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

合集下载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改革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影响。

张居正主持的改革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制度、法律、经济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本文将详细介绍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整顿官制在官制方面,张居正认为官吏太多、职责不明、财政压力大。

他于1567年下令废止“中书科史”和“都察院史”,减少了职员和薪水,进一步缩减开支。

他还深入削减一些已经变得冗余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减少冗官并改变税收制度,加强财政管理。

二、刑法改革在刑法方面,张居正推行了“清吏之风”和“不杀一人”的政策。

他根据新的法律条例来重新制定了清法,取缔了许多过时的旧法律,减轻了百姓的刑罚,同时修补了一些存在漏洞的法律条款,防止了被人利用法律腐败,这为后来的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城市和贸易在城市和贸易方面,张居正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等地。

他大力搜刮了“沙金”,并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监管,打击了走私行为。

此外,他还紧缩了官员的支出,优化了税收制度,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教育改革在教育方面,张居正实施了广泛的教育改革,加强了对读书人员的管控和培养。

他建立了“天启书院”,并推行科举制度,改变了以往的按区划求才,而以文化素质来选拔官员。

他还光大了图书馆、亲自编写了《天启诏敕成语》去强调国家的语文文化。

张居正的这些重大改革都非常具有时代性和特殊性,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它们都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尝试。

他除了整顿官制和改革城市和贸易,还在法律和教育方面进行了立体式的全方位改革,显示出他是一位出色的治国名臣。

虽然他的改革过程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但总体而言,张居正的改革为明朝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人进行了有价值的参考。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张居正改革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那么张居正改革的内容你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在政治上,张居正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针对朝廷中大量的冗官,他向明神宗奏明处理办法,即就是精简朝廷官员,并且按时考核朝廷各级官员的行政水平和行政业绩。

在经济上,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大致的内容就是,百姓在上交税收之时,废除以人力代替税收,统一摊丁入亩。

这样一来,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土地和百姓的矛盾。

在农业方面,张居正派遣水利专家,加大建设黄河以及淮河流域,在当时,黄河、淮河对泥沙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

在军事上,张居正派遣戚继光和李成梁镇守边境。

戚继光负责东南部的沿海安全,李成梁负责东北部的边境安全。

有了戚家军和李家军,保障了明朝在国防上的安全。

文化上,大力推行程朱理学而大力打击“心学”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步者的思想,张居正还下令拆毁各地的书院,实行一家之言。

张居正在文化方面的改革,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探索,他打压了进步者解放思想的天性,从根本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张居正改革失败原因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就是,张居正推行的改革触犯了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

张居正推行的税收政策为一条鞭法,收取税收时,按每户的人头来收取,即是摊丁入亩。

这样一来,张居正在缓解农民和土地的矛盾之时,贵族阶层他们便失去很多从中谋利的机会。

当张居正的改革正在施行时,眼看自己的利益逐渐被剥夺了,他们便召集贵族阶层对张居正的新政实行阻挡,张居正的新政便夭折了。

张居正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就是,明朝的财政已经积贫积弱很久了。

在嘉靖和隆庆年间已是如此,张居正的改革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除此之外,明朝不仅在经济上有严重的亏损问题,军事和政治上等各个方面都是如此。

明朝的官兵很多,每年老百姓要交更多的税来供养这些官兵,国家在粮食存储方面也大大不如从前。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明清时期内阁这一机 构
名 称 职 权 特 点 品秩较低, 设立殿阁 仅备皇帝顾问 品秩较低, 明太祖 不参与决策 大学士 兼协理章奏 地位逐渐上 设立 参与军国大事 升,有专门 明成祖 的商讨 内阁 衙署和属官 票拟” 可“票拟”对 地位变得更 明中期 内阁 奏疏的处理意 加重要 以后 见 时 期
八、应该如何评价张居正的改革?
(1)强化了中央集权,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 必效” 积 极 (2)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反侵略的能 性 力 (3)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 (1)他的改革不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 朝的封建统治 局 限 (2)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作一些对 性 社会的局部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 总趋势
作用:
①使军费节省、边塞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使军费节省、边塞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商贸活跃 ②蒙汉之间相互熏染融合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五、张居正实现与北方游 牧民族长期和平交往的秘 诀是什么? 诀是什么?
秘诀是“外示羁縻,内 修守备”。 张居正以 “ 内修守备 ” 为基础 ,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同 时以 “ 外示羁縻 ” 为原则,在“内修守备”的 前提下,努力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
“尊主权” 政治上: 整顿吏治
影响: 整肃朝纲
振扬风纪 使民信服 提高办事效率 军事力量增强 防御体系完善 震慑效果显现 节省大量军费 增进蒙汉交融
以法理政
推行考成法 “内修守备”
国防上: 实施边防 新政
“外示羁縻”
清丈田地 经济上: 推行一条鞭法
打击豪强、限制兼并 减轻负担、增加收入 刺激商品、货币流通

