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合集下载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80mmol/l~120mmol/l,或(尿钠+尿钾) >血钠。
辅助检查:
5、血氯降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或 偏低。
6、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白蛋白常 降低;
7、血浆和尿中ADH水平升高,血浆ADH大 于1.5pg/ml;
8、甲状腺、肝脏、肾脏、心脏和肾上腺 皮质功能均正常。
辅助检查:
定义(二) :
ADH失调综合症(SIADH),是由于某些 致病因素,如慢性肺部疾病、肿瘤、中 枢神经病变等引起的ADH分泌过多,或 ADH作用增强,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稀释 性低钠血症、尿钠与尿渗透压升高为其 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
1、肺部疾病:为引起SIADH的最常见病因。如 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肿、肺曲菌病, 重症哮喘、重症肺炎,均可产生异源性ADH。
诊断标准
4、尽管水储留4 ~ 5L,临床上没有水肿。 5、临床上无容量不足和水肿,包括无脱水、 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腹水。 6、肾脏、肾上腺、甲状腺和垂体前叶功能 正常。 7、血浆ADH升高。 其他实验室特征性表现为血清尿素氮、肌 酐和尿酸降低。
鉴别诊断
1、慢性心功能不全 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 病因和原发病表现,低血钠,尿钠不高, 伴水肿等水钠潴留表现。 2、失代偿期肝硬化 有肝硬化和门脉高压 表现,如腹水、侧支循环的形成、脾肿 大,低血钠、尿钠不高,有水肿。 3、甲状腺功能减退 黏液性水肿,低代谢 等表现,如畏寒、纳差、思睡、便秘、心 率慢。血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临床表现:
SIADH的临床表现主要依赖于低钠血 症、低渗透压血症的发展速度和低 钠血症的绝对值,实际上只有1/4的 病人有临床症状,也可能因服用噻 嗪类利尿剂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 口服过多的水或静脉补液过多促使 症状表现。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科普讲座PPT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科普讲座PPT
让我们共同努力,减少SIADH对生活的影响。
谢谢观看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科普 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和治疗?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 合征?
什么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定义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是一种内 分泌疾病,表现为抗利尿激素(ADH)过量分泌 ,导致体内水分潴留。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要性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通过公众教育和健康宣传,提升人们对这一疾病 的认识。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有必要开展更多研究,以了解SIADH的机制 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科学研究的进展将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总结与展望
呼吁关注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种病症可能会引起低钠血症,影响人的神经系 统和其他身体功能。
什么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病因
引起SIADH的原因包括肿瘤、肺部疾病、神经系 统病变,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例如,某些癌症(如小细胞肺癌)可分泌抗利尿 激素,导致此病症的发生。
什么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 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
避免过量摄入盐分和水分,尤其是已知有高 风险的人群。
如何预防和治疗?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等药 物来控制症状。
药物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定制,切勿自行用 药。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概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又称为“Schwartz-Batter 综合征”,是一种以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吸湿性低钠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由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或作用增强导致。

引起ADH 分泌异常的原因包括恶性肿瘤、肺炎、脑外伤等,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英文名称: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SIADH其它名称:Schwartz-Batter 综合征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倦怠、嗜睡、躁动、昏迷、抽搐主要病因:由肿瘤、肺炎、脑外伤、脑炎等原因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所致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钠检测、尿钠检测、血浆渗透压检测、ADH 标记免疫测定、X 线、CT、磁共振重要提醒:本病发生后应遵医嘱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三、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病因病因总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等;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部分病因不明者称为特发性 SIADH。

