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

合集下载

B20201012~[18]集镇规划情况说明报告的决议

B20201012~[18]集镇规划情况说明报告的决议

乡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文件(十八)
x乡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关于《x乡x集镇总体规划说明报告》的
决议
(xxxx年x月x日x乡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x乡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x乡x集镇总体规划说明报告》。

会议认为:我乡按照省、市、县各级政府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x实际,围绕“十个一”目标进行集镇规划。

规划立足大局和x实际,科学规划了我乡未来五年及xxxx年至xxxx 年集镇建设的宏伟蓝图。

规划提出的建设内容及目标,体现了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会议号召:全乡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特色带动战略,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把x乡建设成为曲靖市重要的特色农业、旅游型小镇。

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团结协作下,全乡各族人民群众一定要努
- 2 -
力奋斗,力争把x集镇建设成为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大会决定:批准《x乡x集镇总体规划说明报告》。

x乡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秘书组 xxxx年x月x日
(共印xxx份)- 2 -。

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篇一: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根据我县提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的要求,我镇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经党、政联席会多次研究,本着“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出近五年的建设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立足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小城镇建设。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影响着今天的城镇建设,也引领城镇发展的未来。

我镇以居住、商贸、休闲、营运为一体的目标,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小城镇建设。

一是提升规划理念。

我们十分注重学习和借鉴外地小城镇规划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发挥离县城近和中心集镇的优势,抓住交通便利的机遇,进行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加大规划投入,我们先后投入50多万元,聘请江西同济设计院对我镇集镇进行了总体规划,同时对我镇镇域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集镇重点地段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有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村庄进行建设规划,现在已完成村庄规划85个,还有59个村庄的规划正在进行,今年可全部完成。

二是严格规划管理,我们成立了镇规划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规划管理的专门机构——镇规划所。

集镇建设所有项目必须经镇规划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由规划所进行监管,严格按规划实施,杜绝了私自滥改滥建现象的发生,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不走样”。

二、彰显城镇魅力,高品位打造建设亮点。

为了着力改善环境,提升小城镇品位,我镇已完成工程项目,其中亮点工程有:自来水厂,投资300万元,可供2000余户,8千多人口的生活安全用水。

投入了70多万元实施了绿化和亮化工程,栽种香樟和桂花千余棵,设置路订、管网80余盏;投入400余万元实施了路面拓宽和“白改黑”工程,拓宽后宽达18米;投入130余万元实施了人行道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了严溪路、安莲路1.5公里的路沿石、火烧板的铺设;投入350万元对街道房屋进行立面改造,按照庐陵风格要求完成立面改造4万余平方米;还完成了幼儿园、农贸市场、文化公园等建设。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镇城镇⼈⼝与⽤地规模预测⽼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姓名:孙少如学号:09202020124班级:09城市规划⼀班指导⽼师:李保民肖铁桥⽬录第⼀章城镇概况⼀、概述⼆、发展简介三、社会经济状况第⼆章城镇化⽔平预测⼀、镇域总⼈⼝及城镇化现状特征1、镇域总⼈⼝2、城镇化⽔平⼆、镇域总⼈⼝及城镇化⽔平预测1、镇域总⼈⼝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2)基于逾渗理论的⽣态容量法(3)镇域总⼈⼝确定2、城镇化⽔平预测(1)剩余劳动⼒转移模型预测(2)联合国法(3)平均增长率法(4)相关研究(5)城镇化⽔平确定三、城镇化发展途径第三章镇域⼈⼝规模预测⼀、城镇⼈⼝现状1、城镇⼈⼝统计⼝径2、城镇⼈⼝统计的地域范围3、城镇现状⼈⼝确定⼆、城市⼈⼝规模发展趋势分析三、城镇⼈⼝发展的机遇四、城市⼈⼝规模预测1、相关规划要求2、城区历史数据推算法(1)⾮农业⼈⼝预测(2)农业⼈⼝的确定(3)暂住⼈⼝的确定(4)总结3、基于⽔资源承载⼒的适度⼈⼝规模预测4、市域城镇化⽔平分配法5、城镇⼈⼝规模的确定五、促进城镇⼈⼝增长的对策第四章镇域⽤地规模预测⼀、中⼼城区城市建设⽤地现状⼆、城市⽤地规模预测1、历史数据推算法2、⼈⼝增长拉动预测法3、经济增长拉动预测法4、城市⽤地分类预测法四、城市⽤地规模确定五、新增建设⽤地的来源⽼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第⼀章城镇概况⼀、概述⽼集镇位于临泉县东南,距县城35公⾥,省道S328线南北穿境⽽过。

