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行情分析

合集下载

玉米市场分析

玉米市场分析

玉米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许多畜禽的重要饲料。

全球玉米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市场需求量巨大。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玉米的市场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对各国玉米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全球玉米市场分析1. 玉米产量分布全球玉米主要产地包括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产区。

各国的玉米产量受气候、土壤、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产量波动较大。

2. 玉米需求预测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玉米的需求持续增长。

玉米不仅用于食品加工,还广泛用于畜禽饲料、工业原料等领域。

未来几年,全球对玉米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3. 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美国、巴西等国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国,中国、日本等国是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玉米的国际贸易对全球玉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需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形势。

三、中国玉米市场分析1. 产量和需求情况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的玉米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畜禽饲料等领域,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玉米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2. 政策影响中国的农业政策对玉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市场调控措施影响着玉米种植者的生产行为和市场供给情况。

3.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玉米价格受供求关系、国际市场影响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需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四、市场风险预警1. 气候因素天气变化对玉米生长影响巨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玉米产量减少,需关注气候风险。

2. 地缘政治影响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合作等因素对玉米市场有较大影响,需关注地缘政治风险。

3.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需求、产业政策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需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应对市场风险。

以上为玉米市场的分析报告,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玉米市场的状况。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三篇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三篇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三篇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宝米等。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玉米行业的文章,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玉米行情分析今年以来,玉米期货连续8 个月持续走高,由1 月份的1900 点开头上涨,7月31 日冲高到2366 点,创6 年来的高,年内涨幅达21.56%。

南方玉米按种植时间的不同,分为春季玉米和夏季玉米两种,眼下正是春季玉米的收获季节。

上周,大连玉米消灭反弹,但不改季节性调整格局。

消息上,东北玉米有倒伏的报导;根本面,政策粮出库加快,同时粮马上上市,因而供给步入宽松阶段。

上周五,玉米主力2101 合约收于2296 元/吨,周跌幅29 元/吨。

国联期货分析师吉明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尽管美中关系存在很大不确定,但中方进口美国谷物的承诺照旧进展着。

消息上,东北玉米因台风而消灭倒伏现象,市场担忧产量和质量消灭下降。

但这是局部性的,后期贸易商出库量将渐渐增大,加上10 月份东北玉米上市顶峰,供给应当充分。

仓单方面,截至9 月3 日,大连玉米的注册仓单为33.5 吨,较前周略减0.2 万吨。

“现货方面,南北港口报价消灭波动式回落。

截至9 月3 日,北方锦州港二等以上水分15%的玉米平舱价为2240—2260 元/吨(周环比-30 元);南方广东蛇口港报2300—2320 元/吨(周环比-50 元)。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 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3.1%。

这是自2023 年4 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可以预见,随着生猪产量快速恢复,饲料需求必将显著增长。

据USDA8 月最数据,预估2023/2023 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26000 万吨(-77 万吨),需求量增加300 万吨至27700 万吨,产需缺口扩大至1700 万吨,估量期末库存下降1002 万吨至19405 万吨(库/消比为70%)。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特点及走势分析】.docx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特点及走势分析】.docx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特点及走势分析】近期消息称,国家玉米收储政策已经出台,即今年将不在东北产区收购临储玉米,并且也不公布临储收购价格。

同时,将南方16省的饲料养殖企业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并运回本地区的运费补贴减半,即从去年的70元/吨降至35元/吨。

分析认为,收储政策的变化意味着国家的调控手段将从原来的以收购、拍卖为主要方式的经济手段惆控为主的时期进入以市场行政监管为主要方式的凋控时期。

政策收储、拍卖主导的调控方式退出玉米市场,打破了近年来玉米市场发展对政策的较强依赖性,本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将会进入一个市场自主供求时期,市场自身供求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将会强化,后期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或会增加,在行政监管力度预期增强的情况下,玉米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同时增加。

一、今年玉米生产情况目前全国玉米已基本收获完毕,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玉米产量将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由于去年受自然灾害影响较重,使的去年的玉米产量减产幅度较大。

