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技术

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技术

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技术
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Biofilm-Biological Floc Technology)是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生物处理技术。

该技术通过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膜和絮团的形成和发展来处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中,微生物通过将有机污染物附着在
其表面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首先,微生物膜在水体中形成,它们可以附着在固体表面上,如生物膜流化床反应器内的生物载体,或存在于水体中的悬浮物表面形成絮团。

这些微生物膜和絮团提供了庇护所和环境,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在膜和絮团中逐渐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并分解有机污染物,形成稳定的环境以维持其活动。

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可用于处理各种
水体中的有机化合物,如废水、河水、湖水等。

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它具有高效处
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能力,能够达到较高的去除率。

其次,该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还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有机物质,提高了处
理效率。

然而,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技
术的操作和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另外,技术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的来说,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体处理技术,
具有去除有机污染物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生物膜-生物絮团技术有望在水体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概述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悬浮物进行团聚和沉降的技术,其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絮团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技术特点生物絮团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环保性1.:生物絮团技术采用微生物处理废水,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高效性2.:微生物能够迅速团聚悬浮物形成絮凝物,由于微生物具有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粒。

节能性3.:相比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生物絮团技术不需要投入大量能源,节约了能源消耗。

稳定性4.:经过优化设计的生物絮团技术能够提高微生物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废水中的波动能够做出快速响应。

低成本5.:采用生物絮团技术可以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一方面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另一方面减少了废水处理设备的维护费用。

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质净化对虾养殖需要保持水质清洁,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生物絮团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物和悬浮颗粒等,有效提高水质。

饵料保存对虾养殖中,合理使用饵料对虾的生长至关重要。

生物絮团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颗粒物,减少饵料的浪费,提高饵料利用率。

病害预防对虾养殖中常常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害的威胁。

应用生物絮团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病原体,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提高对虾的健康状况。

水产养殖循环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水产养殖的循环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防止养殖环境恶化通过生物絮团技术处理废水,可以避免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养殖场周围的生态环境。

结论生物絮团技术以其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在对虾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应用该技术,可以改善对虾养殖的水质状况,提高对虾的生长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相比,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生物絮团对南美白对虾仔虾的生长和免疫活性的影响

生物絮团对南美白对虾仔虾的生长和免疫活性的影响
N e t m i n d e r 是 一种水 性 的硅胶 隔离涂 层 , 它 在
( 1 0 0 0 L ) 中培育 的生 物 絮 团 用 作 养殖 斑 节 对虾
( 2 . 9 0 ±0 . 1 0 g ) 的膳 食补 允物 。在 虾 的基 础饲 料 中添 加不 同 含量 的干 燥 生 物 絮 团 : 0 %( B 0 , 对
活性 。
( A q u a c u l t u r e ) ) V o 1 .4 1 8 41 9 )
于扇 贝资 源 恢 复 工 作 , 采用 N e t m i n d e r 对 网 笼 做
涂层 处理 可 消除 养殖 设 施 在 春 季 的更 换 需 求 , 从
而 降低 劳动 力成 本 ; 未 来 还应 进 一 步 改 善 网 笼 的 涂层 T艺 , 以使尼 龙搭扣 不被 涂层 封住 。
( A q u a c u l t u r e Re s e a h V o 1 .4 5,I s s u e 2)
生 物 絮 团对 南 美 白对 虾 仔 虾 的 生 长 和 免 疫 活 性 的 影 响
已有 提 议 将 养 虾 生 产 中 的 生 物 絮 团 技 术
游 离氨氮 、 p 和补充氧气对养殖皱纹盘鲍
生 长 的影 响
南 非鲍 鱼 ( 皱纹盘鲍 ) 可 以在 串联 水 道 养 殖 系统 中进行 集约 化 养 殖 , 但 对水 的再 利 朋 会 提 升
( B F T ) 用 作可 减少 对环境 影 响并可 阻 止病 原体 入
侵 的一 个可持 续 的养虾 生产 实践 。与 生物 絮团技 术 相关联 的微 生 物 群 落不 仅 可 以去 除 营养 物 , 还 能 改善饲 料 的利用 和 动物 的健康 。生 物絮 【 才 1 系 统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水产养殖领域,微生态制剂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殖辅助手段。

它不仅能够改善养殖环境,还对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1、改善水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残饵、粪便等,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同时,它们还能吸收和利用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为水产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在养殖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竞争生态位、分泌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乳酸菌能够产生乳酸,降低环境的 pH 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芽孢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起到拮抗作用。