滑⽼河、宋⽼河、古运河、界南河汇集,交通便捷,⽔资源丰富。

东临⼟陂乡、西邻宋集镇、北与⾼塘乡、范兴集乡接壤,总⾯积59.5平⽅公⾥,耕地⾯积5.5万亩。

辖12个中⼼村,184个⾃然村,70327⼈。

⼆、发展简介⽼集原名驿⼝桥,因街中⼼有⼀座三孔⼤桥,横跨运河,名义虎桥。

⼜因为古代在此设⽴驿站,遂名驿⼝桥。

清朝嘉庆年间设颍州⼆府,1932年华为⽼集、驿⼝桥两⼤联保,1939年并为⽼集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由⽼集、李湖组建为⽼集镇。

集镇发展现状、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

集镇发展现状、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

**镇**城镇带发展现状、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镇被列为市**川道重点发展的“一体两翼”核心区域,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和县委、县政府做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对**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镇总体规划的修编指明了方向。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现将“城镇带”规划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区域**镇位于石泉县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距安石二级公路和十天高速公路12公里。

东与**县**镇接壤,西与**镇相连,北临**镇,南与**镇毗邻。

县乡公路**路穿境而过,村村通水泥公路,对外交通条件相对比较便捷。

人口现状**镇辖16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3255户,11089人,其中非农人口185人,历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密度为112人/平方公里,2011年人均纯收入5459元。

地质地貌、气候**镇南北重峦叠嶂,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俗称“**”,汉江一级支流—池河由北向南横贯全境,属浅山、丘陵地带、土地肥沃。

主要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气候区,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热尚足,灾害天气频繁。

多年平均降水量877毫米,平均气温14.6℃。

现状土地构成**镇域土地面积1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7万亩,林地13.5万亩,工矿用地110亩,居住用地1100亩,交通用地989亩,水域360亩。

森林资源**镇有森林面积9万余亩(林地6万亩,棘地林和荒山3万亩),植被类型多样,目前已开发利用2万余亩。

农业资源**镇农业资源丰富,是石泉县粮食生产、油料、蚕桑、畜牧等主产区,其它农、林(香茹、木耳、板栗、天麻)、特色产品资源也比较丰富。

旅游资源**镇旅游资源有西沙河水库、湖广移民遗址、筷子铺水电站、流水养鱼基地等。

科教文卫**镇现有文化机构2处,分别为镇区文化站和裕民村文化室;教育机构主要有位于镇区的**中心小学、村级初小4所和**幼儿园;有镇级卫生院一所和16处村级卫生室。

上版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估0001

上版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估0001

上版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估(一)上版规划的简介:1、集镇的性质是细水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橡胶、甘蔗、木薯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型小集镇。

2、发展规模人口规模:近期(至2010年)800人;远期(至2020年)1200 人。

建设用地规模:近期(至2010年)为10.2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8.5平方米;远期(至2020年)为14.2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8.90 平方米。

3、规划范围乡域规划范围:细水乡行政辖区范围,面积240平方公里;集镇规划范围:规划界限界定为,东至马二村,南至细水乡卫生院,西至新规划的客运站,北至乡政府的居住用地。

规划区面积为14.27公顷。

4、实施期限近期:2006年一2010年;远期:2011年一2020年。

5、集镇用地规划布局集镇规划布局为“一核、两轴、三片”的布局形式:一核:由乡行政中心结合沿街商业金融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形成集镇核心;两轴:规划加宽城南现状道路,形成十字形道路骨架,注重道路两侧的街景景观和建筑设计,形成集镇的主要交通和景观轴线;三片:依托现有建成区,主要沿乡镇道路向东发展,适当向南北两侧发展,形成三大功能区,即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和西部片区。

6、用地发展方向集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依托现有建成区,沿牙细公路向东西发展,适当向南北扩展。

(二)总体实施效果和评估上版总体规划是于2006年“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的背景下编制的,应该说在当时的规划条件下所确定的城镇性质和规模是有依据和适当的。

