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__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高中物理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区 别
物理量 比较 项目 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
(1)在公式 v= ������������ 中, →0时, Δt 平均 速度即为瞬时速度. 联系 (2)匀速直线运动中, 任意一段时 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意时刻的 瞬时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匀速”指的是瞬时 速度. (2)平均速率: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 是标量. 一般情况下平均速率不等 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究 1: 以上数据中哪些指的是平均速度?哪些指的 是瞬时速度?请思考如何判断一个速度是平均速度 还是瞬时速度? 答案: 2 m / 11 m / 11. s和 s指的是平均速度; m / 9. 8 s和 5 m/ s指的是瞬时速度. 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的是平均速度, 对应某个 时刻或位置的是瞬时速度. 探究 2: 当该同学到达 200 m 时, 其瞬时速度和平均速 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答案: 不一定相同. 瞬时速度的方向为该时刻的运动 方向, 而平均速度的方向是从出发点指向 200 m 处位 置, 与其位移的方向相同.
( x-t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 1) ( x-t图象表示的是位移 x随时间 t变化的情 2) 况, 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例 2】 ( 2012合肥 168中学高一检测) 物体 A、B 的 x 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 A. 从第 3 s起,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vA >vB 且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但物体 A 比 B 迟 3 s 才开始运动 C . 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s末 A、B 相遇 在 5 D . s内 A、B 的平均速度相等 5
第 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第三节运动的快慢一、概念及含义1. 运动:动物或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有定向性、有规律性。
2. 速度: ==单位时间内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所运动路程。
其单位为米每秒(m/s)。
3. 加速度:即物体运动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秒变化的速度大小,其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以匀变速运动,即其速度恒定,加速度为0,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二、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1. 单一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加速度值恒定,称为单一加速运动。
2. 减速运动:当速度降低时,所经过的路程也变少,即加速度的值小于零,则称为减速运动。
3. 匀速运动:指物体沿直线以恒定速度运动,其加速度值为零,称为匀速运动。
4. 停止运动:指物体没有沿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运动,加速度为零,称为停止运动。
三、物体运动的快慢1. 运动速度快慢由其速度和加速度来衡量,速度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快慢。
2. 加速度能影响物体的速度,当加速度增大时,物体的速度就会变快,反之,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就会变慢。
3. 若物体具有恒定的加速度,则加速度能体现出物体运动的变化,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快,加速度变小,速度变慢。
四、加速运动1. 加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变化程度,但加速度值本身并不能完全表明运动的快慢。
2. 加速度越大,物体变速越快,物体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运动。
3. 当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路程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
4. 加速度可以衡量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若加速度值为0则运动为匀速运动,若加速度值为负数则运动为减速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新人教版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精析1.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
(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
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
(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
(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
(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2.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已知小明家距学校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 决定
B.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则汽车 在任意一秒内行驶的路程为10m
C.由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 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D.由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 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生活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
70cm 60cm 50cm 40cm 30cm 20cm 10cm 0cm
14 s 12 s 10 s 8s 6s 4s 2s 0s
70cm 60cm 50cm 40cm 30cm 20cm 10cm 0cm
2s 2s 2s 2s 2s 2s 2s
V=0.05 m/s V=0.05 m/s V=0.05 m/s V=0.05 m/s V=0.05 m/s V=0.05 m/s V=0.05 m/s
V乙=6m/s
0
5 10 15 20 25 t/s
s/m
100 50
乙 甲
t/s
0
5 10 15 20 25 t/s
100
甲
50
V甲=4m/s
V乙=6m/s
0
5 10 15 20 25 t/s
速度—时间图象( v – t 图像)
v/m·s-1
10 5
V甲=4m/s V乙=6m/s
乙 甲
0
5 10 15 20 25 t/s
vS//mm·s-1
10
5
甲
0
5 10 15 20 25 t/s
s/m
乙
100
甲
50
V甲=4m/s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 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二章 第3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含答案)

课题: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3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 设计人:审核人:装订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7-2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
2.实验原理:要测量速度,我们需要测量和,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进行计算。
3.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___________,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______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_______测量,将实验数据填入以下表格中。
4.下表是是小梅和绍杰同学在实验中测量出来的一组数据,请你帮他们算出各阶段气泡运动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
通过数据分析看看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5.图像研究: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记录数据,这样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找出其中的规律。
画图方法: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出气泡的位置,将这些点用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的图像。
