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高速公路××至××段建设工程××合约段里程桩号:K78+005~K82+632××隧道贯穿误差测量汇报××建设〔集团〕××高速公路X至××段××标工程经理部二零一七年七月三日目录1、前言 (1)2、编制依据 (1)3、工程概况 (1)4、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2)5、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数据 (2)6、贯穿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3)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防止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穿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穿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穿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穿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操纵点分别测得贯穿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穿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穿误差对隧道正确贯穿影响不大,目前隧道贯穿误差主要为横向贯穿误差。
2、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X〕〔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T12897-202X〕〔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JTG F60-202X〕3、工程概况标段内隧道共1座,为××隧道,该隧道设计为别离式隧道。
隧道桩号范围为左线LK79+876~LK80+515,路线总长为639m;右线RK79+880~RK80+490,路线总长为610m。
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为Ⅴ级,洞身段为Ⅴ级、Ⅳ级、Ⅲ级,设置人行横洞1处。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80km/h。
4、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1〕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隧道采纳双洞单向开挖,由隧道左右洞出口向进口开挖,依据××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导线布设情况:左洞出口于Z4设站,以Z3-1定向,测量GPS 操纵点GD006,即点GD006 1;右洞出口于Y4设站,以Y3-1定向,测量GPS 操纵点GD006,即点GD006 2;如图分别将GD006 1和GD006、GD006 2和GD006的坐标、高程投影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所得差值即为隧道纵向和横向误差,测得两组高程之差即为竖向贯穿误差。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隧道进出口、斜井间贯通时,除进行洞外导线和洞外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隧道洞内和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
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误差及隧道洞内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测量方案简述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3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05m.(1) 隧道洞外进口、斜井按B级GPS网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美国产天宝5800GPS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测量1.5小时。
(2)定向测量尤溪隧道进口、斜井各采用几何定向。
1、对中误差当定向边边长d=400m时,仪器及棱镜的对中误差为:E C=E T=±1”。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则M定=±√M EC2+M ET2+M平=±√12+12+0.712=±1.58”3、洞内导线测量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
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
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隧道洞外水准测量进口与秀村之间的水准测量按照洞外二等水准要求实测,自进口洞外水准点GCPI140到秀村斜井洞口水准点BM60进行往返观测单程路线长度27KM,同时采用美国Trimble电子水准仪和日本产Sokkia电子水准仪实测。
5、洞内水准测量采用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观测,往返高差的较差不大于±4√L(L 为水准点间的长度,以km 为单位)。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分析---史新福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分析作者:史新福摘要:在隧道施工中,对于两相向开挖的隧道,能否按照规定范围的精度贯通,影响贯通精度的因素有那些,怎么控制贯通误差,以减少施工浪费和不必要的返工,本文就隧道贯通误差及精度估算进行分析。
关键词:隧道;贯通误差;误差估算;误差控制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蓬勃发展,铁路、公路的客货运输量大幅度增长,作为国民经济的量大命脉,其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原有的一些铁路、公路运输线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量,因此修建高等级铁路、公路干线是我国交通事业的重中之重。
由于我国多为山岭重丘地带,在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为缩短线路里程、改善线形及保护环境而修建了许多隧道,隧道既能保证最佳的道路线形。