上版规划在集镇布局上依托现有的建成区,沿牙细公路向东西发展,适当向南北发展,相对于规划的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其布局也是较为合理的。

细水乡以生态乡的标准来要求发展农业和旅游经济是可取的。

但是上版规划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效果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评估:1、建设用地方面:原规划的教育机构用地不包括中学部;原规划的集贸设施用地不包括中心学校附近部分;原规划的邮电局与现状的不符;原规划的长途汽车站与加油站尚未建成;原规划的敬老院尚未建成;原规划的西部厕所位置与现状不符,应在道路的北部;原规划的停车站的位置也与现状不符,应在乡政府的西南角;原规划的行政管理用地的乡镇府前面没有市场用地;远景发展的用地与现任乡镇领导意见不符,应在规划区的西南部;原规划的农业建设用地没有具体建设落实,也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污染危害较大;众多的危房老房已经进行了改造和重建,但是与原规划的图纸上的位置不符,例如乡政府办公大楼已经进行了重建。

关于加强老集镇的有机更新的议案

关于加强老集镇的有机更新的议案

议案:加强老集镇的有机更新一、背景1.老集镇是我市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老集镇的建筑、设施和环境面临严重的老化和退化,亟需更新改造。

二、问题1.老集镇的街道狭窄拥挤,交通不便,给居民和游客带来不便。

2.老集镇的建筑老旧,存在安全隐患。

3.老集镇的环境脏乱差,影响市容市貌,不利于打造宜居宜游的环境。

三、目标1.通过有机更新,改善老集镇的交通状况,提升其整体形象和空间质量。

2.保护老集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其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3.创造宜居宜游的环境,提升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品质。

四、对策1.对老集镇的街道和交通进行规划和改造,拓宽道路,完善交通设施,提升交通便利性。

2.对老集镇的建筑进行修缮和加固,提升其安全性和美观度。

3.加强环境整治,提升老集镇的整体市容市貌,改善居民和游客的居住和游览环境。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老集镇的有机更新工作。

2.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老集镇有机更新的各项工作。

3.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老集镇的建设和管理。

六、预期效果1.老集镇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居民和游客的出行更加便利舒适。

2.老集镇的建筑和环境得到提升,提升了其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3.老集镇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的热门去处,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七、结语1.老集镇的有机更新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改造工程,对于保护历史文化、促进现代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老集镇的有机更新工作,共同努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八、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更新计划:首先需对老集镇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确定更新的重点和需求。

然后制定详细的更新计划,包括街道改造、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表。

2.组织施工建设:在更新计划确定后,需要组织相关施工队伍进行街道拓宽、道路修葺、建筑加固等工程。

乡镇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乡镇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乡镇总体规划情况汇报乡镇总体规划是指对乡镇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布局,是乡镇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范围。

本次乡镇总体规划的范围包括整个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

我们充分考虑了乡镇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规划目标。

我们制定了乡镇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优化乡镇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

通过规划,我们希望实现乡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规划内容。

在乡镇总体规划中,我们对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交通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

针对乡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乡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规划实施。

在规划实施方面,我们将充分考虑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管理体制等措施,推动乡镇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最大化。

五、规划成效。

通过规划的实施,我们相信乡镇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规划,以期为乡镇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乡镇总体规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乡镇发展的动态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规划,确保乡镇的发展方向和节奏与时俱进,为乡镇的繁荣和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美丽集镇建设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美丽集镇建设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美丽集镇建设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美丽集镇建设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集镇的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____年,我所在的美丽集镇也面临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为了推动集镇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计划,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落实。

本文将对____年美丽集镇建设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目标____年美丽集镇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工作措施1.环境整治:对农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改善集镇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

2.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投资兴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交通便利度。

修建文化活动中心、体育设施等公共设施,满足农民日常生活和娱乐需求。

3.农业现代化: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能和农产品质量。

开展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培育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带动农民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5.人才引进:引进优秀的农村管理和农业科技人才,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

通过开展招聘和培训活动,吸引有能力和有意愿在农村发展的人才。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与农民的互动。

四、工作成效1.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和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

集镇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公共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修建了新的道路和桥梁,提高了农民的交通便利度。

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设施,满足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娱乐需求。

