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 《破阵子》辛弃疾
初中语文文言文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
在军营里,分赏给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歌。
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
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
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
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
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
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
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
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
“麾”是军旗。
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古代的瑟有五十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教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准确理解并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理解词人通过梦境和现实对比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诵读、讨论和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词的内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o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课堂互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感受词人辛弃疾的壮志未酬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o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壮志豪情和忧国忧民之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o理解并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准确背诵全词。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词人的情感表达。
2.难点:o深入理解词人辛弃疾的壮志未酬和爱国情怀,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o学习并尝试运用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理解梦境与现实对比的深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背景介绍:讲述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特别是他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的壮志未酬,激发学生对词人的敬佩之情。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简要介绍这首词是辛弃疾为好友陈亮所作,表达了他对北伐抗金的渴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二)初读词文,整体感知(15分钟)1.朗读词文:教师先范读词文,注意节奏和停顿,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学生自由朗读词文,注意纠正发音和断句,初步感受词中的情感。
2.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词文大意。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重点讲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等。
3.概括词意: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大意,教师总结归纳,梳理词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指出词中梦境与现实的对比。
(三)精读词文,深入分析(25分钟)1.分析意象和典故:o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如“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等,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破阵子

《破阵子》(辛弃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2、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学法指导一、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等。
二、辛弃疾的一些情况: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由于受投降派的阻挠,均未被采纳。
晚年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
他的词,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对后世影响很大。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
有一次,他醉倒在松树旁边,还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松树当然不能回答。
在醉眼朦胧中,误以为松树要来扶他,他用手推着松树说:“去!”酒醒以后,他就挥笔写成《西江月·遣兴》,把这件逗人发笑的事写了进去。
喝醉了酒,不仅耽误了工作、学习,而且会损害健康。
辛弃疾就下定决心,坚决戒酒,还特地写一首《沁园春》词。
在词中,他以古人为例,讲了喝酒如何如何地有害。
可是有一天,他在山上游玩,见朋友拿了酒来,又急不可待地喝起来,直至酩酊大醉。
事后,他按《沁园春》的韵脚,又写了一首词,说饮酒如何如何地好。
可见,辛弃疾的戒酒是假的。
辛弃疾以酒会友的事,为不少人传为美谈。
其一是与刘过相会。
刘过是南宋有名的词人、诗人。
在他的诗词里抒发了抗金的抱负,为一般爱国志士所器重。
当时,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而刘过则是一个怀才不遇,流落江湖的落魄文人。
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敬,想方设法要结识辛弃疾。
人教版九级语文上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优秀课件29页人教新课标

补充读辛弃疾的词:①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②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说说从中读到了什么?
2021/8/6 星期五
2021/8/6 星期五
读词思考:用“/”划出诗句的停顿。
初步感知
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学习诗歌的最好途径,读也能反映读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歌。
2021/8/6 星期五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补充: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辛弃疾在积极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的同时,也主动承担着民族的使命。他内心想的不是个人的恩仇,而是国家仇、民族恨。这,也正是人们景仰他推崇他的原因吧?尽管已近千年,但每每读到辛弃疾的词,总不免热血澎湃,恨不能飞越时空,追随辛将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2021/8/6 星期五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021/8/6 星期五
这剑,曾随他揭竿而起,曾伴他南下谒见天子,曾助他万人之中擒拿叛将,曾随他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经历过“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轰轰烈烈的岁月。而现在(穿插辛被免官的简单资料),人被闲置,剑也落寞,“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英雄无用武之地,思之怎不令人万分惆怅,愁肠百结?而此间心情,又能向谁倾诉?唯有同样抱负相似遭遇的陈亮罢了。再读全词,替辛弃疾倾诉心曲。
九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课词5首之破阵子(辛弃疾)课件

生身天 弦 飞 !后下 惊 快
名事 。 , 。,
2021-1-1
/
/
•
/
/
•
//
//
//
•
沙五八 梦 醉 场十百 回 里 秋弦里 吹 挑 点翻分 角 灯 兵塞麾 连 看 。外下 营 剑
声炙 。 , 。,
x
/
/
•
/
/
•
为
陈
同
甫破
赋 壮 词
阵 子
以
寄
之
7
注音:
麾( huī ) 的( dì )卢
心情闲适,完全陶醉自然
2021-1-1
x
3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
(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
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
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
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
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
长短句》
他 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
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渲染 得极为热烈。
2021-1-1
x
1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 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 表现出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 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 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 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2021-1-1
x
28
❖ 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
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
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5篇课文25破阵子(辛弃疾)