基本病因:1、恶性肿瘤某些肿瘤组织可合成并自主性释放抗利尿激素,最多见者为肺小细胞癌(或燕麦细胞癌),约80%的 SIADH 病人由此引起。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预防和措施PPT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预防和措施PPT
此综合征常见于神经外科疾病、肺癌、药物反应 等情况。
什么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癫痫或昏迷。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体内钠离子的浓度密切相关。
什么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如肿瘤、药物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 可导致ADH的异常分泌。
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钠离子的浓度。
如何预防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药物管理
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对已知会影响ADH分泌的 药物进行监控。
与医生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如何预防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 增强身体免疫力。
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许多基础疾病的发生风 险。
谁需要特别关注?
谁需要特别关注?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肿瘤患者、心肺疾病患者等,均需 特别关注SIADH的症状。
这些人群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易受影响。
谁需要特别关注? 医疗工作人员
医生和护士应加强对SIADH的认识,以便及时 识别患者的相关症状。
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能力。
谁需要特别关注? 家庭照护者
对此进行早期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
为何需要预防抗利尿激素分 泌异常?
为何需要预防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危害性
SIADH可导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影响患者的 生命安全。
及时的预防和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何需要预防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社会成本
该综合征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何时就医?
病情加重
如症状明显加重,伴随意识模糊或其他严重症状 ,需立即就医。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教育患者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和护理措施,增强其对 疾病的理解和配合度。
提供必要的知识,帮助他们识别病情恶化的迹象 。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药物管理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如利尿剂、抗利尿激素 拮抗剂等。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液体管理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影 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的护理和干预至关重要。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 病情监测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体重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特别是要关注血钠水平的变化。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患者在面临疾病时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因此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避免过量引发水中毒。
根据医嘱制定合理的液体摄入计划。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并发症预防
定期评估患者的风险,采取措施预防感染、 血栓等并发症。
保证患者的活动能力,适度进行康复训练。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与患者保持联系,定期进行随访,评估其恢 复情况。
随访中可以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适应患者 的需要。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增强患者的信心。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 营养管理
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确保其营养均衡,避 免水分摄入过多。
可根据医嘱适度限制盐分和水分摄入。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观察与记录
定期观察患者的尿量、体重变化及水肿情况,并 记录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有助于医师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护理方 案。
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提升患者的整体护 理水平。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摘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也叫抗利尿激素不适当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SIAVP,Schwartz-Bartter综合征,由Schwartz于1957年首先报道,因抗利尿激素(ADH,即AVP)或AVP 受体基因的活化性突变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稀释性低钠血症、低血浆渗透压、尿钠与尿渗透压升高的临床综合症。

起病隐匿,多继发于呼吸系统的疾病、肿瘤、炎症、药物应用或外科手术。

症状体征SIADH的临床表现包括两方面:1.SIADH本身的表现,主要以低钠血症(hyponatremia)为特征。

2.引起SIADH的原发病的表现。

SIADH的低钠血症主要因肾脏对游离水保留过多以及水的摄入过多所致,因此属稀释性低钠血症。

病人体内的水分增多,常有中度体液容量扩张。

病人的体重可增加5%~10%。

病人一般没有水肿,这与尿钠排出较多有关。

低钠血症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病人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钠浓度密切相关,轻症者可无症状。

当血清钠浓度低于120mmol/L时,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软弱无力、肌肉痉挛、嗜睡,严重者可有精神异常、惊厥、昏睡乃至昏迷,如未及时正确地处理,可导致死亡。

SIADH的表现还与低钠血症形成的速度有关,急性低钠血症即使程度不重也易于产生症状,而慢性低钠血症则不易产生症状。

多数SIADH由癌肿引起,病人常有癌肿的相应表现。

有些SIADH由肺部疾病或脑部疾病引起,病人则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少数SIADH由药物引起,则病人有使用该种药物的病史以及相应的原始疾病的表现。

疾病病因很多恶性肿瘤可以产生ADH,从而引起SIADH。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报告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报告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报告1病例报告患者胡某,女,32岁,因“反复头晕、恶心、呕吐20+天,精神行为异常1+天”于2013年09月22日入我院。

20+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伴耳鸣,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考虑”感冒”,具体诊治不详,病情好转出院,15+天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情况,在中医院住院治疗,完善电解质NA 117mmol/l,CL 87.5mmol/l。

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颈椎X片颈椎骨质增生。

胸片符合支气管炎改变。

腹部彩超肝脏实质回声弥漫性异常,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予以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3d后复查电解质NA 113.6mmol/l,CL 82.2mmol/l,在住院期间患者夜间睡眠差,1+天前患者出现出现胡言乱语,诉听见有人在哭泣,听见有人在叫她跳楼,今晨出现反复诉”六点四十、我是曾”等言语,故转入我院治疗。