历史选修一第8课《张居正改革》课件

历史选修一第8课《张居正改革》课件
“归化城”——美岱召
明朝还采取和平 政策,与鞑靼俺达汗 之间进行茶马市贸 易,使 “ 九边生齿日 繁,守备日固,田野 日辟,商贾日通,边 民始知有生之乐 ” ,
三、改革失败的原因
1、触动了豪强权贵以及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 反对,浮言私议、怨谤攻讦四起,这是改革失败的重 要原因。
2、明神宗的昏庸腐化和蜕变,则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 因。
(二)、但是,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 端,因为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吏治 的腐败又与封建君主专制密切相关,所以张居正改革 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身后毁誉
万历十年(1582年),张 居正病逝。
原因:触动了豪强权贵和腐 败官吏的权益。
张居正墓
感悟:改革家张居正有哪些闪光点值得 今天我们去学习?
F .唐朝前朝:实行租庸调制——沿用隋朝的租庸调 制,但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G .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田亩与资产 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取消租庸调和 一切杂税杂役。 H .北宋中期:实行方田均税法——按照每户占有土 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I .明朝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 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 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 少来分担。
第三,各朝实行的赋税制度的具体内容: A .春秋的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 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B .春秋的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C .西汉:实行编户制度——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 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D .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 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 役。 E .隋朝:实行租庸调制——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 租调数量比北周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部分推 行以庸代役制度,但有年龄限制(年满50岁以上)。

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一、引言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履道,号东坡,是明代中期的政治家、经学家和文学家。

他在明朝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要职,以其勤政廉洁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而著称。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背景1.明朝初期,由于战乱和政治混乱,社会秩序严重受损,国家财政困难。

2.前朝遗留下来的冗官僚机构臃肿不堪,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3.农民起义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安。

三、改革措施1.清理冗官:张居正认为冗官是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和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采取了大规模清理冗官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官员数量的大幅度压缩。

这一措施不仅减轻了财政负担,还提高了政府效率。

2.整顿财政:张居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顿国家财政。

他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削减了官员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增加了税收收入。

此外,他还创办了钱监,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和管理。

3.推行新法:张居正在明朝推行了一系列新法,以改革社会经济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永历法”和“丁法”。

永历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并规定农民可以买卖土地;丁法规定每户人口按照一定比例缴纳赋税。

这些新法旨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改革教育:张居正重视教育改革,他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并鼓励学生学习实际技能。

他创办了太学堂、书院等教育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儒学教育。

这些措施推动了明朝的教育事业发展。

5.加强边防:张居正认识到边疆安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加强了边防力量,并进行了边境地区的整顿和开发,以巩固国家的疆土。

四、改革成果1.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状况得到改善。

2.官员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政府效率提高。

3.农民土地所有权得到保护,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

4.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儒学思想传播广泛。

5.边境地区安全形势得到改善。

五、评价张居正改革在明朝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张居正改革课

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张居正改革课

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张居正改革课件pptxx年xx月xx日•张居正改革概述•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张居正改革的成就目录•张居正改革的局限与不足•张居正改革的启示与意义•张居正改革的评价与反思01张居正改革概述1张居正改革的背景23明朝中期,政治腐败,官场混乱,社会动荡,需要改革以稳定政局。

政治环境土地兼并严重,税收困难,财政危机,需要改革以恢复经济。

经济状况程朱理学盛行,思想僵化,需要改革以推动思想解放。

文化背景张居正改革的历程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开始推行改革。

开始实施实施内容改革推广改革失败整顿吏治,加强税收管理,推行一条鞭法,整顿学校教育,设立考成法等。

通过考成法等措施,将改革推广至全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改革也随之失败。

张居正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中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危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积极影响改革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豪门贵族的根本利益,最终遭到废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朝面临的危机。

消极影响张居正改革的影响02张居正改革的内容03禁止贿赂张居正严禁官员接受贿赂,对于违反规定的人给予严厉的惩罚。

整顿吏治01严格官员考核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对官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对政绩不佳的官员进行惩罚,对优秀的官员进行奖励。

02裁汰冗员张居正认为官场中有很多无用的官员,他大力裁汰冗员,减少官场中的浪费。

张居正下令清查全国土地,以便更好地征收赋税。

清查土地将各种赋税统一征收,简化税收制度,减轻百姓负担。

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认为商人对国家贡献很大,因此增加了商税,以鼓励商人投资。

