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化史

合集下载

一口气看完唐朝289年历史

一口气看完唐朝289年历史

一口气看完唐朝289年历史289年历史唐朝一、唐朝起源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华夏族为主体,汉藩融合的朝代,619年-907年,唐朝分两个阶段:上代619年至704年,由李渊建立;下代705年至907年,由武则天继位执政。

唐朝的诞生可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军阀政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式政体的重要转折点。

二、唐初重要历史事件1、621年:宣圣大置(唐初开创官制重建,有“令天下始建律”之说)2、627年:大定神(大定宗法,开启中国历史上人口流动最为丰富的宗教时代)3、628年:宋襄王迁都(迁都许昌,新引进美术艺术)4、635年:武则天即位(开启“民族复兴”和历史上著名的女权时代)5、638年:安息之变(汉族起义反抗唐朝统治,武则天实行大规模迁移政策,在中原地域实行大规模拓荒和民族再平衡)6、641年:进士制度(开启中国教育史上进士竞试)7、649年:高句丽勐罕阿会(完成突厥高句丽大联盟,强化唐帝国的朝贡关系)三、唐初文化1、文学发展:推出了“六朝文艺”,进一步发展出“唐文”,在宋代得到了最高峰。

同时,由此出现了诗词、散文、儿歌、抒情小赋、乐府诗,以及晋书、梁书、魏书之类的文言诗歌史学书籍,其中的一些作品至今仍然长盛不衰。

2、音乐艺术:大量乐谱、歌曲和歌谱涌现,而现今古琴、古筝的音色,都是唐朝的贡献。

3、调理艺术:除了绘画、雕刻等艺术之外,唐朝对密宗调理有着很大的贡献:演讲,尤其是古仪式,集中体现出唐代古代文化思维的集体和礼仪精神,如宗仪中一般是从内中央封礼、太极图、宗室典籍等等。

四、唐初历史遗留唐朝的历史遗留包括武则天时期的《太平御览》,始刊于701年,全部撰写完毕于717年,共分为大典、中典、小典三部,集中饱含着唐朝历史、世界经济、外交以及社会文化全景,其内容很多被纳入《汉书》以及《晋书》。

此外,唐朝还给后世留下了数百座古庙宇,以及许多古代文物。

著名古迹有大唐芙蓉园、长城等,其中仍存有许多唐代科技表征:大楼内的壁画、石雕、木雕、砖瓦,以及用于存储水、供水的水井,令人着迷。

唐代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唐代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唐代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唐朝是中华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它有着众多优秀的人才、璀璨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

今天,我们来聊聊唐代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一、元旦节的由来元旦是我们每年都要庆祝的节日,它的由来源于唐朝。

唐玄宗时期,有一位名叫易班的官员向皇帝建议,每年正月初一定要设立节日,以庆祝新年。

皇帝很赞同这个想法,于是便设立了元旦节,这个节日至今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二、李白的神话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流传至今仍是唐代文化的一部分。

据传说,有一天夜里,李白在喝了酒之后独自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前方有一道虹桥,上面有个仙人招手让他过去。

李白顺着仙人的指引走过虹桥后,便来到了仙界。

在那里,他得到了仙女的指点和启发,于是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诗。

三、唐肃宗和沙陀女儿唐肃宗是唐朝时期一位非常受人喜爱的皇帝,他治国有方,亲民爱民。

他的一段恋情也广为流传,那就是与沙陀女儿的爱情故事。

唐肃宗有一次巡视边疆时,遇到了一个沙陀女子,她非常美丽,举止优雅,让唐肃宗一见倾心。

于是,唐肃宗带着这位沙陀女儿回到了长安,并封她为皇后。

这段传奇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四、大禹治水和商洛石门山大禹是远古时代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治水事迹更是广为人知。

相传大禹治水时,他到商洛地区,在石门山边休息时,看到山上有一块巨石,便让人将它打开,结果发现山里有一条河流。

经过大禹治理后,这条河逐渐变得宽广,不再发洪水,从而让人们得到了更好的生活。

这段传说也成为了人们治水的典范。

五、梁祝的传说梁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唐代时期的两位青年才俊。

他们在一次草船借箭的活动中相识,并从此坠入爱河。

但由于家族的反对,他们最终不能在一起,只能永远分离。

这个传说感人至深,被传诵了千百年,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总结:唐代真是一个充满传奇与故事的时代。

这些历史故事和传说,虽然距离我们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但它们仍然是我们可以品尝、欣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唐朝文化资料

唐朝文化资料

唐朝文化唐朝,又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唐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朝文化的繁荣和辉煌影响着后世,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艺术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开创了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以其优美的艺术特色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而被后人推崇。

