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诗词九首赏析

合集下载

满江红全文及赏析

满江红全文及赏析

满江红全文及赏析南宋末年,元军占领临安,宋帝及三宫后妃等被虏北上。

途中,身为度宗昭议的诗词人在驿馆壁上题此诗词抒亡国之痛。

全诗词血泪和流,令人难以为怀。

她由开始的戚戚于个人身世滔沉,最终升华到反省国家兴亡、历史功罪的思想高度,负荷了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悲恸。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满江红全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赏析王清惠是南宋宫中的昭仪(女官)。

她是位才华横溢的女子。

公元1276年正月,元兵攻入临安,南宋灭亡。

三月,王清惠随三宫三千人作俘北上。

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勾起王清惠深切地亡国之痛,在驿站墙壁上题了诗词《满江红》(太液芙蓉)。

这首诗词后被传遍中原。

文天祥、邓光荐、汪元量等皆有诗词相和。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一声长长的叹息:皇宫太液池中的荷花,原来娇艳无比,但今是昨非,已失去往日颜色。

这里以花喻人,指自己已失却往日容颜。

太液池,指皇宫的池苑,汉唐两代皇家宫苑内都有太液池。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的诗句,唐玄宗时,杨贵妃常在太液池中洗浴。

但经过安史之乱后,明皇回到长安,景物依旧,但故人不在,令明皇无限感伤。

王清惠以劫后余生的皇宫里的荷花自比,是很符合她的嫔妃身份的。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王清惠以此自喻的意思,表明自己立志保全名节的志气。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此时的凄清飘零,自然使她想起往昔的荣华、欢乐。

玉楼金阙,雨露承恩,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春风雨露”,用花承春风雨露,喻指人得浩浩皇恩。

“玉楼金阙”,借环境渲染景象,从皇宫的富丽堂皇,渲染繁华生活。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从写花自然过渡到写人,写自己在皇宫里受宠幸的生活。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1、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4、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等闲:轻易,随便。

7、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9、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原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一个人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满江红课文

满江红课文

《满江红》原文《满江红》原文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江红》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满江红》原文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地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哪一首能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词的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

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

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

“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

“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

词的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

“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寒门将军”和“忠臣岳飞”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保卫家园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本文将从诗歌结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方面来进行赏析。

一、诗歌结构《满江红》全篇五十八句,依据写作手法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开篇、描绘战争场面、描写敌情、呼唤民众和结尾五个部分,其中描绘战争场面和描写敌情部分贯穿整个诗歌。

整篇诗歌的韵律清新,语言简洁明快,用词准确,让人读来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二、表现手法1.写景《满江红》中的描写细节入微,如“雄鸣馆外西北军,都护楼前东南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刻画了战争的惨烈和生离死别的深情,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运用对比手法《满江红》中的描写手法中也有对比手法,如“血滴子规啼”和“海风吹不散,落日满西楼”,“晋人凋敝,更望楼船”,表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更加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博大和民族自豪感。

3.运用比兴手法岳飞在诗歌中使用的比兴手法,让文本灵动、风格各异。

如“旌旗无光日色薄,棓鼓无声空气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体现了岳飞语言的优美和深情。

三、主题思想岳飞的《满江红》通过对抗战的描写,表现了民族精神、英雄气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刻画了“抗金救国,反贼为民”的英雄形象。

因此,诗歌在历史上无数次被奉为反侵略、救国抗敌、振兴中华等重大意义的象征。

同时,他也传递了对民族团结、军纪严明等重要的主题思想。

总之,岳飞的《满江红》是一篇史诗般的作品,以英雄人物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忧虑。

它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不仅是当时的人民所深刻领悟的,而且现在的读者仍然会为其精神感到欣慰和感动。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有志男儿不要随随便便,把青春年少抛弃,等两鬓苍苍再空自悲戚。

[出典]南宋岳飞《满江红》注:1、《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2、【注释】: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

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爱用。

双调,九十三字,仄韵(南宋后始见于平韵体)。

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凭:倚靠。

处:时候。

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

“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举其成数而言。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雪:洗雪。

灭:平息,了结。

长车:战车。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当时为西夏统治区。

此处借为金人所在地。

缺:指险隘的关口。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指回京献捷。

天阕,皇帝的宫殿。

3、【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精忠报国之人,着名军事家、民族英雄[1][2]、抗金名将,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

满江红原文及赏析(精选18篇)

满江红原文及赏析(精选18篇)

满江红原文及赏析满江红原文及赏析(精选18篇)《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

下面小编带来满江红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帮到您!满江红原文及赏析篇1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翻译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

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

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注释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

铁骑:指金国军队。

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风尘:指战乱。

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

锋:兵器的尖端。

锷:剑刃。

沟壑:溪谷。

缨:绳子。

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

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

这里泛指中原。

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词。

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满江红》古诗词鉴赏《满江红》古诗词鉴赏1 译文及注释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创作背景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有人认为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赏析一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赏析二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赏析三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

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

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作者介绍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满江红怒发冲冠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诗词九首赏析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侍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

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满江红·暮雨初收》
【宋代】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

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代】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

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

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

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满江红·万恨千愁》
【宋代】柳永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

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

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

空只恁,厌厌地。

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

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不知有多少万恨千愁,将少年的内心牵挂。

在孤寂的客舍,酒醒后,零乱不全的梦中断了,漫漫长夜没有滋味。

可惜枕边曾经多少的柔情蜜意,到如今我俩总是有始无终,得到的只是独自一个人夜不能寐,憔悴不堪。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宋代】吴潜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这首送别词写得悲郁慷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理解、对其遭遇的深厚同情,同时也对朝廷的昏愦表示了强烈愤慨。

这些情绪的表达是有层次的推进,词中的几个问句显示了情绪推进的节奏,结句达到了高潮。

从全词不难看出,作者通过抒写李珙的遭遇,寄予了个人的身世感慨,所以这首词亦是自况。

在当时的环境下,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是爱国人士的普遍命运。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宋代】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

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

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这是一首送别词,但写法脱俗。

它既洋溢着个人情谊,又寄托了宏大的抱负,在擅写离情别绪的宋词中别具一格。

《满江红·江汉西来》
【宋代】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

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在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词中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言直意纡,表达出苍凉悲慨、郁勃难平的激情。

《满江红·小院深深》
【宋代】岳珂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
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

这首词以柔美的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的私情。

全词情景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

《满江红·飘尽寒梅》
【宋代】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

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

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

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

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

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

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此词为追念夕日恋情之作。

上片前半多用兴,下片后半多用比。

最后还以“东风恶”来比邪恶势力摧残美好爱情,使词自有传统的含蓄之美。

又于抒情回忆中展现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结构上作了错综变化的安排。

词人这样打破时间顺序,错综安排结构,不仅收到了富于情节性、曲折性,引人入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充分表现了激情的波澜起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