体终端之间的交互 ITU-T H.281:会议电视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ITU-T H.320:窄带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3:基于不保证Qos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

基于Android的WAP安全移动支付系统设计和实现

23  施腾飞,程琳静,张莹,李晖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876)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普及,移动支付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但用户对移 动支付的安全仍心存疑虑。文章在Android平台上应用WPKI机制,采用WAP协议和数字签名,设计并开 发了可进行安全通信的浏览器,同时搭建了服务端平台,模拟了一套完整移动支付系统,可以满足数据机密性、 完整性、身份认证、用户不可否认性等基本的安全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WAP代理服务器中可能出现 的用户明文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端到端加密的方法,以完善移动用户支付信息的机密性。 关键词:移动支付;WAP;Android;端到端加密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22(2012)11-0023-0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AP Security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Android SHI Teng-fei, CHENG Lin-jing, ZHANG Ying, LI Hui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As the smartphone's widespread developement, mobile payment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and have a large user group, but the users still doubt about the security of mobile payments. In this paper, a browser in Android platform which can communicate safely is designed and developped and a server platform is built, which can simulate a full mobile payment system satisfy and satisfied the following basic requirements: data confidentiality, data integrity, ident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and non-repudiation using WAP protocol and digital signature with WPKI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ossible problem of users's plaintext information exposure in WAP poxy server is analysed, and a end-to-end encryp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can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confidentiality in the process of mobile users' payment. Key words: mobile payment; W AP; Android; key management doi :10.3969/j.issn.1671-1122.2012.11.007基于Android的WAP安全移动支付系统设计和实现作者简介:施腾飞(1987-),男,福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安全、密码学应用研究;程琳静(1988-),女,云南,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安全、密码学应用研究;张莹(1987-),女,辽宁,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安全、密码学应用研究;李晖(1970-),女,吉林,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密码学及其应用、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安全。 0 引言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的便利性使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支付习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支付逐渐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1]。自2005年以来,各项电子支付法规开始得到完善,电子支付市场呈现飞跃式增长;2006年,在企业的业务结算中,电子支付的使用率高达60%以上;2007年和2008年两年基本都达到近4倍的增速;200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到5845亿元;2010年,支付宝用户数突破 3亿,而且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子支付市场发展速度之迅猛。 随着3G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持设备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逐步得到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也开始发力,逐步成为最主要电子支付方式之一。移动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手机、PDA、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与GSM、3G、WIFI连接进行支付的一项活动,包括购物,水电费支付,移动业务支付等。正是由于移动支付打破了时空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所在的移动网络,便捷地实现服务付费的功能,使得移动支付很快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中国银联数据显示,在2009年底,手机支付定制用户就突破了2千万,交易额超过19.7亿元;由于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2011年移动支付的用户达到2.2亿,市场规模突破50亿。但是,许多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仍心存疑虑,本文重点针对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基于Android建立安全的终端系统,搭建服务端平台,实现一套完善的电子支付流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WAP协议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公司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CMCC )的简称,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8,000亿元人民币,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的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中国移动已连续六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表1.1),并跻身于全球电信运营商的第一梯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全球最强势100品牌”排名榜中,中国移动以品牌价值392亿美元高居第四;中国移动还是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商业模式 在启动3G后,全行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3G时代,运营商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尽管同2G相比3G的带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3G只能沦落为简单的互联网接入通道,而不能给运营商带来与成本相匹配的收益。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中国3G没有大吸引力的最大障碍物。 全球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猛进入21 世纪,日韩、欧美等地区,通过采用 RFID 技术,大力开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经过几年发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2008 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约为 550 亿美元。据英国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 预测,2013 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 亿美元,增长近 10 倍。 中国移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业务实现的佣金提取以及合作商户接入的比例分成。为此,中国移动建立了两级移动支付业务中心。其中,全国级中心,主要处理清算及结算业务,运营商可根据业务实现情况,提取佣金。相比银行卡刷卡佣金分配环节,手机移动支付佣金分配环节少,可由运营商直接控制,佣金比例比银联更具优势。运营商可通过具竞争力的佣金比例,以及更便捷的T+n 资金划拨周期,获得盈利;省级中心,主要处理各省商户接入管理与运作等事宜。与提供运营平台的合作商,按交易流量,比例分成,实现收益。 普遍分析观点分析认为,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将给中国移动带来三重收益:其一,应对联通和电信的竞争:通过在 SIM 卡附加增值服务,增强用户体验,能帮助中国移动加快预付费用户群向后付费用户群的转移,捆绑用户;其二,降低发展用户成本:该项业务能够显著降低中国移动在新增用户与留住已有客户方面的支出;其三,引领移动支付市场:在手机移动支付行业中抢占先机,并从行业快速增长中获利。 新的商业模式是中国移动的最大增长驱动力 据媒体报道,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做客人民网时表示,三新和两新成为中国移动增长的驱动力。“三新”指“新用户”、“新话务”、“新业务”,“过去那么多年来一直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两新”指“新领域”和“新模式”,“比如手机支付、手机金融、手机游戏等,都需要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开拓新的模式”。 在这些创新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中国移动未来发展的必须。简单的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大概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收费到免费。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虽然赚钱是必须的,但收费却并不是必须的,一直在涨价的银行、铁路、电力、有线,其实都是外表强悍内心虚弱,而一直免费的谷歌、淘宝等却是无往而不利。中国的通信行业资费水平在持续下降,未来“打电话不要钱”可期,运营商必须探索适合免费经营的商业模式。

移动通信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概论 1、移动通信的特点。 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 )。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3、移动通信的传输方式分:单向传输(广播式)、双向方式(应答式)。双向传输工作方式有单工、双工、半双工。 4、单工通信: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例:寻呼系统。 5、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双工通信一般使用一对频道,以实施频分双工(FDD)工作方式,接受和发射可同时进行,故耗电量较大。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和减少对系统频带的要求,可在通信设备中采用同步的半双工通信方式,即时分双工(TDD)。故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相结合。例:手机。(FDD:用不同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方向。TDD:收、发采用同一载频,通过时间上的交替使用同一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方向。) 6、半双工通信,移动台采用类似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基站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例:对讲机。 7、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2)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6)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8、若干年来,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9、蜂窝式组网的目的是解决常规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 10、蜂窝式组网放弃了点对点传输和广播覆盖模式,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称为蜂窝小区。 11、频率复用:把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的数目划分成区群 (Cluster), 并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等于区群中的小区数)频率组,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这就是频率再用。 12、频率再用距离是和区群所含小区数有关的,区群所含的小区数越少,频率再用距离越短,相邻区群中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之间的同道干扰越强。 13、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 14、无绳电话是一种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 15、分组无线网(GPRS)是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分组:是由若干个比特组成的信息段,包括“包头”和“正文”两部分。分组传输方式是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要产生额外的时间延迟,因此,分组无线网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消息比较多的数据通信。如果要用分组无线网传输分组话音,则必须保证时间延迟不大于规定值。 16、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17、在调制方式上,泛欧GSM蜂窝网络采用GMSK。美国的IS-95蜂窝网络采用QPSK和OQPSK。 18、通常认为:T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大于FDMA系统,而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又大于FDMA和TDMA系统。(CDMA>TDMA>FD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