唐诗包括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关山月》等。

无论是唐代名家李白、杜甫,还是诗仙王维,都为唐代文学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在绘画领域,唐代的画家们也有着杰出的成就,唐代壁画、唐俑等艺术作品展现了唐代绘画的独特风采,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绘画艺术风格。

建筑艺术唐代建筑工程宏伟壮丽,唐太宗时期的大明宫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大雄宝殿、鼎极殿等建筑为唐代建筑的代表之作。

唐代的建筑风格影响了后世的建筑艺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黄金时代。

音乐舞蹈在唐代,音乐舞蹈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唐代的音乐曲艺以及舞蹈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唐代的音乐形式多样,包括雅乐、俗乐等,唐代舞蹈则有舞龙、舞狮等形式,展现了唐代人们对艺术的高度追求。

科学技术在唐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例如,针灸学在唐代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医学、数学、天文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唐代的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唐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刻

唐朝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刻

唐朝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刻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繁盛、文化繁荣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刻。

该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如诗词、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

一、唐诗的辉煌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朝文人中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创作了许多千古绝唱,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篇章。

在唐代,诗歌成为了一种广泛流行的文化形式,不论是宫廷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唐朝的皇帝们对诗词的鉴赏和提倡更是推动了唐诗的繁荣。

这一时期创作的许多名篇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绘画艺术的繁荣唐朝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和作品。

著名的画家韩干擅长山水画,他以墨色的运用和笔墨的流畅自然,创作出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山水画作。

张萱则是唐代著名的花鸟画家,他的作品以精细入微的描绘和鲜艳绚丽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唐代绘画注重形象的准确和笔墨的运用,重视艺术的表现力和传达思想的能力。

绘画作品多以意境深远、纳入诗意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审美价值。

三、音乐舞蹈的盛世唐朝是中国古代音乐和舞蹈的盛世,艺术家们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和成就。

在音乐方面,唐代创作了许多优美动听的音乐曲目,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技巧精湛,而且富有情感,表达出人们的欢乐和忧愁。

唐代舞蹈作为一种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唐朝社会文化的特点,赋予了舞蹈更多姿态和意义。

有名的舞蹈作品如《赋百花争艳》、《秋胡戏》等,展示了唐代舞蹈的独特风貌和艺术魅力。

四、科技文化的进步在唐朝,科技文化的进步也为古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的科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的人们在航海、冶铁、纺织、印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唐朝的文化繁荣离不开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汉唐饮食文化史

汉唐饮食文化史

汉唐饮食文化史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汉唐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汉朝时期,饮食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开始形成了一些特色,如烹饪技艺、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

汉朝时期,烹饪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烹饪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同时,汉朝时期的饮食文化也开始形成了一些特色,如饮茶、饮酒等。

唐朝时期,饮食文化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开始形成了更加丰富的特色,如烹饪技艺、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

唐朝时期,烹饪技艺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烹饪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同时,唐朝时期的饮食文化也开始形成了更加丰富的特色,如饮茶、饮酒、饮汤等。

在汉唐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饮食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汉唐时期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中亚、西亚等地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影响也使得中国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

汉唐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这些饮
食文化不仅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有哪些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有哪些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有哪些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是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们都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唐朝的文化和艺术成就1. 诗词创作的繁荣: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自然景色、人情风物、壮丽气势为主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后世称为唐诗。

唐朝的诗人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使中国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2. 佛教艺术的繁盛: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佛教的影响力扩大,佛教的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唐朝的佛教艺术以石窟寺庙为代表,例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等。

这些石窟寺庙内雕刻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风貌。

3. 书法艺术的繁荣:唐朝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书法的高峰之一。

唐代的书法家们注重笔画的力度与形态的变化,追求着平衡、优雅和韵律的美感。

著名的唐代书法家有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世人所称颂和模仿。

二、宋朝的文化和艺术成就1. 绘画艺术的繁荣:宋朝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绘画艺术经历了从写实到抽象的转变,出现了一系列杰出的画家。

著名的宋代画家有范宽、李唐、齐白石等,他们的作品以山水、花鸟为主题,以其细腻精致、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被世人称赞。

2. 宋词的繁荣:宋朝是中国古代词人数量最多、作品最丰富的时期之一。

宋词以抒怀婉约、咏史抒情为主题,注重表达情感。

著名的宋代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的词作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和推崇的对象。

3. 科技进步的突出: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重要阶段。

在宋代,发明和创新是十分活跃的。

著名的科技成就有成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等。

这些科技成就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唐朝和宋朝都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关于唐宋元明清的历史书籍

