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高校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思考

3 我国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管理思考 首先,要提升对高校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要性的认
识。如上所述,科研公共平台集中了人才、技术以及设备等 资源的科研优势,在促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新科 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统一认识,并统筹规 划,重视其建设,千方百计改善科研公共平台环境条件。在基 础设施上,高校方面应以建设统一集中、有序布局、环境一流 的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为目标,在高校科研公共服务平台设计 上,可以从学校层面开始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对学校各方面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根据学科的需求和平台的层 级可跨院系、跨学科组织研究队伍,学校进行统筹管理。
1 国内外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起步较 早,管理水平比较先进,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以及管理方面都 具有优良的运作。如著名的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实验室,目前 该实验室共有10000余名雇员,在经费上也是十分庞大,每年经 费预算高达21亿美元。除此,该校科研服务平台硬件建设十分 科学合理,无论是建筑物设施还是基础设备,都体现出学校统 筹布局以及精细到位的先进理念。该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实行 分层级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由学校出资统一进行购买与管理, 而一些中小型仪器设备,则放权至实验室自筹经费购置管理, 如此设置一方面保障了学校科研工作开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也避免了学校重复购买一些设备造成设备的闲置浪费,同时也 保证了每个仪器都能物尽其用。可以说,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 的科研平台建设及管理运作值得我国高校科研公共平台管理工 作学习和借鉴。
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省属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初步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等一些关于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研平台建设;问题;建议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教体制改革中的目标,也是我国适应时代发展、科教兴国的需要。
[1,2]综合型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单位,更是创新性研究机构,多方位的开放与合作,才能激发创新的潜能。
[3]高校学院级科研平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科研平台承担着学院科研的重要任务,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也是反映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科研平台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平台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阻碍其发展、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
从平台经费管理方面来说,院级科研平台一般不是由学校直接管理,设备维修和养护等费用不是由学校经费直接支持,而是交由二级单位自筹经费管理。
尤其是近年来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引进不断增加,其高额的维修和养护费用等使得院级科研平台的运行面临着极大挑战,因此如何能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是院级科研平台遇到的现实而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研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管理问题科研平台是教师和研究生等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共享场所,因此必定会出现一些不爱惜实验设备、对实验室不负责任、乱搬仪器设备等现象,这样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行,使得科研老师无法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影响学院和学校的科研产出。
1.2大型仪器的使用问题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科研平台的实验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4],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越来越多,随之1而来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也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平台中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只要有实验需要不管是研究生还是老师随时都可以使用,仪器设备的高频率高密度使用后,未能及时维护保养很快出现损坏,导致不能继续服务于科研。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摘要】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着顶层设计不足、资金短缺和与科研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并提升科研平台与需求的匹配度。
展望未来,应注重科研平台的整体建设,提出建议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措施的实施,可以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问题、策略、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资金短缺、科研需求、匹配度、未来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是当前各高校科研实力提升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校科研平台作为科研资源整合和科研合作的载体,对于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一个资源富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
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是广西高校在加强自身科研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关键举措。
当前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资金短缺、与科研需求不匹配等。
本文旨在对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对策,以期为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推动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广西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以期为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现有科研平台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广西高校科研平台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促进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的提升,推动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为广西乃至整个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省内高校纷纷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
一方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平台类型也日益多样化,包括科研院所、实验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
一些平台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高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育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服务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
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平台建设的规模不够大,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虽然高校纷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平台建设缺乏一体化的规划和管理。
不同平台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平台建设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支持不够充分。
一些平台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支持还不够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要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研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增加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高校加强平台建设。
要加强平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平台间的协同合作。
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联盟,促进平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要加强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支持,提高平台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引进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平台规划和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支持,可以进一步提升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一、引言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是培育和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山东省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提高建设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对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现状分析1、建设投入不足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
一方面,由于财政预算有限,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导致平台建设进展缓慢;缺乏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参与平台建设和运行,人力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
2、平台建设水平不高目前,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整体较低,设施设备陈旧,科研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应该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核心技术,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目前大部分平台还存在技术水平不够高、研发成果不够丰硕等问题。
3、管理体制不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往往是由相关院系或科研机构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的制度,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协同作用不够明显。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机制,难以推动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
三、对策分析1、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为了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健康发展,山东省应该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增加专项资金,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应该鼓励高校引进科研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山东省应该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水平,改善设施设备,提高科研能力。