抒发了被免官闲居的愁懑。 一个“愁”字对比概括了一生体 验。
拓展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 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 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含蓄深刻地表现出尝尽辛酸的 玩世 不 恭和孤傲清醒的情感。
沙场/秋/点兵
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 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 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
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渲染 得极为热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 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 表现出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 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 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 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 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 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 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 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 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 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 神。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只要收复失地,不辱使命,完成 统一大业,就可以了却君王的心愿, 自己也可以声名大震,名传史册。
词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梦想,只 好在想象中横刀跃马,实现自我。
但梦最终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嘲弄。
可怜/白发生!
“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 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 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 蹉跎,白发丛生!
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翻译译文

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翻译译文《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翻译译文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翻译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
在军营里,分赏给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歌。
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
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
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2、《宋史·辛弃疾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辛弃疾列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
”弃疾曰:“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内兄范如山的,希望范如山可以不要计较个人名利的得失,以大局为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词吧。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原文为范南伯寿。
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
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译文及注释译文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
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
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注释(1)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辛弃疾的内兄。
张南轩:张,安敬夫,自号南轩,张浚之子,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
辟:征召。
宰:县令。
(2)掷地刘郎玉斗:《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
范增十分气愤,将刘邦送给自己的一双玉斗掷于地,用剑击碎而去。
(3)挂帆西子扁舟:用吴越时期越国大臣范蠡在破吴后与西施泛舟五湖的典故。
(4) 燕雀岂知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起义领袖陈涉少时与人耦耕,曾对同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貂蝉元出兜鍪:《南齐书·周盘龙传》载,周原为边疆武将,后年老求解职,归朝做了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皇帝戏问:“卿著貂蝉,何如兜鍪?”周盘龙回答:“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
”这里的兜鍪是战盔,貂蝉为侍从贵臣所着冠上的饰物。
(6)牛刀:这里牛刀是大材,孔子曾以“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大材小用。
(《论语·阳货》)(7)玉瓯:玉制酒杯。
鉴赏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
让他担任泸溪县令(即所谓“辟宰泸溪”),范如山并不相信朝廷真能有所作为,故“迟迟未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 赖,溪头卧剥莲蓬。
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麾下(huī ) 的(dì )卢 炙(zhì ) 霹雳(Pī lì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二)结合下面补充注释正确翻译全词。
1、“八百里”:指部队驻扎的范围。一说指牛, 有一头骏牛,名叫“八百里驳(bò)” 2、麾(huī)下:帅旗下面,此处泛指兵营。麾,古 代指军队的旗帜。 3、炙(zhì ):烤熟的肉。 4、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 军乐合奏的各种 乐器。 5、翻:演奏。 6、的(di)[四声或二声]卢:一种烈性快马。相传三 国时刘备被人追赶,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过河, 脱离险境。 7、霹雳(pī lì):响声巨大的强烈雷 电。 8、了(liǎo)却:完成。9、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10、可怜:可叹,可悲。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思考回答下面目。
1、词的上阕写出了哪些雄壮的军营生活场面?
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雄壮场面。
2、词的上阕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对偶。突出表现了军营的雄壮和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交代了作战时的季节。
课堂小结
本词第一句写现实中“挑灯看
剑”,第二句转入梦境写了雄壮的 军营生活场景和激烈的战斗场面, 以及远大的理想追求,末句感情由 激 昂豪迈一下跌落到沉痛悲凉的低 谷,现实与梦境形成强烈的对比, 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当堂检测:
一、根据意思填诗句:
1.渲染了出征前的战斗气氛,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 绪的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词的下阕哪些句子写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哪些句子 写出了作者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这首词的末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画龙点晴,点明主旨,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 下来,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结构上与首句 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
作业:课下积累背诵辛弃疾的其 他代表词作:
辛弃疾代表词作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 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 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概括再现战斗激烈的场面的句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将爱国激情升至极点,道出了实现抗金主张,完成祖 国统一大业是词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句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
二、默写诗歌。
可怜白发生。 下课每组三号找老师背诵诗歌,过关加3A。 抽查清: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作者抒 发的情感。
2、正确熟练背诵默写诗歌。
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题目 题目意 wù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 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志同 道合的好朋友。
了解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一)
参考译文: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睡梦里 又回到当年吹着号角的军营。把烤牛肉分 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 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 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 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 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 可惜壮志未酬白发已生。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 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