关于唐宋元明清的历史书籍

关于唐宋元明清的历史书籍
唐朝:《唐代文化史》(作者:蒋廷黻)。

这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唐朝的繁荣和多样性,涵盖了唐朝的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宋朝:《宋史》(作者:司马光等)。

这本书是对宋朝历史的正式编纂,涵盖了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了解宋朝的重要参考资料。

元朝:《元朝史》(作者:王夫之等)。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元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统治特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明朝:《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以故事化的方式讲述了明朝的历史,涵盖了明朝的政治斗争、军事征战、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内容。

清朝:《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太平天国演义》、《曾国藩家书》等。

此外,还有通史类的书籍如《中国通史》(作者:傅乐成)、《国史大纲》(作者:钱穆)、《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等,这些书籍对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都有所涉及,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以上书籍仅作为推荐,具体选择还需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需要来决定。

唐朝的历史文化知识

唐朝的历史文化知识

唐朝的历史文化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辉煌灿烂的唐朝呀!唐朝,那可是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呢!
你想想看,唐朝的长安城那得多热闹啊!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就跟咱现在赶大集似的。

各种店铺琳琅满目,卖啥的都有。

那时候的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街上溜达,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句吟诗的声音。

这场景,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文化氛围?
唐朝的文化那可是相当厉害啊!诗歌就不用说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的名字那是如雷贯耳啊!他们的诗,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就跟咱现在听的歌似的,各种风格都有。

你说他们咋就那么有才呢?难道是吃了啥灵丹妙药不成?
还有那唐朝的绘画,也是一绝啊!那画得可真是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里走出来一样。

还有书法,那一个个字写得,啧啧,真是漂亮!咱现在要是能有那水平,写个春联啥的,得多有面子啊!
唐朝的美食也不少呢!虽然咱不知道具体都有啥,但肯定好吃啊!想象一下,在热闹的长安城里,找个小饭馆,点上几个小菜,再来壶小酒,那滋味,别提多美了!说不定比咱现在下馆子还过瘾呢!
唐朝的女子也很有意思啊!她们可以穿着漂亮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出门逛街。

不像有些朝代,女子都不能随便出门。

而且唐朝的女子还很有才华呢,能写诗,能画画,真是厉害得很呐!
唐朝的军事也很强大啊!那时候的军队可威风了,打了不少胜仗呢!把周边那些国家都吓得够呛。

这说明啥?说明咱唐朝有实力啊!
哎呀,说了这么多,唐朝真的是太棒啦!咱要是能穿越回去,在唐朝生活一段时间,那该多好啊!感受感受那热闹的氛围,听听那优美的诗歌,尝尝那美味的食物,看看那漂亮的女子,那得多有意思啊!反正我是真的很想去体验体验呢!你们呢?是不是也心动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陈寅恪论唐文宗向旧士族求婚不得

寅恪案:此条所载文宗语末句颇不易解,姑从阙疑。据《旧 唐书》壹柒伍《庄恪太子永传》(《新唐书》捌贰《庄恪太 子永传》同),鲁王永以文宗大和六年十月册为皇太子,开 成三年十月薨,又据《新唐书》陆叁《宰相表》(《旧唐书》 壹叁《新唐书》捌《文宗纪》及《两唐书· 郑覃传》俱同), 郑覃以大和九年十一月至开成四年五月之时间任宰相之职, 而自大和六年十月至开成三年十月即鲁王永为皇太子期间, 宰相中覃之外,别无郑姓者。故知文宗“汝郑门”之语专对 覃而言者也。依覃之意,李唐数百年天子之家尚不及山东旧 门九品卫佐之崔氏,然则唐代山东士族心目中社会价值之高 下估计亦可想见矣。又唐代皇室本出自宇文泰所创建之关陇 胡汉集团,即朱元晦所谓“源流出于夷狄,故闰门失礼之事 不以为异”者(上篇之首已引),固应与山东士族之以礼法 为门风者大有不同。及汉化程度极深之后,与旧日士族比较, 自觉相形见绌,益动企羡攀仰之念。然贵为天子,终不能竞 胜山东旧族之九品卫佐,于此可见当日山东旧族之高自标置, 并非无因也。