既往史:2+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头晕,恶心,具体不详,余无特殊。

内科查体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体征。

诊治经过:入院后急查电解质(血清):K 2.81 mmol/L↓、CL 83.7 mmol/L↓、Na 115.0 mmol/L,血常规、肾功未见明显异常。

予以补钠补钾后患者未再胡言乱语,当晚复查电解质已恢复正常。

当时考虑诊断周围性眩晕,电解质紊乱与频繁呕吐有关。

次日5点(09月23日)患者再次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行为异常,予以氟哌啶醇肌注后患者安静入睡。

直到凌晨5点(09年24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双眼向右凝视,双手不停地在空中乱指,完善肝功、凝血图、肿瘤全套、脑脊液查单疱病毒、结核杆菌、脑脊液抗酸染色、革兰氏涂片、墨汁染色、头颅MRI、视频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示右肺上叶尖段、前段及下基底段散在炎变,左肺门占位。

复查血常规检测+超敏CRP:WBC 8.56 ×109/L、hsCRP 13.00 mg/L↑、NEUT% 84.5 %↑。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维普资讯
临床内科杂志 20 0 8年 9月第 2 5卷第 9期
JCi tr d Spe b r 0 8 V l2 N . l I e Me ,e t e 2 0 ,o,£,09 nn n m

58 ・ 7

综述与讲座 ・
抗 利尿 激 素 分 泌 不适 当综 合 征 的诊 断
A H病例 由 Sh at 15 D cw r z于 9 7年首 先 报道 于 支 气 管肺 癌 患者 , 故又称 Sh at Bt r 合 征 。SA H 临床 cw r z— ae 综 t ID
左心房压降低导致渗透性 阈值 的减低和对 A H渗透 D
性 释放 敏感 性 的增 加 。 ( ) 他 因 素 : 丘 脑 许 多 神 4其 下
容 量的恒定 。A H在血 浆 中的 浓度 很 低 , 无 血 管 活 D 并
1中枢神 经 系统疾病 如颅 脑外 伤 、 肿 瘤 、 . 脑 各种 脑 炎 、 膜炎 ( 脑 病毒 、 细菌 、 核 ) 脓 肿 、 血 管疾 病 如栓 结 、 脑
塞 、 网膜下 腔 和硬脑膜 下 出血等 可直 接刺 激 A H分 蛛 D
经递质和神经多肽具有调节 A H释放的作用, D 如乙酰
胆 碱 、 胺 、 激 肽 等 。 剧 烈 和 急 促 的 恶 心 可 刺 激 组 缓
表现无特异性 , 又与多种疾病和某些药物有关 , 各科临 床 医生对 其缺乏认 识 或 被原 发 病 的病 情 所 掩 盖 , 易 极
造成 误漏 诊 , 而不 适 当 的治疗 有 可 能 使病 情 进 一 步 恶 化, 甚至 导 致 死 亡 。 因此 早 诊 断 、 治 疗 是 提 高 s. 早 I A H 救治成功 率 的关 键 。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ICD-10: E22.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病史以及用药史。

2.低血钠、低渗透压血症。

3.尿钠增高,并不受水负荷的影响。

4.高渗尿,尿渗透压高于血渗透压。

5.水负荷后抗利尿激素(AVP)活性不受抑制。

6.肾脏、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基本正常。

7.排除其他可引起低钠血症疾病:肝硬化腹水、慢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伴低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原发疾病的治疗。

2.限制摄入水量:一般限制饮水量0.8-1.0L/24h,症状可好转。

3.药物治疗。

4.严重低钠血症的处理。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是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ICD-10: E2
2.2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胸片、胸CT、心电图、腹部B超;
(4)血和尿渗透压,尿钠测定;
(5)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
(6)肿瘤标记物。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AVP测定;
(2)CT(腹部、头颅)/PET-CT;
(3)感染相关指标(CRP、PCT)、BNP、结核相关检查;
(4)水负荷试验。

(七)选择用药。

1.地美环素。

2.呋塞米+口服NaCl。

3.苯妥英钠。

(八)出院标准。

1.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病因诊断明确。

2.临床症状缓解,血电解质基本正常、稳定。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并发症:出现严重低钠血症,或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桥脱髓鞘病变,可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

2.感染为发病原因的患者,感染加重、感染性休克等,可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

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ICD-10: E22.2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