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原文、译文与赏析

合集下载

风雨中的坚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

风雨中的坚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

风雨中的坚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风雨中的坚韧——岳飞《满江红》译文及赏析《满江红》是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岳飞所作的一首词,其内容表达了岳飞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于敌寇的愤怒,展现出他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满江红》的译文及详细的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在栏杆边,悲凉的天气已经停息。

抬头仰望,仰天长啸,心胸豪情烈。

三十年的功名,消散在尘埃和土地里,八千里的路程有云和月相伴。

不要等闲地白发苍苍,白了少年的头,空悲伤断。

靖康之耻,至今未能雪。

臣子们的恨意,何时才能消灭。

乘坐着长车,践踏贺兰山上的缺口。

壮志使他饥餐胡虏的肉,笑谈中他渴望喝匈奴的血。

等待重新整顿旧山河的归来,抵达朝天宫门。

赏析岳飞所写的《满江红》一词,以语言雄浑激越、豪情激昂的风格,表达了对于国家疾苦和敌寇侵犯的深深忧虑和痛恨之情。

以下是对《满江红》的详细赏析。

首段展现了岳飞的怒气和激愤。

怒发冲冠意味着岳飞的义愤填膺,潇潇雨歇则象征岳飞目睹了国家困境后的悲苦。

接下来的仰天长啸表达了岳飞壮志难酬的情感,他企图以此来寻求国家的救赎。

接着第二段,岳飞用三十年功名尘与土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征战中的辛勤付出最终付之东流的遗憾,八千里路云和月则表示他在征途中经历了艰苦却没有失去信念。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表达了他认为以往的努力白费,年少之时留下了让人心生悲凉的白发。

然后,岳飞在第三段表达了对靖康之耻的不满和对敌寇的仇恨,同时表明决心为国家除去耻辱。

他的壮志使他可以饥餐胡虏的肉,并可以对此心情轻松谈笑。

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了岳飞要收复旧土、重整山河的决心和信念。

《满江红-写怀》岳飞赏析

《满江红-写怀》岳飞赏析
文 赏 析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写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据上面这句话。因为岳飞讲“直捣黄龙,与诸君痛 饮”,即渡过黄河向东北进军,不会向西北进军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不是岳飞的进军路线。因为 对这句词的解释牵涉到这首词是不是岳飞写的问题,因而显得更为重要了。原来这是用典。《西清诗话》载 姚嗣宗《崆峒山》诗:“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这两句诗是针对西夏讲的,所以用“贺兰石”。姚嗣 宗是北宋人,岳飞借用这个典故,借用他要打败西夏的壮志来表达他要打败金兵的豪情,所以这句词没有问 题。“山缺”,指山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 雪耻的决心。“壮志”,指年轻时的理想。“胡虏”是古代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虏”,指 俘虏。这里所谓的“胡虏”、“匈奴”,皆代指金贵族掠夺者。最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两句 说,等到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时候,就去报捷。“旧山河”,指沦陷区。“阙”,宫殿。”天阙”,指朝 廷。我国古代进步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爱国的表现。在封建社会里,尤其在民族矛盾激化, 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期,“忠于朝廷”与爱国常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岳飞在这首词中所表露的忠 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密切结合着的。
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 满 江 红 ·写 怀 》 注 释 解 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 康 耻 : 宋 钦 宗 靖 康 二 年 ( 11 2 7 年 ) , 金 兵 攻 陷 汴 京 , 虏 走 徽 、 钦 二 帝 。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有志男儿不要随随便便,把青春年少抛弃,等两鬓苍苍再空自悲戚。

[出典]南宋岳飞《满江红》注:1、《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2、【注释】: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

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爱用。

双调,九十三字,仄韵(南宋后始见于平韵体)。

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凭:倚靠。

处:时候。

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

“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举其成数而言。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雪:洗雪。

灭:平息,了结。

长车:战车。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当时为西夏统治区。

此处借为金人所在地。

缺:指险隘的关口。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指回京献捷。

天阕,皇帝的宫殿。

3、【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精忠报国之人,着名军事家、民族英雄[1][2]、抗金名将,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

岳飞《满江红》的详细解析与赏析

岳飞《满江红》的详细解析与赏析

岳飞《满江红》的详细解析与赏析1.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靠着栏杆处,潇潇的雨声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仰天长啸,壮志凌云,激昂慷慨。

三十年来,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路,风云人生。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敌人阵地猛扑过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3.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大声呼叫。

●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的历史事件。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此处代指敌人所在地。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4. 作者介绍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朝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祖籍东昌(今山东聊城)。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爱国情怀,一生都在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而奋斗,最终却不幸被奸臣秦桧所害。

5. 背景故事《满江红》创作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率领岳家军先后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并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然而,由于孤军深入,无援兵无粮草,岳飞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壮志未酬,岳飞在镇守鄂州时,怀着满腔的悲愤与壮志,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译文我带着遮阳的帽子,略显萧瑟,偶然从信陵祠堂下面经过。