唐人称妻子为“内子”,而妾根据地位不同被称为 妇、姬、外宅、侧室等等。贵族官僚中蓄养姬妾现 象十分普遍。多者甚至有至百人者。 妾的来源多样化,有购买得来,有收纳客女而来, 有强权夺占而来。 妾的人身权利没有保障,可以随意送人或者买卖。 妾的存在对于正妻来说是个威胁,加上隋唐妇女性 格豪放,故多有妒妇故事。
从出土的唐代各个时期的墓志来看,婚姻中
崇尚门阀的风气始终不减,墓主或者墓主配 偶如是崔卢李郑王等姓,必然不惜笔墨大加 渲染,这其中恐怕不乏冒名附籍者。 至唐末农民大起义时,旧士族大量被消灭, 婚姻中的门第观念才逐渐衰退。
2,买卖婚姻:
唐人议婚,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财货出入,甚
至出现了“陪门财”,即自家门第不及对方, 则“纳财以陪门望”。 唐政府对这种社会风气屡屡加以打击。贞观 十六年(642)六月诏:“自今年六月禁卖 婚。”显庆四年(659)诏:“仍定天下嫁女 受财之数,毋得受陪门财。”
附录:因悍妇而丢官者
唐贞观中,桂阳令阮嵩,妻阎氏,极妒。嵩
在厅会客饮,召女奴歌。阎被发跣足袒臂, 拔刀至席。诸客惊散,嵩伏床下,女奴狼狈 而奔。刺史崔邈为嵩作考词云:“妇强夫弱, 内刚外柔。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肃? 妻既礼教不修,夫又精神何在?考下。”省 符,解见任。 《朝野佥载》卷四
附录:苦于妒妇
门阀大族虽然冠冕已衰,但是往往通过婚姻多求财 货。例如范阳卢氏,将女儿明码标价,“聘财必以 百万为约,不满此数,必在不行。”许多人为了向 高门求亲,不惜借贷。 买卖婚姻的盛行甚至导致出现了婚姻中介人按聘财 比例提成的现象。例如唐玄宗时期的虢国夫人和韩 国夫人就是诸王子女的婚姻中介人,每成婚则收取 钱一千贯。唐德宗时期宦官充任婚姻中介人,也多 取财货。 民间贫穷人家之女,往往因为家贫而不得嫁。

李福妻裴氏性妒忌,姬侍甚多,福未尝敢属 意。……福又嘱妻之左右曰:“设夫人沐发,必遽 来报我。”既而果有以夫人沐发来告,曰:“夫人 沐发。”福即伪言腹痛,召其女奴。其女奴既往, 左右以裴方在沐,难可遽已,即告以福所疾。裴以 为信焉,遽出发盆中,跣问福所苦。福既业以疾为 言,既若不可忍状。裴极忧之,由是以药投儿溺中 进之。明日,监军使及从事,悉来候问。福即具以 事告之,因笑曰:“一事无成,固其分。所苦者, 虚咽一瓯溺耳。”闻者无不大笑。 《太平广记》卷二七五
隋唐文化史
于赓哲
第一讲 唐代婚姻
唐人婚姻状况是唐代社会文化各种现象的集
中反映,涉及种族、社会阶级升降、妇女问 题、生育观念等等。

成婚年龄: 隋末战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和逃散,根据 《隋书》卷二九记载,隋大业五年(609)有 编户八百九十万户,到了武德初年只有二百 万户(《通典》卷七)。 在这种情况下,唐政府鼓励百姓及时婚配, 繁殖人口。
青庐拜堂:新郎家屋子外用青布临时搭设的
帷幄称为青庐,男女在此拜为夫妇。青庐里 一般还有酒食及歌舞供客人娱乐。这种风俗 可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气影响。 弄新妇:即闹洞房。 却扇:婚礼中新娘始终以扇遮面,却扇类似 后日“掀盖头”。 拜舅姑:婚后第二天,新妇拜见公婆。
附录:莫高窟第445窟盛唐弥勒经变 婚嫁图
催妆:新郎率领亲族骑马至女家,高声朗诵
“催妆诗”,催促新娘打扮停当,上车至男 家。 障车:所谓障车,即娘家人拦住男方车马, 以索取钱财为乐,如果新郎素有才气,则有 借机索取“障车文”者。由于有的人家障车 所得甚至超过聘礼,故唐玄宗、德宗时期曾 数次下诏停此风俗,但均未奏效。
附录:唐陆畅《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 催妆诗 》
但是这一系列措施并没有完全抑制旧士族在婚姻方 面的名望,不但“禁婚家”以此自夸,而且许多官 僚仍然热衷与旧士族通婚(例如宰相李敬玄等)。 当年武则天立后遭褚遂良等反对,理由之一就是武 家并非名门望族。当她入主中宫掌握大权之后,头 脑中的门第观念丝毫不亚于其他人。 民间受到此风气影响,在婚姻方面也有较浓厚的门 第观念。
唐宣宗万寿公主将嫁,下令选择良婿。宰相
白敏中荐举新科状元郑颢,郑颢本向范阳卢 氏求婚,正在等待回音,此时不得已遵从君 命成为驸马,从此一生记恨白敏中。 白敏中于大中五年(851)出任邠宁行营都统, 临行前向宣宗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担心一旦 离朝,郑颢必然构陷自己,“颢不乐为国婚, 衔臣入骨髓”,自己“死无种矣”。唐宣宗 出示一函郑颢状告他的文书,以释其虑。
《周礼》规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唐政 府的标准低于此数。至开元二十二年(734),唐 玄宗下令男子十五、女子十三即可婚配。 虽然法令如此,但是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统计, 唐人男子结婚实际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以上。女子 实际结婚年龄平均在十五岁左右。 战乱年代社会上的婚姻也受到影响,结婚年龄较为 混乱。