3、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有益微生物可以作为免疫刺激剂,激活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

它们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此外,一些有益菌还能够定植在水产动物的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阻止病原菌的入侵,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4、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水产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补充其营养需求,促进生长发育。

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饲料添加剂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水产动物的饲料中,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能够分泌消化酶,帮助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吸收。

同时,微生态制剂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2、水质调节剂定期向养殖水体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对光合细菌的作用、生物絮团在饵料中的应用、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的影响以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与免疫力,同时能改善水体环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并且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对罗非鱼养殖业和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光合细菌、生物絮团、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替代饵料、影响、结论、研究、重要性、光合细菌强化、生物学、环境科学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光合细菌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具有植物和细菌双重特性,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还能利用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

光合细菌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水体中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循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絮团是一种微生物聚集体,由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构成,能够在水体中吸附大量的有机和无机颗粒,形成细菌膜,同时还能释放生长因子和酶类。

在水产养殖中,生物絮团被广泛应用于饵料中,能够提高食物的稳定性和营养价值,促进鱼类生长。

随着人类对水产养殖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饵料并不能满足罗非鱼等养殖鱼类的生长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传统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光合细菌在饲料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罗非鱼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水质的改善效果;2. 分析生物絮团在饲料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罗非鱼生长提供更适宜的生态环境;3. 探讨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营养盐浓度、溶解氧、水温等,以及如何通过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来改善这些影响;4. 推动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揭示不同饵料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水体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5. 综合分析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效果,为养殖业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生物絮团技术解析

生物絮团技术解析

1. 制造生物絮团形成的前期骨架: 假如水泥池 10m3 水体,取桶,加次粉或麸皮 50g 与红糖 100g 加水 5kg 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的糖、粉水体经过 3 小时曝 气后泼洒与生物絮团培养池。 2. 生物絮团的培养过程: 每天按生物量重的 2-5%投喂饲料;每天添加碳源进入水体, 碳源选择红糖粉; 碳源添加量根据每天测定的水体总氨氮(TAN)水平而定: 比如,测定氨氮为 1mg/m3,则加红糖粉 20g;或者根据饲料 量计算也可; 碳源添加要求分多次水溶后泼洒加入池中,一天的总量至少 分 3 次加入; 3. 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每天测定水体溶解氧,要求大于等于 5mg/l,至少不低于 3mg/l,氧气不够时一定要增加充氧设备。对于耐氧能力高的 鱼,可酌情变动。 PH 维持在 7-9;碱度要求不低于 50(以 CaCo3 计);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升,为 C/N 低;不完全的氧化过程,也可导致上升; 11、总氨氮或总无机氮上升时,应提高 C/N 比例; 12、TSS 总固体悬浮物;VSS 不稳定(挥发性)悬浮固体物; 13、通常情况下,虾池塘 TSS 可达 50-300mg/l,适合的浓度 为 200mg/l ; 在 鱼 塘 TSS 可 达 1000mg/l , 适 合 的 浓 度 为 400mg/l; 14、BFT 系统中 TSS 虾 20ml/L 和鱼 50ml/L 都为较高浓度; 15、投喂饲料+碳源有可能会使更多的脂肪沉积于鱼体; 16、BFT 系 统 要 求 DO 天 天 监 测 ; PH 为 7-9 ; 碱 度 > 50 (CaCo3/L),高密度下易出现碱度降低现象; 17、硝化反应可促进碱度积累和 PH 降低的现象; 18、BFT 系统中:碳源选糖浆、小麦面粉等;氮源有尿素、 硝酸盐、铵等施肥;有机物添加水平: 10-50mg/l;氮为 0.5-2.5mg/l;加接种物:池塘底泥和成熟的池塘水,但有可 能带来病菌; 19、Radial Flow pattern pond : 倾向于收集沉积污泥与池塘 中心;地势向中心倾斜;没有死角,角度多为圆形或光滑 (Elliptical Flow Pattern Pond) 20、Close raceway pattern pond: 充氧设备平行放置;长度不 限,宽度 10-30m; 21、BFT 系统抗病:羟基丁酸(PHB(ploy-B-hydroxybutyrate); 高 C/N 有助于 PHB 产生;PHB 在 B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生物絮凝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生物絮凝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e a c t o r s ,S B R)中创造条件生产生物 絮凝体 ,培养好后收 形成 可被 虾、罗非鱼等滤食性养殖对象直 接摄食 的生物 絮 r
凝体 ,即实现了养殖水体的净化 ,又可实现投喂饲料 中蛋 集絮 团进 行投 喂 ,或者作为水产饲料 中鱼粉的替代物 。异
白质 的重复利用而明显降低饲料 成本 ,同时可明显提高养 位式生物絮凝 可以和循环水养殖 系统结合 ,以实现养殖 固 殖对 象的抗病 力 ,被认 为是一种具有 良好经济效益、环 境 体颗粒物 的资源化利用。
0 l 3 年第l l 期 6 4 中圃水启 2
( > 1 5 ) ,在足够 的搅 拌强度条件下 ,异 养细菌利用有 机 的养殖 对象 。第二 种是异 位式 ,既将 生物絮 团的生 成和 碳将 水体中的氮素通过氨氮的形式升级为微生物蛋白质 ,
养殖活动分 开 ,在外置序 批式反应器 ( S e q u e n c i n g b a t c h
2 . 基 本 类型
被认为 是一 种环境 友好 的水产 养殖模 式 ,但会 明显增 加 物絮凝研究 中常规测试 指标 。 从理 论 上 分 ,一 种 是 藻菌 共 生 的 生物 絮 凝 ,第 二 种是 以细菌 为主 的生 物絮 凝 。藻 菌生物 絮凝 多见于 室外
美国、越南、马拉西亚、泰国等罗非鱼和虾的商业 化养 殖 池塘养 殖 ,发生 的光 和作 用能够 明显补 充养殖 水体 中的 H和DO的昼 中研 究、实践并逐步推广。本文对生物絮凝技术在 中国水 DO,但菌相和 藻相 的平衡协调 比较 困难 ,p 产养 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并根据我国的水产养殖 产 夜变化 比较 大 ,诱 发养殖 对象处 于应激 状态 。 以细 菌为 业特点对今后 的发展方 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