鼓励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做大做强。
3、健全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体制山东省应该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机制,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提高平台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对高校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的思考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5卷第4期2019年2月Vol.35 No.4Feb. 2019对高校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的思考梁丽(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采编部,甘肃兰州730070)摘要:针对高校在科研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上存在的临时“拼凑”、交叉重叠、平台数量少等问题,从培养团队意 识、打破学科和组织壁垒、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改革学术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学术评价中图分类号:G2511高校科研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的科研管理包括科研人员(团队)管理、科研项目(平台)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评价管理、科研机构管理、学术交流管理、科研档案管理等多个方面。
高校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离不开科研团队,重点学科、研 究中心、基地平台等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也 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因此,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是科研管理工作的核心。
目前,随着国家 “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启动,高校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青年千人、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 的争夺愈演愈烈,如南昌大学为打造铁电领域的创 新平台,斥资8000万元引进了熊仁根教授团队等。
科研团队是以科学研究为内容,由技能互补、 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工作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 的群体。
科研团队既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组 织方式和工作方式。
一般来说,科研团队的组建需要一定的平台,平台可以是项目、重点学科、创新基地、研究机构、研究方向等。
由于依托的平台不同, 科研团队的组建方式也会有差异。
目前,高校科研 团队的组建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是在长期的合作研究中经过磨合自然形成的团队;另一种是为完成特定的研究任务而人为组建的团队。
主要模式有:“师生模式”,导师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领导 下属模式,领导拥有行政资源,可以将下属团结在 自己的周围以形成科研团队;朋友模式:年轻教师申报课题时往往会将与自己志趣相同的本单位同 事或外单位朋友作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研究。
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2针对以上情况,学院应采取的措施
2.1实施目标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加快院系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使院系科研平台工作有章可循,学院应深入调查校内外以及校内各院在科研平台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及科研基础制定适合本院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晰管理责权。如我院根据科研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将科研平台分为四个部分:动物研究平台、植物研究平台、微生物研究平台和食品科学研究平台,每个平台内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分别放置一些基本的常规仪器,而几个平台都可能用到的其它仪器设备则放在公用的地方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管理人员必须准时上班、制定仪器操作规程、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做到精心维护和及时检修,同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及维修记录等。要求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人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学院要加强监督与考核,对于不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而导致仪器设备损坏的人,学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情节的严重性给予一定的经济等处罚。
2.3加强仪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先进的仪器设备必须要由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或实验技术人员来使用和开发,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首先,学校和学院应转变观念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每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深入掌握其所管仪器的性能、维护及功能等,并具有对其所管仪器进行熟练操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其次,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待遇,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以提高仪器管理人员的低位和工作积极性,鼓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对其所管仪器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同时,学校应把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更优惠的政策吸引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加入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实验技术队伍。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作者:徐娟薛小刚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创新体系的基础,科研平台对于科技资源配置优化、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以及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广西逐步形成了从厅(局)级、省部级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较为完善的科研平台建设体系。
然而,资源部门所有、建设和运行经费重复投入、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等等,成为科研平台的良性运行和长远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广西普通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该研究对我区乃至全国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案。
【关键词】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2-0052-003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8.12.023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迅猛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上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2]科研平台是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在高新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向创新型社会的建设的宏伟目标,科研平台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高校具有较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汇聚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的科研人员和学者,并通过创新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培养有活力和干劲的后备人才队伍,在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或涉及基础研究的应用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原始性创新工作的开展,正成为我国创新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的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省属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初步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等一些关于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研平台建设;问题;建议
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教体制改革中的目标,也是我国适应时代发展、科教兴国的需要。
[1,2]综合型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单位,更是创新性研究机构,多方位的开放与合作,才能激发创新的潜能。
[3]高校学院级科研平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科研平台承担着学院科研的重要任务,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也是反映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科研平台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平台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阻碍其发展、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
从平台经费管理方面来说,院级科研平台一般不是由学校直接管理,设备维修和养护等费用不是由学校经费直接支持,而是交由二级单位自筹经费管理。
尤其是近年来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引进不断增加,其高额的维修和养护费用等使得院级科研平台的运行面临着极大挑战,因此如何能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是院级科研平台遇到的现实而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研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管理问题科研平台是教师和研究生等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共享场所,因此必定会出现一些不爱惜实验设备、对实验室不负责任、乱搬仪器设备等现象,这样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行,使得科研老师无法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影响学院和学校的科研产出。
1.2大型仪器的使用问题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科研平台的实验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4],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越来越多,随之1而来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也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平台中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只要有实验需要不管是研究生还是老师随时都可以使用,仪器设备的高频率高密度使用后,未能及时维护保养很快出现损坏,导致不能继续服务于科研。
并且仪器损坏后得不到专项经费及时维修,有的设备因此甚至放置多年。
在省属高校里由于资金及人员的缺乏,像基因枪、气象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一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并不能像部属高校里那样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人负责管理,那么这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问题也就更为显得突出而急需要解决了。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的利用和使用好这些大型仪器设备,使它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呢?