择偶标准: 1,门第观念:唐初旧门阀大族虽然已经衰落, 但是社会名望依旧,“山东人士崔、卢、李、 郑诸族,好自矜地望,虽累叶陵夷,苟他族欲与 为昏姻,必多责财币,或舍其乡里而妄称名族, 或兄弟齐列而更以妻族相陵。 ”(《资治通 鉴》卷一九五)
旧士族往往相互婚配,新贵官僚受门第观念
影响,往往攀附高门,欲与之婚配,但是常 遭到拒绝,这里面甚至包括三品以上官员。 唐太宗对这种现象十分厌恶,特命令编纂 《氏族志》,对崔卢李郑等旧士族予以贬低, 命令王妃、驸马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 但是魏徵、李勣、房玄龄等仍然不顾天子之 意,热衷与旧士族通婚。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璅。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四:婚姻生活: 1,一夫多妻与妒妇: 唐代法令承认一夫多妻制,但是对于妻妾地位的区 分比较严格,《唐律疏议》卷一三《户婚》:“以 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 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疏曰:“妻者,齐也,秦 晋为匹。妾通卖买,等数相悬。婢及贱流,本非俦类。 若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违别议约,便亏夫妇之正道,黩 人伦之彝则,颠倒冠履,紊乱礼经。”
唐高宗时期,李义府为子向山东旧士族求婚
不得,怒,奏请“陇西李等七家,不得相与 婚。”皇帝下诏,禁止陇西李宝、太原王琼、 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 崔宗伯、崔元孙、博陵崔懿、赵郡李楷子孙 “自为婚姻”。这些人家被称为“禁婚家”。 “禁婚家”政策的出台,是当时打击旧士族 行动的一部分。
自先秦以来,古代婚姻均需经过六礼,即纳
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男方 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日时辰)、纳吉 (卜问吉凶)、纳征(男方向女方送纳聘财, 双方婚约成立)、请期(男方向女方家长请 示婚礼具体日期)、亲迎(正式婚礼)。 唐代礼法亦严格遵行这个程序。
亲迎之礼,热闹非凡,程序众多。
3,讲究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从出土唐人墓志来看,唐人对于妇女的三从
四德十分推崇。门阀大族所矜夸的资本也往 往源于此。

婚礼细节: 《白虎通义》:“婚姻者何?昏时行礼,故 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所 以昏时行礼何?示阳下阴也,婚亦阴阳交时 也。” 古人成婚,均在黄昏,唐代亦不例外。

附录:独孤皇后之善妒
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尉迟迥女孙有
美色,先在宫中。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 此得幸。后伺上听朝,阴杀之。上由是大怒, 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 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上 太息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 颎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上意 少解,驻马良久,中夜方始还宫。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附录:贞观元年(627)《令有司劝 庶人婚聘及时诏》
“庶人男女之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
取,皆任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 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 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 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 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口减少,以附殿 失。” 《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
《全唐诗补逸》卷二
安史之乱后,社会上讲究门第的风气仍然盛
行。旧士族的婚姻门第仍然很高。 唐文宗为庄恪太子选妃,欲“求汝郑门衣冠 子女为新妇”,结果引起一片恐慌,唐文宗 大怒,但是又无可奈何。
附录:唐文宗向郑氏求婚不得
文宗为庄恪太子选妃,朝臣家□子女者,悉
被进名,士庶为之不安。帝知之,谓宰臣者 曰:“朕欲为太子婚娶,本求汝郑门衣冠子 女为新婚。闻在外朝臣皆不愿共朕作情亲, 何也 ? 朕是数百年衣冠,无何神尧打家何罗 去。”因罢其选。 《唐语林》卷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