以利于行车,又能有效的防止山地陡坡的落石、碎屑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既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又能够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及保全自然景观。
因此隧道的施工建设也是交通干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隧道的施工技术是多方面的,但在隧道建设中,施工测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隧道开挖按照规定的精度贯通,使衬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以减少施工浪费和不必要的返工,因此对于其贯通精度的估算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隧道的贯通误差及其精度估算作一下分析。
二、隧道的贯通误差2.1、隧道贯通误差的概念及分类隧道贯通误差是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洞外控制测量、联系测量、洞内控制测量及细部放样测量等出现误差,使得两个相向开挖的作业面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因未准确接通而产生的偏差。
隧道贯通误差通常分为三类:①纵向贯通误差,为沿隧道施工中线方向上的长度贯通偏差,是贯通误差在施工中线方向上的投影;②横向贯通误差,为沿垂直于隧道施工中线的水平方向贯通偏差,是贯通误差在垂直于隧道施工中线的水平方向上的投影;③竖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为沿垂直于隧道施工中线的竖直方向贯通偏差,是贯通误差在垂直于隧道施工中线的竖直方向上的投影。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大广南高速公路湖北黄石至通山某标段东方山隧道贝通测量误差分析某集团有限公司大广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某年某月某日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1、说明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工程概述大广南高速公路东方山隧道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
隧道进口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上张村东方朔纪念馆北西侧山坡;隧道出口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陆柏林村,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东往南西向展布。
起终点对应里程桩号ZK165+303 〜ZK168+202 (YK165+308 〜YK168+239 )全长2899m(右幅2931m),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整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我们决定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它的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
进行误差预计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的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1选择贯通测量方案:3. 1. 1工地调查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测量目的本次测量的目的是对隧道贯通进行精确测量,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度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二、测量范围本次测量范围涵盖了隧道贯通的全程,包括隧道起点和终点的固定点、隧道断面的水平和垂直尺寸等。
三、测量仪器和方法1. 仪器本次测量使用了全站仪、水平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
全站仪提供了高精度的角度和距离测量,水平仪用于水平标定,测距仪用于测量隧道断面的水平尺寸。
2. 方法a. 建立基准点:在隧道起点和终点分别选择了稳定的地面点作为基准点,并进行了仪器校准。
b. 测量水平距离:沿隧道全程设置了一系列的测量控制点,使用测距仪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测量,计算得到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c. 测量垂直距离:使用全站仪对隧道断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进行了高差测量,得到了隧道断面的垂直尺寸。
d. 计算和分析:将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了隧道贯通的水平和垂直尺寸,进行质量分析和数据校核。
四、测量结果1. 隧道贯通的水平尺寸为XXXX米,垂直尺寸为XXXX米。
2. 隧道贯通前后的差值分析表明,隧道的贯通准确度良好,质量合格。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1. 部分测量控制点的地面稳定性不好,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加强地面处理,确保测量点的稳固性。
2. 测量过程中,由于隧道内部状况限制,部分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议在后续工作中优化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确度。
3. 建议在隧道贯通之后进行隧道的形变测量,了解隧道贯通后的变形情况,提供参考数据。
六、总结本次隧道贯通测量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结果,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对于今后隧道贯通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测量方法和加强地面处理的建议,为隧道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了参考。
松山特长隧道洞贯通误差估算

松山特长隧道洞贯通误差估算发表时间:2020-05-09T14:30:33.030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作者:裴生棠[导读] 针对松山特长隧道引起的贯通误差估算问题【摘要】:针对松山特长隧道引起的贯通误差估算问题,在规范、规程和设计等直接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误差理论推导出间接指标,以便对整个贯通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
