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致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1例分析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

• (一)异源ADH分泌
•
下列病变组织实质细胞可以分泌ADH或类ADH样物质:
•
1.恶性肿瘤:最多见者为肺燕麦细胞癌,约 80%SIADH 患者是由此所引起。
其他肿瘤如胰腺癌、淋巴肉瘤、何杰金病、网状细胞肉瘤、胸腺瘤、十二指肠
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延髓肿瘤?等。
•
2.肺部感染性疾病:急性呼衰(特别是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者),
严重者可有精神异常、惊厥、昏睡甚至昏迷,如未及时正确处理,可致死亡。
• SIADH的临床表现还和低钠血症形成的速度有关.急性者即使程度不重也易
产生症状,慢性低钠血症者则不易产生症状.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血清钠常降低,一般在130mmol/L以下.
• 2由于血钠降低,血浆渗透压也相应下降,多在<270mOsm/L以下;
进一步诊疗计划:
• 发作时对症处理,包括纠正低钠血症,高血压等。 • 避免诱因:如感染,大量饮水等。 • 神经外科会诊:延髓占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危险性。 • 长期随访,并于发作时及时取血测定ACTH,F,ADH等协助诊断。
现神经系统症状。
•
本综合征一般不出现水肿.因为当细胞外液容量扩张到一定程度,可抑
制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尿钠排出增加,水分不致在体内满留过多。加之
容量扩张导致心钠肽释放增加,使尿钠排出进一步增加;同时,由于容量扩张,
肾素与醛固酮的分泌也受到抑制,也增加尿钠的排出,这是形成低钠血症的另
一机制.
•
由于 ADH的持续分泌,虽然细胞外液已处于低渗状态,但尿渗透压仍
肿、脑部肿瘤、脑外科手术等,可影响下丘脑 - 神经垂体的功能,促使ADH释 放而不受渗透压等正常调节机制的控制,从而引起 SIADH .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报告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金飞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摘要】目的 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62例。
甲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和抗病毒液联合方案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种用药方式的疗效。
结果 在治疗情况方面,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甲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让患儿在较短时间内退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康复新液;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6.08.019.02疱疹性口腔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该病多发于1-3岁幼儿群体中。
患儿发病后会出现发热、流涎等症状,且该病容易感染传播,会造成局部流行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小儿的身心健康[1]。
为了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康复新联合方案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治疗中的效果,我院选取124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62例。
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流涎、口腔疼痛等临床症状。
医护人员提前将研究内容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家属愿意配合临床操作,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男38例(61.29%),女24例(38.71%);年龄6~71个月,平均年龄为(37.5±10.2)个月。
乙组男39例(62.90%),女23例(37.10%);年龄7~72个月,平均年龄(37.8±10.5)个月。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CHAPTER 02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是抗利尿激素 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主要 治疗方法之一。
02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 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 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 康复。
03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利尿 激素拮抗剂、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
04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患者需按 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 剂量或停药。
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新型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和监测。
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初步成功
针对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新型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初步成功,为患者带 来了新的希望。