3.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

农民普遍推广了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产能和农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城乡统筹规划
1、镇域空间结构规划
一心:中心镇

一带:界南河
景观带
两轴:328省
道、066县道
多点:规划后
的9个中心村
三、城乡统筹规划
2、镇村体系规划
现状
村 名 自然村数 村民小组数 总户数 总人口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耕地面积 (个) (个) (户) (人) (人) (人) (亩) 老 集 10 22 2941 7234 5170 2064 2221 于小寨 前于庄 南刘寨 13 7 18 32 36 54 1522 919 1540 6401 3801 6796 6395 3796 6787 6 5 9 4792 2434 6414
阜阳市临泉县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
第五组
组长:李梦婷 组员:叶雅楠、秦晗、韦慧琴、杨倩倩、王冠雅
(2014-2030)
汇报目录
规划总论 城镇发展战略
城乡统筹规划
中心镇区规划
规划实施
一、规划总论
1、老集镇概况:
老集镇地处临泉县东南部,土老路、宋老路、滑老路交汇 于此,S328 线穿境而过。现辖17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 55194 亩,人均 0.85 亩。这里有省级一级敬老院,有世 行贷款建设的水厂,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清嘉庆年间,在 老集设颍州二府,这里有“驿口桥”、“甜水井”、“银 杏树”、“美人桩”等文化古迹。
人口规模预测 (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年份
总人口(人)
2015年
73000
2020年
76000
2030年
82000
二、城镇发展战略
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
老集镇现状城镇化水平24.76%,参考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每年提高 约1.5~2个百分点的水平,考虑规划期间开发区建设带来的人口和
周边村庄纳入镇区带来的城镇人口增加的因素作用较大,推算老集
镇城镇化水平2015年约为41.3%, 2030年约为60%。
二、城镇发展战略
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人口规模预测 (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方法一:城镇化水平预测法
p2020(近期)镇区=p2020(近期)镇域总人口×37%=28000人
p2030(远期)镇区=p2030(远期)镇域总人口×60%=55229人
一、规划总论
2、上轮规划分析
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城镇性质:
临泉县东部副中心、商贸型城镇、现代化滨河城镇。
城镇规模
(1)县域城镇化水平 临泉县域2015年城镇人口约33.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 75%;2020 年城镇人 口约42.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1.5%;2030 年城镇人口约59.1万人,城镇化水 平为76.65%。 (2)老集镇镇区人口:2030年老集镇镇区人口规模为3.2万人,用地规模3平方 公里。
一、规划总论
1.2 社会经济现状
主要经济增长点: 初步形成5个农村特色区域,即:南刘寨村的养猪;李湖 村、赫庄村的养鸡;南于楼村、顺河村的养鸭;于小寨村 的南瓜生产;老集的汽车运输业。
主导产业仍然以农业,特别是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基础比 较薄弱。
一、规划总论
1.3 道路交 通现状
328省道 高速公路
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 2030年城镇人口3.2万人 • 市域城乡体系空间结构“一核、 两轴、三极、四强、多点”中的 8个一般镇之一。 • 镇村职能结构:完善其作为镇域 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共 同协调发展。
二、城镇发展战略
2、发展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
二、城镇发展战略
3、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对接临泉县城,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生产、建材与物流业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依托高速下道口,积极发展与公路运输相关的仓储物流。 •实现镇域社会、经济和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
二、城镇发展战略
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人口规模预测 (现状人口组成)
一、规划总论
1.4 中心镇区公共服务设施
中学
卫生院
加油站
小学
镇政府
银行
营业厅
一、规划总论
1.5 小结
• 交通便捷,便于与周边联系。 • 依托高速下道口,积极发展与公路运输相关的仓储物流。