本文以松山隧道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贯通误差估算对公路隧道贯通工程的重要前瞻作用。
【关键词】:松山特长隧道;控制测量及贯通;贯通误差估算;一、工程概况及说明: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松山特长隧道工程河北段始于京冀界附近,重点位于金家口村村南,隧道左幅ZK13+242.119-ZK20+486,长7243.881m,右幅K13+248.085-K20+460,长7211.915m,布设两条斜井,1号斜井长900.994m,2号斜井长1099.146m。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2号斜井进入正洞后左洞同时向崇礼和北京方向掘进施工,右洞向北京方向掘进施工,为指导和控制该隧道的施工,确保隧道顺利贯通,避免贯通误差过大,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测量方案并对其贯通误差进行估算,显得尤为重要。
隧道的贯通误差主要来源于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精度,本工程施工前已经对该洞外控制网进行了复核并报监理审批,本方案仅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贯通误差估算工作。
二、隧道洞内控制测量:1、贯通误差控制指标: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中对于公路隧道贯通误差、贯通中误差的基本要求,对施工误差进行控制,各种误差控制和要求详见下表1、表2。
2、平面控制测量设计:(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根据相关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应根据隧道两开挖洞口间长度按下表3选取。
延崇ZTI标2号斜井口距出口、距河北段1号斜井口之间的长度均超过5km,所以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按照三等导线网进行测设。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大广南高速公路湖北黄石至通山某标段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某集团有限公司大广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某年某月某日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1、说明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工程概述大广南高速公路东方山隧道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
隧道进口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上张村东方朔纪念馆北西侧山坡;隧道出口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陆柏林村,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东往南西向展布。
起终点对应里程桩号ZK165+303~ZK168+202(YK165+308~YK168+239)全长2899m(右幅2931m),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整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我们决定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它的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
进行误差预计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的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选择贯通测量方案:3.1.1工地调查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GGTJ-2标八项目部同开坡隧道贯通误差报告编制:计算:复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第八项目部2011年8月目录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影响不大,目前研究隧道贯通误差主要为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TB106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4)《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3、工程概况同开坡隧道位于三都县来术村与打鱼乡河坝村之间,隧道全长4757m,单洞双线隧道,围岩以Ⅲ、Ⅲ级为主,本隧道除出口端DK163+~DK163+842在曲线段外,其余均在直线段。
整体以15‰隧道呈单向上坡,属构造剥蚀形式的中低山地貌,沟壑纵横、山峦重叠。
4、贯通误差测量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根据影响隧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因素分析,同开坡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估分别从洞内、外横向、纵向及竖向因素考虑,预估其相应误差值,作为实际贯通误差的参考值。
其中纵向贯通误差主要影响隧道线路坡度,线路坡度i=h/S*1000‰,(h为两点间高差,S为水平距离)对上式进行微分后得:di=dh/S*1000‰-hdS/S2*1000‰,当只考虑纵向贯通误差dS时,假设可以忽略的坡度影响为‰,即100m的水平距离允许的高差为±,可认为:‰=h*dS/S2*1000‰,dS=S2/1000000h,同开坡隧道单向纵坡为15‰,即h/S=15/1000,代入上式可得:dS=4757/1000000*1000/15=,表明同开坡隧道允许纵向贯通误差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2011 年 4 月24 日
1 基本要求------------------------------------------------------------------------------------- 3
2 实习目的-------------------------------------------------------------------------------------
3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
4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4