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

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

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一、基本原理生物絮凝技术基于生物菌株的特殊代谢产物,这些微生物通过菌株的代谢活动,产生一种特殊的有机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使水中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增加了沉降速度,提高了水质的清澈度。

同时,这些微生物菌株还可以通过吸附和分解水体中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二、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模式在水产养殖中,生物絮凝技术可以应用于水池的净化和废水处理等方面。

以下是一种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1.养殖水体净化:将适合生物絮凝技术的微生物菌株添加到养殖水体中,菌株通过代谢活动促进水中悬浮颗粒的聚集沉降,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清澈度。

同时,这些菌株还可以吸附和分解水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2.废水处理: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通过生物絮凝技术来处理。

首先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先聚集沉降,然后通过过滤等方式将固体颗粒分离出去,得到较为清澈的水质。

接下来,将分离出去的固体颗粒进行处理,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其他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和利用。

三、优势和应用前景1.清澈度提高:生物絮凝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清澈度,有利于鱼类和贝类的生长和繁殖。

2.水质净化:生物菌株可以吸附和分解废物和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这有助于减少养殖过程中因污染物积累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率。

3.资源回收:通过废水处理和废物处理,可以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养殖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

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提高水质的清澈度和净化水质,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通过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可以降低养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可持续性。

因此,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是未来水产养殖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 0世 纪 7 0年 代 开 始 , 人 类 对 水 产 品 的 需
B F T对 养 殖对 象 的生 物 防治 作 用 , 总结 B F r生 物 防治 的优点 及可行 性 , 并对 B F T未 来 的研究 及 发 展 方 向进行 展望 。
求 以每年 8 . 9 %一 9 . 1 % 的速 度增 长 , 不 断扩 张 的 养殖 规模 加剧 了水 资 源 和 土地 资 源 的紧 张 , 由此 也 给 自然 环 境 带 来 了 一 定 的 压 力 [ 1 - 3 ] 。 长 期 以
大 面积 推 广 。 以色 列 养 殖 专 家 A v n i m e l e c h倡 导 的生物 絮 团技 术 ( B i o l f o c T e c h n o l o g y , s r r ) 是 当
前 比较 先进 的水 产 养 殖技 术 之 一 _ 8 J , 具有 净 化 水 质、 减 少换 水 量 、 提 高 饲 料 利 用 率 的 作 用 , 在 以色 列 、 美国 、 泰国、 印度 及 巴西 等 国家 的对 虾及 罗非 鱼养殖 上 取得较 大 成 功 。此外 , 有 研 究进
B F r 是 借鉴城 市 污水处 理 中 的活性 污泥 技术
( A c t i v a t e d s u s p e n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 A S T) , 通 过 人 为
不经处理 , 直接排放 , 对水资源及环境造成一定的 影响 。在 此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循 环 水 养 殖 系