如图可知:这是一条____线,表示该气泡做_________运动。
[及时练习]1. (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8-29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匀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运动,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要求:1、先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3、三分钟后小组展示。
同学们完成后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老师完善,评价激励度_________的_______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上《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专项练习附答案(附答案)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3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选择题1.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
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
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 km/h B.60 km/hC.90 km/h D.120 km/h【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3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 m,所以,总路程s=4.5 m×4=1 8m,总时间t=0.5 s×2=1 s,轿车的平均速度:v=s/t=18 m/1 s=18 m/s≈64.8 km/h,故ACD错误,B正确。
2.以下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答案】A【解析】A、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v–t图象可知,该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s–t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C错误。
D、速度随时间而变化,表示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应选A。
3.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下图。
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
那么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 .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D【解析】A 、s -t 图象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假设两物体不是同时出发,那么t=5s 时不能相遇。
故A 错误;B 、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
故B 错误;C 、s -t 图象仅描述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图象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D 、由图象看出甲物体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正确。
第1章第3节第2课时速度的测量与速度—时间图像(课件)

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中运动过程的
平均速度大小是
(C )
A.0.25 m/s C.0.17 m/s
B.0.2 m/s D.无法确定
课堂练习
5.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 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 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光电门2的时 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
环节一:测速度
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 怎样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关的数据?
环节一:测速度
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环节一:测速度
根据下面这条纸带,如何求E点的瞬时速度?
如果不要求很精确,可以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来粗略地代表这段时间内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 间隔越短,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就越精确。
小试牛刀 在某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其 中0、1、2、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 个打出的点没有在纸带上标出。图中画出了将米尺靠在纸带上 测量的情况,图中所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1_0_.0_0_cm、 _1_2_.6_0_ cm、 _2_2_.6_0_ cm和_2_9_.9_0_cm;打2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_0_.6_2_5_ m/s。环节二:速度—时图像v-t图像的用途。
➢ 思路二
1.在v-t图像中能看出每一时刻对应的瞬
时速度。
瞬时速度为正,说明物体沿选定的正方
向运动,如图中的1、4、5图线;瞬时速度为 负,说明物体沿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
运动,如图中的2、3图线。
环节二:速度—时间图像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 v =st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2. 有些公路旁每隔1 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
如何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3.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4. 见教材。
第3节运动的快慢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作业题答案
1.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如果按照这个规定,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就越快;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就越慢。
但采用这个方法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用手表测出通过1km所用的时间,再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3. 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4.(1)约268km/h;
(2)列车从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运行的最快,从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最慢。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m/s
10m/s
8.5m/s
9m/s
8.5m/s
二、变速直线运动
•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经常发 生变化,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 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 特点:物体的速度经常变化。
•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速度公式求出的速 度,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 快慢,叫做平均速度。 s •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v
温故知新
速度的计算公式
v
s t
实验准备
1、实验仪器: 刻度尺(皮尺、卷尺) 秒表
2、实验原理:
v
s t
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1、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计算出气泡的速度,看看 有什么规律? 速度相同
一、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沿着直 线运动,在பைடு நூலகம்同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始终 相等,这样的运动叫 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时刻, 物体的速度不变。
自动扶梯
图像法
50
s/cm
将气泡的 位置在直 角坐标中 表示出来。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t/s
路程—时间图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谁 运动得比较快? s/m 90 甲 乙
此运动为匀 速直线运动
10
30
t/s
算出同学每段的速度
t
认识速度计
体会收获的喜悦!
把学的新知识告诉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