增加商税强化税收张居正加强了边防的守卫力量,提高了边境的安全性。

军事改革加强边防通过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削减军队开支张居正下令更新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

更新武器装备兴办学校张居正大力兴办学校,提高教育水平。

改革科举制度张居正认为科举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他改革了科举制度,提高了选拔人才的效率。

历史《张居正改革》课件

历史《张居正改革》课件

在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他推 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被誉为“张居正改革”。
05
张居正改革的局限与不足
改革的局限
未能全面推行
张居正的改革在某些地区未能得到全面推行,仅在部分地区得 到实施,这限制了改革的影响范围。
依赖权力的强制
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权力的强制,可能引发了部分 官员和地主的反对。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统一赋 役制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促进商贸
张居正放松海禁,鼓励商贸, 促进经济发展。
减轻农民负担
张居正减轻农民负担,取消部 分杂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03
张居正改革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强化了明朝的统治
张居正改革通过整顿财政、加强税收、精简机构等措施,使得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得到显 著改善,统治基础得到巩固。
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促进了思想解放
改革期间,张居正提倡思想解放,鼓励学者研究时务,推动了思想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
03
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如著名的“一
条鞭法”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展示了改革力量
张居正的改革展示了改革的力量,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改革可以解决国 家的根本问题,这对当时的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矛盾加剧。
财政困难
02
国家财政收入不足,支出庞大,财政赤字严重,国家经济陷入
困境。
商业发展
03
商品经济逐渐繁荣,商业资本开始兴起,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
限制,商业发展受到压制。
02
张居正改革内容
整顿吏治