眼中含着泪水,荒凉的台阶上落满枯败的叶子,留宿河南开封。

九月的大风把帽子吹得随风飘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飘洒屋瓦之上。

乌桕树的叶子经秋霜而红,叶子散乱状朝着破烂的墙边伸展。

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交织在一起,十分诧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牵连。

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会给我留下怜爱的余地。

难道我还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吗?信陵君难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尝君低一等吗?感慨侯嬴,泪水尽情流淌也觉得不够悲伤。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开封。

信陵君,即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宁陵),与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并以养士好客称,有“战国四君”之誉。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种遮阳帽,以藤席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缘,如同斗笠。

古人常以“席帽随身”指辛勤求取功名。

聊萧:冷落、萧瑟。

东京:指开封。

开封战国时为魏国首都,名大梁。

自五代至北宋,皆号东京。

惊风:大风。

落帽:晋孟嘉在九月九日随桓温游龙山,风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觉,桓温命孙盟作文嘲嘉。

飘瓦:飘洒屋瓦之上。

此化用李商隐《重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诗意。

桕(jiù):即乌桕树,叶经秋霜而红。

离披:散乱状。

从:因此。

讵(jù):难道。

毛薛辈:指信陵君门客毛公、薛公。

二人皆魏处士,秦国乘信陵君留赵不归出兵伐魏。

二人冒死劝信陵君归国,解救魏国大难。

宁:难道。

原尝:指与信陵君齐名的平原君、孟尝君。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满江红》是岳飞的词,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全文带拼音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满江红》全文带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píng lán chù、xiāo xiāo yǔ xiē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tái wàng yǎn,yǎng tiān cháng xiào ,zhuàng huái jī li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sān shígōng míng chen yǔ tǔ,三十功名尘与土,bā qiān lǐ lù yún he yue 。

八千里路云和月。

mo děng xián、bái le shào nián tou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kōng bēi qie 。

空悲切。

jìng kāng chǐ ,yu wei xuě;靖康耻,犹未雪;chn zǐhn ,h shími ?臣子恨,何时灭?jià cháng chē、tà po he lán shān quē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zhuàng zhì jī cān hú lǔ rou ,壮志饥餐胡虏肉,xiào tán kě yǐn xiōng nú xuě 。

笑谈渴饮匈奴血。

dài cong tou ,shōu shí jiù shān he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cháo tiān que !朝天阙!《满江红》赏析1: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岳飞《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导读:《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满江红:原为吴民祭祀河神的迎神之曲。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满江红·怒发冲冠》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抗金名将,他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岳飞的忧国忧民精神在他的代表作《满江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本文将为读者带来《满江红》的译文及赏析。

《满江红》译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人能够体会,我心中的痛苦?心情如满江红,愤怒之情沸腾。

呐喊,呐喊,一声声激昂的呐喊,助我神州除奸邪,振兴中华。

豺狼如虎,何人敢挡?万夫莫敌,宛如狂狮在战斗。

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我誓要驱逐敌人,重振国恩。

我誓要倒下时,血染江山。

我誓要倒下时,也要抱着忠国的愿。

我的胸怀广阔,世间无敌。

以拳拳之心,为国家而奋斗。

愿我血激扬,壮志凌云。

前途漫漫,路途险阻。

但我心未曾动摇,壮志常在。

尽管路途荆棘,亦无阻隔我的前进。

忧国忧民,是我的责任。

志在千里,必达千里。

我愿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不畏艰险,只求天下太平。

只求国泰民安,危难之时绝情缺勇。

千言万语,表达不尽我的忧国忧民之情。

壮士胸中,情感如滔滔江水。

红领巾,永远飘扬。

高山之巅,我岳飞的名字如明月照夜。

《满江红》赏析:《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忧国忧民精神的一篇。

他以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心中对国家领土被侵犯的愤怒和对百姓苦难的忧心忡忡。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比如“锐意进取,勇往直前”,形容了他的决心和勇气;“豺狼如虎,何人敢挡?”,这里通过将敌人比喻为豺狼,来突出自己的无畏和坚决;“我誓要倒下时,血染江山”,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岳飞壮志凌云的场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诗中的“忧国忧民”是岳飞不懈努力的主线,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安乐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首《满江红》,我们能够感受到岳飞忠诚的爱国情怀和对河山的深深眷恋。

他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到这首诗中,使其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读这首诗,使人心潮澎湃,同时也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岳飞的伟大和他对国家民族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阑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

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

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

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华白,换来空空的悲伤凄切。

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息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象踏破贺兰山的空缺。

英雄的志气要象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赏析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

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

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

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

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

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

”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

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

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侍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

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

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

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

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

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

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公保扎西李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