• 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 镇区所在地道路交通与配套设施方面较为完善。 • 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全 • 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镇区用地结构不合理 • 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4605 6112
8659 5956 6510 5153 4617 4483 70327
4602 6107
8637 5949 6504 5147 4614 4479 68187
3 5
22 7 6 6 3 4 2140
3343 5395
6936 4479 6087 5499 3428 4052 55080
三、城乡统筹规划
3、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镇区:集中布
置镇级教育、文 化、体育、医疗 等社会设施。
中心村:布置
基本的幼儿园、 卫生室、小型菜 场、便民超市、 村民管理机构、 派出所等基本生 活服务设施。
三、城乡统筹规划
4、镇域交通体系规划
改造328省道镇 区段(道路红线 宽度40米)、拟 建阜新高速构成 对外交通系统。
人口类别
现 状 镇 域 总 人 口 镇区人口
组成部分
老集村
乡村人口 相关地域 (人) 17415 老集村 总计现状城镇人口17415人 于小寨村、前于庄村、南刘寨村、 崔庄村、东马寨村、南于楼村、 李大庄、顺河村、李湖村、赫庄 村、周庄户村11个行政村
村庄人口
镇区外村 庄人口
52912
合计总人口70327人
一、规划总论
3、修编背景
• 发展要求的转变 • 上位规划修编 • 区域发展背景转变 • 城镇经济发展 • 重大设施建设
一、规划总论
4、规划目的与原则
规划目的: 应对区域交通设施等建设引起的城镇发展格局的转变,统筹安排各项 建设用地,指导城镇建设,实现老集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规划原则 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3.要素集聚,集约发展原则 4.突出中心,完善服务原则 5.因势利导,分期建设原则
一、规划总论
5、规划期限与空间层次
规划期限 近期:2014-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规划空间层次 第一层次:镇域范围 老集镇行政管辖范围。老集镇所辖地域面积59.5平方公里, 老集镇下辖12个行政村、175个自然村。 第二层次:规划区范围 第三层次:中心镇区
二、城镇发展战略
1、上位规划分析
南于楼村 李大庄
中心村 中心村 自然村
后孙庄与徐庄之间 李大庄、李小庄 闻庄与徐庄之间 周庄与柳庄之间 尤庄、周老庄 方庄与李老家之间 老宅与李湖集之间 庙前、大李庄
顺河村
中心村 自然村
李湖村
中心村 自然村
梁营、周新庄、尤庄、周老庄、周小庄、杨寨、刘庄、小栾庄、 周老庄 栾庄 李小庙、李老家、方庄、楼洗、后小庄、楼东、寨东 李湖村 后场、西北头、西南头、寨西、寨内、寨庄、李湖集、东南头 李湖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崔 庄 东马寨
南于楼 李大庄 顺 河 李 湖 赫 庄 周庄户 合 计
15 16
25 18 17 16 13 7 175
30 39
65 31 46 39 18 21 433
1077 1404
2111 1401 1523 1205 1068 1039 17750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历史悠久,在嘉庆年间便设 有颍州二府,还有“驿口桥”、 “甜水井”、“银杏树”、 “美人桩”等文化古迹。
二、城镇发展战略
2、发展条件分析
不利条件
• 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 理 •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建 设滞后,社会服务系统不健全 •水系众多,但未形成多层次的生态 绿化系统 •城镇风貌特色不明显
赫庄
中心村
大张庄、小张庄、大管家坡、小管家坡、木棉庄、小李庄、大李 赫庄 庄、赫庄、庙前、老宅、柳桥口、李小寨、朱庄、王营、小柳庄 周庄户、小楼庄、张楼、柳庄 周庄户
周庄户村
中心村
周庄户
三、城乡统筹规划
2、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镇域村 镇体系规模 结构划分为 三级:
一级:中心镇 区:老集镇区 二级:中心村: 周庄户村、赫庄 村、李湖村、顺 河村、南于楼村、 李大庄、东马寨 村、崔庄村、南 刘寨村9个 三级:基层村
一、规划总论
1.1区位分析
一、规划总论
1.2 社会经济现状
截止到2013年底,国民生产总值27652万元,同比增长 15%,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总值15283万元,同比增长9%,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总值4985万元,同比增长 26%,第三产业(商贸、餐饮、其他行业)生产总值8584 万 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同比 增长10%。
三、城乡统筹规划
6、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禁建区 限建区 适建区
四、中心镇区规划
1、镇区现状分析
1、整体建设比较零散,土地利用率比较低 2、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3、道路缺乏系统规划 4、老集镇目前水系众多,绿化环境尚未形成,开 放空间系统缺乏,绿化水平低。集镇的景观风貌 尚未真正形成 5、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镇域经济和服务职能仍
拓宽066县道 (道路红线宽度 36米)。
镇域内拓宽主干 道(道路红线宽 度30米)和次干 道(道路红线宽 度20米),连接 和规划部分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