CHAPTER 05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案例 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01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01
提高对低钠血症和水中毒的认识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但临床表现较为严
重,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02
重视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下丘脑和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因此,对于相关疾病应重视对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评估。
03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对症
治疗等多个方面,因此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全面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THANKS
[ 感谢观看 ]
。
控制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以免影响抗利尿激素 的正常分泌。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 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维持 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Posterior Pituitrin 【异名】垂体素、垂体后叶等。
【主要成分】为动物脑垂体后叶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内含催产素(缩宫素)和抗利尿素(加压素)。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缩宫素,小剂量可增强妊娠末期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的血管起止血作用。
作用较麦角快,但持效时间短(约0.5小时),故常与麦角合用,效应可维持1小时以上。
本品所含的抗利尿素具抗利尿和升压作用。
由于含抗利尿素,现产科已少用。
【适应证】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全、宫缩乏力、引产、肺出血、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尿崩症等。
【不良反应】可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
【用法用量】肌注:一般每次5~10单位。
静注或静滴:一般每次5~10单位,极量20单位,用5%葡萄糖液稀释。
对产后出血,必须在胎儿和胎盘已娩出后才肌注1次10单位;如作预防性应用,可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静注10单位。
对临产阵缩弛缓不正常者,可用本品催生,但须慎用,可5~10单位,以5%葡萄糖液500ml 稀释后缓慢滴注,并严密观察。
对肺出血,可静滴5~10单位后,再静注5~10单位(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
【注意事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胎位不正、产道狭窄障碍者禁用;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垂体后叶素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6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使用垂体后叶素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关键词垂体后叶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垂体后叶素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逐渐得到重视,但引起低钾血症则多被忽视。
本文回顾6例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999年5月~2000年4月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二院和龙湖区珠池医院呼吸内科总共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病人14例,其中6例持续静脉滴注并严格复查电解质变化情况,作为本文观察对象。
6例病人年龄介于18~75岁,平均47岁。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年2月第19卷第2期MMJC,Feb2017,Vol19,No.2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杨林英邸雅南彭德银康奎患者,男,59岁,主因“恶心呕吐伴腹泻5d”于2016年2月7日收入我院消化科。
患者于入院前5d 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腹泻,4~5次/d,稀水样便,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无腹痛、腹胀,伴头晕、乏力,无意识障碍,无心慌、出汗,无咳嗽、咳痰,无发热。
外院给予抑酸补液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7.47×109/L,中性粒细胞81.9%,便常规正常,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
既往有结肠息肉病史,2年前行肠镜下息肉电切治疗。
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6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79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查体合作。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甲状腺不大。
双肺叩清音,触觉语颤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62次/min,律齐。