1.3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许多省属高校,由于学校对实验室工作的不重视,认为实验室工作不重要甚至歧视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情况的存在,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安心于实验室工作,学历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都
不愿在实验室工作甚至已经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也会想尽办法调出实验室系统去当专任教师甚至走向行政系统。
从而导致实验技术队伍的质量和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1.4校内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不足在科研平台建设中, 很多高校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这一问题上仍做的不够, 学科间的融合和部门间的协作, 重点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和科技资源的共享。
2针对以上情况,学院应采取的措施
2.1实施目标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加快院系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使院系科研平台工作有章可循,学院应深入调查校内外以及校内各院在科研平台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及科研基础制定适合本院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晰管理责权。
如我院根据科研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将科研平台分为四个部分:动物研究平台、植物研究平台、微生物研究平台和食品科学研究平台,每个平台内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分别放置一些基本的常规仪器,而几个平台都可能用到的其它仪器设备则放在公用的地方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管理人员必须准时上班、制定仪器操作规程、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做到精心维护和及时检修,同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及维修记录等。
要求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人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学院要加强监督与考核,对于不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而导致仪器设备损坏的人,学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情节的严重性给予一定的经济等处罚。
2.2大型仪器设备实行网上预约,合理收费大型仪器设备在省属高校里虽然不能像部属高校那样实行专人专管,但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与条件走特色发展之路。
学院可以根据科研老师的研究内容及方向聘请一些经常使用或对某些大型仪器设备比较熟悉的老师进行技术指导,实验管理中心负责监管和调配,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系统,公布设备型号及功能等信息,设立预约单实行网上预约制度,进行合理收费。
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成本都很高,适当收费的目的在于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广大师生及科研人员能够更认真的投入到每一次实验当中提高实验效率避免浪费,同时适当收费能够补充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修费用,以致于能够维持这些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3加强仪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先进的仪器设备必须要由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或实验技术人员来使用和开发,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首先,学校和学院应转变观念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每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深入掌握其所管仪器的性能、维护及功能等,并具有对其所管仪器进行熟练操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其次,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待遇,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以提高仪器管理人员的低位和工作积极性,鼓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对其所管仪器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同时,学校应把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更优惠的政策吸引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加入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实验技术队伍。
2.4加强校内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学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对科研平台的宣传力度、公布大型仪器设备信息等加强我院与其他相关单位间的合作交流增加合作机会,吸引本院以外的人员来我院使用大型仪器设备以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科研平台的管理是一个不断探索进步的过程,只有在学校和学院管理层面的支持下平台管理者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好的平台管理模式,认真听取广大教师的建议并取得广大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在不断反馈中给与完善,做到定期评价反馈意见并改进、创新和分享管理经验,最终找到一个满足使用者要求又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宁蓬勃,张彦明.高校院级科研平台的开放创新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65-167.
[2]Chen Kun,Martin Kenney.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cases of Beijing and Shenzhen[J].World Development,2007,35(6):1056-1074.
[3]胡亚云,李彦萍.浅谈提高科研平台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95(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