虽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玉米产量为16390万吨,较2008年减少200万吨,但许多机构对此数据并不认可。

中华粮网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玉米产量较上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减产,总产量约为15500万吨。

而对今年产量的预测,各方数据虽然也有差异,但差异幅度明显小于对去年产量的预测水平。

中华粮网认为,受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提高,2010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约4.71亿亩,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预计全国玉米总产量约为16500万吨,较去年增加950万吨。

分区域来看,东北产区由于去年减产幅度较大,今年玉米产量较去年增加幅度较大,特别是黑龙江和吉林省,虽然前期部分地区经受了洪水的侵袭,但由于生长期间水热条件总体不错,产量增幅较大。

辽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受灾情况较为严重,产量增幅低于预期,但仍然较去年产量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华北黄淮产区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总产量水平较去年或略有增加。

2023年国内玉米行业市场行情分析:开启“降库存”模式

2023年国内玉米行业市场行情分析:开启“降库存”模式

2022年国内玉米行业市场行情分析:开启“降库存”模式2022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如坐“过山车”,不但面临“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三高”问题,同时还要面临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下调、市场需求恢复增长缓慢的问题。

详细分析如下:以下是2022年国内玉米行业市场行情分析:中国玉米开启“降库存”模式在2022年上半年我国临储玉米完成8328万吨天量收购以后,“降库存”逐步成为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市场的主旋律。

2022年秋季临储玉米收购基准价格较上年大降240元/吨也开启了我国玉米市场“后临储时期”,中长期熊市格局基本确立。

现在,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玉米市场的大波动风险,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释放,策略防范依旧为上策。

2022年中国玉米市场在托市政策引导下“先坚挺后大跌”。

以大连港平舱为例,上半年基本在2400元/吨四周徘徊,下半年开头在担忧中逐步下行,新季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出台之后市场暴跌,并且在国庆节前后引发了三大主粮价格集体大幅下挫,其中玉米价格较上两年同期下降近400元/吨。

详细来看:第一阶段(1月至4月)由于2022/15年度国内临储玉米收购量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8328万吨,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明显支撑,一季度至二季度初现货玉米市场连续呈现稳中抬升趋势。

其次阶段(5月至9月)随着临储玉米收购结束,进口谷物顺当填补国产玉米供应缺口,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弱势震荡格局,当然临储玉米拍卖底价维持高位在肯定程度上对市场形成支撑,只是关内玉米市场已再难重现上年辉煌(最高2800元/吨),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集中在2400元/吨四周。

第三阶段(10月至12月),四季度在9月18日2022年秋季玉米临储收购基准价格正式公布,且首次下调至2000元/吨(三等),四省不再执行区域价差的状况下,国内玉米市场“降库存”模式正式开启,与新玉米间续收获形成共振,价格罕见大幅下挫,甚至影响到农夫增收问题。

玉米供过于求局面仍难以扭转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8116.6 千公顷,较上年增加 1040.5千公顷,增幅 2.8%。

2023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分析报告模板

2023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分析报告模板

04
玉米价格与农业经济
Corn Price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玉米价格与农业经济
玉米 价格
补贴
种植 收储制度
农业经济
玉米价格行情走势
1.玉米价格行情分析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2.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大幅波动
在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首先,从月初开始,玉米价格呈小幅上涨 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前期库存偏低和季节性需求增加的影响。但是,在中旬期间,价格出现了一波 较大幅度的下滑,可能是由于前期供应过剩和市场调整的影响。最后,在月底,价格逐渐回升,可 能是因为需求有所增加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总体来说,玉米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需要根据市 场情况和供需关系来进行分析。
政策影响玉米价格
政策因素也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政府的农业政策、货币政策、进出口政策等都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例如, 政府可能会通过调整农业政策来控制玉米产量,从而影响玉米价格。 综上所述,气候因素和供需关系是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未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 玉米价格的波动。
1)天气因素:玉米的生长环境以及收成情况直接影响其价格。干 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都可能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 影响。
玉米价格行情走势
2022年7月我国分析行业进展
2022年7月我国分析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整体上涨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监测,7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62元/公斤,环比上涨0.38%,同比上涨 3.33%。
玉米价格影响因素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波动明显,影响价格因素有哪些?