腹部平,触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予抑酸、补液、调节胃肠功能等治疗,患者呕吐、腹泻症状缓解,仍头晕、乏力,食欲差。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7.53×109/L,中性粒细胞76.5%;血生化示尿酸120.3μmol/L、钾3.9mmol/L、钠128.9mmol/L、氯98.4mmol/L,肝肾功能、胰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T3、T4、TSH正常,消化呼吸系统肿瘤标志物正常,腹部B超示肝左叶小囊肿、左肾小结石,胸片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给予静脉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无好转,并出现顽固性呃逆、纳差、精神萎靡。
入院第6天复查血生化示尿酸82μmol/ L、钾3.8mmol/L、钠101.5mmol/L、氯69.6mmol/L,示重度低钠血症,予静脉补充3%高渗盐水,每日400ml,未限水,入院第10天复查血钠117.5mmol/L,氯84.9mmol/L。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4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取决于低血钠、低血浆渗透压的严重程度及其进展程度
• 当水潴留、低钠血症发生缓慢、血钠≥120mmol/L时, 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少尿、体重增加。
• 此时易将少尿归咎于脱水和循环不良,忽视了体重增 加,盲目补充低渗液体,加快SIADH的进展,以致水在 体内大量潴留,循环迅速扩张,发生急性肺水肿。
病因治疗
纠正基础疾病,药物引起者需 立即停药
对症治疗
• 轻至中度SIADH病人每天水摄入量限制在不显性丢失和尿液 排出量的总和之下(0.8-1.0L),症状即可好转
• 严重患者,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滴速为每小时1-2ml/kg, 使血清钠逐步上升,症状改善
• 频繁监测血钠(每2-4小时1次),血钠24小时内升高不超过 10-12mmol/L
低钠血症的鉴别诊断
高血容量
心衰/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
水肿
+
血压
↓
尿钠
↓
肾素活性
↑
其他
—
低血容量
等血容量
出血/利尿剂/ 腹泻
—
脑耗盐综合征 肾上腺衰竭
—
—
原发性多饮/ 甲减
—
药物性呕吐/ 低皮质醇血 症
—
SIADH —
↓
↓
N/↓
↓
N↓
N
↓
↓
↑
↓
↓
↑
↑
↑
↑
↓
↓
↓
代谢性酸中毒 盐水输入有效 高钾血症 TH治疗有效 GC治疗有效 BUN↓
预后与家属沟通要点
01
告知患者及家属低钠血症的危害,低钠血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 紊乱,看似简单,其实复杂,尤其是老年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低钠血症 的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极高,请家属理解。
24.)1例肝硬化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致肝肾综合征的药学监护

1例肝硬化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致肝肾综合征的药学监护(胡文邓国泉刘惠民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邮编:336000)摘要: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肝硬化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导致肝肾综合征的病例进行的药学监护,找出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关注的病例类型,探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垂体后叶素;肝肾综合征;药学监护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呕吐,黑便4天,神志不清1天入院。
患者缘于2010年1月2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鲜红色血液3次,量约500ml,伴全身疲软,乏力,食欲减退,无腹痛、腹胀,无发热。
经外院止血治疗后,于1月26日出现胡言乱语,并逐渐昏睡,呼之不应,转入我院治疗,入院诊断为肝病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
入院查体:T37.2℃,脉愽8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7/70mmhg,给予护肝,抑酸,抗感染,甘露醇,门冬氨酸鸟氨酸醒脑等积极对征支持治疗,患者神志清楚,且未解黑便,病情好转。
患者1月28日查肌酐362.6 umol/L↑(45-133 umol/L), 尿素氮25.59mol/L↑(2.58-7.8 mmol/L),肾功能损害,诊断为肝肾综合征,经利尿治疗后,1月31日查肌酐153.8umol/L ↑,尿素氮14.45mmol/L↑肾功能好转,2月7日查尿素氮5.91 mmol/L,肌酐128.7 umol/L,患者肾功能指标正常,继续护肝,抗感染等对征治疗,2月15日-2月23日患者出现咯血,解黑便,予于止血治疗,2月22日患者出现无尿,B 超示: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2.23日复查肾功能示肌酐516.7umol/L↑, BUN22.45mol/L↑,尿酸408.0umol/L,肾功能出现损害,诊断为肝肾综合征,使用利尿剂速尿后效果不佳。
2.药学监护与分析临床药师仔细阅读患者病史及患者的药物治疗,发现患者两次肝肾综合征,均在使用药物垂体后叶素之后,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诱发肝肾综合征的原因与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有相关性。
1例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的护理体会

1例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的护理。
方法对1例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好转出院未在出现精神症状。
体会及时治疗和正确护理,能够有效治愈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
标签:垂体后叶素;精神症状;护理体会垂体后叶素含催产素及加压素,用于肺大咯血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