5 总结--------------------------------------------------------------------------------- 5
1实习任务
分别采用COSA系列软件和自研发软件进行平面网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熟悉COSA软件的使用并与自研发软件对比。
2 实习目标
1) 对比进出口点与不同定向组合的横、纵向贯通误差,分析导致贯通误差最小的组合及其意义
2) 分别用两个软件进行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对比所得结果,分别分析其相对中误差,最弱点及最
弱边精度,隧道贯通误差估算结果的差异。
3 平面网平差与隧道贯通误差计算(COSA)
3.1观测方案文件:
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网名.FA2”(只含一组精度),单击“生成初始观测方案文件”菜单项。
平面网观测方案文件结构:
第1行(观测精度指标部分):
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
第2行到第K行(控制点坐标部分):
点名,点类型(0-已知点,1-未知点),X坐标,Y坐标
…,……,……,……
第K+1行(已知方位角部分,有已知方位角值时才有此行):
测站点,照准点,A,方位角值
从第K+2行起(观测方案部分):
测站点点号
L(代表方向):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S(代表边长): 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观测值方案文件示例(网名.FA2)
0.7,1,1
J,0,398.9779,377.7966
J1,1,410.7532,490.5660
J2,1,287.2544,386.3646
J3,1,343.9037,290.1835
C,1,1507.0854,400.0228
C1,1,1490.7444,490.5660
C2,1,1559.4496,376.2656
C3,1,1464.0045,296.1208
J,J1,A,84.0388
J
L:J1,J3,C,C3
S:J1,J3,C,C3
J1
L:J,J2,J3,C1
S:J,J2,J3,C1
J2
L:J1,J3,C1
S:J1,J3,C1
J3
L:J,J1,J2,C2,C3
S:J,J1,J2,C2,C3
C
L:C1,C2,C3,J
S:C1,C2,C3,J
C1
L:C,C2,C3,J1,J2
S:C,C2,C3,J1,J2
C2
L:C,C1,C3,J3
S:C,C1,C3,J3
C3,
L:C,C1,C2,J,J3
S:C,C1,C2,J,J3
3.2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
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您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
第二个参数即“随机数个数”只能选200,400或500三个值,即最多可生成500个服从(0,1)分布的正态随机数。
系统对所生成的随机数按组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就存放在RANDOM.DAT文件中.该文件中的随机数用于网的优化设计,籍此可生成不同精度下的模拟观测值。
3.3 模拟计算
可由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自动生成平面网初始观测方案文件“网名.OB2”;再单击“生成初始观测值文件”菜单项,可自动生成平面网初始观测值文件“网名.IN2”。
由“网名.IN2”文件,可在“平差”栏作平面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3.4 平差结果分析
打开“网名.ou2”文件查看平差结果,可同时生成控制网图“网名.map”对照分析。
该文件列出了近似坐标值、方向平差结果、距离平差结果(在平差结果中,RI一项即为多余观测分量)、平差坐标及其精度、最弱点及其精度、网点间边长、方位角及其相对精度、最弱边及其精度、单位权中误差和改正数带权平方和、VVQ控制网总体信息。
3.5 贯通误差影响值计算
使用“工具”中“贯通误差影响值计算”一项,进行隧道贯通误差估算:
导入GTI文件:J,J1,C,C1,9,892.0697,388.8905,90
J,J1,C,C2,9,892.0697,388.8905,90
J,J1,C,C3,9,892.0697,388.8905,90
J,J2,C,C1,9,892.0697,388.8905,90
J,J2,C,C2,9,892.0697,388.8905,90
J,J2,C,C3,9,892.0697,388.8905,90
J,J2,C,C1,9,892.0697,388.8905,90
J,J2,C,C2,9,892.0697,388.8905,90
J,J2,C,C3,9,892.0697,388.8905,90
其中:
//J进口点点号,J1进口点定向方向,C出口点点号,C1出口点定向方向
//9,贯通点点号,892.0697,388.8905贯通点坐标x,y,90为贯通点方位角
4平面网平差与隧道贯通误差计算(自研发软件)
4.1数据文件准备:
自研发软件中原始数据的格式与COSA略有不同,其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需分别导入。
4.2 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进入“控制网优化设计”中的“隧道贯通误差计算”,分别导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进行平差,得到平差结果文件:
点击网图可生成图形:
导入引导文件GTI,进行贯通误差估算,可得到估算结果:
5 对比和分析
将两个软件得到的平差结果和贯通误差估算结果进行对比
5.1平面网平差:
对比两软件平差结果,两软件平差结果所给最弱点及最弱边一致,最弱点均为C2,其MX值在COSA的平差结果中较自研发软件更小。
5.2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对比两软件贯通误差的估算结果,其中mq为横向贯通误差,ml为纵向贯通误差。
各进出口点的不同定向组合的横、纵向贯通在两各软件的计算结果中几乎一致,相差不大。
6 总结
本次上机实习让我们熟悉了COSA软件,也对师兄师姐自行研发的软件有了进一步了解。
COSA软件是为大众熟悉和经常使用的软件,针对这次课程设计,COSA软件使用起来很简便,更让人容易上手,因为菜单等的设置比研发的软件更为让人接受,不过研发的软件页面也很简洁,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的分别导入方便了其分别的查询,看起来也更简洁,网图的显示等方便使用。
通过两个软件分别进行了平面网的平差及隧道贯通误差的估算,并进行结果比对和分析,有以下结论:
1)进口点定向方向为J1,出口点定向方向为C3时,横、纵向贯通误差最小,即
此组合的隧道贯通精度最高,最能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
2)贯通误差的变化规律:进口点定向方向不变时,出口点定向方向为C3时贯通
误差最小,为C1时略大,为C2时最大,而进口点定向方向为J2的所有组合的贯通误差均比为J1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