2020年我国玉米期货价格趋势分析

2020年我国玉米期货价格趋势分析

Small Title Here
{影响因素}
90%
玉米的需求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 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 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 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大大推 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
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料和工业加 工。其中,口粮消费总体变化不大,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 小;饲料用玉米所占的比例最高,达70%以上,饲料用玉 米需求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工业加工用玉米所占 比例虽然只占14%左右,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年平均用量增 加200多万吨,对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8%
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是在繁荣与衰退周期性交替中不断发展的,经济 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经济 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波动发生在 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因此,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而非局 部经济的波动。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国民收入 ,经济周期也就表现为国民收入的波动,并由此而发生产量 、就业、物价水平、利率等的波动。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 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 条四个阶段构成。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会出现相应的 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 素之一。
玉米的库存
56%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 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因此, 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一般 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供给宽松;在库存水平降低 的时候,供给紧张。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常常呈现负 相关关系。
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
玉米用途

2022年玉米市场价格行情分析:玉米市场普遍回暖

2022年玉米市场价格行情分析:玉米市场普遍回暖

2022年玉米市场价格行情分析:玉米市场普遍回暖2022年底玉米价格行情走势状况如何呢?据了解,近期玉米价格持续小幅反弹。

随着国内玉米收储力度加大,加之下游需求连续好转,玉米期货仍有上涨空间。

上月底,北方迎来一股强冷空气,随即消失大范围雨雪,可是温度降低却难以影响到玉米收购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市场需求与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回升,人们感叹道,玉米价格最终“翻身”了。

玉米市场普遍回暖据中国玉米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2日全国玉米价格较上月同期有较大改善。

其中,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最高已达1960元/吨,出库价最高已突破2000元/吨,分别比上月同期增加120元和60元;东北港口平舱价在2070—2090元/吨之间,上月同期仅为1980—2000元/吨;华北黄淮玉米收购价也较上月同期增加近200元/吨,多地已维持在1840元/吨以上;南方港口成交价则站稳2200元/吨,上月同期为2100元/吨。

期货价格也保持上涨态势,截至12月3日上午,玉米1601最新价为2028,而11月3日当天收盘价为1916,同比增长5.84%。

更多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玉米行业市场供需前景猜测深度讨论报告》。

市场需求影响玉米价格上月末,国内玉米市场的暖意浓浓与北方普遍降温、消失降雪的天气显得格格不入,但大多数地区玉米价格消失明显回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方面,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收购进度较快,对市场支撑作用明显,其价格加速上涨,并不断向临储价格靠拢。

同时,农户惜售看涨心情较为剧烈,导致加工企业收购量萎缩,玉米价格随之上调。

此外,华北地区气候问题导致玉米运输用时较长,影响用粮企业按时到货。

例如,华北产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不足,只能上调收购价格满意生产需要。

分析人士认为,近两周以来,在我国临储玉米收购步伐如期快速推动的影响下,市场低价粮源快速消逝,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相继站稳整数关口。

从大连玉米C511暴涨事件分析期货交易

从大连玉米C511暴涨事件分析期货交易

从大连玉米C511暴涨事件分析期货交易一、期货概述(一)期货的概念及发展期货顾名思义是在一定的期限后进行货物交易的一种行为,因此和现货交易是完全相反的。

现货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交易行为,货币的给付以及商品的给付是同一时间完成的,因此实际上是一种以物换物的行为的演化,但是期货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信用以及现代化商业模式发展而产生的预设交易,期货合约中会规定在多久的期限以后进行交货,交易的价格,交易的数量都会进行规定,因此从表面上看期货就是将现在的交易进行推迟,但是其中还涉及到未来的市场等因素的变革而导致的市场价格等相关因素的不稳定,这些在现货交易中并不需要考虑,但是在期货交易中则需要深入的思考相关风险,因此期货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风险推断的一种金融工具。

期货的购买者对市场进行预测,基于自己的预测购买期货,其目的就是利用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而让自己获利。