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痛、心悸、胸闷、诱发心绞痛、过敏性休克等,引起精神症状的报道比较少见,我科收治的1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在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症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張永兴,男,59岁,因咳嗽,咯血2d,突发加重1+h 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血,为痰中带血,鲜红色,量少,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胸痛,头痛,咯血可自行终止,未就诊及重视,未服用任何药物[1]。
入院前1+h,患者突发咯血,量多,为满口鲜血,估计50ml以上,故急诊来院,急诊以”咯血待诊”收入我科。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体温36.9℃,脉搏8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7/85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自动体位,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药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胸片X线提示左下肺支气管纹理增粗,可见片状密度增高阴影,CT提示左下肺支气管扩张,伴双肺感染,入院诊断:支气管扩张伴咯血。
1.2方法入院后予以头孢硫咪抗感染,垂体后叶素48u加入生理盐水48ml 以4~8ml/h静脉泵入,48h后咯血停止,患者同时出现谚语、幻觉、幻听,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肢体无活动障碍,急查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脑脊液检查和头部CT,结果提示正常。
考虑患者咯血停止,立即停止了垂体后叶素的治疗,3h后患者精神症状消失。
3d后患者再次出现咯血,再次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30min后患者又出现了精神症状,改用氨甲环酸静脉输入,1h后患者未在咯血,8d后患者好转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出现精神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后叶素致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1例分析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以反复咳嗽、间断咯血6年加重天于8年1年8日入院6年前无诱因出现咳黏痰咯血呈鲜红色量1~ml每日~次伴盗汗、乏力午后低热在当地镇医院诊为肺结核给予不规则抗痨治疗半年症状时好时坏;近个月又出现咳嗽、咳黄痰痰中带血呈暗红色血块无明显发热、盗汗、胸痛既往有头皮损伤史1年前头颅ct复查无异常5岁停经查体:体温65℃脉搏9次/分呼吸1次/分血压
1/8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欠佳皮肤、浅表淋巴结未见异常胸对称两肺叩诊清音听两肺呼吸音粗无湿啰音心界不扩大心
率9次/分无杂音腹软下肢不肿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5×19/中性粒细胞69%血红蛋白1g/血小板1×19/红细胞沉降率58mm/小时尿粪常规无异常肝、肾功、电解质均正常空腹血糖56mmol/心电图正常。
胸片:两肺中下肺纹理增粗分支走行欠自然。
肺ct示慢支右肺中下ⅲ型肺结核痰菌培养未发现病原菌痰找抗酸杆菌未作肺炎支原体
抗体阴性;入院后治疗:甘草合剂1ml 次/日利肺片片次/日5%葡萄糖5ml加垂体后叶1u静滴1次/6小时止血合剂5%葡萄糖5ml、酚磺乙胺g、氨甲苯酸g、维生素 1 mg、维生素c g静滴1次/日9%氯化钠5ml;加哌拉西林6g静滴1次/日%左氧氟沙星氯化钠1ml 静滴次/日5%葡萄糖5ml加维生素b 6 g静滴1次/日。
入院第天未再咯血故将5%葡萄糖5ml加垂体后叶素1u静滴改为每隔8小时1次下午16∶患者呕吐大量所进食物及胃液1次考虑垂体不良反应
故减慢垂体后叶素静滴速度给予恩丹思琼8mg加5%葡萄糖1ml静滴止吐复方氯化钠5ml加1%氯化钾1ml静滴急查电解质:+ 67mmol/、na+ 19mmol/、cl- 186mmol/、ca+ mmol/肾功正常二氧化碳结合力18mmol/:5患者出现癫痫样发作1次精神异常测血压16/95mmhg考虑是否为垂体的升压作用立即停用垂体后叶素给予%甘露醇15mml 静滴后血压恢复正常1:患者开始出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安给地西泮1mg肌注稍安静: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在病床上翻滚无语全天输液
75ml盐115ml糖16ml后经西地泮、氯丙嗪、异丙嗪、鲁米那镇静均无效作头颅ct检查无异常经大内科讨论后考虑患者低钠、神经精神症状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所致立即限制水摄入给
甘露醇15ml次/日白蛋白1g%氯化钠1ml5%碳酸氢钠1ml静滴及补钾等症状逐消失1月11日神志正常查电解质+ 9mmol/na+
1mmol/cl- 1mmol/经继续每日补钾和5%葡萄糖氯化钠5ml1月1日病情稳定查电解质正常。
讨论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泌综合征siadh是因体内抗利尿激素adhavp 分泌异常增多或其活性作用过强导致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
性低钠血症的一种综合征。
垂体后叶素含两种不同的激素即缩宫素和adh抗利尿激素通过收缩肺细小动脉同时刺激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心排量减少从而使肺
血流量减少和肺血管压力下降达到止血目的为肺出血的常用药物
长期在临床应用未见明显副反应但本例患者为间断咯血经肺ct诊
断为肺结核在抗痨时又给垂体后叶素止血每日用量为8u在使用中出现了低钠血症癫痫样发作血压升高呕吐给予镇静剂症状不缓解经讨论分析这一系列症状为siadh所致立即限制液量补充高渗钠盐、补钾、脱水、提高血浆渗透压后病情逐好转至完全恢复正常;该例可能为肾小管对adh的敏感性增加所至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所限未测尿钠和avp、血浆渗透压等。
通过此例诊治的教训:①在临床中遇有低钠血症除考虑常见原因外应排除上述病因所致;②今后在使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除注意用量外还要想到个体差异敏感性应定时测血清钠及观察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