生物 絮 团是 由细菌 群落 、 浮 游动植 物 、 有机 碎 屑等 经 生物 絮凝 形 成 的 团 聚物 , 絮 团 的大 小 可 从
步 发现 ¨ ¨ j , B F T具 有 生 物 防 治 作 用 , 可 明显
增 强 养殖 对 象 的抗 病 能 力 , 并 提 高存 活 率 。本 文
实 现 饵 料 的再 利 用 , 起 到净 化 水 质 、 减 少换 水 量 、 节省 饲料 、 提 高养 殖 对 象存 活率 及 增 加 产 量 等作 用 的一项 技术 ’ J 。
1 . 2 生 物絮 团的 组成 和影 响因 素
可将 系统 每 天的换 水量 降 到 1 0 %_ 6 J , 被认 为 是 资 和 运 营成本 相对 较 高 , 适 养 品种不 多 , 短 期 内很难 被
统模 式 ( 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a q u a c u l t u r e s y s t e ms , R A S ) ,
向养殖水 体 中 添 加 有 机 碳 物 质 ( 如糖蜜 、 葡 萄 糖
等) , 调节 水体 中的碳 氮 比 ( C / N) , 提 高 水 体 中异 养 细菌 的数 量 , 利 用微 生物 同化 无机 氮 , 将 水体 中 的氨氮 等含 氮化 合 物 转 化 成 菌体 蛋 白 , 形 成 可 被 滤 食性 养殖 对象 直 接 摄 食 的生 物 絮凝 体 , 能够 生 态 友好 地解 决 养殖 水 体 中腐 屑 和饲 料 滞 留 问题 ,
2上 海 海 洋 大 学 工 程 学 院 , 上海 2 0 1 3 0 6 )
摘要 : 生物絮 团技术 ( B i o l f o c T e c h n o l o g y , B F T) 是解决 当前 集约化 水产养 殖资 源和 环境 问题而 产生的 可持 续 水产养殖技 术之 一 , 通过调 节水体 中的碳 氮比( C / N) , 进 而实现净化 水质 , 提 高饲 料 中蛋 白质 的利 用率 及养
来, 池塘 养殖 是我 国 主要 的养殖模 式 , 并 多 以粗 放
1 B F T 概 述
1 . 1 B F T的定 义
型为 主 , 换 水 量 较 大 j 。据 估 算 , 养殖 1 k g的对 虾 要 消耗 2 0 m 的清 洁 水 源 , 养殖 l 的鱼 大 约 要 消耗 2—1 0 m 的清洁 水源 _ 5 J , 大 多数 养殖废 水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9 5 8 0 . 2 0 1 3 . 0 5 . 0 0 6
中图分类号 : ¥ 9 5 9 ; ¥ 9 4 2 .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5 8 0 ( 2 0 1 3 ) 0 5 - 0 2 8 - 0 6
殖对象抗 病力的功能。该文从 B F T的概念、 组成及形成 条件 等方 面, 对B F r在 水产养 殖 中的应 用现状 进行
了分析 , 重点 总结了 B F ' F对养 殖对 象的生物 防治作 用 , 并展望 了 B F T未来的发展及研 究方向。
关键 词 : 生物絮 团技 术; 生物防治 ; 水产养殖
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甚至达数千微米 ¨ 。絮团内 活的生物体 占 1 0 %~ 9 0 %, 因此生物絮团具有 自
结合 B F F 在水 产养殖 中的应用 现状 , 着重 阐述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 0 6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09 - 09 - 基金项 目: 国家“ 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淡水 鱼类工 厂化养殖 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 ” ( 2 0 1 2 B A D 2 5 B 0 3) 作者简介 : 龙丽娜( 1 9 8 8 一) , 女, 研究实习员 , 硕士 , 研究方 向 : 水生动物营养学 。E — m a i l : l o n g l i n a @f m i r i . a c . c n 通信作者 : 杨菁 ( 1 9 6 3 一) , 女, 研究员 , 研究方向 : 养 殖水体 污染控制技术 。E — m a i l : y a n g j i n g @f mi r i . a c . c n
2 8
《 渔业现代化} 2 0 1 3 年第 4 0卷第 5 期
生 物 絮 团技 术 在 水 产 养殖 中的 作 用 研 究 综 述
龙丽娜 , 李 源 ,管崇武 ,张海耿 , 宋红桥 , 杨 菁
( 1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 室 , 中 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上海 2 0 0 0 9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