期货的产生中很可能产生违约,这就使得期货必须要缴纳相应的保证金,这种保证金促使了期货的正常发展,而这种模式也使得期货交易所有了发展的空间。

现代的期货模式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钢铁期货产生与19世纪末,当时的钢铁产品需求量非常大,而且价格的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这就导致了钢铁期货产品在市场上开始出现,在上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快速发展,基建的大量需求也促使了钢铁期货的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钢铁期货模式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的进行风险投资的一种重要行为,甚至成为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的一种行为。

钢铁期货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有效的避险另一方面也很好的促进了钢铁产品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二)期货的特点⒈跨期性。

期货往往是对未来金融市场或者商品市场的价格走向进行判断而后按照判断进行套利或保证。

其判断的标准包括很多,由于目前的金融市场是国际化的,因此判断的标准通常有国际政治的走向、各国经济走势、股票市场的变动、实体经济的变动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期货行情分析
玉米期货价格走势分析
行情回顾
玉米上涨的趋势没有变,每年上涨的空间8%-10%.,国家希望农产品价格每年以8%-10%上涨,但是不希望超过10%,会影响CPI。

近期看,玉米的品种大,影响国际民生,涉及上百种品种,作为玉米期货体量和现货体量是无法比的,期货体量明显。

不要期待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

主力合约0909合约上涨了21个点,持仓减少近2.6万张,成交减少近17万手。

但市场对未来玉米需求前景不看好,以及玉米市场基本面利空影响,市场认为远月合约将保持弱势。

由于前期部分地区涨势过大,本周很可能会出现调整,预计本周玉米期价将维持震荡走势。

政策分析
中国玉米受政策波动影响非常大,中长期相对比较看好玉米市场,世界的玉米贸易相对还是比较繁荣。

玉米真正启动行情是来源于全球的小麦的市场,年终俄罗斯干旱,实行谷物出口禁令,导致欧洲乃至全球谷物大涨,在中欧和西欧发生暴雨,导致大量小麦降级的问题,谷物价格大幅飙升,小麦和玉米是互相替代的,由于小麦的原因导致了玉米需求的加大,从而使玉米价格飙升,后期中国进口玉米,也推动了整个市场的预期。

库存情况
三个月左右的库存对于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的来说是个安全库存的水平。

需求情况
工业淀粉糖对白糖的替代非常明显,如酸奶、可乐等都用果糖,所以果糖对白砂糖还是有很大的竞争力。

美国农业法案对于玉米工业酒精增长极限抑制会在2015年左右,玉米还将有上涨空间。

来自美国农业部的世界玉米库存水平11年世界玉米库存水平看起来不是很紧张,但是是局限在他认为中国只进口一百万吨玉米,但在中国饲料需求增长百分之一的情况系下,实际的库存水平可能会在八三年八四年的情况差不多。

但只是一种猜想。

基金的头寸今年基金的头寸远远超过了在08年的48万张多单,近期又有新的多单进场,价格上涨但持仓减少,说明全世界看好玉米的人还是很多的。

产量问题
黑龙江亩产800斤到100斤,一公顷没有低于15000斤产量,黑龙江玉米估计达到两千六百万吨左右的产量,和美国农业部用蒲式耳算测量的办法是减产。

吉林,辽宁,内蒙三省增产幅度不大,目前吉林农民今年不急于卖粮,后期在元旦前后卖粮东北农民一天可卖100万吨,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大,见成效,打了指挥拳,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技术分析
国内玉米市场相对平静,产区收购较为平淡,市场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国储玉米拍卖继续进行,成交率保持平稳。

终端产品价格稳定,市场预测随着节后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玉米需求有望逐渐好转,进而将对玉米现货构成支持。

长期看,玉米基本面利多大于利空,易涨难跌格局有望继续。

综述
综合以上分析,个人认为玉米市场的期现货已经到了高点,玉米现货价格收购价格将出现理性回归,但是幅度不会太深,对于国家来说,一是要保护农民收入,二防通胀,要让玉米回到合理价位,就是既让市场认可又让农民认可的政策价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