明朝张居正改革

明朝张居正改革
在整饬边防方面,张居正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镇守辽东,整顿边防,并主张各民族友好相处,支持王崇古的建议,改善同蒙古的关系,封鞑靼俺答为顺义王,在大同等地开设茶马市,与蒙古进行贸易,从而使西北边塞20多年平静安定,北部边患得以解除。
在整顿经济方面,张居正针对官僚地主侵占土地逃避赋役、人民负担加重的情况,提出在全国清丈田地,对各府、州、县的勋戚庄田、职田、屯田、民田一律重新清丈,并任用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清丈田地。丈量土地始于万历六年(1578),结束于万历九年(1581)。结果使全国纳税的土地从弘治年间的400多万顷上升到700多万顷,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下令在全国广泛推行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这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张居正还下令裁减驿站及冗员,节省财政开支。
在兴修水利方面,张居正重用治河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和淮河,使黄河水不再入淮,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经过10年的努力,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多数得到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海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天下宴然”张居正一死,改革也随之终止。
明朝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自逐走高拱出任内阁首辅后,为扭转嘉靖、隆庆以来军政腐败、财政破产、民不聊生、危机严重的局面,以除旧布新、振纲除弊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在整顿吏治方面,张居正认为明中叶以来,“吏治不清,贪官为害”,“吏不恤民,驱民为盗”,因此为政必须“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凡事务实,勿事虚文”,故于万历元年(1573)十一月十八日奏请明神宗实行章奏考成法。章奏随事考成,一切以事之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考成法实施以后,政府各部门的办事效能得到提高,抚、巡的职掌也分清了。张居正还加强对各级官员的考核,做到“月有考,岁有稽”,法必遵行,言必有效,使大小官员不敢玩忽职守,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豹房勇士铜牌背面
豹房勇士铜牌正面
豹房是武宗在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畔兴建的宫殿园囿,
专门饲养虎、豹等猛兽,以供武宗狩猎游乐。为保护武宗安全,豹 房设有专门的护卫称“养豹官军勇士”,这面铜牌就是当时豹房勇 士的通行证件。
明神宗
俺答汗
俺答汗驻牧图
二十九年春,俺答移驻威宁海子。夏,犯大同,总兵张 达、林椿死之。敌引去, 传箭诸部大举。秋,循潮河川南 下至古北口,都御史王汝孝率蓟镇兵御之。敌阳引 满内向, 而别遣精骑从间道溃墙入。汝孝兵溃,遂大掠怀柔,围顺义, 抵通州,分 兵四掠,焚湖渠马房。畿甸大震。
导入
面对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阁首辅张居正 变法革新,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 并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然 而,张居正死后却遭剥夺官秩、抄没家产的厄运。对 张居正改革成败及身后毁誉进行探究评判,将使我们 获得深刻的历史教益。
明世宗
烧丹图
明代方士炼丹图
明陈洪绶绘《烧丹图》,反映了世宗宠信道士, 烧炼丹药引起社会上炼丹求仙风气之盛。
张居正故居
张正像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 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 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 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 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 贷其死,锢之南京。
——《明史·张居正》
考成法
考成法就是由各部衙制 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 留部衙作底本、送六科备注, 并交内阁查考。有关部门根 据道途远近、事情缓急限定 时间,月底注销,年终考查, 据此以决定赏罚升降。
土地兼并的结果是兼并了别人土地的豪民却隐瞒 亩数,逃避赋税,不纳田粮,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 收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排除阻力,全面清丈全 国土地,清理田赋。
万历六年(1578),张居正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凡 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在清丈的行列,限 三年完成。万历九年,清丈工作基本完成,共清出土 地七百余万顷,比弘治十五年(1502)增加了许多。
黄崖关位于天津蓟县城北30公里处,始 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明朝将领 戚继光曾在这里驻守,并对此段长城加 以大复修。
黄崖关长城
平番得胜图
该图描绘万历年间平定西北少数民族叛乱的历史画卷。画面反映了万历三年(公元 1575年)甘肃西南部西番族攻打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明政府派固原(今宁夏回族自 治区固原县)镇总兵官领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县)兵马镇压的过程。全图共分为14幅画面。 第一幅名为“军门固原发兵”,第二幅为“固原兵备刘伯燮”,第三幅为“陕西总兵官孙 国臣”,第四幅为“白化岭”,……最后一幅为“军门固原赏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 馆。
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 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 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 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明史·张居正》
考成一事,行之数年,自可不加赋而上用足。 ——张居正
经张居正伸张法纪,严格约束,“九围 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
——《吕坤《书太岳先生文集后》
三娘子庙
三娘子为明朝时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的妻子。俺答汗死后,主持政 务三十年,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万历十五年(1587年)被明廷封为“忠顺 夫人”。为纪念她的功绩,遂建“三娘子庙”于美岱召内。
美岱召大殿
美岱召
汉蒙通商古道上的土井
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
流民图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剧烈,加上多年的饥荒及苛重的赋役, 流民渐多。
敌大众犯京师,大同总兵咸宁侯仇鸾、巡抚保定都御史 杨守谦等,各以勤王兵 至。帝拜鸾为大将军,使护诸军。 鸾与守谦皆 懦不敢战,兵部尚书丁汝夔 扰不知所为,闭 门守。敌焚掠三日夜,引去。
——《明史·鞑靼》
《澳门图》 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后绘制
《盛世滋生图卷》(局部)
明代中叶,经济高度繁荣,社会财富积累逐渐增加,高消费 之风盛行。 《盛世滋生图卷》描绘明代苏州怀胥桥商市的繁忙 景象。
通过推行考成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 构都由内阁控制,“事权归一,法令易行”, 使张居正控制的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 尽。俺答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众十 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 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 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 正皆右之,边境晏然。两广督抚殷正茂、凌 云翼等亦数破贼有功。浙江兵民再作乱,用 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
张居正像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 (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 进士。曾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 四十二年由首辅徐阶推荐为编撰《承天大 志》的副总裁。四十五年进翰林院侍读学 士。隆庆元年(1567)穆宗即位后,升礼 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不久,又任吏部侍 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后为 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神 宗即位,居正为内阁首辅,当政10年,进 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清查大地主隐瞒的庄 田,推行一条鞭法;裁汰官府冗员;任用 戚继光等加强边防;荐用潘季驯治理黄河 淮河水患。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核心内容是把原来要交的赋(两税)役 (里甲、均徭、杂泛)以及土贡方物等并成一项,折算成 银两交纳,根据人丁和田地的情况分担。折银后,便 于交纳、储存和运输,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役银 由原来依户、丁征收改为以丁、田分担,使无田或少 田的人减轻了负担,而且多占田者多交税,对当时盛 行的土地兼并多少起到抑制作用。农民可以出钱代役, 力差由官府雇人承担,这样就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隶 属关系减弱,负担相应减轻,比较容易离开土地,有 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史·张居正》
隆庆二年至五年间,张居正与戚继光、高拱、王崇古、谭纶、 等一起整顿北边武备,并在此基础上同以俺答为首汗的蒙古右翼 诸部建立封贡互市关系,使北方边塞数十年得无事。
戚继光画像
隆庆二年(1568),明廷特命戚继光 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 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间,他 整饬防务,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 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 者皆备的精锐军队,使防御巩固,京 师(今北京) 安全。在作战训练中, 戚家军使用了飞刀、飞枪、飞箭及 火箭车等先进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